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论文格式

合集下载

林业科技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林业科技推广面临问题与对策、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

林业科技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林业科技推广面临问题与对策、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

林业科技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林业科技推广面临问题与对策2、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3、浅析乡镇林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4、林业科技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5、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全文总字数:18082 字篇一:林业科技推广面临问题与对策林业科技推广面临问题与对策摘要:在我国,林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推动下,我国林业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为了促使林业的价值充分发挥,相应的科技推广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就新形势下的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而言,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从林业科技推广的意义出发,针对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推广中的问题及有效解决对策展开深入细致的论述,以期能有效消除影响林业科技推广的不利因素,为推动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意义;问题;对策1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意义在新的社会形势及经济背景下,不管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只有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行业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而对林业行业来说,科技推广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及落实,不仅能够有效改良植物生长各种条件,而且也能加快植物生长速度,提高果实质量。

因此,相关单位及技术人员必须要认清当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现存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推动林业行业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推广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2.1林业科技推广系统结构还不完善目前,推广林业科技的工作主要是由各级林业站来负责,林业站点主要覆盖的是省、市级,县、乡镇级等基层林业站较少。

同时,在新形势背景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模式依然是沿用传统的政府推广模式,政府针对林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还无法真正发挥出县、乡、镇级等基层林业站在林业科技推广中的价值,导致不能充分满足林农的实际需求。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1生态健康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

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2.1森林健康管理森林健康管理,就是为了维护、促进或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增强维持森林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森林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森林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使森林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

2.2森林健康管理目标与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森林健康管理,让不健康的森林逐步恢复健康,让健康的森林持续健康,让新培育的森林从开始就保持健康。

健康的森林应在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不会威胁和影响到现在或将来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在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又能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

森林健康经营要点是健康经营规划,把健康的思想贯穿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全过程:火险管理,包括可燃物处理、火险分级、杜绝野火、控制火烧等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森林健康系统监测与评价,在全国建立森林健康监测计划,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森林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信息资料;人为促进的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方法,即天然林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林以近自然经营为主,注重游憩功能、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教育。

3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有害生物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是运用森林健康理论,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林业有害生物实行有效管理,预防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维护生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5篇可选)

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5篇可选)

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林业产业资源中应用科学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对林业产业的工作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时期,要求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产中,应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造林技术和育林方法并熟练掌握,从而在工作生产中具体应用,有效地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现状,希望可以提高我国的林业产业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造林技术1.1 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就是指将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地中,也被称为直播造林。

这种方法被应用于大范围造林中,有着操作简单、无需育苗的优点。

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对土地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土壤的水分要充足,且周围环境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要低,地广人稀的地方适合采用播种造林法。

在造林以后,对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的水平要求较高,在播种时,应选择种粒较大、种源充足且易发芽的种子,其中较为典型的大粒种子有核桃、油桐等。

在播种造林法中,缝播、快播和条播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操作方法。

1.2 分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是在造林的过程中,在土地中将竹子的地下茎、树木的根枝等部分直接植入,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育苗的时间和成本,可以使幼树更快生长,并且所植树木还能够遗传母体的优良性状[1]。

这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植物的存活率很高。

但这种方法同样对土地的条件要求较高,并且还会受到母树本身的情况影响。

分植造林法适用于杨树、柳树、松树和竹类等营养繁殖类树种。

1.3 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是将苗木作为造林的基本材料来栽植的一种造林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树种,并且对土地条件没有限制,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比播种方法所营造的人工林郁闭早、前期生长较快,且用种量也较少,非常适合那些种源较少、价格昂贵的珍惜树种造林。

林业论文范文3篇

林业论文范文3篇

林业论⽂范⽂3篇林业监管论⽂:芬兰林业管理启⽰本⽂作者:梅秀英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芬兰林业管理的启⽰1满⾜林主需求芬兰通过TAPIO机构使得国家的各项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成果等能够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员能够深⼊到林户,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

这样就可以使得政策、法规不⾄于悬于空中,落实不到基层,也使得科学研究成果不⾄于束之⾼阁。

⽽我国各地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科技服务部门在对集体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上往往是相互独⽴的,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森林资源数据调查、森林经营⽅案的编制、林地林⽊权属管理和利⽤等;科技服务部门主要是通过上级部门下达的项⽬指南和评审⽽获得项⽬资⾦的⽀持,这些项⽬在申报⽴项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是从科技服务⼈员的意愿、兴趣出发,未能充分利⽤当地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重复调查林地和设置实验样地的情况⽐较普遍,这样,科技服务项⽬对⽣产单位和林农的指导作⽤有限。

2建⽴林主组织芬兰约有114个林业管理协会,并在此基础上成⽴了区域林主联盟和林主中央联盟。

这些民间组织机构承担私有林80%以上的资源管理中的各种建议和服务,确保了林主利益在国家、地区和当地各个层次上得到保护。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开展以来,⼴⼤林农成为林地的经营主体和林业科技成果的主要实施者。

我国在林农合作组织⽅⾯开展了⼀些实践,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股份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6-7]。

林农合作组织在参与⽣态维护、区域林业决策、⼭区林区扶贫和公共产品供给等多功能的管理地位将逐渐显现[8]。

但是,在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普遍存在发展能⼒普遍不强、经营规模较⼩、松散型合作较多、机构设置流于形式、内部运作不规范、辐射范围较窄等问题[9]。

3科研服务⽣产芬兰林业科研课题是针对林业⽣产实践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项。

科研⼈员对⽣产实践和社会需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关注,常常深⼊到⽣产第⼀线,同企业和林场主座谈,了解实际⼯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计划和⽬标,寻求经费⽀持,争取早⽇⽴项。

endnote林业科学的文献引用格式

endnote林业科学的文献引用格式

林业学科在学术研究中所引用的文献来源广泛,包括了书籍、期刊、报纸、全球信息站等多种载体。

为了规范文献引用格式,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引用规范。

其中,Endnote是一款十分常用的文献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管理和引用文献,并提供多种不同的引文风格。

在林业科学中,学者们引用文献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引文格式的编辑,以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Endnote中,针对不同的文献类型和引文风格,我们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设置和编辑,以确保引文的格式规范一致。

下面以APA风格为例,介绍在Endnote中林业科学文献的引用格式设置:1. 单篇期刊论文的引用格式在Endnote中,我们首先需要将期刊论文的文献信息添加到文献库中。

在引用时,选择所需的文献,点击“插入引文”,根据要求选择APA风格,即可生成符合规范的引文格式。

对于一篇期刊论文的引用格式,正文中的引用应该以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的方式进行标注,例如:“(Smith, 2018)”。

在文章末尾,按照APA风格的要求列出参考文献列表,包括作者尊称、发表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和页码等信息。

2. 书籍的引用格式同样地,对于书籍的引用格式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设置。

在Endnote 中,添加书籍文献信息后,在文章中进行引用时,同样需要选择APA风格,以确保引文格式的一致。

对于书籍的引用格式,应该包括作者尊称、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点和出版社等信息。

在正文中的引用应该以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的方式进行标注,例如:“(Brown, 2020)”。

3. 网络文献的引用格式除了期刊论文和书籍,林业科学研究中还经常引用网络文献。

对于全球信息站、报纸等网络文献的引用格式,同样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设置。

在Endnote中,添加网络文献信息后,在文章中进行引用时,同样需要选择APA风格。

网络文献的引用格式应该包括作者尊称、发表年份、文章题目、全球信息站名称、URL信息和访问日期等信息。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林业科学》是中国林学会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林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代表我国林业科技水平及进展,及时反映国家林业建设重点和热点,评述学术动向,开展学术讨论,提供科技信息,促进林业科技、教育及林业生产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1征稿内容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经济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评述、学术问题讨论及研究简报等-2文稿格式2.1字数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问题讨论等一般不超过14000字(包括图表,以下同),约8个版面;研究简报不超过10000字,约6个版面-2.2写作顺序文题:表达文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署名:署名人应至少具备以下3个条件之一:直接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者,论文撰写者,对作品具有答辩能力的直接责任者-顺序按贡献大小排列-所在单位用“1,2……”上角标表示-作者单位:包括标准全称,所在市(县)和邮政编码-基金项目:在首页脚注中注明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报道性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概述文章主要内容,揭示研究的创新点,一般800-1000字;关键词为反映文章核心内容的标准名词术语3~6个-英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使用规范的英语表达,一般用第3人称,被动语态,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关键词及摘要内容均与中文对应-正文:1)导言简要叙述论文写作背景和目的,相关领域内前人做过的研究和概况,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意义等,导言部分不设标题;2)材料和方法准确、翔实地介绍研究材料(数据、现象等)的来源,试验条件、规模,历时长短,材料的特点、数量,详细描述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统计方法等;3)结果与分析尊重事实,对结果进行准确表述,并作出科学、理性的分析;4)讨论在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总结论文在理论及技术上的突破、方法上的创新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等;5)结论-标题结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取左顶格书写,编号如“1”,“1.1”,“1.1.1”。

林业科技论文-农业论文_16

林业科技论文-农业论文_16

林业科技论文-农业论文林业科技推广创新激励机制现状研究1林业科技推广创新激励机制现状1.1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及人才队伍现状1.1.1机构设置情况除市级林业科技推广站外,昆明市现有8个县区(东川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嵩明县.宜良县.富民县.石林县)建立了林业科技推广站。

116个乡镇中,保留乡镇林业站47个,合并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69个。

除昆明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和东川区.富民县.呈贡区林业科技推广站有技术人员外,其他县区虽挂有推广站牌子,但人员编制几乎为混合性编制。

1.1.2专业技术队伍现状1)数量:昆明市林业系统共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793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5%;高级工程师36人,占4.5%;工程师360人,占45.4%;助理工程师及以下人员393人,占49.6%。

2)分布:占昆明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81.6%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于县乡级,其中97%为初.中级职称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仅占3.0%。

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市级,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为县乡同比的4.3倍。

3)学科带头人:昆明市林业系统拥有一支科技创新团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5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4人。

1.1.3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的需求及特点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林业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活动,是提高林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者和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的主力军。

与一般林业员工相比,其在个人素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1)个人素质较高,普遍具有林业专业特长,且乐于学习,能自主更新知识;2)成就欲望比较强烈,渴望通过主持或参与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展现个人才能,不断完善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3)工作结果注重事业成果创造的社会价值及相应的成果奖励,如同行评价.学术声誉和影响.社会尊重和荣誉以及科技推广创新奖励等。

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

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

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林业科学是研究林木、森林资源及其生产经营管理的学科。

作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学科领域,林业科学对于出版的学术期刊有着独特的要求。

本文将以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作为主题,详细介绍林业科学杂志对论文、摘要、格式、引用风格等方面的要求,以期帮助作者准确遵守杂志的格式,增加稿件录用的可能性。

一、论文格式要求1. 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字数不宜过长,避免使用诸如“研究”、“探讨”等词汇。

需明确表达所研究对象及方法。

2. 摘要: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通常在150-250字之间。

摘要要求通俗易懂,能够快速传达研究的核心内容。

3. 关键词:在摘要下方列出3-5个关键词或短语,用于标示论文主题内容,便于检索。

二、格式要求1. 文章结构:论文内容应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需合理组织论述。

2. 字数要求:一般而言,林业科学杂志对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8000字之间,排版时需使用较为普遍的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为小四或五号。

三、引用风格要求1. 文献引用:所有引用的文献必须在文中标注,包括作者姓氏、发表年份等信息。

引用风格遵循国际通行的APA、MLA等规范。

2. 图表引用:图表应具备清晰的编号及标题,便于读者理解。

对于图表引用,需在文中明确标注及解释。

四、投稿要求1. 投稿信:投稿信应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并在信中表达对稿件的真实性和独创性的担保。

2. 原创性声明:作者需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性工作,未曾在其他期刊上发表或同时投递。

3. 审稿要求:符合林业科学杂志的要求后,按要求提交至编辑部,等待审稿和改正。

以上为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的基本内容,希望作者在投稿前认真阅读并按照要求整理稿件,以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录用率。

也希望林业科学期刊编辑部在审稿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格式和学术规范进行评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科学研究》稿件写作格式说明
1 字数
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

2 写作顺序
2. 1 文题
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

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 2 作者署名
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署名的右上角用“*”标注,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2. 3 作者单位
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2. 4 基金项目
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 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
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 ( 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 ) 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 Email:×××.
2. 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应做到言简意赅。

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研究目的 ; ②实验时间和地点 ( 仅指实验性研究 ); ③研究方法 ; ④研究结果 ( 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 ); ⑤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2. 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可由编辑部代写。

2. 8 英文部分
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

写作格式请参见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2. 9 引言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引言”二字 , 直接写内容。

内容包括 : ①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 ; ②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 ; ③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 10 研究方法
凡应用国内外现有理论、技术、模型、公式等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 , 一律不做教材式的原理论述 , 只须简要写出该方法的名称、实验步骤和材料、公式等 , 并给出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文献序号即可。

作者自己发明的新方法和对他人方法有改进的部分例外。

2. 11 研究结果
应提供科学、可靠、系统、详实的研究数据和结果。

图表和照片应做到 : ①尽量精减 ,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 ; ②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均为中文; ③图用计算机绘制 ,
图上的文字不宜多 , 主线与辅线的粗细比例为 2 ∶ 1; ④本刊登必要的高质量彩色照片 , 需作者负担制版、印刷费用。

2. 12 结论与讨论
作者应在这部分把自己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或改进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表述清楚。

2. 13 致谢
作者认为必要时, 可在正文首页地脚处向有关人士或机构表示谢意,并在文题右上角加标“*”注明,此时地脚处的通讯作者用“**”标注。

2. 14 参考文献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首要依据。

作者在正文后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2)每一篇文献都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 , 并可提供原文备查。

不得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3)参考文献应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

其中 , 专著等其他文献的数量不宜超过 30% 。

除特殊情况外 , 教材文献尽可能少引用。

除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献和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专利、电子文献外 , 其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文件不得作参考文献引用 , 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 , 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加括号注明资料名称。

4)综合述评的参考文献一般为 30 ~ 50 篇。

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

5)一般情况下 , 外文文献数量应占总参考文献数量的 40 % 以上。

6)作者应注意利用国内外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现刊来查阅最新文献 , 截止到投稿 1 个月出版的有关中外文文献都应引用 , 并在稿件正式发表前再次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

如果来稿没有引用近年来的最新文献 , 请作者在文中解释其原因和理由。

7)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请参见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3 量和单位符号
1)所有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 除雷诺数Re 等 25 个特征数和 pH 值外 , 其他符号一律用单个字母表示 ) 。

2)物理量的符号和生物学中属以下 ( 含属 ) 的拉丁学名用斜体。

3)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等应正确标明。

4)请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时间单位用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如:小时用 h 、分钟用 min 、秒用 s ;溶液浓度单位用mol•L-1、 mmol•L-1、μmol•L-1,不用 M 、 N 、 ppm ;容积单位用 L 、mL 表示; bar( 巴 ) 改用 Pa( 帕 ) 、 kPa( 千帕 ) ;能量、功、热均用 J( 焦 ) 。

单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

附:《林业科学研究》论文写作格式模板
林业科学研究年代,第×卷(第×期):页码
作者A1,作者B2,…
(1.科研院所,省市邮编;2. 省市单位,省市邮编;…
文献标识码:A
英文题目
(1. College,School or Department,University,City ××××[邮编],Province,China;2.
(e.g.)
(1.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AF, Key Laboratory of Tre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91,China;
2.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英文摘要:
正文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2]
……
例如:
[1] 尚军红,康丽华,罗玉萍,等.相思根瘤菌和解磷菌培养基优化及解磷能力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2):177-182
[2] Boto K G,Wellington J T,……,et al.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status in a Northern Australian mangrove forest[J].Estuaries, 1984,7(1):61-69
收稿日期:年-月-日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姓名,学位(×××。

电话: ××× Email : ××× 地址:邮政编码及具体地址。

*责任作者:姓名,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电话: ××× Email : ××× 地址:邮政编码及具体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