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全部7届33部获奖作品(免费下载)

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全部7届33部获奖作品(免费下载)
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全部7届33部获奖作品(免费下载)

(全部7届33部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年)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

组图: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乌镇颁奖颁奖词摘录

时间:2008-11-11 15:06:00

核心提示:”贾平凹的写作动力,来自对作品的不满意:“正因为不满意,才老想把自己证明一下,可永远证明不了,写着写着就老了。”得奖之后,迟子建最大的感受是想赶快回归平静,“作家需要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写作状态,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奖来写作,它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贾平凹

迟子建

周大新

麦家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11月2日乌镇电(记者范宁)11月2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作家茅盾的故乡乌镇盛大颁出。

旧巷通幽,微雨润湿石板路,篷舟从青瓦白墙畔悄然驰过,仿佛未尽的文思一缕,悠悠雨夜,书香弥漫整个乌镇西栅老街。颁奖典礼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中开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词称,当代中国作家在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图景中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塑造民族品格,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努力,以及对文学创新的不懈追求。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的面世,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创新风范。

中国作协副主席、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陈建功宣布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和麦家四位作家获颁茅盾文学奖。2日下午,铁凝与4位获奖作家还拜谒了茅公陵园,在苍松翠柏中植树,以表达对茅公的敬仰之情。

乌镇夜话

贾平凹:写着写着就老了

新闻发布会上,贾平凹遭遇了一个茅盾中学小女孩的“麻辣问题”:“您原来叫贾平娃,为什么要放弃这样一个乡土味很重的名字呢?”贾平凹用陕西话回答说:“额(我)原来的名字也不叫贾平娃,在西北乡下,任何人取一个名字都要加一个娃,可长大了,总不能老是叫娃,要不成苏联女人的名字了,用个‘凹’字起码不重名吧。”

贾平凹的写作动力,来自对作品的不满意:“正因为不满意,才老想把自己证明一下,可永远证明不了,写着写着就老了。”

迟子建:我需要回归平静

迟子建穿了一件带着民族风味花边的白衬衣,和三位男作家非黑即灰的装束相比,无疑是一抹亮色。迟子建的创作灵感来自村庄里的风俗,“小时候我最恐惧的是有的人家亲人去世后,女人惊天动地的哭声,让我感觉满村子都有鬼魂飘荡;但有的女人痛苦内藏于心间,我依此创造出笔下的女人。”

得奖之后,迟子建最大的感受是想赶快回归平静,“作家需要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写作状态,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奖来写作,它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周大新:楚文化的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以丹江口水库为背景,周大新说,有一次朋友们领我去看楚长城,我以为它是简单的长城,但是到山上一看,非常壮观,被触动了,当时想一定要写个东西。后来我到丹江湖周围的乡村走一走,发现我小说中的人物开始出现,然后经过一番构思最后写出来。周大新表示,楚文化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的老家南阳,北方文化和楚文化交汇,对我的创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麦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麦家坚持写作要以温暖人心为主,他说生活可能是黑暗的,但是展示黑暗不是驱除黑暗的办法,驱除黑暗最好的办法是引入一点光明,“我曾经有很多战友带着一种崇高的信念在生活,看我的作品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完全的英雄主义。”《暗算》能够获奖,麦家始终觉得很意外,“茅盾文学奖到了第七届,如很多人所想,它可能已经产生了某些固定模式,而我的小说和这种模式有些差距,我想这个空间总是要打开的,这样文学才会多元多彩,但我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颁奖词摘录

贾平凹《秦腔》: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烈的背后,是一片寂寥,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的这声喟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

周大新《湖光山色》:“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不朽名句,恰是《湖光山色》创作情怀的贴切写照。

麦家《暗算》: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的展现。麦家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

茅盾文学奖介绍及历届获奖作品-推荐下载

茅盾文学奖介绍及历届获奖作品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 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 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 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指导思想 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作品。 评选范围 1、茅盾文学奖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

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均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 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 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 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 染力的佳作。 评选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 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 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 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 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 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 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 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评奖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矛盾”句解读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矛盾”句解读 谢翔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后人品读欣赏先生的作品,从中定会受益无穷。仅我们初中阶段的教材中,每册都收录了鲁迅的作品,这是现当代作家中绝无第二的。可见,他的作品的文学地位之高,他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不仅仅是对学生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影响也很大。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语言极富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有些语言很耐人寻味,给人启迪。下面本人就先生作品中的一些看似矛盾的句子做点浅显的解读。 《风筝》(七年级上册)中开篇这样写道:“远处有一两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诧异和悲哀。”不难看出,这一句就写出了作者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作者“诧异”的是故乡放风筝是在春二月,而北京的冬季居然还能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风筝浮动;“悲哀”的是想起儿时自己因为不爱放风筝而损毁了小弟的风筝,当我明白“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于小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让我的心上像是一直压着千万斤重的巨石,又无法落下去的沉重苦痛。 当然,这一句也许说不上很矛盾,只是两种不同的心情而已。那么,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中写百草园的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中的“似乎”和“确凿”就显得非常矛盾了。不过,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似乎”是因为作者“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百草园里面长的一些什么已经没有很清晰的记忆了;“确凿”是可以肯定地说园子里只生长有一些野草,比如何首乌,木莲等,没有其他很高大的东西。 还有《孔乙己》(九年级下册)中结尾段这样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与“的确”也明显矛盾,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并非矛盾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是因为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孔乙己了,联想到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时用两手爬来的情景,只能推测他“大约”是死了;但根据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生活处境来看,他是必死无疑的了,所以断定他“的确”死了。 再看看《故乡》(九年级上册)中“他站住了,脸上露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句中“欢喜”和“凄凉”两种神情不可能同时写在脸上,看似矛盾,其实也是写出了闰土两种不同的心情。“欢喜”

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全部7届33部获奖作品(免费下载)

(全部7届33部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年)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

组图: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乌镇颁奖颁奖词摘录 时间:2008-11-11 15:06:00 核心提示:”贾平凹的写作动力,来自对作品的不满意:“正因为不满意,才老想把自己证明一下,可永远证明不了,写着写着就老了。”得奖之后,迟子建最大的感受是想赶快回归平静,“作家需要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写作状态,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奖来写作,它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贾平凹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矛盾用语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矛盾用语 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鲁迅献身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几处用语矛盾,蕴含着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和沉郁的激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启人深思。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近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是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意思是“好像”,表示不肯定;“确凿”意思是“确实”,表示肯定。这一对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其实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并不“只有一学野草”,而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卖给别人的百草园不再是“我的乐园”,而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了。过去和现在的矛盾在一句话内表明,于是便有了“似乎确凿”这一矛盾的词语,用来突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好像是矛盾的,而实际上并不矛盾,它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念的深情。百草园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印象,“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已经淡薄,也许还不那么确实,因此,“确凿”前面不用了“似乎”。“只有一些野草”尽管可能有不确凿的地方,那时是“我的乐园”倒是确凿的,“但……却……”表示了语气的急转与肯定。 二、小说《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是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猜测的,这正符合孔乙己性格发展的逻辑。先前,孔乙己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后来又遭横祸,被工举人打折了一条腿,他最后一次来到咸亨酒店的时候,“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薄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靠两只手掰动,到处讨饭,其处境极其艰难了。从这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由此推测,他可能是死了。 那么,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呢?这是从当时的社会本质上来加以判断的。这里面深蕴着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包含了鲁迅先生当时的科举制度残害知识分子的无比愤概核对孔乙己的深切同情。他借这个词语来提醒我们:在但是那样的黑暗的、冷酷的、愚昧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像孔乙己这样一个被侮辱毒害的人,只能是死路一条,别无选择;这样一个也许只值“九文大钱”的下层知识分子,其最后归宿必然是毁灭!这就有力的批判了摧残知识分子的封建科举制度,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吃人的罪恶。 这类矛盾的语言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后面“的确”“确凿”一类词,常常是针对文中所提及的一种说法和想法的肯定;前面的“大约”“似乎”一类词,则常常是在婉转推测的语气中出现的。通常情况下,类似此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然而,当我们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读到类似的句子时,我们不仅不认为他在语法和逻辑上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其中别有一般味道,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部分作品简介-精品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部分作品简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语文、道路、方法、领域、基层、问题、矛盾、体制、继续、现代、整顿、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加深、建立、发现、稳定、格局、内涵、理想、思想、精神、氛围、利益、素质、环境、政策、倾向、制度、特色、规模、结构、形势、反映、关系、考验、塑造、形成、丰富、管理、坚持、鼓励、教育、完善、改革、中心、内心 芦沟中学语文组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最新版)

最新版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至今已颁发到第九届。从2011年起,由李嘉诚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茅盾、老舍、巴金 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 (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 《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

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请客的心理,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 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他决不为写景而写景,写景即所以写人。有时是因情取景,有时是借景写情,情景交融,文无虚笔。 (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子夜》的语言具有简洁、细腻、生动的特点。它没有过度欧化的语言,偶尔运用古代成语,也是恰到好处,趣味盎然。不仅人物语言个性化,而且作品的叙述语言也体现出人物的个性气质。吴荪甫语专横尖刻;赵伯韬老辣机诈;屠维岳则舒缓自如,语中有刺;范博文则消极颓废。叙述语言,雄健而又精细,以第一章中吴老太爷进入大上海最为典型。 (四宏大严谨的艺术结构 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提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场面宏大,头绪繁多而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经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五很强的理性色彩 从写作过程到作品的架构,《子夜》都体现了作者很强的理性控制的成分。茅盾始终以一种冷静、理智、清醒的主体心态,对都市生活作出整体、宏阔和全景式的艺术审美观照。《子夜》正是茅盾高度的理性智慧和清醒的现实精神的结晶。作品中对赵伯韬的丑化和吴荪甫社会性格两面性的刻画,都体现了很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念,吴荪甫的失败更是为参与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所设计的结局。

矛盾与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他是中国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散文。其中《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原名沈德鸿,茅盾是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童年时代的茅盾,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及非凡的文学天赋。在上小学时,茅盾就爱看旧小说。他家屋后有一间堆放破烂的小屋,不知哪位叔祖在那里放了一板箱杂七杂八的书籍,其中就有《七侠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之类的旧小说,茅盾找到了这些书,立即被其中动人情节吸引住了,他爱不释手,有空就偷偷翻看。过去,这些旧小说被称为闲书,父母一般是禁止自己的子女看的,认为那些书不是正经的学问,看了无用。茅盾的父亲主张搞实业,希望儿子将来学理工科,也不主张茅盾看这些闲书。但他的思想比较开明,当他知道茅盾喜欢看旧小说时,并没有严厉禁止。他认为小孩子读读这些闲书,虽无大用,也可以弄通文理,所以,他又把一本石印的《后西游记》拿给茅盾看,茅盾也就津津有味地阅读着。 8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如《蚀》的第一部是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而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于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作者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茅盾也开拓了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大都市上海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而《幻灭》、《动摇》和《追求》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两个都市之中,这些小说深深扎根于都市的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的脉络向前推进。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运笔自如,展示了对都市题材优秀的驾驭能力。而在都市题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鲁迅开创的乡村题材创作,他的《农村三部曲》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农村里的三个小说,其中《春蚕》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通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名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 1、姚雪垠:《李自成》文革时期显流文学其他文学创作 2、古华:《芙蓉镇》80年代寻根前小说反思文学 3、魏巍:《东方》十七年文学通讯报告主题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80年代寻根前小说伤痕文学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 1、刘心武:《钟鼓楼》50年代作家寻根前小说伤痕文学现实主义 2、张洁:《沉重的翅膀》寻根前小说改革文学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 1、路遥:《平凡的世界》陕军寻根前小说改革文学现实主义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50-60年代散文三大家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

1、陈忠实:《白鹿原》陕军 90年代长篇小说家族题材现实主义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 1、阿来:《尘埃落定》90年代长篇小说 2、王安忆:《长恨歌》90年代长篇知青作家现实主义女性书写对生命存在形而上的追问 3、张平:《抉择》 90年代长篇小说社会问题题材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90年代长篇小说社会问题题材(突出重围) 5、宗璞:《东藏记》90年代长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陕军 90年代长篇知识分子题材(废都)现实主义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80年代女性书写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 1. 张炜《你在高原》90年代长篇小说知青作家现实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最全版

期末试题一: 根据老师所给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材料,自己建 一个表格,具体要求: 1、表格包括如下内容:国别,姓名,获奖时间 2、表格自创,没有统一要求,但必须有30位作家的信息,而在每一个十年中至少选择一个 作家。 3、例表如下: 1901-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 1901年法国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 1902年德国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 1903年挪威比昂斯藤·马丁纽斯·比昂逊(1832-1910) 1904年西班牙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 法国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1830-1914) 1905年波兰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 1906年意大利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 1907年英国约瑟夫·吉卜林(1865-1936) 1908年德国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 l909年瑞典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 1910年德国保尔·海泽(1830-1914) 1911年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1912年德国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 1913年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1915年法国罗曼,罗兰(1866-1944) 1916年瑞典卡尔·海顿斯坦(1859-1940) 1917年丹麦卡尔·吉勒鲁普(1857-1919) 丹麦亨利克·彭托皮丹(1857-1943) 1919年瑞土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 1920年挪威克努特·哈姆生(1859-1952)

1921年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1922年西班牙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1923年爱尔兰威廉·叶芝(1865-1939)1924年波兰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1925年爱尔兰乔治·肖伯纳(1856-1950)1926年意大利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1927年法国享利·伯格森(1859-1941)1928年挪威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l929年德国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1930年美国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1931年瑞典埃利克·卡尔费尔特(1864-1931)1932年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1933年俄国伊凡·布宁(1870-1953 )1934年意大利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1936年美国尤金·奥尼尔(1888-1953)1937年法国马丁·杜伽尔(1881-1958)1938年美国赛珍珠女(1892-1973)1939年芬兰弗兰斯·西兰帕(1888-1964)1944年丹麦约翰内斯·扬森(1873-1950)1945年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1946年德国赫尔曼·海塞(1877-1962)l947年法国安德烈·纪德(1869-1951)1948年英国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1949年美国威廉·福克纳(1897-1962)1950年英国帕兰特·罗素(1872-1970)1951年瑞典帕尔·拉耶克维斯特(1891-1974)1952年法国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1953年英国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1954年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1955年冰岛赫尔多尔·拉克斯内斯(1902-1998)1956年西班牙胡安·希门尼斯(1881-1958)1957年法国阿尔贝·加缪(1913-l960)1958年苏联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l960)1959年意大利萨瓦穆尔·夸西莫多(1901-1968)l960年法国圣琼·佩斯(1887-1975)1961年南斯拉夫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1962年美国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1963年希腊乔治·赛菲里斯(1900-1971)1964年法国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1965年苏联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1966年以色列萨缪尔·阿格农(1888-1970)瑞典奈利·萨克斯女(1891-1970)1967年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l968年日本川端康成(l899-l972)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完整)时间获奖人获奖作品体裁获奖理由 1901 [法]普吕多姆 (1839-1907) 孤独与沉思诗 散文“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 [德]蒙森(1817-1903)罗马风云散文“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 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 [挪威]比昂松 (1832-1910)挑战的手套剧本 小说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 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 [法]弗-米斯特拉尔 (1830-1914) 金岛诗 散文“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1904 [西]埃切加赖 (1832-1916)伟大的牵线人剧本“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 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 [波兰]显克维奇 (1846-1916) 第三个女人小说“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 [意]卡尔杜齐 (1835-1907) 青春诗诗 散文“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 [英]吉卜林 (1835-1907)老虎!老虎!小说“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 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 [德]鲁-奥伊肯 (1846-1926)精神生活漫笔散文“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 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 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 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 [瑞典]拉格洛夫(女 1858-1940)骑鹅旅行记小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 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 [德]保尔-海泽 (1830-1914)特雷庇姑娘小说“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 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 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 艺术臻境” 1911 [比利时]梅特林克 (1862-1949)花的智慧散文 剧本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 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 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 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8年)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获奖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获奖名单 导读:诺贝尔代学奖是按照诺贝尔的遗愿设立的,其发奖宗旨也是充分尊重诺贝尔的遗愿的。按照诺贝尔的遗愿,代学奖应赠给"代学家,他曾在代学园地里,产生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在遗嘱的末尾,诺贝尔还表示:"我确切地希望,在决定各奖的得奖人时,不顾及得奖人的国籍;只有贡献最大的人,可获得奖金,无论他(或她)是不是出生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国家里。" 诺贝尔的遗愿是非常美好的,然而,如何掌握理想主义则不容易。何为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内涵中包含着多少道德原则,多少美学艺术原则?在掌握理想原则时是强调它的古典的、永恒性内容还是强调它的现代性内容?这不是像学生在考卷上做出几句理论答案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代学院在评选中选择一些与人类理想、人类总体期待、总体希望相合拍的基本视角和标准。然而,即使选择了最符合理想主义的批评视角,也难以避免批评的主观性。视角、标准、审美判断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代学作品极为丰富复杂,人的视野、眼光、能力极为有限,并非三头八臂的瑞典代学院士们尽管辛苦劳作,功劳很大,但也不能不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我们不妨共同作次世纪性的代学之旅,然后看看诺贝尔代学奖的得失。 先看看诺贝尔代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吕多姆(法国) 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 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 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 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伊肯(德国) 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尔·海泽(德国)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 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 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顿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 1922年哈辛托·贝纳代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叶芝(爱尔兰)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 名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2016年:鲍勃·迪伦 写作风格: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获奖作品:《像一块滚石》 2015年: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写作风格: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获奖作品:《二手时间》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写作风格: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获奖作品:《暗店街》 2013年:艾丽丝·门罗 写作风格:论文从人称的使用、叙事方式、人物与背景的融合、人物心理化等方面,对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进行了细致分析。 获奖作品:《逃离》 2012年:莫言 写作风格:莫言的写作风格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加上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想象,用大胆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众多的人物故事描绘的多姿多彩。

获奖作品:《蛙》 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写作风格: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获奖作品:《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写作风格:内容贴近现实,风格各异,体现了略萨对小说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实验主义精神。略萨的创作以结构新颖见长。 获奖作品:《世界末日之战》 2009年:赫塔·米勒 写作风格:专注于师哥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真实图景。 获奖作品:《低地》 2008年:勒克莱齐奥 写作风格: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冒迷幻类的文学作家 获奖作品:《诉讼笔录》 2007年:多丽丝·莱辛 写作风格: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获奖作品:《金色笔记》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 【作品简介】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

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长恨歌》作者:王安忆 【作品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做了当时上海某要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要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新知无奈负心,又遇旧爱,生命中的男人来来去去,最终王琦瑶难逃劫数,死于非命。 《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茅盾: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第一节茅盾生平及小说创作 一、茅盾生平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 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 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经朋友介绍进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著名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3月,他又与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即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便同时活跃在文学和革命这两个领域,一面参加新文学的建设,一面从事革命工作。 从1922年到1927年,茅盾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革命、文学与社会等方面处于先锋地位。同时,又是政坛上最为活跃的文学家。1925年底,当选为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第二年年初赴粤,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官和汉口《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在去南昌途中受阻于庐山牯岭。 1927年8月,从牯岭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茅盾的第一篇小说。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外两个中篇《动摇》和《追求》。1930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正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心情。他最初的笔名就是"矛盾"二字(《蚀》原稿署名"矛盾",发表前经编辑叶圣陶改为"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还出现了一大批类似《幻灭》《动摇》和《追求》的小说,如叶绍钧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在文学史上统称为"幻灭小说",此外,还有也以大革命失败为背景,但情绪则以愤激为特点的作品,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