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沈万三生意经的点点滴滴

合集下载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介绍课件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介绍课件
沈万三的经商之道和优良品质: 他走过的经商之路是成功的,他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取得成功; 他的勤劳、聪慧、勇抓机遇、敢于创新; 他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巧用地利,果断迈出创业致富的步伐; 他借助人和,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中华商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
谢谢观看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之主要事迹(二)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 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沈家漾 村迁徙至周庄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 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明初,朱 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 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舒 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 ,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之人物生平
沈万三(1296~1394年),本名沈 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 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 ,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 巨富。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 ,元至顺间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 县东蔡村(今江苏昆山周庄东垞)。
在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中,朱元璋与沈万三的较劲故事可是惟 一的一次大政治家与大商人的角斗。至高无上的皇权,必然地取得了 胜利。选择这一多少带有悲凉意味的题材,只是意在以一个开国皇帝 和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商之间的善缘、恶缘为切入点,在更深的层次上 探讨中国近百年积弱的滥觞。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之人物点评(二)
近代民商代表人物——沈万三之主要事迹(三)
沈万三在沈庄、周庄、苏州、南京、 云南都留下了足迹。他却始终把周庄作 为他立业之地;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 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 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 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可见, 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 ,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

沈万三的经商智慧

沈万三的经商智慧

沈万三的经商智慧
沈万三是明朝时期浙江湖州南浔镇的一位富商,被誉为中国民间财神,他一生经商,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在商业活动,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沈万三的经商之道,沈万三在创业初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他从借贷中启动资金,从事丝绸棉布等商品的贩卖活动,沈万三在商业活动中,注重市场分析和商业模式的选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准确地判断了商品价格走势,并成功地建立了广泛的商业网络,将生意越做越大,当棉布生意具有巨大市场潜力时,他立即转型,专注于经营棉布生意,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商业成就。

沈万三商业经营中,也极为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秉持着共赢的原则,与合作伙伴共享商机,共同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得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商业策略,沈万三非常注重个人品牌的建设和形象塑造,他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形象,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沈万三还非常善于营销自己,通过举办各种展销活动,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总之,沈万三的经商之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他的商业智慧,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品牌建设策略,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就,而且对于当代商界人士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如果我们要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动力,独特的商业思维,和优秀的合作伙伴,同时还要注重个人品牌的建设,和营销技巧的培养,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保持诚实守信,审时度势的调整商业策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就,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为构建诚信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贡献力量。

明朝首富沈万三的致富之路

明朝首富沈万三的致富之路

明朝首富沈万三的致富之路作者:劳新颖来源:《投资与理财》2017年第02期一部《聚宝盆》的电视剧,把江南首富沈万三奋斗创业的历程演绎得淋漓尽致。

沈万三的财富足以让朱元璋垂涎,那么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到底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元末明初首富沈万三,这个两腿粘泥从土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把一个普通的江南村庄建成极美的周庄,可谓“商业奇才”。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沈万三的致富之路。

专业完成原始积累沈万三并非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他也是个两腿粘泥、从土地里刨食的庄稼汉。

所以,他的原始积累,也就是做生意的本钱,还得从土里来。

元代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突出的迹象:一是农田水利发展,带来水田种植发达,稻田面积日益扩大;二是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关系逐渐蔓延。

沈万三这个家族,正是借着元末这种土地关系的变化,将一部分失去业主和佃户的土地,占归己有。

当时的浙江周庄,人少地多,且水资源非常丰富。

沈万三一眼就相中了这里,他用极其便宜的价格就买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沈万三的父亲沈佑是一位农业专家,他对施肥和有效灌溉都很有研究(粪治有方、潴泄有法)。

于是在父亲的带领下,沈家一家老小齐上马,勤劳耕作,产量自然比别人高,很快就“力田致富”、“田产遍吴下”。

沈万三在专家的指导下,很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他以周庄为大本营,将目光投向商界,开始进一步拓展他的事业。

成熟的理念是致富之根本沈万三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经商智慧。

他认为商业的利润源于买卖的差价。

会做生意的人,要善于捕捉商机、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

一旦发现买卖的时机一到,则要“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当机立断,才能获得利润(与时仰俯,获其赢利)。

他是穷苦人出身,所以具有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他深知创业难的道理,自然会将他的经商理念传授给手下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企业”精神。

加之,他借助于姑苏王张士诚的权势,使自己在国内外的商战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某年,江南夏熟丰收,秋熟作物也长势甚好,粮价开始下跌。

沈万三总结十条生意经

沈万三总结十条生意经

沈万三总结十条生意经摘要:一、沈万三简介二、沈万三的生意经1.勤奋努力2.诚信经营3.创新思维4.勇于拓展5.善于理财6.合作共赢7.精益求精8.顾客至上9.营销策略10.社会责任正文: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商人。

他出生在吴兴(今浙江湖州)一个普通家庭,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沈万三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生意经,以下是他的十大生意经总结:1.勤奋努力:沈万三自幼便勤奋努力,他坚信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他从务农起家,后来经营丝绸、茶叶、瓷器、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始终以勤奋为本。

2.诚信经营:沈万三在商业活动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合作伙伴和顾客。

他坚信,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和口碑。

3.创新思维:沈万三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保持创新思维。

他善于发现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4.勇于拓展:沈万三不仅在当地经营,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他与东南亚、西亚、欧洲等地的商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使自己的生意版图不断扩大。

5.善于理财:沈万三擅长理财,他善于利用资金,进行投资和资产配置,从而实现财富的增值。

6.合作共赢:沈万三懂得合作共赢的道理,他与合作伙伴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实现了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7.精益求精:沈万三注重产品质量,始终坚持精益求精。

他要求员工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8.顾客至上:沈万三始终将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他关注顾客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9.营销策略:沈万三擅长运用营销策略,他通过广告、促销、包装等多种手段,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10.社会责任:沈万三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

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投资兴办学校、修桥铺路等,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沈万三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沈万三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沈万三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嘿,咱今儿来聊聊沈万三的故事,那可真是相当精彩呐!沈万三,那可是个传奇人物。

想当年,他从一个小小的商人做起,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这就好比咱普通人从一无所有开始,一点点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为啥能成功呢?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呀!首先,他有敏锐的商业眼光。

就像咱走在路上,别人都没注意到的机会,他一眼就能瞧见。

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这多厉害呀!这就好像别人都在走平常路,他却能发现一条隐藏的小道,直通宝藏。

再者,他敢于冒险。

做生意哪有不冒险的呀,但他就敢下大赌注。

咱平时做事儿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会犹豫不决,怕这怕那的?沈万三可不会,他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

还有啊,他善于与人合作。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可他懂得找合作伙伴,大家一起赚钱。

这就跟咱平时和朋友一起做事儿一样,人多力量大嘛!那咱从沈万三的故事里能得到啥启示呢?咱也得有那股子机灵劲儿,多观察观察周围,说不定机会就在身边呢!咱可不能总是胆小怕事,该出手时就出手哇!而且,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别老是自己单打独斗。

你想想,要是咱都能像沈万三那样,那咱的日子能过得不红火吗?咱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传奇呀!那到时候,咱不也能风风光光的嘛!咱再说说他的经历,那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呀!中间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和困难呢。

可他没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

这给咱的启示就是,遇到困难别怕,咬咬牙挺过去,说不定前面就是一片光明呢!咱不能一遇到点儿事儿就打退堂鼓,那可不行!而且啊,沈万三还很会经营人脉呢。

他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咱平时也得学会和人相处呀,多个朋友多条路嘛!你说咱要是能把沈万三的这些优点都学到手,那咱的人生能不精彩吗?咱也能成为别人口中的传奇人物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启示,这都是宝哇!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沈万三的故事,别光听个热闹就完事儿了。

咱得从中学到点儿真本事,让自己也能变得厉害起来。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榜样呀!。

沈万三总结十条生意经

沈万三总结十条生意经

沈万三总结十条生意经摘要:1.沈万三简介2.沈万三的生意经十条3.沈万三生意经的启示正文:【沈万三简介】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号万三,是中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商人、慈善家。

他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一个贫苦农家,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沈万三在经商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独特的见解,他的生意经被后人广为传颂。

【沈万三的生意经十条】1.诚信为本:沈万三认为诚信是商人的生命线,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2.薄利多销:沈万三主张降低商品利润,提高销售量,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3.客户至上:沈万三主张尊重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4.知人善任:沈万三认为选对人才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要善于发掘和培养人才。

5.合作共赢:沈万三主张商家之间要互相帮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6.勇于创新:沈万三认为商家要勇于尝试新的经营方式和方法,以求突破和发展。

7.勤奋努力:沈万三认为勤奋努力是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求自己和员工都要勤奋努力。

8.学习借鉴:沈万三主张向他人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

9.未雨绸缪:沈万三认为商家要善于预测市场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各种风险。

10.社会责任:沈万三认为商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承担社会责任。

【沈万三生意经的启示】沈万三的生意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诚信经营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要善于抓住市场机遇,勇于创新,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最后,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社会做出贡献。

沈万三的故事

沈万三的故事

沈万三的故事沈万三,名富,宇仲荣,俗称万三。

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叉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佑由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徙至周庄东宅,后又迁至银子浜。

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土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

明初。

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1654楹,酒楼4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

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焉东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清《周庄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

破屋犹存”(明。

杨循吉《苏谈》)。

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

“元。

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

沈酬金一镒”(清《周庄镇志》卷六。

杂记)。

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

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

一、垦殖说。

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但真正完善地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

文中重点提出,沈万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

”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乃至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二、分财说。

有人认为,“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清《周庄镇志》卷六。

杂记),又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杨循吉《苏谈》),总之,沈万三是得到了吴江汾湖陆氏的资财,才成为江南巨富的。

三、通番说。

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

沈万三经商心得100条(精选2篇)

沈万三经商心得100条(精选2篇)

沈万三经商心得100条(精选2篇)沈万三经商心得100条篇1沈万三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经商心得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下面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心得:1.了解你的行业和竞争对手。

2.始终关注市场动态和趋势。

3.学会管理风险。

4.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5.善于发掘并培养人才。

6.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7.保持财务稳健。

8.善于利用资源和市场机会。

9.注重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

10.善于利用科技和创新手段提高效率。

11.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

12.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13.注重个人健康和身体锻炼。

14.学会管理情绪和压力。

15.不断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和理念。

16.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

17.善于利用政策法规和政府支持。

18.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19.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营销。

20.注重品牌口碑和信誉建设。

21.善于利用全球化和跨国经营模式。

22.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23.善于利用金融工具和创新投资模式。

24.注重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

25.善于利用市场机会和策略性决策。

26.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7.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

28.注重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29.善于利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手段。

30.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

31.善于利用政策法规和政府支持。

32.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33.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营销。

34.注重品牌口碑和信誉建设。

35.善于利用全球化和跨国经营模式。

36.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37.善于利用金融工具和创新投资模式。

38.注重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

39.善于利用市场机会和策略性决策。

40.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41.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

42.注重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43.善于利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手段。

44.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

45.善于利用政策法规和政府支持。

46.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47.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营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刘伯温:“来!把你的手给我,我要送你一副良药。

这经商要靠头脑,靠实力,要靠心术。

你看这一方药膏,这外面的白纸是方的,中间的药膏既黑又圆,天圆地方,黑白分明。

你看,当这托纸是十成的时候,中间的药膏是托纸七成八分半,这就是成本,而周围的白纸是两成一分半,那就是利润,若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有黑心之嫌哪!
2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
3 刘伯温说:义不守财,慈不掌兵。

4 少说就怡情,多说就伤身。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5什么是聚宝盆:
5.1 真正的聚宝盆其实是自己的信心。

5.2 聚宝盆就是----勤劳(亲力亲为,力不到不为财)、诚信(不杀鸡取卵)、智慧(大智大勇、贵贱、一本万利)、运气。

5.3 航海罗盘才是聚宝盆,真真正正的聚宝盆。

6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7 成功之道:一个字一个爱字爱人的爱字
如果你真心爱你的家人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父母你的妻子,你真心地爱你身边所以的人。

不自觉中就会给人一种感觉。

哇这个人很稳重这个人很负责任
那么我和你做生意我都会放心。

如果你真心地为你身边的朋友着想。

那势必会有各方的朋友都来帮你呀。

在事业上帮你在人生上面帮你呀。

人是需要帮助的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需要朋友帮的。

最重要的还有你真心地为伙计着想真心地去为他们着想不需要打不需要骂不需要监督不需要奖励。

激发他们的自觉性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卖命来帮助你。

诸如此类这些办法其实很简单的。

一个字爱
8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9 他问刽子手:“这位行刑大哥,你可知道到菜场买菜,如何将四文钱一斤的青菜压到三文钱一斤?”
刽子手不解。

沈万三:“那我告诉你吧。

最好要分两步走。

先是还价到十文钱三斤,等到人家答应了,再还价到三文钱一斤。

一文钱的差价,通过这么两个阶段,人家就
比较容易接受。


监斩官:“斩。


刽子手的斩刀又慢慢举起。

沈万三:“慢。


他一脸神秘:“这位行刑大哥,我告诉你一个做生意的秘密。

现在这菜场上卖螺蛳的小贩,都把螺蛳的屁股尖用剪刀剪了,这既坏形象,又减分量,还容易死。

如果你今后老了,砍不动人了,改行去卖螺蛳,只消在螺蛳屁股上打一个小洞……”
10 择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
11 货无定价,水无常形
12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贱
13 东西:把东边的东西买到西边,把西边的东西买到东边,商人就是买东卖西,度远近,辨贵贱,调余缺。

14 商人就是“伤”人----苏半城(去掉仁义礼智信五个贼)
15 能贪就好----苏半城替樱桃找戒指
16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刘伯温
17 商人,就是善于协商的人
18 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
19 经验是生意最好的本钱
20 浪费一分,失去一分;节省一分,多加一分
21无息币,务完物(资金流动如水,商品要质量好)
22 贵出如珠玉,贱出如粪土
23 贵极反贱,贱极反贵(贵的东西象粪土一样要赶快抛掉,捡的东西要象珍宝一样快快买进)
24 大旱买船,涝灾买车
25 丰年买谷卖漆卖丝卖麻,荒年买丝买漆买麻而卖谷
26人弃我取,人取我弃
27 欲长(zhang)钱取下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通商品)。

28 苏半城:“要想牲畜走的快,没有鞭子是不行的”。

沈万三:“我用绳子吊着一棵菜放在驴子的前边,它越看就越想吃,越想吃就越跑,越跑就越吃不到,越吃不到就越跑,这就叫利益驱动”。

29 世上的人为什么把做买卖叫做做生意,生意是生长的意思,是有生气的意思,有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没有用,到其它地方就有用,有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是死的,到其他地方就是活的。

做生意就是做有生机的事情。

意是立日心啊。

30 陆德源教导沈万三:“萤火虫虽然也能发光,可你好好想想,萤火虫为什么比不上星月朗朗,骄阳灿灿?”---- 急需和垄断的力量。

31 刘伯温对沈万三教导说:“多想想,多看看,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尽相同,只要你自尊、自信看准目标,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取得人人认可的成绩。


32 抢不如偷,偷不如骗。

33 我有分寸,我有分寸。

34 小道消息比广而告之强!!!!放出风去!!!!小道的消息才是神乎奇技比大宣传效果更佳
35 鸳鸯绣鞋同针同线左脚右脚不分大小。

-----赵雪娥
36 别具慧眼,桐油渣滓便烧材-----梅雨季节。

37 守望相助,何其人知。

38 沈万三失败的根本原因:
庄子跟其弟子去一朋友家,路过一高山,看见一樵夫在砍树。

弟子见状,便奇怪的问樵夫,‘这其中有一颗大树,你为何只砍小树而不砍此大树?’樵夫说,‘此树不才,不能造家具,做棺材易腐,做船易沉。

’庄子悟道,此树不才得以终天年。

到了朋友家,其家中有两只燕,一可鸣,一不可鸣。

因要接待庄子而欲杀其一。

其儿问,‘杀可鸣者,或不可鸣者。

’其父答之,‘不可鸣者,其不才而不能护家。

’学生不解而问老师,‘昨日之树不才得以终天年,今日之燕不才得以烹之,我将如何?’庄子笑,‘我将于材与不材之间!’
这故事所讲述的道理,跟上面所阐述的一样,都说明了一个人的才能表现的时候应该结合具体场景有度的发挥。

在自己的领导面前应该适当的收敛,不要给他带来难堪,更不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对其构成了威胁。

有度的表现自己,有度的收敛自己,更能让自己在这当中的环境中舒服地生存下去。

大概这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了。

39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只妙存乎一心
40 这世上往往就是卖的找不到买的,买的找不到卖的,为什么把货物叫作东西
就是把东边的东西买卖到西边,再把西边的东西买卖到东边,就说这些大闸蟹吧在这一带泛滥成灾,可是到了西边就成了稀罕之物,商人要经商,就是要度远近辨贵贱调余缺,这世上不能没有商人,商人就是买东卖西度远近辨贵贱调余缺世上的人为什么把做买卖叫做做生意,生意就是生长的意思是有生气的意思
有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没有用可到了那个地方就有用了,有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是死的,可到了那个地方就成活的了,做生意的意思就是要做有生机的买卖
举个例子比如雨伞,在南方常常要用的是活货可是到了干旱的北方,没有多少人用就是死货把活货折腾成死货能不血本无归吗?但是要是能够把死货盘带另外一个地方盘成活货那才叫做生意想不生长都不行啊
41 要治穷病只能靠自己变废为宝
42 把小钱变大钱再把大钱变小钱钱生钱
43 夺先机定经纬做决定
44富可敌国的沈万三遇到智可取国的朱元璋,素封的沈斗不过荤封的朱。

45 开店就要做到人有我有人优我优人优我贱有自己的特色
46 要想做成大事先要学会等待
47 百姓百姓百百成万。

而老百姓对于那些给他们利益的商人也会给予回报
你可不要小看这回报集腋成裘这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49 诸如此类运用之妙在于随机应变应变能力,天下没有绝对不变的规律必要的话就打破它,以情而变切勿墨守成规,永不放弃方是前提。

50 商人商人实在太伤人,你说所有人都这么看你,怨不得每天唉声又叹气
感慨的赚钱真的不容易,其实商人就是买东西,把东边的买卖到西边去
辩贵贱调余缺度远近,世上不能没有我和你,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
这才是真正做生意,买的找不到卖的,卖的找不到买的,一潭死水怎会有生机
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这才是真正帮了自己,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就捞个大尾巴尾巴鱼。

51 我学到的是,在浮浮沉沉之中找到自己,不断累积,人生最难的学问就是放弃,
难得的是,我们都没有忘记坚持到底,可贵的是,我们都只在乎曾经努力,了不起,
拿得起,放得下,要多少的勇气,了不起,好好散,好好聚,我只能说声真有你的.我
学到的是,别将拥有的东西放在手里,留在心中,谁也不能够带走我的经历,有趣的事,我们都在不断地收集,奇怪的事,最后我们只是收集回忆,了不起,拿得起,放得下,要多少的勇气,了不起,好好散,好好聚,我只能说声真有你的.得到一些,失去
一些,谁赚到全世界.了不起,拿得起,放得下,要多少的勇气,了不起,好好散,好好聚,我只能说声真有你的.
52有人买到次品。

沈万三借口立下规矩,买了店铺唯一一件次品,就获得了年终大奖,。

价格远高于这件次品
53请问二位先生,你们的蜂摊摆在一起。

蜂箱似乎一样。

为什么你蜂箱里面的蜜蜂,万蜂攒动,忙忙碌碌。

为什么他那边的蜜蜂,却寥寥无几,委靡不振呢?我家主人每次割蜜呀,只割三成,留下七成给蜜蜂享用。


“所以你的蜜蜂就欢欣鼓舞,欣欣向荣。


“嗯是的,是的。


“可我家主人呢,正是相反。

每次一割啊,就是九成。

留给蜜蜂只有一成。

你说这蜜蜂能不飞走吗?”
“蜜蜂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53 史实告诉我们:沈万三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于元朝,死于元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