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功能高分子-gn06

第六章 感光性高分子
现代光化学研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光化学 反应是符合这两个定律的。但亦发现有不少实际例 子与上述定律并不相符。如用激光进行强烈的连续 照射所引起的双光量子反应中,一个分子可连续吸 收两个光量子。而有的分子所形成的激发态则可能 将能量进一步传递给其他分子,形成多于一个活化 分子,引起连锁反应,如苯乙烯的光聚合反应。因 此,爱因斯坦又提出了量子收率的概念,作为对光 化学第二定律的补充。
23
第六章 感光性高分子
例如,两个相等的原子轨道ΦA和ΦB的相互作 用后可形成两个分子轨道:
Φ1=ΦA+ΦB Φ2=ΦA-ΦB
其中,一个分子轨道是成键的,能量比原来的 原子轨道更低,因此更稳定;而另一个分子轨道是 反键的,能量比原来的原子轨道高。这种情况可描 绘如图6—2所示。
24
第六章 感光性高分子
6
第六章 感光性高分子
感光性高分子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个重要 分支,自从1954年由美国柯达公司的Minsk等人开 发的聚乙烯醇肉桂酸酯成功应用于印刷制版以后, 在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应用领域已从电子、印刷、精细化工等领域扩大到 塑料、纤维、医疗、生化和农业等方面,发展之势 方兴未艾。本章将较为详细地介绍光化学反应的基 础知识与感光性高分子的研究成果。
20
第六章 感光性高分子
2.4 分子的光活化过程 从光化学定律可知,光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
吸收光能后的活化。当分子吸收光能后,只要有足 够的能量,分子就能被活化。
分子的活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分子中的电子受 光照后能级发生变化而活化,二是分子被另一光活 化的分子传递来的能量而活化,即分子间的能量传 递。下面我们讨论这两种光活化过程。
28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11/15/2018
三、导电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导电机理
• 所谓导电聚合物是由一些具有共扼二键的聚合物 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后形成的、导电率可从绝缘 体延伸到导体范围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 导电聚合物是完全不同于由金属或碳粉末与聚合 物共混而制成的导电塑料,它除了具有聚合物结构 外,还含有由掺杂入的一价对阴离子一型掺杂或对 阳离子一型掺杂,所 以通常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分为 聚合物链和与链非键合的一价对阴离子或对阳离 子两部分组成。导电聚合物除了具有高分子本身 特性之外,还兼具了因掺杂而带来的半导体或导体 的特性。
◆ 一般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平板或管状超滤膜,以 纺丝法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 ◆ L-S相转化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制膜方法, 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用途广泛,可用来制备 各种形态的膜.目前大多数的工业用膜的制备工艺
(1)称取一定量预先干燥的聚合物溶入DMF中,加入 一定量的添加剂,通过搅拌使聚合物及其添加剂充 分溶解,制成均匀的铸膜液。 ◆ (2)过滤铸膜液,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 (3)静置24 h以上,以使铸膜液完全脱泡。 ◆ (4)用刮刀将铸膜液匀速涂在洁净、干燥的制膜板 上,于空气中放置一定时间,以挥发部分溶剂,然后, 将制膜板置于水凝结浴中。 ◆ (5)将基膜在水凝结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基 膜进行系列表征。
11/15/2018
二、高分子功能膜分类
混合物分离膜 使用功能划分 药物释放缓释膜 分隔作用保护膜 气体分离膜 液体分离膜 根据被分离物质性质 固体分离膜 离子分离膜 微生物分离膜 被分离物质粒度大小 超细滤膜、超滤膜、微滤膜
熔融拉伸膜
高 分 子 功 能 膜
膜形成过程
根据膜性质
11/15/2018
被截留的溶质分子的分子尺寸。这是由于亲水性的多孔膜表面吸附有 活动性、相对较小的水分子层而使有效孔径相应变小,这种效应孔径 愈小愈显著。 表面荷电的多孔膜可以在表面吸附一层以上的对离子,因而荷点膜 的有效孔径比一般多孔膜更小。
高分子功能膜

2019/1/23
海水的淡化
2019/1/23
工 业 应 用 的 反 渗 透 装 置
2019/1/23
4.纳滤膜 纳滤膜是八十年代在反渗透复合膜基础上开 发出来的,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 支,早期被称作低压反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 目前,纳滤膜已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 为独立的分离技术。
用于实施反渗透操作的膜为反渗透膜。反渗透膜
大部分为不对称膜,孔径小于0.5nm,可截留溶质 分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9/1/23
制备反渗透膜的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 酰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苯醚、聚芳砜、聚醚酮、聚 芳醚酮、聚四氟乙烯等。 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至今尚有许多争论,主要有氢 键理论、选择吸附-毛细管流动理论、溶解扩散理论等。 反渗透膜技术应用领域 反渗透膜最早应用于苦咸水淡化。随着膜技术的发 展,反渗透技术已扩展到化工、电子及医药等领域。反 渗透过程主要是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水,分离过程无相变 化,不消耗化学药品,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它以下的应 用范围。
的材料,由于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控制条件,其能
差别很大。合理的、先进的制膜工艺是制造优性
能分离膜的重要保证。
目前,国内外的制膜方法很多,其中最实用的 是相转化法(流涎法和纺丝法)和复合膜化法。
2019/1/23
三、膜分离过程
浓度梯度驱动 分离膜过程 依所 用驱 动力 分为
气体、液体膜分离
透析
电场力驱动膜 分离过程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2019/1/23
主要内容
一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概述
二 高分子功能膜的制备方法
三 高分子分离膜的分离机理与应用
2019/1/23
化工新材料概论课后习题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1 第三章聚烯烃材料及其改性——————————1 第四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 第六章功能高分子材料————————————2 第七章医用高分子——————————————3 第八章有机硅材料——————————————4 第九章有机氟材料——————————————4 第十章纤维及特种纤维————————————5 第十一章新型涂料———————————————6 第十三章绿色高分子材料————————————6 第十五章纳米材料及其应用———————————7 第十六章新型无机陶瓷材料———————————8 第十八章膜材料及其应用————————————8 第十九章催化材料及其应用———————————9 第二十章清洁能源新材料————————————10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是指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或化工过程生产的新材料,以及部分以化学合成的化工新材料为基础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复合材料。
1-2、化工新材料的特点?性能优异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行业景气周期长技术含量高1-3、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特点?质量轻比强度高弹性好绝缘性好耐磨性好耐腐蚀性优良耐水性耐湿性好1-4、高分子材料在化工防腐中有哪些应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分子材料耐无机酸,碱,盐介质的腐蚀性优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有力地保护设备和厂房免遭腐蚀,大大降低了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
可用于化工防腐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第二章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2-1、与金属相比,塑料具有哪些优点?质轻电绝缘性能好绝热性好摩擦系数范围宽耐化学腐蚀容易加工成型性能可调范围宽具有优良的吸震性抗冲击性抗疲劳性及消声性能2-2、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区别?1,热塑性塑料成型后再加热可重新软化加工而化学组成不变,可重复循环反复成型 2,热固性塑料由单体直接形成网状聚合物或通过交联反应而形成,受热后不能再恢复到可塑状态,即成型后不能再通过加热方法使其重新软化加工2-3、通过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的区别与联系?2-4、ABS组成与性能特点?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聚合的产物,最常见的比例是A:B:S=20:30:50ABS适合注塑和挤压加工,色彩醒目,耐热,坚固,外表可镀铬镍等金属薄膜,可制作琴键,按钮,刀架,电视机外壳,伞柄,周转箱等2-5、通用塑料有哪五大品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ABS2-6、通用工程塑料的代表性产品?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醚聚酯2-7、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1)挤出成型(2)注射成型(3)压延成型(4)吹塑成型(5)压制成型(6)发泡成型(7)模压成型 {热固----〉压缩成型或注射成型}第三章聚烯烃材料及其改性3-1、聚烯烃材料有哪些种类?(1)聚乙烯以及以乙烯为基础的一些共聚物(2)聚丙烯和一些丙烯共聚物(3)α --烯烃以及环烯烃聚合物(4)一些聚乙烯弹性体3-2、聚烯烃材料的性质特点?相对密度小良好的耐化学药品与耐水性较好的机械强度出色的电绝缘性3-3、简述UHMWPE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一种线形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50~400万,耐低温性能优异,优异的生理惰性,纤维强度高3-4、简述α --聚烯烃化学结构通式3-5、为什么要进行聚烯烃改性?改性后,可大幅度地改善聚烯烃综合性能,提高他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力。
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识点

第一章1、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普通高分子材料的区别、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普通高分子材料的区别?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物理特性(如光,电,磁灯)或化学特性(如反应,催化等)或生物特性(治疗,相容,生物降解等)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区别:区别:常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分子量巨大,分子内缺少活性官能团,通常表现为难以形成完整晶体,难溶于常规溶剂,没有明显熔点,不导电,并呈现化学惰性等共同特性。
功能高分子材料带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其性能和特征都大大超出了常规高分子。
第二章1、高分子试剂与普通试剂相比的优缺点。
、高分子试剂与普通试剂相比的优缺点。
优点:a) 简化操作过程。
b) 有利于贵重试剂和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
c) 可提高实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 所谓的固相合成工艺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e) 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f) 可以提供在均相反应条件下难以达到的反应环境。
缺点:a) 增加实试剂生产的成本。
b) 降低化学反应速度。
2、常用试剂的辨认(种类、判断官能团)、常用试剂的辨认(种类、判断官能团)。
高分子氧化剂(高分子过氧酸):稳定性好,贮存、运输、使用方便高分子还原剂(高分子锡还原试剂):稳定性好、无气味、低毒性、还原某些羰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二醛中的一个、定量的将卤代烃中的卤素转变为氢优点:选择性高,可再生。
3、常用的氧化还原试剂,卤代试剂,酰基化试剂分别有哪些、常用的氧化还原试剂,卤代试剂,酰基化试剂分别有哪些?常用的氧化还原试剂:醌型,硫醇型,吡啶型二茂铁型,多核芳香杂环型。
卤代试剂:二卤化磷型,N-卤代酰亚胺型,三价碘型。
酰基化试剂(分别使氨基,羧基和羟基生成酰胺,酸酐和酯类化合物):高分子活性酯和高分子酸酐。
4、高分子氧化还原试剂——特点: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
——特点、高分子氧化还原试剂——特点:高分子氧化还原试剂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醌型硫醇型吡啶型二茂铁型多核芳香杂环型第三章1、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定义、构成,与本征型的区别。
第六章天然高分子

2.纤维素醚
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另一类纤维素衍生物,是最重
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钻井、纺织、建材、涂料和日用化工 等部门。纤维素醚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按电离性分为离子型醚和非离子型醚。现按此分类 简介如下。 (1)离子型醚:离子型醚指在水溶性中可离解为离子的一类醚,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为代表,简称 CMC(carboxy methyl cellulose)。产品为白色粉末,可溶于冷水或热水中。 纤维素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碱纤维素,再与一氯乙酸反应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取代度 (DS)为 1 的综合反应式为:
这种酯有高度防湿性,对酸碱水解稳定,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其中纤维素十八烷基 氨基甲酸酯用于改善织物的斥水性,纤维素芳香族异氰酸酯(aromatic 除草剂。 ③纤维素磺酰酯;纤维素与磺酰氯化物(sulfonyl chlorides),如甲磺酰氯、对-甲苯 isocyanates)可作
磺酰氯、苯磺酰氯,在存在叔胺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条件下反应制得:
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纤维素的分子链化学结构式如图62所示由于分子链具有h2螺旋构象其重复单元可视为纤维素二糖除中间部分外在分子链的右端醛的形式具有还原性称为还原分子链的左端位上有一个羟基称为非还原端纤维素分子链由均一的葡萄糖组成分子表面较平整每个吡喃葡萄糖环上有三个反应强的羟基所以很易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形成所谓原纤结构并且有很高的结晶度例如棉花和木浆纤维素的射线结晶度分别达到73和60
(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纤维素的分子链化学结构式如图 6-2 所示, 由于分子链具有 H21 螺旋构象, 其重复单元可 视为纤维素二糖,除中间部分外,在分子链的右端 C(1)位上保持半缩醛的形式,具有还原性, 称为还原端;在分子链的左端 C(4)位上有一个羟基,称为非还原端。 纤维素分子链由均一的葡萄糖组成,分子表面较平整,每个吡喃葡萄糖环上有三个反应 强的羟基,所以,很易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形成所谓原纤结构,并且有很高的结晶 度,例如,棉花和木浆纤维素的 X 射线结晶度分别达到 73%和 60%。原纤是由纤维素分子链在 三维空间上形成的晶区—非晶区网络结构,在纤维分子链轴的方向上聚集成束,已建立各种 结构模型解释纤维素材料的性能。原纤以同心层的形式螺旋状盘绕,形成一层层的细胞壁, 再构成植物细胞。纤维素纤维的层状结构和晶区—非晶区结构是造成纤维素各种化学反应不 均一的主要原因。 (三)纤维素衍生物 纤维素有高的聚合度和结晶度,所以,长的纤维(如棉花、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纺织 的主要原料;短的纤维素纤维(如棉短绒、木浆、草类浆)则是造纸的原料。纤维素不溶于 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经过化学改性,可制成各种纤维素酯、纤维素醚和接枝共聚物,称为纤 维素衍生物(cellulosederivatives) 。纤维素衍生物有各种优良的性质,广泛应用于纺织、
第六章-现代高分子材料

• 实验2: 橡胶的溶解
• 实验目的:探究体形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在有 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 实验用品:废轮胎粉末、汽油,试管。 • 实验步骤:取废轮胎粉末0.5g放入试管中,
加入10mL汽油,振荡试管。观察轮胎粉末是 否溶解及其他现象。
• 实验现象:几分钟后废轮胎粉末只是有一定 程度的胀大,但未溶解。
• 实验结论:橡胶不溶于有机溶剂汽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性的小结】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不溶于水; 线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能溶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 中,但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缓慢; 而体型结构的高分子在有机溶剂中也不易溶解, 有的只是有一定程度的胀大。
• 注意:不能放进微波炉 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 释出有害物质。
OTHER(其他)
• 常见PC(聚碳酸酯),如水壶 、太空杯、数码产品等
注意:PC在高温情况下易释放出 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 。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 光下直晒
• PA(聚酰胺),即尼龙,多用 于纤维纺织和一些家电等产品 内部的制件。
线型结构
网状结构(体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 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当小分子连接构 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 状结成网状。
三、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探究
• 实验1:有机玻璃的溶解 • 实验目的:探究线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在有机溶剂中
的溶解性。 • 实验用品:有机玻璃,三氯甲烷,试管。 • 实验步骤:取有机玻璃粉末0.5g放入试管中,加入
高分子材料是衣、食、住、行和工农业 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材料,其中棉、毛、丝、塑 料、橡胶等都是最常用的。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高分子材料 按来源分类
《功能高分子材料》 讲义

《功能高分子材料》讲义一、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高分子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常见的塑料制品到高科技领域中的精密部件,高分子材料无处不在。
然而,普通的高分子材料往往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功能高分子材料应运而生。
那么,到底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呢?简单来说,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功能,如电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等性能,并且这些性能超出了传统材料范畴的高分子材料。
它们不仅具有高分子材料本身的特点,如质量轻、耐腐蚀、易加工等,还具备了独特的功能特性,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和特殊的应用需求。
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我们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
1、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高分子材料。
传统的高分子材料通常是绝缘体,但通过特殊的分子设计和合成方法,可以使某些高分子材料具有类似于金属的导电性。
这类材料在电子器件、防静电材料、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高分子分离膜高分子分离膜是能够实现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它们可以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等特性,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
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气体分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高分子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具有对特定物质的吸附能力。
它们可以用于废水处理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药物分离与提纯、气体净化等领域。
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用于医疗领域的一类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
包括人造器官材料、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
这类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5、高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在显示技术、传感器、光学存储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技术,以赋予材料特定的功能。
1、化学合成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单体聚合成为高分子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0-22
4.1 透析与电渗析
利用偶极膜的电渗析过程
将阳离子膜与阴离子膜复合或在膜的两侧分别引入阴阳离子交换基团
即可得到偶极膜。偶极膜中的水分子在直流电场中被电解成了H- 、
OH+ ,分别向阴阳极迁移。近年来将离子交换树脂与电渗析过程结合 的连续去离子技术(CDI)且不断改进提高水电阻(达到18M.cm)
膜的分离或传质机理不同于多孔膜的筛分机理,而是溶解--扩 散。即在膜上游的溶质(溶液中)分子或气体分子(吸附)溶
解于高分子膜界面、按扩散定律通经膜层、在下游界面脱溶
溶解速率取决于该温度下小分子在膜中的溶解度,而扩散率则 按Fick扩散定律进行。
一般认为,小分子在聚合物的扩散是由高聚物分子链段热运
动的构象变化引起所含自由体积在各瞬间的变化而跳跃式进行 的,因而小分子在橡胶态中扩散率比在玻璃态中的扩散率快,
2012-10-22
一、高分子功能膜分类
混合物分离膜 使用功能划分 药物释放缓释膜 分隔作用保护膜 气体分离膜 液体分离膜 根据被分离物质性质 固体分离膜 离子分离膜 微生物分离膜 被分离物质粒度大小 超细滤膜、超滤膜、微滤膜
熔融拉伸膜
高 分 子 功 能 膜
膜形成过程
根据膜性质
2012-10-22
二 膜分离机理
过筛和溶解-扩散
多孔膜的分离机理主要是过筛原理,依膜表面平均孔径的大小而区
分为微滤(0.1-10㎛)、超滤(2-100㎚)、纳滤(0.5-5 ㎚ ),以截
留水和非水溶液中不同尺寸的溶质分子。 多孔膜表面的孔径有一定的分布,其分布宽度与制膜技术有关而
成为分离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分离膜的平均孔径要
O n Cl C O C Cl + n HN R' R NH CH CH
O 界面缩聚 C CH CH
O R C N R' N n + 2n H C l
2012-10-22
④ 聚酰亚胺类 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有机溶 剂能力,因此是一类较好的膜材料。例如,下列 结构的聚酰亚胺膜对分离氢气有很高的效率。
O H OH H H H OH
H OH OH H
2
2012-10-22
从结构上看,每个葡萄糖单元上有三个羟基。 在催化剂(如硫酸、高氯酸或氧化锌)存在下,能 与冰醋酸、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二醋酸纤维 素或三醋酸纤维素。
C6H7O2 + (CH3CO)2O = C6H7O2(OCOCH3)2 + H2O
C6H7O2 + 3(CH3CO)2O = C6H7O2(OCOCH3)3 + 2 CH2COOH
2012-10-22
2. 非纤维素酯类膜材料 (1)非纤维素酯类膜材料的基本特性 ① 分子链中含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 ② 主链上应有苯环、杂环等刚性基团,使之 有高的抗压密性和耐热性; ③ 化学稳定性好; ④ 具有可溶性; 常用于制备分离膜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有聚砜、 聚酰胺、芳香杂环聚合物和离子聚合物等。
O S O ]
n
]
n
O 聚 醚 砜 [ S O O 聚苯醚砜
2012-10-22
O
]
n
[
O
S O
O
]
n
(ii)聚酰胺类 早期使用的聚酰胺是脂肪族聚酰胺,如 尼龙—4、尼龙—66等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这类 产品对盐水的分离率在80%~90%之间,但透 水率很低,仅0.076 ml/cm2· h。以后发展了芳香 族聚酰胺,用它们制成的分离膜,pH适用范围 为3~11,分离率可达99.5%(对盐水),透水 速率为0.6 ml/cm2· h。长期使用稳定性好。由于 酰胺基团易与氯反应,故这种膜对水中的游离 氯有较高要求。
2012-10-22
电渗析的核心是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 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 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及钝化;也可通过电渗 析实现盐的电解,制备氯气和氢氧化钠等。 图6—2为用于食盐生产的电渗析器的示意图。
2012-10-22
脱盐水
浓缩液
2012-10-22
O
(v)乙烯基聚合物 用作膜材料的乙烯基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偏 氯乙烯、聚丙烯酰胺等。共聚物包括:聚丙烯 醇/苯乙烯磺酸、聚乙烯醇/磺化聚苯醚、聚丙烯 腈/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乙烯醇等。聚乙烯醇/ 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也可用作膜材料。
2012-10-22
2012-10-22
用氟代烃单极或双极膜制备的的电渗析 器已成为用于制备氢氧化钠的主要方法,取代 了其他制备氢氧化钠的方法。 如果在膜的一面涂上一层阴极的催化剂, 在另一面涂一层阳极催化在这两个电极上加上 一定的电压,则可电解水,在阳极产生氢气, 而在阴极产生氧气。
2012-10-22
电渗析技术应用领域 自电渗析技术问世后,其在苦咸水淡化,饮 用水及工业用水制备方面展示了巨大的优势。 随着电渗析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深入,我国在 电渗析主要装臵部件及结构方面都有巨大的创 新,仅离子交换膜产量就占到了世界的1/3。我 国的电渗析装臵主要由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 技术开发中心生产,现可提供200m3/d规模的海 水淡化装臵。
沉积膜 溶剂注膜 界面膜 动态形成膜 密度膜 相变形成膜 乳化膜 多孔膜
按膜的材料分类
表6—1
类 别 纤维素酯类 膜材料 纤维素衍生物类 聚砜类 聚酰(亚)胺类 非纤维素酯类 聚酯、烯烃类 含氟(硅)类 其他
2012-10-22
膜材料的分类
举 例
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磺化聚砜等 聚砜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酰亚胺等 涤纶,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腈等 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壳聚糖,聚电解质等
O C N C C n O O O C N Ar
2012-10-22
其中,Ar为芳基,对气体分离的难易次序如下:
H2O,H(He),H2S,CO2,O2,Ar(CO),N2(CH4),C2H6,C3H8
易
难
聚酰亚胺溶解性差,制膜困难,因此开发了可 溶性聚酰亚胺,其结构为:
O C N C CH CH C n O CH2 CH2 O C N R
H
H n
2012-10-22
② 聚苯并咪唑酮类
这类膜的代表是日本帝人公司生产的PBLL膜, 其化学结构为:
N SO 2 N
C O
NH
HN
C O n
这种膜对0.5%NaCl溶液的分离率达90%~95%, 并有较高的透水速率。
2012-10-22
③ 聚吡嗪酰胺类 这类膜材料可用界面缩聚方法制得,反应式为:
大于被截留的溶质分子的分子尺寸。这是由于亲水性的多孔膜表面 吸附有活动性、相对较小的水分子层而使有效孔径相应变小,这种 效应孔径愈小愈显著。 表面荷电的多孔膜可以在表面吸附一层以上的对离子,因而荷点 膜的有效孔径比一般多孔膜更小。
2012-10-22
密度膜的分离机理
在膜分离技术中通常将孔径小于1 ㎚ 的膜称为密度膜。这样的
水面扩展挥发法 支撑膜加涂层 支撑膜加水面扩展连续超薄膜 界面缩聚法在位制备复合膜
四、膜分离过程 1. 膜分离过程分为:
多孔膜用于混合物水的分离:渗 析、微滤、超滤、纳滤、亲和膜等。
依所用 膜分为
致密膜用于电渗析(ED)、逆渗析、气 体分离、渗透汽化、蒸汽渗透等过程
2012-10-22
4.1 透析与电渗析 透析
2012-10-22
电渗析技术在食品工业、化工及工业废水 的处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与 反渗透、纳滤等精过滤技术的结合,在电子、 制药等行业的高纯水制备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离子交换膜还大量应用于氯碱工业。 全氟磺酸膜(Nafion)以化学稳定性著称, 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同时耐40%NaOH和100℃温 度的离子交换膜,因而被广泛应用作食盐电 解制备氯碱的电解池隔膜。
O [ NH C NH NH
O C NH
O C
O C ]n
2012-10-22
(iii)芳香杂环类 ① 聚苯并咪唑类 如由美国Celanese公司研制的PBI膜即为此种 类型。这种膜材料可用以下路线合成:
H 2N NH2 + H 2N NH2 n O O C O C O
OH N C N N N C + 2 n + 2 n H 2O
C l2 A K A K A K A K A
N aO H K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D
阳极水
C
D
阴极水 咸水
图6—2 食盐生产电渗析器示意图 A:阴离子膜,K:阳离子膜;D:稀室,C:浓室
2012-10-22
膜电解 膜电解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NaCl水溶液的电 解来说明。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一定电压,则 阴极生成氯气,阳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阳 离子交换膜 允许Na+渗透进入阳极室,同时阻拦了氢氧根离 子向阴极的运动,在阳极室的反应是: 2 Na+ + 2 H2O + 2 e = 2 NaOH + H2 在阴极室的反应为: 2 Cl- - 2 e = Cl2
透析 是最早发明的膜分离过程。此法效率低,速度慢,处理
量小。人工肾膜材料由丙烯酸酯类、聚砜、聚丙烯腈、聚苯醚 (PP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