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4 循环小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4 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2)能够辨识循环小数,并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读写。
(3)能够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3. 循环小数的辨识与读写4. 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简写方法、辨识与读写、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辨识与读写、大小比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分类,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
(2)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循环小数,你能举例说明吗?2. 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例子,如0.333...、1.666...等。
(2)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
(3)给出循环小数的定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循环小数的概念。
3. 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1)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4. 学习循环小数的辨识与读写(1)让学生练习辨识循环小数,如判断哪些小数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
(2)教授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写循环小数。
5. 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1)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数大;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数大,以此类推。
(2)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会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存在疑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读写循环小数。
2.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能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
3.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循环小数的案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商品的原价为120元,促销价为119.99元,让学生思考这个价格是否合理,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同时,讲解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例如,1/3=0.333…,读作“零点三三三循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读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然后,让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价、计算利息等,运用所学的循环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三单元的第7课时,主要内容是循环小数的认识。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小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特点以及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循环小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组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循环小数。
2.引导学生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和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循环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循环小数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如“小明的爸爸开车行驶了100公里,车的速度是80公里/小时,请问爸爸开车行驶了几个小时?”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无限小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循环小数的形式。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如“0.333…可以简写为0.*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循环小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循环小数,并能够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循环小数加、减、乘、除运算。
3.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性质4. 循环小数的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运算,特别是循环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复习小数的分类。
(2)提出问题:小数除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还有其他类型吗?2. 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1)让学生举例说明循环小数,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找出循环小数的共同特征。
(3)总结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无限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 学习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方法,如1/3=0.3̅,1/7=0.142857̅。
(2)让学生尝试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4. 探究循环小数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例子,发现循环小数的性质。
(2)总结循环小数的性质: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循环节的位数叫做循环节的长度。
5. 循环小数的运算(1)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总结循环小数运算的规律,特别是循环小数的加减运算。
6.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7.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6课时循环小数【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
【教学目标】1.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会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难点:会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师:这个故事能讲完吗?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内容。
(板书:循环小数)二、探究新知1.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7。
(1)自主探究。
理解题意,独立列式。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400÷75。
(2)交流汇报。
师: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预设1: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
预设2: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预设3:继续除下去,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师:那我们怎么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商,400÷75=5.333…。
(3)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P33例8。
①自主计算。
师:你能独立计算出这两道题的商吗?试一试。
②交流汇报。
师:观察它们的商,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商都重复出现某些数。
③小结归纳。
师: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第三单元第7课时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7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2.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3.初步认识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区分。
重 点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难 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学情分析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及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核心素养把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进行分类,渗透分类思想。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交替现象吗?1. 学生自由回答自己的理解。
2. 学生汇报:昼夜的交替,四季的交替,还有其他大自然中的交替现象及对他们的理解。
教师总结: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数学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知识链接,构“联系”首先我们先复习一些对本节课学习知识有帮助的旧知识:课件出示问题:1.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4.53719.7650.848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3.81 ÷7≈ 2.83×0.9 ≈提问:想一想:求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学生独立计算。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除了以上评价方式,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循环小数”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和求值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能找出一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并会利用循环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
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都住进了新房,聪聪家最近也换了套新房,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
瞧!这就是聪聪家的客厅。
(课件出示)通过观察平面图,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件展示聪聪家的客厅平面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2、生提问题。
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如果要求的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4.8×3.6)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数乘小数的重点是小数点的书写位置,让学生观察题中因数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积中小数的位数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1、推导笔算方法①、提出(转载于: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估算要求,师:计算之前我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的客厅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把3.6看作4,把4.5看作5因此:3.6×4.8≈20也就是说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辨认循环小数的特点;2.能够将循环小数转化成分数;3.能够进行简单的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概念及特点;2.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3.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数轴等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然后引出循环小数这个概念。
2. 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给出循环小数的定义,并且通过板书、图片等方式呈现几个常见的循环小数,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3. 循环小数与分数的转化(2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些简单的循环小数转化成分数,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来转化的规律和方法,然后教师再对这些规律和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并且提醒学生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多位数的情况。
4. 循环小数的加减运算(2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探究循环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律,并且帮助学生总结出运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小数点的位置、多位数相加时的进位等。
然后,教师通过板书、ppt等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5. 循环小数的乘法运算(2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几个简单的循环小数的乘法,并且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例如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数的乘积等。
然后,教师通过板书上的例子进行示范,并且让学生自己来练习。
6. 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2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探究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规律,并且帮助学生总结出运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数的除法等。
然后,教师通过板书、ppt等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7. 综合运算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循环小数的综合运算,例如加减乘除的组合运算、大小比较、填空题等等,让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作业1.教师可以通过口头问答、黑板练习等方式进行实时评价;2.教师布置相关的口算题、练习题等作业,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以便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分类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性质。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运算,尤其是小数点后循环部分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分类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
3. 操练:设计典型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循环小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突出重点与难点,逻辑清晰,图文并茂。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循环小数的值,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循环小数的运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探讨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循环小数的知识。
总计:约2000字五、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三单元33-34页循环小数
教师的教学目标:
1、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2、认识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3、在猜想、验证过程中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培养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
1、经历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感受数学美与乐趣。
2、认识循环节,会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一)揭示课题(故事导入)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
(2)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
(3)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4)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循环小数”
(二)学习目标
看到课题,你想研究什么?
1.循环小数是怎样出现的?
2.什么是循环小数?
3.循环小数怎么读,怎么写?
(三)效果预期:
师:只要大家课堂上把双手和大脑有效的利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感受循环现象,初步体会产生循环的原因。
任务呈现:课件出示例7主题图。
你能自己列式并正确计算吗?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已知王鹏跑步的路程和时间,求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就是求速度,用除法计算。
400÷75=
2、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余数总是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出现3,一直除下去,总也除不完。
3、师:当商的小数部分总是不断出现3时,我们写商时,可以这样写5.333…,这里的省略号表示3循环出现。
4、400÷73=5.333…(米)答:平均每秒跑5.33…米。
任务二: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
任务呈现:400÷75的商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3,这是偶然现象吗?下面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看你有什么发现?
28÷18=78.6÷11=15÷16=1.5÷7=.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上面4题中,有3题的余数出现了重复的数字,导致了商的相同数字重复出现。
师:像这样几题的商,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师: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它的循环节。
例如5.333…重复出现的数字3,就是它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除了用省略号的形式写,还可以用简便写法,在第一个循环节的首尾数字上点一个圆点表示。
如5.333…记作5.3,在3上面点个小圆点。
任务三:阅读课本34页最上面的文字,写出上面的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并用简便写法写出以上的循环小数。
1.555…7.14545…5.333…0.2142857142857…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重点说7.14545…的循环节,和简便写法
0.2142857142857…的循环节,简便写法。
师:对照学习目标,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下面我们检测你学的如何?
三.检测导结
(一)目标检测
1.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
1.555…1.746746…0.105353…
2.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153÷7.2 23÷3.3
(二)信息反馈
集体订正分析错因,知道改正。
(三)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知道了循环小数的产生:由于两数相除,余数总是重复出现相同的数字,所以商的小数部分也就出现了重复。
2.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3.认识了循环节: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他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一种读法两种写法。
一种写法是用省略号的形式写,注意最少写出两个循环节在画省略号;另一种在循环节上面点小圆点。
师: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除法计算,两数相除,你觉得商会出现哪些情况呢?除不尽的就一定会出现循环小数吗?课下继续思考,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产生意义读写
400÷75=5.333…=5.3循环节是3
28÷18=1.55…=1.5循环节是5
78.6÷11=7.14545…=7.145循环节是45
1.5÷7=0.2142857142857…=0.2142857循环节是14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