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能制造行业简析
2015年智能装备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5年智能装备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4)
1、监管体制 (4)
2、主要产业政策 (4)
二、行业发展趋势 (5)
1、工业自动化产业发展趋势 (5)
2、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7)
3、高端制造装备业发展趋势 (7)
三、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9)
1、技术壁垒 (9)
2、人才壁垒 (10)
3、生产工艺壁垒 (10)
4、资金壁垒 (10)
四、行业市场规模 (11)
1、潜在市场需求量大 (11)
2、未来市场容量 (13)
五、行业风险特征 (14)
1、行业风险 (14)
2、市场风险 (15)
3、政策风险 (15)
六、行业竞争格局 (16)
1、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16)
(1)ABB公司 (16)
(2)日本大福株式会社(DaifukuCo.,Ltd) (16)
(3)德国AFT公司 (17)
2、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17)
(1)天奇股份 (17)
(2)三丰智能 (18)
(3)华昌达 (18)
一、行业管理
1、监管体制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主要受机械主管部门的监管。
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前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
2、主要产业政策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2015年中国制造2025简析

2015年中国制造2025简析
一、“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一步 (2)
1、“中国制造2025”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2)
2、“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工业4.0 来龙去脉 (2)
3、“中国制造2025”勾画制造业未来10 年发展蓝图 (3)
二、制造业发展展望 (6)
1、过剩产能必须出清 (6)
2、高端装备扶持力度加大 (6)
3、工业互联网将全面渗透每个角落 (6)
三、投资机会 (7)
一、“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一步
1、“中国制造2025”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5 年3 月5 日李克强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这是“中国制造2025”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工业4.0 来龙去脉
2013 年1 月,中国工程院联合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牵头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目标是要通过调研和报告确定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提出在2020 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50 多名院士和100 多位制造行业的专家,分为11 个课题组,奔赴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天津、辽宁、陕西等近20 个省市,与当地政府领导、。
2015年中国制造业新特征: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

2015年中国制造业新特征: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2014年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
劳动力短缺、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及全球经济的疲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来自全球的竞争在逐渐蚕食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低端制造正快速从中国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而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种种压力,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创新、精益制造、柔性生产以及供应链集成,成为2014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基调。
IDC中国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研究经理王岳认为:“2015年,中国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阵痛将会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转型升级需求将更为迫切。
在这一新常态下,创新仍将是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制造业新特征。
第三平台技术的加速落地及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等创新加速器的潜力释放将成为制造业两化融合和转型升级的关键。
”基于此,IDC对2015年中国制造行业作出如下10大预测:预测一:互联网提速渗透制造业,2015年将是互联网化产品爆发之年预测二:工业机器人换人将在2015年换挡加速预测三:云计算将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保驾护航预测四:工业4.0将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标杆预测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对首席信息官的角色进行重塑预测六: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日益融合将对制造企业的信息安全提出严峻的考验预测七: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将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创新的源泉预测八:中国制造企业海外淘金步伐加快预测九: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预测十:小型化和专业化将成为制造企业发展新特征在纷繁的预测中,IDC建议产业读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组关键词:IDC对以上关键词的解读如下:互联网提速渗透制造业,2015年将是互联网化产品爆发之年根据IDC去年的预测,制造业互联网化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价值链环节。
智造专题:2015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造专题:2015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领域的加快渗透,现代工业信息化发展已迈入发展智能制造的历史新阶段。
为了紧抓这一发展机遇,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下,各领域企业间加快融合创新,推动生产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新特征日益凸显。
针对于此,本报告根据建立的国内智能制造动态监测信息库,对当前国内智能制造发展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提出了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发展现状及特征1制造强国战略出台并实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区规划政策落实我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制造强国战略开始推进实施。
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但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
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的关键节点,制造业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
5月8日,国务院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以《中国制造2025》为总纲,各地方陆续出台智能制造领域的扶持政策。
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陆续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
江苏、广东、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点,分别出台了《江苏行动纲要》、《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福建省实施行动计划》、《四川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等政策,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制造强省的建设步伐。
佛山、南京等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以及省级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产业特色,陆续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相衔接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找准转型升级基础,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2015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剖析

2015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剖析近几年,我国GDP增长放缓,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中国制造业受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也开始迈入制造业的新常态。
与互联网产业的风光无限相比,制造业目前可谓在重重困难中艰难跋涉。
而2015年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注定又是不平淡的一年,两化融合体系的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等,让各界的目光聚焦在制造业。
2015年我国GDP增长速度6.9%迈入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6.9%,从近20年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2007年GDP增速达到了一个阶段性峰值:14.2%;接近上一个峰值:1992年的14.3%。
2007年后开始下行,虽在2010年又回到了10.6%,但此后并未反弹到原来的高度,近几年持续回落。
中国的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迈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详细】“中国制造”的“新常态”“新常态”这个概念提出已一年有余,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制造也开始步入新的阶段。
成本优势逐步削弱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
“中国制造”的劳工成本优势不再,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正在逐步消失。
【详细】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攀升一方面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和印度等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转移,另一方面,中国制造正向价值链更高端的产品延伸。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设计了规划,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推进。
【详细】互联网和制造业紧密融合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将成为新一轮“中国制造”的制高点。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都将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详细】出口增速放缓受困于全球经济疲软,“中国制造”出口数据增速放缓,过去多为两位数增长,如今已经降到一位数的增长,甚至在某些月份出现负增长。
【详细】消费者需求驱动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对产品质量、创新性等要求高;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需求的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4月目录一、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爆发式增长 (4)1、“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我国制造业进入增长新通道 (4)(1)“工业4.0”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4)(2)“工业4.0”变革正在启动,将持续30-50年 (5)(3)政策助力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爆发式增长 (6)(4)老龄化、用工荒问题凸显,我国制造业正在走向智能化 (7)(5)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0亿 (8)2、新能源汽车、家电、工程机械制造业智能化需求爆发在即 (9)(1)汽车行业释放海量智能制造需求,新能源汽车“智造”大爆发 (9)①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智能制造需求巨大 (9)②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15年达到40万辆量级 (10)③新能源汽车新品投放加速,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巨大 (11)(2)家电制造业智能化需求即将爆发 (11)①家电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 (11)②家电行业率先进行“工业4.0”变革 (12)(3)工程机械制造业智能化需求反弹在即 (13)3、竞争格局:天奇股份、三丰智能、华昌达和顺达智能在第一梯队 (14)(1)国内智能输送、装配装备行业起步较晚 (14)(2)天奇股份业绩出色,顺达智能盈利能力更强 (15)二、顺达智能:智能化生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16)1、主营业务:智能化生产系统规划、装备和软件 (16)(1)室内物流的前期规划与咨询及客户产品的工艺布局及分析 (17)(2)智能化生产装备设计与制造 (18)(3)智能化生产管理软件系统 (19)(4)专用设备的集成与应用 (20)2、财务分析:2014年收入和利润为1.91亿元和2181.39万元 (21)3、智能制造系统专家进入加速增长通道 (22)(1)联合外部资源,重点研发数字化工厂产品 (22)(2)深耕新能源汽车、家电行业,全面拓展下游客户 (24)(3)核心竞争力:技术、客户积淀和一站式服务模式 (26)①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26)②深厚的客户积淀 (26)③“一站式”管理服务优势 (27)(4)下游客户分析:客户集中度逐年下降 (28)4、风险因素 (29)一、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爆发式增长1、“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我国制造业进入增长新通道(1)“工业4.0”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2015年建筑智能化行业简析

2015年建筑智能化行业简析一、行业监管体制和法规政策 (3)1、行业监管体制 (3)(1)行业主管部门 (3)(2)自律性组织 (3)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4)二、行业发展态势 (5)三、行业进入壁垒 (8)1、技术壁垒 (8)2、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 (8)3、人才和资金壁垒 (8)4、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壁垒 (8)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9)1、有利因素 (9)(1)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的房地产行业投资急剧上升 (9)(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9)(3)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10)2、不利因素 (10)(1)行业基础薄弱 (10)(2)行业集中度不高 (10)五、行业风险特征 (11)1、行业无标准、产品兼容性差的风险 (11)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11)3、受房地产行业波动影响的风险 (11)六、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12)1、上游行业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2)2、下游行业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3)一、行业监管体制和法规政策1、行业监管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建筑智能化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公安部及其分支机构。
国家发改委通过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住建部拟订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并指导实施,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起草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国家标准,制定和发布工程建设全国统一定额和行业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国务院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
公安部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导下,对全国安全防范产品质量实行行业监督管理。
公安部安全防范产品检测中心是该行业的检测机构。
(2)自律性组织建筑智能化业务所属的行业协会为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和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及其各地区行业协会。
2015年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简析

2015年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简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
1、行业主管部门 (2)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
二、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
1、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3)
2、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6)
(1)智能型和自动化型工业机器人将会是主要发展方向 (6)
(2)重视机器人协作控制技术 (7)
(3)标准化要求进一步提升 (8)
三、行业风险特征 (8)
1、市场竞争风险 (8)
2、技术研发风险 (8)
四、行业竞争状况 (9)
1、基恩士 (9)
2、北京凌云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9)
3、大恒图像 (10)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智能工业机器人属于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行业,行业协会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该协会贯彻落实政府部门对机器人行业提出的相关产业政策和要求;收集、统计产业基础资料,研究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反映联盟成员的愿望和诉求,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促进联盟成员在技术、市场、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并完善我国机器人产业链等,并接受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智能制造行业简析
2
一、行业近况 ............................................................................................
1、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 年)》.. 2
2、工信部长:积极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3)
二、行业视点 ............................................................................................
4
1、2015 年需要特别关注政策对“智能制造”的导向与支持 (4)
2、智能制造是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关键一环 (6)
7三、重点公司简析 ....................................................................................
7
1、机器人:“智”造未来.........................................................................................
(1)军品一级供应商,非公开发行将大力发展军用机器人 (7)
(2)未来国内推行工业 4.0 主要受益企业 (8)
2、天奇股份:开启“盈利能力提升期” (9)
(1)2020 年国内废旧汽车报废量将达到1000 万辆 (9)
(2)毛利率超过 50%,2020 年行业规模将超500 亿 (9)
(3)全产业链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10)
(4)“两端”战略合作开拓商业物流系统工程市场 (10)
(5)2015 年起公司将跑步进入“盈利能力提升期” (10)
一、行业近况
1、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 年)》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推进计划(2015-2016 年)》,到2016 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
材制造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
接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
额。
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
增材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30%以上。
进一步夯实技术基础,形成2-3 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增材制造企业。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部分增材制造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初步掌握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工艺软件及关键零部件等重要环
节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一批自主装备、核心器件及成形材料。
行业应用显著深化。
增材制造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及
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初步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
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
在全
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