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论文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论文
研究背景
当前小学生写作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内容空洞、表达不准确等,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生写作能力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意义
通过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培养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 出有效的培养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兴趣。
情境创设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 理解写作主题和背景,让学生更 容易进入写作状态。
写作素材提供
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书籍、图 片、音频等,帮助学生充实写作内 容。
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策略
写作技巧指导
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 的写作技巧指导,如构思、分
段、语言表达等。
写作练习
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帮助学 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其
综合评价法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全面评估 策略的效果。
针对效果评估的改进措施与展望
针对评估结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如调整策略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个性化辅导等。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如结合新技术和新理论,创新 写作能力培养策略和方法,加强跨学科合作等。
个案研究法
针对个别学生或班级进行深入的 个案研究,了解他们在策略实施 前后的写作能力和表现,以及他 们的反馈和建议。
对比实验法
通过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对比 两组学生在实施不同写作能力培 养策略后的写作能力和表现,以 评估策略的有效性。
策略实施效果评估的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法
运用统计学和可视化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相关性、差异性、回归分析等,以定量地评估策略的 实际效果。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难”是广大农村语文老师的共同心声。

不管怎样去讲、去说、去示范,学生总是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标准,甚至是一塌糊涂,一无可取。

每到作文课,老师声嘶力竭而学生却无从下笔。

那么如何能够走出农村小学作文“假、空”的困境呢?一、鼓励学生课内外阅读来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积累是作文训练的基石。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

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广泛的阅读。

农村的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

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

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

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现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素材缺乏、内容空洞、情感缺乏、层次不清、条理不强,不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都充分暴露了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的现状,近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改变突破口。

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淡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选择学生自己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目前,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试中,命题作文出现的频率很少了。

特别是近几年,几乎是“活题作文”的天下,针对此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可真是迫在眉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对学习的欲望。

学生的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使学生具有高昂的求知欲,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把命题作为突破口,进行学生命题、学生作文的探索。

首先要有步骤地将各种文体的命题方法进行指导,然后在教学课堂内利用简短的时间,开展命题比赛活动,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出好一组作文题,看谁的命题多,命题好,赛后选出最佳文题供全班同学写作训练用,可谓集思广益。

例如:在一次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我给学生提出了下列要求:在十五分钟内,请每位同学联系当前的社会规律或自己的生活实践,拟出一道议论文题,形式不拘。

结果,学生的情绪高涨,出题速度快得令我意外,少则三五题,多则近十题,有的文题还确实有价值。

如:①有的学生说“反正升学无望,混个毕业证了事。

”请就此话发表见解,以《析“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②社会上有人说:“生多少孩子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养得起。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以《生多生少有何关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③有人说:“天大地大不如钱大,爹亲娘亲不如钱亲”请你以《娘亲不如钱亲吗》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要怎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要怎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篇1:《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本文通过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以期促进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的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写作能力现状策略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语文阅读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

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最终实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如何激发小学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语文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较少,只是学生在写作时没有一定的写作素材、写作手法生硬、文章结构不够条理、语言单调、词汇贫乏。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小学学生写作时感到吃力,长此以往,小学生对写作就会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也成了许多教师头痛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怕上作文课,不愿写作文,说没有东西可写,也不知道如何下笔,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人如果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作文教学从起步就应该十分重视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有限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也是十分必要的。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写作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作文教学就会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解决学生动笔难的问题。

三、仿效课文,进行写作训练。

四、创造素材,培养写作能力。

五、注重实践,获得写作能力。

六、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保持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七、精心评改,巩固写作兴趣。

关键词:想象力解决问题兴趣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想象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儿童常常依赖于想象解释无法弄清的自然、社会、人自身的许多现象,实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各种愿望,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我曾经在圣诞节前夕以《圣诞老人来到我的梦乡》为题,写一个假想的梦。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写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能写出金色的钢笔,变化无穷的儿童驾驶汽车,外表和鸽子一样的神鸽……孩子们告诉我,这些都是自己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在假想的梦中孩子的愿望如愿以偿,在想像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拥有一切,无所不能,甚至可以主宰世界。

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应在学生已有的想像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他们想象的空间,丰富他们想象的内容,使他们的想象力不断发展,还孩子以童真、童趣,使他们的作文忠于自己的童心,使他们的想象力得以生长,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现状而言,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不高,他们年龄小见识少,社会活动不多,因而一提到习作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去写。

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一、教会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应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为主,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抓顺序、抓特点、抓联系,纵横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充分观察、思考,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照实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

那么观察事物有什么方法呢?1.方位观察法。

这是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2.主次观察法。

这是分清主要的或主体的事物,以及次要的或陪衬的事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从主到次、从大到小进行有次序地观察。

告诉学生凡是重点的应写得详细一点,凡是次要的可以一笔带过。

3.时序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按时间先后次序对事物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例如早晨、中午、傍晚。

4.远近观察法。

一般是先近后远,也可以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

5.分层观察法。

常见的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分析观察。

6.周期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方法。

7.动态观察法。

这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例如课文《蟋蟀的住宅》的作者,就把观察和描写的重点放在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上。

写它“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腿上的两排锯将泥土推到后面洞口,倾斜地铺开”。

作者还观察和描写了蟋蟀疲倦时休息的可爱状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培养动笔兴趣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内动力,因此想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

农村小学生写作成长之路----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创作需要灵感,小作者灵感在不经意间消失1、“坐井观天”的小天使知识面狭窄是农村小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除了电视之外,就没法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平时活动中形成的小学生学校、家庭二点一线。

虽然他们的活动时间非常的多,但由于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缺乏家长、教师的指导,都进行着一些盲目、单调、缺乏思维的一些游戏或活动。

比如今年在学校时,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弹弹珠,抓猫猫,抓麻将等游戏。

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把时间白白的浪费在游戏上。

在家里除了帮家里的爷爷奶奶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就是看电视。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孩子的作文写作就出现了语言贫乏现象。

2、缺乏词汇的读书人家庭教育在课外阅读方面缺乏指导,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任务重,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就没有了空间。

家长思想陈旧,鼠目寸光。

认为只要把教科书学好了,就什么都学好了。

家庭教育中家长走入了误区。

在学校教育中,我经常在班里强调,多读课外书籍,它的好处非常多:①帮助我们复习一些生字新词,经常与这些生字宝宝见面就像交朋友一样,熟悉了。

②认识一些新的生字、新词。

这样你就比别人更加优秀。

③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思路。

④开阔我们的视野,发散我们的思维……虽然好多小朋友听话就喜欢读,但在学校由于时间几乎都被学科老师占用了,在家里拿着课外书就被家长拿教科书取代了。

久而久之,课外阅读又回到起点。

所以现在孩子写作文口语用的较多,错别字通篇。

如我三年级一班应倩在一次日记中写到:“令(今)天,我帮妈妈做了一顿饭。

我先把彩(菜)洗干进(净),洗了之后就在干进(净)水里面桃(淘)。

彩(菜)洗好了就等着切肉,我切不好就找妈妈,妈妈就帮我切了。

我就把火打开,先放油,然后再放肉进去吵(炒),等快要吵(炒)熟时我就把彩(菜)倒下去,炒几下就熟了。

我就咬(舀)起来。

看着香喷喷的彩(菜),妈妈表羊(扬)了我,我心里高兴极了。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论文: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摘要: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的输送场所之一,为国家培养了适应社会的专业化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社会人才综合素质更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写作能力要求较高,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的要求。

本文首先对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能力;培养一、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一)写作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基础差,因此,写作基础并不扎实,仅仅具备高中毕业的学生所应具有的写作基础,但仍未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写作基础的要求。

此外,高职院校对专业学生入学基础要求不高,有的学生的文字功底是相对很差的。

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忽视了对文字基础的学习,忽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进入学校后写作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找到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引导的作用。

而老师采取的是单一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过多重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的授课,忽视了对理论知识地应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够重视。

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的提高过程,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过程,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写作过程仅仅是被动认知过程,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形成了被动写作的习惯,阻碍了学生主动写作的过程。

(三)写作训练不具延续性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夯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离不开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训练。

写作锻炼的延续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特点,也是学生提高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的要求。

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要延续的,持续不间断的课程教学和专业练习,才能夯实写作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诗圣杜甫在说起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绝对离不开阅读的积累。

毛主席在谈论写作的源泉时也提到过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来源。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味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从这些方面入手,初步讨论对于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72—01
小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没有系统的了解,很多人认为,写作就是“垒汉字”,由于这种思想的引导,很多学生的作文就好像是白水煮白菜,没有丝毫的兴味。

而且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平时对于生活也缺少敏锐的观察,因此,作文素材单一,水平提升也比较困难。

但是,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的水平可以体现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知识水平,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日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其实写文章可以很简单,就是将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用自己的语
言写出来即可。

但是,如何观察生活,怎样发现生活中的与众不同就是当前初中学生普遍欠缺的一个方面。

一直以来,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我们都会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但是,收效甚微。

学生依旧不能把握生活观察的技巧,写作依旧没有提升。

这不是写日记本身没有效果,而是教师缺少对于学生日记的“管理”技巧。

很多学生的日记说白了就是“急就章”。

等到老师要检查了才匆匆的东拼西凑,自然谈不上什么生活的敏锐观察了。

因此,提升日记的写作质量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关键。

其实让学生写日记主要要培养学生写作日记的兴趣。

学生不喜欢写日记一般是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因此将这个活动视为浪费时间的行为。

为了改善学生的这个观点,教师在布置日记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二、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真情实感
福楼拜曾经这样说过:“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的性情符合。

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如果对于一个事件一个人物,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作文是写不好的。

因为写文章就其本质方面来说就是将自己的感情付诸在笔端而已。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好的作品都是经过了作者感情升华的结晶。

因此,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首要的就是鼓励学生情感的释放。

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自己生活,用心去领悟人生的奥秘。

自己去发现
生活中的乐趣,发现世界万物中美好的一面。

而这种情感培养,要首先从学生对于自然的体悟中开始。

美丽的自然景色最容易让人的心灵受到震荡,获得美的启发。

因此,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从自然现象中寻找一些与人类情感相关的方面进行表述。

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的动植物的观察,引发自己心灵深处情感的激发,并将这种感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下来,就是写作的一个最佳状态了。

三、扩大阅读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好的文章写作,往往都离不开作者平时的阅读积累,一个人阅读的质量和数量越高,他笔下的文章也就可以到达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水平,没有一定的阅读就没有对于词语选择和语言表达的敏感度,即使对于生活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观察,也无法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

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的积累,但是这种课外阅读要将所谓的“作文大全”划归线外,很长时间以来,学生的课外读物几乎上都是各种类型的作文大全,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模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

我们所说的课外阅读资料指的是一些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学生在这种课外阅读的熏陶下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的生活经历,学习大师语言表达的优美和严谨,而且在长期的阅读中在头脑中可以逐渐形成一种语言表达的意识,就像俗语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回
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为学生选择了一些非常经典而且文字优美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比如朱自清、俞平伯、沈从文等散文大家的作品,并且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随时积累下自己认为让人可以感动的段落和句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自命题的散文作文,学生不仅利用了自己所积累的优美词句,而且长时间的阅读让他们对于散文的创作形成了一种“语感”,文字清新,文句通畅,可读性大大的增强了。

四、培养写作的创新意识
很多语文教师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指导学生背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写作的模版,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做法。

“模版”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但是却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作文提升的空间。

形成了一段僵死的程式化模式,让学生无法跳出这可窠臼,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激情。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要的即使让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熟悉的话语和方式,创新自己对于素材的一些想法,挖掘出写作素材的不同侧面。

比如,竹子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洁,但是有的学生从他的生长特点来考虑,认为竹子虽然长的高高大大,但是肚子空空,没有真才实学,最为新时期的学生,我们要让自己的头脑充实起来。

虽然这是一个老掉牙的素材,但是学生从中找到了新意,推陈出新,也就成为了整篇文章的一个很显著的亮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素材积累和阅读扩展以及大胆的创新意识,不要刻意的限制学生对于素材的理解,让思想的光芒辐射学生的作文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