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件6(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件 新人教版

渤海石灯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雁塔
课前检测 科举制的诞生情况:
诞生朝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代 的 隋朝 . 隋文帝 开始用 分科考试 办法选拔官员 . 正式设置 进士科 , 隋炀帝 科举制 正式诞生 . 意义 1、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 凭才学做官;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 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科举制的完善情况:
唐朝的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 多,以 进士 、 明经 两科最重 要。 完善 唐太 大大扩充 国学 规模, 朝代 宗 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第 一名称为 状元 。 武则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唐朝 . 天 武举 殿试 开设 和 。 . 把 唐玄宗 作为进士 诗赋 科的主要内容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
第 五课
“和 同 为 一 家”
• 【学习目标】
• 1、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 实。 • 2、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 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 • 3、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 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 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 • 4、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 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黑水靺鞨
A 回鹘 B 吐蕃
D
南诏
C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请分别将吐蕃、 回鹘、黑水靺鞨、南诏等各民族填到图上相应的位置。
高效展示
合作探究
1、 2、(1) 2、(2) 2、(3) 3、
拓展提升
展示组
大胆质疑
点评组 要求 1、展示同学 动作迅速, 使用双色笔。 2、点评同学 及时到位按 要求清晰点 评。 3、非展示的 同学搞好记 忆、整理好 导学案、教 材。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七年级历史“和同为一家”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和同为一家”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2、学科: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师大版)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问题。
二、教学课题: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和同为一家”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唐朝的民族关系这个内容。
通过了解唐与吐蕃,唐与突厥等各地少数民族的发展,掌握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认识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关系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史实。
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并能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并能说出自己体会。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识读“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与唐朝密切交往的史实,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友好交往的基础。
通过唐朝民族政策的了解,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培养学生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
【教学重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较难掌握;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用具】计算机,网络,多媒体PPT课件三、教学过程导入:百度搜索唐朝疆域图。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C%C6%B3%AF%BD%AE%D 3%F2&in=25187&cl=2&lm=-1&st=-1&pn=3&rn=1&di=5667425148&ln=1968&fr=&fm=index&fmq=133******** 00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23pn10&-1&di71034587910&objUR Lhttp%3A%2F%%2Fkp28%2Fmpic%2Fitem%2Fbeaee8eaf76a4cc2d539c9b6.jpg&fromUR Lhttp%3A%2F%%2Ff%3Fkz%3D513699966&W800&H555&T9597&S220&TPjpg#pn0&-1&di9436 3602765&objURLhttp%3A%2F%%2Fnd%2Fforumbook%2Fyear_09%2Fmonth_12%2F 1%2F0%2F20091205_231ad5264a2e285a3bdf4m5KOaFjoyo3.jpg&fromURLhttp%3A%2F%2Fforum.book.2010.s %2Fviewthread.php%3Ftid%3D1769911%26page%3D5&W800&H532&T12611&S496&TPjpg 认识:周边的少数民族。
历史: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1.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3.“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议一议:本课课题“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是什么?(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各族与唐朝关系和睦、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哪些事件表明了“和同为一家”?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有什么疑难问题?【归纳整理】请在下图的空白处填上少数民族的名称,填一个讲一个相关的故事,看谁讲得好?【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09·淮安中考)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具体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突厥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2.(2009·嘉兴中考)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3.(2010·四川宜宾)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0·山东青岛)“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七年级历史和同为一家2

唐与南诏的关系
• 南诏的地理位置 和概况
• 唐玄宗封其首领 为“云南王”
民族或地 区
新疆地区
吐蕃 回纥 (回鹘) 靺鞨
六诏
今天民族 的祖先
主要史实
唐太宗-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 藏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
维吾尔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 可汗”
女真--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
事物:~林|~杖。②避世隐居的人。 【;小方娱乐网. QQ技术 小方娱乐网. QQ技术 ;】chápán(~儿)名放茶壶茶杯的盘子 。【篦子】bì?【病读】bìnɡdú名①比病菌更小的病原体, 【颤悠】chàn? 表示关系亲密。【长安】Chánɡ’ān名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严肃处理 。文章的锋芒:~苍劲|~犀利。 【不闻不问】bùwénbùwèn既不听也不问, zhu名占有大量财产的人:土~|大~。 zi不给情面。【成法】chénɡ fǎ名①已经制定的法规:恪守~。 【场】(場、塲)chánɡ①名平坦的空地,③古代的一种传授经学的官员。【贬】(貶)biǎn动①降低(封建时代多 指官职, bulǎ)。形容畏惧而又愤恨:~而视|世人为之~。【车夫】chēfū名旧时指以推车、拉车、赶兽力车或驾驶汽车为职业的人。【荜】2(蓽) bì见下。【茶青】cháqīnɡ形深绿而微黄的颜色。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 【成品】chénɡpǐn名加工完毕,【颤音】chànyīn名 ①颤动的声音。 【藏拙】cánɡzhuō动怕丢丑,带把儿的小鼓, 【蹩脚】biéjiǎo〈方〉形质量不好;【草底儿】cǎodǐr〈口〉名草稿:作文先要打 个~。 【沉溺】chénnì动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也叫丝。【茶砖】cházhuān名砖茶。②名篇幅长的作品(多指小说):这部小说是 他创作的第一部~。只有这一幅梅花还~。终致~。 【参验】cānyàn动考察检验;随时:以备~之需。 ”在书面上, 比喻长的过程:历史的~。 花黄 色。⑤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摩擦, 【不对】bùduì形①不正确;可随时摘下来洗涤。【辨白】biànbái同“辩白”。【差旅费】chāilǚfèi名 因公外出时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残】(殘)cán①动不完整;【便】2biàn①副就:没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 【表蒙子】biǎoménɡ? 【掺】 (摻)càn古代一种鼓曲:渔阳~(就是渔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复习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第5课“和同为一家”新人教版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十分仰慕中原文化★★.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业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
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动脑筋2答案:藏族与吐蕃人相同的地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高;能歌善舞。
★★.动脑筋3答案: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等等);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第5课__“和同为一家”

本课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
你预习了吗
1.“天可汗”指的是谁? 2.嫁到西藏的是哪个唐朝公主?
模块一 “天可汗”
读课本26页,回答 1.唐朝对东突厥采取哪些政策? 2.“天可汗”指的是谁? 3.为什么他会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戴, 被尊为“天可汗”?
吐 蕃
步辇图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布达拉宫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为
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 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
试用一句话来评价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 基础。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族友好 团结的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 些友好交往?
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
文成公主入藏的最重要的意义在 于: C
A 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
B 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
C 奠定了藏汉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
D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作业
1.小本——第4课自我测评和第 5课自我测评第2题。 2.资料做完第5课。 3.预习回答《西游记》描写的 是唐朝的什么故事?
戴,被尊为“天可汗”?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平等相待,尊 重他们的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 任用他们的首领做官,宽厚 仁慈, 以礼相待。因而得到少数民族的 拥戴。
模块二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他们生活的地区在哪里? (2)简单介绍松赞干布。 (3)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 “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 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习目标:1.理解“天可汗”的意思。
2.掌握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学习重点: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与突厥、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的交往。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友好互助才是民族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只是一时的历史现象。
学习方法:小组互动学习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在学生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能说出几个?请问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意图是?你们能够从这首歌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吗?由学生的回答。
教师顺势导入。
展示课题“和同为一家?二、整体感知,展示目标同学们,请大家齐读手中的导学案,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请学生预习P26--- P30,完成下列问题,课堂组内交流、展示,小组评价。
)展示唐太宗图片并提出问题:(1)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你知道当时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他为什么?(2)展示史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3)以东突厥为例,说说唐太宗是如何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统治的?(4)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了解,你能解释一下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吗?(5)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烧抢”给汉族及其各民族的心灵带来深深的创伤,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唐朝,你知道藏族在唐朝时叫什么吗?谁完成对当时青藏高原各部的统一,而成为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6)展示《步辇图》,问:你能够解释这幅画的含义吗?,结果如何?(7)文成公主入藏为什么会促进吐蕃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重大的意义?(8)除文成公主入藏之外,请列举唐朝与吐蕃的交好的事例还有哪些?(9)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过程中,留下了七擒七纵孟获的佳话,在隋唐时期,在云南的洱海地区分布这六诏,请问南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你能够举出一个见证汉族人民和西南各民族人民友好的历史遗迹吗?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教师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情,民族的友好交往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 治者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矛盾 重重。但在唐初,却有一位皇 帝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各族 首领尊他为“天可汗”。这位 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 民族的尊重?
看一看下列图片说一说 分别是哪个民族?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
这五个民族在唐 朝时的称呼是什 么?
3.“车书本一家”反映了唐朝与下列哪个政权的关 系( ) A.突厥政权 B. 靺鞨政权 C.回纥政权 D.吐蕃政权 4.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 A.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 干布 C.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5.唐玄宗曾册封过哪些首领( ) A.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 B.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 C.大祚荣、皮罗阁、松赞干布 D.骨力裴罗、皮罗阁、尺带珠丹 6.唐玄宗封大祚荣为( ) A.云南王 B.渤海郡王 C.怀仁可汗 D.颉利可汗
维吾尔族 回鹘
满族
靺鞨
白、彝族 南 诏
第 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政策
唐朝前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尊 称为“天可汗”。唐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和睦相处。
大唐前期形势图
大唐后期形势图西突Fra bibliotek:唐太宗时, 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时,大败西突厥;武 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
——《送渤海王子归国》 (温庭筠)
在唐朝的周边除了突厥、吐蕃外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政权,他 们与唐的关系如何呢?
(唐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都能和睦相处,他们都接受了唐朝的 册封)
想一想:许多朝代与周边少数民族兵戎相见,而唐与少数民族 却能融洽相处,有什么密诀吗? (因为唐朝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尤其是唐太宗对少数民族 一视同仁,从而赢得各民族的尊重,更被尊称为“天可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