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学子担当“经典传唱人”和诗以歌唱响中国风骨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作者:鲁雨涵高雪梅来源:《畅谈》2018年第07期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自春节在央视开播以来,好评不绝,成为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现象级”电视节目。
这档“和诗以歌”节目,开播次日以9.3的豆瓣评分创文化节目新高,为央视迎来了戊戌年的“开门红”,并在今年两会上引发关注。
担任《经典咏流传》鉴赏团成员之一的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
王黎光委员表示,“希望《经典咏流传》的一些优秀歌曲,能够推广给我们的中小学生,让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歌曲,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烙印在他们心里。
”《经典咏流传》为“旧诗作”谱上“新旋律”,将愉悦视听的音乐和触动心灵的古诗结合起来,为观众呈上一场“诗”“歌”盛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高晓虹评价道:“《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它为传承找到了一个强大而流畅的节目逻辑,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告诉记者:“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尤其是经典诗词,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所有时代。
我们所做的就是用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最易懂的方式将它传播出去,叩响当代人的心扉。
”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诗词歌赋在当代音乐旋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从“流行”真正走向了“流传”。
一举拿下豆瓣9.3的高分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引发全民热议之后,央视于2018年春节期间再次推出诗词文化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
“《经典咏流传》是国内首档最快速、最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基本要求的电视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让传统文化具有了时代性,为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与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建立了有机的连接,让主流的经典再次成为流行的先锋,真正做到了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经典咏流传》开场白(三季全整理)

【作文素材】《经典咏流传》开场白(三季全整理)【第一季】1、“诗言志,歌永言。
”古人和诗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翻开那些古老的诗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在这当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
让我们再一次把这些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用今天的旋律重新谱写和传唱,让经典再一次流行。
2、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当中有这样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短短十四个字,却道出了李白积极进取,但却狂放不羁的一生。
这些经典的诗词流传至今,传承的绝不仅仅只是诗词和文字,它还有当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我们将带你跨越时间的维度,将古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唱给你听。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这样一首诗,道理通俗,情感质朴,朗朗上口,教化千年。
正是这样一些润物细无声的诗词,早已融入到了传统美德当中,融入到了我们的民族血脉当中,成为我们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我们将带您重回千年课堂,把古人的所学所思,唱给你听。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当年陶渊明在举头远眺的那一刹那,他便将这样一幅景象永远地融入到了他的这首经典诗作当中。
在很多古代诗词的背后,我们都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胸怀、抱负和志向。
我们将跨越时空,把古人的胸怀志趣,唱给你听。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的山河是一幅大美的画卷,千言万语道不尽,但是古人却极具智慧地将这山山河河融入到了精炼的诗句当中。
我们将把中华的大好河山,唱给你听。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一种情感叫乡情,有一种依恋叫故土难离。
历朝历代的这些文人墨客也好,征夫游子也好,无论他们奔行在祖国的哪一方疆土,他们内心永远深深牵挂着的是故乡。
我们把这些历史当中行者的歌,唱给你听。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完善自己的旅程,这一路上所有的经历,无论悲喜,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寂寞忧愁时读一què( )《定风波》,能拥有豁达敞亮的心境: ,;(A))穷困僚倒时读一卷《史记》,能收获从容理性的智慧。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jí())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B)端起沉向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燥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写出汉字。
(2)画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A)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B)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3)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意义连贯,结构一致。
2.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2)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100字左右)(2)本周五下午班级将举办主题为“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朗读比赛,需推迟20分钟放学,小东同学拟写了一条短信发给本班家长,短信中有表述不当之处请帮他修改。
尊敬的家长,您好!本周五下午班级将举办主题为“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朗诵比赛,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
谢谢。
(3)《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经典咏流传1-4季开场白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2021年诗意中国,源远流长经典诗词致敬英雄重温这份《经典咏流传》开场白“浸享”诗词与英雄对话第一期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有一种生命,叫诗词有一种光芒,叫英雄建党百年征程无数英雄为了信仰,为了理想前仆后继“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我们沿着诗词的长河重走英雄来路追寻他们伟大的足迹开拓我们人生的视野传唱经典,与英雄对话我们用音符留住时光用歌声刻印精神第二期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少年时“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虽然“韶华不为少年留”但无论我们行走多远归来仍是少年第三期勇气是我们人生的底气“天地一逆旅,但安能行叹复坐愁?”勇气让你面对艰难,活得坦然“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勇气让你看清逆境,看到希望“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勇气让你少些焦虑,多些从容“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我们致敬英雄,汲取勇气“一点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世界也会敞开更多的大门第四期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从这个世界匆匆而过但是在生命的天平上却有一个砝码份量非同寻常它超越了个人名利“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它超越了家庭血缘“终当移孝作忠臣,为我国家扶厄运”它超越了生死考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它甚至超越了时间的边界没错它是我们的祖国“许国不复为身谋”为了祖国,我们义无反顾第五期“心心复心心”爱永远是每个人的必需品“郎骑竹马来”,带来天真的爱“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道出缠绵的爱“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那是深切的爱而有一种爱传递了千年这种爱有“繁霜尽是心头血”的真挚这种爱有“粉骨碎身全不怕”的勇敢有“不要人夸颜色好”的超然这就是古今英雄“相与济苍生”的深沉大爱第六期“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有志向的人自信自强“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有志向的人心有远方“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有志向的人情深意长“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有志向的人不会虚度时光“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有志向的人看淡名利“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有志向的人是最可靠的力量“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新时代,新舞台让我们“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第七期“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辉他们有“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的高尚友情有“不思量,自难忘”的真挚爱情有“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的不舍乡情有“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痛楚悲情有“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拳拳亲情更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满腔豪情英雄的真情总会化为人间甘霖“东风洒雨露,春日在天涯”第八期“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每一位英雄都在书写最真实的人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的炽热情怀“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苏武的不灭气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范仲淹的爽直磊落“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文天祥的至死不渝英雄探寻着生命的真谛“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让我们在经典中与英雄相伴第九期英雄的本色是什么?是“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坚韧顽强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不辞艰辛是“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超越平庸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满腔壮志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不惧牺牲是“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襟怀坦荡是“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的无私奉献英雄自古常如此,愿逐月华流照君让我们在经典中追随那些铿锵前行的脚步第十期一首经典就是一位良师益友“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教会我们成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会我们珍惜“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教会我们旷达“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教会我们放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教会我们志向与经典同行,诗词为伴第十一期“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青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年华美好青春带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甜蜜青春也会走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困惑但“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春总会激荡出“一身能擘(bò)两雕弧虏骑(jì)千重(chóng)只似无”的力量张扬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义气因为青春意味着奋发与成长愿每个人都能永葆青春的状态“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校歌传唱彰显文化育人

校歌传唱彰显文化育人一、校歌的意义校歌是学校向内传达爱校精神和校园文化、向外展现学校历史与特色的最直接表现。
传唱校歌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易于传抄,便于广泛传播,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爱校情感的内在需求。
学生学习唱校歌,能更好地了解、认同和践行学校的价值观和校训要求,并融入到校园精神氛围中,从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此外,校歌传唱还能够强化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心态,帮助学生实现个性与群体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校歌的传唱方式1. 课堂传唱: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校歌为主题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引导、演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校歌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进而学习唱校歌。
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讲解,交流大家的美好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 校园广播: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形式,传播校歌,同时介绍校歌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到校歌,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文艺演出:可以安排校内文艺晚会、音乐会等演出活动,把校歌融入到演出中,让学生在欣赏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校歌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三、校歌传唱的应用场景1. 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校歌传唱活动,利用校歌这一学校文化的载体,加强新生对学校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增强新生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也有助于新生融入校园。
2. 校园大型活动:可以在体育比赛、拔河比赛、开学典礼等大型活动中,结合文艺演出、比赛表彰等环节,以校歌为背景音乐或演唱曲目,增强活动氛围和学校文化氛围。
3. 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在校园各类比赛、文艺活动、课间操等日常活动中,让学生学唱校歌,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校歌传唱是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校歌传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开展课外文艺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为学校文化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乐湾醉美声,经典咏流传”歌曲传唱活动方案

有歌声”时间进行排练 (3)4 月 18 日 16:30—17:20 ,节目检查 (4)4 月 22 日 15:50(班会课)—17:20 ,正式演出 4.演出地点: 乐湾剧院 5. 主持人选拔: 语文老师推荐(每班一人),年级组选拔4人。 6. 奖项设置: 特等奖 1 名、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7 名 7. 颁奖方式: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现场颁奖 8. 评分标准: 参看附件一 9. 参赛曲目: 参看附件二
七年级语文组 七年级组 2018 年 4 月 2 日
附: “乐湾醉美声,经典咏流传”歌曲传唱活动评分细则 “乐湾醉美声,经典咏流传”歌曲传唱活动参赛曲目及出场顺序
附件一
“乐湾醉美声,经典咏流传”歌曲传唱活动评分细则
项目
评分点
分值
思想
表演歌曲内涵深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 积极向上。
10 分
音色 音色优美,音质纯净,音域宽广。
演唱准确,演唱技巧好,多人合唱配合默契、 10 分 声音和谐。
形象
服装整洁,舒展自然,仪态大方,形象打扮 符合歌曲内容。
10 分
台风
台风端庄,服装整洁统一,精神饱满,演唱 姿势优雅,表演流畅自然,富有美感。气氛 驾驭能力强,观众反映热烈
10 分
附件二 “乐湾醉美声,经典咏流传”歌曲传唱活动参赛曲目及出场顺序
10 分
得分
音准 音调准确,音准好,音高符合曲调。
10 分
节奏 演唱节奏准确,乐感好,速度紧跟节拍。
10 分
吐字
吐字清晰,表达清楚,所演唱歌曲的语言发 音标准。
10 分
气息 气息稳定,声音松弛,圆润动听。
10 分
情感
能准确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情感表达恰 到好处,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歌声迎接抗战胜利——育才学校音乐组在重庆的演出活动

利用一 切机会 ,争 取对外演 出。演 出 的 目的 ,一是为 众 皆 为 之 动 容 , 亦 有 感 奋 而 泣 者 。 ”冯 玉 祥 夫 人 对 了宣传 抗战 ,鼓动 民众 ;再 就是 为了学校 的生存 而扩
大 社会 影 响 ,筹 募 办 学 经 费 。
( 一)
“ 育 才 ” 的 孩 子 们 也 怀 有 深 深 的 感 情 , 她 在 一 次 对 苏 广 播 时 曾这 样 介 绍 说 :“ 育 才 学 校 … … 这 一 群 小 朋 友 都 是 从 战 地 炮 火 之 下 逃 难 出 来 的 、 流 离 失 所 无 家 可 归 的
聂 耳 冼 星 海 的 歌 曲如 《 黄河 大合 唱》等 ;次年 1 1 月,
学校像 昏天 黑夜 中一颗熠熠 放光 的宝石 ,为 民族解 放 上 演 了 一 系 列 歌 舞 。 如 《 游击 队 的故事 》和 《 空
和 民 主 运 动 作 出 了 出 色 的 贡 献 。 这 所 学 校 始 建 于 1 9 3 9 年7 月 , 校 址 在 重 庆 北碚 草 街 子 的凤 凰 山 上 。学 校 音 乐 组 的 学 生 是 经 智 力 及 特 科 测 验 后 从 各 省 来 的 难 童 袭 》 。特 别 是 舞 蹈 《 空 袭 》 ,表 达 了母 亲 对 女 儿 惨 死
社 会 中 一 切 都 应 有 深 切 的体 验 与 认 识 , 否 财 就 是 一 个 他 们 虽 幼 稚 ,但 是 坚 强 的 歌 声 唱 出愤 怒 , 也 唱 出 了 感 艺 术 匠 人 而 不 是 艺 术 家 。 学 校 不 单 要 培 养 他 们 成 为 专 激 , 他 们 为 了 正 义 真 理 而 讴 歌 。这 些 歌 多 半 是 通 过 民
过 教 师 合 唱 团 , 演 唱 出感 人 至 深 的 《 歌 曲中 的 中 国近 育 才 的演 出 , 增 进 了 中 外 儿 童 的 了解 , 鼓 舞 了 南 洋 华 代 史 》 反 映 我 国 人 民 前 扑 后 继 反 帝 反 封 建 的 斗 争 过 侨 的 爱 国 热 情 , 为 促 进 反 法 西 斯 的 国 际 统 一 战 线 贡 献
唱响古典诗词 弘扬民族文化

唱响古典诗词弘扬民族文化——海曙区图书馆中华古诗词吟唱大赛[实施背景]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江泽民总书记就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许多传世之作,他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
可以说,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瑰丽至宝”。
挖掘古老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古诗词吟唱是前人的一种唱读方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这门艺术来自民间,与方言及民间音乐密切结合。
但随着普通话朗读与朗诵的倡导和推广,吟唱之道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不被人广泛关注。
然而,五千年文化文明古国,渊博精深的古诗词,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断发展的艺术奇葩,吟唱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根基,让他们在深厚的文化、优美的字里行间资源中接受熏陶和感染,寻根固本。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中国有着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君子务实、重德好仁等美德。
吟古论今,既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因此,我馆联合学校、社区举办系列活动,利用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探索实践,让未成年人吟唱一些古诗词名篇,从而进入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之中,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养成、一生的发展大有好处。
[基本做法]在未成年人读书节期间,我馆通过在辖区的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活动,联合爱菊艺校联合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华古诗词吟唱大赛等形式进行推广和深入。
未成年人以年龄段、班为单位进行诵读经典吟唱古诗词活动,每个班级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古诗各不相同,表演得让人耳目一新。
在舞台上,他们用不同的风格和多种形式来演绎古诗词的风采。
蓓蕾班的小朋友们虽然年龄小,但不管是朗诵、吟唱,还是舞蹈,每个人都非常投入,让人赞不绝口。
有的在吟唱中,还穿插使用了英文和越剧的形式来表现古诗词。
有的运用武术表演更让人啧啧称赞。
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过零丁洋》,从学生的吟唱和创造中充分体现渗透力所在,通过听、唱、试、画、创等音乐手段把孩子带入音乐世界,更深地认识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精髓,了解古代诗人的爱国之情、生命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
张觉先;《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117.《汪达之是新旅团员的汪爸爸》作者:曹汉;《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118.《汪爸爸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者:陈伟;《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119.《朗诵诗:追思》作者:狄凯尔;《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120.《我要参加新安旅行团》作者:洪友龙;《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108.《“汪爸爸”不是“写”出来的——洪友龙夫妇来淮寻访纪实》作者:顾学让;《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121.《行知在新安——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安旅行团>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作者: 顾学让;《上海新旅通信》(第四期)特刊《怀念新旅之父汪达之》2018年2月8日版。
学生表演 重庆育才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学生原创作品展示 重庆育才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引来众人关注,用流行音乐传唱经典诗词,一首尘封300年的小诗《苔》作为狗年第一励志语录流行了起来。
央视版的文化大餐点燃了众多年轻观众,在中学校园里,育才版的《经典咏流传》也震撼上演。
3月29日晚,重庆育才中学首届“经典咏流传”大会唱响学校演播大厅,思维活跃的中学生们将经典诗
词和现代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创作了数十首百转千回、脍炙人口的歌曲,共同唤醒了少年血液里流动的家国情怀与中国精神。
古典与时尚完美结合 中学生赋予诗词新生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零零碎碎,点点滴滴,梦里兰舟梦里春水急……”一曲唱闭,舞台上传来一句“我们是育才学子,我把《声声慢》唱给李清照听,她能听见
吗?”这时,安静的会场里有人应声答道“她一定
育才学子担当“经典传唱人” 和诗以歌唱响中国风骨
王 静
育才风采
听得见!”完美谢幕,感动众人,高二14班的表演赢得了全场持续而热烈的掌声。
随后,《霸王别姬》《清平调》《长歌行》等学生原创改编节目陆续登台,那些缅怀的、咏叹的、寻根的情怀,打动了现场的全体师生。
据了解,舞台上的每一个节目皆由学生创作词曲,他们用朗朗上口、涓涓入耳的旋律,配上动人的情景剧表演,将千百年流传下的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境界再现出来,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发扬。
“我们喜欢苏轼,喜欢他的豁达与超然,乐观与知足,一曲《定风波》唱给你听。
”吕灵希同学称,上期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时就写下了几句词,趁着学校《经典咏流传》节目筛选之际,他和好友陈彦霖合作,创作了这首《定风波》,他们希望和苏轼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体会那种“纵然命运沉浮,也能笑对风云”的大师心态。
育才中学首届“经典咏流传”大会 重庆育才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 这次“我”来承包整个舞台
梁薆玥是同学们心中公认的才女,尤为喜欢古典诗词,空闲时也会自己写写小诗,这次高一28班带来的节目《芦叶满汀洲》从编到排,全都由这个平时“不怎么活跃”的女孩来独挑大梁。
“体艺节、创造节……这些活动我一般都只负责后勤,把同学们交代的事情做好,没想到这次参演的节目我能全程负责,成为了现场总统筹,同学们都说我承包了整个舞台。
”梁薆玥表示,最近这三周时间感觉自己像打了鸡血般,每天都活力满满,她将原词完全打破之后重新再创作,在考虑韵律的基础上又配了曲,“虽然费了很多脑细胞,但觉得非常有意义。
”
同样收获好评的节目还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作者谈思序提起创作过程感慨颇多,“开场的前两句,写了两天,一度想要放弃,突然有一天午觉醒来,缪斯女神就来找我了,接下来的词便一气呵成。
”这个钟情中国风的大男生,在这次《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编排中与叶沛颖同学合作,完成了他们心中的“史诗”,从词曲到剧本,从舞美到服饰,从走位到演唱,他们都力求完美,惊艳了全场观众。
“古典诗词的传承,不仅仅是背诵,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只能让人被动接受。
”谈思序说,他认为,中华经典的传承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这种参与是建立在爱与理解上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便能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产生仰慕之意,敬畏之情。
”
(转自华龙网)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