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排行榜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排行榜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
以下是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排行榜:
第一届(1982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获奖。
第二届(1984年),张承志的《白鹿原》获奖。
第三届(1986年),王蒙的《黄金时代》获奖。
第四届(1988年),刘心武的《白鸽》获奖。
第五届(1990年),张抗抗的《梦回大清》获奖。
第六届(1992年),韩少功的《黄金年代》获奖。
第七届(1994年),杨绛的《洗澡》获奖。
第八届(1996年),杨显惠的《天堂蒜薹之歌》获奖。
第九届(1998年),王安忆的《长恨歌》获奖。
第十届(2000年),余华的《活着》获奖。
第十一届(2002年),张炜的《烟波》获奖。
第十二届(2004年),莫言的《生死疲劳》获奖。
第十三届(2006年),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获奖。
第十四届(2008年),张弓的《禾场》获奖。
第十五届(2010年),茅盾文学奖暂停评选。
第十六届(2011年),张岱年的《古炉》获奖。
第十七届(2013年),周大新的《饥饿的女儿》获奖。
第十八届(2015年),马建的《天堂蒜薹之歌》获奖。
第十九届(2017年),张炜的《白马啸西风》获奖。
第二十届(2019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奖。
以上是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排行榜,每一部作品都代表了当年中国文学的杰出成就。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于2008年10月25日结束,四部获奖作品分别是:贾平凹《秦腔》、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暗算》、周大新《湖光山色》。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范围为20032006年间发表或出版的长篇小说。
为了做好评奖工作,中国作家协会组成了以铁凝为主任,陈建功、李存葆为副主任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
本届评奖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的创作,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
历时六个月,通过初选小组的遴选以及评委会的终评程序,四部获奖作品脱颖而出。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及获奖作家感言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及获奖作家感言作者:仲余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8年第11期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于2008年10月25日结束,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为: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麦家的《暗算》。
以下是获奖作品授奖辞及获奖作家的获奖感言。
一、《秦腔》【《秦腔》授奖辞】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
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
《秦腔》这声喟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贾平凹获奖感言】在伟大的茅盾先生的故乡,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能授予我,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当获奖的消息传来,我说了四个字:天空晴朗!那天的天气真的很好,心情也好,给屋子里的佛像烧了香,给父母的遗像烧了香,我就去街上吃了一顿羊肉泡馍。
在我的写作中,《秦腔》是我最想写的一部书,也是我最费心血的一部书。
当年动笔写这本书时,我不知道要写的这本书将会是什么命运,但我在家乡的山上和我父亲的坟头发誓,我要以此书为故乡的过去而立一块纪念的碑子。
现在,《秦腔》受到肯定,我为我欣慰,也为故乡欣慰。
感谢文学之神的光顾!感谢评委会的厚爱!获奖在创作之路上是过河遇到了桥,是口渴遇到了泉,路是远的,还要往前走。
有幸生在中国,有幸中国巨大的变革,现实给我提供了文字的想象,作为一个作家,我会更加努力,将根植于大地上敏感而忧患的心生出翅膀飞翔,能够再写出满意的作品。
谢谢!二、《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河右岸》授奖辞】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名单表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名单表【最新版】目录1.茅盾文学奖简介2.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3.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和影响正文【茅盾文学奖简介】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该奖项自 1982 年创立以来,已经评选了十届,历届获奖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以下是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第一届(1982 年):《红高粱家族》莫言《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东方》魏巍《将军吟》莫应丰第二届(1985 年):《黄河东流去》李准第三届(1988 年):《白鹿原》陈忠实《第二次握手》谌容第四届(1991 年):《黄土高原》路遥第五届(1997 年):《尘埃落定》阿来第六届(2000 年):《宁财神》贾平凹第七届(2005 年):《无字》张洁《天堂蒜薹之歌》铁凝第八届(2008 年):《秦腔》贾平凹第九届(2011 年):《推拿》毕飞宇第十届(2015 年):《繁花》金宇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和影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特点和影响如下:1.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多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人物和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和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深厚的人文关怀:获奖作品关注人性、关注民生,展现了作家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关注。
3.独特的艺术风格:获奖作品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如《红高粱家族》的魔幻现实主义,《白鹿原》的史诗风格等。
4.巨大的社会影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受到高度评价,同时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1至7届)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1至7届)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芙蓉镇》古华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张洁
《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
《少年天子》凌力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作品:《浴血罗霄》萧克
《金瓯缺》徐兴业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
《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2002)《张居正》熊召政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8)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湖光山色》周大新
《暗算》麦加。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以下是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第一届(1977~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李自成》(第二卷)、《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
•第二届(1982~1984):《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沉重的翅膀》、《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平凡的世界》、《少年天子》、《都市风流》、《第二个太阳》、《战争和人》(一、二、三)。
•第四届(1989~1994):《白鹿原》、《白门柳》(第一、二部)、《骚动之秋》、《抉择》。
•第五届(1995~1998):《抉择》、《尘埃落定》、《长恨歌》、《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1999~2002):《张居正》、《无字》、《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
•第七届(2003~2006):《宫廷小说家》、《秦腔》、《兄弟》。
•第八届(2007~2010):《三体》、《平凡的世界》、《你在高原》。
•第九届(2011~2014):《格非作品集》、《江南三部曲》、《望春风》。
•第十届(2015~2019):《人世间》、《北上》、《主角》。
以下是作品简介:第一届(1977~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
《东方》作者:魏巍,本书是一部以朝鲜战争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后方医院所发生的故事。
第二届(1982~1984)《黄河东流去》作者:李准,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我国黄泛区人民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变迁的长篇小说。
第三届(1985~1988)《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小说以陕北黄土地上孙家三兄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第四届(1989~1994)《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小说以白鹿原上白鹿村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排行榜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排行榜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的重要文学奖项,以其对现实题材的关注和社会关怀而闻名。
以下是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的简要排行榜:
第一届(1982年):冯唐《北方四岛》
第二届(1985年):路遥《平凡的世界》
第三届(1988年):杨绛《洗澡》
第四届(1991年):莫言《红高粱家族》
第五届(1993年):杨靖宇《投身》
第六届(1995年):张抗抗《鸦片》
第七届(1997年):张抗抗《死污水》
第八届(1999年):蒋子龙《逃课》
第九届(2001年):刘心武《丧钟是为谁而鸣》
第十届(2003年):冯唐《边城浪子》
第十一届(2005年):莫言《生死疲劳》
第十二届(2007年):迟子建《云雀叫了一整天》
第十三届(2009年):陈忠实《白鹿原》
第十四届(2011年):孙康宜《占据》
第十五届(2013年):贾平凹《怀念狼》
第十六届(2015年):严歌苓《围城》
第十七届(2017年):刘震云《晚安,王冠男》
第十八届(2019年):蒋方舟《邓小平时代》
以上仅是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的部分获奖作品,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届茅盾奖作品排行榜

历届茅盾奖作品排行榜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自1981年第一届以来,已经颁发了九届。
以下是历届茅盾奖作品排行榜:
1.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1年)
获奖作品:
- 姚雪垠:《李自成》
- 古华:《芙蓉镇》
- 魏巍:《东方》
- 莫应丰:《将军吟》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2.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
获奖作品:
- 刘心武:《钟鼓楼》
- 张洁:《沉重的翅膀》
- 李准:《黄河东流去》
3.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
获奖作品:
- 路遥:《平凡的世界》
- 凌力:《少年天子》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1年)获奖作品:
- 陈忠实:《白鹿原》
- 刘斯奋:《白门柳》(全三册)
- 刘玉明:《骚动之秋》
5.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获奖作品:
- 阿来:《尘埃落定》
- 王安忆:《长恨歌》
- 张平:《抉择》
-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全三册)6.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获奖作品:
- 熊召政:《张居正》
- 贾平凹:《秦腔》
- 刘斯奋:《白门柳》(全三册)7.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作品:
- 麦家:《暗算》
- 莫言:《檀香刑》
- 余华:《兄弟》(全二册)
8.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
获奖作品:
- 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红尘三米》(藏族第一部汉语长篇小说)等5部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对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
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从2011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
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作品(2005年 - 2007年)名单: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