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钢结构理论-第三章

合集下载

钢结构课件-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d高强

钢结构课件-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d高强
Ae—螺纹处有效截面积; fu—螺栓热处理后的最抵抗拉强度;8.8级,取fu =830N/mm2, 10.9级,取fu =1040N/mm2
3、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是通过板件间摩擦力传递内力的, 而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板件间的挤压力(P)和板 件间的抗滑移系数μ ;
板件间的抗滑移系数与接触面的处理方法和构件钢
Nt Pf P A p Ab 1
当板件即将被拉开时: Cf=0,有Pf=Nt,因此:
Pf P Pf A p Ab 1 ( 3 70)
Nt
C-△C=Cf P+△P=Pf
一般板件间的挤压面面积比 栓杆截面面积大的多,近似 取AP/Ab=10,得:
Pf P Pf 10 1 ( 3 71)
N
3 1 2 3
4
4
高强度 螺栓
普通螺栓
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
O
2 1
抗剪承载力: 承压承载力:
N vb nv
d e2
4
δ
f vb
( 3 64)
b Nc d t f cb
(3 65)
b b b 单栓抗剪承载力: N min min N v ,N c


( 3 66)
( 3 78)
N 1Ty
T r1
2 2 x y i i i 1 i 1 n n
T x1
2 2 x y i i i 1 i 1 n n
( 3 79)
由此可得螺栓1的强度验算公式为:
摩擦型连接:
承压型连接:
N
N
2 1Tx
N
1Ty
N 1F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钢结构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

在学习钢结构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钢结构第三章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1. 钢结构的设计原则是什么?钢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安全性:钢结构在设计中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系数,以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材料和成本,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 实用性: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施工性、可维护性和可拆卸性,以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

- 美观性:设计应注重结构的外观和形象,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有哪些?钢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强度设计法:根据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荷载要求,确定结构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 稳定性设计法:根据结构的稳定性要求,确定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 构造设计法:根据结构的构造形式和连接方式,确定结构的构造方案和连接方式,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疲劳设计法:根据结构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以保证结构的疲劳安全性。

3.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哪些?钢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焊接连接:通过焊接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适用于大型和重要的结构。

- 螺栓连接:通过螺栓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方便、可拆卸的特点,适用于较小和较简单的结构。

- 铆接连接:通过铆钉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牢固、工艺简单的特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结构。

- 槽钢连接:通过槽钢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简单、刚度大的特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结构。

4.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是什么?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强度原则:结构的抗震能力应满足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

高层建筑钢结构-第三章结构体系和布置

高层建筑钢结构-第三章结构体系和布置

偏心支撑的工作性能
采用偏心支撑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支撑斜杆与梁(耗能梁段) 的先后屈服顺序。 在罕遇地震时,一方面通过耗能梁段的非弹性变形进行 耗能,另一方面使耗能梁段的剪切屈服在先,从而保护 支撑斜杆不屈曲或屈曲在后。 耗能梁端在多遇地震下应保持弹性状态,在罕遇地震下 产生剪切屈服。 必须提高支撑斜杆的受压承载力,使其至少应为耗能梁 段达到屈服强度时相应支撑轴力的1.6倍。
i i
1
i
实例
北京长富宫中心
1.建筑概况
地下2层、地上25层,旅馆建筑,建于1987年。 高91m,层高3.3m,25.8×48m矩形平面,柱网8×9.8m。 外墙采用带面砖的预制混凝土挂板。
2.结构体系及主要计算结果
为钢框架体系,但在2层以下和地下室为钢骨混凝土 结构。 基本周期为3.6s,最大层间位移1/337,小于1/200 的限值。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 框架-偏心支撑结构(双体系)
框架-剪力墙板结构(也可以是双体系)
剪力墙板类型有:钢板剪力墙、开缝剪力墙和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开缝剪力墙的工作原理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2) 框架-支撑结构的工作特点
框架—支撑体系是由框架体系演变来的,即在框架体 系中对部分框架柱之间设置竖向支撑,形成若干榀带 竖向支撑的支撑框架。
对应伸臂桁架的楼层位置,宜沿外框架周边设置腰桁架或 帽桁架,以使外框架的所有柱子能与内筒起到整体抗弯作 用。腰桁架的高度也与设备层的层高相同。
3.5 交错桁架体系(staggered truss
1) 结构构成
systems)
2) 受力特点
3.6 筒体结构(tube structures)
1) 筒体结构的分类 外筒体系 框架筒体 桁架筒体 筒中筒 成束筒

高等钢结构-第三章作业

高等钢结构-第三章作业

ANSYS 中,悬臂梁长 2.5m,材料及截面参数同上,选用 Beam188 单元进行 模拟计算,材料参数采用理想的弹塑性模型 S1 截面计算
S2 截面计算
S3 截面计算
S4 截面计算
由上图可以看到,ANSYS 塑性分析,采用 beam188 单元,其屈曲的考虑是 通过屈曲特征分析,对原模型修正得到,但由于 ANSYS 屈曲分析并不区分整体 和局部失稳,所以很难得到纯粹的局部屈曲模型,故一般的修正都是伴随着整 体失稳的。对于塑性发展,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悬臂梁的塑型发展是不全面 的,总是存在一定弹性内核,而且塑性不是停留在一个面,而是和现实一样是 一段区域。而且在模拟是,尤其是 s4 截面,会发现腹板部分会有明显较大应力 区域,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单元划分、屈曲修正过度都可能导致。由 于个人时间有限以及 ANSYS 操作能力有限,不做调整。 个人还尝试用 shell63 模拟,但是也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没有成功实现, 迫于学习时间紧迫,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原因。
4.2a 钢支撑的滞回曲线有何特点?试采用梁单元来模拟钢 支撑的滞回性能,并阐述模拟的要点。
1、钢支撑的滞回曲线特点: 图 1 所示是钢支撑在轴力作用下的典型变形过程和单循环滞回曲线。由于 支撑存在初始缺陷,其两端施加的轴力会在跨中位置产生附加弯矩。在轴力到 达 A 点之前,支撑处于弹性压缩阶段,承担的轴力和跨中附加弯矩比例增加。 当跨中截面在压弯共同作用下屈服时( 图 2) ,支撑在跨中位置将形成塑性 铰,宏观上支撑开始发生屈曲现象(B 点) 。支撑屈曲后,塑性铰的转动导致支 撑侧向变形增大,轴力产生的附加弯矩迅速增加,杆件的受压承载力迅速下降 ( BC 段) 。从 C 点开始支撑进入卸载和反向拉伸阶段,支撑受压屈曲后的卸载 刚度明显低于初始弹性刚度。拉伸到 D 点时跨中截面在拉弯共同作用下再次屈 服并形成塑性铰,但此时塑性铰的转动方向与受压时相反,支撑的侧向变形不 断减小。随着拉伸变形的不断增加,支撑到达 E 点时接近全截面受拉屈服。EF 段支撑进入塑性拉伸变形阶段,而在 F 点后支撑开始弹性卸载并进入下一循 环。由于包辛格效应和残留的侧向变形,后一循环的支撑稳定承载力将会明显 低于前一循环的。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塑性损伤逐渐累积,支撑的稳定承载 力、屈曲后软化刚度和屈曲后卸载刚度等都将不断降低。支撑典型的多循环滞 回曲线见图 3。

高等钢结构理论-第三章

高等钢结构理论-第三章

N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两端铰接的,理想的等截面笔直杆件
y=f(x)是杆件挠度的函数
d2y M i EI EI 2 dx
N
1. 弹性弯曲屈曲
解微分方程,得: c
y Asin kx B cos kx
N 由简支的边界条件: 当x=0和x=l时,y=0 分别带入通解得B=0,Asinkl=0 N
14
3.1.3
端部部分连接杆件的有效截面
N f A
图(c)中,工形截面拉杆端部只有翼缘边缘用侧焊缝和节点板 连接,相当于两个T型钢, η取0.9 。如果只有腹板和节点板连接 , η取0.7。
(a) 平板拉杆
(b) T形截面拉杆
(c) 工字形截面拉杆
端部部分连接的杆件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An:毛截面面积(net area)
(注: 0.7fu =fu / Ru)
fu:钢材极限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ensile strength) γRu:钢材极限强度对应的抗力分项系数, γRu =1.1×1.3=1.43
1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0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4
3.1.1
轴力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
截面形式(Sections)
Steel bar
Round HSS (hollow steel section) or Pipe

钢结构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螺栓)

钢结构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螺栓)

排列因素:
受力要求:钢板端部剪断,端距不应小于2d0;受拉时,栓
距和线距不应过小;受压时,沿作用力方向的栓距不宜过大。 构造要求:栓距和线距不宜过大 施工要求:有一定的施工空间
3.6螺栓的构造
3.6.2 螺栓的排列
螺栓排列和最小距离:
3.6螺栓的构造
3.6.2 螺栓的排列
螺栓排列最大距离: 对于角钢、工字钢和 槽钢的螺栓排列见附 录四(型钢的螺栓准 线表)
3.7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强度计算
普通螺栓连接按其受力方式分类:
抗剪螺栓 抗拉螺栓 同时抗剪抗拉螺栓
3.7.1普通螺栓的抗剪连接
3.7.1.1抗剪连接工作性能
抗剪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静摩擦力阶段、相对滑移阶段、螺杆与 孔壁挤压传力的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
3.7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强度计算
3.7.1普通螺栓的抗剪连接
4x100=400 50 30 50
M Fe 280 0.21 58.8kN m
2. 单个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N tb Ae f t b 244 .8 170 41620 N 41.62 kN
3.螺栓群强度验算 由前述可知1号螺栓受力最大,为设计控制点, 则对其进行强度验算:
3). 螺栓群同时承受剪力和弯矩(轴心拉力) 的计算
螺栓群同时承受剪力和拉力
3.7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强度计算
3.7.2普通螺栓的抗拉连接
3). 螺栓群同时承受剪力和拉力的计算 支托仅起安装作用:螺栓群承受弯矩M和剪力V
N t N1M My1
m y
2 i
Nv V n
螺栓不发生拉剪破坏
20 12 305 73200 N 73.2 kN

钢结构-第三章 钢结构连接方法

钢结构-第三章 钢结构连接方法

自动焊的焊缝质量稳定,焊缝内部缺陷较少, 塑性好,冲击韧性好,适合于焊接较长的直接 焊缝。半自动焊因人工操作,适用于焊曲线或 任意形状的焊缝。自动和半自动焊应采用与主 体金属相适应的焊丝和焊剂,焊丝应符合国家 标准的规定,焊剂应根据焊接工艺要求确定。
钢结构连接方式
* 气体保护焊是用惰性气体(或CO2)气体作
为电弧的保护介质,使熔化金属与空气隔绝, 以保持焊接过程稳定。气体保护焊电弧加热 集中,焊接速度快,熔深大,故焊缝强度比 手工焊的高。且塑性和抗腐蚀性好,适合于 厚钢板的焊接。
钢结构连接方式
(二)焊缝符号集及标注方法
《焊缝符号表示法》规定:焊缝符号一般由基本符 号与指引线组成,必要时还可加上补充符号和焊缝尺寸。 基本符号:表示焊缝的横截面形状,如用“ ”表 示角焊缝,用“V”表示V形坡口的对接焊缝; 补充符号: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用“ ” 表示现场安装焊缝,用“ ”表示焊件三面带有焊缝; 指引线 :一般由横线和带箭头的斜线组成,箭头 指向图形相应焊缝处,横线上方和下方用来标注基本符号 和焊缝尺寸等。
钢结构连接方式
本章小结
*一、知识点
* 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主要有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三
种方式。
* 2.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焊缝连接;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构
造;焊缝符号集及标注方法;焊缝质量检验和焊缝质量级别。
* 3.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
*二、重点内容
* 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 2.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
钢结构连接方式
A、B级螺栓(精制螺栓)采用8.8级钢材制作,经机床车削加工而成,表 面光滑,尺寸准确,且配用Ⅰ类孔(即螺栓孔在装配好的构件上钻成或扩钻成,孔 壁光滑,对孔准确)。由于其加工精度高,与孔壁接触紧密,其连接变形小,受力 性能好,可用于承受较大剪力和拉力的连接。但制造和安装较费工,成本高,故在 钢结构中较少采用。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三章 构件截面承载力 强度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三章  构件截面承载力 强度

第三章 构件截面承载力--强度钢结构承载能力分3个层次截面承载力:材料强度、应力性质及其在截面上分布属强度问题。

构件承载力:构件最大截面未到强度极限之前因丧失稳定而失稳,取决于构件整体刚度,指稳定承载力。

结构承载力:与失稳有关。

3.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3.1.1 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及截面形式主要用于承重钢结构,如平面、空间桁架和网架等。

轴心受力截面形式:1)热轧型钢截面2)冷弯薄壁型钢截面3)型钢和钢板连接而成的组合截面(实腹式、格构式)(P48页)对截面形式要求:1)提供强度所需截面积2)制作简单3)与相邻构件便于连接4)截面开展而壁厚较薄,满足刚度要求(截面积决定了稳定承载力,面积大整体刚度大,构件稳定性好)。

3.1.2 轴心受拉构件强度由εσ-关系可得:承载极限是截面平均应力达到抗拉强度u f ,但缺少安全储备,且y f 后变形过大,不符合继续承载能力,因此以平均应力y f ≤为准则,以孔洞为例。

规范:轴心受力构件强度计算:规定净截面平均应力不应超过钢材强度设计值f A N n ≤=/σN :轴心拉力设计值; An :构件净截面面积;R y f f γ/=: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 R γ:构件抗力分项系数Q235钢078.1=R γ,Q345,Q390,Q420111.1=R γ49页孔洞理解见书例题P493.1.3 轴心受压构件强度原则上与受拉构件没有区别,但一般情况下,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由稳定性决定,具体见4章。

3.1.4 索的受力性能和强度计算钢索广泛用于悬索结构,张拉结构,桅杆和预应力结构,一般为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钢丝绳等。

索是一种柔性构件,内力不仅与荷载有关,而且与变形有关,具有很强几何非线性,但我们通常采用下面的假设:1)理想柔性,不能受压,也不能抗弯。

2)材料符合虎克定理。

在此假设下内力与位移按弹性阶段进行计算。

加载初期(0-1)存在少量松弛变形,主要部分(1-2)线性关系,接近强度极限(2-3)明显曲线性质(图见下)实际工程对钢索预拉张,形成虚线应力—应变关系,很大范围是线性的高强度钢丝组成钢索初次拉伸时应力—应变曲线钢索强度计算采用容许应力法:k f A N k k //maxk N :钢索最大拉力标准值 A :钢索有效截面积k f :材料强度标准值 k :安全系数2.5-3.03.2 梁的类型和强度3.2.1 梁类型按制作方法:型钢梁:热轧型钢梁(工字梁、槽钢、H 型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8
3.1.2
拉杆的强度 Strength of tension members(Tensile strength)
截面的选用要求(Requirement):
规范中的公式!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11
3.1.2
拉杆的强度 Strength of tension members(Tensile strength)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弯曲屈曲
扭转屈曲
截面抗扭刚度较小的构件通常发生 扭转失稳,如十字形截面。
截面为单轴对称的构件,通常绕非 对称轴发生弯曲失稳,绕对称轴发生弯 扭失稳,如槽形、T形、不对称工形截面。 截面无对称轴的构件通常发生弯扭 失稳,不宜采用。
弯扭屈曲
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形态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21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17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3.2.1
轴心受压实腹构件的整体失稳形态
3.2.1
轴心受压实腹构件的整体屈曲形态
截面双轴对称的构件通常绕截面 的某一主轴发生弯曲失稳,如工形、 H形、箱形截面。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3.1.1
轴力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
截面的选用要求(Requirement): 1. 提供承载力(Capacity)所需的截面(Section area)
2. 制作比较简便
3. 便于和相邻的构件连接(Connect) 4. 截面开展而壁厚较薄(稳定性要求)
16
3.1.4
压杆的强度 Strength of compression members
• 在计算压杆截面强度时,可以认为孔洞由螺栓压实,按全截面公 式计算。
N f A
• 当孔洞为没有紧固件(螺栓)的虚孔时,应按净截面公式计算。
N f An
• 压杆的承载力通常由稳定条件决定,强度计算不起控制作用。
14
3.1.3
端部部分连接杆件的有效截面
N f A
图(c)中,工形截面拉杆端部只有翼缘边缘用侧焊缝和节点板 连接,相当于两个T型钢, η取0.9 。如果只有腹板和节点板连接 , η取0.7。
(a) 平板拉杆
(b) T形截面拉杆
(c) 工字形截面拉杆
端部部分连接的杆件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为了便于设计,可以将其他边界条件的杆件换 算成两端铰接轴压构件的情况。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25
N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N
1. 弹性弯曲屈曲
欧拉公式

l , i i
N cr
I A
2 EI
l2
N N
c
λ - 长细比 slenderness ratio i - 回转半径 turning radius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15
【例题3.1】某轻钢屋架的下弦杆是用Q235钢的圆钢制作的。在 杆的中间需用花篮螺丝张紧,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为N=90kN。试设 计此杆。
解: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拉杆的强度设 计值 f=205N/mm2。
d2y k2y 0 2 dx
(二阶齐次线性)
N cr
2 EI
l
2
欧拉公式
23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N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N
将 B=0,k

c

l
代入
N N
d2y 得 y Asin x ( 2 为曲率的近似方程,无法求出挠度大小A) l dx
N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两端铰接的,理想的等截面笔直杆件
y=f(x)是杆件挠度的函数
d2y M i EI EI 2 dx
N
1. 弹性弯曲屈曲
解微分方程,得: c
y Asin kx B cos kx
N 由简支的边界条件: 当x=0和x=l时,y=0 分别带入通解得B=0,Asinkl=0 N
以c点为中心建立弯矩平衡
Mi N y 0
d2y EI 2 N y 0 dx d2y N y0 dx 2 EI
N k EI
2
(1)
A=0时,y=0,杆件没有发生弯曲 在微弯状态下 ,只有sinkl=0 当n=1时, k kl=nπ
N EI

l
k
2
2
l2
=
高等钢结构理论 第三章 压 杆
西安科技大学 马尤苏夫
轴心压杆
钢压杆的极限状态:丧失稳定 整体问题 某个截面问题
√ ×
轴线受压构件 or 轴压构件
3.1
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1
轴力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
应用(Application):
平面桁架(Planar truss)
空间桁架(Spatial truss) 网架(Space grid structure) 平台的支柱等。
c
其他边界条件下
Ncr
Square HSS
Angel (Equal leg or Unequal leg)
I-shaped sections
S beams W beams (American standard (Wide-flange beams) beams)
Tee section
C section (American standard channel
(a) 平板拉杆
(b) T形截面拉杆
(c) 工字形截面拉杆
端部部分连接的杆件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13
3.1.3
端部部分连接杆件的有效截面
对于图(b)中的情况,截面并非全部有效: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2
拉杆的强度 Strength of tension members(Tensile strength)
截面的选用要求(Requirement):
沿全长通过螺栓连接(有削弱)的拉杆。强度计算公 式:
N f An
An:毛截面面积(net area) f:钢材强度设计值
未削弱的拉杆性能和钢材拉伸试件所表现的一致。强 度计算公式: N

A
f
(注:f =f y / R)
σ:受拉应力(tensile stress) N:拉力(tensile load) A:毛截面面积(gross area)
f:钢材(屈服)强度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yield stress)
弯曲屈曲
扭转屈曲
截面抗扭刚度较小的构件通常发生 扭转失稳,如十字形截面。 扭转使杆件的纵向纤维发生倾斜, 轴压力沿纵向纤维产生水平分力,对剪 心产生扭矩。
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形态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20
3.2.1
轴心受压实腹构件的整体屈曲形态
截面双轴对称的构件通常绕截面 的某一主轴发生弯曲失稳,如工形、 H形、箱形截面。
N f An
N 90 103 An 439.00mm2 f 205
查表知,直径27mm的圆钢,加工螺纹后有效直径de=24.19mm, 有效面积An=459mm2>439mm2,满足要求。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fy:钢材屈服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yield stress) γR:钢材抗力分项系数(resistance factor of steel)
3.1轴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1 Strength and section select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一个正弦半波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24
N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N
1. 弹性弯曲屈曲
欧拉公式
Euler formula
N cr
2 EI
l2
N N
c
欧拉荷载
Ncr 或 NE
两端铰接的理想直杆的临界荷载(critical load)
对于其他的边界条件 (boundary conditions),可 以按照以上方法,求解各种边界条件下的Ncr,之后 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类似的表达式。
Ncr
2 EI i 2
l2
2 EI A 2 EA 2 2 i I 2
N cr 2 E cr 2 A
26
3.2 压杆的极限状态
N
3.2.2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失稳
N
1. 弹性弯曲屈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