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解调(相位鉴频器)电路实验
频率解调(相位鉴频器)电路实验

实验九频率解调(相位鉴频器)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2. 熟悉相位鉴频器的和其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3. 观察移相网络参数变化对鉴频特性的影响;4. 通过将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进行联机实验,了解调频和解调的全过程。
二、预习要求:1. 复习相位鉴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2. 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三、实验电路说明:本实验电路如图9-1所示。
图9-1四、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2. 万用表3. 实验箱及频率调制、解调模块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逐点描绘法测绘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的静态鉴频特性:1)用高频信号源从P1端输入一幅度适中、6.5MHz的的正弦信号;2)将开关K1拨至R5档;3)用万用表测鉴频器的输出电压:在5—8MHz的范围内(以6.5MHz为基准),以每格0.02 MHz的间隔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记录下来并绘制出静态鉴频特性曲线(注意:当6.5MHz 相位鉴频时,应使输出电压为零;如果不为零,可以调可变电容C5,归零后再进行实验);4)将开关K1拨至R6档,重复第2)步的工作,并与之比较;2.观察调频信号解调的电压波形:1)将调频电路中心频率调为6.5MHz;2)将鉴频电路的中心频率也调谐为6.5MHz;3)将调频输出信号(调频电路中的TP1端)送入相位鉴频器的输入端P1,将F=2KHz 的调制信号加至调频电路的输入端进行调频;4)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比较二者的异同。
将调制信号的幅度改变,观察波形变化,分析原因。
六、实验报告要求:1、整理各项实验所得的数据和波形,绘制出曲线;2、分析回路参数对鉴频特性的影响;3、分析讨论各项实验结果。
通信电子线路相位鉴频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相位鉴频器成绩学院信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实验室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1、熟悉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和相位鉴频器电路原理及构成。
2、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和相位鉴频器的鉴相特性及测量方法。
3、特变容一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两实验板进行联机试验,进一步了解调频和解调全过程及整机调试方法。
二、预习内容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预习有关相位鉴频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电路和实用电路。
2.分析初级回路、次级回路和耦合回路有关参数对鉴频器工作特性(S曲线)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1、取踪示波器(RIGOLDS5062cA数字存储示波器)2.频率计(AT-F1000-C数字频率计)3.扫频仪(BT3C宽带扫频仪)4.万用表(DT9205数字万用表)5.清华科教TPE-GP2型高频电路实验箱及G4实验板6.高频信号发生器(前锋QF1055A/1056B信号发生器)四、实验原理从调频波中取出原来的调制信号,称为频率检波,又称为鉴频。
在调频波中,调制信号包含在高频振荡频率的变化量中,所以调频波的解调任务就是要求鉴频器输出信号与输入调频波的瞬时频移成线性关系。
鉴频器电路是先借助谐振电路将等幅的调频波转换为幅度随瞬时频率变化的调幅调频波,再用二极管检波器进行幅度检波,以还原出调制信号。
由于信号的最后检出还是利用高频振幅的变化,为了避免寄生调幅干扰检出的调制信号,一般都将输入鉴频器的调频波进行限幅去干扰,使其幅度恒定后再进行鉴频。
五、实验步骤及内容记录(包括数据、图表、波形、程序设计等)1,用扫频仪调整相位鉴频器的S型鉴频特性。
2、鉴频器的静态测试输入信号改接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入电压约为100Mvp-p,用万用表测鉴频器的输出电压,在5.5MHZ-7.5MHZ范围内,以梅格0.2MHZ条件下测得相应的输出电压。
填入表5.566.577.53、FM信号的解调FM调频电路输入端不接音频信号,将频率计接到调频器的F端,C3(=100pf)电容开路,调整Rpl使Ed=4V,调RP2使f0=6.5MHZ,将f=2KHZ,Vm=400mVpp的音频调制信号加至调频电路输入进行调频。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doc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doc一、实验目的1、了解调频与鉴频原理及实现过程。
2、熟悉调频与鉴频电路设计、特性及应用。
3、掌握使用信号调制解调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仪器1、实验箱、波形发生器(信号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频谱分析器。
2、二极管、可变电容器、晶体管、电解电容等元器件。
三、实验原理1、调频的原理调频记载波的频率随着信息发生改变而改变,调制信号是高频信号(100kHz~10MHz)、载波频率是低频信号(1kHz~10kHz)。
它是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方式将模拟信息信号转化为模拟电磁波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在调频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改变振荡电路的频率来实现。
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以下电路:其中,变容二极管VP电容大小随电平改变,导致谐振频率的改变,实现载波的调制,调制后的信号经过放大、过滤器的处理后输出。
其中,二极管和晶体管NT共同组成放大电路,电解电容CE和电感长L组成的LC滤波器用于过滤混频器中产生的噪声,过滤后的信号被输出。
鉴频是指将调频信号还原为调制信号,实际上是把中频信号当作原始信号。
于是要求从调制信号中分离出中频信号的幅度。
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以下电路:其中,变容二极管VC捕捉调频信号的高频载波信号,将高频信号与本振(初始频率与调频的载波频率一致)信号做混合后得到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滤波器的处理获得载波调制的信息信号。
其中,Di、Q1和Q2构成的混频器,将高频信号和本振信号相混,得到中频信号,接着经过放大、LC滤波得到模拟的模拟信息信号,而模拟输出的信号经过后续相关处理用于提取原始调制信号,也作为后续电路的输入信号。
四、实验方法1、按上述调频器和鉴频器电路原理搭建实践电路,注意在电路调试的过程中,应对电路中各部分元器件的选替、位置的调整及参数的设计进行筛选评估,以保证本次实验的顺利完成;2、利用波形发生器产生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搭配上调频器输出的高频载波信号,将正弦波或方波信号转化为调制成振荡频率不同时的高频信号输出,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后和调频后的波形和频谱,调节调制量和调节放大量,观察波形和频谱的变化;3、将经过调频后的信号,加入到鉴频器电路后,观察通过混频、放大、滤波等结构,将高频波转化为的中频波和模拟信息信号等的波形和频谱变化。
《高频实验》实验六 频率调制与解调

实验六频率调制与解调一、实验目的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电路的原理。
2.掌握集成电路频率解调器的基本原理。
3.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4.掌握MC3361用于频率解调的调试方法。
5.掌握调频与解调系统的联测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试变容二极管的静态调制特性2.观察调频波波形3.观察调制信号振幅对频偏的影响4、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三、基本原理:调频即为载波的瞬时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
其频率的变化量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常采用变容二极管实现调频。
该调频电路即为实验三所做振荡器电路,将S2置于“1”为Lc振荡电路,从J1处加入调制信号,改变变容二极管反向电压即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从而改变振荡器频率。
R1,R 3和VR1为变容二极管提供静态时的反向直流偏置电压。
实验电路见图6-l。
图6—1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图6—2 MC3361构成鉴频电路解调电路如图6-2所示,它主要完成二次混频和鉴频。
MC3361广泛用于通信机中完成接收功能,用于解调窄带调频信号,功耗低。
它的内部包含振荡、混频、相移、鉴频、有源滤波、噪声抑制、静噪等功能电路。
该电路工作电压为十5V。
通常输入信号频率为10.7MHZ,内部振荡信号为10.245MHZ。
本实验电路中根据前端电路信号频率,将输入信号频率定为6.455MHZ,内部振荡频率为6MHZ,二次混频信号仍为455KHZ。
集成块16脚为高频6.455MHZ信号输入端。
通过内部混频电路与6MHZ本振信号差拍出455KHZ中频信号由3脚输出,该信号经过FLI陶瓷滤波器(455KHZ)输出455KHZ中频信号并经5脚送到集成电路内部限幅、鉴频、滤波。
MC3361的鉴频采用如图6-3所示的乘积型相位鉴频器,其中的相移网络部份由MC3361的8脚引出在组件外部(由CP4移相器)完成。
图6—3 乘积型相位鉴频器C54、R62、C58、R63、R58与集成电路内的运算放大器组成有源滤波器。
实验六_频率调制与解调

实验六频率调制与解调陈建151180013(一)频率调制三、实验电路及原理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变容二极管调频模块与相位鉴频模块,按下变容管调频模块电源开关,此时变容二极管调频模块电源指标灯点亮。
2 .静态调制特性测量输入端先不接音频信号,将示波器接到调频器单元的6TP02,调整6W2使输出幅度最大。
将频率计接到调频输出(6P02),用万用表测量6TP03点电位值,按表所给的电压值调节电位器6W1,使6TP03点电位在1-9.5V范围内变化,并把相应的频率值填入表。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V12p01 1.2 1.5 1.8 2.2 2.8 3.4456789.5 Fo/MHz31.532.333.033.834.835.836.737.938.939.940.641.6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但是可以近似为线性,斜率为1.21MHz/V。
这代表了该调频器件的调频灵敏度Kf。
3.宽带调频和窄带调频的观察将被调制信号的幅度调为500mV时,此时信号频带宽度约为1MHz,相对于中心频率30MHz来说属于窄带调频,频谱分布如下。
然后将被调制信号的幅度设为5V,此时信号宽度约为10MHz,相对于中心频率30MHz来说属于宽带调频,频谱分布如下。
五、实验思考由右图可知,反偏压越大,则电容越小。
反偏压可以由电位器12W01 来调节,因此电位器12W01 可以调节 C 的大小。
3.解释接上被调制信号后中心频率的跳变。
这个问题是由于在被调制信号的输入端的耦合电容是电解电容,当加上信号后,该电容处于反偏状态,会有一定的漏电流,所以会导致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中心频率的跳变。
当把电解电容换成普通电容之后,该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亲手换了试的)(二)调频信号的解调三.实验原理四.实验电路五.实验内容和结果1.找到调频中心点中心点在10.7MHz左右,为了具体测出中心点,采用的方法如下:输入信号使用信号源产生的调频波,调制频率是1kHz,频偏是120KHz(这个需要试到足够大的值),改变载波的频率,知道在某个点输出波形没有明显失真为止,最后得到的结果是10.4kHz左右。
相位鉴频器实验报告

相位鉴频器实验报告相位鉴频器实验报告引言:在电子通信领域,相位鉴频器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元件,用于检测和测量信号的相位和频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相位鉴频器电路并进行测试,验证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 了解相位鉴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相位鉴频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进行实际信号的相位和频率测量。
实验器材和材料:1. 相位鉴频器芯片;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源供应器;5. 电阻、电容等元件。
实验步骤:1. 搭建相位鉴频器电路:根据相位鉴频器芯片的引脚连接图,将芯片与其他元件连接起来,注意接地和电源的连接;2.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将信号源的输出端与相位鉴频器的输入端相连,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相位鉴频器的输出端;3. 调试电路: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等元件的数值,使得相位鉴频器的输出信号能够正确地反映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4. 测试信号的相位和频率:使用示波器观察相位鉴频器输出的波形,并通过示波器的测量功能获取信号的相位和频率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调试和测试,我们成功搭建了相位鉴频器电路,并获取了信号的相位和频率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相位鉴频器对于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非常敏感,能够精确地测量出信号的频率。
而对于相位的测量,相位鉴频器也能够给出较为准确的结果,但在高频信号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相位鉴频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验证了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相位鉴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路元件,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掌握相位鉴频器的原理和调试方法,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展望:相位鉴频器作为一种基础的电路元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未来,相位鉴频器可能会更加精确地测量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同时具备抗干扰和抗噪声的能力。
13.鉴频器实验

鉴频器实验学号:200800120228 姓名:辛义磊 仪器编号:30一、 实验目的1、 进一步理解鉴频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2、 掌握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实现电路与测量方法3、 进一步掌握频率特性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器材高频电路试验箱 数字示波器 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万用表 三、 实验原理能够完成对调频信号解调的电路称为鉴频器,它是从频率已调波中不失真地还原出原调制信号的过程,它们的任务是把载波频率的变化变换成电压的变化。
其基本方法是将调频波进行特定的波形变换,使变换后的波形中包含有反映调频波瞬时频率变化规律的某种参量,如幅度、相位或平均分量,然后设法检测出这个参量,即得到原始调制信号。
就其功能而言,尽管鉴频器的输出V o (t)是在输入信号V i (t)作用下产生的,但二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信号。
显然,鉴频器将输入调频波的瞬时频率)(t f (或频偏)(t f )的变化变换成了输出电压)(t V o 的变化,这种变换特性称为鉴频特性,它是鉴频器的主要特性。
输出电压与瞬时频率)(t f (或频偏)(t f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鉴频特性曲线。
在线性解调的理想情况下,此曲线为直线,但实际上往往有弯曲,呈S 形,简称S 曲线。
鉴频器的主要指标有鉴频特性范围2maxf ∆和鉴频灵敏度dS 。
鉴频线性范围是指鉴频特性曲线中近似直线段的频率范围,用2max f ∆表示。
它表明了鉴频器不失真的解调时所允许的频率变化范围,因此要求2max f ∆应大于输入调频波最大频偏的两倍,即mf ∆>∆2f 2max。
2max f ∆也称为鉴频器的带宽。
鉴频灵敏度d S 是指在中心频率cf t f =)((0)(=∆t f )附近曲线的斜率,即cf t f dfv S =∆∂∂=)(0|。
显然,鉴频灵敏度越高,意味着鉴频特性曲线越陡峭,鉴频能力越强。
鉴频器的类型和电路很多,如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脉冲计数式鉴频器、锁相鉴频器。
鉴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实验

U/V
根据测得数据,选择线性度较好的区域计算鉴频灵敏度 SD,并找出鉴频中心频率f0。
鉴频电路调测
扫频测量法:将频率特性分析仪的输出信号加到鉴频器 的输入端Y1,检测探头加到鉴频器的低频输出端Y2。频 率特性分析仪的中心频率设置为6.5MHz,扫频宽度为 1MHz,频率特性分析仪的显示屏上直接显示出鉴频特性, 可绘制出S曲线。调节可调电感L1或平衡电位器W1可改 变S 曲线的斜率和对称性。
鉴频电路调测
鉴频特性曲线(S曲线)的测量 :
测量鉴频特性曲线的常用方法有逐点描迹法和扫频 测量法
鉴频电路调测
• 逐点描迹法: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fC, 电压幅度100mVp-p,加到鉴频器的输入端Y1。先调节中心频率f0 =6.5MHz,鉴频器的输出端Y3接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档) 测量输出直流电压U0值。(调节L1使其最大)。再改变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频率(维持幅度不变),记下对应的输出电压U0值, 并填入然后根据表中的测量值描绘S曲线。
2
1
22 23 R23 10K
1
8
4
2
0.1
U 2A 11
1 R12 2
7.5K N E5532
C13 2
20K
A GN D
R13
26
2R143. 9K15
100K
C9 1n5
U 2B 7
N E5532
1
2 GAIN2
12
C11 2n7
220 0.1
2
W1
1
3
1
1
+ 5V0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频率解调(相位鉴频器)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2. 熟悉相位鉴频器的和其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3. 观察移相网络参数变化对鉴频特性的影响;
4. 通过将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进行联机实验,了解调频和解调的全过程。
二、预习要求:
1. 复习相位鉴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2. 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9-1所示。
图9-1
四、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万用表
3. 实验箱及频率调制、解调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用逐点描绘法测绘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的静态鉴频特性:
1)用高频信号源从P1端输入一幅度适中、6.5MHz的的正弦信号;
2)将开关K1拨至R5档;
3)用万用表测鉴频器的输出电压:在5—8MHz的范围内(以6.5MHz为基准),以每格0.02 MHz的间隔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记录下来并绘制出静态鉴频特性曲线(注意:当6.5MHz 相位鉴频时,应使输出电压为零;如果不为零,可以调可变电容C5,归零后再进行实验);
4)将开关K1拨至R6档,重复第2)步的工作,并与之比较;
2.观察调频信号解调的电压波形:
1)将调频电路中心频率调为6.5MHz;
2)将鉴频电路的中心频率也调谐为6.5MHz;
3)将调频输出信号(调频电路中的TP1端)送入相位鉴频器的输入端P1,将F=2KHz 的调制信号加至调频电路的输入端进行调频;
4)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比较二者的异同。
将调制信号的幅度改变,观察波形变化,分析原因。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各项实验所得的数据和波形,绘制出曲线;
2、分析回路参数对鉴频特性的影响;
3、分析讨论各项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