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组文阅读 《春夜听雨》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春天的声音》,详细内容为散文《听雨》。

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验语言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听雨》,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欣赏散文《听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雨声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声录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雨声,感受雨天的氛围。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散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a.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听雨》,学生跟随教师朗读。

b. 学生自主朗读,体会散文的韵味,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a. 教师选取散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b. 学生仿写句子,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1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散文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说明原因。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散文听雨2. 重点词语:雨丝、滴答、悠扬、淅沥沥3. 散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雨天的感受。

2. 答案示例:雨天,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感受着雨水滋润大地,心情也变得宁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散文《听雨》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散文《听雨》和观察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雨的意象和对人的感受;2.通过模仿句子和诗句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3.通过团体合作,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感受乐趣和共同进步。

教学内容1.先听老师朗读散文《听雨》;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雨的感受;3.分组团队合作,一起创作一篇以“听雨”为主题的散文;4.思考如何运用修辞,如比喻和拟人,来描述雨和人的关系;5.利用图片创作一幅与散文相符的插画。

教学方法1.朗读法:引导学生通过老师的朗读,感受雨的声音和与之相关的情感;2.合作创作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创作一篇散文,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3.图片搭配法:利用图片和散文相互搭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教学步骤第一步:朗读散文《听雨》散文《听雨》的文字整洁,又带点苍凉,把雨的情感描述得不失真实。

首先要让学生静静地听老师的朗读,感受雨的声音以及作者借此想要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雨的感受此时,先让学生形象化地描述一下自己曾经拥有的雨天的记忆和感受。

第三步:分组团队合作,一起创作一篇以“听雨”为主题的散文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1.如何使用修辞技巧;2.如何发掘自己心中深深的感受;3.如何使文字有生命力,通过文字传递真情实感。

第四步:思考如何运用修辞,如比喻和拟人,来描述雨和人的关系散文的灵魂在于其含义,含义上是合情合理的,充满生命力。

充分利用比喻、拟人、句式等修辞手法,让描述充满灵性,让文本更加具有感染力。

第五步:利用图片创作一幅与散文相符的插画描绘出一幅雨天的画面,以配合散文。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画,或者寻找和雨相关的素材,然后搭配自己的散文作品。

教学反思教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此次语言活动中收获了不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思维活跃:老师未提供死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具,全程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发掘、总结知识点和思维内容,使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2.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创作散文和绘制插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锻炼,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3.学生情感教育:此次活动没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硬性经济利益的刺激,而是以生活随笔式的散文和插画来展现对雨的感受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

《各种声音》《蝈蝈和蟋蟀》《春夜听雨》:《组文阅读课》教学课件

《各种声音》《蝈蝈和蟋蟀》《春夜听雨》:《组文阅读课》教学课件
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第3课时 组文阅读课
图书《各种声音》 《蝈蝈和蟋蟀》《春夜听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 便开始了。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 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微柔;当狂风吹 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 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威力。
利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阅读图 书“绿色家园”中《各种声音》《蝈蝈 和蟋蟀》《春夜听雨》,完成下表。
文章
积累文章中生动的句子
感受
《各种声音》
《蝈蝈和蟋蟀》
《春夜听雨》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 雪声,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声。大自然还 有很多很多美妙的声音等待我们用心去聆听。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 话描述你生活中听到的一种声音,与同学们 分享。

2024年大班语言散文教案《听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散文教案《听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散文教案《听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散文《听雨》,引导学生感受雨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结构,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雨天的美,理解散文内容,培养倾听、表达、想象和创造能力。

2.教学难点:散文中细腻的情感和意境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散文《听雨》课件2.雨天图片3.背景音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雨声,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雨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雨天的感受和经历。

(二)散文欣赏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散文《听雨》,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散文,注意语气、语速、情感的表达。

(三)深入解析1.教师针对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内涵。

2.学生讨论散文中的情感变化,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

3.教师引导学生从散文中提炼出主题,理解散文的主旨。

(四)创意表达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散文内容创作一段舞蹈或绘画作品。

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学生回家后,尝试创作一篇关于雨的散文,与家人分享。

具体教案如下:一、导入1.教师播放雨声,引导学生倾听,感受雨天的氛围。

2.学生分享自己在雨天的感受和经历。

二、散文欣赏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散文《听雨》。

2.学生说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深入解析1.教师解析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讨论散文中的情感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主旨。

四、创意表达1.学生分组,创作舞蹈或绘画作品。

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学生回家后,创作关于雨的散文。

散文《听雨》教案实例:一、导入1.播放雨声,引导学生倾听。

2.学生分享雨天的感受。

二、散文欣赏1.朗读散文《听雨》。

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精选6篇)

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精选6篇)

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篇1设计思路:雨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孩子们喜欢看雨、听雨甚至玩雨…… 散文"听雨"紧密联系孩子们的生活,用自然、亲切的语气引导孩子们去倾听雨声,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想像丰富。

我们想通过引导孩子们自由观察雨、欣赏散文"听雨"、仿编散文、游戏"小小雨点"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引导他们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启发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大胆想像、仿编,在仿编散文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言语美。

活动一、赏雨活动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

2、引导幼儿自由看雨、听雨,观察雨的各种形态及动态,倾听各种雨声,积累关于雨的生活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倾听及想像能力。

活动准备:1、选择一个下雨天进行此活动。

2、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到阳台自由赏雨,引导幼儿观察大雨、小雨的各种动态,仔细倾听各种雨声。

指导语:你们看看现在的雨是什么样子的?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雨点儿落到了哪些地方?找到了哪些朋友?2、引导幼儿自由讨论自己所见到的、听到的雨。

指导语:你刚刚听到雨点儿的声音了吗?看到雨点儿找朋友了吗?和你的朋友说一说。

3、引导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要求语言完整、连贯。

4、绘画:雨点儿找朋友。

活动二欣赏散文"听雨"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

2、引导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3、发展幼儿的文学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1、小花蝴蝶、蝴蝶妈妈、小雨点等纸偶;画面:森林、小熊的铁皮屋、粉色荷花、有窗玻璃的房子。

2022《听雨》教案

2022《听雨》教案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美丽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下雨时的景色,丰富学问阅历。有了学问阅历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然后通过观赏散文——提问、探讨的形式理解散文——幼儿说一说,演一演——朗读散文。
综合本次观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附:散文诗《听雨》
下雨啦,下雨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沙沙沙,沙沙沙,小雨在和树叶玩耍呢。
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在伞顶上翻跟斗呢。
吱溜溜,吱溜溜,小雨钻到花蕊里拉。
叮叮叮,叮叮叮,小雨在和窗玻璃打招呼呢。
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小雨在唱一首多么好玩、多么好听的歌呀!
《听雨》教案2
活动目标:
1、观赏诗歌《听雨》,沟通表达对雨(声)的阅历与想象。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加探讨。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洁的事情。
活动打算:
背景音乐、四幅情景图(小雨落在树叶上、小雨落在伞顶上、小雨钻进花蕊、小雨落在窗玻璃上)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雨”
师:千条线、万条线,掉在地上看不见
师:你喜爱雨吗?为什么喜爱?
二、观赏诗歌,理解内容。
2、尝试创编儿歌《听雨》,并通过画画、说说等活动体验创编的欢乐,发展表达、沟通、合作的实力。
2022《听雨》教案
《听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听雨》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听雨》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美丽的意境,感受春雨带来的乐趣。

《听雨》语文公开课教案

《听雨》语文公开课教案

《听雨》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听雨》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介绍《听雨》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段落结构和修辞手法。

2.2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或音频形式展示雨的景象,引发学生对雨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思考雨的意义和影响。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懂的词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提问等。

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4.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回答和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以《听雨》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文或诗歌。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其他关于雨的文学作品、进行雨的观察和记录等。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思考雨的主题,培养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运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

6.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课前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他们对雨的认识和感受。

《听雨》教案(全文5篇)

《听雨》教案(全文5篇)

《听雨》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听雨》教案《听雨》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听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雨》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中雨调皮、活泼的形象,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尝试创编儿歌《听雨》,并通过画画、说说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扩展幼儿对雨声的想象,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1、老师带幼儿观察雨景,请听雨声。

2、教学挂图一幅,雨点指偶一个。

3、雨声录音、纸、笔。

活动过程:一、听雨声,引起幼儿兴趣。

1、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雨点落下来,发出了什么声音?请幼儿模仿。

2、小朋友听着雨声,好像看见小雨点落到了哪里?小雨点是什么样子呢?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

1、介绍散文题目《听雨》,老师有感情的朗诵。

2、提问: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小雨在干什么?(唱歌)小雨是怎样唱歌的呢?3、幼儿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诵。

4、提问、看图逐步理解散文诗内容。

(1)小雨是怎样唱歌的?(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2)沙沙沙,那是小雨在干什么?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干什么?吱吱吱,那是小雨在干什么?嗒嗒嗒,那是小雨在干什么?(3)小雨唱着一支怎样的歌?为什么说小雨唱的歌是有趣的、好听的呢?5、学习朗诵散文诗。

三、学习创编散文诗《听雨》。

1、调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树叶、铁皮屋、花蕊、窗玻璃上,它还会落到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我知道你们都想告诉它,我们把他画下来,怎么样?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在集体面前表达。

四、结束部分。

“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象唱歌,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中,佩带胸卡,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5课时拓展阅读课
《春夜听雨》《下雪的声音》
【课型】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
1.阅读图书《春夜听雨》和《下雪的声音》两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关注描写声音的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用心体验大自然声音的妙趣,并能仿写一两句文中的话。

3.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能摘抄、积累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生动的语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能围绕听到过的一种声音仿写一两句文中的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推荐阅读
1.导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草一木总关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我们并不寂寞,每一种声音,每一个色彩,每一块岩石,每一缕清风……都是大自然美丽的馈赠。

自然乐趣无穷多,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组文章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2.阅读图书:《春夜听雨》《下雪的声音》
细读品味这两篇文章,或圈,或画,或摘抄,或朗读、背诵,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生动的词句。

二、阅读概览,初步领悟
1.出示自主学习单,自读《春夜听雨》《下雪的声音》,并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
三、互动交流,赏析精彩
(一)《春夜听雨》
1.再读诗歌《春夜听雨》,想想诗歌写了什么?一边读一边想象,从声音中体会春夜听雨的美妙。

2.作者春夜都听到了怎样的雨声呢?
诗中从两方面写了春夜雨声: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

如:“叮叮咚咚”;另一种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心声,其实就是春夜雨声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如:“咔咔”。

3.作者是如何将春夜雨声写生动的?请画出相关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佳句赏析:
(1)小小的雨珠在窗外跳着舞蹈,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像把我的心儿敲破,敲成芬芳的花儿一朵。

(2)小小的雨珠在窗外唱着歌谣,我听着、听着,只觉得骨头咔咔拔节,每一个敞开的毛孔,都长出一片新叶。

交流总结:句中拟声词的运用,以及把雨滴当成人来写的方式,再加上丰富的联想,使句子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写出了春夜听雨的诗意、曼妙、温情,充满了情趣。

4.仿写:仿照作者的写法,试着把你听到的一种声音写生动。

例句:
(1)小雨点从空中坠落,叮叮咚咚落在小水洼中,敲打出轻捷优雅的琴音。

捧起一朵水花,倾听她从指间滑落清脆的声响,“答答”
(2)风吹小树,耳畔传来沙沙的响声,像钢琴家演奏的月光曲,将这城市的喧嚣慢慢吞噬,仿佛在给黑夜传递温柔的情话。

再如:虫鸣啁啁、雷声隆隆、流水潺潺、青蛙呱呱……此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声音?请写一写吧。

学生仿写:
全班交流
(二)《下雪的声音》
1.你听过雷声、雨声,你听过风声、涛声。

那么下雪的声音你能听到吗?那是怎样的声音呢?
2.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爷爷在雪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在文中圈出有关句子,再好好读一读,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佳句赏析:
下雪的声音却粘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袅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母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以耳倾听,不如以心感受。

作者从下雪的声音中听出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作者运用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调动感官,在对下雪声音的描述中,让我们感受到雪花的轻柔优美,雪花的亲切温馨,雪花的缠绵温暖。

3.想象写话:读金波爷爷《下雪的声音》,作者把自己对雪的感触娓娓道来,让我们不知不觉融入这雪声、雪情、雪景当中,我们从好奇到享受,再到陶醉,仿
佛自己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轻轻闭上你的双眼,用心感受,在你眼前下雪的声音还是怎样一副画面呢?
全班交流
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师:我想,大自然才是最美的音响。

聆听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声音,心灵就像被泉水洗涤过,清新、纯净,置身自然的怀抱,仿佛每个毛孔都舒展,心旷神怡。

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体验了语言文字的生动,感受了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妙,学习了摘抄、批注等学习方法。

课下我们再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图书《黄昏的蝉》、《稻草人》,你会积累到更多优美的句子,感受更多大自然的美好。

【作业布置】
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图书《黄昏的蝉》、《稻草人》,积累文中生动的词句。

【板书设计】
聆听自然之声
拟声词
比喻语言生动
拟人
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