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79套真题

合集下载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以来,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继下降造就了人口转型,给世界带来人口爆炸、人口红利、老龄化和少子化。

发达国家作为转型的先行者,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而且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①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女性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 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注①人口红利:因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陈浩等《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材料二:4 月14 日,公众号“ 中国人民银行”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

在该文的第五部分“我国的应对” 内容中,认为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

这番表述让有的网友认为是在歧视文科生。

对文科生的偏见被如此表述,自然令人甚感不满。

因为文章经由公众号“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便不免使人猜测:这番表述是否带有官方色彩?下载论文可以看到,文章早在 3 月26 日就已发表,且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文责自负”。

而“工作论文” 的全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网站对此的解释是:《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刊登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经济、金融和有关改革发展的议题,多为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开展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孔子,把《论语》视作唯一信得过的依据;并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当成了孔子乃至孔门思想的全面记录。

而没有注意到《论语》编纂也是有重点的,也要遵循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基本原则,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

这就导致人们对《论语》产生误解。

例如,现代所有的《论语》普及本,都把孔门所谓的“士”译作“读书人”,不少教育史论著认为孔门的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以前者为重心。

其实,春秋时代还没有常备军,官制文武不分职。

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的将领。

与此相应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

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即使平时演练也有“五射”“五御”等极为繁难的要求,属于早已规范化了的系统的军事教育科目。

以历史的眼光看射、御,其专业化程度并不亚于现代射击与驾驶战车技术。

借用现代术语来说:射、御这两项武艺,是每个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础课,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

至于孔子所办的私学,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养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学教育传统的影响,不能不以传统“六艺”为弟子必修的基础课;更不能不受当时社会需要的制约,致力于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不然的话,孔门弟子从政以后,怎么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孔子私学还会有什么吸引力?关于孔门的武艺传授,《礼记·射义》中有颇为生动具体的记述。

从孔子带领弟子在“矍相之圃”演习“乡射礼”的情况来看,孔门射艺教学既有孔子亲自示范,又有对要领的口头讲解,还十分重视将德育贯穿其间。

孔子做射箭示范时“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湛。

至于孔子驾驭战车的技艺,《论语·子罕》中也有反映:达巷党人叹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即谓之学而不专、缺乏强项。

孔子知道了,便与门下弟子商议,拟在射、御二艺中选一艺来展示所长。

广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耿帅对文化出版业具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认为,一本畅销书不仅仅是一件经过精雕细琢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更是流通的商品。

B .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和企业融资成本。

C . 面对日本等国的鼓噪,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方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为保障国家空防安全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其要义在于防卫,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更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

D . 一项要求美国国防部采购国旗必须是百分百“美国造”的法案近日正式成为法律,是“中国制造”屡屡被政治化的持续发酵,最具政治意味的国旗成了美国议员拉选票的新的发力点。

2. (2分) (2016高二上·潮阳期中)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②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失之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④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何尝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美事。

⑤毫无疑问,地区的动荡与失序,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西方强权干涉作为背后推手难辞其咎。

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而韩非则是法家学派创始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说会道,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

A . ①②④B . ②⑤⑥C . ①③⑤D . ③④⑥3.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79套)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79套)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新人教版注意事项:第Ⅰ卷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6小题,共12分)1.字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霎.时(shà)创.伤(chuàng)将.( qiāng)子无怒混.混沌沌( hún )B.扁.(piān)舟否.(pǐ)泰梵.婀玲(fàn )蓊.蓊郁郁(wěng )C.给.(jǐ)予媛.女(yuàn )流觞.(shāng)曲水揠.(yā)苗助长D.伶俜.( pīng) 瞥.见(piě)漫溯.(shuò)何时可掇.( duō)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苍桑蜕变信誓旦旦挺而走险 B.惦记商榷委曲求全安之若素C.暇想啜泣貌合神离再接再励 D.譬如发原地没精打采陨身不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李娜是中国以个人身份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始作俑者....,她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为中国网球的发展带来一些改变。

C.一样是古装的动作片,一样讲究宏大场面,一样追求豪华阵容,一样都是本国电影有史以来的最大制作,一样都有炙手可热....的章子怡,是“纯属巧合”,还是借鸡下蛋?D.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攻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4.下列句子中句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

B.我国约60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C.“绿色通道”这套系列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面向高一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D.“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仍在修复当中。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46分)1.(6分)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们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

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

据此,回答下面1-3题。

1.“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2.与地球相比,GJ357d()①公转周期较长②大气层较薄③公转周期较短④大气层较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若GJ357d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有()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有固体表面B.有固体表面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较丰富的水2.(8分)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用户发电以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

《惠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下图示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据此回答4-7题。

4.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A.惠州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C.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开发的成本低廉D.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小5.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惠州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小B.太阳高度角大C.阴雨天气较多D.市场需求量少6.建设屋顶光伏发电,可能给惠州市带来的影响有()A.改善大气质量B.减少电能消耗C.增加用电成本D.缓解交通拥堵7.若利用水平楼顶架设光伏发电设备,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3.(6分)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某年的某-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不稳定,电灯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中国、日本等区域同样也会经历这样的灾难。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孝”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孝”强调对父母的敬爱与顺从。

子女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生活,尽自己所能满足父母的需求。

其次,“孝”注重赡养父母。

子女要在物质上给予父母保障,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最后,“孝”倡导传承家族文化。

子女通过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将家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孝”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孝”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孝”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孝”的思想,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价值观,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孝”只强调对父母的顺从,不注重其他方面。

C.“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D.在当今社会,“孝”思想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孝”的内涵、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述“孝”的内涵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C.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价值时,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现实意义时,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2小题,9分)1.D2.①借螳螂在战士脚下舞动触须,写战士入睡的香甜与深沉,突出晨间环境的静谧;②借螳螂的勇敢与美丽,暗写对英勇善战的战士的赞美;③借螳螂转入对战士梦境的描写,拓宽诗境,突出诗歌主题。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3.C4.B5.①以翻红棉袄,写出吴召儿的活泼、机智;②将红棉袄比作火花,突出吴召儿的勇敢、热情。

(4分。

每点2分,内容与性格各1分,意思对即可)6.①虽以“截击”为题,但情节不以战争为主,而是重点描写“截击”前日常生活的温情;②没有突出战士的英勇善战,而是借吴召儿、姑父等形象反映军民一家的淳朴感情;③山村田园、星夜放哨、雨中夜谈等场景营造出浓郁的诗情画意。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二、古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0分)7.B8.A9.C10.C11.(1)凡是他的文章,世人都奉为典范,诗歌格调尤其工整。

(4分。

“著论”“法”“工”各1分,语意通顺1分)(2)(宋文帝)元嘉年间仓促兴兵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一样的伟业,却落得仓皇败逃中回头北望追兵的狼狈结局。

(4分。

每小句1分,语意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2.(1)对仗工整。

“无边”与“不尽”,“落木”与“长江”,“萧萧”与“滚滚”,“下”与“来”,词性相同,一一对应。

(2)情境交融。

木叶茫无边际、萧萧而下,长江奔流不息、滚滚而来,写出了秋天的萧索悲凉,表达出作者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悲苦之情。

(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3.(1)漂泊之苦。

“万里”“常作客”等表现了离乡路途之远、时间之长;(2)穷困潦倒。

作者晚年,体弱多病,孤独寂寞,因病戒酒。

(3)壮志难酬。

家国多难,时局动荡,自己却一事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寥廓(liáo)炽烈(zhì)黏合(nián)无动于衷(zhōng)B . 驽马(nŭ)蕴藉(jí)驯服(xùn)相形见绌(chù)C . 贫瘠(jí)按捺(nà)丰腴(yú)曝背谈天(pù)D . 恣意(zì)正月(zhèng)戕害(qiāng)残羹剩饭(gēn)2.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幻象。

B .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鬼的城堡,没有绿得能溶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C . 真的有一根栓牛的木桩?它的横叉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D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含,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甲)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乙)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丙)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至于B . 捡C . 以此类推D . 积凑(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只要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就真正拥有故乡,就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B . 诈骗分子在冒充各大银行套取事主银行卡密码后,事主才意识到账户被盗,但是为时已晚,账户里的钱被一笔笔地迅速转走。

C . 虽然短期内网约车的“补贴大战”可能不会大规模出现,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多家新平台的加入,各方之间各种形式的竞争总是在所难免。

D . 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穿过一道道山,翻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

5.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A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破荆州,下江陵B . 卧而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 舞幽壑之潜蛟苍茫暮色,自远而至D . 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6.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B .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边界C .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D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快,引申为洪亮7. 对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师不必贤于弟子A . 客有吹洞箫者B . 渺渺兮予怀C . 而今安在哉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二、语言表达8.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审美移情”的三种情形。

(不超过12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说的都是“情”和“景”的关系,而“雁”意象群的发掘,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写景(物)”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言志)”的诗句,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写景(物)与抒情(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

中国美学中“审美移情”的情形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审美移情”的情形指的是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说“孝”许天笑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

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

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

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

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

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

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是起点的意思。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

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

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

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

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

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

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

老在上,子在下。

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有删改)(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 . “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C . 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 . 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 . 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C . 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D . “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

“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3)综观全文,说说“孝”为什么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奉为百善之首。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渐行渐远的村庄黄辉①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

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

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

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

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

而门外正飘着大雪。

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

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④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

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

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

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

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

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