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管理计划西南林学院

合集下载

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计划

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提高保护效果,制定以下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3. 严格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管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共生。

三、工作内容1. 组织架构(1)成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生态监测、执法巡查、宣传教育等。

2. 生态监测(1)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等进行定期监测。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 人为活动管理(1)严格控制保护区内人为活动,如禁止非法捕猎、采伐、放牧等。

(2)加强对保护区内旅游活动的管理,确保游客活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

(3)开展保护区周边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宣传教育(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志愿者参与保护区管理、保护活动。

(3)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保护区保护成果和典型案例。

5. 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保护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保护区保护技术研究。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资金投入,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保护合力。

4. 完善法律法规,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五、实施期限本管理工作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西南林大自然保护区管理教案

西南林大自然保护区管理教案

第一章自然保护区历史一、教学目的1.掌握自然保护区概念。

2.了解自然保护区起源和发展历程。

3.认识中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基本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时间分配三、教学内容1.自然保护区的起源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自然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2.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及现状自然保护区的原始形态-自然朝拜处.狩猎保留地或动物保护地等;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自然保护机构增设.殖民地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保护运动的爆炸性开展;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历程:五个阶段。

3.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趋势野生物种与栖息地保护:完善保护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极度濒危物种的人工种群.管理方式综合化.合理开发,适度利用.完善市场监管手段。

社区共管。

社区共管的必要性和作用。

生态旅游:旅游现状,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四、重点内容1.自然保护区概念。

2.自然保护区的原始形态。

3.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4.做好野生物种与栖息地保护需要开展的工作。

五、难点内容1.怎样保护野生物种与其栖息地。

2.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社区共管的必要性和作用。

六、教学方法1.理论理解演示PPT课件,概念要准确,必要时要图示,且多举例,有时要反复讲。

2.课堂提问少量.见机.灵活.启发式。

3.课外阅读提供参考读物目录,并布置复习思考题和新课预习。

七、教具PPT课件。

八、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自然保护区.IUCN.UNESCO.MAB。

2.世界上第一个以自然保护为目标国家公园“黄石公园”成立的历史背景。

3.1885年,加拿大最早成立的国家公园是?4.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的时间.背景?5.简述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趋势。

九、课外读物目录马建章.1992.自然保护区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薛达元,蒋明康.1994.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章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类型和区域分布一、教学目的1.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概念。

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案计划书-自然保护区运营提升方案

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案计划书-自然保护区运营提升方案

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案计划书-自然保护区运营提升方案概述本计划书旨在提升自然保护区的运营管理,以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将涵盖以下关键领域:1. 自然资源保护:采取措施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2. 游客体验改善: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同时保证游客活动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3. 管理和监测: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测机制,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合规性和健康运营。

4. 教育与宣传: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资源保护为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具体的管理计划,包括对植物、动物、水域等资源的保护措施。

2. 建立监测系统,定期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修复和保护措施。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工作。

游客体验改善我们将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并确保游客活动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1. 设计和建设游览路线和设施,以最大程度保留自然保护区的原始风貌。

2. 提供丰富的生态教育和解说活动,帮助游客了解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

3. 制定游客行为准则,引导游客遵守保护区的规定,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

管理和监测为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合规性和健康运营,我们将执行以下措施:1. 建立管理机构和工作团队,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和监测工作。

2.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3. 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区的评估和审计,确保管理工作的透明和合规。

教育与宣传我们将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1. 组织定期的公众活动,如讲座、展览、参观等,宣传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和重要性。

2. 制作宣传材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信息。

3. 加强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开展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结论通过执行上述自然保护区运营提升方案,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提升游客体验,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利用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利用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利用自然保护地是指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林等多种形式。

它们的建立和管理是为了使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并保护珍贵的生物和文化资源。

管理自然保护地的目标是确保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受到合理、可持续的管理,同时满足公众的需求。

首先,管理自然保护地的重点是保护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支撑系统,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等互相作用的各个元素。

管理自然保护地必须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来满足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目标协调发展。

例如,在国家公园中,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包括限制游人步行的路径、控制车辆数量、监测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种群,以确保游客的体验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其次,管理自然保护地也需要积极推动可持续利用,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自然保护地不仅是保护珍贵生物和文化资源的场所,也是公众参与自然休闲和学习的平台。

由此,管理自然保护地时不仅要保护生态系统,还要关注公众的需求。

例如,在自然保护区中,大多数游客是希望亲近自然、进行户外活动和欣赏自然景色。

因此,管理者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游览设施、制定更合理的游览路线、引导游客遵守园区制度和保护自然环境。

管理自然保护地的方法包括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保护策略。

具体来说,保护措施既包括科学研究、监测检测和管理,也涉及环境教育、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等多重手段。

比如要实施“研究监测和管理”策略,自然保护地管理者需配备专业的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队伍,整合生态环境的资源和数据,开展定向研究和监测,开发适合保护地管理的管理方法、建立管理制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是最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地,它们的管理对于服务自然保护使命和发挥社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围绕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利用,涉及政府法规、法律法规、透明度和管理效能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极为复杂。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管理计划西南林学院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管理计划西南林学院

6、安全自救1177ຫໍສະໝຸດ 二、保护区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1、保护区配备人员素质情况
➢ 案例: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
2、组织学习与培训提高管理素质
➢ 案例:四川省甘孜州和凉山州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示范活动
1188
1199
/displayimageinfo/72
(3)有管理机构,但无固定管理人员。
(4)无管理机构但有比较固定的管理人员。
77
2、管理人员的配备
500 公顷配备一名管理人员
➢ 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和受人类影响较小的保护区或 规模较大的保护区可相应减少编制 ;
➢ 邻近城市或规模小的保护区,可相应增加编制;
88
3、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转
(1)资源管护部门 (2)行政管理部门 (3)科研部门 (4)公安派出所 (5)生产部门 (6)旅游管理部门
1、保护区应该如何配备管理人员? 2、检查监督的类型有哪些? 3、保护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44
第一节 岗位职责
一、保护区管理机构 二、科室设立原则及工作职责
/Html/Article/wsst/sxlyhzs/4582282515.html
55
一、保护区管理机构
1133
三、检查监督的内容
职能部门不同,检查监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结合该 保护区所设部门的职责范围给予相应处理。 在检查监督后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以保证自然 保护区工作的顺利实施。
1144
四、检查监督的方式
1、资料分析 (编制岗位责任表) 2、访谈 3、观察法 4、问卷调查法
/lvyou/2006qth/tpbd/200610/W020061026395543198878.jpg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管理计划一、教学目的二、时间分配三、教学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管理计划一、教学目的二、时间分配三、教学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管理计划一、教学目的1. 掌握确定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的具体方法。

2. 了解自然资源调查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确定的意义和作用。

3. 解管理计划的概念. 作用和内容。

4. 掌握管理计划具体的编制步骤和实施。

二、时间分配顺序教学内容时间安排1保护目标的确定 3 2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三、教学内容1. 保护目标的确定 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的作用和意义;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的概念.方法;本地资料的补充完善;确定重点保护目标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确定保护优先序的三条标准:(1). 目标的独特性。

(2). 目标的濒危性。

(3). 目标的可利用性。

二是根据生态系统的代表性. 稀有性. 自然性. 多样性. 脆弱性等标准和物种的特有性. 稀有性. 濒危程度. 价值大小等标准,筛选出重要的优先保护地点和物种。

2. 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的概念. 管理计划的核心;管理计划的目的和作用;管理计划的内容;管理计划的编写步骤;管理计划的审批和实施程序。

四、重点内容1. 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的意义。

2. 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的概念. 方法。

3. 重点保护目标的确定。

4. 管理计划的内容. 编写步骤以及审批和实施的程序。

五、难点内容1. 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的方法。

2. 管理计划的编写和审批. 实施程序。

六、教学方法1. 理论理解演示PPT课件,概念要准确,必要时要图示,且多举例,有时要反复讲。

2. 课堂提问少量. 见机. 灵活. 启发式。

3. 课外阅读提供参考读物目录,并布置复习思考题和新课预习。

七、教具PPT课件。

八、复习思考题1. 保护区综合调查. 专项调查. 本底调查的概念。

2. 管理计划的概念。

3. 保护区开展资源调查的意义?2. 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的区别?3. 阐述重要保护目标确定的两种途径。

4. 制定管理计划的意义?5. 管理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哪些?6. 请为某保护区(选择你熟悉的保护区)制定一个管理计划。

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与管理

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与管理

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与管理林业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而划定的特定区域,其规划与管理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与管理展开讨论,包括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的原则与步骤、保护区管理的关键措施等。

一、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的必要性林业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砍伐、乱砍滥伐、不合理利用等行为,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建立林业资源保护区是必要的。

首先,林业资源保护区的划定能够确保重要的生态功能得到保护。

林木作为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

划定保护区可以有效保留森林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能够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在保护区内,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进行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活动,同时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保护区规划可以更好地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最后,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有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林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的原则与步骤1. 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的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是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的首要原则。

(2)综合协调原则: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协调各种不同利益诉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3)科学决策原则:依据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和管理措施。

2. 林业资源保护区规划的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通过对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地形地貌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和研究,获取必要的基础数据。

(2)规划设计阶段:根据调查数据,制定划定保护区边界的方案,并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范围。

同时,结合生态脆弱性评估和资源评估,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措施。

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

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

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一、自然保护区概述首先,对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包括保护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特征。

同时,阐述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动植物物种、珍稀濒危物种等生物多样性情况。

例如,某自然保护区位于_____省_____市,占地面积_____平方公里。

其地形复杂,有山脉、河流、湖泊等多样地貌。

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保护区内拥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栖息着_____、_____等多种珍稀动物和_____、_____等珍贵植物。

二、管理目标与原则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这可以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确立管理原则,如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公众参与、可持续利用等。

保护目标要具体而可衡量,比如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濒危物种的数量增加_____%,或者使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管理原则应贯穿于整个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管理机构可以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科研监测部门、保护执法部门、宣传教育部门等。

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科研监测部门负责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和研究;保护执法部门负责打击违法破坏行为;宣传教育部门则负责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四、资源保护措施1、物种保护制定针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方案,包括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监测与研究等。

建立物种档案,跟踪其种群动态。

2、生态系统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的抚育、湿地的修复、水域的治理等。

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

3、环境保护加强对保护区内的环境监测,控制污染排放,处理垃圾和废弃物,确保环境质量符合保护要求。

五、科研与监测1、科学研究开展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物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思考题
1、保护区应该如何配备管理人员? 2、检查监督的类型有哪些? 3、保护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44
第一节 岗位职责
一、保护区管理机构 二、科室设立原则及工作职责
/Html/Article/wsst/sxlyhzs/4582282515.html
55
1111
一、检查监督的原则
1、公开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反馈原则
4、差别原则
/images/upload/20060228104357183.jpg
1122
二、检查监督的类型
1、上级对下级监督 2、同级之间的监督 3、下属的监督 4、群众对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监督 5、自身的督促
(3)有管理机构,但无固定管理人员。
(4)无管理机构但有比较固定的管理人员。
77
2、管理人员的配备
500 公顷配备一名管理人员
➢ 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和受人类影响较小的保护区或 规模较大的保护区可相应减少编制 ;
➢ 邻近城市或规模小的保护区,可相应增加编(1)资源管护部门 (2)行政管理部门 (3)科研部门 (4)公安派出所 (5)生产部门 (6)旅游管理部门
6、安全自救
1177
二、保护区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1、保护区配备人员素质情况
➢ 案例: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
2、组织学习与培训提高管理素质
➢ 案例:四川省甘孜州和凉山州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示范活动
1188
1199
/displayimageinfo/72
1133
三、检查监督的内容
职能部门不同,检查监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结合该 保护区所设部门的职责范围给予相应处理。 在检查监督后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以保证自然 保护区工作的顺利实施。
1144
四、检查监督的方式
1、资料分析 (编制岗位责任表) 2、访谈 3、观察法 4、问卷调查法
/lvyou/2006qth/tpbd/200610/W020061026395543198878.jpg
/images/upload/20060228104357183.jpg
99
二、科室设立原则及工作职责
①贯彻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②以事定岗和以岗定人的原则 ③从先进水平出发的原则 ④指标确定原则
1100
第二节 检查监督
一、检查监督的原则 二、检查监督的类型 三、检查监督的内容 四、检查监督的方式
1155
第三节 能力培训
一、保护区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二、保护区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UserFiles/Image/019(4).jpg
1166
一、保护区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1、公关协调
2、国际交流
3、资源管理
4、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 5、驾驶
edu.nu/News/archive/05-06-10.htm
一、保护区管理机构
1、管理机构的主要形式 2、管理人员的配备 3、管理机构的设置
与运转
/s/2004-05-17/57096.html
66
1、管理机构的主要形式
保护区 管理机

(1)独立的机构。
(2)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zrbhq/mdf.html
第十三章 管理人员能力培训
1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岗位职责 第二节 检查监督 第三节 能力培训
/Html/Article/wsst/sxlyhzs/4582282515.html
22
参考文献
葛玉辉. 2006. 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 134~141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 1992. 自然保护区有 效管理论文集[Z].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编. 2001. 自然保护区 现代管理概论[M]. 中国林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