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现代分析化学作业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化学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下面是一份分析化学的详细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和技术。

一、定性分析方法1.火焰试验:通过不同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独特的颜色来判断化合物的成分。

2.沉淀反应: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沉淀来判断其成分。

3.气体反应:根据化合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气体的类型和产量来判断其成分。

4.酸碱滴定:通过添加酸碱溶液来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5.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来判断其成分。

二、定量分析方法1.极谱法:利用溶液中物质的电极电位和电流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2.光度法:通过测量溶液中化合物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过性来确定其浓度。

3.电解分析:利用电流通过溶液中的物质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4.火花光谱法:通过将化合物激发成光源,然后测量其发射光谱来确定其成分。

5.气相色谱法:利用化合物在气相中的分离性和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来测定其浓度。

三、常用仪器和技术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过性。

2.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量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3.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气相中的化合物并测定其浓度。

4.离子色谱仪:用于分离水溶液中的离子并测定其浓度。

5.质谱仪:用于分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质量。

以上是分析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记住,理解原理和应用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关键,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祝你考试顺利!。

(整理)分析化学复习资料公式.

(整理)分析化学复习资料公式.

离群值的检验方法:(1)Q 检验法:设有n 个数据,其递增的顺序为x 1,x 2,…,x n-1,x n ,其中x 1或x n 可能为离群值。

当测量数据不多(n=3~10)时,其Q 的定义为 具体检验步骤是:1) 将各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2)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3)计算离群值与相邻值之差; 4) 计算Q 值;5)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到Q 表值;6)若Q >Q 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

(2)G 检验法: 1)计算包括离群值在内的测定平均值;2)计算离群值与平均值 之差的绝对值 3)计算包括离群值在内的标准偏差S4)计算G 值。

5)若G > G α,n ,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2)平均偏差:绝对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nx-x d n1i i ∑==(3)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100%xd⨯=r d (4)标准偏差1)(12--=∑=n x x S ni i(5)相对标准偏差(RSD, 又称变异系数CV )%100⨯=xS RSD (必考相关大题)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式: 为了计算和使用方便,作变量代换(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我们以x 为中心,在一定置信度下,估计μ值所在的范围)(x tS x ±称为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四、显著性检验(一) F 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 2),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于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偶然误差是否显著不同。

(用来做什么?考点)检验步骤:计算两组数据方差的比值F , x x 222)(21)(σμπσ--==x e x f y σμ-=x u 令2221)(u e x f y -==⇒πσ2221)( u e u y -==πφ即n tSx tS x x ±=±=μ)(212221S S S S F >=minmax X -X X X Q 相邻离群-=S XX G -=离群查单侧临界临界值21,,f f F α比较判断:两组数据的精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别,S 1与S 2相当。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化学工业和生物科学的基础。

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化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以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

如何学好分析化学,掌握其理论和实践技能,是每位学生都需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复习期末考试时,各种资料和复习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的汇编和分析。

一、教材和课堂笔记教材和课堂笔记是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来源。

教材是分析化学知识和理论的载体,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验操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而课堂笔记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记笔记的成果,它们记录了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授课内容的补充和细化。

因此,认真复习教材和课堂笔记是提高分析化学成绩的重要手段。

二、试题库和历年试卷试题库和历年试卷是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试题库是学校或公共教育资源库中收集的各种分析化学试题,按照难度、类型、知识点等方面分类归类,供学生查找和练习。

历年试卷则是学校或教育部门每年举行的分析化学考试的真实试卷,它们记录了每年的考试难度和类型,是复习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做试题,可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复习策略,提高分析化学成绩。

三、名师讲义和网络课程名师讲义和网络课程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辅助资源。

名师讲义是一些分析化学领域杰出教授所编写的精品讲义,其中包含了许多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技巧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好工具。

而网络课程则是一些优秀教师开设的线上分析化学教学课程,包括视频讲解、PPT讲义、习题讲解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和学习,较为灵活和便捷。

四、真题解析和复习指南真题解析和复习指南对于学生考试复习很有帮助。

真题解析是对分析化学考试真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试题的出题思路和选项的区别,批判性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最新整理)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最新整理)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 选择题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A. 越小越好B. 等于零C. 接近零D.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其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系统误差D. 绝对偏差3.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A.<10mLB. 10~15mLC. 20~30mLD. >50mL4.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A. 0.1gB. 0.2gC. 0.3gD. 0.4g5. 下列有关误差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A. 精密度好误差一定较小B. 随机误差具有方向性C. 准确度可以衡量误差的大小D. 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6. 下列有关系统误差的正确叙述是()A. 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B. 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C.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D. 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7.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B. 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高 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8.以下是有关系统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分析结果影响恒定,可以测定其大小B. 具有正态分布规律C. 在平行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D. 可用Q检验法判断其是否存在9. 关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小系统误差B. 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等因素带来的误差C. 回收试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D. 通过对仪器进行校准减免偶然误差10. 若不知所测样品的组成,则要想检验分析方法有无系统误差,有效的方法是()A. 用标准试样对照B. 用人工合成样对照C. 空白试验D. 加入回收试验11. 某一分析方法由于试剂带入的杂质量大而引起很大的误差,此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消除?()A. 对照分析B. 空白试验C. 提纯试剂D. 分析结果校正12.做对照实验的目的是()A. 提高实验的精密度B. 使标准偏差减小C. 检查系统误差是否存在D. 消除随机误差13.为消除分析方法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校准仪器D. 增加测定次数14.能有效减小分析中特定随机误差的方法有()A. 校正分析结果B. 进行空白试验C. 选择更精密仪器D. 应用标准加入法15.pH=7.1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A.1B. 2C. 3D. 难以确定16.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的位数为4位的是()A. [H+] =0.0330mol·L-1 C. pH=10.53B. [OH-] =3.005×10-3mol·L-1 D. m(Ca2+)=1.4032g17. 测定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用去EDTA 20.8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A. 10%B. 10.0%C. 10.08%D. 10.077%18. 用下列哪种器皿取一定量的溶液时,应读至0.01mL?()A. 烧杯B. 量筒 C . 滴定管 D. 量杯19. 分析SiO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和35.42%,其平均值应表示为()A. 35.215%B. 35.22%C. 35.2%D. 35%20. 测定BaCl2试样中Ba的质量分数,四次测定得到置信度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62.85±0.09)%,对此区间有四种理解,正确的是()A. 总体平均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B. 有90%的把握此区间包含总体平均值在内C. 再做一次测定结果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0%D. 有90%的测量值落入此区间21.以下是有关过失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Grubbs检验法判断其是否正确B. 具有正态分布规律C. 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D. 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可以估计其大小22. 两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是()A. 可疑数据的取舍-精密度检验-准确度检验B. 可疑数据的取舍-准确度检验-精密度检验C. 精密度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准确度检验D. 精密度检验-准确度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23.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A. F检验B. t 检验C. u 检验D. Q检验二. 填空题1. 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准确度的高低主要是由________误差所决定。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1.共振吸收线:原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产生的谱线。

2.分配系数K: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s)与流动相(m)中的浓度(c)之比。

K=C s/C m3.分离度R:是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

4.化学位移δ: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进动频率,吸收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5.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或将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流动相体积的数值。

6.直接电位法:是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组分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根据Nernst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组分活(浓)度的方法。

7.电极电位: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相界电位就是溶液中的电极电位。

8.离子选择电极(ISE),饱和甘汞电极(SC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红外吸收光谱发(I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质谱法(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9.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指示系统,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温度,溶剂,PH,时间。

10.化学位移标准物一般为四甲基硅烷(TMS),影响因素屏蔽效应和磁各向导性、氢键。

11.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

12.有机质谱中的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

13.色谱法:气相(GC),液相(LC),超临界(SFC),气固(GSC),气液(GLC),液固(LSC),液液(LLC),柱(填充柱、毛细管柱、微填充柱),平面(纸、薄层TLC、薄膜)14.色谱法基本理论: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15.评价柱效:塔板数和塔板高度。

16.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控制系统17.气相色谱检测器:火焰光度(FPD)、热离子化(TID),浓度:热导(TCD)、电子捕获(ECD)a,热导检测器(TCD)浓度型,原理:根据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原理制成。

2023年最新-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

2023年最新-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 考 题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3)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4)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5)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 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426.4123.4127.4124.41+++=x % = 41.25%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d 1=-0.01% d 2=+0.02% d 3=-0.02% d 4=+0.01%d)(401.002.002.001.01+++=∑==ndi ni % = 0.015% 14)01.0()02.0()02.0()01.0(1222212-+++-=∑==n di ni s %=0.018%CV=x S×100%=25.41018.0⨯100%=0.044%3.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完整版)分析化学题库精华版

(完整版)分析化学题库精华版

(完整版)分析化学题库精华版第一章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1. 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信息科学。

(对)2.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错)3. 分析化学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对)4. 分析化学是一门学科,仪器分析也是一门学科。

(错)1.2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选择填空:1. 分析化学根据测定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 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两类分析方法。

3. 按照式样用量,称取样品质量高于(0.1g )为常量分析,小于(0.1mg )为超微量分析。

4. 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6 滴定分析法概述单选:1.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C )A. 化学计量点B. 滴定误差C. 滴定终点D. 滴定分析2. 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A )A.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 反应必须有颜色C. 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必须是1:1反应D. 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3. EDTA 滴定+3Al 、+2Zn 、+2Pb 混合液中的+3Al ,应采用(B )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4. 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石灰石中钙的含量时,应采用的滴定方式是(D )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填空:1. 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可能恰好相符,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1. 滴定误差指(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吻合造成的分析误差)。

2. 由于(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等滴定方法式的应用,大大扩展了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标题:红外光谱、拉曼和紫外作业
发文时间:2012-12-03 10:14:04
要求于12月10日前提交。

--------------------------------------------
1.化合物能发生n-σ*跃迁,为227nm(ε为900)。

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2.某化合物根据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推定其结构可能为(A)或(B),而测其紫外光谱为
为284nm(ε9700),试问结构何种?
3.某化合物C8H9NO2,试根据如下谱图推断其结构,并说明依据。

4.某酮类化合物的溶剂由非极性溶剂改为极性溶剂时,对n→π*、π→π*跃迁有何影响?用能级图说明。

5.根据如下红外光谱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
(2)归属各谱峰;并说明各谱峰反映的结构特征。

6.某化合物C8H10O ,根据下列谱图解析此化合物的结构,并说明依据。

7.试说明共振拉曼效应。

8.化合物C6H15N,根据如下Raman光谱图回答问题。

a) 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
b) 3368 cm-1和3310 cm-1谱峰对应化合物中什么基团的何种振动形式;
c) 2937 cm-1和2855 cm-1谱峰对应化合物中什么基团的何种振动形式;
d) 1443 cm-1谱峰对应化合物中什么基团的何种振动形式;
e) 782 cm-1谱峰对应何种振动形式;
9.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5N,根据如下IR和1H NMR谱图推断其结构.
10.化合物CH3-(C=O )-CH=C(CH3)2 在正丁烷与水中均能出现两个吸收带,一对是230nm1和329nm,这是在______为溶液中测定。

另一对是243nm和305nm,这是在____为溶液中测定。

11.计算下列化合物UV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
12.试分别计算乙炔和苯分子自由度总数及振动自由度数目。

13.分别预测下列化合物在红外光谱中那一区段有吸收,各因什么振动类型引起?
文章标题:绪论和质谱作业
发文时间:2012-10-10 11:22:44
要求于10月21日前提交。

--------------------------------------------
1.什么叫准分子离子峰?哪些离子源容易得到准分子离子?
2.38. 某有机化合物,用质谱法测得的数据如下:
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3.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如果存在分子离子峰,则其一定是m/z_________的峰,它是分子失去_________生成的,故其m/z是该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它的相对强度与分子的结构及___________有关。

4.根据如下MS谱图确定两个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并说明依据。

5.某化合物为C8H8O的质谱图如下,试推断其结构,并写出主要碎片离子的断裂过程.
6.X射线荧光光谱是如何产生的?
7.简述电子衍射的特点。

8.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文章标题:核磁作业
发文时间:2012-10-31 09:37:48
要求于11月12日前提交。

--------------------------------------------
1.在下列化合物中,比较Ha和Hb,哪个具有较大的δ值?为什么?
2.一个分子的部分1HNMR谱图如下,试根据峰位置及裂分峰数,推断产生这种吸收峰的氢核的相邻部分的结构及电负性。

3.某化合物C8H9 N O2 ,根据如下MS和1H NMR谱图推断其结构,并说明依据。

4.化合物C10H12O2,根据如下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5.为了解决固体样品的NMR谱带增宽问题,通常采用什么技术?
6.化合物C5H12O,根据如下13C 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7.化合物C4H7O2Br根据如下 13C NMR和1H 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8.某化合物C8H9NO,试根据如下13C NMR和1H NMR谱图推断其结构,并说明依据。

9.预测乙烷分子(CH3CH3)在HNMR谱上信号数目为_______个,苯在HNMR谱上信号数目有______个。

10.化合物C7H16O3,1HNMR谱图有如下数据:有三种类型质子
(a) ? =1.1,三重峰,9 个质子 (b)? =3.7,四重峰,6个质子 (c) ? =5.3,单峰,1个质子
其中,a为________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______基团,c为_______________基团, 它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合物C4H6O,根据如下13C 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12.根据1HNMR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C8H10:δ:1.2 (3H,三重峰); δ:2.6(2H,四重峰);δ:7.1(5H,单峰)
2、C10H14: δ:1.1(6H,三重峰); δ:2.5 (4H,四重峰); δ:7.0 (4H,单峰)
文章标题:综合解析作业
发文时间:2012-12-17 12:29:41
要求12月24日前提交。

--------------------------------------------
1.Molecular Formula: C3H7NO2 Molecular Weight: 89.1
2.Molecular Formula: C4H9NO Molecular Weight: 87.1
3.Molecular Formula: C6H15NO Molecular Weight: 117.2
文章标题:分子发光与联用技术
发文时间:2012-12-25 10:04:04
要求于1月5日前提交。

--------------------------------------------
1.为什么分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一般要比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灵敏度高?
2.什么是重原子效应、外部重原子效应,内部重原子效应?
3.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 同时发射一个光子的过程称为辐射跃迁, 包括____和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荧光寿命都是描述荧光性质的重要物理量。

5.利用GC-MS和GC-FTIR可获得什么样的互补信息?
6.对于GC-FTIR,冷阱接口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