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推动
浅谈音乐与素质教育

浅谈音乐与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可以在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音乐与素质教育关系的一些思考。
一、音乐教育对提高情感素质具有独特作用
二、音乐教育对培养审美素质十分重要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艺术
是审美领域的代表,其中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方面也应在素质教育中予以重视。
通过学习
音乐,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中不断感受、欣赏和理解艺术。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拓展更多艺术领域的欣赏打下良好
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对提高认知能力有帮助
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认知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音乐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其智力、思维能力发展得更为全面。
学习音乐需要具备一定
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分析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此外,音乐也
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可以在大量时间外推动全面素质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家庭和学校在面对学生学业压力时易忽略了素质
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素质教育有着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而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通过音乐创造、表演、演奏等多方面的实
践获得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 关键词 】 质教 育; 乐教育 ; 素 音 作用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 的教育 。 音乐教育是 由音乐课的 教学和课外各种生动 的音乐实践活动组成 。 素质教育 的本质和音乐教 育的基本性质告诉我 们 , 它们之 间有着 内在的密切联 系 ; 乐教育 具 音 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功能 , 它必须为实施 素质教育服务 。 为此 , 本文 将从如下几个方 面简要 阐述在素质教育背景 下中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21 0 1年
第 3 期 1
S I N E&T C O O F MATO CE C E HN L GYI OR N IN
O教学研 究0
科技信息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袁 翠莹
( 郑州市 第十 三 中学
河南
郑州
400 ) 5 0 0
【 摘 要】 素质教 育是 当前基础教 育改革 的主旋律 , 而音乐教 育是 中学素质教育 中不容忽视 的重要 内容 , 它对学生的德育、 智能、 情感、 身心 健康等素质的形成 . 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 用。为此 , 本文将从如 下几个方面简要 阐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中学音乐教 育的作 用。
在给学生上课时注意让音乐给学生带来 快乐 , 授内容 能够激 发学生 所 的兴趣 . 培养他们 主动的去感受音乐 , 不是被动的听完整堂课 后一 而 无所获 比如我在 给学生介绍乐器中发现 . 只通过语言上的讲解学生 并不能完全了解这些乐器 的性能和特点 为此 . 我选取 了一部片名为 《 彼得与狼》 的交响童话来辅助讲解 曲家运用乐器 来刻划人物和动 作 物 的性格 、 动作和神情 . 音乐技巧成熟 , 形式新颖活泼 . 旋律通俗易懂 。 1 音乐教育是提 高学生道德水 平的重要手段 曲中采用 长笛的高音 区表现小 鸟的灵活好动 :弦乐奏 出了彼得的神 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 : 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 , 生动地刻画 出 荀子认 为音乐可 以“ 正身行 、 广教化 、 美风俗” 的确如此 , 。 优美高 情 . 那蹒 跚的步态 : 单簧管低音 区的跳 音演奏描绘 了小猫捕捉猎 物时 的 尚的音乐 , 蕴含着潜移默化 的高 尚情操 , 中学生在思想 、 使 道德 、 性格 、 爷爷老态龙钟 的神态 由大管浑厚 、 粗犷的声音来表现 , 节奏 情操 、 修养各方面 发生变化 . 培养一 种爱憎分明 的道德情感 和 自觉的 机警神情 ; 和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 阴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 圆号来体现 。同 狼 道德信念。 所 以.借 助艺 术的魅力对学 生的教育往往胜过一 堂枯燥 的政治 学们根据不同乐器所扮演 的不同角色很快便 了解 了这些乐器 的性 能 也使得这堂音乐课 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就这样 . 音乐用它特 课. 我的教学实践也证 明了这一点 。 国人 民音乐家冼星海的《 我 黄河大 和特点 , 合唱 》气势雄伟 、 , 磅礴 , 展现 了中华民族 的不 屈不挠 、 勇往 直前 的精 有的美 育功能把原来不熟悉 音乐和乐器 的学生 变成 了一只只渴望在 在学 习音乐 的 神, 给人一种向往美好 . 一切艰难 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战胜 在二 胡独奏 音乐殿堂里飞翔的精灵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 的美 . 学生才会 主动 的去学 习、 去接受 , 这样才能更好地 曲( 泉映月》 - 的欣 赏 中. 通过对 乐曲的分析 , 不仅使 学生体会到 旧社 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 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 悲惨 的遭遇 .更加珍惜现在 的幸福 . 达到美育这一 目的 同 时又使学生了解了我 国民族 音乐 的巨大成就和艺术特色 . 增强 了他们 4 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 的民族 自豪感 。 音乐电影《 一曲难 忘》讲述 的是波兰著名音乐家 肖 。 , 邦 为 了筹集资金与侵略者斗争 而奔走 于世界各地巡 回演出的故事 。 当学 国外已有许多l 床数据 可以证明 . 临 经常受 到音乐熏陶 . 对增强 神 生看到 肖邦用音乐表达对祖 国的热爱 时被震撼 了. 的学生甚 至留下 经系统 、 节大脑皮质有益 。当悦耳的音乐通过 听觉器 官传人 大脑 皮 有 调 了泪水 这时我不失 时机 的请那位同学思考 音乐是否 只具有娱乐 性 层以后 , 优美的旋律能刺 激神经系统 , 使人精神 愉快 、 情绪振奋 、 加强 时, 他激动 的告诉我 : 音乐给他带来 了前所未有 的感动 ! 他也要像 肖邦 血液循环、 解除疲 劳。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忙碌 的. 如果课 样, 用文化知识为祖国 、 为社会、 为他人作 出 自己的贡献。我没有 对 间能让他们听 听轻松愉快 的音乐 . 就有利 于放松大脑神经 . 使他们 在 他们直接说我们的祖 国是多么的伟 大, 没有说 音乐 可以表达怎样 深 课堂上精力更集 中. 也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和工 . 厚 的感情 等理论性 的话语 . 通过这样一部 音乐作品 . 但 使他深 深的明 作是件快乐的事情 。 白他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音乐教育是 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 手 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 重视音乐教育还 应该通过多种形式 、 多种 段 , 以起到 :随风潜入夜 , 可 “ 润物细无声 ” 的作用 。 途径 , 多种音乐氛 围。 制造 开展多种音 乐课 外活动。 比如 . 组建校舞蹈 队, 带领学生集训 , 随着优 美的旋律 、 快的节奏 . 欢 学生 的身 心一定 都 2 音 乐 教 育 是 促 进 学 生 智 力发 展 的 重 要 环 节 能得到愉悦和锻炼 。再如 . 组建校合唱队 . 练习歌唱时 . 采用平缓的胸 能锻炼肺 活量 , 对心 、 肺都有 保健和按摩作用 , 同时优美 的 荷 兰教育家赫伯特 . 齐佩尔说过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 腹式呼 吸, “ 优秀的曲 目能净化学生心灵 、 陶冶情操 。 乐教育 , 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 智力的最好途径 。现代神经学家经过 歌声 、 ” 研究认 为, 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 右脑 5 音 乐 教 育是 培 养 学 生 全 局 观念 和 组 织 纪 律 的 有效 途 径 般又被称为 “ 音乐脑” 音乐教育平衡发展了左右脑 . 。 对开发右脑 . 发 展人 的形象思维 、 创造思维 . 提高人 的智 能素质起着不可磨灭的作 用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 自我发展的社会 . 更是一个 事实上 , 古今中外众多 的科学 家 、 思想家 、 治家 、 政 文学家都是 音乐 爱 强调合作与沟通 的社会 , 教会学生热心参 与 、 相互合作 、 于交 往 、 乐 善 好者 。 : 子、 如 孔 沈括 、 因斯坦 、 爱 托尔斯泰 、 等 , 歌德 他们在各 自 的领域 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 . 而在音乐活动中经常需要我们大家有一种协 中成就 突出, 为人类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除了他们有广博 的知识 、 开阔 作的精神 比如交 响乐演奏 . 要有一支由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组成的庞 的视野 和惊人 的毅力外 . 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 大乐 队, 正是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 的精神 , 每个乐手 、 每 音乐中获得 了高 尚的、 美的享受 . 重要 的是他们 习惯在诱 发灵感的音 件乐器都严格地按照乐谱要求 . 严格遵守指挥 的要求才能演奏 出优美 乐中 . 聚 自己深思熟 虑的科学构想 . 自己的思维得 到充 分的活动 的乐 曲。 凝 使 由此 . 以启发学生认识 到全局 和局部 的关系。又比如 , 可 在排 和梳理 , 激发大脑 的兴奋点 , 把思维引向深处。在中学音乐教育 . 比如 练合唱 的过程 中 , 要把一首合 唱歌曲演绎好 . 要靠每一个 队员每一个 器乐演 奏时. 、 、 、 手 脑 眼 耳的互相协调和配合 , 不仅能提高大脑反应能 声部 的通力配合。每个人都要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协调性 。 认识 到 自己 力和手耳的灵敏度 , 而且还 能提高学生 的理解力 、 观察力 、 记忆 力、 想 是集体 中的一员 . 尽心尽力地完成好 自己的角色 . 才能 给人 以美的享 象力 、 创造力 。 演奏 时手指动作越复杂 、 活 、 越灵 越娴熟 , 对大脑神经系 受 。这样 , 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 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 了良好 统的刺 激也就越大 . 从而使大脑更灵 敏 、 聪慧。 更 这更 有利于学生学习 的途径 . 发展 了个性与特长 . 还 增强 了集体合作意识 . 有利于学生开 朗 科学文化知识 . 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 良好 的基础 性格和 良好 品质的形 成 . 为其将来适 应不同的人际组合 、 好地参与 更 社会竞争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3 音乐教 育是 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由此可见 . 音乐教育 的一系列功能在素质教育 中发挥 了巨大 的作 标是建造完美的人格 , 培养人们美好 、 和谐 、 完 苟 子在《 乐论》 中写道 :乐者 , 。” “ 乐也 古人认 为音
音乐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新 教 师 教 学
Ne Te c e a h n w a h rTe c i g
De e er 2 0 c mb , 01
N0. 2 1
第1 2期
音 乐 教 育 在 中 学 素 质 教 育 中 的 意 义
黄友 寺
( 南省 西 华县 叶埠 口二 中, 南 , 河 河 是 当前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的 主旋 律 。 而音 乐 教 育 是 中学 素 质 教 育 中不 容 忽视 的 重 要 内容 , 对 学 生 的 思 摘 它
想道 德 、 能 、 意、 心 健 康 等 素质 的形 成 , 智 情 身 有着 其 它 学科 不 可替 代 的 重 要 作 用 。 重 视 音 乐教 育 , 学 校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的突 是 破 口, 是促 进 学 生 素 质 全 面 提高 , 养高 质量 、 水 平 的跨 世 纪 合 格 建 设 人 才 的切 实 有 效措 施 。 培 高
《 记 》 : 审 乐 以 知 政 , 治 道 备 矣 ” 苟 子 认 为 音 乐 康 的 音 乐 与 人 的 生 理 、 理 的节 奏 、 律 产 生 共 振 协 调 并 被 陶 乐 云 “ 而 。 心 旋 可 以 “ 身 行 、 教 化 、 风 俗 ” 的 确如 此 , 美 高 尚的 音 乐 , 醉 时 , 人 产 生 一 种 高 尚 的 、 义 的 、 德 的 、 魂 升 华 的 情 正 广 美 。 优 使 正 道 灵 使 对 生 蕴 含着 潜移 默化 的 高 尚情 操 , 情并 茂 的 音 乐 艺 术 是 塑 造 中 感 , 人 充 满 了对 人 生 的 希 望 和 追 求 , 生 活 、 命 和 整 个 世 声 学 生灵 魂 的有 力 手 段 , 中学 生 的 精 神 起 着 激 励 、 化 、 华 界 的 挚爱 , 强 了奋 斗 的 自信 和 力 量 。 对 净 升 增 的 作用 。能 逐 渐 形 成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 养 感 受 美 、 赏 美 、 培 鉴 表 音 乐 教 育 正是 在 潜 移 默 化 的音 乐 欣 赏 , 乐 的演 奏 , 曲 器 歌 现 美和 创 造 美 的 能 力 , 高 分 辨 “ ” “ ” “ ” “ ” 的演 唱 中 , 展 学 生 的形 象 思 维 能 力 , 开 无 限 的 想 象 和联 提 真 与 假 ,美 与 丑 , 发 展 “ ” “ ” 能 力 。 使 中学 生 在 思 想 、 德 、 格 、 操 、 善 与 恶 的 道 性 情 修 想 , 得 音 乐 所 表 现 的 思 想 和 意 境 , 得 情 感 的 陶 冶 和 培 养 。 获 获 养 各 方 面发 生 变 化 , 养 一 种 爱 憎 分 明 的道 德 情 感 和 自觉 的 电影 插 曲 《 上 只 有妈 妈 好 》 从 孤 独 的失 去 母 爱 的孩 子 口中 培 世 ,
浅谈中学生音乐教育对落实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浅 谈 中学 生 音乐 教 育对 落 实 素质 教 育 的推 动作 用
史菁 玮 ( 台第五 中学 , 邢 河北 邢台 04 0 ) 5 0 0
理 解 到 音 乐传 播 所 产 生 的 强 大 凝 聚 力 。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爱 这 国主 义 情 怀 , 进 他 们 对不 同文 化 的 理 解 、 重 和 热爱 增 尊
培养 高 质 量 、 水 平 人 才 的 有效 措 施 。 高
一
、
音乐 教 育 与 德 育教 育
合 . 提 高 大脑 的 反 应 能 力 和 耳 手 的灵 敏 度 . 奏 时 手 指 动 作 能 演
越 复 杂 、 熟 , 脑 神经 系统 就 越 能 得 到 锻 炼 。同 时 。 要 训 练 娴 大 还 学 生 “ 乐 的 耳朵 ” 使 学 生 能 听 懂 音 乐 . 受 到 音 乐 的 美 . 而 音 , 感 从 培 养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造 能 力 , 不 但 有 利 于学 生 对 科 学 文 创 这
的 教 育 意义 随着 时 代 的 变 迁 .越 来 越 多 的新 型 文 化 充 斥 着 我 们 的 生
总 之 .重 视 中学 音 乐 教 育 ,是促 进 学 生整 体 素 质 充 分 、 自
由 、 面 发 展 的 关 键 , 实 现 教 育 现 代 化 , 展 科 学 技 术 , 养 全 是 发 培
中教 学 。 他认 为 “ 风 易 俗 . 移 莫善 于 乐 ” “ 云乐 云 , 鼓 云 乎 、乐 钟
化 知 识 的 学 习 . 能 为 培 养学 生 的智 能 打 好基 础 还
三 、 乐教 育 与 良好 身 心 的 建立 音 ・ 众 所 周 知 . 美 的 音 乐 能够 陶冶 情 操 、 悦 身 心 。 生 在 紧 优 愉 学 张 的 学 习 之 余 听 听 轻 松 愉 快 的音 乐 , 利 于 放松 神 经 . 证 课 有 保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05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能力的培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都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方面。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促进关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音乐Βιβλιοθήκη 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01 02
相互促进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 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共同目标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素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是教育工作 的主题和核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施素 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同时也要在应试教育中融入素质教 育的元素,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 审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发展性等特征,它面向全体学生,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素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标的实现只有在明细规格的大纲中才能达到。
通过内地、香港、台湾三种教学大纲的比较,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音乐试用大纲的修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内地试用大纲多从理论性、政治性的认识出发,香港与台湾则多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其实两者是要相互兼顾的,但只有通过实用、实践才能达到理性的目的(审美,创造性思维的开通,净化情感)。
试用大纲修订尽可能吸收港台的教学内容和参考其实施方法。
2.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时代的音符,体现了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时代特色。
因此在欣赏、聆听、歌唱等课程中,既要研究熟悉自己祖先的东西,又要研究认识世界各国的音乐传统。
香港纲要在处理这种关系中比较适中,对中、西音乐及中、西著名音乐家能兼顾得当,我们的选材最好折中一些。
3.音乐素有艺术王冠之称,她以特有的表情魅力,强有力地占据人们的心灵。
列宁甚至说过:“我不知道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贝多芬作品)更为壮丽。
”这充分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有多强。
我们应抓住音乐的特性,去展开自己的施教活动。
只要选材适当,施教得法,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因素都会交融相会,思想性与艺术性也会和谐地体现。
因此在歌唱、欣赏选材上,要增加音乐美的成分,强化音乐感受能力。
4.试用大纲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大纲的明细规格还未足以体现其目标的要求。
目标高,而要求偏低,各年级之间知识点的深、广度要求欠具体明确。
尽管我们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发达,教学设备尤其是音乐教学设备还很简陋,师资力量仍很薄弱,但还是应该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师资培训的同时,重视大纲的建设,如果大纲空泛则施教过程中必然出现随意性和简单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一代人的音乐素养。
5.音乐创作活动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变为基本技能,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并能更好地丰富其思维想象力,促进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还能加深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港、台的音乐教育对此十分重视,这从其大纲中即可看出。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身 体协 调 能力 的锻 炼 。
四、高中音 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操培养 音 乐是声音 的艺术,它最能 穿透 感性、理性 的重 重壁垒,直接震 撼人们 的心灵。法 国雕塑家罗丹说: “ 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 “ 艺术的 本质是表达情感 并感染大众 , 而优美 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 来感人 的”。 优 美的旋律 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 乐的浓 厚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 目的 。由于每首歌都有 自己独 特 的情 感基调,如亲切、 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对于这些 独特的情 感基调,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 ,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再在审 美之中产 生相应 的联想记忆 ,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 能力。 五、高中音 乐教 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 从音乐的本质 看,音乐是最 具情 感的艺术 。它培 养学生的学 生的品格和 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中,起着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爱因斯坦有一句 名言: “ 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 “ 性格 ”从广义上 讲,是指人的情商,它包含着情感、思维 、兴趣、气质 、意志、毅力等非智力 因素,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高中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
一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4 0 0 7 1 5 西 南大 学音 乐学 院 重庆 熊浩辰
摘 要:高中音乐教 学时高中阶段进行素质教育 的主要 内容之一 ,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鉴赏能力、 理素质 、情操 陶 等方 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可 以说 当 代 高中素质教 育离不开音乐课程 的教 学。笔者拟针对 高中音 乐教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的作 用进行分析 。 关键词:高中音乐 综合素质 作 用
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文学 与艺术 ຫໍສະໝຸດ 第一 卷第十二期
谈音乐教育在 中小学素质教育 中的功能
潘 贵 涛
( 州新 桥 中学 江 苏常 州 233 ) 常 102
的智力起积极作 用。我们知道智力是人类认识 客观规律 、 改造 客观事物 的能力 , 包括想象 、 它 创造 等形象 思维和逻 辑思维 的 能力 , 音乐用 极丰富 的想象 力的旋律 进行 、 秀 的和声 织体 , 优 【 关键词 】 音乐教育 ; 素质教 育 ; 功能 诱 人深思 的复调等手段 , 使欣赏者 的思维随着 音乐一 起奔放 , 关 于素 质教育 , 众说 纷纭 。我们 以为 , 质教育是 指 以提 在这音乐声波 的刺 激下的思维活动是愉快 、敏捷 、活跃的 , 素 而 高全 民族 素质为宗 旨的教育 。而 “ 素质 ” 是协 调发展 的全 面素 这种思维方式正是 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音乐教 育活动 中, 不论 演奏 还是 音乐欣赏 , 都要引起记忆 、 想象 、 思维等一 系 质, 它不仅 包括思想 , 道德 、 学文化身体等 方面 的素 质 , 包 是 演唱 、 科 还 旋 节奏 的规 括高 尚情操 、 味 , 趣 良好 的行为 习惯 、 良的民族精 神 和气 质 列 的心理反 应。音乐结 构的对称性 、 律 的流 畅性 , 优 等。 美育 在素质教育 中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艺术教 育是美育 的 律性 、 内容的情感性 和随意性 , 以有效地启 发和锻 练人 的感 可 重要组成 部分 , 而音乐 教育在 艺术 教育 中占有重 要位置 , 以 知 能力和思维想象 能力 。而且音乐 有无限的想象 空间 , 可以 所 常 重视推进 素质教育必须 重视音乐 教育。音乐世 界是人 心理 的 弓起 学生的想象 和联想 , l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 情感环境 。 音乐的力量在于能 直接 影响人的心情和感受 。 确 准 四、 音乐教育能促 进学生身体 素质的提 高 的科学 和艺术 、物理 和音 乐在培养完 整人性 的体 系 的过程 中 现代科 学实验证 明: 音乐具有 冶情健身 的作 用。音乐传人 并非对立 , 而是互 相补 充。因为在人身上及其任何 活动中都 表 人 的耳膜 , 激大脑 中枢 神经 , 刺 使人 的身体分 泌多种有 益 的生 现 出 必 不 可 少 的 、 此 关 联 的 方 面— — 理 智 和 情 感 的 。 为 此 , 彼 化物 质 , 如激寒 、 酶等 , 产生 抗疲劳 、 消化 、 理神经 等作用 。 助 调 笔者想就音乐教育在 素质 教育 中的功能谈点粗浅 的看法 。 实可 谓 :一 声来人耳 , “ 万事离心 中。” 优美 的音乐 既可解除疾 音 乐 教 育 有助 于 促 进 学 生心 理 素 质 的 培 养 病, 又可保养 心性 , 有益 于身体健康 。无怪乎 我国古代 名医朱 音乐有美 化生活 , 化心灵的作 用 , 净 也就是说 有助 于心理 霞 亨曾说 : 乐者 , 为药也 。” 亦 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形成 和发展其它各类素质 的基础 , 是 众 所周知 , 康的身体是 一切 事业成 功的首要 条件 , 健 学生 适 应社会 、 适应 环境 、 赢得 学习 、 生活和事业成 功的心理 因素 。 身体 素质 的提 高是 教育工作 者不可忽 略的课题 。身体 素质包 当今社会人们 必须具备 突变式创造能 力 , 和在挫 折中生存 , 在 括 良好 的生 活卫生 习惯 、 浓厚 的体育活 动兴 趣 、 常的发 育 、 正 逆 境中抗争 的能力 ,音乐 教育蕴涵 的养成 教育及一 系列 激趣 健康 的体质 和较好 的体能 。它 是其它各种 素质形 成和发 展 的 引导 ,正是从 多角度调治学 生的缺点 和弱点 ,克服 嫉妒 和 冲 生理基 础。情 感是 生命运动 的一种形式 , 促进身体 正常发育 是 动、 任性 、 自卑等不健康 的心理倾 向, 开启乐观 向上 , 于挑战 的一个重要 因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 勇 通过 优美 的音 响兴奋神 的进 取 心 , 养 独 立 人 格 和 良好 个 性 的 有 利 时 机 。丰 富 多 彩 的 经 、 培 调节情绪 , 轻思想压力 、 减 医治心理疾 病 , 有助于养 成 良 还 音乐 活动 , 通过学 生的积 极参 与 , 真排 练 , 进他们 具 有集 好 的生活习惯 、克 服体力和精神 上的过度 疲劳 ……马克 思说 认 促 体 观念 、 拼搏精 神 、 荣誉感 和竞争 意识 。同时也磨 练了学 生正 过 : 种 良 “ 的 心 情 比 十 副 良药 更 能 解 除 生 理 上 的 疲 惫 和 一 好 视 现实 、 承受挫折 、 摆脱 困境 的应变 能力 和团结 协作 、 相互 尊 痛楚 。 ”可见优美 的音乐 能促进 入的身心健康 发展 。 践证 明 : 实 重 的宽 容精神。在学 校 , 同学们参加小乐 队、 小合唱 队等 , 使他 体育锻 炼促使人具 有健壮 的体 魄,音 乐活动 则能 唤发人愉 快 们懂得 只有协调一 致 、 积极合 作 , 才能 演唱或演奏 出统一 和谐 的心情 , 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 。尽管两 者有着生理运 动形 获 的音调 , 潜移默 化地培养学 生审美情操 和协作柔韧 宽容 同情 成的差异 , 但促进心身和谐健康发展 的意 义却是一致 的。 进取等 心理品格。 五 、音 乐 教 育 能 促 进 学 生 审 美 素 质 的 提 高 二 、 乐 教 育 具 有 道 德 感 化 教 化 作 用 音 音乐教 育不同于其 它教育 , 象法制 教育是 “ ” “ 准 、 不准 ”, 在 素质教育 中,音乐 应该而且 可以成为 塑造学 生灵魂 的 带强制性 ; 道德 教育是 “ ” “ 该 、 不该 ” 带理性 ; 而音乐 教育是 “ 喜 有力手 段 , 学生 的精 神起 着激励 、 化 、 对 净 升华 的作用 于潜 移 欢” “ 、不喜欢 ” 带 自觉性 。 , 由于审美教育不需 要对审美对 象进 默化 中提 高他们 的道 德水准 。音 乐是“ 响” 音 的艺术 , 更是 “ 情 行理性说服 教育 , 用强化感性认识 的音乐情 境 吸引学生 , 而 再 感”的艺术 , 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 育的作用时 , 并不靠 灌输 , 是 辅 之 以生 动活泼的教学 形式 ,将会对 审美素质 的提 高产生 重 音乐 教育不 同于一 般文化知 识学科 , 它能 直 依靠音 响对人思想感 情激起强烈 的共鸣 ,潜移 默化地 产生 教 大的影 响。所以 , 育作用 , 使人形 成对美 好 、 崇高 的境界 作为追 求 向往的 目标 , 接给予学生 以审美 的知 识和美 的享受 。审美 索质包 括健康 的 而 追 求 美 好 的 目标 , 须 影 响 到 道 德 意 识 的形 成 和 行 为 规 范 。 必 审美意识 、 良好 的审美 兴趣 、 正确 的审美准则 和敏锐 的辨美 能 追求真 理 , 按照美 的规律 , 塑造完 催 人奋进 的《 义勇军进 行 曲》 不是唤起 了无数 爱 国民众 勇敢 地 力 。这是 培养学生嫉恶扬善 、 在 奔赴抗 日前 线为驱逐 日寇 而浴血奋 斗 ,鼓舞 了千百万 热血 青 美人 格 的 必 要 条 件 。音 乐 以独 特 的 表 现 方 式 激 发 人 的 情 感 , 年从黑暗走 向光明 了吗 ?《 茉莉花》 《 、 采茶舞 曲》 等优 秀 民歌 、 培养 人 的高 尚情操和审 美情趣方面 ,具 有其它学 科所 无法代 民间音乐 可加深学生对祖 国悠久历 史文化的 了解 ,激 发 民族 替 的作用 。音 乐以美 的音 色、 美的节奏 、 的和声 、 美 美的旋律 , 自 感 。从形 式上看 , 合唱 、 奏等 , 了达到充实 、 豪 有 合 为 和谐 的 构成 的美 的形 象 ,构建成 富有 动力性结 构的 审美 形 式 ,通过 诉 洋溢 的情感 以及声 音所显示 出这 种内容精 效果, 需要 大家有强烈 的集体精 神和相互合作精 神 , 种统一 “ 诸心灵 的精神 , 这 的意志和共 同的情感 , 团结的集体 观念 , 不正是 社会主 义现代 华 的表现 ” 作用人 的情感 , , 引起共 鸣 、 动 、 想 、 激 联 想象 , 以潜 化建设所 必须的精种凝 聚力 吗? 移默 化的方式 使人接受某种道 德情操 、 神品质 , 精 意识 观念 的 三、音乐有 利于学生的智 能开发 熏 陶渗透 , 至灵魂 的陶醉 , 乃 从而使人们 达到完美 崇 高的思想 现代 人认 为 , 衡量人 的聪 明与否 有三 大标 准 : 创造 力 、 说 境界 。实践证 明 , 经常与健康 的音乐作伴 , 不仅使 人在精 神上 服力和 反应 敏捷 。 而音乐是培养这 三个方面的最佳手段 , 因为 得到愉 悦和滋养 , 而且有助 于提高感受鉴 赏表现 、 创造美 的能 从事音 乐活动有 利于左右两 半脑 的协调发 展 ,从而 使人 更加 力 , 培养 和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 、 审美情操 , 使人 的精神世界 聪 明。 这一点 已为 现代科 学实验所证 明。 音乐教育对发展 学生 ( 下转第 16页 )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动
【摘要】中学音乐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智育德育功能,能够熏陶思想品德、升华情感意志、活跃想象思维、强化交际协作,这些功能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要求相统一。
针对当前中学音乐教育智育德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发展瓶颈,应积极转变观念、明确认识,科学规划、完善体式,创新方法、丰富内容,强化
中学音乐教育各项功能的发挥,有力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功能
a brief probe into the promotion of the mu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o the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wang lei
【abstract】
he mu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has the function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t can nurture the ideological morality, sublime the emotion, activate the imaginary thinking, and intensify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se functions bring into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destin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in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al bottleneck of the musical education which cannot sufficiently
play a role i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ideas, clear the cognition, project the scientific plan, perfect the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e in methods, rich the details and strengthen the use of every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mu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keywords】tsecondary schools; mu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和大势,中学音乐教育是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中学音乐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顺应素质教育发展大势是其毋庸置疑的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挖掘音乐中的道德、情感、智力等因素,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情操、意志、思维、智力以及社会交际协作的陶冶和感染作用,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助力推势。
1.中学音乐教育的智育德育功能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 是个
人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品质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综合。
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教育者通过各种有效的
教育途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 充分发
挥学生的天赋条件, 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以帮助学生形
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指导原则。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而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思维、情感意识、社会实践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有
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要求,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音乐教育具有道德陶冶功能
, 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前提下, 蕴涵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 它通过艺术手段表现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音乐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是互相渗透和重叠的, 它对高尚情操的陶冶, 完善道德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利用艺术情感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陶冶性情, 净化灵魂,完善人格,提高思想境界, 升华道德情操,达到崇高的
精神境界。
1.2 音乐教育具有情感启迪功能
力。
优美健康的音乐,常使人产生一种高尚、正义、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等,使学生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同时,在不断训练的
音乐实践中,培养了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以及刻苦学习的毅力,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
因此,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情感、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因子。
1.3 音乐教育具有思维激发功能
动机,对中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首先,音乐的产生就是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即作曲、表演和欣赏,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须伴随着创造性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音乐作品,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不同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
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所以,音乐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1.4 音乐教育具有实践锻炼功能
, 通过合唱、合奏等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
合唱、合奏是一种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 演唱、演奏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
中学生参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 不但可以使其深切体会把个体作为社会团体一员紧密
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在组织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使其逐渐养成集体荣辱
主义思想。
音乐自产生以来, 就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 具有很强的交际性, 音乐表演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适应和交流。
中学生们参加音乐活动,经常就会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参与一定的社会交往, 从而得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增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2.中学音乐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效发展
,大多数中学都开设音乐教育课程,但总体看来,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对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联系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在中学各课程中被看作“小三门”,重视不够、规划不细、投入不足、创新不力,阻碍了中学音乐教育智育、德育等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削弱了中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强化中学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推动中学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
2.1 转变意识、更新观念,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从根本上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顺应发展大势,更新思想观念,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推进音乐教学内容、形式与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音乐课堂上,发挥音乐对人格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的积极作用。
2.2 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完善音乐教育的教学体式
乐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将音乐教育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中,把音乐教育同其它学科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发现和培养音乐人才的同时,以音乐教育为阵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物质投入、充实师资力量、便利教学条件,统筹安排学校的各项音乐教育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课程设置,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
2.3 创新方法、灵活方式,浓厚校园音乐的文化环境
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教师只需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
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注意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校对学生文艺社团应在有指导、有管理的基础上从各个方而给子支持,成立校园音乐艺术团体,经常性的组织“合唱比赛”、“音乐艺术节”、“卡拉ok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可以极人地丰富和活泼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课外生活的品位,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设音乐讲座,音乐沙龙进行音乐欣赏,组织学生观摩音乐演出,音乐教育的多样化,能使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普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