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规划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问题及策略探讨

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问题及策略探讨

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问题及策略探讨摘要: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建造年限久远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产生无法适应和满足城市现代生活基本要求的现象。

如何协调好公园传统景观风貌、功能与现代城市居民使用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挖掘老旧城市综合性公园的特色与潜力,使之重新焕发活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城市综合性公园现存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总结,探讨公园改造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能对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改造思路。

关键词:城市综合公园;公园改造;公园现状问题1 前言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密度发展,城市中心用地的紧缺,老旧城市综合性公园的使用潜力亟待进一步探索。

园建破损、植被退化、设施陈旧、布局杂乱、水体污染等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与周边日益更新的城市环境之间逐渐失衡,如何协调公园的传统景观风貌、功能与现代城市居民使用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为老旧城市综合性公园所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 中国城市性综合公园概述城市综合性公园,主要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营建、改造和整理的城市公园[1]。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城市综合性公园存在的问题3.1 公园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面临的问题3.1.1 景观模式单一,手法雷同建于五、六十年代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由于当时基本上沿用苏联文化休息公园的模式,造成了在规划设计风格方面的单一和贫乏。

大部分公园都呈现出相同或者相似的景观格局。

这类公园曾极大满足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改善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面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这种“把广泛的政治教育工作和劳动人民的文化休息结合起来的新型群众机构”的城市公园内涵,已逐渐与现代生活需求与审美心理脱节,丧失了它的吸引力。

公园改良方案

公园改良方案

公园改良方案第1篇公园改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和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综合品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现就某公园改良提出以下方案。

二、现状分析1. 设施老化:公园内部分设施存在老化、破损现象,影响游客使用体验和安全。

2. 绿化不足:公园绿化覆盖率较低,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层次感和生态效益。

3. 功能单一:公园内活动设施和项目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4. 管理不善:公园管理存在漏洞,如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方面有待提高。

三、改良目标1. 提升公园设施品质,确保游客安全舒适。

2. 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生态效益。

3. 丰富公园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4. 完善公园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四、改良措施1. 设施改造(1)对公园内老化、破损的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增设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士和老年人使用。

(3)对儿童游乐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安全性和趣味性。

2. 绿化提升(1)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

(2)丰富植物种类,注重四季景观搭配。

(3)设置生态景观区,提高生态效益。

3. 功能丰富(1)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

(2)设立文化活动区域,举办各类演出、展览等活动。

(3)增加亲子互动项目,提高家庭游园体验。

4. 管理优化(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公园整洁干净。

(2)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公园管理水平。

五、实施步骤1. 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公园现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改良方案提供依据。

2. 方案设计:结合现状分析和改良目标,制定详细改良方案。

3. 施工准备: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施工。

5. 竣工验收: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改良效果。

6. 运营管理:加强公园运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的难点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的难点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的难点与解决策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城市旧公园的景观已经陈旧,需要进行改造。

而在进行改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障碍,因此需要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旧公园景观的改造。

一、难点分析1. 旧公园老化严重许多城市的旧公园已经建立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经过长期的使用和人为破坏,公园内的建筑、植被和硬质铺装等设施都已经老化,导致公园整体景观质量下降。

2. 土地使用权不清晰许多旧公园的土地使用权并不清晰,存在多种形式的使用权纠纷,使得公园改造难度增大,需要进行土地权属的清晰化和合理化。

3. 设施老化难以更新旧公园的设施大多已经老化,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但是因为公园是对外开放的场所,改造过程需要在不影响游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难度较大。

4. 地理环境复杂许多旧公园位于城市中心或是山区、湖畔等地理环境复杂的地方,需要兼顾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并在改造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二、解决策略分析1. 完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景观特色在进行公园改造时,应该充分考虑公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特色,制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保留原有的景观特色,同时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改造,使得公园旧有的文化底蕴得以保留,又能满足现代人们的休闲需求。

2. 加强园区管理,规范土地使用权对于土地使用权不清晰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规范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确保公园的土地使用权合法、清晰,并且在改造过程中,对土地使用权进行重新划分和整合,保障公园改造的合法性和顺利性。

3. 科技创新,提高设施更新效率在设施老化难以更新的问题上,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引进智能化的设备和工艺,提高设施更新的效率,同时可以在非游客高峰期进行设施更新工作,减少对游客的影响。

4. 地理环境规划,合理布局改造方案针对地理环境复杂的问题,可以在改造前对地理环境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科学规划改造方案,选择合适的改造材料和技术,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地理环境的原有特色。

城市老旧公园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嘉宝莲风园改造提升为例

城市老旧公园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嘉宝莲风园改造提升为例

城市老旧公园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嘉宝莲风园改造提升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对户外活动空间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而城市内老旧公园已无法适应现代居民的活动需要,所以对老旧公园的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苏州作为园林城市,必将旧城环境综合整治列为政府工作的重心,而此次吴中老城区的嘉宝莲风园在2019年底迎来了景观绿化改造提升的契机。

关键词:城市老旧公园;改造提升;绿化修复。

1.老旧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园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不仅要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要求具备科普、教育的功能,而现有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较为简单,因此它的改造提升更具有多重意义【1】。

1.1功能布局过于单一公园的规划建设都是紧跟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其设计理念、改造手法、建设目标都反映着当下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思想。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老旧公园的功能布局与当下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产生了落差,过于单一甚至不够合理。

1.2基础设施老旧,缺乏公园活力由于年代久远或者缺乏维护,公园现存的一些基础设施都非常陈旧甚至破损、缺失。

儿童缺少游乐场地及游玩设施,老年人也没有健身场所可以利用,导致整个公园缺乏活力。

1.3缺乏景观效果公园的建设大多与地域文化相融合,随着时代和城市的发展,老旧公园所反映的地域特色就显得落后与过时;而植物绿化由于生长过旺,缺乏修剪养护,导致公园空间郁闭度过高。

1.老旧公园改造的意义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可建设用地逐渐减少。

老旧公园的改造,既能充分发挥它的地理优势,为居民创造配套齐全的活动场所,又能够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价值。

1.项目实践1.项目概况1.项目概述嘉宝莲风园作为苏州市第一家开放式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占地70亩,内有“莲之门、莲洁广场、莲直墙、荣辱亭、清风屏、莲之璧、莲正亭、清风池和清莲桥”为主题的八大廉洁景观,文化底蕴深厚。

3.1.2区位分析该项目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宝带东路与迎春路的东北角,紧邻地铁迎春路站出站口,交通便捷。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以几个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分析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和成功经验,为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案例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

通过细致的规划设计和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该项目成功地将一片废弃区域转变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户外活动空间。

关键因素包括:精确的规划,注重景观与文化元素的融合,以及与当地社区的密切合作。

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同时也带动了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案例二:西安大雁塔文化景区西安大雁塔文化景区是一座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更新项目。

通过对大雁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改造,该项目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旅产业的发展。

关键因素包括:尊重历史文化,注重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

通过与当地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的协作,该项目成功地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案例三: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建设巨大的公园和温室,使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并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关键因素包括:科学规划和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以及有效的公众教育和参与。

该项目成功地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价值,成为新加坡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城市更新项目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其次,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此外,积极与当地社区、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并增加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成功率。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规划、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以及与当地社区的紧密合作。

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建设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策略

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建设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策略

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建设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策略摘要随着我国城市飞速的发展,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娱活动需求,相关部门越来越关注城市景观的改造工程项目,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公园不只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它还蕴含着一个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城市地方特色,是城市的自然文化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形象名片。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园都是许久之前修建而成的,当前定位不准确,需要对公园进行局部的改造,来提高公园的质量,满足现代人们的文娱需求,这已成为各级城市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结合城市公园景观的特点,分析整个施工要点,并提出相关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工程;管理策略1引言城市公园景观提升和改造已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项目,为提高公园景观绿化的质量,要求施工团队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保证科学化、规范化施工,达到理想的效果,发挥一定的作用,为建设生态化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龙岭顶公园环境景观提升建设工程位于福州市台江区龙岭顶,建设面积约4300㎡,街巷环境配套建设面积约4400㎡;工程投资额约1500万元,工程内容包括龙岭顶公园及街巷环境配套等,具体内容为园林绿化工程、园路、挡墙、花池、水池、景亭、戏台、景观小品等。

本文结合该项目对城市公园景观提升建设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进行说明。

1城市公园景观改造工程特点1.1公园景观自然性城市公园景观改造最为主要的就是将其与大自然相结合,将原有景观与新构造结合。

公园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植物,植物会从视觉上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所以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对于景观的处理方式一定要自然,结构错落且有层次感,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达到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

施工团队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当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将现有的植物与公园的设计结合在一起,将公园的景观和周围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即使是人造景观,也要让市民感觉到一种天然的感觉,加入新的理念和设计,与区域的地形地貌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形地貌的优势,因地制宜,创造出和谐、自然、统一的公园景观,让市民在闲暇之余逛公园时,能够感受到公园的美,彻底的放松身心。

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策略探究

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策略探究
[1]刘珊珊.园林景观设计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 — —评《园 林艺术及设计原理》[J].中国蔬菜,2020(07):114-115. [2] 赖 秀 祝 . 市 政 景 观 园 林 设 计 中 的 空 间 艺 术 分 析 [J]. 居 舍 ,2020 (17):113-114. [3]李欣妍.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J].大众文 艺,2019(16):48-49.
城市综合公园边界空间是指综合公园内部空间和 外部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地带。过渡地带连接城市和 综合公园内部,可以起到引导和疏散人流的作用,同时 对边界空间进行景观设计可以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综合公园主入口是边界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入口 的位置应根据对场地周边人流,车流进行数量分析,科
2021 年第 12 期
功能分区设计在城市综合公园设计中是非常重要 的环节,功能分区设计不仅要综合市民需求进行设计, 在各项服务设施中还要体现人性化。在设计前要了解当 地人的生活习惯,按照需求布置活动范围,同时深化完 善功能分区内的活动设施[6]。例如在儿童活动区域内布 置相应的儿童娱乐设施,场地的颜色应活泼明快,儿童 使用的秋千,攀爬架等设施充满童趣,使用塑胶地垫等 柔性材料,防止儿童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老年人活 动区域设计花卉景观供老年人观赏,布置石凳方桌,老 年人健身器材,亭子,廊架,硬化场地设施供老年人进行 下棋,锻炼身体,演奏乐器,休闲娱乐等活动。在各项功 能中还要布置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通行区域和活 动场地,例如设计残疾人坡道,婴儿停车位,供盲人使用 的专属休闲区域。综合公园内人性化的功能分区设计,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活动需求,还能展现现代都 市生活中的人文关怀,让市民享受更好的服务。 3.4 营造生态的植物景观
(责任编辑 舒丹丹) - 57 -

公园综合工程施工方案

公园综合工程施工方案

公园综合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地设施。

为了丰富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功能性,本次公园综合工程将对公园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包括道路、绿化、景观设施、儿童游乐设施、运动设施等方面的提升。

二、工程内容1. 道路改造公园内的主干道和支路道路将进行重新铺设,采用环保材料,保证道路平整、整洁、美观。

2. 绿化提升对公园内的植物进行重新布局和植栽,增加花卉种植,将公园打造成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3. 景观设施增加公园内的景观设施,包括座椅、休息亭、喷泉等,提升公园的观赏价值和舒适性。

4. 儿童游乐设施新建或更新公园内的儿童游乐设施,包括秋千、滑梯、攀爬架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

5. 运动设施增加公园内的运动设施,包括健身器材、足球场、篮球场等,提供市民运动锻炼的场地。

6. 照明设施更新公园内的照明设施,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灯,确保夜间照明和安全。

7. 垃圾处理设施更新公园内的垃圾箱和垃圾处理设施,保持公园的整洁和卫生。

三、施工方案1. 项目组织和协调成立专门的工程施工组织协调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队伍招聘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施工材料采购环保材料和设备,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 安全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定,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督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5. 施工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每个工程节点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6. 施工质量把关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组,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7. 现场卫生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施工垃圾,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8. 现场交通管理制定施工现场交通管理方案,确保施工现场周围的交通畅通和安全。

四、环境保护1. 绿化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公园内的植物破坏,确保施工现场周围的绿化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规划策略分析【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城市公园的某些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现代休闲生活的需要,逐渐失去“人气”。

本文以广安萃屏公园的改造规划为例,通过分析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园改造和更新规划的策略。

为具有相近情况的公园改造,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公园改造规划策略分析城市公园不仅仅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节假日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它还是记录着过去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载体,是展现城市群众文化和城市人文精神的窗口。

从奥姆斯特德提出现代城市公园概念并建立了公园系统至今,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由于接触自然而得到提高。

事实证明,在城市历经了巨大发展后的今天,城市市区所保留下来的绿地公园系统,充分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

特别是一些城市老公园,就像一个见证人,默默的注视着这座城市,见证着城市的昨日发展,见证着城市现在的繁华,还将见证城市的明日辉煌。

像萃屏公园这样不但有良好的绿化生态结构而且蕴涵深厚且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载着一段城市特殊记忆,现需承担新的功能与使命的公园,自然而然地成为改造的重点内容。

1 萃屏公园概况萃屏公园位于广安市老城区秀屏山麓,介于渠江和西溪河之间,总用地面积25.54公顷。

整座秀屏山是广安老城的西部屏障,最高处海拔364.2米,是广安市区制高点。

萃屏公园因“秀屏山州沿西,悬崖峭壁,藤草交翠,望若屏障”而得名。

公园内悬崖上所刻“秀屏山”三个大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

明代御史杨瞻曾写诗赞秀屏山:“好山献翠屏,黛苍约四代。

四时任谁迁,颜色依然在。

青葱发不开,郁郁可人爱,轻风吹散云,青光可曾晦。

”清代牧川陆良瑜也留下了“岚光树邑雨余青,环绕西轩作画屏,书永荫浓人静处,琴声和舞夜闲亭。

”这样的美好诗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决定在秀屏山修建公园,邓小平同志为公园题写了“翠屏公园”四个秀丽道劲的大字。

从各个名人的题字中可以隐窥出萃屏公园的昔日胜景。

在广安人的印象中,萃屏公园实为风光秀美、休身养性的一大胜景。

公园内树木茂密,绿影婆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登至山顶,遥望隔江相望的奎阁,俯瞰渠江,广安全城风景尽收眼底。

可见夕日萃屏公园的“人气值”很高。

2 现状问题的分析萃屏公园虽然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园内建起儿童游乐场;热闹区域成为商家黄金地段;绿地割舍为停车场……绿化面积年年减少,风格迥异的构筑物不断进入。

许多原本幽静的、风景优美的历史公园特色印象逐渐消失。

“如果人们赋予公园使用价值,那么公园就会获得成功;相反,如果公园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必将遭人冷落,甚至彻底失败”。

使用价值的体现就是“人气”。

如今的萃屏公园已无法为人们提供舒适休闲娱乐空间,也就慢慢失去了“人气”。

广安市是山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完善,公园绿地数量多、成系统。

萃屏公园位于广安市萃屏片区中心部位,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节点。

萃屏公园的更新改造建设肩负着广安失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使命。

本次规划设计并非新建,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对老公园进行改造更新。

老公园规划不同于新建公园规划,它必须建立在对原有情况的详尽了解与深入分析之上,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谈“从历史走向未来”。

本次规划设计组同了解萃屏公园历史的老人们访谈,并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和收入阶层的游人展开问卷调查。

通过对萃屏公园的功能布局、现状植物分布、名木古树现状基础设施、外部交通情况、建筑质量等的详尽调查,总结了萃屏公园存在的4点主要问题:特色与定位不清晰,历史文化缺乏延续,功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经营和管理。

3 公园改造的重点规划策略我们针对总结的萃屏公园四方面的问题提出改造规划策略。

3.1 准确的特色与定位在公园特色与定位分析上我们采用了“系统论”的方法。

我们认为要准确的给出公园的定位就不能拘泥于萃屏公园本身特点就事论事,还需站在外围,从更宏观的、整体的层面上来研究确定公园的特色。

规划中,我们仔细分析了萃屏公园的大环境和小环境。

我们首先针对公园区位关系、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公园可达性、经营服务资源、游客资源,绿地系统中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和分析。

然后针对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现有活动资源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萃屏公园应该充分展现自然山水的魅力,使其在广安市众多各类公园中体现出特色,才能让萃屏公园重新焕发生机。

在之前的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萃屏公园定位为市级综合公园,结合我们对公园的分析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我们将萃屏公园定位为:城市生态、人文休闲空间。

围绕山、水、植被等一系列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景观为主题,利用文人题词、诗词和民间传说等文化元素营造核心景点,营造结合文庙的广场和饮食商业街、能望渠数帆的茶语街、健身游憩的萃屏五百梯等注重“参与性”的互动活动空间。

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结合历史记载,设计萃屏阁为整个公园乃至广安的焦点,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公园形象。

将其打造成为以自然、古韵、幽静、典雅为特色的城市综合公园,使老公园焕发出新的活力。

3.2 历史文化的延续城市公园始终与一定时间维度相联系,城市公园与时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公园历史景观是遗存下来的记载着公园演化过程的片段。

在现存地段原有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将新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手法与历史信息连接起来,就是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原则的含义。

明代御史杨瞻,清代牧川陆良瑜等历史文化名人们都曾为萃屏公园留下绝美诗句,可见公园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

我们在公园景点和场所规划设计时融入历史文化内容,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景观,与环境关系脱节,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又满足游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我们根据“树木茂密,绿影婆娑,亭台楼阁,风铃悦耳,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登至山顶,遥望奎阁,俯瞰渠江。

”的诗句规划了听风阁、荷塘月色、望渠台、数帆亭等融合了历史文化内涵的功能设施,从景点构成上体现出萃屏公园特色,展现出特有的人文魅力。

(图1)在公园入口设计了体现川东风格的萃屏牌坊,并把邓小平为公园题的“翠屏公园”四个大字放在牌坊中间,体现广安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故里的历史价值,使公园煜煜生辉。

(图2)3.3 完善功能和基础设施我们要让萃屏公园从记忆和历史中走到现实中来,完善休闲和服务功能,使其成为人们闲暇活动、游憩、休闲、锻炼的场所,融入市民的生活中,成为游人到广安的目的地之一。

(1)配套服务设施萃屏公园也同大多数老公园一样,基础设施老旧,服务设施配备不齐。

首先我们分析研究公园的接待能力,以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服务范围,再进行空间布局设计。

特别是公厕服务范围要覆盖主要活动空间,并均匀分布。

车行道的出入口设置生态停车场,形成园内全步行的安全环境。

庭院灯和路灯的设置到考虑市民夜游的安全性,也兼顾公园内景点的观赏性和公园的城市夜景形象。

在翠屏公园的规划中结合主要景点翠屏广场、萃屏五百梯、翠屏阁等都形成有结构的夜景灯光,提升公园整体形象。

(2)生态建设与保护在公园的改造中应从生态绿化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的多样性着手。

首先尽量保护公园中自然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给物种提供原生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其次,对那些被污染或破坏的土地,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对其治理和改造。

总之在公园改造中,要坚持用自然、保护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生物群落,在城市建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次序,达到生态、科学、文化、艺术美。

在生态建设时,首先考虑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要求,又考虑到季相、色相的变化,运用乔木和灌木结合,乔灌和地被结合的多种形式,使其发挥最大生态作用并体现一定地域特征。

我们对萃屏公园原有大树进行详细梳理,并通过景观视线的营造和与场地的结合加强它的景观效果及提高其利用率,并设置萃屏涧、百鸟林等景点。

再通过对整体绿化种植的调整,形成萃屏五百梯的水杉绿廊、清幽雅静的翠竹林、林中走廊等景点。

使人们在富于节奏、韵律、时序变换的空间中充分感受到绿色环境对身心的陶冶。

(3)满足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考虑到萃屏公园应当具备举办重要活动的能力,在公园入口规划了提供节日聚会,庆祝表演的萃屏广场,这样能增加公园活力和城市凝聚力。

并充分考虑到多年龄层次的人群对公园的需求,比如设置了花香怡林为专门儿童活动区,以阳光草坪、童话风车、故事花园和巨树滑道(图3)等景点形成欢沁的氛围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需求,使他们在融入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体验到童年乐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设置可烧烤、野餐的阳光坪、拓展训练的丛林迷宫等参与性强的景点,让人们体验到更丰富的休闲生活。

国内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缺少人性关怀,人们已经习惯了去公园仅仅是散步、锻炼,累了就找地方坐着休息的地方,或者是前往儿童游艺区,是否考虑过开辟出适合野餐的区域,赋予城市公园更深的休闲意义。

(4)防灾、减灾绿地近年来地震、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绿地系统防灾、减灾的作用更加突出,公园成为公众避险、避灾场所。

在规划时,我们结合当地地质资料进行考虑,临山的项目考虑到滑坡整治,平地地开敞的场所规划为地震临时避难场所。

3.4 经营与管理公园作为城市为市民提供的福利,满足娱乐、享受、游憩的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其投资成本与运营方式,方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萃屏公园日常维护和管理不足,除了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外,其主要还是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我们认为“以园养园”是维系公园营运的健康经营方式。

在此指导下,我们为萃屏公园规划了适合的业态,有结合文庙的萃屏广场和商业餐饮街(图4),有能远眺奎阁、望渠数帆的茶语街,我们认为在规划中要把餐饮商业建筑汇集在一起,以商业街、商业广场的形式出现,成为公园中独立的区域,以形成整体优势,发挥聚集效应。

另一方面还急需解决园内建设项目的资金问题。

只有这两个条件都解决好,才可能将美丽的蓝图变成动人的现实场景。

反馈到规划上则要求公园规划不应只停留在设计图纸上,而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需要相结合,要考虑规划的实施与操作策略,并配合政府制定融资渠道,是成立融资公司借用公园建设项目抵押贷款建设还是与开发商联合打造共同管理等方式,都需要通过规划统筹思考,实现政策层面、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的协调。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绿化项目与园内经营项目的开发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均担。

只有打开公园经营的思路,形成互补和制约共存的关系,才能让以政府主导的公园形成多方参与投资的繁荣局面,解决资金问题。

4 思考由于相关改造规划的案例较少,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探索老公园的更新改造的具体方法。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应当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公园的规划思路。

根据全面、整体的分析后对公园做出准确的定位。

要全面调查区域的历史、文化、交通、服务业等及公园内部的现状情况,包括听取游客、管理人员建议等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功能分区、游览路线、景观规划、植物种植规划、管线规划等内容,满足现代人群休闲娱乐的要求,创造吸引人的户外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