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合集下载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之一,而粮食企业作为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组织形式,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粮食企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就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首先,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节问题:粮食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设备陈旧、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质量控制不严。

2. 市场竞争问题: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粮食企业面临着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

3. 外部环境问题:粮食企业还面临着来自政策、环保等方面的压力和限制,如政府对进出口政策的调整、环保要求的提高等,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针对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解决:1. 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粮食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2. 建立健全市场预测和风险控制机制:粮食企业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市场预测机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趋势,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以稳定经营和提高盈利能力。

3.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粮食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4.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粮食企业应与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与沟通,了解政策的动态和变化,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为自身利益争取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5.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粮食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环保要求,加强环保意识和工作,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粮食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企业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就能够化解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引言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粮食企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的粮食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旨在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市场需求波动大由于粮食市场受天气、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常常出现波动,这给粮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 生产成本上升粮食企业面临的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水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二是劳动力成本增加。

3. 品牌建设不足由于品牌建设投入较少,粮食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较低,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4. 信息交流不畅粮食企业与农民、政府、消费者等各方面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影响了粮食产销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5. 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企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 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企业也面临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挑战,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措施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困难,提高粮食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市场预测和调控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收集、预测和调控机制,提前应对市场波动,制定相应的生产、采购和销售策略,保证企业良性运营。

2.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增加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开展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农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提高产销一体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5. 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加大对粮食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建议一、问题困难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粮食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就很容易被淘汰。

2.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粮食企业的生产离不开原材料的供应,如果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就会导致生产线停滞甚至停产。

而且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粮食企业很难控制成本。

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新快速等因素影响,许多粮食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员工素质低、流程不规范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改善。

4.技术创新缺乏目前国内粮食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在高端技术领域方面缺乏实力。

这就导致了国内粮食企业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匹配。

二、措施建议1.加强市场营销能力粮食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

同时,要加强与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了解市场动态,并及时作出反应。

2.加强原材料供应链管理粮食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在采购原材料时要考虑到价格波动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

3.提高管理水平粮食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同时,要规范流程、优化结构、完善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粮食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自身研发方面进行投入。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5.注重品牌建设粮食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

同时,在广告宣传方面也要注重创意和效果,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粮食企业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

同时,要积极与监管部门合作,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结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日益增多。

因此,粮食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并加强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关于粮食安全大县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的汇报

关于粮食安全大县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的汇报

关于粮食安全大县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的汇报1.引言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

粮食安全大县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发现在粮食安全大县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将从粮食产量、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大县的水平。

2.问题分析2.1 粮食产量不稳定在粮食安全大县,由于气候变化、灾害影响以及农业技术的不足,粮食产量存在较大的波动。

有时产量过高,导致储存问题;有时产量过低,导致供应短缺。

这给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2 粮食质量存在问题在一些粮食安全大县,由于农民缺乏科学的耕作技术和管理知识,导致粮食质量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杂质多、质量差、含有农药残留等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

2.3 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在粮食安全大县,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

同时,一些粮食安全大县的监管人员人数不足、监管手段不完善,导致监管工作不到位。

3.解决方案为了提高粮食安全大县的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3.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

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3.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提高监管手段和技术。

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3.3 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建立健全的粮食储备体系,提高粮食储备能力。

在粮食丰收年份,合理储存粮食,避免大量粮食浪费;在粮食不足年份,及时调拨粮食,保障市场供应。

4.结语粮食安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粮食安全大县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粮食安全大县的问题将得到有效地解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粮食保障。

粮食专项整治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食专项整治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食专项整治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粮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在我国粮食专项整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粮食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农田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粮食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采取生态农业方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粮食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不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应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粮食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农产品产销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着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产销渠道多样化等问题,导致农民产销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产销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提高农产品市场信息透明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产销的良性循环。

粮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任务。

在粮食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全面推动粮食生产工作的发展。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字数:428】第二篇示例: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我国开展了粮食专项整治工作。

粮食专项整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及时提出对策加以解决。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粮食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粮食安全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农作物受灾较为严重,造成粮食减产。

在应对这一问题上,我们建议做好灾害防治工作,提前做好气象预警,采取措施减少农作物受灾程度,确保粮食产量。

土地资源稀缺和质量下降也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另一个困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田被征用用于建设,土地资源严重受限。

过度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也随之降低。

我们建议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入智能化农业设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粮食产销衔接不畅是粮食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

农产品产销脱节导致农民难以销售农产品,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建立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管理,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双赢局面。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450】第二篇示例: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

关于粮食产业链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粮食产业链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粮食产业链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引言粮食产业链条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粮食产业链条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粮食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粮食产业链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粮食产业链条发展存在的问题1. 粮食生产环节的问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低下、科技含量不高、品质不稳定等。

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和环境的恶化,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2. 粮食流通环节的问题粮食流通环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流通效率低下、物流成本较高、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

此外,由于粮食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导致粮食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3. 粮食消费环节的问题在粮食消费环节,主要问题是消费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等。

同时,由于消费者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对于绿色、有机等高质量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市场上高质量粮食的供应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对粮食产业链条发展的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为粮食产业链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加强粮食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市场机制和规则,降低粮食流通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

同时,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此外,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对称性,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决策依据。

3. 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减少浪费现象。

同时,加强绿色有机食品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粮食的认知度和需求量。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十四五时期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四五时期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 筹协调作用,确保各部门协同配
合,共同推进粮食安全工作。
加强对粮食安全工作的考核和监 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提高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鼓励农民扩大种植 面积。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 的影响。
详细描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然而,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 、供应不稳定等因素都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相对 较弱,也增加了粮食安全的风险。
03
对策建议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总结词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总结词
合理的粮食补贴政策有助于调动 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 。
详细描述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种粮 农民的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 ,扩大补贴范围,调动农民种粮 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总结词
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维护市场秩序,保 障粮食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VS
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有 关国家的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 战。
积极参与国际粮食贸 易,维护我国粮食的 合法权益。
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 技术和装备,提高我 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05
展望未来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
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提高粮食生产 的效率和产量。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生产成本调查,分析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提出国家应在惠农政策及项目补贴中的投资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占36.3—51.1%,物资投入占28.9—31.4%,租赁投入占9.5—16.1%,动力投入占9.4—16.1%。

在四个因素中劳动力投入约占生产总成本的一半。

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加速机械化生产水平。

建议在国家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补贴重点应放在种粮大户的农业机械购置上。

关键词:玉米;生产成本;存在问题;投资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了解旬邑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行政决策部门提供较为准确的良好建议,我们以陕西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基准,按照一般农户、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各层次分别调查5户的要求进行选样调查。

其调查方法采取进村入户问卷式进行,主要作物为玉米。

1 调查结果
1.1一般农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3人,户均4.6人;劳动力9个,户均1.8个;粮食种植面积2466.7m2,户均4933.3 m2,人均1066.7 m2;粮食收入56640元,户均11328元,人均2462.6元,667 m2产值1530.8元;家庭总收入9602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
收入59%;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9800 m2,户均1960 m2。

流转费80元/667 m2(半山区塬面旱地)。

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057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40 元,物资投入317元,动力投入100元,租赁费80元。

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

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多为种子和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加大力度。

1.2种粮大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4人,户均4.8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22666.7 m2,户均45333.3 m2,人均9466.7 m2;粮食收入512500元,户均102500元,人均21354.2元,667 m2产值1507.4元;家庭总收入51460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9.6%;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198000 m2,户均29600 m2;流转费184元/667 m2(马栏山川道地)。

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1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416元,物资投入359元,动力投入184元,租赁费184元。

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

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

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

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化肥和农业机械上,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1人,户均4.2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103333.3 m2,户均20666.7 m2,人均4920 m2;粮食总收入233940元,户均46788元,人均11140元,667 m2产值1509.3元;家庭总收入282732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82.7%;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79333.3 m2,户均15866.7 m2。

流转费176元/667 m2(塬区旱地)。

玉米生产成本,667 m2成本12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24元,物资投入360元,动力投入185元,租赁费176元。

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

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农业机械上。

1.4国家惠农补贴情况
粮食直补8元,良种补贴10元,玉米地膜补贴10元,农资综合补贴71.76元,合计每667 m2总补贴99.76元。

2 结果分析
在粮食生产成本构成中主要有劳动力投入、物资投入、动力投入和租赁费投入,各占比重分析见下表:
2.1在667m2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
一般农户劳动力投入占51.1%,种粮大户占36.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42.1%。

2.2物资投入居第二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30%,种粮大户占31.4%,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28.9%。

2.3租赁投入居第三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5%,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1%。

2.4动力投入居第四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4%,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9%。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生产劳动力后继乏人
调查中了解到农业用工十分短缺,尤其是山区一带,工价偏高,一般工价60~100元,平均每个工日价为80元。

农工活既苦又累,大部分打工者岁数偏大。

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较低
调查中动力投入位居最后,而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便说明了这一点。

其主要原因是机械费用偏高,限制了一般农户的使用积极性。

3.3 粮食生产纯收入较低
农民粮食生产成本若将劳动力成本算在其内纯收入很低。

调查中一般农户667m2纯收入为473.8元,种粮大户每667m2纯收入为362.4元,粮食专业合作社户667 m2纯收入为264.3元。

农民种粮
的收入实质多为自己的劳动力收入,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费用和农资费用偏高。

4 投资建议
4.1 加大惠农投资力度
在调查问卷“对惠农政策有何建议”中,基本都是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惠农投资力度,以解决农资费用偏高的问题。

4.2 侧重农业机械补贴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粮大户的不断形成及农业粮食生产后继乏人的现实,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因此、建议在惠农政策及项目补贴实施中补贴侧重点应放在农业机械购置和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上。

作者简介:文倩(1968-),女,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