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反应
延迟焦化反应部分

02
CATALOGUE
应机理主要涉及自由 基链式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 长和链终止等阶段。
02
在链引发阶段,原料中的轻组分 在高温下形成自由基,引发反应
。
链增长阶段是自由基与原料中的 烃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焦炭和气 体。
03
链终止阶段则是自由基之间的相 互结合或淬灭,终止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使活性组分在载体 上沉淀,再经干燥、焙烧得到催
化剂。
溶胶-凝胶法
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将活性组分 与载体结合,再经干燥、焙烧得
到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与优化
根据反应原料和目标产物的不 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种类。
根据催化剂的性能参数(如活 性、选择性、稳定性)进行催 化剂的优化组合。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最佳的催化 剂制备条件和使用条件,提高 催化剂的性能和寿命。
特点
延迟焦化具有处理重质油的能力 ,能够将重油转化为有价值的产 品,且工艺简单、投资少、操作 灵活。
延迟焦化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发展趋势
延迟焦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最初用于处理石油工业中的重质油料 。
未来延迟焦化技术将朝着提高转化率 、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向 发展。
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 化,延迟焦化工艺经历了多次改进和 优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04
CATALOGUE
延迟焦化反应设备
反应器的结构与特点
反应器类型
延迟焦化反应器通常为立式或卧式结构,根据工 艺需求选择。
材质选择
反应器内壁材料应具备耐高温、耐腐蚀、抗磨损 等特性,如不锈钢、合金钢等。
加热方式
反应器通常采用电热、燃气热或油热等加热方式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
延迟焦化介绍 (2)

延迟焦化原则流程
焦碳塔
加热炉
原料
气体
汽油
柴油 轻蜡油 蜡油
延迟焦化物料分布情况
原料:减压渣油
产品: 干气
液化气 汽油 柴油 蜡油 甩油 焦碳
流量(t/h) 150
10.5~13.5 3~3.75 19.5~27 37.5~48 15~22.5 1.5~4.5
37.5~49.5
收率பைடு நூலகம் 100
7~9 2~2.5 13~18 25~32 10~15
采用高效的梯型浮阀塔板,提高分馏的操作弹性,更适 合优化分馏塔的操作工况。设柴油、中段油、蜡油和原 料渣油的换热器,尽可能的利用分馏塔的过剩热来加热 原料,提高热利用率。同时由于原料和中段油、蜡油、 柴油均有换热,便于分馏塔取热比例的调整和换热后渣 油温度的控制。在工艺流程设计中,采用分馏塔内直接 换热和馏分油外循环的技术调节循环比。
茂名延迟焦化工艺技术特点
采用一炉二塔的工艺路线。加热炉采用国内先进的双辐 射室多火嘴卧管立式炉,并采用双面辐射、多点注汽、 双向烧焦及在线清焦等技术。加热炉的热效率可达91%。 加热炉火嘴采用扁平焰低NOX火嘴,以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焦炭塔实现大型化,采用的直径达Φ8600。
分馏塔底部分换热循环,并加强过滤除去焦粉,缓和炉 管结焦及塔底油温度稳定。
低温热利用没有,影响能耗降低。
操作影响因素
延迟焦化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影响到 焦化产品分布和质量,也就是加热炉出 口温度、焦化塔顶压力、循环比。
温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循环比下,石油焦的收 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 部分较重烃 类分子在低温下会留在焦化塔内转化为 石油焦,当温度升高时会变为油气由塔 顶逸出。 事实上,温度可调范围很小。 延迟焦化是一个绝热反应,炉出口温度 是焦化反应温度的控制点。
焦化车间反应和分馏岗位题库(含答案)

焦化车间反应和分馏岗位题库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延迟焦化?答:渣油在加热炉的入口处注入一定量的软化水,以使油品在炉管内的流速达到一定的值,使其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内进行。
2、什么叫“三门一板”?答:是指油门、气门、风门、和烟道挡板。
3、什么叫管程?答:管程是指流体介质在炉管内的流动路程。
4、什么叫加热炉的转油线?答:常用来指连通任意两个盘管管段的中间连接管线。
5、什么是焦化反应操作压力?答:是指焦炭塔塔顶压力。
6、什么是循环比?答:是循环油量与新鲜原料油量的比值。
7、什么是顶回流?答:即塔顶循环回流,是从塔顶的下面几块塔盘上抽出的液体经冷却后,返回塔的最上一层塔盘从而满足塔中要有液相回流的要求。
8、什么是海绵焦?答:是由高树脂――沥青质含量的原料所生成的焦炭,杂质高,导电率差,故不适合作电极焦,外观上这种焦炭含有小孔,小孔的壁特别的厚,以至于各小孔之间没有通道。
9、什么是弹丸焦?答:特重的原料油进行焦化尤其低压低循环比操作条件下生成一种球形的弹丸,焦粒径5mm 的小球有的大如篮球。
10、什么是蜂窝焦?答:是由沥青质-胶质含量较低的原料油生成的焦炭。
内部具有定向的,分布均匀的椭圆形孔,焦炭的断面呈蜂窝状。
11、什么是针状焦?答:用高芳烃含量的渣油和特定条件生产焦炭,焦内的孔隙呈细长的椭圆形孔,而且是均匀定向的。
焦块断裂时呈针状结晶。
12、什么是汽水共沸?答:在玻璃液位计内炉水上下翻腾起泡沫,波动冲击剧烈,蒸汽夹带水量较多,管道内发生水积等,由于排污不当使炉水含盐量偏高。
13、什么是蒸汽发生器?答:把工艺液流发生蒸汽的设备称为蒸汽发生器。
14、什么是过热蒸汽?答:温度高于该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的蒸汽。
15、什么是操作温度?答:一般是指焦化加热炉出口温度或焦炭塔塔顶温度。
16、什么是操作压力?答:是指焦炭塔塔顶压力。
17、什么是安全阀?答:当容器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能自动开启排泄介质,防止设备或管路破坏,压力正常后又能自动闭合。
分析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延迟焦化是一种石化工艺,它将重油迅速加热至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裂解,生成烯
烃和芳香烃。
它的工艺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裂解时延迟:延迟焦化采用了反应器之外的加热装置,将液态重油迅速加热至高
温度,并在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让重油进行裂解。
这种工艺使得反应时间延迟,可以增
加裂解产物的芳香烃和烯烃含量。
2. 高温高压:延迟焦化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通常需要在1000℃以上和1.5 MPa以上的条件下操作。
高温高压环境才能促进重油的裂解,同时也会增加反应物中
间体的生成和分解,从而增加了反应物转化率。
3. 重油先热解再裂解:在延迟焦化中,重油首先经过热解阶段,使得重油中的大分
子化合物转化为小分子烃,主要为液化气,成分为丁烷、丙烷和乙烷等。
热解反应所生成
的烃类会随后进入裂解阶段,利用催化剂进一步裂解为烯烃和芳香烃。
4. 高效催化剂:延迟焦化需要使用高效催化剂,以提高重油的裂解效率和选择性。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
延迟焦化可以处理各种成分的重油,包括低成分的重油、深层储层的油田油和油砂等。
它能够生产高品质的清洁燃料,如芳香烃和烯烃,被广泛应用于石化工业领域中。
同时,
使用延迟焦化可以降低重油的处理成本,提高原油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延迟焦化的原理

延迟焦化的原理延迟焦化是一种将煤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过程。
它是一种提高煤炭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延迟焦化的原理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在高温下,煤中的挥发分会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焦炭和其他气体产物。
然而,在焦炭生成的初期阶段,焦炭并不稳定,容易在高温下继续燃烧,并产生更多的热量和气体。
而延迟焦化技术则通过调整煤的加热速率和温度分布,使焦炭在高温下发生结焦反应,生成稳定的焦炭,并降低焦炭的易燃性。
为了实现延迟焦化,需要控制煤料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
一般来说,延迟焦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挥发分热解阶段和焦炭结焦阶段。
在挥发分热解阶段,煤中的挥发分会通过热解反应产生气体和焦油等产物。
而在焦炭结焦阶段,焦炭会从这些产物中析出,并形成具有良好结焦性能的焦炭。
延迟焦化的关键是要保持适当的煤料加热速率和温度分布。
一方面,过高的加热速率会导致焦炭产生过多的热量,从而使焦炭继续燃烧。
另一方面,过低的加热速率则会延缓焦炭结焦的速度,降低焦炭的质量。
因此,在控制煤料加热速率的同时,还需要合理设计加热炉的温度分布,以确保焦炭能够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结焦反应。
延迟焦化技术在煤炭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延迟焦化,可以降低焦炭的易燃性,提高其稳定性,减少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和煤焦油的损失,提高炼焦煤的利用效率。
其次,延迟焦化还可以改善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煤炭的品位和品质,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延迟焦化技术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要点。
首先,要根据煤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延迟焦化的加热条件和设备参数。
其次,在延迟焦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煤料的停留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
此外,还要定期对加热炉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故障或事故。
总之,延迟焦化技术是一种提高煤炭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通过调整煤的加热速率和温度分布,控制焦炭在高温下的结焦反应。
合理应用延迟焦化技术,可以降低焦炭的易燃性,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改善煤炭的品位和品质。
延迟焦化

延迟焦化延迟焦化石油裂化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将高残碳的残油转化为轻质油。
所用装置可进行循环操作,即将重油的焦化馏出油中较重的馏分作为循环油,且在装置中停留时间较长。
可提高轻质油的收率和脱碳效率。
有操作连续化、处理量大、灵活性强、脱碳效率高的优点。
延迟焦化是一种石油二次加工技术,是指以贫氢的重质油为原料,在高温(约500℃)进行深度的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生产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的技术。
所谓延迟是指将焦化油(原料油和循环油)经过加热炉加热迅速升温至焦化反应温度,在反应炉管内不生焦,而进入焦炭塔再进行焦化反应,故有延迟作用。
是一种半连续工艺过程。
一般都是一炉(加热炉)二塔(焦化塔)或二炉四塔,加热炉连续进料,焦化塔轮换操作。
它是目前世界渣油深度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原料油(减压渣油或其他重质油如脱油沥青、澄清油甚至污油)经加热到495~505℃进入焦炭塔,待陆续装满(留一定的空间)后,改进入另一焦炭塔。
热原料油在焦炭塔内进行焦化反应,生成的轻质产物从顶部出来进入分馏塔,分馏出石油气、汽油、柴油和重馏分油。
重馏分油可以送去进一步加工(如作裂化原料)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循环回原料油系统。
残留在焦炭塔中的焦炭以钻头或水力除焦卸出。
焦炭塔恢复空塔后再进热原料。
该过程焦炭的收率随原料油残炭而变,石油气产量一般10%(质量)左右,其余因循环比不同而异,但柴/汽比大于1。
延迟焦化装置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1)焦化部分,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焦炭塔。
有一炉两塔、两炉四塔,也有与其它装置直接联合的。
(2)分馏部分,主要设备是分馏塔。
(3)焦化气体回收和脱硫,主要设备是吸收解吸塔,稳定塔,再吸收塔等。
(4)水力除焦部分。
(5)焦炭的脱水和储运。
(6)吹气放空系统。
(7)蒸汽发生部分。
(8)焦炭焙烧部分。
国内选定炉出口温度为495~500℃,焦炭塔顶压力为0.15~0.2 Mpa。
焦化原料油所含烃类的分子很大,并有相当数量的芳烃1.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本装置的原料为温度90℃的减压渣油,由罐区泵送入装置原料油缓冲罐,然后由原料泵输送至柴油原料油换热器,加热到135℃左右进入蜡油原料油换热器,加热至160℃左右进入焦化炉对流段,加热至305℃进入焦化分馏塔脱过热段,在此与来自焦炭塔顶的热油气接触换热。
延迟焦化的原理

延迟焦化的原理什么是焦化焦炭是一种重要的煤化工产品,它在钢铁、铝、铜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焦化是将煤炭加热到高温下,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机质和焦炭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热解、驱逐和焦化三个步骤来完成的。
延迟焦化的概念延迟焦化是一种改进的焦化工艺,它在传统的焦化工艺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延迟焦化的主要原理是将煤炭加热的过程分为高温阶段和低温阶段,延长低温阶段的时间,使煤炭中的挥发分得到充分释放,从而提高焦炭的质量。
延迟焦化的原理延迟焦化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煤炭的化学反应煤炭在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热解、驱逐和焦化。
延迟焦化通过调整煤炭的加热速率和加热温度,使煤炭中的挥发分在低温阶段得到充分释放,从而提高焦炭的质量。
2. 煤炭的结构转变煤炭的结构是由多种有机物质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转变。
延迟焦化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使煤炭中的结构转变得到控制,从而提高焦炭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3. 煤炭的热传导特性煤炭作为一种多孔介质,具有较好的热传导特性。
延迟焦化通过调整煤炭的加热速率和加热方式,使煤炭中的热量传导得到控制,减少煤炭的不完全燃烧和熔融现象,从而提高焦炭的质量。
延迟焦化的优势延迟焦化相比传统的焦化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焦炭的质量延迟焦化可以使煤炭中的挥发分得到充分释放,提高焦炭的质量。
焦炭的质量是衡量焦化工艺的重要指标,优质的焦炭可以提高炼钢过程中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2. 降低能耗延迟焦化通过调整加热方式和加热速率,减少了煤炭的不完全燃烧和熔融现象,降低了焦化过程中的能耗。
这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环境污染焦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延迟焦化通过优化焦化工艺,减少了焦化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水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延迟焦化的应用前景延迟焦化作为一种改进的焦化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延迟焦化工艺过程

3.2.1 延迟焦化工艺过程延迟焦化工艺是焦炭化过程(简称焦化)主要的工业化形式,由于延迟焦化工艺技术简单,投资及操作费用较低,经济效益较好,因此,世界上85%以上的焦化处理装置都采用延迟焦化工艺。
延迟焦化工艺基本原理就是以渣油为原料,经加热炉加热到高温(500℃左右),迅速转移到焦炭塔中进行深度热裂化反应,即把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中进行,减轻炉管结焦程度,延长装置运行周期。
焦化过程产生的油气从焦炭塔顶部到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可获得焦化干气、汽油、柴油、蜡油、重蜡油产品;留在焦炭塔中的焦炭经除焦系统处理,可获得焦炭产品(也称石油焦)。
减压渣油经焦化过程可以得到70%左右的馏分油。
焦化汽油和焦化柴油中不饱和烃含量高,而且含硫、含氮等非烃类化合物的含量也高。
因此,它们的安定性很差,必须经过加氢精制等精制过程加工后才能作为发动机燃料。
焦化蜡油主要是作为加氢裂化或催化裂化的原料,有时也用于调和燃料油。
焦炭(也称石油焦)除了可用作燃料外,还可用作高炉炼铁之用,如果焦化原料及生产方法选择适当,石油焦经煅烧及石墨化后,可用于制造炼铝、炼钢的电极等。
焦化气体含有较多的甲烷、乙烷以及少量的丙烯、丁烯等,它可用作燃料或用作制氢原料等石油化工原料。
从焦化过程的原料和产品可以看到焦化过程是一种渣油轻质化过程。
作为轻质化过程,焦化过程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加工残炭值及重金属含量很高的各种劣质渣油,而且过程比较简单、投资和操作费用较低。
它的主要缺点是焦炭产率高及液体产物的质量差。
焦炭产率一般为原料残炭值的1.4~2倍,数量较大。
但焦炭在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普通固体燃料出售,售价还很低。
尽管焦化过程尚不是一个很理想3的渣油轻质化过程,但在现代炼油工业中,通过合理地配置石油资源和优化装置结构,它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提高轻质油收率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对用于制造冶金用电极,特别是超高功率电极的优质石油焦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某些炼油厂,生产优质石油焦已成为焦化过程的重要目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CH2=CH-R’→R-CH2CH· -R’
④自由基异构化反应:· CH2-CH2-CH3→CH2-· CH2-CH3
(3) 链终止
①复合反应:H·+H·→H2 H·+R·→RH
R·+R’·→RR’ R·+R·→RR ②歧化反应:· CnH2n+1+· CmH2m+1→CnH2n+2+CmH2m
各种烃类在焦化过程中的反应是不相同的。
烷烃在400~600℃下易裂解为小分子烷烃与烯 烃。环烷烃可裂解成烯烃或脱氢转化为芳烃。裂 解反应示例如下:
1.断链
2.裂环
3.脱氢
缩合反应示例如下:
芳香烃不易裂解,而易发生缩合反应,成为大 分子的多环或稠环烃,并可与烯烃缩合生成石油焦。 石油焦的组成和普通焦炭相似,也叫焦炭。
管内的停留时间,注水量约为原料油的2%左右。
进入焦炭塔的高压渣油,需在塔内停留足够时间,
以便进行充分反应。
4.原料在焦炭塔内反应生成焦炭,聚积在焦炭塔 内,油气从焦炭塔顶出来进入分馏塔,与原料油
换热后,经过分馏得到气体、汽油、柴油和蜡油。
塔底循环油和原料一起再进行焦化反应。
焦化生成的焦炭留在焦炭塔内,通过水力除焦从
目前工业主要应用:流化焦化、灵活焦化与延迟焦化
工艺。
延迟焦化:渣油在炉管内高温裂解并迅速通过,
将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内进行,数台焦化塔切换
操作。 主要优点:可以减少重质渣油产量并提高轻、中 馏分油产率,并且可以生产低硫石油焦。 不足:间歇操作,需要两台焦化塔轮流进行焦化、
除焦。
• 延迟焦化装置的作用:将重质油馏分经裂解,聚 合,生成油气、轻质油,中间馏分油和焦炭。 • 工作原理:由于重质油在管式炉中加热,采用高
石油气6%~8%; 焦炭(也称石油焦)15%~20%。 焦化所得的气体烃和液体油品中含较多的烯 烃,安定性较差,故往往作为其他装置的原料或 经加氢精制等处理后成为产品。
工艺原理
一、焦化反应化学原理
焦化原料油所含烃类的分子很大,并有相当 数量的芳烃。 1.裂解反应:在高温(400~550℃)条件下,大分 子烃类裂解生成小分子烃类,使渣油转化为气体 烃和轻质油品; 2.缩合反应:烃类发生缩合反应,使渣油转化成 焦炭。 是指小分子烃类相互作用生成较大分子的 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其它小分子的化合物。
塔内排出。
焦炭塔是两台一组。
每套延迟焦化装置中有的是一组(两台),有的是 两组(四台)焦炭塔。
两组塔既可单独操作,又可并联操作,在每组塔 中,一台塔在反应生焦时,另一台则处于除焦阶 段。即当一台塔内焦炭积聚到一定高度时(一般 为塔高的2/3左右高度时)进行切换,切换后通入 蒸气除去轻质烃类并注水冷却,然后除焦。 每台塔的切换周期一般为48小时,其中结焦24小 时,除焦及其它辅助操作24小时。
焦碳收率增加,能耗增加。 低效洗涤段,洗涤区内不装填料,所得焦化蜡油含焦粉较多, 但蜡油循环比较小,装置负荷小,石油焦收率低。 超低循环比分馏塔:洗涤段喷淋式空塔,喷淋段下设挡板以
阻止焦粉被携带到上层蜡油,但挡板经常结焦,需要停工时
清扫,蜡油质量差。
问题讨论
1、分馏塔底循环的作用是什么? a. 保证塔底油品能够流动 b. 防止塔底结焦 c. 过滤出塔底的焦粉 2、什么是新塔,老塔,生产塔? 新塔指经过除焦尚未进料生产的空塔; 老塔指已完成进料生产正在冷焦或待除焦的焦炭塔; 生产塔是正在进料的焦炭塔。
循环油 25t/h
柴油原料 油换热器
蜡油原料 油换热器
中段回流原 料油换热器
缓原 原料油 冲 料 62.5t/h 罐 油
90℃
160℃
230℃
缓加 冲热 罐炉
270℃
加热炉
出口压力 1.4Mpa
88.79t/h
出口压力 1.5Mpa
原料油泵
辐射进料泵
返回
1.1Mpa过热蒸汽
原料油 270℃1.25Mpa
插入,从而融合并形成由多个小球体组成的复球,经多次融
合,复球越来越大,逐渐变成流动的整体中间相,最后再固 化成为焦炭。
三、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装置的生产工艺分为焦化和除焦两 部分,焦化为连续操作,除焦为间隙操作。由于 工业装置一般设有两个或四个焦炭塔,所以整个 生产过程仍为连续操作。
延迟焦化装置的工艺流程有不同的类型,就
CH2
176 CH CH2 CH2 α 键 β 键
CH CH2
与双键相连的C-H、C-C比在烷烃中相应键能大得多; 与双键形成共轭的键,键能大大减小,β位易断裂。
③芳烃
427
H
381
CH3
368
CH2
260
CH3
105 CH CH
C 46C
C芳-H,C芳-C比烷烃C-H、C-C牢固; C芳-R:R越大,C芳-C更易断裂;
(2)链的增长
①自由基夺氢:R· +R’H→RH+R’· H· +R’H→H2+R’· 夺氢难易程度:叔碳氢>仲碳氢>伯碳氢 ②自由基分解反应:分为为一个烯烃和小的新自由基
R·→R’·+烯烃或R·→H·+烯烃
β断链规则:· CH2-(α)CH2-(β)CH3→CH2=CH2+· CH3 β键易断裂,若自由基碳上无氢,β位上可以发生脱氢: · C(CH3)2-CH2-CH3→C(CH3)2-CH=CH2 ③自由基反应:与烯烃加成
延迟焦化装置所产气体、汽油,分别用气体 压缩机和泵送入吸收稳定部分进行分离得到
干气及液化气,并使汽油的蒸汽压合格;柴
油需要加氢精制;蜡油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
或燃料油。
延迟焦化装置的主要矛盾在于:使用的原料为重 质油,容易结焦,但希望它在焦炭塔中结焦,而 不希望它在加热炉、转油线、焦炭塔馏出线和分 馏塔底等处结焦。这个矛盾解决了,就可以操作 平稳,延长开工周期。
2 中间相成焦机理
描述热反应中液相反应物的缩合过程。重质油在热反
应中,虽然断裂与缩合反应同时进行,但断裂反应生成的
小分子烃很快逸出反应系统,导致链烃逐渐减少,稠环芳 烃不断增多,以致重质油形成含有胶质、沥青质等成分的
渣油或焦油。随着缩合程度的增加,最终形成焦炭。
缩骤步骤:油分→胶质→沥青质→碳青质→油焦质。
(至390~395 ℃ 左右)。(天元) 3.原料油和循环油一起从分馏塔底抽出,用热油泵打进加热 炉辐射段,加热到焦化反应所需的温度(500 ℃ 左右),再 通过四通阀由下部进入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天元)
为防止油在炉管内反应结焦,需向炉管内注水,
以加大管内流速(一般为2m/s以上),缩短油在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流程设计上就要考虑采取 措施。如: 在原料油进加热炉辐射管之前,注入蒸汽或 软化水,以加大原料油在炉管中的流速; 在分馏塔底设循环油泵,并在泵入口加过滤 器,滤掉焦炭塔油气带来的粉焦。
焦化分馏塔
一般分为精馏段与洗涤段。
精馏段:将油气精馏分离为不同规格的馏分。此段一般为 条形浮阀、导向浮阀或填料。
二、反应机理
主要化学反应:一种是大分子转化成小分子 的吸热反应,称作断裂,另一种是小分子转化成 大分子的放热反应,称作缩合,总称为热转化。 因此,焦化反应过程中,主要是自由基反应 机理来解释断裂的化学现象,中间相成焦机理来 阐明缩合的化学现象。
1
自由基反应机理
烃类在热反应时,某些易反应分子首先在键能较弱的化
的流速(在炉管中注水)及高的热强度(炉出口温度
500℃) ,使油品在加热炉中短时间内达到焦化反
应所需的温度,然后迅速进入焦炭塔,使焦化反
应不在加热炉中而延迟到焦炭塔中去进行,因此,
称之为延迟焦化。
延迟焦化约生产70%的液体产品,其中:
汽油10%~20%;
柴油25%~35%;
裂化原料(蜡油)25%~35%;
① 烷烃
H-H
CH3-H C2H5-H CH3-CH3 C2H5-C2H5
离解能kJ/mol
435
431 410 360 335
烷烃的脱氢、断链都是强吸热反应。
C-H键能>C-C键能,C-C键容易均裂;
键中部键能小,容易断链,均裂形成自由基。; 叔碳上氢最易均裂>仲碳氢>伯碳氢; 碳键断裂由易到难顺序:C叔-C叔>C叔-C仲>C仲-C伯>C伯 -C伯。
• 一方面由于原料重,含相当数量的芳烃,另一 方面焦化的反应条件更加苛刻,因此缩合反应 占很大比重,生成焦炭多。
炼油工业中曾经用过的焦化方法主要是釜式焦化、平
炉焦化、接触焦化、延迟焦化、流化焦化和灵活焦化
等。
釜式焦化、平炉焦化已经淘汰。
接触焦化工艺技术复杂,投资运行费用高,技术发展
缓慢,还不成熟。
1.1Mpa饱和蒸汽 对流注水 0.5t/h
返回
对流注水 0.5t/h
3.0Mpa蒸汽
对流出口 1.05Mpa320℃ 原料油 0.2Mpa443℃
3.0Mpa蒸汽
防爆门(三层) 看火孔(二层)
燃料气1500m3/h
炉膛温度≯800℃ 炉膛温差≯40℃ 炉膛负压2~5mmH2O
随着芳香烃缩骤程度增加,稠环芳烃体系之间的π-π分子间的
作用力使稠环芳烃片状分子相互作用而堆积在一起,体系中
出现一个有明显界面、类似液晶的新相。新相具有各向异性 的晶体特性与能够流动的流体特性,称为中间相。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中间相常呈球状的小球体,刚生成时
体积仅10-2μm,但在高温下能够溶于母液中,在低温下又能 够析出。随后,这些小球体逐渐吸收体系中带有稠环芳烃结 构的分子,不断长大,最大的直径可达几百μm。 各个小球体相遇后,会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发生芳烃层片
生产规模而言,有一炉两塔(焦炭塔)流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