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与常见伪品藁本的区别方法
常见贵重中药材的简易真假鉴别方法(附图谱)

常见贵重中药材的简易真假鉴别方法(附图谱)中药经验鉴别是古老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展的经验总结。
几千年以来,主要依靠这种方法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基本上保证了中医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新老交替,一些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正在逐步流失。
中药鉴定速记口诀(1)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17个)大老虎上高山,长白龙系紫草,三个人敢抢仙丹。
药材:大黄、虎杖、藁本、山豆根(北豆根)、徐长卿、白前、白薇、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三七、人参(西洋参)、甘草、羌活、威灵仙、丹参。
【须根系:徐长卿、白前、白薇、威灵仙、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2)药用部位为根茎的药材(19个)二术串联附玉狗,北山跟静射母鹅,将石升麻黄土楼。
药材:苍术、白术、川芎、(黄连、胡黄连)、香附、玉竹、狗脊、北豆根、山药、射干、知母、莪术、姜黄、石菖蒲、升麻、黄精、土茯苓、重楼。
(3)药用部位为块根的药材(9个)何太草块根,三冬百地金。
药材: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川乌、草乌)、(天冬、麦冬、山麦冬)、百部、地黄、郁金。
(4)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7个)两天三泻胡半白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及)。
(5)药用部位为根的药材(32个)牛膝、川牛膝、赤芍、白芍、南沙参、北沙参、西洋参、党参、玄参、苦参、葛根、粉葛、商陆、银柴胡、防己、防风、板蓝根、地榆、黄芪、黄芩、远志、白芷、当归、前胡、柴胡、秦艽、紫草、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木香。
(6)名称有“子”却非种子的果实类药(9个)牛郎织女地上会,鹰蛇起舞补骨头。
药材:牛蒡子、栀(织)子、女贞子、地肤子,金樱(鹰)子、蛇床子、枸杞(起)子、五(舞)味子、补骨脂。
(7)产地加工需要发汗的中药(5个)厚杜续玄苓药材: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川芎的鉴别方法

川芎的鉴别⽅法【简述】川芎为常⽤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具有活⾎⾏⽓、祛风⽌痛的功能,⽤于头痛、胸胁痛、经闭腹痛、风湿痛等病症。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燥根茎。
【产地分布】主产四川灌县、崇庆县,产量⼤、质量优,销全国并出⼝。
【采收加⼯】平原栽培5-6⽉采挖,⼭地栽培8-9⽉采挖,挖取全株,除去茎苗及泥⼟,晾⼲或炕⼲后撞去须根,忌⽇晒。
【性状鉴别】1、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黄褐⾊,粗糙皱缩,有多数平⾏隆起的轮节,其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黄⽩⾊或灰黄⾊,可见波状或不规则多⾓形环纹,散有黄棕⾊⼩油点;⽓浓⾹,味苦⾟、微回甜,稍有⿇⾆感。
2、川芎⽚为不规则的⽚状,形如蝴蝶者,习称“蝴蝶⽚”,直径1.5-7cm;切⾯光滑,黄⽩⾊或灰黄⾊,具波状环纹或有隐现不规则的筋脉纹,散有黄棕⾊⼩油点(油室);周边黄褐⾊或棕褐⾊,粗糙不整齐,多深缺刻,有时可见须根痕、茎痕及环节;质坚硬。
3、酒川芎形如川芎⽚,⾊略深,偶见焦斑,略有酒⽓。
【规格等级】商品常分坝川芎和⼭川芎等规格,坝川芎分4等。
1、坝川芎⼀等:呈结节状,质坚实。
表⾯黄褐⾊,断⾯灰⽩⾊或黄⽩⾊。
有特异⾹⽓,味苦⾟,⿇⾆。
⽆空⼼、焦枯、杂质、⾍蛀、霉变。
每1000g 44个以内,单个的重量不低于20g。
⼆等:每1000g 70个以内,余同⼀等。
三等:每1000g 70个以外,⼤个空⼼的也属此等,⽆苓珠、茎盘,余同⼀等。
2、⼭川芎均为统货,呈结节状,体枯瘦⽋坚实,表⾯褐⾊,断⾯灰⽩⾊。
有特异⾹⽓,味苦⾟、⿇⾆,⽆苓珠、苓盘、焦枯、杂质、⾍蛀、霉变。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长圆形、卵圆形及肾形,脐点呈点状或条状,少数呈叉状;复粒少数,由2-4分粒复合⽽成。
⽊栓细胞较多,深黄⾊,呈多⾓形或长⽅形,壁甚薄,微呈波状弯曲。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草药的假劣鉴别简介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草药的假劣鉴别简介
我们需要了解常用的中草药有哪些,常用的中草药主要包括丹参、川芎、桃仁、葛根、红花、枸杞等。
这些中草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如果选择到假劣的
中草药,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那么,如何鉴别真假中草药呢?我们可以通过外观进行初步的鉴别,真品中草药的外
观应该干燥,色泽鲜艳,无虫蛀、霉烂等情况。
而假劣中草药可能会因为保存不当或者添
加了其他物质而出现变质、发霉等情况。
真品中草药的气味应该清香,而假劣中草药可能
会散发出异味。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中草药的斑纹、纹理和断面等进行鉴别。
真品中草药的斑纹清晰,纹理自然,断面均匀;而假劣中草药可能会因为掺杂了其他杂质而出现状况不佳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通过进行药材质量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进行鉴别,通过检测各项
指标的数值来判断中草药的质量。
这些方法需要借助于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对于普通
消费者来说并不容易操作。
我们还可以通过购买正规渠道的中草药来避免购买到假劣产品。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者
医院购买中草药,可以降低假劣产品的风险。
鉴别真假中草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容易。
我们建议
大家在购买中草药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假劣产品。
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
强对于中草药市场的监管,减少假劣产品的出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中药材辨别要点如何判断川芎的质量

中药材辨别要点如何判断川芎的质量中药材的质量是保证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正确判断和辨别川芎的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辨别要点,以及如何判断川芎的质量。
一、川芎的外观特征川芎的外观特征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川芎的外观应呈棕褐色或暗棕色,有光泽,质地坚实而不易折断。
合格的川芎应具有独特的香气,味道苦涩微辣。
而劣质的川芎则可能呈现淡黄色、发黑、霉变等异常现象,且香气和味道不明显。
二、川芎的纤维束和细胞结构观察川芎的纤维束和细胞结构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优质的川芎纤维束应紧密排列,纤维细胞应呈圆形或梭形,细胞膜完整,没有明显损伤或破裂。
而质量不佳的川芎纤维束可能会显露裂纹、杂质、霉斑等异常情况。
三、川芎的气味川芎的气味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正常的川芎应具有独特的香气,气味浓郁而辛辣。
而劣质的川芎则可能呈现气味淡薄、有霉臭味、潮湿味等不正常的情况。
四、川芎的化学成分川芎的化学成分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川芎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苯丙素类、黄酮类、羟基-苯丙酮类、元素等成分。
通过检测川芎的化学成分含量,可以进一步判断其质量优劣。
五、川芎的质量标准川芎的质量也可以参考相关的质量标准。
国家药典中规定了川芎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要求、含水量、含挥发油量、总醇提取物量、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根据国家药典的要求,可以对川芎的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川芎的质量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其外观特征、纤维束和细胞结构、气味、化学成分以及参考相关的质量标准。
只有全面准确地判断川芎的质量,才能保证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在购买和使用川芎时应密切关注这些要点,选择高品质的川芎,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字数:507)。
川芎、藁本对比

川芎与常见伪品藁本的区别方法(组图)中药材川芎:又称山鞠芎、香果,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川芎性温,味辛,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为血中之气药。
常用于治疗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症。
川芎的产地:为四川灌县、崇庆等地,云南亦有产,称为“云芎”。
采集时间根据地域有所差别,平原栽培的,以小满后4~5天采收为佳,山地栽培的,多在8~9月份采收。
采收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即可入药。
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藁本的根茎冒充川芎者,使用时注意鉴别。
来源区别: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干燥根茎。
藁本: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 的干燥根茎及根。
原植物区别:川芎:叶柄长3-10厘米。
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
藁本:叶柄长9~20厘米。
花瓣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
外观区别:川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圆块。
随处散有黄色小油点。
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结节状起伏轮节。
上侧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作凹洼状。
质坚硬,断面类黄色,形成层呈明显环状。
长4~8厘米,直径4~5厘米,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根痕,作小瘤状隆起。
藁本: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
无油点。
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
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
虽亦质硬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
干燥的根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表面具纵直沟纹,外皮易剥落。
气味区别:川芎:含有挥发油,故有股特异的清香味。
口尝味苦。
藁本:闻之清香气较淡,无川芎的特异香味。
口尝味苦略带辣味。
现代药理作用区别:川芎: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并有降低血压、抗菌抑菌作用。
此外,还能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脑病。
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川芎

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川芎假冒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一个严重问题,假冒川芎也不例外。
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川芎。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鉴别方法,以帮助消费者辨别真假川芎。
一、外观鉴别真正的川芎外观特征是:根部较粗,赤红色,表面有深红色斑点;花冠呈黄绿色;具有特殊的香气等。
而假冒川芎的外观往往与真品有所不同,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外观过于光滑:假冒川芎往往会喷洒各种化学物质,使表面光滑如新,不易察觉。
2.颜色过于鲜艳:有些商家可能会采用染色剂处理川芎,使其颜色过于鲜艳,与真品有所差异。
3.无香味或异味:川芎具有独特的香气,而假冒川芎则可能没有或有异味。
二、气味鉴别川芎具有独特的香气,而假冒川芎往往没有或有异味。
一种简单的鉴别方法是通过闻气味来辨别真假川芎。
正品川芎散发出的香味浓郁而独特,而假冒川芎要么没有香味,要么具有异味。
三、口感鉴别川芎的味道有些苦辣,如果吃到嘴里有特殊味道(如酸味、甜味等)或者味道不正常,那就有可能是假冒川芎。
四、价格鉴别川芎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因为其药用价值被广泛认可。
如果某个商家的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那就需要引起注意,有可能是假冒川芎。
五、购买渠道鉴别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渠道购买川芎是辨别真假的一种有效方法。
正规渠道的川芎会经过严格的质检和认证,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辨别市场上的假冒川芎需要通过外观、气味、口感等多个方面来鉴别。
同时,购买时要注意价格和购买渠道,选择信誉好的商家进行购买。
在购买川芎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提高辨别能力,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川芎,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健康。
川芎怎么鉴别

川芎怎么鉴别川芎怎么鉴别?川芎茶调散是比较有名的一种偏方,相信对于中医有所了解的人都听说过它的大名。
而现在市面上川芎的真假不一,质量良莠不齐,不懂的人很容易就会买到次品假货,那么该怎么鉴别川芎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川芎的鉴别方法,多种方法带你告别假货!川芎生药材鉴定川芎生药材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
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
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
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
髓部较大。
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
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
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m,长约21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
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m。
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
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
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川芎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
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
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
皮层狭窄。
韧皮部宽广,散有根主迹维管束。
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
木质部不规则多角形。
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开,偶有木纤维束。
髓部较大。
薄壁组织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横棕色,近形成层的油室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芎与常见伪品藁本的区别方法
中药材川芎:又称山鞠芎、香果,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川芎性温,味辛,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为气中之血药。
常用于治疗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症。
川芎的产地:为四川灌县、崇庆等地,云南亦有产,称为“云芎”。
采集时间根据地域有所差别,平原栽培的,以小满后4~5天采收为佳,山地栽培的,多在8~9月份采收。
采收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即可入药。
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藁本的根茎冒充川芎者,使用时注意鉴别。
来源区别: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干燥根茎。
藁本: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 的干燥根茎及根。
原植物区别:
川芎:叶柄长3-10厘米。
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
藁本:叶柄长9~20厘米。
花瓣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
外观区别:
川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圆块。
随处散有黄色小油点。
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结节
状起伏轮节。
上侧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作凹洼状。
质坚硬,断面类黄色,形成层呈明显环状。
长4~8厘米,直径4~5厘米,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根痕,作小瘤状隆起。
藁本: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
无油点。
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
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
虽亦质硬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
干燥的根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表面具纵直沟纹,外皮易剥落。
康美中药网整理。
气味区别:
川芎:含有挥发油,故有股特异的清香味。
口尝味苦。
藁本:闻之清香气较淡,无川芎的特异香味。
口尝味苦略带辣味。
现代药理作用区别:
川芎: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并有降低血压、抗菌抑菌作用。
此外,还能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脑病。
藁本:无上述功效,虽可入药,但不可代替川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