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

合集下载

风电场升压站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风电场升压站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风电场升压站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案1.1测量放线、轴线及标高控制1.1.1定位放线进行定位放线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上的放线基点及总平面图上测量控制点与保护室线关系放线,确定轴线的位置。

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各轴线的位置关系放线得到其它各轴线的位置。

在施工中必须层层分中弹线,浇筑完基础及各层现浇板后,应及时校对轴线和标高,使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控制建筑物的竖向高差在1/1000以内,总高差不大于20mm。

电气设备独立基础需要单独放线,预埋件放线时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放线,并层层复核,在浇筑有预埋件的基础时,在浇筑过程中需跟踪测量,防止浇筑期间振捣时震动偏差。

1.1.2标高控制将设计给定的高程引至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将引出的标高引至永久性物体上并作好标记,标记点均匀分布,标出±0 00标高,用卷尺控制水平线,向上引测点,测点不少于3处,并用水准仪对引上来的标高进行闭合检查。

1.2基础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局部大开挖。

开挖时选用3台挖掘机,结合装载机,土方就近平整回填,基础回填土采用人工回填夯实,平板打夯机夯实法,回填次序从下而上,从低至高分层铺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内。

基础边50cm范围须人工夯实,墙基两侧必须对称夯实。

每层土铺好后,配以人工和平板式打夯机及时打夯,人工初步压实后,再用平板式打夯机打夯。

打夯机打夯前,先用人工进行整平,打夯机依次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打夯不留间隙。

填土严禁使用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过高的耕植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回填土密实度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1.3主体工程1.3.1模板工程(1)模板工程以木模板为主,拼接、φ48钢管、木方备楞、对拉螺栓紧固(框架局部异形截面另外加工部分异型钢模板或用δ=25mm厚木板制安),阳角模可采用50×5角钢钻孔制作。

(2)模板的支撑方法①框架梁柱模板均采用φ12~φ16对拉螺栓固定。

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方案比选

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方案比选

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方案比选发布时间:2021-05-27T05:00:14.682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杨春[导读] 能够更为直观地知道预制舱这种形式更为经济,该结论可为风电场建设升压站的决策和设计提供借鉴。

华润风电(重庆)有限公司摘要:为了符合风电场升压站逐渐向标准化转变的趋势,笔者从风电场升压站的具体施工难度、建设投资、运行维护、工期规划及发电效益等多方面对预制舱与传统建(构)筑物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将两种形式的各类因素进行量化即可得出对应指标间的差值,能够更为直观地知道预制舱这种形式更为经济,该结论可为风电场建设升压站的决策和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字: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预制舱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用电需求,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工作由原来的传统建筑形式逐渐向更为标准的预制舱过渡。

因此,为了使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项目更为科学、合理,在进行总布置设计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工程概况、建设条件、站址选择、工期及发电效益等多角度因素上在传统和预制舱两种建筑物形式之间择优选择。

在对比各项量化的因素指标后,可以直观得出这两种形式在不同因素方面的差值,并得出预制舱这种形式工期更短、空间布局更优、预算更小、更为科学的结论。

一、方案选择立足于工程概况在进行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工程时,首先需要考虑风电场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电场发电供给覆盖范围。

其次,还需要关注风电场的规划装机容量等。

比如,对于位于山脉上的风电场说,在开展升压站建设工作时需要考虑风电场地址与有供电需求的区域的距离,并结合用电需求量来规划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决定所采用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是否分期开发以及运行管理方式等。

二、方案选择充分参考建设条件2.1对外交通在开展风电场的升压站项目时,之所以需要考虑风电场项目场址所覆盖的行政区域范围及距离,是因为这对于升压站地址的选择极其重要,尤其是升压站与主要供电行政区域间的交通便捷度。

对于升压站来说,风电场路段长度、宽度、路面材料以及否为高速公路等都对风电场发挥最大效能极为关键。

升压站装修施工方案

升压站装修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31.1 工程概述31.2 施工内容31。

3 施工依据3二、施工总体目标42.1 工程质量目标42。

2 施工工期目标42。

3 施工安全目标42.4 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4三、施工部署43。

1 施工顺序43.2 施工用电53.3 施工用水53.4 通讯设施53.5施工脚手架53。

6 成品保护53。

7 其他临时设施布置5四、施工资源配置计划64.1 劳动力配置64。

2 施工机具布置与配备7五、施工进度计划75。

1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85.2、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8六、主要施工工艺方法96。

1 轻质砖墙砌筑96。

2 墙面水泥砂浆抹灰116。

4 地砖楼地面施工136.5 木地板施工146.6 瓷砖墙面施工166.7轻钢龙骨铝扣板施工176。

8硅钙板吊顶施工186。

9 墙面、夹板天棚乳胶漆施工196.10屋面施工206。

11 铝合金门窗施工236。

12 木门安装246。

13 电气安装256.14 卫生洁具安装276。

15 灯具安装安装28七、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307.1质量保证措施307.2质量控制措施30八、安全、职业健康、环境技术措施318。

1安全保证措施318.2职业健康、环境技术措施311.1工程概述中水建阳江阳东农垦局鸡山风电场升压站位于风电场西北部原鸡山农场十九队与九队之间的白石坳顶附近。

集控制、升压、监测、行政、生活为一体,是风电场的中枢。

升压站长130m,宽93。

7m,总占地面积10845m2。

升压站内设备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变电站要求设计。

站内主要布置设备楼、综合楼、附属楼及户外主变等生产设施。

各建筑物结构型式均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

墙厚除特别说明外,均为200mm厚。

(1)设备楼:建筑面积为754.3m2,一层框架结构,设有35kV开关柜室、接地变室、0.4kv 低压配电室、继保室、通讯室、蓄电池室和SVG室.(2)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318。

5m2,三层框架结构,以二层的会议室为核心,配有中控室、办公室、会议室、车库、餐厅、宿舍、值班室等附属房间。

中广核风电场设计导则升压站(B版)教程

中广核风电场设计导则升压站(B版)教程

风电场容量(MW)
站用变压器容量(kVA)
南方
北方(电采暖)
300
≤400
≤630
200
≤315
≤500
150
≤250
≤400
100
≤200
≤315
50
≤160
≤250
CGNWE
中广核风电场设计导则 升压站
版次:B
9页
共 25 页
注:风电场容量为 300MW 以上时,站用变容量可参考 300MW 设置。 6.6 直流系统 6.6.1 升压站宜设置 220V 直流电源作为操作及控制电源。 6.6.2 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 DL/T5044 的要求。 6.7 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布置 6.7.1 主控制室的位置选择应综合考虑:便于巡视观察屋外主要设备、节省控制电缆、噪声干 扰小和有较好的朝向等因素。 6.7.2 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设计宜根据风电场规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主控室和继 电器室可分开布置,也可合并布置。 6.8 监控和二次接线 6.8.1 升压站应设置综合自动化系统,风电场监视、继电保护、安全防护等设备宜纳入风电场 综合自动化系统。 6.8.2 升压站高压开关设备应采用微机型保护装置,35kV 保护装置宜分散设置在开关柜内,35kV 以上的保护装置宜集中布置在继电器室。 6.9 电气照明 6.9.1 升压站照明应采用节能型灯具,在经济技术合理条件下,宜优先选择 LED 照明灯具,严 禁采用豪华灯具。 6.10 辅助设施 5.10.1 升压站不设专用的变压器检修间。变压器就地检修时可采用汽车起重机或其他起吊设 施。在变压器周围应预留必要的检修场地和运输道路。 6.10.2 升压站不设置大型电气设备检修间。 6.11 电缆选择与敷设 6.11.1 升压站电缆选择与敷设的设计,应符合 GB50217-2007 的规定。

国内外风电场海上升压站结构型式概述

国内外风电场海上升压站结构型式概述
1 国外 海 上 升 压 站 1 . 1国外海上升压站 主要布 置型式 平 台布置主变模块和G I S 模 块。 下 部 结 构 布 置
海上升压站 采用 四桩导管架 式基础结构 ,辅 助模块和3 5 k V 根据 《 O f f s h o r e s u b s t a t i o n s f o r w i n d f a r ms 》( D N V — O S — J 2 0 1 ) 的 模块及主变模块和G I S 模块分别共用 四桩导管架式基础结构 。导 分类 ,海 上升压站 一般分 为无人操作 的海上升压站 ,临时 或者 长期有人驻 守 的海 上升压站 ,无人操作 的海上升压 站平 台加 一 管架式基础采用4 根钢管桩 ,矩形布置 ,钢管桩通过导管架装套 个生活平台。 管构成组合式基础 。导管架顶部通过型钢形成梁 系结构 。 目前建成 的大 多数 海上 升压站为无人 操作 的海 上升压 站平 2 . 3 整体式海 上升压站布置 上部结构布置 台。临 时或者永久 有人驻守 的升压站平 台包括生产 区域和 办公 生活 区域 两个 区域 。海上 升压站平 台设 置住人平 台和无人 操作 2 2 0 k V海上 升压站 为一个平 台 ,由上部组 块和导 管架基础 电气平台的也较少 ,H o r n s R e vⅡ海上风 电场采用这种 型式 。

导 管 架 基 础 导 管架基 础用3 根或 3 根 以上的钢管 桩 ,并用 导管架相 连 ,
体式海上 升压站是将 整个上部结 构在陆上组装 场完成后运 输至 现场 ,采 用大 型起 重船安装 ,施工难度 大 、船机设备要 求高 , 在海上作 业的工序 较少 、时间较短 。模块式 海上升压 站采用两 座海 上平 台,其工程量 比整体式海 上升压站 增加4 O %以上 。综 述所述 ,在施 工环境条件 和施工设备满 足的前提下 ,建议采用 整体式海 上升压 站 ,如受 到施工设备等 因素限制 ,可 以采用模

风电场项目220KV升压站土建工程及临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风电场项目220KV升压站土建工程及临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概况 (1)1.2工程范围 (1)1.3主要结构形式 (2)1.4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 (3)1.5现场施工条件 (4)第二章工程目标及组织机构管理 (5)2.1工程目标 (5)2.2组织机构 (8)2.3项目管理 (13)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4)3.1布置原则及管理 (14)3.2生产生活营地的布置地点 (14)3.3钢筋加工厂 (15)3.4混凝土搅拌站 (16)3.5 综合修理厂及机械设备停放场 (16)3.6中心仓库的布置 (16)3.7生产用油 (16)3.8水、电、消防及通讯系统布置 (16)3.9工地试验室 (18)3.10各种信号设置 (18)3.11环保设施 (18)3.12施工平面布置图 (19)3.13施工用地计划 (19)第四章施工资源配置及计划 (20)4.1施工准备 (20)4.2准备工作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技术准备计划 (21)4.4施工队伍配备及分工 (23)4.5工程劳务 (23)4.6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24)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29)5.1工期目标 (29)5.2 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29)5.3主要控制性工期 (29)5.5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施工方案.. (30)6.1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30)6.2测量工作 (33)6.3试验检验 (34)6.4基础土石方开挖施工 (35)6.5钢筋工程 (36)6.6模板工程 (44)6.7混凝土工程 (51)6.8砌体工程 (56)6.9 钢结构工程 (59)6.10门窗工程施工 (69)6.11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 (71)6.12脚手架工程施工 (76)6.13楼地面工程施工 (78)6.14内墙抹灰施工 (81)6.15内墙乳胶漆施工 (82)6.16顶棚抹灰施工 (83)6.17室内吊顶施工 (84)6.18外墙面砖施工 (86)6.19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安装工程 (88)6.20低压配电与照明工程 (96)6.21通风与空调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需统筹考虑接入系统送出条件、风电场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地域风俗、周边环境、建设方的要求等因素,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生产生活方便。

标签:陆上风电场升压站布置1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类型陆上升压站类型按照建筑形式和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分为户内、半户内、户外升压站。

目前常见的升压站电压等级有35kV、110kV、220kV,由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来确定升压站的电压等级。

1.1户内升压站户内升压站主变、配电装置均为户内布置。

设备采用GIS(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型式,GIS具有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的特点。

在风电工程中,为了减少户外配电设施受盐雾腐蚀、为了减少升压站建筑面积,可以考虑采用GIS设备。

1.2半户内升压站半户内升压站主变压器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

半户内布置方式就是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内的电气布置方式。

该种布置方式结合了全户内布置变电所节约占地面积,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设备运行条件好和户外布置变电所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

1.3户外升压站户外升压站主变、配电装置均为户外布置。

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适合于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土地资源比较宽松的地方。

2升压站总体布置2.1升压站址选择站址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

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选择最佳站址。

站址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宜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站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避免或减少破坏林木和环境自然地貌。

根据城乡规划,应充分考虑升压站的出线条件,统一规划线路走廊,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

整合线路走廊,升压站进出线宜直进直出,排列整齐。

2.2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升压站总平面要结合工程的总体规划及设备工艺要求进行布置,在满足工程特点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防火、环保、节能、造价等因素。

49.5MW风电工程110kV升压站电气安装构架及设备吊装方案

49.5MW风电工程110kV升压站电气安装构架及设备吊装方案

1目的为了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宁夏固原天润三营一期49.5MW风电工程110kV升压站电气安装构架及设备吊装,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2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宁夏固原天润三营一期49.5MW风电工程(110kV升压站电气安装)。

3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3.1编制依据3.1.1宁夏先科电力设计院设计:宁夏固原天润三营一期9.5忖亚风电工程升压站电气安装设计图纸。

3.1.2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03-10-1实施),《安全生产监督规定》(2003-10-1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2003-11-1实施),《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4-5-10实施)。

3.2引用标准:3.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1997。

3.2.2《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2004-05-10实施。

3.2.3国家电网公司: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电气安装下册Q/CSG10017.3-2007)。

3.2.4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Q/CSG10004-2004。

4工程概况4.2工作内容:本工程工作内容包括:110kV室外配电装置构架吊装,110kV室外配电装置支架吊装,主变场地构支架吊装,110kV出线间隔构架吊装,110KV断路器吊装,110KVPT吊装,110KV避雷器吊装,110KVCT吊装及35KV开关柜、保护屏等。

本工程构架杆型均采用砼杆。

4.3施工特点:4.2.2混凝土及钢梁两端为螺栓连接,吊装时应打好临时拉线,楔子将构架固定稳固,并实行一次灌注。

4.3.3场地狭窄,构架组合,吊装不便,根据实际情况,组合好两基就吊起来。

5作业准备及条件5.1作业准备5.1.1施工现场组织结构(见下图)施工现场组织结构5.1.2技术准备a)熟悉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报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需统筹考虑接入系统送出条件、风电场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地域风俗、周边环境、建设方的要求等因素,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生产生活方便。

标签:陆上风电场升压站布置
1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类型
陆上升压站类型按照建筑形式和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分为户内、半户内、户外升压站。

目前常见的升压站电压等级有35kV、110kV、220kV,由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来确定升压站的电压等级。

1.1户内升压站
户内升压站主变、配电装置均为户内布置。

设备采用GIS(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型式,GIS具有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的特点。

在风电工程中,为了减少户外配电设施受盐雾腐蚀、为了减少升压站建筑面积,可以考虑采用GIS设备。

1.2半户内升压站
半户内升压站主变压器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

半户内布置方式就是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内的电气布置方式。

该种布置方式结合了全户内布置变电所节约占地面积,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设备运行条件好和户外布置变电所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

1.3户外升压站
户外升压站主变、配电装置均为户外布置。

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适合于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土地资源比较宽松的地方。

2升压站总体布置
2.1升压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

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选择最佳站址。

站址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宜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站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避免或减少破坏林木和环境自然地貌。

根据城乡规划,应充分考虑升压站的出线条件,统一规划线路走廊,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

整合线路走廊,升压站进出线宜直进直出,排列整齐。

2.2升压站总平面布置
升压站总平面要结合工程的总体规划及设备工艺要求进行布置,在满足工程特点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防火、环保、节能、造价等因素。

升压站布置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并宜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

改建、扩建的升压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并应减少现场施工对已建项目生产的影响,确保安全施工。

2.3升压站场地高程
220kV枢纽变电站及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1%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其他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2%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3升压站内建筑设计
升压站的建筑设计应遵循实用、安全、经济的原则,在内部空间及功能合理的基础上,从建筑体型到立面细部及色彩加以处理,并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站内建筑设计应满足生产要求,合理配置功能房间,优化房间设置,确保功能房间数量、大小合理。

应采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不宜采用粘土实心砖。

可以采用蒸压粉煤灰砖、烧结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建筑物宜布置在向阳、无日照遮挡地段;建筑物体型应紧凑,凹凸面不宜过多。

建筑物外门窗面积不宜过大,应减少其缝隙长度,并采用密封措施,选用节能型外门窗。

4建筑节能设计
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成为世界性主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推广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建筑规划、设计、创造、构造、材料的的綜合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能源,减少能耗。

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平、立、剖面形式、太阳辐射、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使得建筑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降低采暖负荷;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辐射的热并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冷却,降低空调制冷负荷。

因此,建筑物应优先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5结语
升压站的总体布置是电气、建筑、结构、水暖、技经等多专业智慧的集合体,需要各专业紧密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功能协调、布局合理、便于管理的升压站。

升压站是风电场项目的形象代表,体现了建设单位的企业文化等要素。

多家建设单位如国电龙源等编制了风电场设计导则,对升压站的布置作了具体的规范。

设计者在充分了解建设方意图和工程特点的前提下,应多注重设计优化,争取将项目设计成为一个环保、低耗能、节约型的风力发电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
[2]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005).
[3]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