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一、引言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二、监测目标
1.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量、使用率、用药结构等。
2.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包括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耐药基因等。
3.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监测内容
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率,分析用药结构。
2.耐药性监测: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3.临床用药分析:收集临床用药数据,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适应症、剂量、疗程等。
四、监测方法
1.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包括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2.制定统一的监测规范和数据收集标准,确保数据质量和可比性。
3.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结果应用
1.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
2.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性监测报告,提高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3.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改进。
六、总结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耐药性风险。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改进。
【2017年整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30号)要求,我部决定自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现将《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将有关工作方案和工作情况及时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马旭东、焦雅辉联系电话:************、68792097传真:************电子邮箱:*****************附件: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附件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引言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和滥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各国纷纷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
本文将就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和原则目标: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监测,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掌握耐药菌的流行情况,引导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传播。
原则:1.全面:监测范围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药店、动物医院等。
2.持续: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每年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
3.准确:采用科学可行的监测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保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确保监测数据的保密性。
二、监测内容和指标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通过收集医疗机构的处方数据,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种类、剂量、治疗时长等。
2.耐药菌监测:对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耐药情况。
3.抗菌药物销售监测:通过药店和动物医院的销售数据,了解抗菌药物的销售情况,包括种类、数量、使用渠道等。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估:结合医疗指南和临床经验,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指南和合理用药原则。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1)建立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库,要求医生在处方时填写相关信息。
(2)每月或每季度收集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处方数量、种类、使用时长等。
(3)分析数据,制作监测报告。
2.耐药菌监测:(1)建立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实验室。
(2)收集各类临床标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记录细菌的菌株类型和耐药情况,并制作监测报告。
3.抗菌药物销售监测:(1)与药店和动物医院合作,建立销售监测系统。
(2)收集抗菌药物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数量、种类等。
(3)分析数据,制作监测报告。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估:(1)参考国家相关指南和临床经验,制定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估指标。
抗菌药物新政解读——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抗菌药物新政解读1、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A、对B、不对参考答案: A2、抗菌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A、对B、不对参考答案: A3、一号病是( )?A、鼠疫B、霍乱C、埃博拉病D、川崎病参考答案: A4、有人说,抗菌药物是大众的期望寿命提高了10岁左右,有道理吗?A、对B、不对参考答案: A5、弗莱明于( )年发现青霉素?A、1898B、1928C、1939D、1945参考答案: B6、钱恩、弗洛里和弗莱明于( )年,因为发明及将青霉素用于临床而获得诺贝尔奖。
A、1898B、1928C、1939D、1945参考答案: D7、中国临床使用的青霉素是( )于1944年中作为盟国馈赠带来的。
A、弗莱明B、诺贝尔C、华莱士参考答案: C8、( )年发现青霉素对部分球菌耐药?A、1943B、1946C、1955D、1970参考答案: B9、所有青霉素类制剂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做皮试?A、对B、不对参考答案: A10、目前,中国的大医院普遍取消了门诊输液室。
A、对B、不对参考答案: A1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过敏B、无效C、肾毒性D、菌群失调参考答案: B12、当下抗疫中,某些危重症患者因继发细菌感染,使用了( )导致头面部、颈部以及四肢等部位出现色素沉着,使得皮肤颜色变深。
A、多黏菌素B、碳青霉烯类C、替考拉宁D、万古霉素参考答案: A13、抗菌药物主要被用于医疗和( )行业A、化工业B、农业(主要是淡水养殖及陆地动物养殖)C、海洋渔业D、酿酒业参考答案: B14、( )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A、临床治疗失败C、过敏反应D、抗菌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参考答案: B15、耐药细菌感染导致面临更复杂的治疗,使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等A、对B、不对参考答案: A16、在2016年9月4日的杭州G20峰会上,细菌耐药被列入主要议题,并写入公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5.07.24•【文号】国卫办医发〔2015〕42号•【施行日期】2015.07.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要求,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规规定,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各医疗机构要落实抗菌药物管理责任,健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对抗菌药物品种、品规的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
鼓励各地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创新模式,持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
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组织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氛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奖惩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医疗机构要制订完善抗菌药物品种数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微生物送检率等管控指标,并严格落实。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见附件)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技术方案

(一)上报时间。
每月监测数据资料应在其后的第二个月的月底前完成上报工作,例如10月份的监测数据应在11月30日24时前完成上报录入。
(二)数据要求。
1.病历调查表
每年度1、2、4、5、6、8、9、10、11和12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只填写病人①基本情况、②实验室检查、③出院诊断和④用药情况上述4项,不做⑤药合理性评价项;3月份和7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在除完成上述4项外,还要按要求做⑤用药合理性评价项。
7.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情况
8.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
9.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10.其他相关指标
四、方法步骤
(一)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抽样。
1.抽样数量
(1)住院病历
每月11日至20日(即每月中旬)的所有出院病人(包括未用抗菌药物的病人)病历,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分别通过“数据系统”随机抽取15份病历,共30份,全年共360份。
按不同层级,分为全国、省市区和医疗机构三个层次。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抗菌药物品种数等菌药物使用情况
4.手术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门诊处方调查统计情况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主要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和使用强度等。
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入网医院登录“”,通过网络直接上报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按权限查询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
三、监测内容
(一)主要数据信息。
上报数据主要分为月报数据、季报数据和年报数据三部分。
②如果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足够的抽样本底(出院人数,非手术组和/或手术组各不足20份时),则需申请适当扩大抽样时间段(一般为30天,即每月1日至30日)。
抗菌药物管理政策汇总

抗菌药物管理政策汇总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关键药物,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挑战。
为了有效管理抗菌药物,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以规范抗菌药物的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
本文将对我国抗菌药物管理政策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二、抗菌药物生产与流通管理政策1.实行抗菌药物生产许可证制度:根据《药品管理法》和《抗菌药物生产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生产。
2.抗菌药物品种限制: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品种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以规范抗菌药物的生产和流通。
3.抗菌药物价格管理:根据《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价格由政府制定,生产企业不得擅自调整价格。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1.抗菌药物处方权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师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管理,确保抗菌药物处方权合理、合规。
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实行分级管理,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制度,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四、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与控制政策1.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网络: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管理办法》,建立全国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网络,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
2.抗菌药物耐药性预警机制: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管理办法》,建立抗菌药物耐药性预警机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预警和防控。
3.抗菌药物耐药性防控措施: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性防控技术指南》,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耐药性防控,降低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风险。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河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2.09.06•【字号】冀卫医[2012]110号•【施行日期】2012.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冀卫医〔2012〕110号)各设区市卫生局,华北石油管理局卫生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卫生处,省直各医疗单位:为加强细菌耐药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2007年以来,我省相继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以下简称“两网”)。
“两网”的建立和运行,为及时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形势,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扎实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充分发挥“两网”对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及时、准确反映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两网”专家委员会,扩充“两网”监测单位为更好地指导全省“两网”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和及时分析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我厅成立河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专家委员会,分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两个专家组(附件1),负责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卫生部合理用药委员会及各监测单位的协调联络,对各监测单位进行培训和指导,汇总分析相关信息,向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报告工作,提出工作建议。
同时,为全面掌握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我厅在原有“两网”监测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监测单位,分别确定46家医院作为国家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监测单位,63家医院作为国家级和省级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单位(附件2、3),按照卫生部统一的技术方案(附件4、5),认真开展监测数据和信息报送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
测技术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附件2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一、监测形式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报送采取网络直报形式。
数据上报系统网址为。
二、监测内容
(一)主要数据信息。
分为按月报告、按季度报告和按年度报告三部分数据。
1.月报告数据—病历和处方。
主要包括:
(1)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2)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手术名称及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3)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情况。
2.季度报告数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3.年度报告数据—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
(1)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2)医院医疗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情况。
(二)主要统计指标。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非手术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手术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手术组清洁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门诊处方调查统计情况。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7.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情况。
8.抗菌药物费用情况。
9.医院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10.其它相关指标。
(三)抽样数量、方法与步骤。
1.病历抽样。
每月11日至20日所有出院病人病历,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分别抽取15份病历,共30份,全年共360份。
2.门诊处方抽样。
每月16日从当天的门诊普通成人处方中抽取100张处方。
如遇16日为法定公休日或节假日时,将抽样时间提前至公休或节假日前的一个工作日。
(1)抽样间隔数的确定:以当日门诊普通成人处方总数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得数取整,即为抽样间隔数。
如处方总数为982张,用982(张)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100(张),得数9.82,得数取整为9,则“9”为该组的“抽样间隔数”,即每隔9张处方抽取一张作为样本,以此类推,直至抽足所需样本数为止。
(2)首个样本处方的确定:采用随机检索的方式确定首个抽样处方在当日处方排列中的位置,即首个样本的顺序号。
随机检索方式有多种,本方案以抽取人民币“6”,则处方排列顺序第6张处方,即为首个样本处方。
3.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消耗量及品种数。
每季度按药品通用名统计出院病人抗菌药物消耗量、品种及品种数(可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
4.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基本信息及药品使用金额情况。
每年度从医院统计部门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情况。
(四)数据报送时间及要求。
1.上报时间。
每月上报的相关数据资料应在下个月月底前完成上报工作,即3月份的数据信息,在4月30日前完成上报,以此类推。
2.数据要求。
(1)每年度1、2、3、4、5、7、8、9、10、11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只填写病人基本情况、出院诊断和用药情况,不做用药合理性评价;6、12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在完成上述项目外,还要按要求做用药合理性评价。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为季度报表,按药品通用名统计,只统计口服和注射剂,外用药和抗结核药暂不列入统计。
(3)病历抽取后不得随意剔除。
(4)在填表前请仔细阅读相关的填表指南和说明,并按照指南与说明认真填写表中各项内容。
填写后认真检查核对。
三、具体数据报送要求见网站填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