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射线照相检测术语

合集下载

什么是 NDT

什么是 NDT

什么是 NDT ?NDT 是无损检测的英文(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

NDT 是指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手段。

通过使用 NDT,能发现材料或工件内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欠,能测量工件的几何特征和尺寸,能测定材料或工件的内部组成、结构、物理性能和状态等。

NDT 能应用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成品检验、在役检查(维修保养)等多方面,在质量控制与降低成本之间能起最优化作用。

NDT 还有助于保证产品的安全运行和(或)有效使用。

NDT 包含了许多种已可有效应用的方法,最常用的 NDT 方法是:射线照相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目视检测、泄漏检测、声发射检测、射线透视检测等。

由于各种 NDT 方法,都各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新的 NDT 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被开发和应用。

通常,只要符合 NDT 的基本定义,任何一种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可能的技术手段,都可能被开发成一种 NDT 方法。

在我国,无损检测一词最早被称之为探伤或无损探伤,其不同的方法也同样被称之为探伤,如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等。

这一称法或写法广为流传,并一直沿用至今,其使用率并不亚于无损检测一词。

在国外,无损检测一词相对应的英文词,除了该词的前半部分——即 non-destructive 的写法大多相同外,其后半部分的写法就各异了。

如日本习惯写作 inspection,欧洲不少国家过去曾写作 flaw detection、现在则统一使用 testing,美国除了也使用 testing 外,似乎更喜欢写作 examination 和 evaluation。

这些词与前半部分结合后,形成的缩略语则分别是 NDI、NDT 和 NDE,翻译成中文就出现了无损探伤、无损检查(非破坏检查)、无损检验、无损检测、无损评价等不同术语形式和写法。

实际上,这些不同的英文及其相应的中文术语,它们具有的意义相同,都是同义词。

钢结构焊缝射线照相检验实施细则

钢结构焊缝射线照相检验实施细则

***公司钢构作业指导书钢结构焊缝射线照相检验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主题钢结构焊缝射线照相检验实施细则生效日期钢结构焊缝射线照相检验实施细则1. 检测依据1.1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1.3 TB10212-2009铁路钢桥制造规范1.4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5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2. 适用范围:适用于2~50厚材厚度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对接焊接、钢管对接、焊缝的X射线探伤。

3.设备仪器X射线机(型号)具备有足够的穿透力4. 检测技术要求4.1按照GB50205-2001规范中第5.2.4条的规定,当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射线探伤,其检验等级及缺陷分级按表1执行。

表14.2按照TB10212-2009规范中第4.9.14条的规定,对于母材厚度小于或等于30mm(不等厚对接时,按薄板计)的主要杆件受拉的横向、纵向对接缝除按表2的规定进行超声探伤外,还应按接头数量的10%(不少于一个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验。

探伤范围为焊缝两端各250~300mm,焊缝长度大于1200mm,中部加探250~300mm。

对表面余高不需磨平的十字交叉(包括T字交叉)对接焊缝应在十字交叉中心的120~150mm范围内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

射线透照技术等级采用B级(优化级),焊缝内部质量达应到II级。

4.3按照JTG/T F50-2011规范中第19.6条的规定,射线探伤的质量分级、检验方法、检验部位和等级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5.检测前的准备5.1 仪器准备: X射线机按操作规程训机5.2 材料准备:适用合格中胶片、增感屏、暗袋、像质计,配制相应要求的显、定影液、准备好各类铅字、箭头、中心标记,搭接标记、贴片框及防散射的铅垫板。

常用无损检测国家标准

常用无损检测国家标准

常用无损检测国家标准1. GB/T 33232019《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钛合金、镍基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

2. GB/T 15002018《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适用于电镀、热浸镀、喷镀等金属覆盖层的厚度测量。

3. GB/T 234552009《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通用技术条件及等级分类》该标准规定了超声检测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等级分类。

适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超声检测。

4. GB/T 7705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该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适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渗透检测。

5. GB/T 6417.1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该标准规定了磁粉检测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适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磁粉检测。

6. GB/T 16825.12011《无损检测术语》该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领域的术语及其定义。

适用于无损检测技术、设备、方法、标准等方面的术语统一。

7. GB/T 113452013《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技术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适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渗透检测。

8. GB/T 12604.12010《无损检测术语》该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领域的术语及其定义。

适用于无损检测技术、设备、方法、标准等方面的术语统一。

9. GB/T 126062010《无损检测磁粉检测技术条件》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磁粉检测技术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如碳钢、合金钢、铸铁等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10. GB/T 50972018《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该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和部分非金属材料的超声波探伤,规定了超声波探伤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底片质量要求
3.影像识别要求 底片上所显示的像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 记、等符号,必须位臵正确类别齐全、数量 足够,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并离焊缝5mm。 4.不允许的假缺陷 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底片评定的假 缺陷。如:灰雾、水迹、化学污斑、暗室处 理条纹、划痕、指纹、静电痕迹、黑点、撕 裂和增感屏不好造成的假缺陷。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
缺陷是否能够通过射线照相而被检出,取决于若干环 节。 首先,必须使缺陷在底片上留下足以识别的影象,这 涉及到照相质量方面的问题。 其次,底片上的影象应在适当条件下得以充分显示, 以利于评片人员观察和识别,这与观片设备和环境条 件有关。 第三,评片人员对观察到的影象应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与判断,这取决于评片人员的知识、经验、技术水平 和责任心。 按以上所述,对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三个方 面: 即底片质量要求,设备环境条件要求和人员条件要求。
焊接热影响区不同温度范围与钢状态图的关系 (图中TG一晶粒长大温度) a)焊接热影响区各部分的组织分布 b)铁碳状态图(低碳钢部分) c)焊接热
与评片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



1)熔化区: 它的温度处于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是焊缝金属和 基本金属发生焊接的一段,紧邻焊缝,该处母材的 晶粒部分熔化,由于晶粒传热性能不同,各晶粒熔 化不一致,所以在显微镜下,也很难辨认熔化线。 2)过热区: 该区的温度处在1100一1490℃,在固相线以下。 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奥氏体晶粒剧烈的长大,冷却 后得到的是粗大的过热组织。 3)完全重结晶区: 加热温度处于1100℃到Ac3以上的区域。金属在此 温度下全部变成奥氏体,在空气中冷却后得到的是 热处理正火相同的效果。

无损检测标准一览表

无损检测标准一览表
48.JB/T 6064—2006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试块
49.JB/T 8428—2006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试块
50.JB/T 9218—2007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51.JB/T 10658—2006 无损检测 基于复平面分析的焊缝涡流检测
52.JB/T 10814—2007 无损检测 超声表面波检测
24.GB/T 17455—2008 无损检测 表面检测的金相复型技术
25.GB/T 18694—2002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26.GB/T 18851.1—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27.GB/T 18851.2—2008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39.GB/T 19803—2005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像质计 原则与标识
40.GB/T 19937—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探伤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
41.GB/T 19938—2005 无损检测 焊缝射线照相和底片观察条件 像质计推荐型式的使用
42.GB/T 19943—2005 无损检测 金属材料X和伽玛射线照相检测 基本规则
20.GB/T 15822.2—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2部分:检测介质
21.GB/T 15822.3—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
22.GB/T 15830—2008 无损检测 钢制管道环向焊缝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
23.GB/T 16544—2008 无损检测 伽玛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检测方法
61.JB/T 10661—2006 无损检测 锻钢材料超声检测 万向节的检测
62.JB/T 10662—2006 无损检测 聚乙烯管道焊缝超声检测

5677-85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5677-85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GB/T 5677-85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677-85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厚度为5~300mm铸钢件的X射线、γ射线照相方法及射线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1 射线照相方法1.1 射线照相方法的要求1.1.1 铸钢件表面必须清理干净,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射线照相。

1.1.2 工件表面应采用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标记作为对每张射线底片重新定义的依据。

不适合打印标记时,应采用透视部位详细草图或其他标记方法。

1.1.3 探伤人员必须具备有关射线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应该了解被探工件的铸造工艺和使用条件,并取得有关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机关的射线探伤资格证书。

1.2 射线照相灵敏度1.2.1 射线照相灵敏度用下式表示:K=[d/t]×100式中:K--以百分数表示的射线照相灵敏度,%;d--射线照相底片上可辨认到的最细钢线直径,mm;t--铸钢件被透照处的厚度,mm。

1.2.2 射线照相灵敏度分为A级(普通灵敏度级)和B级(高灵敏度级)。

A级射线照相灵敏度K A≤2.0%;B级射线照相灵敏度K B≤1.5%。

但透照厚度小于10mm时,底片上必须读出直径为0.2mm的象质计钢线。

1.3 射线源的选择X射线管电压的选择按图1,其他射线源可根据透照厚度和灵敏度级别按表1选择。

图1 管电压与透照厚度关系制的前屏及后屏。

1.4 胶片的选择在适当曝光时间内应根据铸钢件厚度,照相灵敏度和增感方式选择胶片种类。

A级方法应使用3型或者粒度更小的胶片;B级方法应使用2型或1型胶片。

胶片类型的选择见表2。

本标准中应使用金属和金属荧光增感屏。

金属屏的厚度可按表3选择。

100kV以下射线源,可不用前屏。

1.6 焦距的确定确定射线源到工件的最小距离(f),加上工件透照厚度(t)即为所需的焦距。

f值可按附录A(补充件)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确定。

1.7 散射线的屏幕蔽1.7.1 为了提高射线照相灵敏度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屏蔽散射线:a. 在射线源的窗口加铅罩和滤光板;b. 工件非透照部位用厚铅板屏蔽;c. 暗盒后边垫壁厚大于2mm铅板屏蔽;d. 透照工作台用6mm厚铅板覆盖;e. 用铅丸、铁豆砂和补偿液屏蔽。

铸件 工业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最新国标

铸件 工业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 (4)5订货须知 (4)6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分级与补偿规则 (5)7 一般要求 (6)8 检测技术 (7)9 图像评定 (21)10 检测记录和报告 (21)附录A(资料性)环形铸件最少透照次数的确定 (23)附录B(规范性)图像最低像质值 (28)附录C(规范性)基本空间分辨率的确定 (31)附录D(规范性)归一化信噪比的确定 (35)附录E(规范性)最小灰度值的确定 (37)附录F(资料性)关于灰度值论述 (40)铸件工业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铸件采用存储磷光成像板(IP)的工业计算机X和γ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分级和补偿规则、一般要求、检测技术、图像评定等。

本文件适用于钢、铁、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镁及镁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等材料的铸件,其它金属材料铸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98 放射工作从业人员健康标准GBZ 117 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T 5677 铸件射线照相检测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2604.2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21355 无损检测基于存储磷光成像板的工业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系统分类GB/T 23901.1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第 1部分: 丝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GB/T 23901.2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第 2部分:阶梯孔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GB/T 23901.5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第5部分:双丝型像质计图像不清晰度的测定GB/T 23910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GB/T 25758(所有部分)无损检测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GB/T 39427 无损检测工业Ir192伽玛射线源尺寸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1260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射线检测三级培训教材 第7章 射线照相检验标准07(163~174)P12 T

射线检测三级培训教材 第7章  射线照相检验标准07(163~174)P12 T

第7章射线照相检验标准7.1 射线照相检验标准概述目前,国内外制订的射线检验方面的标准,按内容可分为射线照相检验技术(或方法)标准、射线照相检验质量控制标准、射线照相检验参考底片标准、射线照相检验的器材和术语方面的标准等。

对于一般的射线照相检验人员,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主要是关于射线照相检验技术标准及射线照相检验质量控制标准。

由于射线照相检验技术和射线照相检验质量控制的内容常常是连贯的,因此,在射线照相检验技术标准中总是包括了主要的质量控制内容,也已有一些射线照相检验标准,同时包含了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

我国的射线照相检验技术标准主要可分为国家标准(GB)、国家军用标准(GJB)、行业(部门)标准、企业标准。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射线检测标准系列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近年,各方面的标准正在修订或制订,以适应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国外射线照相检验技术标准主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欧洲标准(EN)、德国标准(DIN)、英国标准(BS)、日本工业标准(JIS)、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ASME),此外还有美国军用标准(MIL)。

近几年,更重要的是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

总的来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制定较快,数量多,比较及时地反映了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

欧洲标准构成了较完整的系统,更注重比较成熟的技术。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由于国际合作关系而受到重视,近年也在不断修订。

部分标准的目录见附录Ⅲ。

7.2 GJB 1187A—2001(射线检验)的主要规定7.2.1标准简介GJB 1187A—2001是GJB 1187—1991版(第一版)的修订版。

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检验的要求,也规定了对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质量控制要求。

适用于军用产品生产和科研中使用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和构件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检验。

这次修订的主要特点是:在技术内容的主要规定上,参考了近年国外较多重要标准的规定,如ISO5579:1998《无损检测金属材料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检验通则》、欧洲标准EN 1435:1997《无损检测焊接检验—熔焊接头的射线照相检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2604.2—2005/ISO 5576:1997《无损检测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
1 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工业射线照相检测的术语。

2 术语和定义
2.1 吸收 absorption
2.2 活度 activity
2.3 老化灰雾 ageing fog
2.4 阳极 anode
2.5 阳极电流 anode current
2.6 伪像(假显示) artefact ( false indication )
2.7 衰减 attenuation
2.8 衰减系数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μ
2.9 平均梯度 average gradient
2.10 背散射 back scatter
背散射线 back scattered radiation
2.11 射束角 beam angle
2.12 电子回旋加速器 betatron
2.13 遮挡介质 blocking medium
2.14 累积因子 build-up factor
2.15 暗盒 cassette
暗袋
2.16 阴极 cathode
2.17 已校验的阶梯密度片 calibrated density step wedge
2.18 (胶片的)特性曲线 characteristic curve ( of a film )
2.19 清澈时间 clearing time
2.20 准直 collimation
2.21 准直器 collimator
2.22 康普顿散射 Compton scatter
2.23 计算机层析成像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 CT )
2.24 恒电势电路 constant potential circuit
2.25 连续谱 continuous spectrum
2.26 对比度 contrast
2.27 反衬介质 contrast medium
2.28 对比灵敏度(厚度灵敏度) contrast sensitivity ( thickness sensitivity ) 2.29 衰减曲线 decay curve
2.30 密度计 densitometer
2.31 (胶片或相纸的)显影 development ( of a film or paper )
2.32 衍射斑纹 diffraction mottle
2.33 剂量计 dosemeter ( dosimeter )
2.34 剂量率计 dose rate meter
2.35 双焦点管 dual focus tube
2.36 双线像质计 duplex wire image quality indicator
双丝像质计
双线图像质量指示器
2.37 边缘遮挡材料 edge-blocking material
2.38 均值过滤器(射线束致平器) equalizing filter ( beam flattener ) 2.39 等效X射线电压 equivalent X-ray voltage
2.40 曝光 exposure
2.41 曝光计算器 exposure calculator
2.42 曝光曲线 exposure chart
2.43 曝光宽容度 exposure latitude
2.44 曝光时间 exposure time
2.45 片基 film base
2.46 胶片梯度 film gradient
G
2.47 观片灯(观察屏) film illuminator ( viewing screen )
2.48 胶片处理 film processing
2.49 胶片系统速度 film system speed
2.50 滤光板 filter
2.51 定影 fixing
2.52 探伤灵敏度 flaw sensitivity
2.53 荧光增感屏 fluorescent intensifying screen
2.54 金属荧光增感屏 fluorometallic intensifying screen
2.55 荧光透视 fluoroscopy
2.56 焦点 focal spot
2.57 焦点尺寸 focal spot size
2.58 焦距 focus-to-film-distance
ffd
2.59 灰雾度 fog density
2.60 伽玛射线照相 gamma radiography
2.61 伽玛射线 gamma rays
γ射线
2.62 伽玛射线源 gamma-ray source
2.63 伽玛射线源容器 gamma-ray source container 2.64 几何不清晰度 geometric unsharpness
2.65 颗粒性 graininess
2.66 颗粒度 granularity
2.67 半衰期 half life
2.68 半价层 half value thickness
HVT
2.69 光源 illuminator
观片灯
2.70 图像对比度 image contrast
2.71 图像清晰度 image definition
2.72 图像增强 image enhancement
2.73 图像增强器 image intensifier
2.74 像质 image quality
图像质量
2.75 像质计 image quality indicator
图像质量指示器
IQI
2.76 像质值 image quality value
图像质量值
IQI灵敏度 IQI sensitivity
2.77 入射射线束轴线 incident beam axis
2.78 工业放射学 industrial radiology
2.79 固有过滤 inherent filtration
2.80 固有不清晰度 inherent unsharpness
2.81 增感因子 intensifying factor
2.82 增感屏 intensifying screen
2.83 潜影 latent image
2.84 直线电子加速器 linear electron accelerator ( LINAC ) 2.85 屏蔽 masking
2.86 金属屏 metal screen
2.87 微焦点射线照相 microfocus radiography
2.88 调制传递函数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2.89 运动不清晰度 movement unsharpness
2.90 工件对比度 object contrast
2.91 工件至胶片距离 object-to-film distance
2.92 周向曝光 panoramic exposure
2.93 透度计 penetrameter
2.94 压痕 pressure mark
2.95 初始射线 primary radiation
2.96 投影放大率 projective magnification
2.97 投影放大技术 projective magnification technique
2.98 (射线束)质量 quality ( of a beam of radiation )
2.99 照射对比度 radiation contrast
2.100 辐射源 radiation source
2.101 射线照相底片/照片 radiograph
2.102 射线照相胶片 radiographic film
2.103 射线照相 radiography
2.104 放射性同位素 radioisotope
2.105 射线透视 radioscopy
2.106 棒阳极管 rod anode tube
2.107 散射线 scattered radiation
2.108 增感型胶片 screen type film
2.109 源固定器 source holder
2.110 源尺寸 source size
2.111 源至胶片距离(sfd) source-to-film distance ( sfd ) 2.112 空间分辨力 spatial resolution
2.113 比活度 specific activity
2.114 阶梯楔块 step wedge
2.115 立体射线照相 stereo radiography
2.116 靶 target
2.117 管子光阑 tube diaphragm
2.118 管头 tube head
2.119 管罩 tube shield
2.120 管子遮光器 tube shutter
2.121 管子窗口 tube window
2.122 管电压 tube voltage
2.123 未密封源 unsealed source
2.124 不清晰度 unsharpness
2.125 有效密度范围 useful density range 2.126 真空暗盒 vacuum cassette
2.127 观察屏蔽 viewing mask
2.128 可视对比度 visual contrast
2.129 X射线 X-rays
2.130 X射线胶片 X-ray film
2.131 X射线管 X-ray tu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