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软启动器课件
合集下载
软启动器(上课)

软启动器可以实现软停车,它的过程和启 动过程相反。 仅调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成一定 函数关系增加的软启动方式称斜坡升压。
用软启动大大降低电机的启动转矩,不适用于 重载启动的电机 软起动器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调节晶闸 管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对于大惯量、高静摩擦力的负载。软启动适合 采用脉冲冲击启动方式。
检查晶闸管是否损坏?检查输入/输出是否缺相。
斜坡恒流软起动的优点有动转矩大,起动 时间短。 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不同之处有 冲击电流小,具有软停车功能,恒流起动,无 级调整起动电流
软起动一般有阶跃起动,斜坡升压几种起 动方式,斜坡恒流软起动。 斜坡升压软起动的缺点有较大的冲击电流, 对电网影响较大。
软起动器可实时检测并显示电流、电压、 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
软起动器不适用于各种泵类负载或风机类 负载。 笼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各种应用场合都可 适用软起动器。 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使电机 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
软停车功能是,晶闸管在得到停机指令后, 从全导通逐渐地减小导通角,经过一定时 间过渡到全关闭的过程。 对 软起动器能实现在轻载时,通过降低电机 端电压,提高功率因数。 对
软启动器
电机软启动器
代替直接启动,在一些对启动要求较高的场合, 可选用电力电子软启动器。电力电子软启动器 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软启动和软停车功能,启动 电流、启动转矩可以调节,保证电动机在负载 要求的启动特性下平滑启动,对电网几乎没有 什么冲击,在轻载时还能节电。除此而外,软 启动器还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如限制启动次数 和启动时间,过流、过载、过压 、欠压、缺相、 接地故障保护等功能。电力电子软启动器由功 率组件、控制模块和控制面板三部分组成,如 图8-45所示。
《电动机的软启动》课件

例如,在电梯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电梯启动和停止时的振动和噪音 ,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在升降机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
空调与制冷系统
在空调与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减小机械冲击和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空调压缩机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制冷剂泵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 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二:智能家居中的电动机软启动
总结词
智能家居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详细描述
探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如何利用软启动技术对小型 电动机进行控制,实现、软启动电路设 计及实现效果。
案例三: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
总结词
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电动机的软启动》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电动机软启动的基本概念 • 电动机软启动的分类 •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景 • 电动机软启动的案例分析 • 电动机软启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 景
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电动机软启动技术应用 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生产线、包装 机械、物料输送等自动化系统中,电 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启动电 流,减小机械冲击,延长设备使用寿 命。
VS
空调与制冷系统
在空调与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减小机械冲击和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空调压缩机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制冷剂泵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 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二:智能家居中的电动机软启动
总结词
智能家居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详细描述
探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如何利用软启动技术对小型 电动机进行控制,实现、软启动电路设 计及实现效果。
案例三: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
总结词
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电动机的软启动》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电动机软启动的基本概念 • 电动机软启动的分类 •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景 • 电动机软启动的案例分析 • 电动机软启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 景
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电动机软启动技术应用 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生产线、包装 机械、物料输送等自动化系统中,电 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启动电 流,减小机械冲击,延长设备使用寿 命。
VS
JJR5000软启动器课件

3
? 主回路电源:三相交流 380V 或660V (-10% , +15% ),50Hz ±0.5% 60Hz ±0.6%
? 控制回路电源:AC220V ,DC220V ,50Hz ? 适用电机:一般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 启动频度:建议每小时启停不超过 20 次 ? 冷却方式:自然风冷 ? 安装方式:壁挂式 ? 防护等级:IP20-IP30 ,视功率等级确定 ? 环境条件:海拔超过 2000 米,应相应降低容量使用。
注:●代表联锁继电器闭合。
20
? 代码08 (启动模式)
0 为电流模式,起动限制电流见代码04 1 为电压模式,见代码00 和代码01 2 为重载模式
? 代码09 (控制模式)
0 :键盘 只能由面板的RUN ,STOP 按键控制起停 1 :外控 只能由端子的RUN/STOP/COM 两线或三线启动方式 2 :键盘+ 外控(适用于3 线控制方式) 键盘外控均可操作,但键盘 启动时外控端子STOP-COM 必须接通 3 :PC 由总线(X3 端子)控制检测运行 4 :键盘+PC 键盘和总线同时控制 5 :外控+PC X1 端子RUN ,STOP 和总线端子X3 同时控制
? 瞬停输入EMS 端子8,11
属于外部故障信号输入,可用于热继电器等开关量的保护,只有8 和 11 接通时起动器才能运行,断开2 秒内停机。用户可编程屏蔽掉此功 能。
11
? 控制端子9 (STOP ),10 (RUN ),11 (COM ) 这三个端子用于外接开机、停机按钮。使用时必须编程选定。
10
? 故障输出Break 端子3,4
此内附触点是可以编程的,出厂为常开,也可设定为常闭,触点容量 AC250V 5A
? 主回路电源:三相交流 380V 或660V (-10% , +15% ),50Hz ±0.5% 60Hz ±0.6%
? 控制回路电源:AC220V ,DC220V ,50Hz ? 适用电机:一般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 启动频度:建议每小时启停不超过 20 次 ? 冷却方式:自然风冷 ? 安装方式:壁挂式 ? 防护等级:IP20-IP30 ,视功率等级确定 ? 环境条件:海拔超过 2000 米,应相应降低容量使用。
注:●代表联锁继电器闭合。
20
? 代码08 (启动模式)
0 为电流模式,起动限制电流见代码04 1 为电压模式,见代码00 和代码01 2 为重载模式
? 代码09 (控制模式)
0 :键盘 只能由面板的RUN ,STOP 按键控制起停 1 :外控 只能由端子的RUN/STOP/COM 两线或三线启动方式 2 :键盘+ 外控(适用于3 线控制方式) 键盘外控均可操作,但键盘 启动时外控端子STOP-COM 必须接通 3 :PC 由总线(X3 端子)控制检测运行 4 :键盘+PC 键盘和总线同时控制 5 :外控+PC X1 端子RUN ,STOP 和总线端子X3 同时控制
? 瞬停输入EMS 端子8,11
属于外部故障信号输入,可用于热继电器等开关量的保护,只有8 和 11 接通时起动器才能运行,断开2 秒内停机。用户可编程屏蔽掉此功 能。
11
? 控制端子9 (STOP ),10 (RUN ),11 (COM ) 这三个端子用于外接开机、停机按钮。使用时必须编程选定。
10
? 故障输出Break 端子3,4
此内附触点是可以编程的,出厂为常开,也可设定为常闭,触点容量 AC250V 5A
软启动器-讲课版

i
K i额定 0 t
3、软启动器起动方式介绍
(3)突跳起动 在起动时,先给电机施加一个较高的固定电压并维持一段时间,以 克服电动机负载的静摩擦力使电机转动,然后按限流或者电压斜坡 的方式起动。
i
0
t
3、软启动器起动方式介绍
软启动器起动方式与传统起动方式的区别:
常见传统启动方式有Y-△降压启动,自耦降压启动,传统的启动方式存 在二次冲击电流(线圈电压切换的过程),属于有级减压起动。
软启动器特别适用于泵类和风机类负载,或者需要软启动或者软停车的场合。
软启动器运用时需注意的几点:
(1)可控硅击穿:在软启动器出现故障率最高的应该是可控硅击穿,造成可控硅击 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运行环境潮湿的影响,由于环境潮湿,是造成可控 硅击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运行环境的改善,故障率明显减少;第二、运行温度过 高,也是造成可控硅击穿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可控硅质量不好也是造成可控硅击 穿的一个原因。可控硅一旦被击穿后,可控硅就相当于3个串联的二极管,失去其电 子开关特性。如此时启动,电动机将承受很大的启动电流的冲击,严重时将会烧毁电 机。 (2)驱动板及主板控制元件损坏:对于驱动板来说,它主要是提供触发脉冲,以 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由此来改变电动机输入电压的大小。 (3)对于主控板来说,主板相当于人的大脑,是信号接收 控制中心,如有问题,则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① 软启动器处于瘫痪状态,导致驱动板不能工作,不能为 可控硅提供触发脉冲信号; ② 不能输出控制信号或输出信号错误。 ③ 软启动器失去控制,无法正常启动或启动后无法停止。
软启动方式的优点:
1、无冲击电流。软启动器在启动电机时,通过逐渐增大晶闸管的 导通角,使电机启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减少了对电机的 冲击。 2、有软停车功能,即平滑减速,逐渐停机。减轻了对重载机械的 冲击。 3、启动参数可调。可以根据实际的电网继电保护和负载情况来调 节最佳启动电流。
ABB软启动器培训课件(1)

起动曲线电位器,0.5~10 秒 Start ramp Potentiometer 0,5 to 10 sec.
初始电压电位器,5~50% Initial voltage potentiometer 5 - 50%.
停车曲线电位器,0.5~20 秒 Stop ramp Potentiometer 0,5 to 20 sec.
小型和紧凑型 Small & Compact 易于使用 Easy to use 所有接线均在前面 All connections from front 电压范围高至690V Wide range - even 690V 少量品种可覆盖较大范围 Few variants (4 frame sizes) - wide range(13 sizes) 减少了安装时间 Easy wiring = reduced installation time 减少了维护成本 Reliable product = reduced maintenance costs 可就地改变方案 Possible to modify unit locally - (CT)
易于安装使用 Easy to install and use
可就地增加限流功能(所用CT仅需 1VA) Can be modified locally with " Current limit " - function Use CT with min 1 VA
"故障" 和 "旁路" 信号继电器 Signal relays included for "Fault " and " Bypass "
采用三相控制的 PSS 软起动器 PSS softstarter controlling in 3 phases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课件

缺相保护
检测电源是否缺相,防止电机 在缺相状态下运行。
短路保护
检测输出端是否短路,防止电 路短路引起的故障。
过热保护
检测软起动器内部温度,防止 过热引起的故障。
CHAPTER 03
软起动器动
软起动器能够平滑地控制电机起动过 程,减少对机械系统的冲击,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
降低电流峰值
软起动器可以限制电机起动时的电流 峰值,防止过大的电流对电网和电机 造成冲击。
节能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 ,软起动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 耗。
集成保护功能
软起动器通常具备过载保护、缺相保 护、短路保护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 安全性。
软起动器的缺点
成本较高
相比传统的起动方式,软起动器的价格通常 较高。
软起动器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环境
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无易燃易爆物的场所进行安装,确保软起 动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
安装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垂直或水平安装方式,确保软起动器固定稳定 。
调试步骤
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以确保软起动器正常工作,包括检查接 线是否正确、调整参数设置等。
软起动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
输出端子
03
连接电机,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来控制电机的启动过程。
控制电路结构
微控制器
控制软起动器的核心,根据设定的参数和反 馈信号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
输入接口
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如启动、停止、调速等 。
显示模块
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显示软起动器的运行状 态和参数。
保护电路结构
过载保护
检测电机电流,当电流超过设 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
contents
检测电源是否缺相,防止电机 在缺相状态下运行。
短路保护
检测输出端是否短路,防止电 路短路引起的故障。
过热保护
检测软起动器内部温度,防止 过热引起的故障。
CHAPTER 03
软起动器动
软起动器能够平滑地控制电机起动过 程,减少对机械系统的冲击,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
降低电流峰值
软起动器可以限制电机起动时的电流 峰值,防止过大的电流对电网和电机 造成冲击。
节能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 ,软起动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 耗。
集成保护功能
软起动器通常具备过载保护、缺相保 护、短路保护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 安全性。
软起动器的缺点
成本较高
相比传统的起动方式,软起动器的价格通常 较高。
软起动器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环境
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无易燃易爆物的场所进行安装,确保软起 动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
安装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垂直或水平安装方式,确保软起动器固定稳定 。
调试步骤
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以确保软起动器正常工作,包括检查接 线是否正确、调整参数设置等。
软起动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
输出端子
03
连接电机,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来控制电机的启动过程。
控制电路结构
微控制器
控制软起动器的核心,根据设定的参数和反 馈信号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
输入接口
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如启动、停止、调速等 。
显示模块
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显示软起动器的运行状 态和参数。
保护电路结构
过载保护
检测电机电流,当电流超过设 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
contents
电机软启动器应用课件.ppt

电压,待起动后,再把电压恢复到额定值。 减压起动虽然可以减小起动电流,但是同 时起动转矩也会减小。因此,减压起动方 法一般只适用于轻载或空载情况。传统减 压起动的具体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以下三 种减压起动的方法:
定子串接电阻或电抗起动
▪ 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相当于降低定子绕组的外
加电压。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可知:起 动电流正比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因而定子绕组串 电阻或电抗可以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但考 虑到起动转矩与定子绕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起 动转矩会降低的更多。因此,这种起动方法仅仅 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场合。如图所示:当起动 电机时,合上开关Q,交流接触器KM断开,使电 源经电阻或电抗R流进电机。当电机起动完成时 KM吸合,短接电阻或电抗R
▪ 图为星-三角形起动法的原理图。接触器KM2和KM3互锁,即其中
一个闭合时,必须保证另一个断开。KM2闭合时,定子绕组为星形 (丫)接法,使电动机起动。切换至KM3闭合,定子绕组改为三角形(△) 接法,电动机转为正常运行。由控制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KT确定星三角切换的时间。
▪ 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连接后,每相绕组的相电压为三角形连接(全压)
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不同 之处在哪里?
▪ 2)恒流起动。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
控制,使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 保电机平稳起动。
3)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 可自由地无级调整至最佳的起动电流。
什么是电动机的软停车?
▪ 电机停机时,传统的控制方式都是通过瞬间停电完成的。
但有许多应用场合,不允许电机瞬间关机。例如:高层建 筑、大楼的水泵系统,如果瞬间停机,会产生巨大的“水 锤”效应,使管道,甚至水泵遭到损坏。为减少和防止 “水锤”效应,需要电机逐渐停机,即软停车,采用软起 动器能满足这一要求。在泵站中,应用软停车技术可避免 泵站的“拍门”损坏,减少维修费用和维修工作量。
定子串接电阻或电抗起动
▪ 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相当于降低定子绕组的外
加电压。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可知:起 动电流正比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因而定子绕组串 电阻或电抗可以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但考 虑到起动转矩与定子绕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起 动转矩会降低的更多。因此,这种起动方法仅仅 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场合。如图所示:当起动 电机时,合上开关Q,交流接触器KM断开,使电 源经电阻或电抗R流进电机。当电机起动完成时 KM吸合,短接电阻或电抗R
▪ 图为星-三角形起动法的原理图。接触器KM2和KM3互锁,即其中
一个闭合时,必须保证另一个断开。KM2闭合时,定子绕组为星形 (丫)接法,使电动机起动。切换至KM3闭合,定子绕组改为三角形(△) 接法,电动机转为正常运行。由控制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KT确定星三角切换的时间。
▪ 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连接后,每相绕组的相电压为三角形连接(全压)
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不同 之处在哪里?
▪ 2)恒流起动。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
控制,使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 保电机平稳起动。
3)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 可自由地无级调整至最佳的起动电流。
什么是电动机的软停车?
▪ 电机停机时,传统的控制方式都是通过瞬间停电完成的。
但有许多应用场合,不允许电机瞬间关机。例如:高层建 筑、大楼的水泵系统,如果瞬间停机,会产生巨大的“水 锤”效应,使管道,甚至水泵遭到损坏。为减少和防止 “水锤”效应,需要电机逐渐停机,即软停车,采用软起 动器能满足这一要求。在泵站中,应用软停车技术可避免 泵站的“拍门”损坏,减少维修费用和维修工作量。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课件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优点:提高电梯运行稳定性,延长电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软起动器的维护与 保养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清洁软起动器,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电气连接,确保其牢固可靠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机械连接,确保其紧固和润滑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控制参数,确保其正确设置和调整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报警和故障信息,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启动前准备:检查软起动器是否正常,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启动过程:软起动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开始逐渐增加输出电压,使电机缓慢加速 运行阶段:软起动器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保持电机稳定运行 停止过程:软起动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逐渐减小输出电压,使电机缓慢减速,直至停止
01
软起动器主要由晶闸管、触发电路、控制电路、保 护电路等组成
排除方法:检查软起动器内部电路是否正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软起动器的使 用寿命通常在
5-10年之间
更换周期取决 于使用环境和
维护情况
定期检查和维 护可以延长软 起动器的使用
寿命
更换软起动器 时,需要选择 相同型号和规
格的产品
软起动器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软起动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用于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起动器逐渐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电力、冶金、化工等 目前,软起动器已成为电机启动和停止控制的主流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软起动器的作用:降低启动电流, 保护电机和电网
效果:提高泵的运行效率,延长泵 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作用:降低启动电流,保护电机和电气设备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安装位置: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内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实现平滑启动和停止
软起动器的维护与 保养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清洁软起动器,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电气连接,确保其牢固可靠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机械连接,确保其紧固和润滑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控制参数,确保其正确设置和调整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报警和故障信息,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启动前准备:检查软起动器是否正常,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启动过程:软起动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开始逐渐增加输出电压,使电机缓慢加速 运行阶段:软起动器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保持电机稳定运行 停止过程:软起动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逐渐减小输出电压,使电机缓慢减速,直至停止
01
软起动器主要由晶闸管、触发电路、控制电路、保 护电路等组成
排除方法:检查软起动器内部电路是否正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软起动器的使 用寿命通常在
5-10年之间
更换周期取决 于使用环境和
维护情况
定期检查和维 护可以延长软 起动器的使用
寿命
更换软起动器 时,需要选择 相同型号和规
格的产品
软起动器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软起动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用于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起动器逐渐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电力、冶金、化工等 目前,软起动器已成为电机启动和停止控制的主流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软起动器的作用:降低启动电流, 保护电机和电网
效果:提高泵的运行效率,延长泵 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作用:降低启动电流,保护电机和电气设备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安装位置: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内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实现平滑启动和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8、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总短路器的现象。故障原因有: a-短路器定值过小或者是短路器选型和电机不配。 b-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 c、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发出错误指令。出现提前旁路现象。 (建议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 • d-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 • 9、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故障原因可 能是: • a-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恶劣环境、或者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原器件烧坏或 者连线震松。 • b-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 • 10、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 • a-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 • 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 硅) • 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 • 11、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软起动器停止工作,电机自由停车。故障 原因有: • a、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 • b、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减轻负载)
4、起动过流: 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超电流而导致的, 解决此办法有:看起始电压设置,或是上升时间设置长些。 还有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及其它机械原因。 5、运行过流: 导致此故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导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热。 可检查负载与软起动器功率大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大软起拖多大的电机负载。 6、电机有嗡嗡声/无起动信号时电机起动 a.可能原因:可控硅短路,被击穿。 b.可能原因:旁路接触器触点粘合。 7、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故障原因可能是: a-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将保护装置重新整定) 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 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
1、在调试过程中出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 是: ① 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② 电源缺相,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源) ③ 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能正常工作) 2、起动时间过长: 此故障有可能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把(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须要注意的是电机功率大小与 软起动器的功率大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 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软起内部的可控硅。 3、输入缺相: (1) 检查进线电源与电机接线是否有松脱; (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电机是否匹配; (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一般在20~30欧左右); (4) 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
动器,常用红外灯泡或电吹风烘干,
使用软起器时注意些内容有:
1.软启动回路为可控硅元件,严禁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 2.软启动器调试时必须接负载(可以小于实际负载)。
3.接线时,三相输入电源务必接在R、S、T端子上,连接电机的输出线
接在U、V、W端子上,否则会造成电机软启动器严重损坏。
•
•
•
•
在斜坡电压启动和限流启动结束后,旁路接触器闭合,使软启动 器退出运行,直至停车时,再次投入。但在旁路掉可控硅元件后,控 制系统仍然工作,在监视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出现过载、过流、缺 相、电流不平衡、起动超时等故障时,电脑芯片会及时发出指令,切 断主电源。 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笼型电机传统的减压起动方式有Y-q起动,自耦减压起动、电抗器起动 等。这些起动方式都属于有级减压起动,存在明显缺点,即起动过程 中出现二次冲击电流,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是: (1)无冲击电流。软起动器在启动电机时,通过逐渐增大晶闸管导通 角,使电机启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值设定值。 (2)限流起动。软启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使电机在启动过程 中保持恒流,确保电机平稳起动。 (3)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可以自由地无级调整至 最佳的起动电流。
同时电动机软起动器对三相异步电 动机的启动或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实 施信息搜索、检测,及时调整可控硅的 触发脉冲,能够对电动机的过载、过流、 缺相等故障及时反馈到处理器中进行辨 别和处理,有效地保护了电动机和电气 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的科技 含量高,保护功能比较完善,并且启动 能力强,对 5.5 ~ 500KW 的三相异步 电动机均可启动。
2017年电气检修专业培训
1.软起动器结构。 2.使用软起器时注意些内容。 3.软起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 4.软起动装置日常维护。
李文艳 2010.7.20
• 一、软起动器是一种集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 和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备。实现在整个 启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启动电机,而且可根据 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如限流值、启动时间等。 • 二、软起动器主要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 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 • 三、常用软启动器有哪些种类? • 1、根据电压分类:高压软起动器、低压软起动器; • 2、根据运行方式:在线型软启动器、旁路型软启动 器; • 3、根据负载:标准型软启动器、重载型软启动器。
4.软起动器应垂直安装,请勿倒装、斜装或水平安装,安装的底座应
牢固和平整。
• 5.三相输入电源通过断路器后连接到软启动器R、S、T输入端子,三相 电源无相序分别。 • 6.不能采用断开主电路电源方式停机或输入端子R、S、T与电源之间安 装电磁接触器控制电机软启动器的运行来控制电机软启动器的运行和 停止。 • 7.输出端子U、V、W至三相电机之间,不能安装电容器、浪涌吸收器, 否则会引起电机软启动器出现故障或损坏器件。 • 8.软启动器旁路接触器必须与软启动器的输入和输出端相序必须一一 对应不允许变换相序。 • 9.软启动器可用于频繁启动,建议每小时不超过20次。 • 10.电机软启动器的接地端必须良好接地,以防止电击或火灾事故,接 地线不可和其他大电流负载共同接地,而必须分别接地,接地线越短 越好。
短暂的降压现象,使供电系统的开关设备过载,其它设备欠压,而且电
动机的容量愈大,造成这种现象也就愈严重。同时电机会产生较高的峰 值转矩,使电机受到冲击,机械装置受损。 在此情况下如何能降低起动电流?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降低起动电压
传统的降压起动方式有(星-三角)起动、自耦减压起动、电抗器起
动等。这些起动方式都属于有级减压起动,存在明显缺点,起动过程中 出现二次冲击电流。软起动装置可以实现平滑减压起动。
软启动装置它在电动机与输入电源之 间串接一组大功率的双向可控硅,由控制 电路采用电子智能化控制改变可控硅的导 通角,使电动机电压平稳增加,并将电动 机的启动电流控制在电动机额定电流值的 1 ~ 2.5 倍之间,并连续可调,这样就 会减轻冲击电流对电动机及供电设备或者 电网的损害,从而改善了供电系统的稳定 性。
软启动器为什么要加接触器?
• (1)装旁路接触器是为了延长软启动器的寿命,又使电网避免了谐波 污染及避免浪涌电压(电路在遭雷击和在接通、断开电感负载或大型 负载时常常会产生很高的操作过电压,这种瞬时过电压(或过电流) 称为浪涌电压)对晶闸管的损坏,还可减少软启动器中的晶闸管发热 损耗。 • (2)接触器装在输出端是为了防止停机时,由于电机转动惯性,电机没 有停,就相当于发电机产生电流,产生反向电动势,对软启动器造成损 坏。 • (3)接触器装在输入端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设置,受到软起动器故障触 点控制。注意起停禁止控制次接触器通断。
电动机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软起动器主要有大功率双向可控 硅、交流接触器以及电子控制部分组成。 控制部分的核心是一块 CPU 电脑芯片(电 气原理见图 1),将三对可控硅桥串接在 电动机的三相供电线路上,利用可控硅的 电子开关特性,通过控制其触发导通角的 大小来改变可控硅的开通程度,由此来改 变电动机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大小,已 达到控制电动机的启动特性。
同时也可避免因积尘引起的漏电和短路事故。
清扫灰尘可用干燥的毛刷进行,也可用于皮老虎吹和吸尘器吸。
对于大块污垢,可用绝缘棒去除。若有条件,可用0.6MPa左右的压缩
空气吹除。 平时注意观察风机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风机转速慢或异常,应 及时修理(如清除油垢、积尘,加润滑油,更换损坏或变质的电容 器)。对损坏的风机要及时更换。如果在没有风机的情况下使用软起
软启动器的内部结构图
软启动器有哪几种起动方式?
软起动一般有下面几种起动方式。 (1)斜坡电压启动。这种方式最简单,不具备电流闭环控制,仅调 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成一定函数关系增加,其缺点是,由于 不限流,在电机起动过程中,有时要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是晶闸管 损坏,对电网影响较大,实际很少应用。 (2)斜坡限流起动。这种起动方式是在电动机起动的初始阶段起动 电流逐渐增加,当电流达到预先所设定的值后保持恒定,直至起动完 毕,起动过程中,电流上升变化的速率是可以根据电动机负载调整设 定,电流上升速率大,则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该起动方式是应 用最多的起动方式,尤其适用于风机、泵类负载的起动。 (3)阶跃起动。开机,即以最短时间,使起动电流迅速达到设定值, 即为阶跃起动。通过调节起动电流设定值,可以达到快速起动效果。 (4)脉冲冲击起动。在起动开始阶段,让晶闸管在级端时间内,以 较大电流导通一段时间后回落,再按原设定值线性上升,连入恒流起 动。该起动方法,在一般负载中较少应用,适用于重载并需克服较大 静摩擦的起动场合。
使用软起器时日常维护检查有
平时注意检查软起动器的环境条件,防止在超过 其允许的环境条件下运行。注意检查软起动器周围是 否有妨碍其通风散热的物体,确保软起动器四周有足 够的空间。 定期检查配电线端子是否松动,柜内元器件有否 过热、变色、烧焦异味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