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蓄电池检测报告

蓄电池检测报告一、背景介绍蓄电池是一种存储电能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太阳能和通讯设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使用时间的增长和不当的使用方式,蓄电池的性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损坏的情况。
为了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和延长电池的寿命,对蓄电池进行定期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二、检测方法1.外观检测首先,我们对蓄电池的外观进行了检测。
通过观察电池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腐蚀或漏液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电池的使用状态和潜在问题。
2.电压检测接下来,我们使用专业的电压计对蓄电池进行了电压检测。
电压可以反映电池的放电量和剩余能量情况。
根据厂家提供的标准电压范围,我们比较测得的电压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电池是否正常工作。
3.内阻测试内阻是蓄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电池性能的关键参数。
我们使用可调谐内阻测试仪器对蓄电池进行了内阻测试。
通过测试不同电池之间的内阻大小,我们可以评估电池的寿命、性能和电池材料的内部状况。
4.充放电容量测试为了进一步评估蓄电池的性能,我们进行了充放电容量测试。
该测试旨在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通过对电池进行多次充放电操作,测得电池的容量,并与标称的容量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测试结果,我们可以了解电池的寿命和性能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5.环境适应性测试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电池可能会面临高温、低温、潮湿等不同的环境条件。
为了测试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我们设置了一系列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测试条件,并对电池进行了适应性测试。
通过观察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电压、内阻和容量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
三、检测结果根据以上测试方法,我们对蓄电池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得出了以下结果:1.外观检测:经检测,所有蓄电池外观完好,无明显的变形、腐蚀或漏液等情况。
2.电压检测:电池的电压测得值均在标准范围内,说明电池的放电情况较好。
3.内阻测试:通过内阻测试,我们发现部分电池的内阻超过了标准值,这意味着电池的性能可能已经下降或出现故障。
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测

三、技术状态检测
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可 以判断蓄电池的存电状态。当 电解液温度25OC时,电解液密 度每下降0.01g/cm3,相当于 蓄电池放电6%。
P25℃=Pt+0.00075(t-25)
存电状态(%)
100 75 50 25
0
相对密度(g/cm3) 1.27 1.23 1.19 1.15 1.11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蓄电池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电子技术教研室
一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
任
二 蓄电池的外观检查
务
三 蓄电池的技术状态检测
内
容
四 蓄电池的充电
五 蓄电池的维护和保养
任务内容
(一)检测蓄电池开路电压
测量蓄电池开路电压时,蓄 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当蓄电池 充、放电或加注蒸馏水后,应静 置半小时后再测量。蓄电池开路 电压可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测量。 蓄电池端电压反应了蓄电池的存 电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三)液面高度检查
三、技术状态检测
现在绝大多数蓄电池在 外壳上都有电解液液面高度上、 下限标记,可通过观察容器壁 上的两条高低指示线,判断液 面的高度。正常的液面高度应 在两指示线之间。若液面过高, 用吸管吸至标准液面;若液面 过低,一般应添加蒸馏水至标 准液面。
(三)液面高度检查
三、技术状态检测
玻璃管测量法:测量前, 选 用 一 根 直 径 为 3-5mm 的 空 心 玻璃管,在高度10mm和15mm挫 好标记线,测量时垂直插入蓄 电池加液孔内极板的上平面处, 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 口密封,然后提起玻璃管,检 查液面高度,高度标准应在 10-15mm刻度线之间。
(四)蓄电池电解液密度检测
汽车蓄电池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我们对汽车蓄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认识,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汽车蓄电池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使我们掌握汽车蓄电池的基本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壳体组成。
正负极板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隔板起到隔离正负极板的作用,电解液则是导电介质。
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使电能得以转换。
2. 蓄电池的类型与性能实训中,我们了解了蓄电池的类型与性能。
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和镍氢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因其价格低廉、性能稳定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镍氢蓄电池则具有高能量密度、无污染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如容量、电压、内阻等。
3. 蓄电池的维护与保养蓄电池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蓄电池的日常维护方法,如检查电解液液位、清洁蓄电池外壳、定期充电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蓄电池的故障排除方法,如充电不足、放电过快等。
4. 蓄电池的拆装与更换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拆装蓄电池。
首先,断开蓄电池与汽车的连接;然后,拆下蓄电池固定螺栓;接着,取下蓄电池;最后,安装新的蓄电池。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蓄电池的拆装方法。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对蓄电池的结构、原理、类型、性能等进行了深入学习。
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实训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实际操作在理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蓄电池的拆装与更换。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3. 故障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蓄电池连接线松动、电解液泄漏等。
蓄电池实验报告doc

蓄电池实验报告doc蓄电池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2篇二:蓄电池测试报告蓄电池测试报告使用单位:凯翔电池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测试单位:凯翔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打印日期:测试站点:凯翔05 XX-11-10 XX-02-20电流曲线图:特性比较图:单体条形图:容量分析:篇三: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时间:XX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一、实验目的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
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说明技术状态较好4、观察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的外观记录:直观上看到一个电源总开关,上边是档位旋钮,电流表有2,4,6,8四个档位。
电压有最上边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后边有一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电源输出接口(鳄鱼夹)5、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使用正确充电步骤方法:1、检查充电机技术状态是否正常2、接线,无论是接电源端还是接输出端电源开关和档位都处于关闭状态。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蓄电池的检测一、实验目的: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和电解液密度;(要过关考核)二、实验仪器设备: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玻璃管、充电机、万用表、试灯、常用工具。
三、演示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实训注意事项()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外观直接检查()电解液液面检测()电解液密度检测()蓄电池端电压检测四、操作步骤蓄电池的外表检查()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液面高度的检查(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
用手指压住玻璃管上墻取出液面并测量液面的离度丄12〜23(a)用玻璃管检査法(b)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c)从加液孔观察图形法1一加液孔2—玻璃管3—外壳4-防护板5-极板组图1-1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査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
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标准值为~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
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
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
(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见图()。
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
.检查电解液密度电解液的密度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步骤如下:①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
蓄电池的检测与更换实训报告

步骤一:准备工作
关闭汽车发动机和所有电气设备,包括车灯、收音机等。
打开汽车发动机盖,找到蓄电池,确定正负极。
步骤二:连接检测仪
将检测仪的红色夹子连接到蓄电池正极,黑色夹子连接到蓄电池负极。
步骤三:检测结果
打开检测仪,选择正确的模式。检测仪会显示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内阻等参数。据检测结果,判断蓄电池是否良好。
六、实验总结
实训名称
蓄电池的检测与更换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专业
报告日期
年月日
组长姓名
班级
组员姓名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使用蓄电池检测仪检测蓄电池是否良好的方法,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蓄电池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启动和运行。蓄电池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蓄电池状态的工具,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内阻等参数,来判断蓄电池是否良好。
如果蓄电池状态不良好,则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
四、检测数据
1、技术标准:
蓄电池电压:>12V;蓄电池内阻:0.05Ω;
蓄电池电电量:;蓄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寿命:>0.05mm;
2、检测数据:
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内阻:
蓄电池电电量:蓄电池寿命:
五、结果判断
蓄电池电压:合格()不合格()蓄电池内阻:合格()不合格()
蓄电池电电量:合格()不合格()蓄电池寿命:合格()不合格()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蓄电池的基本构造;2、学会配置电解液;3、学会使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等检测仪器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技术状况良好的普通蓄电池、有故障的普通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2、吸式密度计、温度计、玻璃棒、耐酸的容器、防护用品、10%的苏打溶液;3、相对密度为1.83~1.84的化学纯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4、高率放电计,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蓄电池构造认识1、蓄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如下图所示)2、分辨正、负接线柱(1)正负标记有的蓄电池上铸有“+”(或P)的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有“-”(或N)的接线柱为负接线柱。
(2)颜色标记有的蓄电池接线柱上涂有颜色,正接线柱涂红漆,负接线柱涂黑漆(见右图)。
(3)无标记无标记蓄电池的正负接线柱识别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看接线柱的粗细,粗一些的锥形接线柱为正极,细一些的为负极。
2)看接线柱的自然颜色,呈深褐色的为正接线柱,浅灰色的为负接线柱。
3)看接线柱的表面硬度,用螺丝刀在接线柱表面轻划,较坚硬的为正接线柱,反之为负接线柱。
4)用万用表检测。
有的蓄电池没有任何标记,或者蓄电池使用长久、标记被腐蚀损坏、辨别不清。
把万用表置直流电压20伏档,红表棒与黑表棒分别接触蓄电池的两个极桩,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红表棒接触的是正极,黑表棒接触的是负极,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红表棒接触的是负极,黑表棒接触的是正极(见右图)。
(二)配置电解液1、电解液的比重蓄电池电解液一般由纯净的硫酸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电解液的配置可按质量比或体积比配置,配置比例如下表所示。
华东地区电解液的密度一般为1.24—1.30 g ∕cm 3。
电解液配置后应该用密度计检验密度。
电解液配制成分的质量比和体积比2、电解液的调配(1)按上表所列出的体积比或质量比,量取硫酸和蒸馏水。
(2)先将量取的蒸馏水倒入耐酸的的容器内,然后慢慢地将硫酸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禁止将蒸馏水倒入硫酸中。
汽车蓄电池维护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蓄电池作为汽车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汽车蓄电池的维护和保养能力,本实训课程针对汽车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操训练。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汽车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汽车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3.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对汽车蓄电池进行检测和故障排查;4. 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汽车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汽车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壳体和电解液等组成。
正负极板由铅锑合金制成,分别涂有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隔板的作用是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短路。
壳体用于盛装电解液和极板。
电解液是一种酸性溶液,由硫酸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 汽车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清洁蓄电池表面:用湿布擦拭蓄电池表面,去除灰尘和污垢。
如发现腐蚀,可用热水冲洗,然后用干布擦干。
(2)检查电解液液面:保持电解液液面距蓄电池盖底部距离在0.125英寸(1英寸=25.4毫米)以内。
如液面过低,应及时补充蒸馏水,避免使用普通自来水。
(3)检查接线柱和导线:检查接线柱和导线是否脏污或腐蚀,如有必要,可用刮片或钢丝刷清理。
(4)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定期用质量比为1:1的碳酸氢钠和水的溶液清洗蓄电池顶部,去除灰尘和腐蚀物。
(5)调整电解液浓度:根据地区和季节调整电解液浓度,如冬季电解液浓度应达到1.28克/毫升。
(6)定期检查电解液高度:对没有标志线的蓄电池,电解液加到高过极板10~15毫米;有两条红线的蓄电池,电解液不能超过上边红线。
3. 汽车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1)检查单节电池电压:定期测量单节电池的电压,若其中有一块电池的电压低于10.5V,应及时查找原因并维修。
(2)检查发电机工作是否正常:确保发电机工作正常,避免蓄电池亏电。
(3)检查蓄电池溶液:检查蓄电池溶液是否在合适的位置,如不够,应及时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
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
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
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
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
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
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
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
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
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
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
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
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说明技术状态较好
4、观察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的外观
记录:直观上看到一个电源总开关,上边是档位旋钮,电流表有2,4,6,8四个档位。
电压有最上边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后边有一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电源输出接口(鳄鱼夹)
5、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使用
正确充电步骤方法:1、检查充电机技术状态是否正常
2、接线,无论是接电源端还是接输出端电源开关和档位都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蓄电池的技术状态选择稳压充电还是稳流充电,并选择适当的档位。
4、当充电机指示灯由红变绿时说明充电完毕,关闭充电机,拔下插头,断开接线与蓄电池的连接。
四、思考题
1、为什么高效放电计的电压读数可以反映蓄电池的电量?
2、使用过程中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不同。
所能放出的容量也不相同,放电电流越大,能够放出的电量越小,例如,电动自行车常用的电流为5A,使用标称10AH的蓄电池就是2 小时率放电,如果采用10 小时放电率,可达到12 AH。
所以,评价蓄电池的容量不仅仅要看蓄电池的标称容量,还要看蓄电池的放电率。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往往标称为10AH,同一个蓄电池也可以标称为12AH,和14 AH。
再比如14AH的蓄电池也可以标为17AH。
还有一些蓄电池标为20AH,蓄电池容量标称值大了,但是其容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蓄电池内阻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在放电终止时阻抗最大,主要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产生不良导体硫酸铅以及电解液比重下降,故放电后由务必要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则硫酸铅形成安定的白色晶体后,即使充电,极板的活性物质亦无法恢复原状,从而将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