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矛盾文学奖获奖书目

历年矛盾文学奖获奖书目
历年矛盾文学奖获奖书目

历年矛盾文学奖获奖书目

第一届,1982年

魏巍《东方》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莫应丰《将军吟》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古华《芙蓉镇》

第二届,1985年

张洁《沉重的翅膀》

刘心武《钟鼓楼》

李准《黄河东流去》(上、下)

第三届,1988年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本届荣誉奖

肖克《浴血罗霄》

徐兴亚《金瓯缺》

第四届,1998年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四部)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部)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2000年,11月11日在茅盾故乡浙江省桐乡市举行颁奖大会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张平《抉择》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2005年4月11日揭晓

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高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20部)

1、《论语》

2、《三国演义》罗贯中

3、《红楼梦》曹雪芹

4、《呐喊》鲁迅

5、《女神》郭沫若

6、《子夜》茅盾

7、《家》巴金

8、《雷雨》曹禺

9、《围城》钱钟书

10、《谈美书简》朱光潜

1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1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1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14、《巴黎圣母院》雨果

15、《欧也尼* 葛朗台》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17、《复活》列·托尔斯泰

1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

19、《老人与海》海明威

2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004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在第五大题考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秋季高考是否继续考查,我们还不得而知。下边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大 家广大考生备战高考提供一点帮助。 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要借助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和深化主题,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六种作用。 一、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鲁迅在《药》中描写夏四奶奶给夏瑜上坟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 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段文字的主要作用就是渲染一种凄凉、死寂的氛围,以此来烘托夏四奶奶悲伤 麻木的心情,同时也影射和批判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再以曹禺《雷雨》第二幕开始时的一段舞台说明为例: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寥寥几句话,渲染了一种压抑、浮躁、郁闷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风雨欲来”之势,为后文“雷雨”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二、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这里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 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 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 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 再看《红楼梦》第五回秦可卿住处的一段描写

茅盾文学奖介绍及历届获奖作品-推荐下载

茅盾文学奖介绍及历届获奖作品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 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 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 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指导思想 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作品。 评选范围 1、茅盾文学奖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

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均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 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 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 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 染力的佳作。 评选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 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 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 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 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 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 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 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评奖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

红楼梦》里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红楼梦》里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性 《红楼梦》里 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2013-04-09 13:41:23 (转自凤凰网·姜卫华的博客) 《红楼梦》里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姜卫华/文 性描写又称情欲表现。这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人学,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正如《孟子》上说的:“食、色,性也。”因此,性描写在某些作 品中,是有其特定的生活依据、美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性作为人的一种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作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 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学描写中不可避免,在很多情 况下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大革命时,文学被禁锢得很死,不仅一切有性描写的文学作品不能面世,就是有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也难以出现,不然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或者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文学中的性描写大致有三种形态:一是作家把人的性作为一

种生命现象来把握处理,用以增加作品的色彩;二是作家不仅把人的性视为一种生命现象,而且更主要地把它看成是:与一定社会关系和人的整体性格有机联系的生活现象,用以揭示一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社会问题,冲击和摇撼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现实道德课题和社会性思辨任务;三是作家认为人的性不仅是一种生命现象和生活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心理现象,从而深入到他的心理层次,着眼于情与欲之间无穷微妙的心理关系,甚至穿透到人的本能、潜意识和非理性“暗区”,积极探索具体人性形态中性方式等奥秘,正视、感觉和把握灵与肉的冲突并揭示其社会意义,以参与道德观念的变革或启迪政治历史的反思。 现在的文学环境已经大大改变,自从卢新华冲破了政治禁锢,在文化大革命后,写出了第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伤痕》, 并为绝大多数读者所接受,到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女人乳房的镜头,以后的中国文学界开放的程度就越来越高。影片中出现拥抱、接吻,甚至床上戏的镜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让读者、观众目光难移,男性也好,女性也罢,大家都十分投入地去看、去欣赏,脸皮薄一些的,则红着脸去观看和欣赏,但谁也没有说这有什么不好,说不好的,多数是违心的,是有原因的。只要是正常人,谁能站出来说,他或她在看这些描写时没有心理反应? 性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应该允许的,人们不必谈“性”色变或

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全部7届33部获奖作品(免费下载)

(全部7届33部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年)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

组图: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乌镇颁奖颁奖词摘录 时间:2008-11-11 15:06:00 核心提示:”贾平凹的写作动力,来自对作品的不满意:“正因为不满意,才老想把自己证明一下,可永远证明不了,写着写着就老了。”得奖之后,迟子建最大的感受是想赶快回归平静,“作家需要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写作状态,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奖来写作,它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贾平凹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部分作品简介-精品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部分作品简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语文、道路、方法、领域、基层、问题、矛盾、体制、继续、现代、整顿、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加深、建立、发现、稳定、格局、内涵、理想、思想、精神、氛围、利益、素质、环境、政策、倾向、制度、特色、规模、结构、形势、反映、关系、考验、塑造、形成、丰富、管理、坚持、鼓励、教育、完善、改革、中心、内心 芦沟中学语文组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文学描写的形象性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文学的一个好处就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我们看一篇好的小说或一篇好的散文常常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至其地。但是文学同时又充满了无尽思考,而它这个思考并不是要固定在一个道上的,或者像儒家固定在人上的,或者像理学把它固定在理上的。文学既是形象的,又是思考的。 拿《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中有各种非常具体的描写。比如说“黛玉葬花”,这是非常具体的描写,她拿着花锄、工具去收拾这些花瓣。特别是像“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整个的一晚上众丫鬟们为贾宝玉过生日的那种欢声笑语的场面。他们怎么开玩笑,怎么娱乐,到最后,谁靠在谁身上,谁倒在地上,使贾宝玉的生日永远栩栩如生,永不结束。什么时候翻这本书等于你又参加了贾宝玉的生日晚会。你确实好像能听到那群小姑娘的笑声,我常常说看《红楼梦》有一个感觉,看的时间长了,连说话都会受他影响。但是《红楼梦》里面又有最抽象的思考。比如人到底是从哪来的,一个个体生命消失以后到哪

里去。对贾宝玉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他是一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所炼就的一块石头,被扔到凡界演化,这是一说。这一说里面所包涵的一种深渺和悲凉,是几乎无法表达的。因为石头的特点在于没有生命,无声无息,无冷无热,石头的变化是最少的,是永有的。但这块石头却变成了贾宝玉,在这个无生命和生命之间,在渺渺之中有一种纽带,这个纽带就是曹雪芹的思考。降珠由于得了神英使者的灌溉,所以降珠仙子要下凡界用眼泪来还给他这水,后者也变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所以《红楼梦》有它最直接、最生动、最形象的东西,又有很深的思考。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文学就是非常明确的,同样描写一件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例外,假设在座的各位中有三个人去郊游,坐车碰到了最惊险的事故,回来之后这三个人各自叙述这次事故的经过,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侧重,各有风格。有人强调它的惊险;有人强调它的滑稽;有人可能强调自己的命大,命怎么好。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文学的叙述是面向你说,是描写客观的事件。但是这个客观事件又是被作者个人的情感思想影响的。 各个国家由于民族文化心理不同,对文学的要求是并不一样的,由此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见月亮就想起了故乡,这个非常普通。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两三岁刚会说话,父母就会教他们学《唐诗》,第一首教的就是李白的《故乡》,这使小孩子从小就在它的脑子里贯穿着一样东西,看见月亮就思念故乡。但这最初只是李白的,不见得

叙事性文学作品

叙事性文学作品(二) 一、叙事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一)叙事散文中的记叙(叙述)。 1、概念: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作用:使读者对人物特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了解。 (二)叙事散文中的描写。 1、概念: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 2、作用: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所描写的事物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环境描写(经常考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衬托人物的心情(感情)、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 (2)人物描写主要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它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叙事散文中的议论。 1、概念:在叙述和描写基础上所发表的看法或见解。它往往和作者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2、作用:起到画龙点睛或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有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先叙后议,画龙点睛;先议后叙,出了能揭示中心之外,还会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四)叙事散文中的抒情。 1、概念: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人物、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它有两种形式: (1)直接抒情:作者在心底里直接、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所谓“间接抒情”,就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作用:可以透过作者的感情了解到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它是把握文章中心主旨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叙事散文中的表现手法。(只列举常见常考的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鲜明地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2、欲扬先抑法、欲抑先扬法。先贬抑(颂扬)再大力颂扬(贬抑)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人物感情、形象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主题,并可以使文章的情节曲折,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3、衬托法。常考的有正衬和反衬两大类。它在文章中有两种表现形式: (1)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可以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以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衬托人物的心情(感情)。(注意:有一种对比衬托的说法,其实就是通过对比来反衬人物,也叫反衬法。) 4、托物言志法。所谓“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写,在事物中寄予人物的性格(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理想或志向或愿望等。(说白了,文章中物的形象,可以看做是作者的形象。)它的作用有: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使中心表达得更巧妙、含蓄、充分、富有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5、悬念法。所谓“悬念法”,就是在前面提出问题,或者设置疑团,吊读者的胃口,让其有兴趣读下去,然后一步步地揭示答案。它可以使文章的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读者的兴趣。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最新版)

最新版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至今已颁发到第九届。从2011年起,由李嘉诚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浅谈当代小说中“性描写”的发展与流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0666455.html, 浅谈当代小说中“性描写”的发展与流变 作者:黄均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2期 摘要:性描写,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它的存在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语境和 政治氛围,作者借此来表达现实的需要,批判传统的价值观念,揭露社会问题。纵观小说的性描写,能大概发掘出人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就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性描写”小说予以分析,探究性描写的发展与流变。 关键词:当代小说;性描写;发展;流变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11-02 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性描写的存在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语境和政治氛围,作者借此来表达现实的需要,批判传统的价值观念,揭露社会问题。不同时期的性描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的文化。由于传统的性观念和文化大革命的禁锢,人们的性意识被束缚。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性意识的解放也表现在了文学作品中。 性描写,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作品中都是简单化地被情爱描写所代替,几乎没有直接予以描述“性”。爱情描写也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躲躲闪闪,拘谨而含蓄则是典型的描写方式:如《骆驼祥子》中祥子和虎妞之间的性事和小福子做妓女的情形,老舍是极为干净化地描写。矛盾《子夜》里的情况也差不多。七十年代的文学作品,更是受制于特定政治环境,西方的爱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无产阶级的爱情是干净的是纯洁的。在这种观念下,不可能有“性”存在于作品之中。十年的文革,爱情、性欲、性描写都成为文学的禁区。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性”也改革了,不再是隐晦的予以描写。1985年,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问世,性描写才登上历史的新台阶。作品中有对女性身体和性器官的描述,也有对男性性饥渴、性无能、性想象的描述,也有对男女性行为的间接化的诗意性描述,用审美感悟的方式对性行为的过程作抽象、虚化的描写。当然,经历了几十年“性”禁锢的人们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审美化的、适当的性爱描写还不能一时接受。 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阿来的《尘埃落定》,其中也涉及到性描写,但是却很 有特点:“我感觉到自己在小女人里面迅速地长大。世界无限度膨胀。大地在膨胀,流水滑向了低处。天空在膨胀,星星滑向了两边,然后,轰然一声,整个世界都坍塌了。”“像驱驰着一匹矫健的骏马。骑在马上飞奔的骑手都是要大声欢呼的。我大叫着,她的身体像水波一样漾动。……马跑到了尽头,那里出现了一段高高的悬崖,我从马上飞起来,落到悬崖下面去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阿来的性描写带有一种朴实化、诗意美。《尘埃落定》里的性描写,数量较少,其中的性并不是游离于人物塑造和整体情节展开之外,而是人物设计和情节发展的需要,并为其服务的。书中那些性描写的文字,大多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内敛、节

文学中的美好性描写

浅谈文学中的性描写 叶建2606303023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觉得性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个人平时看的多一点的也就是武侠小说,里面但凡笑傲江湖的侠客背后总有很多追慕的红粉佳人。而性描写也成了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在思考那些以色情为卖点的武侠小说和这些相对规范唯美的的性描写,到底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赤裸的性描写和尽可能健康美好的表述差别在什么地方。 在通过上了一学期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课过后,我想我得重新思考什么是性。有人说是繁衍后代的一种方式,但是这只是太简单的一种功能描述,我想性是异性甚至同性间用来传达彼此爱意,交流情感的一种沟通方式,是爱的必然结果。性不是洪水猛兽,把性当做一种娱乐方式的人也根本没有明白性的真正意义,没有爱的性是没有长久的存在基础的。 文学中的性描写很正常,绝对正常。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在看文学中的性描写时,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即使他们对他人表达时认为写过了、不应该写,但他们在阅读某段性描写时,一定读得非常仔细,而且,心里还有一些特别的感觉。 这样的心理,只是有人承认了,有人不肯承认罢了。 在文学中出现描写,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时候,远古时代,就有性描写,而且,有的性描写还非常到位,非常细腻,非常有情调。只是到了近代,这些有性描写的书,在出版时,性描写部分被省略了,《金瓶梅》洁本中就是被打上了方块,有的书则是被写上"此处省略多少字",生怕被哪个看了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一样。于是,这些有性描写的书,也被统统称为禁毁小说,只有搞文学研究的人才可以阅读。现在想来,也真的有点可笑。搞研究的人难道就都是坐怀不乱者了?难道他们都没有性欲? 文化大革命时,文学被禁锢得很死,不仅一切有性描写的文学作品不能面世,就是有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也难以出现,不然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或者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但是,据了解,在当时的中央或者部队,高级领导和高级干部们却每年都可以欣赏到若干部国外进口的影片,这些影片中有大量描写爱情甚至性的场面,这些高干们在看这些影片时,常常很激动,有的还带着女秘书们一起看,个中滋味,外人知道后一定可以猜出几分。也就是说,不管这些高级领导、高级干部怎样去要求部下们不要看"黄色"电影,不要被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腐蚀,但对他们自己来说,也都是十分喜欢爱情或者性描写的,只是出于政治需要,被抑制或者被掩盖了,因为,他们也是正常的人,具有正常人的一切特点,一切需要。 文学中正常的性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在该描写性时不去描写,就会让读者、让观众有一种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名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 1、姚雪垠:《李自成》文革时期显流文学其他文学创作 2、古华:《芙蓉镇》80年代寻根前小说反思文学 3、魏巍:《东方》十七年文学通讯报告主题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80年代寻根前小说伤痕文学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 1、刘心武:《钟鼓楼》50年代作家寻根前小说伤痕文学现实主义 2、张洁:《沉重的翅膀》寻根前小说改革文学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 1、路遥:《平凡的世界》陕军寻根前小说改革文学现实主义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50-60年代散文三大家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

1、陈忠实:《白鹿原》陕军 90年代长篇小说家族题材现实主义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 1、阿来:《尘埃落定》90年代长篇小说 2、王安忆:《长恨歌》90年代长篇知青作家现实主义女性书写对生命存在形而上的追问 3、张平:《抉择》 90年代长篇小说社会问题题材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90年代长篇小说社会问题题材(突出重围) 5、宗璞:《东藏记》90年代长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陕军 90年代长篇知识分子题材(废都)现实主义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80年代女性书写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 1. 张炜《你在高原》90年代长篇小说知青作家现实主义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完整)时间获奖人获奖作品体裁获奖理由 1901 [法]普吕多姆 (1839-1907) 孤独与沉思诗 散文“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 [德]蒙森(1817-1903)罗马风云散文“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 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 [挪威]比昂松 (1832-1910)挑战的手套剧本 小说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 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 [法]弗-米斯特拉尔 (1830-1914) 金岛诗 散文“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1904 [西]埃切加赖 (1832-1916)伟大的牵线人剧本“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 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 [波兰]显克维奇 (1846-1916) 第三个女人小说“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 [意]卡尔杜齐 (1835-1907) 青春诗诗 散文“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 [英]吉卜林 (1835-1907)老虎!老虎!小说“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 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 [德]鲁-奥伊肯 (1846-1926)精神生活漫笔散文“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 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 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 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 [瑞典]拉格洛夫(女 1858-1940)骑鹅旅行记小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 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 [德]保尔-海泽 (1830-1914)特雷庇姑娘小说“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 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 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 艺术臻境” 1911 [比利时]梅特林克 (1862-1949)花的智慧散文 剧本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 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 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 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8年)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 【作品简介】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

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长恨歌》作者:王安忆 【作品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做了当时上海某要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要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新知无奈负心,又遇旧爱,生命中的男人来来去去,最终王琦瑶难逃劫数,死于非命。 《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家作品

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你在高原》(张炜) 《你在高原》(张炜)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已阅)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已阅)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已阅)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 秦腔 张洁,《无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蛙》 《蛙》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 名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2016年:鲍勃·迪伦 写作风格: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获奖作品:《像一块滚石》 2015年: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写作风格: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获奖作品:《二手时间》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写作风格: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获奖作品:《暗店街》 2013年:艾丽丝·门罗 写作风格:论文从人称的使用、叙事方式、人物与背景的融合、人物心理化等方面,对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进行了细致分析。 获奖作品:《逃离》 2012年:莫言 写作风格:莫言的写作风格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加上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想象,用大胆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众多的人物故事描绘的多姿多彩。

获奖作品:《蛙》 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写作风格: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获奖作品:《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写作风格:内容贴近现实,风格各异,体现了略萨对小说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实验主义精神。略萨的创作以结构新颖见长。 获奖作品:《世界末日之战》 2009年:赫塔·米勒 写作风格:专注于师哥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真实图景。 获奖作品:《低地》 2008年:勒克莱齐奥 写作风格: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冒迷幻类的文学作家 获奖作品:《诉讼笔录》 2007年:多丽丝·莱辛 写作风格: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获奖作品:《金色笔记》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及改编电影、电视名单

历届获奖作品及改编电影、电视节目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华:《芙蓉镇》 3、魏巍:《东方》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 1、刘心武:《钟鼓楼》 2、张洁:《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 1、路遥:《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994年)获奖名单: 1、陈忠实:《白鹿原》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0年)获奖名单: 1、阿来:《尘埃落定》 2、王安忆:《长恨歌》 3、张平:《抉择》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05年)获奖名单: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 5、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的作品为以下五部: 1、张炜《你在高原》 2、刘醒龙《天行者》 3、毕飞宇《推拿》 4、莫言《蛙》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 1.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2.王蒙的《这边风景》、 3.李佩甫的《生命册》、 4.金宇澄的《繁花》、 5.苏童的《黄雀记》。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1、【文化典藏】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改编自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周 克芹的同名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1981年首次被搬上荧幕,北影厂和八一厂各拍摄一部。201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再次改编翻拍。本图为北影厂出品的版本。本片通过“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农村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和基层干部抵制动乱、坚持生产、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2、【文化典藏】电影《闯王旗》(1978),根据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改编。电影讲述了李自成起义过程中发生的事情。1984年《李自成》被再次改编为电影《双雄会》,讲述了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成同盟共同推翻了明王朝的历史故事。

最新收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及颁奖词(1901至2015)[个人整理]

史上最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及颁奖词(1901至2015) 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惠的实证”。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拜尔堡》,小说《骄傲的姑娘》、《特雷庇姑娘》、《尼瑞娜》等。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