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参数优化及操作控制

化气,并使汽油的蒸汽压合格;柴油需要加氢精
制;蜡油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或燃料油。
二、主要工艺参数
焦化装置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炉、焦炭塔温度、压力、循 环比以及分馏、吸收、放空系统操作温度、压力等。 主要控制指标是加热炉、焦炭塔温度与压力及循环比。
1.操作温度
焦化装置操作温度一般指加热炉出口温度或焦炭塔温度,一般控 制在493-502℃。
0.105-0.141MPa或更低,循环比降到0.05,焦化液体收率
可提高3%,焦炭产率降低2%。 福斯特-惠勒公司典型焦化装置的设计压力为0.103MPa, Lummus公司典型低压焦化装置焦炭塔压力亦为0.103MPa,
Kellog公司典型设计压力为0.1-0.141MPa.
④加工高沥青质渣油时,为了减少弹丸焦(shot-coke)的 生成;
⑤加热炉燃烧工况不佳,需增加循环比,减缓炉管结焦。
降低循环比的影响:
①单程(零循环比)或低循环比焦化,液体收率高,焦炭收率低; ②单程或低循环比使焦化蜡油变重、质量变差,残炭与重金属含
量增加,其残炭可高达1.9%,会影响下游催化裂化及加氢裂化 装置。
(3) 可高循环比方案
通过循环油泵抽出分馏塔底含焦粉的循环油,以一定比例混入 加热炉进料缓冲罐。
特点:
①采用分馏塔底循环油代替新鲜原料渣油成分馏塔底与焦炭塔高温油气 换热,由于循环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低,其结焦倾向降低,用于提 高蒸发段温度的低循环比操作。 ②该方案中的循环油既可使用分馏塔换热、洗涤段冷凝下来的循环油, 也可用蜡油或柴油馏分,实现选择性馏分油循环。 ③塔底循环油经塔外换热器循环回流,可控制塔底温度,减缓塔底结焦
(2) 大陆-菲利浦斯公司低循环比+馏分油循环方案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延迟焦化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炼油工艺,它能够将石油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等。
在延迟焦化工艺中,原油经过一系列的热裂解和重整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本文将对延迟焦化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原油进入延迟焦化装置后,经过预热和预处理,进入裂解炉。
在裂解炉中,原油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将大分子烃类分解为小分子烃类。
这些小分子烃类是后续生产汽油和柴油的重要原料。
接下来,裂解产物进入分馏塔,经过分馏过程,将不同碳链长度的烃类分离出来。
在分馏塔中,轻质烃类如汽油被分离出来,而重质烃类如柴油则被留在塔底。
这一步骤是为了得到不同种类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后,分馏得到的产品进入催化重整装置。
在催化重整装置中,轻质烃类经过重整反应,得到高辛烷值的汽油。
这种汽油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适合用于汽车和飞机的燃料。
最后,催化重整得到的汽油和分馏得到的柴油经过精制处理,去除杂质和硫化物,得到高品质的成品油。
这些成品油可以直接用于市场销售,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进一步加工。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延迟焦化工艺的顺利进行,为炼油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炼油行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它能够将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以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延迟焦化工艺有所了解,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一种能够将重质石油馏分转化为具有高热值和高炭素含量的焦炭的技术。
它是对传统的焦化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减少生产焦炭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低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特点,在石油化工行业被广泛应用。
1.原料准备:在延迟焦化工艺中,主要原料为重质石油馏分,通常是从石油精炼过程中得到的渣油。
这些渣油首先被送入预处理装置,经过脱硫、脱水和脱盐等处理,以提高其炭含量和降低硫、氮等杂质的含量。
2.煤炭炭化:预处理后的渣油与煤炭混合后,进入煤气化炉进行炭化反应。
煤炭炭化过程中,渣油中的碳分子与煤炭中的碳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焦炭和煤气。
同时,煤炭中的含硫化合物也得到部分转化或吸附,以减小煤气中硫化物的含量。
3.煤气净化:产生的煤气含有一定的杂质,如硫化物、苯、酚等。
煤气进入净化装置,经过除硫、除苯等处理,使煤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其中的一部分能源也得到回收利用,用于工艺过程中的煤气加热等。
4.焦炭冷却:经过煤气净化后,煤气中的焦油被分离出来,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的补充。
随后,焦炭经过冷却装置,使其温度降低至环境空气温度,以保证焦炭的质量和可收回的热能。
1.高效节能:延迟焦化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原料中的热能和化学能,使其转化为焦炭和煤气,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延迟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也能够回收利用,用于工艺过程中的能源供应。
2.环保低污染:延迟焦化工艺通过净化装置等设备对煤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使得煤气排放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此外,延迟焦化过程中采用的高效脱硫等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3.资源综合利用:延迟焦化工艺能够将废弃的重质石油馏分转化为焦炭和煤气,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同时,工艺中产生的焦油和焦炭也能够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的补充,实现循环利用。
总之,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一种高效、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在石油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指在焦炉内将原料煤进行加热、热解、焦化等过程时,采用特定的操作方式和工艺条件,以延长煤在高温条件下的停留时间,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在延迟焦化工艺流程中,关键是要掌握好加热速度、保持时间和降温速度。
首先,原料煤要缓慢加热至高温。
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再逐渐升高温度,直至煤体内的挥发分和焦油完全被释放出来。
这样能够避免过快的加热导致焦炭内部形成裂缝或者其他缺陷,影响焦炭的质量。
同时,延长保温时间还能够增加焦炭的焦化程度,提高焦炭的强度和耐磨性。
另外,降温速度也是延迟焦化工艺中需要重视的一点。
在高温煤炭热解后,如果降温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焦炭表面和内部温度差过大,形成热应力,影响焦炭的质量。
因此在降温过程中要采取逐步降温的方式,使焦炭内外温度均匀,减少热应力的产生。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通过合理控制加热、保温和降温过程,可以提高焦炭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煤炭加工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延迟焦化工艺流程也将不断完善,为煤炭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延迟焦化流程图及相关数据总结

1. 延迟焦化工艺在炼油厂重油深加工中作用
世界重油加工能力构成
2. 延迟焦化工艺特点--产品的灵活性焦炭塔压力及不同渣油焦化产品收率
2. 延迟焦化工艺特点--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循环比等参数增加操作弹性
二.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典型的延迟焦化工艺流程-可调循环比焦化工艺流程
典型的延迟焦化工艺流程--CONOCO焦化零自然循环原则流程
放空系统流程
延迟焦化装置放空系统流程图
放空系统流程-美国ABB Lunnns公司延迟焦化装置放空流程
焦炭处理系统流程--直接装车
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压力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焦化产品
12.0 12.4
0.7936 0.7923
1.4 1.3
焦炭塔压力对焦化馏出油产率的影响
联合循环比(TPR)对焦化液体产品收率的影响
联合循环比对大庆减压渣油焦化产品收率的影响
焦化工艺参数优化
延迟焦化产品收率及焦化重瓦斯油的质量比较
焦化工艺参数优化
生产加氢裂化原料的延迟焦化装置产品收率
项目
氮含量,ppm 庚烷不溶物,ppm 康氏残炭值,%(质) 特性因数,(K) 分馏试验,℃
10%(体)
50%(体)
干点
项目
焦化产品收率
干气,%(体)
液化气,%(体)
石脑油,%(体)
焦化轻瓦斯油,%(体) 焦化重瓦斯油,%(体) 焦炭,%(质)
焦化重瓦斯油性质
相对密度
镍+钒,ppm
康氏残炭值,%(质)。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加工工艺,它可以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焦炭和煤焦油。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化学和物理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延迟焦化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其在煤炭加工中的重要性。
首先,延迟焦化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原料的准备。
在这一步骤中,煤炭被破碎和研磨,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然后,煤炭被混合和预热,以提高其可塑性和流动性。
这些步骤对于后续的焦化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接下来,煤炭被送入延迟焦化炉进行焦化。
在焦化炉中,煤炭经过高温热解,产生焦炭和煤焦油。
这一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气氛,以确保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此外,焦化炉的设计和操作也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焦化过程中,煤炭中的挥发性物质被释放出来,形成焦炭和煤焦油。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冶金和化工行业。
而煤焦油则可以提炼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如苯、酚和萘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除了焦炭和煤焦油之外,延迟焦化过程还会产生焦炭气。
焦炭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使用。
因此,合理利用焦炭气可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延迟焦化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煤炭加工过程。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焦炭和煤焦油,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附加值。
同时,合理利用焦炭气也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延迟焦化工艺流程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煤炭加工技术的进步,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焦化工艺流程简介

第一联合车间焦化单元延迟焦化装置工艺原理延迟焦化工艺基本原理就是以渣油为原料,经加热炉加热到高温(500℃左右),迅速转移到焦炭塔中进行深度热裂化反应,即把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中进行,减轻炉管结焦程度,延长装置运行周期。
焦化过程产生的油气从焦炭塔顶部到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可获得焦化干气、汽油、柴油、蜡油、重蜡油产品;留在焦炭塔中的焦炭经除焦系统处理,可获得焦炭产品(也称石油焦)。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说明(一)焦化部分自罐区来的 180#燃料油首先经原料-顶循换热器(E1105A-D)换热后进入原料油缓冲罐(V1101),然后由原料油泵(P1101A,B)抽出,经原料-柴油及回流换热器(E1101A-D)、原料-轻蜡油换热器(E1102A,B)、原料-中段回流换热器(E1103)、原料-重蜡油及回流换热器(E1104)换热后进入加热炉(F1101),在对流室加热到350℃进入焦化分馏塔(T1102)。
焦化分馏塔底油经辐射进料泵(P1102A,B)升压后送加热炉加热至500℃经过四通阀进入焦炭塔(T1101A,B)底部。
原料在焦炭塔内进行裂解和缩合反应,生成焦炭和油气。
高温油气自焦炭塔顶至分馏塔下段,经过洗涤板从蒸发段上升进入蜡油集油箱以上分馏段,分馏出富气、汽油、柴油和蜡油馏份;焦炭聚结在焦炭塔内。
重蜡油从蜡油集油箱中由重蜡油泵(P1108A,B)抽出,一部分作为内回流返回分馏塔,另一部分经E1104、稳定塔底重沸器(E1203)换热后,重蜡油回流返回分馏塔,重蜡油再经过重蜡油蒸汽发生器(E1106)换热到200℃后再分为两路,一路作为急冷油与焦炭塔顶油气混合,另一路重蜡油返回焦化分馏塔。
轻蜡油从分馏塔自流进入轻蜡油汽提塔(T1103),塔顶油气返回焦化分馏塔,塔底油由轻蜡油泵(P1107A,B)抽出,经E1102A,B、除氧水-轻蜡油换热器(E1110)、低温水-轻蜡油换热器(E1113 A,B)换热至到80℃后出装置。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延迟焦化是一种重要的炼油工艺,其流程包括原油加热、裂解、冷凝、分馏等多个步骤。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控
制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
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延迟焦化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
首先,原油加热。
原油进入加热炉后,通过加热炉内的管道和
换热器进行加热,使其达到裂解温度。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确保加
热的均匀性和温度的准确控制,以避免原油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结焦
或者温度过高导致裂解产物质量下降的问题。
其次,裂解。
原油在加热后进入裂解炉,经过高温和催化剂的
作用,发生分子结构的改变,产生裂解气体和液体产物。
在这一步
骤中,需要严格控制裂解温度、催化剂的投加量和裂解时间,以确
保裂解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接着是冷凝。
裂解产物中的裂解气体进入冷凝器,在降温的作
用下,裂解气体中的液态成分被冷凝成液体产物,而气态成分则被
收集回收。
在冷凝过程中,需要保证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和冷凝温度
的控制,以确保液体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最后是分馏。
经过冷凝后的液体产物进入分馏塔,根据不同组
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馏分离,得到不同馏分产品。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严格控制分馏塔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各个馏分产品的质量和
收率。
总的来说,延迟焦化工艺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需要
严格控制各项操作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只有通过精细的
操作和严格的控制,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
希望本文对延迟
焦化工艺流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迟焦化
1.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本装置的原料为温度90℃的减压渣油,由罐区泵送入装置原料油缓冲罐,然后由原料泵输送至柴油原料油换热器,加热到135℃左右进入蜡油原料油换热器,加热至160℃左右进入焦化炉对流段,加热至305℃进入焦化分馏塔脱过热段,在此与来自焦炭塔顶的热油气接触换热。
原料油与来自焦炭塔油气中被凝的循环油一起流入塔底,在380~390℃温度下,用辐射泵抽出打入焦化炉辐射段,快速升温至495~500℃,经四通阀进入焦碳塔底部。
循环油和减压渣油中蜡油以上馏分在焦碳塔内由于高温和长时间停留而发生裂解、缩合等一系列的焦化反应,反应的高温油气自塔顶流出进入分馏塔下部与原料油直接换热后,冷凝出循环油馏份;其余大量油气上升经五层分馏洗涤板,在控制蜡油集油箱下蒸发段温度的条件下,上升进入集油箱以上分馏段,进行分馏。
从下往上分馏出蜡油、柴油、石脑油(顶油)和富气。
分馏塔蜡油集油箱的蜡油在343℃温度下,自流至蜡油汽提塔,经过热蒸汽汽提后蜡油自蜡油泵抽出,去吸收稳定为稳定塔重沸器提供热源后降温至258℃左右,再为解吸塔重沸器提供热源后降温至242℃左右,进入蜡油原料油换热器与原料油换热,蜡油温度降至210℃,后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分两路作为蜡油回流返回分馏塔,一路作为下回流控制分馏塔蒸发段温度和循环比,一路作为上回流取中段热;一部分回焦化炉对流段入口以平衡大循环比条件下的对流段热负荷及对流出口温度;另一部分进水箱式蜡油冷却器降温至90℃,一路作为急冷油控制焦炭塔油气线温度,少量蜡油作为产品出装置。
柴油自分馏塔由柴油泵抽出,仅柴油原料油换热器、柴油富吸收油换热器后一部分返回分馏塔作柴油回流,另一部分去柴油空冷器冷却至55℃后,再去柴油水冷器冷却至40℃后分两路:一路出装置;另一路去吸收稳定单元的再吸收塔作吸收剂。
由吸收稳定单元返回的富吸收油经柴油富吸收油换热器换热后也返回分馏塔。
分馏塔顶油气经分馏塔顶空冷器,分馏塔顶水冷器冷却到40℃,流入分馏塔顶气液分离罐,焦化石脑油由石脑油泵抽出送往吸收稳定单元。
焦化富气经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富气压缩机。
焦炭塔吹汽、冷焦产生的大量蒸汽及少量油气,进入接触冷却塔下部,塔顶部打入冷却后的重油,洗涤下来自焦炭塔顶大量油气中的中的重质油,进入接触冷却塔底泵抽出后经接触冷却塔底油及甩油水冷器冷却后送往接触冷却塔顶或送出装置。
塔顶流出的大量水蒸气经接触冷却塔顶空冷器、接触冷却塔顶水冷器冷却到40℃进入接触冷却塔顶气液分离罐,分出的轻污油由污油泵送出装置,污水由污水泵送至焦池,不凝气排入火炬烧掉。
甩油经甩油罐及甩油冷却器冷却后出装置。
2. 吸收稳定工艺流程:
从焦化来的富气经富气压缩机升压至1.4Mpa,然后经焦化富气空冷器冷却,冷却后与来自解吸塔的轻组份一起进入富气水冷器,冷却到40℃后进入气液分离罐,分离出的富气进入吸收塔;从石脑油(顶油)泵来的粗石脑油进入吸收塔上段作吸收剂。
从稳定塔来的稳定石脑油打入塔顶部与塔底气体逆流接触,富气中的C3、C4组分大部分被吸收下来。
吸收塔设中段回流,从吸收塔顶出来带少量吸收剂的贫气自压进入再吸收塔底部,再吸收塔
顶打入来自吸收柴油水冷器的柴油,柴油自下而上的贫气逆流接触,以脱除气体中夹带的汽油组分。
再吸收塔底的富吸收油返回分馏塔,塔顶气体为干气,干气自压进入焦化脱硫塔。
从富气分液罐抽出的凝缩油,经解析塔进料泵升压后进入解析塔进料换热器加热至75℃进入解析塔顶部,吸收塔底富吸收油经吸收塔底泵升压后进入富气分液罐,解析塔底重沸器由分馏来的蜡油提供热源。
凝缩油经解析脱除所含有的轻组份,轻组份送至富气水冷器冷却后进入富气分液罐,再进入吸收塔。
解吸塔底油经稳定塔进料泵升压进入稳定塔,稳定塔底重沸器由分馏来的蜡油提供全塔热源,塔顶流出物经稳定塔顶水冷器冷至40℃后进入稳定塔顶回流罐,液化烃经稳定塔顶回流泵升压后一部分作为回流,另一部分至液化烃脱硫塔,稳定塔底的稳定汽油经解析塔进料换热器换热后再经稳定汽油冷却器冷却后,一部分经稳定汽油泵升压后进入吸收塔作为吸收剂,另一部分送至加氢装置进行加氢精制。
3. 加氢工艺流程:
反应系统
原料油自罐区来,经过滤后进入滤后原料缓冲罐,再由反应进料泵抽出升压后,先与氢气混合,再与加氢精制反应产物进行换热,然后经加热炉加热至要求温度,自上而下流经加氢精制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原料油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脱硫、脱氮、烯烃饱和等精制反应。
从加氢精制反应器中出来的反应产物与混氢原料及低分油换热后,再进入反应产物空冷器,冷却至60℃左右进入反应产物后冷器,冷至45℃左右进入高压分离器进行油、水、气三相分离。
为了防止加氢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和氨在低温下生成氨盐。
堵塞空冷器。
在空冷前注入洗涤水,高压分离器顶气体经循环氢压缩机升压后,与经压缩后的新氢混合,返回到反应系统。
从高压分离器中部出来的液体生成油减压后进到低压分离器,继续分离出残余的水、液相去分馏部分。
从高压分离器及低压分离器底部出来的含硫含氨污水经减压后送至污水汽提单元处理。
分馏系统
低分油经与反应产物及柴油产品换热后,经行生成油脱硫化氢塔。
塔顶油汽经空冷器、水冷器冷凝冷却至40℃,进入塔顶回流罐,罐顶少量油汽至放火炬系统,罐底轻石脑油用塔顶回流泵抽出,一部分作为回流打入分馏塔顶部,一部分作为产品(乙烯料)送出装置。
分馏塔底重沸炉提供热量,精制柴油、轻蜡油从塔底抽出后,经精制柴油泵升压与低分油换热后,再经精制柴油空冷器,后冷器冷却至45℃,作为产品出装置。
水煤气制氢工艺流程
在煤气发生炉内,交替的通入空气和过热蒸汽,与炉内灼热的煤炭经行气化反应,吹风阶段生成的吹风气送入吹风气回收岗位,其他阶段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热量回收,除尘冷却后,去半水煤气气柜。
来自造气工段的半水煤气,由气柜经水封进入焦炭过滤器,过滤掉部分煤焦油、灰尘后进入洗气塔,与来自铜洗工段的放空气混合后进入罗茨鼓风机,加压后进入煤气降温塔,与一次水逆流接触降温净化后,依次进入一级、二级脱硫塔,与塔顶喷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脱除硫化氢的半水煤气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掉液体后的煤气进入焦炭过滤器,经静电除焦净化后进入压缩一段。
水煤气经分离器分离出水份后进入Ⅰ段入口,经两段压缩到0.8Mpa由二段出口引出经水冷器将温度将到40℃以下,再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油后送入往后工序。
从压缩来的水煤气经油水分离器去除夹带的油份后进入饱和热水塔的饱和段。
在塔内的气体与塔顶喷淋而下的热水逆流接触,进行物质与热量传递。
经提温增湿后的水煤气进入气水分离器分离掉夹带的液相。
在气体进入热交换器之前先与添加蒸汽混合达到一定的汽气比值,在换热器内换热升温到300℃左右再经中变电加热器进入到中温变换炉。
经一段变换反应后气体温度升至460℃左右引入蒸发填料段降温,由炉内**冷激使气体降温至350℃左右进入二段催化剂床层。
经二段变换反应完的气体温度为380~400℃,经热交换器降温后需进入调温水加热器进一步降温至240℃左右。
此时的中温变换气中CO含量约为7~8%。
经调温水加热器降温后的变换气送入低温变换炉的催化剂床层。
经变换反应最终产生CO含量小于2.5%的合格低温变换气。
低温变换气离开低温变换炉后,经一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的热水段回收热量,变换气温度进一步降低,再进入二水加热器及变换器冷却器将气体温度降至常温,经分离液滴后进入变压吸附汽提氢装置。
经变压吸附装置后,氢气的纯度达到99.99%,进入新氢压缩机,到加氢工段。
附:
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
原油或燃料油自罐区进入装置,经过换热升温后原料油进入初馏塔,塔顶温度128℃,塔底温度220℃,一部分轻污油自初馏塔顶部进入油气分离罐,进行汽、油、水分离,由泵作为产品送出装置。
初馏塔底油经塔底泵抽出升压后,经换热升温至310℃进入常压炉,升温至360℃左右,进入常压分馏塔闪蒸段,塔顶操作温度147℃,塔顶油气经过冷却至40℃进入油气分离罐,经泵抽出装置。
常一、二、三侧线抽出均作为轻蜡油C馏分,经过冷却后进入油气分离罐,经泵抽出装置;常四线作为蜡油馏分抽出装置。
常压重油经常压塔底泵抽出进入减压炉,在炉内被加热至390℃左右进入减压塔的闪蒸段,减压塔顶部真空度为97KPa,温度95℃,减一、二、三线抽出作为蜡油组分,减底油作为渣油抽出,蜡油、渣油经换热降温后作为产品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