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模板2016版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说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说明为简约描述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详见下页),有利于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统一,研究生院将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此处指从绪论到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攻博/硕期间取得的成果做了一个示范,并对一些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作了说明。
请研究生参照此示范的格式撰写学位论文。
1.若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只有一页,则单面印制,页码单面编排(即背面页为空白,不编页码和页眉),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的页码就分别编排为Ⅰ、Ⅱ、Ⅲ;若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为两页,正面和背面就连续编排页码双面印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自动就以奇数页开始(即分别以Ⅰ、Ⅲ、Ⅴ开始);其他情况,参照上述两种情况编排和装订;页码编排用罗马数字;2.第一章以奇数页(第“1”页)开始,第一章开始以后连续编排,其他章不是一定以奇数页开始;页码编排用阿拉伯数字。
如第一章最后一页为第17页,则第二章就以第18页开始。
3.页眉的编排分为两部分:(1)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页眉全用各部分内容的标题;(2)从第一章开始,奇数页页眉用“本章标题”,偶数页页眉用“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如某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二章ⅩⅩⅩⅩⅩⅩ”在编排上可能排在第18页,则其页眉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下为3.5cm,左右均为3cm,页眉和页脚距边界均为2.75cm;5.注意公式、图、表等规范性,同页中的公式编号须对齐,并注意公式、图、表等与正文之间应保持6磅的行间距;6.参考文献须按引用的顺序在文中标注(范例中已有示例),撰写时一定要注意格式(请按照范例,用半角) ,且序号与题目之间有1空格;7.若两个标题之间没有文字,第二个标题的段前距就设置为0(在范例中已有示范);8.未说明的,请参看范例的具体撰写格式或参阅“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根据《关于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的通知》(校研[2001]257号)的精神,将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的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印刷格式【模板】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印刷格式(一)论文格式样式1.硕士学位论文中文封面(附件二)、扉页格式(附件三)、书脊(附件五)和英文页面(附件四)的样式见附件;2.论文印刷时尚无法填写的答辩日期待答辩完成后要填写补齐,不要空缺;3.盲审(匿名送审)学位论文封面样式见附件六。
盲审学位论文格式有关要求为:封面和摘要中不要出现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和学校名称(即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发表论文清单要将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隐去;致谢不要出现在盲审学位论文中;4.英文页面上的中国姓名译为英文时参见前面论文摘要中的说明。
(二)目录的内容编排关于目录的格式要求:行距1.5倍,写到三级标题(即1.1.1),字体字号要求如下,并参考样本。
目录(黑体三号)摘要(黑体小四号)..................................................Ⅰ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Ⅱ第一章(黑体小四号)........................................*1.1(宋体小四)..................................................*1.2(宋体小四)................................................*1.1.1(宋体小四)...............................................1.1.2(宋体小四)................................................结论(黑体小四号)..........................................*致谢(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黑体小四号).......................................*附录..........................................*附目录样本目录摘要 (I)Abstract.........................................................................................................................................I I 第一章绪论 (1)1.1引言 (1)1.2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2)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回顾 (3)1.3.1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经济性 (3)1.3.2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设计 (4)1.3.3不确定航班对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影响 (6)1.4本文研究思路 (7)第二章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理论综述 (8)2.1航线网络决策的重要性 (8)2.2航线网络的演变过程 (8)2.2.1线性结构 (8)2.2.2网格结构 (9)2.2.3中枢辐射航线结构 (9)2.3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0)2.4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类型 (11)2.5中枢辐射航线网络对航空公司的影响 (12)第三章航班波特征分析 (19)3.1航班波基本形态分析 (19)3.2航班波运行质量的评价标准 (20)3.2.1理想航班波形态的中转时间指标 (20)3.2.2便捷的中转 (22)3.3航班波运行特征分析 (23)结论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8)附录 (50)(三)学位论文文字格式1.电子文档类型(1)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电子文档一般用WORD(2003版)输入;其他格式应经研究生部特许,原则上应能自动转成WORD格式并不会丢失图形、字符、公式和产生乱码。
word模板: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毕业论文(采用北大新校徽)

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西天取经打怪方案多准则评价研究*名:***学号: ********院系:取经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取经科学研究方向:取经规划与管理导师姓名:唐玄奘教授六三〇年六月版权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摘要西天取经乃我大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打怪方案,确保西天取经团队的安全。
本研究优化组合现有的N个涉及高阶妖怪的方案,形成N个可行的打怪规划方案。
进而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建立了包括xxxx等x个方面共x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在单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决策矩阵,采用特征向量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选取了两组不同的阈值、两组不同的权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得出了最优方案与最劣方案,供后世取经者参考借鉴。
注:该模板可使大家更专注于论文内容,节省排版时间。
当然,在使用这个模板之前,你至少得会word基本操作,知道如何使用“样式”(已定义好,这是整个模板的精华)。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使用“样式”,最好先Google或百度,否则这个模板对你的帮助有限。
想自定义“样式”的同学可以网上搜索,也可以参考以下图书:侯捷. Word 排版艺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以下就是该模板内置的“样式”。
关键词:多准则评价,打怪模型,七十二变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of Fighting Monsters Plans for Pilgrimage to the West for Buddhist SutraSUN Wukong (Management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t for Buddhist Sutra)Directed by Prof. TANG XuanzangAbstractblablalba……Keywords: 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blablabla……目录1 序论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意义 (5)1.3 研究目的 (5)1.4 研究内容 (5)2 研究综述 (6)2.1 多准则决策方法的历史与现状 (6)2.1.1 多准则决策的概念区分 (6)2.2 多准则决策方法在取经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2.2.1 多准则决策方法在各种取经问题中的运用 (6)3 研究区概况 (7)3.1 西天自然经济概况 (7)4 方法与数据 (9)4.1 这是标题二 (9)4.1.1 这是标题三 (9)4.1.2 这是标题三 (9)4.2 这是标题二 (9)4.2.1 这是标题三 (9)4.2.2 这是标题三 (10)5 结果与讨论 (11)5.1 这是标题二 (11)5.1.1 这是标题三 (11)5.1.2 这是标题三 (11)5.2 这是标题二 (11)5.2.1 这是标题三 (11)5.2.2 这是标题三 (12)6 结论与不足 (13)6.1 主要研究结论 (13)6.2 本文的不足 (13)参考文献 (14)附录A 西天和东土大唐的区别 (15)附录B 相关文献中的打怪方法 (16)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7)致谢 (18)表目录表3-1 xxx年西天人口及人口密度统计表 (8)图目录图3-1 西天区位图 (7)1序论1.1研究背景天竺…..1.2研究意义从实践角度出发,……因此科学评价取经打怪方案对确保唐僧团队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北大硕士论文格式

北大硕士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规范学生论文写作,会使写论文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大硕士论文格式,仅供参考!北大硕士论文格式篇一经济史:一门经济分析的方法内容提要:本文的目的在于强调经济史是一门经济分析方法。
本文首先诠释了经济史作为一门经济分析方法的含义,然后举了两个例子进行说明,并且阐述了把经济史理解成经济分析方法的意义,最后给出小结。
关键词:经济史方法经济学经济分析一、引言在经济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中,把经济史研究的主旨定位在描述和解释经济发展的历史。
这种定位抓住了经济史本质上是“史”的实质,凸显了经济史的本体论含义,但却相对忽视了经济史的方法论功能,即忽视了经济史作为一门经济分析方法的作用。
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这种定位易使研究者自身对经济史学科认识不全面,或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而且还导致经济史研究的学术空间越来越狭窄。
而且,有些学者还乐于把经济史研究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无涉,这也阻碍了经济史与经济学的交流,从而限制了经济史学科的发展空间。
不仅学界对经济史的方法论含义重视不足,高等院校的学生对经济史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区。
很多学生实际上并不十分了解经济史的方法作用,仅仅将其等同于历史探索。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经济史研究就是搞历史,只不过侧重于经济方面。
经济史与现实没什么关联,也没什么实用性。
因此,他们对经济史研究的兴趣不高,尤其是学习经济学的。
①在高等院校的经济学院或者经济学系,经济史学科成为少数学生无奈的选择。
大多数学子宁可选择自己并不十分感兴趣的应用经济学科,也不愿投身到经济史研究中。
有鉴于此,笔者感到有必要凭借一个后学的大胆,就经济史研究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笔者认为,描述和解释经济发展机制和过程作为经济史的本体论含义没有错,也很精当。
通过整理辨析史料,能够尽可能地看清楚历史就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但为了繁荣经济史学科,推动其向前发展,鼓励更多的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发挥出经济史研究的“以史为鉴”作用,需要重点强调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含义,即经济史作为一门经济分析的方法,可以为经济问题的讨论带来新的视野和灵感。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Research on PaperYes Paper Layout Technology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hor Name ( Major )
Directed by your Supervisor
based目录iii目录第一章绪论21关于目录修改后的排版技巧211关于目录的制作和修改212此处为三级标题22关于图片表格公式的解决221表格的样式222此处为三级标题23页眉和页码的设置24脚注和参考文献上标241脚注和参考文献上标范例242此处为三级标题第三章paperyes论文一键排版的概念31一键排版的概念311此处为三级标题312此处为三级标题32一键排版的概念321此处为三级标题322此处为三级标题10附录11致谢12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13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本论文主要内容是基于本高校的论文格式要求利用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人工智能引擎排版出来的论文模板
2.2.1表格的样式4
2.2.2此处为三级标题5
2.3页眉和页码的设置5
2.4脚注和参考文献上标5
2.4.1脚注和参考文献上标范例5
2.4.2此处为三级标题6
第三章PaperYes论文一键排版的概念7
3.1一键排版的概念7
3.1.1此处为三级标题7
3.1.2此处为三级标题7
3.2一键排版的概念8
3.2.1此处为三级标题8
主要内容是基于本高校的论文格式要求,利用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的人工智能引擎排版出来的论文模板。各位同学可以通过此模板撰写论文,只需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内容填充到相应的标题下面就可以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论文排版的困扰。如果有的同学不会用此模板编辑论文,可以选择PaperYes论文排版,根据您所在高校的格式要求,自动生成目录和页眉页脚,解决奇偶页难题,智能编排标题、图、表和公式,适配字体字号和段落等,10秒搞定,安全高效。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于移...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王超日期:劲/弓年6月f日学位娩波:使用授权说明(必须装订在提交学校图书馆的印刷本)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因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延迟发布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学校口一年/口两年/口三年以后,在校园网上全文发布。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王超导师签日期:2Dl弓年6月J日鹾版权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目录4.3系统的实验和测试…………………………………………………………一464.311对系统功能的实验………………………………………………………464.3.2系统性能测试……………………………………………………………47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05.1总结……………………………………………………………………………………………………505.2未来的展望…………………………………………………………………一51参考文献……………………………………………………………………………5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5致谢…………………………………………………………………………………56V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图目录图目录图2.1模拟视频监控的结构………………………………………………………..6图2.2数字硬盘录像机的框架示意图……………………………………………..7图2.3全数字视频监控的架构…………………………………………………….8图2.4智能视频监控的基本工作原理.:…………………………………………一10图2.5智能视频监控的基本构成框架……………………………………………10图2.6智能视频分析的工作流程…………………………………………………11图2.7帧间差分法…………………………………………………………………13图2.8背景减除法…………………………………………………………………14图2.9Kim法……………………………………………………………………………………………一15图2.10目标跟踪系统协作示意图………………………………………………..17图3.1WAPPush基本架构………………………………………………………..22图3.2BPM的系统总体架构图……………………………………………………23图3.3讷10ne手机接收到推送通知………………………………………………24图3.4APNs的基本模型…………………………………………………………..25图3.5C2DM的流程………………………………………………………………26图3.6WilldowsPhone推送服务工作流程……………………………………….26图3.7)aⅧ)P的架构……………………………………………………………….29图4.1系统架构图…………………………………………………………………32图4.2图像分析模块………………………………………………………………36图4.3人脸识别流程图……………………………………………………………37图4.4人脸检测结果………………………………………………………………38图4.5PCA人脸特征提取…………………………………………………………40图4.6androidpn的服务器端架构…………………………………………………44图4.7androidpn工作流程…………………………………………………………44图4.8客户端的订阅功能…………………………………………………………45图4.9预警通知截图………………………………………………………………46图4.10查看视频截图……………………………………………………………一47VI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智能视频监控这种目标分类办法利用运动目标的静态特征进行分类,其并不涉及运动目标的时域特征,因而只需单帧图像就能够提取出来。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模板

[4] R. Hanson, L. Kouwenhoven, J. Petta, S. Tarucha and L. Vandersypen, Spins in few-electron quantum dot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79 (4), 1217 (2007).
Klimont, Z.; et al. 2009. Projections of SO2, NOx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emissions in Asia. Tellus, 61B, 602-617.
xx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具有丰富的xx知识和xx经验在整个论文实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严格要求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大胆创新使我在这一段宝贵的时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精神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题目:
标题
姓 名:
[5] D. Loss and D. P. DiVincenzo, 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quantum dots,Physical Review A 57 (1), 120 (1998).
注:以上是“顺序编码制”索引文献时参考文献著录法(对应第1章示例)。各项著录信息未核准,仅为样式参考。“著者—出版年”制索引文献著录方法如下(对应第二章示例):
段凤魁,贺克斌,刘咸德,董树屏,杨复沫. 2007.含碳气溶胶研究进展:有机碳和元素碳.环境工程学报, 1: 1-8.
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要求_论文格式_

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要求参照《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结合医学部研究生培养特点,制定本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几部分:1.封面(参见附件1)。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3.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练扼要,让人一目了然。
一般不宜超过20 个字。
4.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内容摘要,300~500字,中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第二行写导师姓名,第三行写所在院(部)和专业名称,第四行写论文摘要。
应另起一行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
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用括弧[]括起。
5.英文摘要:论文第二页为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英文题目,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格式为ph.d或m.d.candidate:;第二行写导师姓名,格式为directed by...或supervisor:...;第三行写所在院(部)和专业名称;第四行写论文摘要,格式为abstract;最下方一行为英文关键词(3~5个),格式为[keywords]。
参见附件2。
硕士学位论文可不写英文摘要。
6.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7.文献综述。
8.引言(或序言、序论、导论):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等。
9.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根据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
10.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学科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严禁抄袭剽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标题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导师:二〇一年月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摘要某某问题是…….本文①采用了……研究表明…….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①本研究得到某某基金(编号:XXX)资助。
ENGLISH TITLEAuthor Name ( Major )Directed by your SupervisorABSTRACT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categorized as amenity resources. Due to its importance to human welfare, the amenity resources theoretical study and valuation is an ongoing issue at the academic frontier in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rea.KEY WORDS: Key word 1, Key word 2, Key word 3,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引言 (1)1.1 Ⅲ族氮化物(GaN 基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1)1.1.1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的晶体结构 (1)第二章研究进展 (2)2.1 环境中黑炭的主要来源 (2)第四章图表示例 (4)第五章结论及展望 (5)参考文献 (6)附录A 附录示例 (8)致 (9)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10)注:目录从第1章开始,前边因页眉需要设置了标题,实际使用时更新后去掉前边部分。
使用时请删除本注释。
如本示例,更新目录后删除前边三项(摘要、ABSTRACT、目录)即可。
第一章引言①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集成电路问世以来,固体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度便在高速、低能耗、和高存储密度的要求下持续迅速地提高。
半导体集成电路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在Moore定律“大约每18个月芯片的集成度增加一倍”的预言推动下,硅基微电子芯片的特征线宽已经从Intel第一代处理器的10μm缩小到了2011年应用于第三代Core处理器的22nm[1, 2],目前正在向14nm工艺发展。
随着器件的缩小,尺寸限制所带来的量子效应也趋于明显。
当器件尺寸达到与电子的费米波长相比拟的长度时,离散能级以及干涉、隧穿等量子效应就会对器件中的电子输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小尺度下的新现象和新效应既是对传统半导体器件的挑战,也为开发新型器件提供了机遇。
如何突破传统器件的设计思路,利用这些量子效应来实现更高效、低能耗的计算,成为了物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3-5]。
……….1.1 Ⅲ族氮化物(GaN 基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Ⅲ族氮化物是一类具有宽带隙、强极化和铁电性的半导体材料。
常见的Ⅲ族氮化物如AlN、GaN 和InN都是直接带隙半导体……………….………….1.1.1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的晶体结构………….①第1章用了“顺序编码制索引文献”样式,采用后全文都只能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章研究进展①2.1 环境中黑炭的主要来源环境中黑炭 (black carbon)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过程 (Penner et al., 1993; Bond et al., 2004),这些不完全燃烧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会发生,因此,环境中黑炭气溶胶的来源十分广泛。
对当今大气环境中的黑炭,其主要来源是人类相关的燃料燃烧活动(段凤魁,2007),此外,一些自然过程也会产生黑炭,如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
根据过去的排放清单研究,大气环境中黑炭气溶胶的来源主要包括:1) 有机燃料的燃烧,主要包括能源行业、工业部门、交通运输行业、居民生活中煤、石油、天然气和各种生物质燃料的使用。
通常而言,燃烧效率越高,产生的黑炭气溶胶的量越低;2) 工业炼焦,主要包括炼焦过程中的炼制过程、焦炉加热系统以及焦炉煤气的泄漏等等;3) 工业制砖,主要包括制砖过程中物料破碎输送、坯体人工干燥和烧成工段等过程;4) 垃圾焚烧,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的燃烧过程;5) 天然火灾和野外农业废弃物燃烧,包括森林、草原火灾和秸秆的燃烧。
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民用取暖和做饭过程中的燃料燃烧和城市柴油车是黑炭气溶胶大气排放量最大的源 (Streets et al., 2001, 2003, 2013; Bond et al., 2004, 2006; Cao et al., 2006; Klimont et al., 2009; Zhang et al., 2009; Lu et al., 2011)。
……①本章为“著者-出版年制”索引文献示例,实际写作时只能选择本章和第1章索引文献方法之一,不得混用。
第四章图表示例①图3.15 全球NAT-CO2-2007清单与PKU-CO2-2007比较的空间示意图表3.5 室外细菌气溶胶香农-维纳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E)Stage 1 (>7.1 μm)Stage 2 (4.8-7.1 μm)Stage 3 (3.2-4.7 μm) Con Low Medium High Con Low Medium High Con Low Medium HighH 2.52 2.58 2.57 2.24 2.48 2.212.21 2.36 2.662.652.64 2.53E 0.87 0.88 0.93 0.85 0.9 0.860.86 0.85 0.9 0.9 0.85 0.88①图标题在图下方,表标题在表上方。
图表序号分章设置,如图3.15表示第三章第15幅图。
第五章结论及展望参考文献①[1] Intel Corperation, download.intel./pressroom/kits/IntelProcessorHistory.pdf.[2] Intel Corperation, .intel./content/dam//public/us/en/documents/presentation/revolutionary-22nm-transistor-technology-presentation.pdf.[3] I. Žutić, J. Fabian and S. Das Sarma, Spintronic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76 (2), 323-410 (2004).[4] R. Hanson, L. Kouwenhoven, J. Petta, S. Tarucha and L. Vandersypen, Spins in few-electron quantum dot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79 (4), 1217 (2007).[5] D. Loss and D. P. DiVincenzo, 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quantum dots,Physical ReviewA 57 (1), 120 (1998).注:以上是“顺序编码制”索引文献时参考文献著录法(对应第1章示例)。
各项著录信息未核准,仅为样式参考。
“著者—出版年”制索引文献著录方法如下(对应第二章示例):段凤魁, 贺克斌, 咸德, 董树屏, 复沫. 2007. 含碳气溶胶研究进展:有机碳和元素碳. 环境工程学报, 1: 1-8.Bond T.C.; Bergstrom R.W. 2006. Light absorption by carbonaceous particles: an investigative review.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0: 27-67.Bond, T. C.; Streets, D. G.; Yarber, K. F.; et al. 2004. A technology-based global inventory of black and organic carbon 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9, D14203.Cao, G. L.; Zhang, X. Y.; Zheng, F. C. 2006. Inventory of black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emissions from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0: 6516-6527.Klimont, Z.; et al. 2009. Projections of SO2, NOx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emissions in Asia. Tellus, 61B, 602-617.Lu, Z.; Zhang, Q.; Streets, D. G. 2011. Sulfur dioxide and primary carbonaceous aerosol emissions in China and India, 1996-2010.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1, 9839-9864.Penner, J. E.; Eddleman, H.; Novakov, T. 1993.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inventory for black carbon emission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7 (A): 1277-1295.①全文参考文献索引方式只能选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其中之一,文献列表也应选择相对应的著录方法,此处作为示例列举了两种方式,实际撰写论文时不得混用。
Streets, D. G.; Bond, T. C.; Carmichael, G. R.; et al. 2003. An inventory of gaseous and primary aerosol emissions in Asia in the year 2000.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8, 8809.Streets, D. G.; Bond, T. C.; Lee, T.; Jang, C. 2004. On the future of carbonaceous aerosol emiss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9, D24212, doi:10.1029/2004JD004902.Streets, D.G.; Shalini, G.; Waldhoff, S.T.; et al. 2001. Michae Black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5, 4281- 4296.Zhang, Q.; Streets, D. G.; Carmichael, G. R.; et al. 2009. Asian emissions in 2006 for the NASA INTEX-B missi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hysics, 9, 4081- 4139.附录A 附录示例致本论文是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