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作业011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与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 绪论1.1 30.0mL 0.150mol ·L -1的HCl 溶液和20.0mL 0.150mol ·L -1的Ba(OH)2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12L 0.015mol 230.0)(20.030.00.15020.00.1502)过)((Ba(OH)-⋅=⨯+⨯-⨯⨯=量c1.2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c (Zn 2+)。
答案:132L 0.01988mol 250.065.39100.3250)(Zn -+⋅=⨯⨯=⋅=V M m c1.3 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KM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已知14L 0.10mol KMnO 51-⋅≈⎪⎭⎫⎝⎛c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c )的Na 2C 2O 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答案:O 8H 10CO 2Mn16H O 5C 2MnO 2222424++=++++--⎪⎭⎫⎝⎛=⎪⎭⎫ ⎝⎛4224O C Na 21KMnO 51n n ()()42242244O C Na O C Na 21KMnO KMnO 51V c V c ⋅⎪⎭⎫⎝⎛=⋅⎪⎭⎫ ⎝⎛ 若:)O C Na ()KMnO (4224V V ≈ 则:14422L 0.050mol KMnO 5121)O C (Na -⋅=⎪⎭⎫⎝⎛=c c g 67.00.134********.0)O C Na (3422=⨯⨯⨯=-m1.4 用KMnO 4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见例1.6),若试样中CaO 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0.020mol ·L -1 KMnO 4溶液约30mL ,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答案:()g21.0 %10010208.5630020.05%40 %10010CaO 21KMnO KMnO 51CaO)(3344=⨯⨯⨯⨯⨯=⨯⨯⎪⎭⎫ ⎝⎛⋅⋅⎪⎭⎫ ⎝⎛=s s s m m m M V c w1.5 某铁厂化验室常需要分析铁矿中铁的含量。
有机化学习题与答案(厦门大学)

有机化学习题与答案(厦门大学)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有机化学习题与答案(厦门大学)第一章绪论习题一、根据下列电负性数据:判断下列键中哪个极性最强为什么答案 <请点击>二、(a) F2、HF、BrCl、CH4、CHCl3、CH3OH诸分子中哪些具有极性键?(b) 哪些是极性分子答案 <请点击>三、下列各化合物有无偶极矩?指出其方向。
答案 <请点击>四、根据O和S的电负性差别,H2O和H2S相比,哪个的偶极-偶极吸引力较强,哪个的氢键较强?答案 <请点击>五、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路易斯电子式。
答案 <请点击>六、把下列化合物由键线式改写成结构简式。
七、下面记录了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结果,请计算它们的化学式。
(1) C:65.35%,H:5.60%,相对分子质量 110(2) C:70.40%,H:4.21%,相对分子质量 188(3) C:62.60%,H:11.30%,N:12.17%,相对分子质量 230(4) C:54.96%,H:9.93%,N:10.68%,相对分子质量 131(5) C:56.05%,H:3.89%,Cl:27.44%,相对分子质量 128.5(6) C:45.06%,H:8.47%,N:13.16%,Cl:33.35%,相对分子质量 106.5答案 <请点击>八、写出下列化学式的所有的构造异构式。
答案 <请点击>第一章绪论习题(1)1、什么是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点击这里看结果2、什么是烷基?写出常见的烷基及相应的名称。
点击这里看结果3、给下列直链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点击这里看结果4、什么是伯、仲、叔、季碳原子,什么是伯、仲、叔氢原子?点击这里看结果5、写出己烷的所有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点击这里看结果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烷烃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只含有伯氢原子的戊烷2.含有一个叔氢原子的戊烷3.只含有伯氢和仲氢原子的已烷4.含有一个叔碳原子的已烷5.含有一个季碳原子的已烷6.只含有一种一氯取代的戊烷7.只有三种一氯取代的戊烷8.有四种一氯取代的戊烷9.只有二种二氯取代的戊烷点击这里看结果7、写出2-甲基丁烷和2,2,4-三甲基戊烷的可能一氯取代物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作业015参考答案

6n(C14 H18Cl6 = N 2 ) n= (Cl ) n( AgCl )
试样中氯的物质的量
n = (Cl ) n( AgCl = )
m( AgCl ) 0.187 = = 0.00130 mol Mr ( AgCl ) 143.3
故试样中 C14H18Cl6N2 的质量分数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
作业 015 参考答案
A 1.ACT p175-176: 6.18; 6.19,6.22, 6.24
6.18 20 粒含铁食用药片共重 22.131g,磨细,混匀后,称取 2.998 g 粉末溶于 HNO3, 加热使 所有铁转化为 Fe3+, 然后再加入 NH3 使 Fe3+定量地生成 Fe2O3·xH2O 沉淀,灼烧后得到 0.264 g Fe2O3。计算每片药片中 FeSO4·7H2O 的质量分数。 解: 将药片磨细混匀后, 所得 2.998 g 粉末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故 2.998 g 粉末中 FeSO4•7H2O 的质量分数即等于每片药片中 FeSO4•7H2O 的质量分数。 反应中计量关系为: Fe 2O 3 2 Fe 2 FeSO 47 H 2O
= ω
n( NH 4 SCN ) × Mr ( As2O3 ) 0.1180 × 33.85 ×10−3 ×197.8 = ×100% = ×100% 65.84% 6 × m样 6 × 0.2000
6.24 将含有防高血压药物(C14H18Cl6N2,Mr = 427)的试样 2.89 g 置于密封试管中加热分解, 然后用水浸取游离出的氯化物,于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AgNO3, 得 AgCl 0.187 g。假定 该药物是氯化物的唯一来源,计算试样中 C14H18Cl6N2 的质量分数。 解: 各反应物计量关系为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2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 =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标准溶液返滴。
分析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 E =E a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gg r%02.0%1000000.10002.01±=⨯±=E ggg r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E =E ar 可得 %1%100202.02±=⨯±=E mL mLmL r%1.0%1002002.020±=⨯±=E mLmL mLr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5答::0.36 应以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6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7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8答::甲的报告合理。
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4H 2O 可知,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 g m 13.007.1262020.01.01=⨯⨯= 相对误差为 %15.0%10013.00002.01=⨯=E ggr则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 2C 2O 4·H 2O 标定0.1mol·L -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共61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作业017参考答案

作业017参考答案A1.ACT P357: 10.3,10.24,10.2510.3 溶液有颜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可见光中特定波长范围的光。
若某溶液呈绿色,它吸收的是什么颜色的光?若溶液为无色透明,是否表示它不吸收光?答:若某溶液呈绿色,即其吸收光颜色的互补色为绿色,则吸收光颜色为红紫色。
若溶液为无色透明,不一定表示它不吸收光,因为该溶液可能在红外或紫外光区有吸收。
10.24 有一个含氧化态辅酶(NAD +)和还原态辅酶(NADH )的溶液,使用1.0 cm 吸收池,在340 nm 处测得该溶液的吸光度为0.311,在260 nm 处吸光度为1.20。
计算NAD + 和NADH 的浓度各为多少?已知条件见下表:辅酶ε(260nm) ε(340nm) NAD +1.8×104 0 NADH1.5×104 6.2×103解:根据题意和吸收的加合定律:1mi i i A lc ε==∑ 列方程组得: )(1108.1)(1105.120.1)(1102.6311.0443+×××+×××=×××=NAD c NADH c NADH c 解之得:c(NADH)=5.0×10-5 mol·L -1,c(NAD +)=2.5×10-5 mol·L -110.25配制同浓度(1.0×10-3 mol.L -1 )但酸度不同的某指示剂(HIn )溶液5份,用1.0cm吸收池在650nm 波长下分别测量此5份溶液的吸光度,数据如下pH 1.00 2.00 7.00 10.00 11.00A 0.00 0.00 0.588 0.840 0.840计算:(1) 该指示剂的p K a; (2) 在650nm 波长下In -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0.5880.840lg7.00lg 6.6300.588L a HL A A pK pH A A −−−=+=+=−− 所以K a =10-6.63pH = 11.00情况下,c(In -)=1.00×10-3,所以230.8408.40101 1.0010ε−==×××2.The concentrations of Fe 3+ and Cu 2+ in a mixture can be determined following their reaction with hexacyanoruthenate (II), Ru(CN)64–, which forms a purple blue complex with Fe 3+ (λmax = 550 nm), and a pale green complex with Cu 2+ (λmax = 396 nm). The molar absorptivities (M –1 cm –1) for the metal complexes at the two wavelengths ar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table.ε550 ε396 Fe 3+9970 84 Cu 2+ 34 856When a sample containing Fe 3+ and Cu 2+ is analyzed in a cell with a pathlength of 1.00 cm, the absorbance at 550 nm is 0.183, and the absorbance at 396 nm is 0.109. What are the molar concentrations of Fe 3+ and Cu 2+ in the sample?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additive property of Beer’s law1mi i i A lc ε==∑Two equations is get as follows396nm : 0.1856)(0.184)(0.10923××+××=++Cu c Fe c550nm : 0.134)(0.19970)(183.023××+××=++Cu c Fe cSolving the equations gives :1531079.1)(−−+⋅×=L mol Fe c1421026.1)(−−+⋅×=L mol Cu cB1. 思考 ACT P357: 10.5, 10.62.思考 MAC p450: 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ϕ θ ( Fe3+ / Fe 2+ ) = 0.771V
Fe 2+ Fe3+ + e
H ↓ Y →
+
H ↓ Y →
+
[Y ] =
[Y ']
αY ( H )
≈
c(Y )
αY ( H )
10 −2.0 = 10.8 = 10−12.8 (mol / L) 10
α Fe α Fe
2+
= 0.771 − 0.059 × 10.8 = 0.13(V )
3+
B 5.Fe2+在酸性介质中较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稳定,为什么? 解:查表得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
θ ϕ Fe
3+
/ Fe2+
= 0.771
K sp , Fe (OH )3 K sp , Fe (OH )2 [OH − ]
K sp , Fe (OH )3 = , K sp , Fe (OH )2 = 1.3 × 10−38 2 × 10−15
解: 查表得 ϕ θ ( Ag + / Ag ) =0.7994V, I=0.1 时 p K sp ( AgCl ) =9.50, 则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
ϕ ( Ag + / Ag ) =ϕ θ ( Ag + / Ag ) + 0.059 lg[ Ag + ] =ϕ θ ( Ag + / Ag ) + 0.059 lg ϕ θ '( Ag + / Ag ) = ϕ θ ( Ag + / Ag ) + 0.059 lg
3+
(Y ) (Y )
1 + [Y ]K ( FeY − ) = 1 + 10−12.8+ 25.1 ≈ 1012.3 = 1 + [Y ]K ( FeY 2− ) = 1 + 10−12.8+14.3 ≈ 101.5 =
3+ 2+
2+
[ Fe3+ ] = ϕ ( Fe / Fe ) ϕ ( Fe / Fe ) + 0.059 lg [ Fe 2+ ]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课程
作业 011 参考答案
A ACT p156: 5.13, 5.14, 5.15
5.13
K3Fe(CN)6 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氧化 I-为 I2 ,因此可用作为基准物标定
Na2S2O3 溶液。试计算 2mol/LHCl 溶液中 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 已 知 ϕ θ ( Fe(CN )63− / Fe(CN )6 4− ) =0.36V; H 3 Fe(CN )6 是 强 酸 ; H 4 Fe(CN )6 的
K sp ( AgCl ) [Cl − ]
K sp ( AgCl ) = 0.7994 − 0.059 × 9.50 = 0.24(V ) [Cl − ]
2+ 在 1mol/LHCl 介质中 ϕ θ '( Fe3+ / Fe = ) 0.70V > ϕ θ '( Ag + / Ag ) ,而
3+ 4+ ϕ θ '(Ti 4+ /= Ti 3+ ) 0.10V < ϕ θ '( Ag + / Ag ) , 所以银只能还原 Fe 而不能还原 Ti .
θ θ ϕ Fe ϕ Fe ( OH ) = / Fe ( OH )
3 2 3+
/ Fe
2+
+ 0.059 lg
= −0.597 − 0.059 lg[OH − ] = −0.597 + 0.059 × (14.00 − pH )
随着 pH 的升高,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还原态的还原能力增强,更 容易被氧化,即更不稳定。
= ϕ ( Fe3+ / Fe 2+ ) ϕ θ ( Fe3+ / Fe 2+ ) + 0.059 lg
[ Fe(CN )63− ] [ Fe(CN )6 4− ] c( Fe(CN )63− ) c( Fe(CN )6 4− )
6 4−
= ϕ θ ( Fe3+ / Fe 2+ ) + 0.059 lg α Fe (CN ) 4− ( H ) + 0.059 lg
5.15 计算 pH3.0, 未与 Fe3+络合的 EDTA 浓度为 0.010mol/L 时, Fe3+/Fe2+电对的 条件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解: pH=3.0 时, 查表得 lg αY ( H ) = 10.8 , lg K ( FeY − ) = 25.1 , lg K ( FeY 2− ) = 14.3 ,
3
= 1 + 103.2 −1.1 + 103.2 + 3.8− 2.2 = 10−4.8
ϕ θ ' Ag
+
/ Ag
= + 0.059 lg ϕθ Ag + / Ag
1
α Ag ( NH
0.52v =
3)
θ
3+ 2+
= ϕ θ ( Fe3+ / Fe 2+ ) + 0.059 lg
α Fe α Fe α Fe α Fe
2+
(Y ) (Y ) (Y ) (Y )
+ 0.059 lg
3+
c( Fe3+ ) c( Fe 2+ )
ϕ θ '( Fe3+ / Fe 2+ ) = ϕ θ ( Fe3+ / Fe 2+ ) + 0.059 lg
2.The logarithms of the successive stepwise formation constants of the ammonia complexes of silver are lgK1 = 3.2, lgK2 = 3.8. Calculate the conditional potential of a silver electrode in a NH3-NH4NO3 buffer of total concentration 0.10 mol/L and the pH=10.00. Take pKa of NH4+=9.26, and assume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unity. 解:查表得
ϕθ Ag
+
/ Ag
= 0.7994v
Ka 10-9.26 [ NH 3 ] = 0.10 0.085 mol/L = × = c 10-9.26 + 10−10.0 Ka + [H + ]
解得
α Ag ( NH ) =+ 1 K1 ⋅ [ NH 3 ] + K1 ⋅ K 2 ⋅ [ NH 3 ]2
K a3 =10
-2.2
, K a4 =10-4.2 ;计算中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解: Fe(CN )63− 无酸效应, Fe(CN )6 4− 有酸效应.
3 Fe(CN)36 + e Fe(CN) 6
↓ H+
α Fe (CN )
6
4−
(H )
=1 + [H ]
1 1 + [ H ]2 = 1 + 2 ×104.2 + 22 ×106.4 ≈ 107.0 K a4 K a3 K a4
6
ϕ θ '( Fe3+ / Fe 2+ ) = ϕ θ ( Fe3+ / Fe 2+ ) + 0.059 lg α Fe (CN )
(H )
= 0.36 + 0.059 × 7.0 = 0.77(V )
5.14 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 1mol/L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 Fe3+而不能还原 Ti4+.计 算此条件下 Ag+/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