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课件
合集下载
茅盾简介PPT课件作品

春天文学奖
• 2000年1月,著名作家王蒙将 其在首届“《当代》文学拉力赛”上获 得的10万元大奖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倡议设立30岁以下的文学新人奖,这 便是春天文学奖。该奖项每年奖励一位 30岁以下的文学创作成就显著的青年 作者,在春天文学奖颁奖的同时出版 “春天丛书”,专门出版年度得奖者和 获得提名者的作品集。戴来、李修文、 了一容、周瑾等获此奖。
• 进步性 • 反动性
• 赵伯韬:作为帝国主义的掮客,买办 资产阶级的代表,金融界的巨头,是 以吴荪甫的对立面形象而存在的。
电视剧:陈宝国饰演赵伯韬
刘钧饰演吴荪甫
• 沈傲君 • 饰演林佩瑶
齐中旸(yang)饰演林佩珊
雷汉饰演杜竹斋
三、《子夜》的人物形象
• 吴荪甫 • 从政治、经济、伦理
等各个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来 描绘吴荪甫
• 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 而又矛盾复杂的民族 资本家的典型。
吴荪甫性格的二重性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1982年) 魏巍《东方》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莫应丰《将军 吟》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古华《芙蓉镇》
第二届(1985年) 张洁《沉重的翅膀》刘心武《钟鼓楼》李
准《黄河东流去》(上,下)
第三届(1988年) 路遥《平凡的世界》凌力《少年天子》孙
六部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上总
名为“蚀”)《路》《三人行》《多角关系》
十多本散文:《宿莽》《茅盾散文集》《话匣子》
《印象·感想·回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 记》《时间的记录》《旧途杂拾》《生活之一 页》《脱险杂记》《劫后拾遗》《苏联见闻录》
《杂谈苏联》等
五十多部短篇
茅盾老舍巴金课件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早年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 校,后赴法国留学。
回国后,他投身于文学创作, 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杰出的文 学家之一。
巴金的主要作品
《家》、《春》、《秋》
这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描写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面貌。
《雾》、《雨》、《电》
这是巴金的另一部重要作品“爱情三部曲”,通过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和人生 追求,展现了当时青年人的苦闷和追求。
叙事结构严谨
语言简练明快
茅盾的作品在叙事结构上非常严谨,情节 安排紧凑,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引人入胜 。
茅盾的作品语言简练明快,文字质朴自然 ,表达力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老舍部分
老舍生平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作家 、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社会批判意识
老舍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 判和反思,尤其是对旧社会的黑暗和 人性的扭曲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
老舍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底层 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塑造了 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03
巴金部分
巴金生平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 尧棠,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 著名作家。
01
茅盾(沈德鸿)
茅盾出生在浙江桐乡县,早年曾在北京大学学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参与政治活动,也曾在上海、香港等
地从事文学创作。
02
老舍(舒庆春)
老舍出生于北京,早年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
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多以描绘底层人民的生活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
《骆驼祥子》
《中国现代文学史》茅盾课件

“本书的写作方法是这样的:先把人物想好,列一 个人物表,把他们的性格发展以及连带关系等等 都定出来,然后再拟出故事的大纲,把它分章分 段,使他们联接呼应。”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茅盾的《子夜》完成了鲁迅所没有完 成的在资本主义冲击下的中国都市 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中国的阶级现 状,回答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是一部社会分析小说。
(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茅盾为新文学贡献了民族资本家、时代新女
性、农民等形象系列。鲁迅小说人物形象主要是农 民和知识分子形象。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予以 传神勾勒的白描手法,着重从人物的精神状态方面 去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茅盾小说则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 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效果,擅长于在错综复杂 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 的变化,从而揭示人物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 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 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 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 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 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 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 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市为 民文 文学年 学系, 概讲茅 论课盾 》,在 。题鲁
目迅 是艺 《术 中学 国院
1940
沈雁冰
1938年春,茅盾与夏衍、潘 汉年摄于广州黄花岗。
茅盾是社会活动家
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 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转为正式党员,担任直属中 央的联络员
1923年,和邓中夏等五人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 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任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 长,执行统战任务。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茅盾的《子夜》完成了鲁迅所没有完 成的在资本主义冲击下的中国都市 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中国的阶级现 状,回答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是一部社会分析小说。
(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茅盾为新文学贡献了民族资本家、时代新女
性、农民等形象系列。鲁迅小说人物形象主要是农 民和知识分子形象。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予以 传神勾勒的白描手法,着重从人物的精神状态方面 去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茅盾小说则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 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效果,擅长于在错综复杂 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 的变化,从而揭示人物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 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 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 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 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 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 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 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市为 民文 文学年 学系, 概讲茅 论课盾 》,在 。题鲁
目迅 是艺 《术 中学 国院
1940
沈雁冰
1938年春,茅盾与夏衍、潘 汉年摄于广州黄花岗。
茅盾是社会活动家
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 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转为正式党员,担任直属中 央的联络员
1923年,和邓中夏等五人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 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任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 长,执行统战任务。
《茅盾的文学创作》课件

茅盾小说创作史
茅盾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其中包括早期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文学理念,注重揭示社会现实和呼唤社会正义。
茅盾小说风格特点
茅盾的小说作品以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见长。
茅盾小说代表作介绍
《子夜》
通过讲述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农民 生活的艰辛和他们的奋斗精神。
《茅盾的文学创作》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本课件将带你了解他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 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茅善普,湖北黄冈人。他是中国近现代作家、文化理论家、文学评论家,享 有“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之称。
影响茅盾创作的背景
茅盾的文学创作深受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和反封建运动。
《腰梁》
以民族英雄赵声旺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对抗 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
《春蚕》
通过描绘女工的生活,探讨了社会阶级和性 别的问题。
《坟》
通过描写一个农民对待坟墓的态度,表达了 对生命、死亡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茅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茅盾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后来的作家树立了榜样,并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文学批评观提出 了新的见解。
茅盾与“文学革命”运动的关系
茅盾是中国“文学革命”运动的旗帜人物之一,他积极参与并推动了该运动的 发展。他的作品有力地反映了时代变革的呼声。
《茅盾茅盾》课件

《子夜》的故事背景与主要人物
故事背景
《子夜》以北方边疆为背景,描绘时局动荡和人民 痛苦。
主要人物
茅盾刻画了一群身处战乱中的普通人,反映他们的 忍耐与奋斗。
《子夜》的主要情节与主旨
1
压迫与反抗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民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抗争和反抗的故事。
2
牺牲与希望
茅盾描写了人们为了信仰和自由的目标而牺牲自己,同时传递出对未来的希望。
《茅盾茅盾》PPT课件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本课件将介绍他的生平、成就、及其代表 作品,同时深入探讨茅盾小说的主题、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茅盾的生平介绍
1 早年经历
茅盾生于1896年,参与五四运动,积极投身文化革命。
2 学术背景
他曾留学日本,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研究。
《家》的主要情节与主旨
1
家庭团结与挣扎
小说呈现了一个家庭面对困境,克服困
农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的变革
2
难并保持团结的故事,传达了家庭的重 要性。
茅盾描绘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努
力。
3
人性的复杂性与真情流露
作品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以及他们面对生活变化时不同的选择。
茅盾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普通人物的生动刻画
茅盾通过对普通人物的细致描写,让他们栩栩如 生,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符号意义与社会象征
茅盾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象征性,代表着特定的 社会角色和价值观。
精神与心理层面的塑造
他善于挖掘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呈现人性的 复杂性和真实性。
生动对比与冲突
茅盾及其《子夜课件

关注民族命运
《子夜》所反映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促使现代人思考民族命运和未来发展,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谢谢聆听
《子夜》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子夜》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 过对人物、场景、情节的细致刻画, 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海 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革,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反映时代背景的范例 。
《子夜》对现代人思想的启示
思考人生价值
《子夜》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现代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 我。
05 《子夜》的现代意义
《子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映社会矛盾与冲突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 海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危机,对现 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关注民生问题
《子夜》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 斗争,对现代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推 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启示作用。
04 《子夜》的影响与评价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文学价值
《子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 碑之一,标志着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巨大贡献。
作品在文学技巧、人物塑造和情节安 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 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成为 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参考。
茅盾的文学成就
01
茅盾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其 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茅盾的小说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子夜》所反映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促使现代人思考民族命运和未来发展,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谢谢聆听
《子夜》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子夜》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 过对人物、场景、情节的细致刻画, 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海 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革,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反映时代背景的范例 。
《子夜》对现代人思想的启示
思考人生价值
《子夜》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现代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 我。
05 《子夜》的现代意义
《子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映社会矛盾与冲突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 海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危机,对现 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关注民生问题
《子夜》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 斗争,对现代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推 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启示作用。
04 《子夜》的影响与评价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文学价值
《子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 碑之一,标志着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巨大贡献。
作品在文学技巧、人物塑造和情节安 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 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成为 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参考。
茅盾的文学成就
01
茅盾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其 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茅盾的小说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茅盾自传ppt课件

茅盾的创作态度和文学精神也对后来 的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对于文 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成为了后来 作家的榜样。
茅盾的作品强调现实主义和人性的复 杂性,这种思想观念对后来的作家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对于现 实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05
总结
茅盾的成就和贡献
文学创作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小说、散文、随笔、 翻译以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真实面貌,刻画了人物的复杂心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 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政治观念的形成
茅盾在早期接触了各种政治思潮,包 括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这些 思想对他的政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
对中国政治的看法
对国际政治的看法
茅盾关注国际政治格局,对世界形势 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支 持国际民主力量的合作与交流。
茅盾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需要改革, 他支持民主政治,反对专制统治,并 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活动。
04
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地位和影响
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 一,与鲁迅、巴金等作家齐名。
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 有重要地位,被视为现代文学经
典之一。
茅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 实和人性的复杂性,对后来的文
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对茅盾的评价和反思
历史地位
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和思想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肯定茅盾的 贡献,同时也要看到他的局限和不足。
当代价值
虽然茅盾的作品和思想有其历史背景,但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思考仍然具有当代价值。我们应该从中汲取 有益的营养,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矛盾生平介绍PPT

成长经历
怒斥编者
茅盾向来是温和的,但是也有被人惹到生气的时候。1978年,新版的全国通用教材修改完毕, 其中收录了茅盾的散文《风景谈》,编写组将修订后的教材排样寄给茅盾参看,茅盾发现自己仅 仅3500多字的文章竟被修改了100多处。对此,茅盾异常愤怒,当即回了一封信给编写组:“你 们改字改句,增字增句,多达百数十处,我不懂为何有此必要。大概你们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写, 有一套规范,不合你们的规范,就得改。那么,又何必选作家的文章来做教材呢?每个作家有自 己的风格。你们这种办法(随便删改,却又不明言),实在太霸道了,不尊重作者的风格。”茅 盾在信中举例说,如把骆驼脖子上挂的本来一样的铃铛补加“大小”,茅盾讥讽地问:“事实上, 骆驼挂的铃铛只有一种,你们为什么要改为‘大小铃铛’呢?”接到茅盾的信件之后,编写组不 得不做了退步,让《风景谈》大部分保持了原貌。
成长经历
志在鸿鹄
8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 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 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 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 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 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 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 者”。
第四部分
人物影响
performance i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from careful executio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时把握时代的主题和以社会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反映 社会现实。 茅盾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 年史 宏大严谨的结构,三点透视的聚焦方式(人物众多、情 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
(四)《蚀》、《子夜》等小说
1.人生体验小说
(1)《蚀》:现代青年在革命中的幻灭、 动摇、颓唐的心理历程,反映了作家的内 心世界的苦闷与矛盾。 (2)《虹》:现代青年从“五四”到“五 卅”的觉醒、追求、奋进的革命历程,反 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知难而进的精神 。 (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人 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着力分析中 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2)代表作:《子夜》、《春蚕》、《林 家铺子》
吴荪甫:从乡村走向都市 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 如果吴老太爷从乡村走向都市的历程隐 喻着腐朽的传统无法抗拒都市的刺激而死 亡,吴荪甫从乡村走向都市则意味着一个 新的阶层艰难诞生,意味着一次革命,从 旧的小农生产方式走向新的工业生产方式 。 不过,这是一次生不逢辰的革命,既没 有稳固的后方,能够持续不断地完成原 始资本积累,也没有乐观的前景,在外 资侵袭、垄断的压力下几乎无疾而终。
茅盾通过主持文学社团、主编文学杂志及 设立茅盾文学奖等方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 发生和发展作了重要的努力,奖掖了从五 四时期到新时期的文学新人。 茅盾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积极 建设者,将五四时期的“为人生”文学推 向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同时在艺术形式 与技巧方面也总结系列成熟的经验。 茅盾是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其批 评的主要方式是作家论。据统计,他一生 评价过的作家多大300余人。
茅盾被许为开创了新的文学方式( paradigm),即所谓“社会剖析小说” 。 其基本特点为: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 ,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 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 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 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 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 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 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 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 因而影响深远。
茅盾
(一)茅盾创作道路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 县乌镇人。五四时期以理论批评家 沈雁冰出名。 1920年初《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 么》,“文学为人生”。1921年他 与郑振铎、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 文学研究会,接编并全面革新《小 说月报》。 1920年参加上海马克思主义小组的 活动,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 一批党员。 1925年直接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 参加国内革命战争,1925-1927年 一直处在革命运动的漩涡中心 1927年9月《幻灭》标志着伟大的 现实主义作家,现代长篇小说的巨 匠,代表着30年代左翼文学成就的 “茅盾”出现。
3.主要茅盾
4.主要内容
以1930年5、6月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 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 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通过吴荪甫与 买办资产阶级即联合又斗争这条主线,反映了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下,在国民党新军 阀的大规模内战中,民族工业破产,农村经济 凋敝,民不聊生。
5.殖民化都市的典型人物
大革命失败后,茅盾陷入苦闷,避地庐山 ,遇秦德君,激情澎湃,开始写作《蚀》 三部曲。 茅盾小说写作是在广泛研究了东西方文化 的优缺,尤其是对法国、俄国和英国的小 说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站在极高的起点 上进行的。其中,左拉对他的影响最大。 在小说写作中,有所谓左拉模式(为了写 作而去体验生活)和托尔斯泰模式(有了 生活体验之后不得不写作),这两种模式 都在茅盾的小说创作中有极为明显的表现 ,前者是《子夜》,后者是《蚀》。
2.社会剖析小说
《子夜》
1.旧中国社会性质的艺术阐释 :
用文学形式回击托派谬论,参加当 时的思想“大论战”
2.“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现代都市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演变 趋势的剖析:殖民化趋向的都市 社会形态 民族工业命运的艺术写照:民族 资产阶级的衰败史 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掮客赵 伯韬之间的矛盾
短篇: Nhomakorabea《林家铺子》、《春蚕》等。
散文:
《从牯岭到东京》、《白杨礼赞》
(三)茅盾小说评价
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他彻底改 变了五四中长篇小说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的最突出 的作家。他的中长篇如《幻灭》《子夜》等标志着三十年 代长篇所达到的艺术高峰。
茅盾作品的鲜明特征
3.
都市:革命的墓地 无论是吴荪甫的资产阶级生产 ,还是玛金他们的工人运动, 最后皆以悲剧告终。仿佛证券 交易所里的空头、多头,皆以 失败告终。 因此,各个阶级的青年都陷入 颓丧和苦闷,或追求瞬间的肉 体的欢乐,或选择回到貌似宁 静的乡村。
赵伯韬形象: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 吴老太爷形象:垂死的封建地主 屠维岳:在夹缝中生存
如果说吴荪甫与玛金、陈月娥之间是互相对立的 ,那么,屠维岳则是在夹缝中谋取生存之资的干 将,既不能摆脱自己的工人身份,却又成了豢养 的帮凶。 这种状态其实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是类似 的,在传统势力与外国资本势力之间求得生存。
(二)、作品介绍
长篇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 《追求》)(1927—1928.6) 《虹》(1928—1930)客居日本 《子夜》(1933) 《腐蚀》《霜月红似二月花》抗战 爆发至40年代
《蚀》与《虹》 1)“时代女性” 《蚀》与《虹》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两个系列的“时代 女性”形象,一个是温婉保守型的静女士、陆梅丽,一 个是狂野浪漫的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乐黛云分别 称为“贞女”系列和“妖女”系列,并认为在五四文学 中随处可见,在世界文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 这两种女性类型在《子夜》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小 说中有延续性的描写。 2)“薄海民bohemian” 与鲁迅、巴金等人的小说相比,《蚀》与《虹》及茅盾 的其他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都属于瞿秋白当年指出的中 国的新兴阶层,即薄海民,他们到处流浪,没有固定的 家。这与新感觉派的作品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