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电气原理图 接线图
合集下载
电气二次接线原理图(详细介绍“回路”共10张)

第2页,共10页。
(1)图中右侧为与二次接线有关的一次接线图,左边为保护回路展开图。 第三列是信号回路,M703、M716为“掉牌未复归”光字牌小母线。 (2)接线图中的全部仪表、继电器等设备以整体的形式来表示。 闭合的动合触点经一定时限后闭合,接通断路器跳闸回路(断路器动合辅助触点在断路器QF合闸时是闭合的),断路器跳闸线圈YT和 信号继电器KS线圈中有电流流过, 图1-1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2)在交流回路中,电流互感器TA1的二次统组为该回路的电源,在A、C相各接入一只电流继电器线圈KA1、KA2,由公共线N411连 成交流回路,构成不完全星形接线。 其上为交流回路,下为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 图1-1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由图1-l可见,电流继电器KA经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统组接入系统的A、C相线路,当A相或C相发生短路时,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流过 短路电流I1,其二次绕组感应出I2流经电流继电器KA线圈,KA起动,其动合触点闭合,将直流操作电源正母线经时间继电器KT线圈接至 负母线,KT起动,经一定时限后其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正电源经KT触点、信号继电器KS的线圈、断路器的动合辅助触点QF以及断路器 的跳闸线圈YT接至负电源。 在直流回路中,短路相电流继电器KA1或KA2的动合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回路,KT延时 (2)在图形的上方有对应的文字说明(回路名称、用途等),便于读图和分析。 (1)按不同电源回路划分成多个独立回路。 左列上端为电流图继1电-1器的1动0kV合线触路过点电K流A保1护、原K理A接2,线图两者并接起动下端的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
左列上❖ 端为展和电开 检接 修流线 的继图 重电是 要器根 技的据术动原图理纸合接,触线也点图是K绘绘A制制1、的安K。装A展接2开线,接图两线的者图主并是要接将依二据起次。动设下备端按的其时线圈间和继触电点器的K接T线的回线路圈展。开分别画出,组成多个独立回路,是安装、调试 (3)❖在直展流开回接路线中图,的正特电点源如在下上:,负电源在下,其回路分别用101和102标出。
(1)图中右侧为与二次接线有关的一次接线图,左边为保护回路展开图。 第三列是信号回路,M703、M716为“掉牌未复归”光字牌小母线。 (2)接线图中的全部仪表、继电器等设备以整体的形式来表示。 闭合的动合触点经一定时限后闭合,接通断路器跳闸回路(断路器动合辅助触点在断路器QF合闸时是闭合的),断路器跳闸线圈YT和 信号继电器KS线圈中有电流流过, 图1-1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2)在交流回路中,电流互感器TA1的二次统组为该回路的电源,在A、C相各接入一只电流继电器线圈KA1、KA2,由公共线N411连 成交流回路,构成不完全星形接线。 其上为交流回路,下为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 图1-1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由图1-l可见,电流继电器KA经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统组接入系统的A、C相线路,当A相或C相发生短路时,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流过 短路电流I1,其二次绕组感应出I2流经电流继电器KA线圈,KA起动,其动合触点闭合,将直流操作电源正母线经时间继电器KT线圈接至 负母线,KT起动,经一定时限后其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正电源经KT触点、信号继电器KS的线圈、断路器的动合辅助触点QF以及断路器 的跳闸线圈YT接至负电源。 在直流回路中,短路相电流继电器KA1或KA2的动合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回路,KT延时 (2)在图形的上方有对应的文字说明(回路名称、用途等),便于读图和分析。 (1)按不同电源回路划分成多个独立回路。 左列上端为电流图继1电-1器的1动0kV合线触路过点电K流A保1护、原K理A接2,线图两者并接起动下端的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
左列上❖ 端为展和电开 检接 修流线 的继图 重电是 要器根 技的据术动原图理纸合接,触线也点图是K绘绘A制制1、的安K。装A展接2开线,接图两线的者图主并是要接将依二据起次。动设下备端按的其时线圈间和继触电点器的K接T线的回线路圈展。开分别画出,组成多个独立回路,是安装、调试 (3)❖在直展流开回接路线中图,的正特电点源如在下上:,负电源在下,其回路分别用101和102标出。
电气原理图详解

图1-47 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路符号
2.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
图1-48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路符号
5.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主要技术数据为:
(1)供电电压:交流(24V、36V、110V、220V、380V); (2)延时规格:0.4~60s、0.4~180s。
6.选用
(1)根据系统的延时范围和精度选择时间继电器 的类型和系列。
(1)启动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工作台就在限定的行程内作自动往返运动
(2)停止
1.8 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1.8.1 时间继电器 1.通电延时 型时间继电 器
图1-46 时间继电器 1—线圈 2—反力弹簧 3—衔铁 4—铁芯 5—弹簧片 6—瞬时触点 7—杠杆 8—延时触点 9—调节螺钉 10—推杆 11—空气室 12—宝塔形弹簧
(1)正转控制
(2)反转控制
(3)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主触点分断,电动机M断电停转。
1.7 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图1-39 设备运动工作台的左、右限位行程开关
1.7.1 行程开关 1.外形、结构和电路符号
图1-40 行程开关外形、结构与电路符号
1.位置控制电路
1.7.2 位置控制电路
(2)根据控制电路的要求选择时间继电器的延时 方式(通电延时型或断电延时型)。
(3)时间继电器电磁线圈的电压应与控制电路电 压等级相同。
1.8.2 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图1-50
图1-50 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
电路工作原理
合上电源开关QF。
停止时,按下SB2即可实现。
2.1 电气原理图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控制系统图:指根据国家电气制图标准,用 规定的电气符号、图线来表示系统中各电气设备、 装置、元器件的连接关系的电气工程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 1、电气原理图 2、电器元件布置图 3、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流从电源到负载的传送情况 和各电气元件的动作原理及相互关系,而不考虑 各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
第二次课 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及接线图

35
在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头的从属关
系应用附图表示,即在原理图中相应线圈的下方,给出触头 的图形符号,并在其下面注明相应触头的索引代号,对未使 用的触头用“×”表明,有时也可采用省去触头图形符号的表 示法。
对接触器,附图中各栏的含义如下:
左栏
KM中栏
右栏
主触头所 在区号
辅助常开(动合)触头 所在图区号
5
1.1.1按钮与开关 1. 按钮 按钮是手动开关,通常用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的电路。 控制按钮一般由按钮、复位弹簧、触点和外壳等部分组成,其 结构如图1.1.1所示,图形和文字符号如图1.1.2所示。
6
图1.1.1按钮开关
图1.1.2按钮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1—按钮帽;2—复位弹簧;3—动触头;4—常开触点的
静触头;5—常闭触点的静触头;6,7—触头接线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2.位置开关 用于检测工作机械的位置,发出命令以控制其运行方向或行 程长短的主令电器,称为位置开关或行程开关。将位置开关安 装于生产机械行程终点处,可限制其行程,也称为限位开关或 终点开关。 位置开关的工作原理和按钮相同,区别在于它不靠手的按压, 而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挡铁碰压而使触点动作。位置开 关按结构分为机械结构的接触式有触点行程开关和电气结构的 非接触式接近开关。 (1) 行程开关 机械结构的接触式行程开关靠移动物体碰撞其可动部件使常 开触头接通、常闭触头分断,实现对电路的控制。移动物体 (或工作机械)一旦离开,行程开关复位,其触点恢复为原始 状态。行程开关按其结构可分为直动式、滚轮式和微动式三种。
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顺序控制器。它采用的是晶体管无触 点的逻辑控制,通过在矩阵板上插接晶体管实现编程。
在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头的从属关
系应用附图表示,即在原理图中相应线圈的下方,给出触头 的图形符号,并在其下面注明相应触头的索引代号,对未使 用的触头用“×”表明,有时也可采用省去触头图形符号的表 示法。
对接触器,附图中各栏的含义如下:
左栏
KM中栏
右栏
主触头所 在区号
辅助常开(动合)触头 所在图区号
5
1.1.1按钮与开关 1. 按钮 按钮是手动开关,通常用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的电路。 控制按钮一般由按钮、复位弹簧、触点和外壳等部分组成,其 结构如图1.1.1所示,图形和文字符号如图1.1.2所示。
6
图1.1.1按钮开关
图1.1.2按钮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1—按钮帽;2—复位弹簧;3—动触头;4—常开触点的
静触头;5—常闭触点的静触头;6,7—触头接线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2.位置开关 用于检测工作机械的位置,发出命令以控制其运行方向或行 程长短的主令电器,称为位置开关或行程开关。将位置开关安 装于生产机械行程终点处,可限制其行程,也称为限位开关或 终点开关。 位置开关的工作原理和按钮相同,区别在于它不靠手的按压, 而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挡铁碰压而使触点动作。位置开 关按结构分为机械结构的接触式有触点行程开关和电气结构的 非接触式接近开关。 (1) 行程开关 机械结构的接触式行程开关靠移动物体碰撞其可动部件使常 开触头接通、常闭触头分断,实现对电路的控制。移动物体 (或工作机械)一旦离开,行程开关复位,其触点恢复为原始 状态。行程开关按其结构可分为直动式、滚轮式和微动式三种。
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顺序控制器。它采用的是晶体管无触 点的逻辑控制,通过在矩阵板上插接晶体管实现编程。
逆变器电气原理接线图

04DC05 黑色 182 cm BVR-1.5(黑)
-DC(铜排):5
04DC06 黑色 200 cm BVR-1.5(黑)
-DC(铜排):6
-X6
10407
20408
-P5
黑色 182 cm
黑色 200 cm
BVR-1.5(黑) BVR-1.5(黑)
PV电压灯板 J1 J2
-U1 功率模块A
P1 P3
0404 黑色 120 cm RVV4*0.3
0405 黑色 120 cm RVV4*0.3
0406 黑色 120 cm RVV4*0.3
-DCS.24 / 7.1 -DCS.-24 / 7.0 -DCS.M / 7.0 -DCS.G / 7.0
-S1
V+ V- M GND
直流电流传感器
+DC(铜排):3
-DW.C(铜排):6
05A04 黑色 174 cm BVR-1.0(黑)
05B04 黑色 174 cm BVR-1.0(黑)
05C04 黑色 174 cm BVR-1.0(黑)
-DW.C(铜排):3
-DW.C(铜排):4
-DW.C(铜排):5
-DW.C(铜排):6
05A09 黑色 54.2 cm BVR-16(黑)
1
2
3
4
5
A
B
C D E
F G
H
I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G
H
设 计 王佳渊 校 核 袁育新 批 准 马超群
版本 V1.0 日期 2014/8/15
电气控制线路图

多条件启动控制和多 条件停止控制电路,适用 于电路的多条件保护。 电路特点: 按钮或开关的常开触 点串联,常闭触点并联。 多个条件都满足(动作) 后,才可以起动或停止。
4、顺序控制
用途: 用于实现机械设备依次 动作的控制要求。 ① 主电路顺序控制: KM2串在KM1触点下,故 只有M1工作后M2才有可能 工作。
2、反接制动
①工作原理: 反相序电源制动,转速接 近零时,切除反相序电源。 ②主电路: KM1电动运行;KM2通入反 相序电源,反接制动。
R限制反接制动电流。 ③控制电路 (速度控制原则) 起动:接动启动按钮SB2→KM1 通电自锁→电动机M通入正相 序电源转动。 停止:按动停车按钮SB1→KM1 线圈断电复位→KM2线圈通电 自锁,实现反接制动,转速n 接近零时,速度继电器KS常 开触点打开→KM2线圈断电, 反接制动结束。
综合
基本电路的结构特点: 1.自锁——接触器常开触点与按钮常开触点相并联。 2.互锁——两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对方线圈的电路中。 3.点动——无自锁环节。 4.多地——按钮的常开触点并联、常闭触点串联。 5.多条件——按钮的常开触点串联、常闭触点并联。
2.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降压 起动控制电路
2.4.1 机械制动
2、制动原理: 断电电磁抱闸制动方式: 电磁抱闸的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力克 服弹簧的作用,闸瓦松开,电动机可以运 转。 电磁离合器制动方式(结构) 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动、静摩 擦片分离,无制动作用,电磁线圈断电, 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动、静摩擦片间产生足 够大的摩擦力而制动。 3、控制电路分析 启动时,接触器KM线圈通电时,其主 触点接通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相电源的同时, 电磁线圈YB通电,抱闸(动摩擦片)松开, 电动机转动。 停止时,接触器KM线圈断电—>电动机 M断电—>电磁铁线圈YB失电—>实现抱闸或 电磁制动。
画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课堂PPT)

1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14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认真观察每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画出电器布置图及电气
安装接线图。
15
16
7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10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深入现场实习,充分了解机床的结构、操作和工作过程以及对拖动和控
制的要求。同时做好记录。
11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12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电气原理图。包括对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
路、连锁和保护环节及特殊控制环节等的分析,熟悉每个电器元件的作 用。
13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14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认真观察每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画出电器布置图及电气
安装接线图。
15
16
7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10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深入现场实习,充分了解机床的结构、操作和工作过程以及对拖动和控
制的要求。同时做好记录。
11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12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电气原理图。包括对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
路、连锁和保护环节及特殊控制环节等的分析,熟悉每个电器元件的作 用。
13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自学入门教程第四章电气原理接线图

第7节机床电路图绘制
第7节机床电路图绘制
2、控制回路 ✓ 控制变压器 ✓ 照明回路 ✓ KS速度接点 ✓ KM3及KT作用 ✓ KA作用 ✓ 点动原理 ✓ 正转过程及制动 ✓ 反转过程及制动 ✓ 分支回路编号 ✓ 绘制方法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1、西门子紧凑型PLC电路图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 西门子MM420主电路图
理解变频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绘制控制回路的端子接线。
200PLC电路图 交流供电 直流供电 输入部分 输出部分 UF1连接 导线标记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2、欧姆龙CPM1A端子 接线端子排列 导线识别标记 输入、输出通道 输入接法 输出继电器接点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3、机架(背板)通讯型PLC ✓ PLC控制系统图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 DP站点1系统图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 DP站点1的A1模块的1/4部分
第1节电路图概述
1、电路图定义: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 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其目的是便于 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所以这种图又称为电气原理图或 原理接线图。
2、电路图的要素:电气元器件和连接线是电路图的主要内容,电气图形符号和 文字符号是组成电路图的主要要素。
1、主电路的简化画法: ✓ 三相五线电源表示方法
✓ 电源分开表示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2、并联电路的简化: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3、相同支路的简化: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4、功能单元和外部电路的简化: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5、某些基础电路的简化: ① 无源二端网络无源四端网络
如何电气原理图画电气接线图

如何电气原理图画电气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是依据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安装状况绘制的,只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位置、配线方式和接线方式,而不明显表示电气动作原理。
主要用于安装接线、线路的检查修理和故障处理。
1、接线图中一般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全部的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依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全都,以便对比检查接线。
3、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线和中断线来表示。
凡导线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
在用线束表示导线组、电缆等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引起误会的状况下也可采纳部分加粗。
另外,导线及套管、穿线管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标注清晰。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接线;由电气接线图可获得对该系统的更细致的了解。
电气设备使用的电气接线图是用来组织排列电气设备中各个零部件的端口编号以及该端口的导线电缆编号,同时还整理编写接线排的编号,以此来指导设备合理的接线安装以及便于日后修理电工尽快查找故障。
你可以依据这些来自己画。
当然现在工具先进了,可以通过软件来完成。
详细就是用一些专业的电气软件例如PCSchematic、Solideworks 的电气版(逸莱科)等等,自动生成接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电气原理图。包括对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 路、连锁和保护环节及特殊控制环节等的分析,熟悉每个电器元件的作 用。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确保电气间隙不能太小,重的元件放在下部,发热元件放在上 部等原则进行,元件所占面积安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绘制。 3、安装接线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应和原 理图完全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一)
一、电气原理图: 二、绘图要求: 1、电源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等画在配电板内部,电动机、按钮画在配电板外部。 2、安装在配电板上的元件布置应根据配线合理,操作方便,
确保电气间隙不能太小,重的元件放在下部,发热元件放在上 部等原则进行,元件所占面积安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绘制。 3、安装接线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应和原 理图完全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
三、实训步骤 1、弄清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2、列出电气元件明细表,搞清楚各电器元件的结构形式、安装
方法及安装尺寸。 3、经过指导老师检查绘制出正规的电器布置图和电气接线图。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认真观察每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画出电器布置图及电气
安装接线图。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深入现场实习,充分了解机床的结构、操作和工作过程以及对拖动和控
制的要求。同时做好记录。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一)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掌握其分析方法。 2、熟悉典型生产机械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二、设备简介 1、T68卧式镗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2、M7120型平面磨床 主要机构及运动形式。 对控制及拖动的要求
三、实训步骤 1、弄清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2、列出电气元件明细表,搞清楚各电器元件的结构形式、安装
方法及安装尺寸。 3、绘制电器布置图的草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一)
一、电气原理图: 二、绘图要求: 1、电源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等画在配电板内部,电动机、按钮画在配电板外部。 2、安装在配电板上的元件布置应根据配线合理,操作方便,
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 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一致。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5、电气配电板内电气元件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对接,配电板内 接至板外的连线通过接线端子进行,配电板上有几个接至外电路 的引线,端子板上就因有几个线的接点。
6、因配电线路连线太多,因而规定走向相同的乡邻导线可以绘 成一股线。
三、实训步骤 1、弄清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2、列出电气元件明细表,搞清楚各电器元件的结构形式、安装
方法及安装尺寸。 3、绘制电气接线图的草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一)
一、电气原理图: 二、绘图要求: 1、电源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等画在配电板内部,电动机、按钮画在配电板外部。 2、安装在配电板上的元件布置应根据配线合理,操作方便,
确保电气间隙不能太小,重的元件放在下部,发热元件放在上 部等原则进行,元件所占面积安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绘制。 3、安装接线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应和原 理图完全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