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电梯基本工作原理
升降梯原理

升降梯原理
升降梯是一种能够垂直运输人员和物品的交通工具,其原理主要基于液压或机械力学的原理。
升降梯通常由电动机、导轨、轿厢、平衡系统和安全装置等组成。
液压升降梯的原理是利用液压系统来实现垂直运动。
液压升降梯通常包括一个液压驱动系统和一个液压缸。
电动机通过驱动液压泵,泵将液体压入液压缸中,从而提升或降低轿厢。
液压缸上装有一个阀门,可以控制液体的流入和流出,从而实现升降梯的运行。
机械升降梯的原理则是基于引导轨道和传动装置。
通常由电动机通过驱动轮组,将轿厢沿着导轨上升或下降。
轿厢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可确保轿厢的稳定运行。
同时,升降梯也配备有平衡系统,以提供稳定的运动。
升降梯的安全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包括轿厢门、限位开关、紧急停止开关和安全锁等。
轿厢门可以防止乘客从轿厢中掉出,限位开关用于检测轿厢位置并控制运行范围,紧急停止开关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切断电源,安全锁可以确保轿厢停在安全位置并防止意外移动。
升降梯的原理让人们能够高效、安全地在建筑物内垂直移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品的运输。
不同类型的升降梯在设计和使用上可能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原理都围绕着液压或机械力学展开。
液压电梯原理和结构 ppt课件

• 结构紧凑--在主参数相同情况下,比曳引电梯体积重量小。
• 机房位置灵活--泵站与油缸管路连接。
• 适用于大载重-- 对于多层大载重货梯,液压电梯具有明显优越性,成本低。
• 适用于危险场合-- 直顶液压电梯无钢丝绳滑轮和安全钳,不会产生火花,可用
于易爆危险场合。
ppt课件
23
液压电梯 --- 发展历程 – 液压电梯优缺点
三、优点 四、缺点 五、配置要点
ppt课件
4
第二节 液压电梯驱动配置形式 二、单缸侧(后)置直顶1:1
一、结构形式 二、适用范围
三、优点 四、缺点 五、配置要点
ppt课件
5
第二节 液压电梯驱动配置形式 三、 双缸侧直顶1:1
一、结构形式 二、适用范围
三、优点 四、缺点 五、配置要点
ppt课件
6
第二节 液压电梯驱动配置形式 三、 双缸侧直顶1:1
二战后,液压技术的发展使得液压电 梯的突飞猛进。20世纪70、80年代, 欧美等发达国家液压电梯生产安装量 居首位。
-- 摘自《双缸液压电梯乘座舒适性研究》常达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
ppt课件
-- 摘自《液压电梯》杨华勇199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18
液压电梯 --- 发展历程 – 现代液压电梯
现代液压电梯发展迅速,在市场上成熟并得到应用的电梯液压 技术有以下形式:
1.2.3 现代液压电梯优缺点: 缺点:
• 提升高度小。由于输入功率控制及结构条件限制。一般速度在1.0m/s以下,提 升高度在40m以内。
• 输入功率大。如无平衡重系统,液压电梯电机功率为曳引电梯功率的2.5—3倍, 配电容量相应增大,虽然电机只在上行工作,但能量消耗至少为同等曳引电梯 的2倍左右。
液压电梯基本规格参数

液压电梯基本规格参数液压电梯是一种常见的垂直运输设备,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电梯的上升和下降。
本文将从液压电梯的基本规格参数入手,介绍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一、载重量液压电梯的载重量通常在500kg至2000kg之间,不同型号的液压电梯具有不同的载重能力。
载重量是指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载重量至关重要。
比如,商场的货物电梯需要具备较大的载重量以便承载大量商品,而住宅小区的乘客电梯则可以选择较小的载重量。
二、速度液压电梯的速度通常在0.4m/s至1.0m/s之间,速度较慢。
由于液压电梯采用液压系统驱动,相对于机电一体化的电梯而言,速度较低。
液压电梯适合用于低层建筑,如住宅小区、办公楼等,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机电一体化的电梯更为常见。
三、提升高度液压电梯的提升高度通常在12m至30m之间。
由于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其提升高度受到一定限制。
如果超过一定高度,液压电梯的能耗和成本将会增加。
因此,在选择液压电梯时,需要根据实际楼层高度进行合理选择。
四、机房布置液压电梯需要配置机房,通常位于楼体的顶层或地下。
机房内设有液压装置、电机、油箱等主要设备,确保液压电梯的正常运行。
机房的布置需要考虑到电梯的安全、维护和噪音等因素,同时也需要满足相关的建筑规范。
五、节能环保液压电梯相较于传统的电梯,具有较低的能耗和噪音。
液压电梯采用液压系统驱动,其能效较高,能够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此外,液压电梯还采用生物液压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维护保养液压电梯的维护保养相对简单,维修成本较低。
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油箱、液压泵、液压缸等部件,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电梯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液压电梯是一种常见的垂直运输设备,具有一系列的基本规格参数。
液压电梯的载重量、速度、提升高度、机房布置、节能环保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到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
液压电梯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章液压电梯概述液压驱动的电梯是较早出现的一种驱动方式。
早期的液压电梯的传动介质是水,利用公用水管极高的水压推动缸体内的柱塞顶升轿厢,下降靠泄流。
但由于水压波动及生锈问题难以解决,以后就用油为媒介驱动柱塞做直线运动。
由于液压电梯对于大的提升力可以提供较高的机械效率而能耗较低,因此对于短行程,重载荷的场合,使用优点尤为明显。
另外液压电梯不必在楼顶设置机房,因此减小了井道竖向尺寸,有效地利用了建筑物空间,所以液压电梯应用前景较为宽广。
目前液压电梯广泛用于停车场、工厂及低层地建筑中。
对于负载大,速度慢及行程短地场合,选用液压电梯比曳引电梯更经济更适意。
§ 2.1 液压电梯基本原理图2-1 液压电梯工作原理图一、液压电梯的构成:1.动力装置:液压泵站2.提升装置:液压油缸,滑轮组及钢丝绳3.载客(货)装置:轿厢4.导向装置:导轨5.控制系统二、液压电梯的原理:1,电梯上行时,由液压泵站提供电梯上行所需的动力压差,由液压泵站上的阀组控制液压油的流量,液压油推动液压油缸中柱塞来提升轿厢,从而实现电梯的上行运动;2,电梯下行时,打开阀组,利用轿厢自重(客(货)的重量)造成的压差,使液压油回流液压油箱中,实现电梯的下行运动(由阀组控制速度)。
§ 2.2液压电梯特点液压电梯具有如下特点:一、建筑方面1,不需要在井道上方设立要求和造价都高的机房。
2,机房设置灵活。
液压传动系统是依靠油管来传递动力的,因此机房位置可设置在离井道20m内的范围内,且机房占有面积也仅4~5㎡。
3,井道结构强度要求低。
由于液压电梯轿厢自重及载荷等垂直负荷,均通过液压缸全部作用于井道地基上,对井道顶部的建筑性能要求低。
二、技术性能方面1,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2,载重能力大,液压电梯是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来顶升轿厢的,可采用多个油缸同时作用提升超大载重的轿厢。
3,噪声低,液压系统可远离井道设置,隔离了噪声源。
三、使用维修方面1,故障率低,对于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是

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是
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电梯轿箱内部设置一个液压电动机,该电动机通过电力驱动泵将液体(通常是油)从液压油箱中抽取,并通过液压系统将液体送入液压升降缸。
2. 液压升降缸是安装在电梯井道内的一个金属缸体,其上部连接轿箱,下部则通过支撑拉杆与井道底部相连。
液压升降缸的上下运动实现了电梯的升降。
3. 当泵将液体送入液压升降缸时,液压缸体内的活塞被推上,从而提升轿箱。
反之,当泵停止供液或者排放液体时,液压缸体内的液体会回流至液压油箱,使液压缸内的活塞下降。
4. 电梯还包括一个控制系统,用于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接受乘客的指令并控制电动机和泵的操作。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指令进行电梯的升降和停靠,同时也能够检测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液压力学原理,通过液体的压力转换和传递,实现电梯的升降功能。
液压 电梯 原理

液压电梯原理液压电梯是一种利用液体介质传递压力来实现运载物体垂直运动的升降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压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部分详细介绍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是液压电梯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一个电动泵、液压缸、阀门和液压油组成。
当电梯需要上升时,电动泵开始工作,通过吸入液压油并将其推送到液压缸中。
同时,阀门会打开,使液压油进入液压缸的下部,推动活塞向上移动。
这样,液压缸和活塞组成的升降机构就完成了上升的动作。
液压电梯的悬挂系统主要由钢丝绳和导向轨道组成。
在电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有钢丝绳通过滚轮并穿过导向轨道。
液压升降机构安装在电梯底部,通过钢丝绳和导向轨道的协作,使得电梯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平稳的上升和下降。
同时,悬挂系统还能保护电梯在运行中的安全。
比如,当电梯出现故障,悬挂系统能够支撑电梯的重量,防止其坠落。
控制系统是液压电梯的智能部分,它由电气元件、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电梯的动作以及各种安全功能都是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当用户在楼层的按钮上按下上行或下行的指令时,电梯控制器会接收到信号并对电动泵、阀门等执行器进行相应的控制。
同时,控制系统还能监测电梯的重量、速度、位置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总之,液压电梯通过液压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协作,实现了电梯在垂直方向上的平稳运行。
液压系统负责产生足够的压力来推动电梯上升和下降,悬挂系统通过钢丝绳和导向轨道的组合,保证了电梯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控制系统则控制电梯的动作和安全功能。
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
液压电梯原理

液压电梯原理
液压电梯是一种利用液压系统来实现升降运输的垂直运输设备。
它由电梯井道、液压传动装置、电气控制装置、门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
液压电梯的原理是利用液压系统产生的力来驱动电梯升降,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等特点。
液压电梯的液压传动装置主要由油箱、液压泵、液压缸、阀组和液压油等组成。
当电梯启动时,液压泵开始工作,将液压油从油箱抽取并输送至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开始运动,从而带动电梯升降。
在电梯下降时,液压泵将液压油送回油箱,液压缸的活塞则向下运动,实现电梯的下降。
电气控制装置是液压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液压泵、阀组和电机等
设备的运行来实现电梯的升降和停靠。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气控制装置还能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报警。
门系统是液压电梯的出入口,它主要由轿厢门和门套组成。
在电梯运行时,门
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开合,并具有防夹、防夹手等安全保护功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液压电梯还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液压缸上的安全阀、液压管路的溢流阀、紧急制动装置等,这些装置能够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总的来说,液压电梯的原理是利用液压系统产生的力来实现升降运输,它具有
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等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液压电梯广泛用于住宅、商业楼宇、医院、工厂等场所,为人们的垂直运输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液压电梯的发展将继续受到关注,其原理和技术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高效的垂直运输需求。
液压电梯破裂阀工作原理

液压电梯破裂阀工作原理1. 液压电梯的基本概念说到液压电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想象一下,那种缓缓上升的感觉,就像是在坐云彩,轻轻松松地飘到上层。
而液压电梯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破裂阀”。
别看它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它可是一位忠实的守护者,保护我们的安全。
1.1 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液压电梯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台完美的机器,大家都知道,电梯的“心脏”是液压缸。
液压缸里装着液体,靠着高压推动电梯上下。
想象一下,液体就像是给电梯加油的能量源泉,电梯想上升的时候,液体从缸底推上去,电梯就嗖一下子往上跑。
而当它要下来时,液体又是从上往下流,简直就像在跳舞,配合得天衣无缝。
1.2 破裂阀的角色但是,万一出现点儿意外,比如液压系统破裂,那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这时候,破裂阀就像是电梯的“保险箱”,它能迅速响应,防止电梯自由下落。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压力达到某个极限时自动开启,释放多余的液体,确保电梯平稳下降。
这一设计可以说是“千辛万苦,只为一朝安全”,简直就是电梯界的小英雄。
2. 破裂阀的工作流程好啦,咱们来聊聊破裂阀是怎么工作的。
想象一下,如果液压系统的管道破裂了,压力骤然下降,破裂阀就会迅速打开,像是个警报器,给电梯释放多余的压力,防止一场“大轰炸”。
2.1 监测压力变化破裂阀的工作原理其实和我们的心跳有点像。
它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压力,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刻“出马”。
如果压力降低到危险水平,它就会像是个忠诚的看门狗,立刻反应,保证电梯的安全。
而且,它的反应速度那可是“快得像闪电”,让你根本来不及反应。
2.2 自动回位更厉害的是,破裂阀在工作完成后,还会自动回位,继续监测系统压力,确保一切如常。
它就像是个“高效率”的值班人员,不辞辛劳,时刻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可以说,没有它,电梯就像是在过“惊险生活”,时刻面临风险,真的是让人心惊胆战。
3. 为什么要重视破裂阀那么,大家可能会问:“这破裂阀真的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重要得不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液压电梯概述液压驱动的电梯是较早出现的一种驱动方式。
早期的液压电梯的传动介质是水,利用公用水管极高的水压推动缸体内的柱塞顶升轿厢,下降靠泄流。
但由于水压波动及生锈问题难以解决,以后就用油为媒介驱动柱塞做直线运动。
由于液压电梯对于大的提升力可以提供较高的机械效率而能耗较低,因此对于短行程,重载荷的场合,使用优点尤为明显。
另外液压电梯不必在楼顶设置机房,因此减小了井道竖向尺寸,有效地利用了建筑物空间,所以液压电梯应用前景较为宽广。
目前液压电梯广泛用于停车场、工厂及低层地建筑中。
对于负载大,速度慢及行程短地场合,选用液压电梯比曳引电梯更经济更适意。
§ 2.1 液压电梯基本原理图2-1 液压电梯工作原理图一、液压电梯的构成:1.动力装置:液压泵站2.提升装置:液压油缸,滑轮组及钢丝绳3.载客(货)装置:轿厢4.导向装置:导轨5.控制系统二、液压电梯的原理:1,电梯上行时,由液压泵站提供电梯上行所需的动力压差,由液压泵站上的阀组控制液压油的流量,液压油推动液压油缸中柱塞来提升轿厢,从而实现电梯的上行运动;2,电梯下行时,打开阀组,利用轿厢自重(客(货)的重量)造成的压差,使液压油回流液压油箱中,实现电梯的下行运动(由阀组控制速度)。
§ 2.2液压电梯特点液压电梯具有如下特点:一、建筑方面1,不需要在井道上方设立要求和造价都高的机房。
2,机房设置灵活。
液压传动系统是依靠油管来传递动力的,因此机房位置可设置在离井道20m内的范围内,且机房占有面积也仅4~5㎡。
3,井道结构强度要求低。
由于液压电梯轿厢自重及载荷等垂直负荷,均通过液压缸全部作用于井道地基上,对井道顶部的建筑性能要求低。
二、技术性能方面1,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2,载重能力大,液压电梯是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来顶升轿厢的,可采用多个油缸同时作用提升超大载重的轿厢。
3,噪声低,液压系统可远离井道设置,隔离了噪声源。
三、使用维修方面1,故障率低,对于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2,救援方便,液压电梯下行时,靠自重产生的压力驱动,停电或故障时只需打开应急下降阀即可实现紧急救援。
四、液压电梯的不足之处:1,提升速度在1m/s以下;2,电机功率大,相比较曳引电梯而言,同吨位、同速度的电梯,液压电梯配置的电梯功率要比曳引电梯大1倍;3,提升高度受到油缸长度的限制;4,液压电梯的成本比较高。
五、液压电梯应用场合(1)宾馆、办公楼、图书馆、医院、实验室、中低层住宅。
(2)车库、停车场的汽车电梯。
(3)需增设电梯的旧房改造工程,由于旧房的改建受原土建结构限制,配用液压电梯是最佳选择。
(4)古典建筑。
古典建筑增设电梯不能破坏其外貌及内在风格,因此采用液压电梯也是较好的方案。
(5)商场、餐厅、豪华建筑,上述建筑一般选用观光梯,而观光电梯很多采用液压直顶式驱动。
(6)跳水台、石油钻井台、船舶等工业装置上,由于这些装置一般不能设置顶层机房且载重量大,因此液压电梯优势也较为明显。
§ 2.3 液压电梯驱动配置形式一、中心直顶1:1结构形式:油缸设置在轿厢底部中心的底坑内,油缸直接作用于轿厢底部的一种结构。
适用范围:1,各种形态的观光电梯;2,630KG~1250KG的乘客电梯;3,1000KG~5000KG的载货电梯。
优点: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稳定性好,运行平稳;3,可以处理大角度观光电梯具有独特的优势,符合审美的要求。
缺点:1,提升高度受到限制;2,油缸应埋入地下,土建要求高。
配置要点:图2-2 中心直顶1:1图2-3 上海国际康复中心全圆形观光电梯1,土建要求:井道预留埋设油缸的孔深度要求:一级柱塞缸:升程+500mm;二级同步伸缩缸:升程/2+1000mm;三级同步伸缩缸:升程/3+1000mm;埋设油缸孔需做防水处理。
2,由于采用直顶式结构,在油缸上配置破裂阀的基础上,可以不设限速器与安全钳。
二、单缸侧(后)置直顶1:1结构形式:油缸设置于轿厢侧(后)面,柱塞顶部直接作用于轿厢架上的一种结构。
图2-5平面布置图图2-4 单缸侧直顶1:1适用范围:载重量在1250KG以下的提升高度不高的所有类型电梯。
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缺点:1,提升高度受到限制;2,背包架结构,导轨水平受力;配置要点:1,土建要求:电梯的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除了要满足标准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条件:对于一级柱塞缸,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提升高度+1000。
?由于导轨受侧向力,导轨支架的密度比较密,1米一档,需在井道壁埋设预埋件或圈梁。
2,由于采用直顶式结构,在油缸上配置破裂阀的基础上,可以不设限速器与安全钳。
3,由于导轨上侧向力的影响,对导靴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滚轮导靴。
三、双缸侧直顶1:1结构形式:在轿厢的两侧各设置一油缸,两柱塞顶部直接作用于轿厢架上的一种结构。
图2-7两导轨布置平面图图2-6双缸侧直顶1:1适用范围:1,1600~5000KG的载货电梯;2,各种汽车电梯;3,各种医用电梯。
优点: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稳定性好,运行平稳;3,轿厢平衡性好。
缺点:提升高度受到限制。
配置要点:1,土建要求:电梯的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除了要满足标准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条件:对于一级柱塞缸,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提升高度+1000。
对于多级伸缩缸,根据土建与油缸实际情况确定。
2,油缸的同步问题:由于油缸的制造误差、柱塞与密封圈的配合差异以及油缸的误差,都会引起两个油缸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同步,造成轿厢的倾斜与扭曲,解决油缸不同步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通过三通来分配流量,使进入每个油缸内的液压油流量达到均衡;在两个油缸间接平衡钢管,用来平衡两个油缸内的压力。
3,对于特大吨位的电梯,可采用多缸同时作用形式,如四缸、六缸以及八缸等,对于多缸电梯,油缸的同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多级缸,还存在油缸的自同步问题,具体措施如下:如果采用多级缸,首先要解决油缸的自同步问题,所谓油缸的自同步,是指多级缸的每一级柱塞应该做到同步伸缩。
目前同步油缸有两种,一种是油缸靠油缸内部阀组同步的内同步油缸,另外一种是靠外部链条强制同步的外同步油缸,具体结构与原理见第3章液压电梯部件。
接下来是组同步的问题,要使油缸间实现组同步: (1),轿厢架的结构及强度要足够的强,在油缸出现不同步时不能产生扭曲、变形。
(2),大吨位电梯通常会采用多泵驱动,如果多泵驱动,每个本输出的液压有都必须输到同一个主油管中;(3)从主油管到分油管使用油路分配器,使分配到每个油缸中的流量达到均衡; (4)在电梯超速下行达到破裂阀动作速度时,每个油缸出口处装设的管道破裂阀动作会有不同步现象,所以将管道破裂阀安装于分配器与主油管接口之间,来达到超速下行时管道破裂阀动作后油缸的同步。
(5)对于特大吨位的电梯,还需使用液压支撑装置。
四、 侧(后)置背包式2:1结构形式:油缸设置于轿厢侧(后)面,在柱塞顶部安装一绳轮,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油缸架底部装置上,另一端通过绳轮固定于轿厢架上的一种结构。
适用范围:载重量在1250KG 以下的各类电梯。
优点:1, 结构紧凑,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 2, 提升高度高,最大可达30米。
缺点:背包式结构,导轨水平受力。
配置要点: 1,土建要求:图 2-8四缸直顶配置图2-10单缸侧置2:1图2-9轿厢架结构图2-11平面布置图由于导轨受侧向力,导轨支架的密度比较密,1米一档,需在井道壁埋设预埋件或圈梁。
2,由于导轨上侧向力的影响,对导靴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滚轮导靴。
五、后置四导轨2:1结构形式:油缸设置于轿厢后面,在柱塞顶部安装一绳轮,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油缸架底部装置上,另一端通过绳轮固定于轿厢架上,主导轨设置于轿厢的两侧。
适用范围:载重量在1250KG以下的各种电梯。
优点:1,有效地改善主导轨的侧向受力,2,紧凑,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3,高度高,最大可达30米。
缺点:虽然改善了导轨的测向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载重量还是在1250KG以下。
图2-13平面布置图图2-12后置四导轨2:1配置要点:1,土建要求:由于导轨受侧向力,导轨支架的密度比较密,1米一档,需在井道壁埋设预埋件或圈梁。
2,由于导轨上侧向力的影响,对导靴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滚轮导靴。
六、双缸侧置2:1结构形式:两油缸分别设置于轿厢两侧面,在两柱塞顶部各安装一绳轮,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油缸架底部装置上,另一端通过绳轮固定在轿厢架两侧的一种结构。
适用范围:1,1600~5000KG的载货电梯;2,各种医用电梯;3,各种汽车电梯。
优点:1,结构紧凑,运行平稳;2,提升高度高,可达30米。
缺点:高层站电梯成本较高。
图2-15平面布置图图2-14双缸侧置2:1配置要点:1,土建要求:无特殊要求。
2,油缸的同步问题:由于油缸的制造误差、柱塞与密封圈的配合差异以及油缸的误差,都会引起两个油缸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同步,造成轿厢的倾斜与扭曲,解决油缸不同步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通过三通来分配流量,使进入每个油缸内的液压油流量达到均衡;在两个油缸间接平衡钢管,用来平衡两个油缸内的压力。
七、侧置倒拉式2:1结构形式:倒拉式油缸、对重、滑轮组在轿厢一侧,柱塞顶部连接对重下部,通过滑轮钢丝绳绕组来拖动轿厢升降的一种结构。
适用范围:1000KG以下的乘客电梯、住宅电梯。
图2-17平面布置图图2-16侧置倒拉2:1优点:1,结构紧凑;2,节能,可节能30%左右(相对同载重其它提升方式液压电梯);3,可实现无机房配置。
缺点:1,背包式结构,导轨受水平力;配置要点:1,土建要求:由于导轨受侧向力,导轨支架的密度比较密,1米一档,需在井道壁埋设预埋件或圈梁。
2,由于导轨上侧向力的影响,对导靴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滚轮导靴。
八、中心倒拉2:1结构形式:采用拉式油缸和配重装置,油缸直接作用于配重架底部,通过井道顶部滑轮组,用2:1钢丝绳绕组来驱动轿厢运行。
图2-19平面布置图图2-18中心倒拉2:1适用范围:400kg~1250kg乘客电梯、观光电梯、载货电梯、住宅电梯。
优点:1,节能,可节能30%左右(相对同载重其它提升方式液压电梯);2,运行平稳、舒适感好;3,可实现无机房配置。
缺点:1,井道顶部受力,土建时要做一定处理;2,顶层高度要求高,不小于4200mm.配置要点:1,土建要求:由于井道顶部需要设置滑轮组,顶层高度要比其它结构的液压电梯要高;并且井道顶部需要受力;九、单缸侧置4:2结构形式:采用顶升式柱塞缸,油缸作用于油缸顶部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滑轮组,用4:2钢丝绳绕组来驱动轿厢运行。
适用范围:要求运行质量高的地方1000kg~1600kg客梯;1600kg~3200kg货梯;1600kg~2500kg医梯;优点:1,与双缸梯比较无不同步的现象出现;2,运行平稳、舒适;缺点:1,制造成本高、安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