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电站项目工程位置与特点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地理研究性学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调查研究认识到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提高了自己搜集资料能力,从地理角度综合分析认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一、基本情况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二、地理位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8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修建历史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大坝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工程,耗时12年,总投资近1000亿人民币,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区,是人力改造自然的象征。
四、主要功能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功能,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功能。
(一)防洪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课文知识点

三峡课文知识点
摘要:
1.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和目的
3.三峡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4.三峡工程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三峡,位于我国湖北省宜昌市,是长江上的著名景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所在地。
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一直以来都是长江航运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长江航运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资源,我国于1994 年开始建设三峡工程。
这是一项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发电站、船闸和升船机等部分。
其中,大坝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85 米,全长2335 米。
大坝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航运的问题,还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的水电资源。
三峡工程的建成,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它解决了长江航运的问题,使长江的水上运输更加便捷。
其次,三峡工程的发电功能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影响。
最大的影响就是移民问题,为了建设三峡工程,我国共迁移了130 多万居民,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移民
运动之一。
此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水质污染等。
总的来说,三峡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它的建设解决了长江航运的问题,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情况

【高中地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情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上距葛洲坝工程38千米,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这项工程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针。
即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的长江干流只修建三峡一级枢纽工程(在这一河段上曾比较研究过一级、二级开发方案);大坝按坝顶高程185米(吴淞基面以上,下同)的最终规模一次建成;水库分期蓄水,初期蓄水位156米,最终蓄水位175米;移民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连续搬迁的原则进行安排。
水库总库容量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5级船闸和一线垂直升船机各一座,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
工程分后三期施工。
第一期先沿着江中一座小岛──中堡岛──修建一道横向围堰,与一期上下游围堰将河槽右部围起一期施工基坑,在基坑内开凿一条导流明渠,并修筑一条混凝土纵凡塘墙;同时在左岸低地上修筑永久船闸、升船机及临时通航船闸。
导流明渠及混凝土纵向导墙修好后,即开始第二期施工,首先进行主河槽截流,并形成二期基坑,在二期基坑内修建河床泄洪坝段和左岸厂房坝段及发电厂房,并继续修建永久船闸。
这一期间,江水及来往船只由导流明渠通过,在洪水期,船只由临时船闸通过。
当二期工程修到一定程度可以挡水、发电、通航时,再在导流明渠内修建三期围堰,形成三期基坑。
第三期工程即在三期基坑内修建右岸厂房坝段及厂房,并继续二期未完成的工程直至全部工程竣工。
一期工程及施工准备工作工程共精心安排5年,从1993年至1997年,以大江引水为标志;二期工程精心安排6年,以2021年第一批机组发电顺利完成为标志;三期工程精心安排6年,至2021年完工。
二期工程顺利完成后即可已经开始通航发电。
因此,从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至第一批机组发电、多级船闸通航共需11年,全部工程总工期共17年。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标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引言概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度、防洪减灾和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可行性角度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明确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地理条件分析1.1 位置优势: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节点。
1.2 气候条件: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
1.3 地质条件:经过地质勘探和评估,该地区地质稳定,适合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
二、水资源调度分析2.1 防洪能力: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备强大的防洪能力,可以有效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保护沿岸城市和农田。
2.2 调水能力:枢纽拥有大规模的调水能力,可以调节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配,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
2.3 水质保护:枢纽在调度水资源的同时,注重水质保护,采取科学措施减少水污染,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三、防洪减灾分析3.1 洪水控制: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以对长江流域的洪水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洪水对沿岸地区的破坏性影响。
3.2 灾害预警:枢纽配备先进的监测系统,能够及时预警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 灾后恢复:枢纽在发生洪灾后,能够迅速调度水资源,协助受灾地区进行灾后恢复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发电能力分析4.1 大规模发电: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具备强大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电力需求。
4.2 清洁能源:水电是清洁能源的代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3 经济效益:水电发电的成本相对较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能力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五、可持续发展分析5.1 生态保护: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宜昌至湖北宜昌之间,总长度约1200多公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该工程由三座巨大的水利工程组成,分别是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和双边山体开挖隧道,被誉为中国工程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1994年,历经十多年的努力,于2009年11月20日正式竣工。
这个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减缓防洪和水利灾害的发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和水运。
首先,三峡大坝是长江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这座巨大的大坝长约2.3公里,高约185米,坝顶宽约40米。
它分为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共有3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这使得三峡大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厂之一。
其次,五级船闸是为了解决长江航运过程中的航道问题而建造的。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沿岸都是繁忙的商业港口和重要的航运线路。
为了适应大型船只的通行,五级船闸被设计成了巨大的船闸系统。
它能够容纳大型船只从上游通过,同时也能够调节长江的水位。
最后,双边山体开挖隧道是为了减小三峡大坝对水流的阻碍而建设的。
长江水流湍急,水位变化大,如果没有开挖隧道,三峡大坝可能会对水流产生阻碍,进而影响洪水的排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设计师开挖了两侧山体,形成了鸟笼式的大坝,有效减小了水流的阻碍。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保护了周边地区的人们和财产免受洪水的侵袭。
其次,工程的发电功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
此外,长江三峡工程还提供了航运的便利,促进了物资和人员的运输。
然而,长江三峡工程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大坝的建设还导致了一些生态问题,如鱼类迁徙、水生态系统破坏等。
此外,工程的治理和保养也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管理。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改)

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宜昌到重庆的长江航道长约 660 千 米,人们习惯上称这一段为 川江 航道。 ( 2 )将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的名称填入图中 适当位置。
-175 米。 (3)三峡水库的正常的蓄水位为 135 __
(4)三峡水库建成后,险滩被 淹没 , 水 流 趋缓 ,航道 加宽加深 ________ ____,万吨级船队 可从上海直达 _______ 重庆 ,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 低成本,大通量 ”的作用。
2.未发掘——尽力抢救
3.形成新景观
讨论: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秀丽的景色 真的风光不在吗?说说你的看法。
整体说来,未来的三峡景观将更美。水位 升至175米后原来特有的急流险滩等景观将 消失,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有39处旅游景点 受淹,占三峡转户口区旅游景点的13%。蓄 水后宜昌三斗坪至丰都近400公里的水面将 形成峡谷型水库,一个全新的长江三峡将以更 加迷人的风姿呈现在世人面前。长江三峡段以 及库区两面三刀岸的深涧谷地中也将呈现新的 景区。三峡工程坝区也会成为三峡旅游的热点。
3、开发性移民
成功案例——桐树湾村
“线上一条路,路边二排 房,房后一片园”的后靠 安臵模式 线上一条路(175米水位 线)→解决交通问题 路边二排房→在公路两旁集中建设移民新居 房后一片园→是指就近为移民开辟耕地果园,安臵生
产出路
成功安例——浙江加善 “相对集中、插花安臵”原则
(二)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 有利有弊,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不稳定。雨带在两侧徘徊的年份, 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两湖水系、北面汉 江三股洪水同时到来——特大洪水。 •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部分 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引言概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工程,其可行性报告对于评估该工程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可行性,包括水利枢纽的地理条件、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文内容:1. 地理条件1.1 地理位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水资源的调配和运输。
1.2 地质条件:经过专业地质勘探,长江三峡地区地质构造稳定,适合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3 气候条件: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
2. 水资源利用2.1 水库调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以通过调节水库水位,实现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解决干旱和洪水等水灾问题。
2.2 发电利用:水利枢纽的建设将充分利用长江水流的动力,发电能力巨大,能够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清洁能源。
2.3 水资源供应:水利枢纽的建设可以提供大量的水资源供应,满足周边地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3. 生态环境保护3.1 生态补偿: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生态补偿、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3.2 水生态保护:水利枢纽的建设将合理调节水库水位,保护沿岸湿地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3.3 水质保护:水利枢纽建设将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
4. 经济效益4.1 发电收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将带来巨大的发电收益,为国家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2 航运发展:水利枢纽的建设将提升长江航运能力,促进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4.3 水资源利用效益:水利枢纽建设将合理利用长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5. 社会效益5.1 水灾防治:水利枢纽的建设将有效防止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2 旅游产业: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将为周边地区带来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峡水电站工程位置与特点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10 月下午8 时36分 20.10.2 320:36October 23,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23日 星期五 8时36 分26秒2 0:36:26 23 October 2020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防洪效益大。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
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
最
谢谢!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
1、
功的路 。20.10.2320.10.23Friday, October 23,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正在施工中和建成的水电站组图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永久船闸为双线五 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可通 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坝址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设计洪水洪峰流 量98800立方米/秒,相应下泄量69800立方米 /秒
土石方填筑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属世界第一
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前沿总长2345米,最大坝高181 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
水电站 电站坝段位于大坝两侧,设有电站进水 口。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 厂房。共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左厂房安装14台,
右厂房安装12台。
枢纽最大泄洪 能力116110立 方米/秒;施工 导流洪水洪峰 流量7230083700立方米/ 秒;截流流量 8480-11600立 方米/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1.工程位置 三峡工程
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 三斗坪中堡岛,工程距 宜昌约38公里,是当今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工程。河段全长约200, 上起四川奉节白帝城, 下迄湖北宜昌南津关, 由翟塘峡、巫峡、西陵 峡组成。选定的坝址位 于西陵峡中的三斗坪镇。 选定的坝线在左岸的坛 子岭及右岸的白岩尖之 间,并穿过河床中的一 个小岛中堡岛。该岛左
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 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设 有23个泄洪深孔,底高程90米,深孔尺寸为7×9米, 其主要作用是泄洪。
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程量包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 10283万立方米,混凝土基础2794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金属结构 安装25.65万吨,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26台套、1820万千瓦。除土石方填筑量外,
枢纽最大泄洪 能力116110立 方米/秒;施工 导流洪水洪峰 流量7230083700立方米/ 秒;截流流量 8480-11600立 方米/秒
3.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 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防洪 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可
2.工程特点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经济效益显著,是世界上 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主体 工程。
三峡工程的枢纽布置
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 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 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 位于两侧电站坝段之后。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
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等。 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
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ຫໍສະໝຸດ 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 机组安装等。
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进行右岸 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 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 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 型水库。
其它各项指标均属世界第一
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前沿总长2345米,最大坝高181 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
水电站 电站坝段位于大坝两侧,设有电站进水 口。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 组厂房。共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左厂房安装14台,
右厂房安装12台。
防洪效益大。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 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谢谢!
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 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 年一遇。
发电
安装单机容量70万的水轮发电机组26台,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 846.8亿千瓦时。它将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经 济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起到重 大的作用。
正在施工中和建成的水电站组图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 尺寸为280×34×5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 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坝址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设计洪水洪峰流 量98800立方米/秒,相应下泄量69800立方米 /秒
2001年工地施工全景图
2002年工地施工全景图
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模型
三峡大坝夜景
三峡库区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至175米时,三峡大坝前会形成一个 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淹没区。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淹 没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
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 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 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水
三峡水电站供电区域图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 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 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 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4.三峡工程的工期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准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