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合集下载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

军事专家:“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史载有据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涌现出的一个英雄的战斗群体。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在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历史文献中,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其所属第1军分区当年所作的反“扫荡”战役总结、年度工作总结、战斗详报,以及《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等所刊登的有关通讯报道等,都有明确的记载。

狼牙山五壮士,图源网络。

(一)《解放日报》的相关报道。

1941年10月7日,《解放日报》第三版以“毙敌百余弹药耗尽七勇士坠崖殉国”为标题,报道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在狼牙山战斗的简要经过及几位勇士跳崖殉国的情况:“【新华社晋察冀五日电】边区我八路军在反‘扫荡’激战中,许多指战员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上月廿五日,涞源敌二千余,分兵六路向东南方面狼牙山猛扑,南至山脚,我预埋地雷轰然爆炸,敌兵数十血肉横飞,敌又集中全力,向突出之山头围攻。

我守军六人在某班长领导下,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力战强敌,敌以炽密炮火向山顶轰击,我英勇的七勇士屹然不动,一俟敌兵自四面袭来,彼等则以手榴弹向敌猛掷,继续战至午后,终因弹药消耗殆尽,众寡不敌。

我七勇士乃将机步枪破坏,从容坠崖身死。

后敌兵到达山峰,睹我军之英勇,无不惊骇,丧失斗志,即仓惶窜回。

”(二)《晋察冀军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的相关记载。

1941年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与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联名发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

同年10月23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抗敌三日刊》(第318期)刊载了这一训令。

训令中写道:“九月二十五日敌寇二千余,分数路围攻狼牙山(涞源东南),一部五百余向我最高山头阵地围攻,在山腰触发我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予〔预〕埋棋盘沟之地雷,当[即]毙伤敌四十余名。

后该连以第六班掩护主力转移,英勇战士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在班长马保林(按:应为马宝玉,下同)同志(党的小组长)领导下,以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固守阵地,与敌激战五小时。

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35张PPT)

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35张PPT)
yì běng
冰雹 屹立 绷得紧紧的
抡一个圈 悬崖 全神贯注
guā
热血沸腾 叽里呱啦 不屈
词语理解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谁?为 什么把他们成为“壮士”?
人教6统狼编版牙六年山级上五册语壮文 士
新课导入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 时刻闪耀着不屈与牺牲的光芒,它们如同夜 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今 天,我们要踏上的,就是一段发生在抗日战 争时期的壮丽篇章——《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日寇的铁蹄 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用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 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表现了人物对敌人的痛恨。
分析课文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 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动作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 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神态、动作
点的描写
分析课文
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了五位战士对敌人的恨和一心 想消灭敌人的决心。
主题概括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 顺序是:接受任务; 透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 杀敌;英勇跳崖。表现了五壮土热爱祖国和人 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后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 雄气概。在课文中画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 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带头向棋盘陀 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狼牙山五壮士简介1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00名当地群众。

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

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

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

2009年9月14日,“狼牙山五壮士”被选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列。

一、人物简介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利用地形,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2]。

语文五上《狼牙山五壮士》PPT课件

语文五上《狼牙山五壮士》PPT课件
狼牙山五壮士
介绍背景
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 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例如,1943年9 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县区进行了三个月的" 秋季大扫荡",仅三个月的时间,日军残杀我人 民6674人,烧房54779间,抢掠与焚毁粮食2934 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头,毁农具172600余件, 使北岳人民受到了严重损失。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 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大义凛然 赴汤蹈火 百折不挠 视死如归 慷慨就义 宁死不屈 杀身成仁 临危不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你们可以 让整个村庄变成 瓦砾,可以把人 剁成烂泥,可是 你们消灭不了共 产党员的信仰!”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8年里,中国 军民伤亡达2100余万人,其中1000余万人被残害 致死。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
杀光 烧光 抢光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 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 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 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 膊抡一个圈,好使出全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 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射击。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在抗日战争的漫漫烽火岁月里,有这样一群钢铁般的勇士,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赞歌,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均来自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 军分区1 团7 连。

1941 年9 月25 日,那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日军集结了3500 余人的庞大兵力,如恶狼般扑向狼牙山抗日根据地,妄图将这片土地上的抗日力量一举剿灭。

当时,7 连临危受命,承担起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大批群众转移的艰巨任务。

他们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在狼牙山棋盘陀一带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激战。

从清晨破晓到夕阳西下,整整一天的时间里,7 连的战士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如潮水般的疯狂进攻。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子弹在空气中呼啸穿梭,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战士们的鲜血。

7 连的战士们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毙伤敌人数百人,然而自身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在成功完成掩护任务的关键时刻,连队经过艰难抉择,决定留下马宝玉等五名勇士继续坚守阵地,为全连的安全转移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此时,只剩下他们五人独自面对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人。

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与决绝。

他们巧妙地利用狼牙山的险要地形,或藏于巨石之后,或隐于树林之中,一次次精准地射击,将敌人的进攻一次次击退。

手中的枪支在他们的熟练操控下,发出愤怒的咆哮,每一颗子弹都带着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的忠诚。

当子弹渐渐打光,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搬起身边的石块,朝着敌人狠狠砸去。

石块如雨点般落下,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敌人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下,始终被阻挡在阵地之前,无法前进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完成了使命,然而却陷入了绝境。

身后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那是一条绝路,但在他们心中,这更是一条捍卫尊严与荣誉的道路。

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狼牙山五壮士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

他们相视一笑,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光芒。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部编版PPT 优秀课件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部编版PPT 优秀课件

接受任务:敌众我寡 (略)

诱敌上山:英勇奋战 (详)
牙 山
引上绝路:斩钉截铁 (略)
五 壮
顶峰歼敌:决一死战 (详)

英勇跳崖:壮烈豪迈 (详)
不英 畏勇 牺顽 牲强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若能把一些事看淡了,就会有个好心境,若把很多事看开了,就会有个好心情。让聚散离合犹如月缺月圆那样寻常,
同学们再见! 或 许 真 正 的 自 由 就 是 坦 白 吧 , 压 抑 了 这 么 多 年 的 怨 恨 纠 缠 和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厌 恶 全 部 都 完 完 整 整 、 彻 彻 底 底 、 干 干 净 净 的 结 束 了 , 张 自 力 是 这 样 , 吴 志 贞 也 是 如 此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为 什 么 网 友 评 论 张 自 力 最 后 那 段 独 舞 真 的 是 表 达 内 心 情 感 的 最 好 诠 释 , 动 作 粗 放 有 力 , 表 情 自 然 放 松 , 节 奏 感 超 强 , 巨 舒 坦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 力 之 前 为 什 么 要 带 着 吴 志 贞 坐 上 了 咯 吱 作 响 的 破 旧 的 摩 天 轮 去 眺 望 那 个 曾 经 的 白 日 焰 火 歌 舞 厅 , 劝 她 自 首 , 给 她 机 会 , 让 她 明 白 他 的 爱 有 多 深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 力 为 什 么 要 在 吴 志 贞 被 警 察 拷 走 的 时 候 在 漫 天 的 雪 地 里 放 焰 火 , 焰 火 象 征 着 什 么 , 仅 仅 是 为 了 扣 住 电 影 的 题 目 吗 , 还 是 自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

六年级上册 课文6 狼牙山五壮士

六年级上册 课文6 狼牙山五壮士

书写指导:注意贯的笔顺:
我会写

棋盘陀 棋
结构:左右
音序:Q 部首:木
组词:象棋 棋子
造句:班长马宝玉带头向棋 盘陀走去。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 其中间是两短横,最后一笔 是点。
我会写
xuán
悬崖 悬
结构:上下
音序:X 部首:心
组词:悬案 悬殊
造句:我们沿着悬崖胆颤心 惊地走了过去。
书写指导:上窄下宽,下框内 是两横、框下一横要长,下边 撇折要扁小,心字要扁宽。
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 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我会写
我会写
kòu
日寇 寇
结构:上下
音序:K 部首:宀
组词:草寇 敌寇
造句:敌寇集中兵力,向我晋
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下部 “元”的竖弯钩要包住右部。
我会写

晋察冀 冀 结构:上中下
音序:J 部首:八
组词:希冀 冀北
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在 中国的土地上杀光、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然而,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 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 土和尊严,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气 壮山河的颂歌。
上边是三笔:撇、竖提和点, 右边是刀字,左右要写紧凑。
我会写
lūn
抡一圈 抡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扌
组词:抡选 浑抡吞枣
造句:小明把沙包抡一圈后 才投了出去。
书写指导:人字稍扁、捺起 笔位置靠上,下边是匕字、 撇在竖的右边、左边不出头。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收入自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2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课、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和鲁教版四年级下册14课,作者沈重。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狼牙山五壮士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sh ī t ǐ q í p án h ǒuji ào z á su ì
f èn ɡm ìn ɡch óuh èn h ún sh ēn ɡē bo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
确的读音后画“√”)。

绷.紧(b ēn ɡ b ěn ɡ ) 抡.起 ( l ūn l ún )
屹.立( y ì q í ) 纵.身(ji òn ɡ z òn ɡ)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冠( )抡( )豪( )崖(
) 寇( )抢( )毫( )涯(
) 四、辨析字义(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 )○1靠近○2对着○3来到○4将要
身负.重伤( )○1承担○2失败○3遭受○4享有
引上绝.路( )○1停止○2达到极点○3走不通的
大举.进攻( )○1提出○2推选○3动作○4抬起
五、冤家路窄(写反义词)。

仇恨( )胜利( )崎岖( )
沉着( )英勇( )进犯( )
六、单线联系(词语搭配)。

险要的山路英勇顽强地瞄准
沸腾的地形全神贯注地叫喊
胜利的热血叽里呱啦地奋战
满腔的喜悦横七竖八地跳崖
崎岖的怒火奋不顾身地躺着
七、词语纠错(圈出错字,写出对字)。

壮烈毫迈()迫不急待()斩钉截铁()
坚强不屈()坠落山间()粉身粹骨()
八、句子易容(改写句子)。

1、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

“被”字句:
“把”字句:
2、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毫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
3、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

(修改病句)
九、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

通过写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的故事,表现了
五壮士 、 、 、
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
为: 、 、 、 、
五个部分,其中作者对第 、 、 部分做了详
写。

综合能力日日新
十、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
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
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
河。

1、加点的两个词语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2、把画线的句子
改写成转述句。

3、哪些词语写出了五壮士跳崖时的奋不顾身?
4、“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面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的怎样的情怀?
5、给这几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

(二)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
猛地抽出
..了东洋指挥刀,指着
..道:“你的小八路,
..王朴的胸口,狂叫
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
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短文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刻画了王朴的小英雄形象,请按要求摘抄语句。

(1)神态:
(2)语言:
(3)动作:
2、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描写,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语句做答)
4、从文中加点的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什么?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除了王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的事迹?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至少5个)
十一、能力拓展。

★汇报交流:
你都接触过哪些介绍英雄人物故事的书籍、电影、电视剧?学唱过哪些歌颂英雄人物的歌曲?从中挑选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日积月累:
专门用来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你知道的都有哪些?请把它们一一摸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写得有多有正确。

★语文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合作办一期以“热爱祖国”为专题的手抄报。

比赛一下,看看谁的小报内容最丰富、设计最精美、书写最漂亮……
评价等级:
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慷慨就义视死如归赴汤蹈火临危不惧
大义凛然面不改色镇定自若义正言辞
英勇无畏气吞山河昂首挺胸挺身而出
顶天立地斩钉截铁奋不顾身名垂青史
急中生智大智大勇坚贞不屈不屈不挠
谈笑自若百折不挠宁折不弯光明磊落
从容不迫千锤百炼身经百战丰功伟绩
一身正气壮烈毫迈赴汤蹈火堂堂正正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