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技能汇总.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24项操作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24项操作基本操作
(一)手术区消毒、铺巾(二)手术刷手法
(三)穿脱手术衣
(四)戴无菌手套
(五)手术基本操作
切开、缝合、结扎、止血(六)清创术
(七)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八)脓肿切开术
(九)换药与拆线
(十)吸氧术
(十一)吸痰术
(十二)胃管置入术(十三)三腔二囊管止血法(十四)导尿术
(十五)动、静脉穿刺术
(十六)胸腔穿刺术
(十七)腹腔穿刺术
(十八)腰椎穿刺术
(十九)骨髓穿刺术
(二十)脊柱损伤的搬运
(二十一)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二十二)心肺复苏
(二十三)简易呼吸器的应用(二十四)穿脱隔离衣。
临床技能实训考试重点整理

临床技能实训考试重点整理实验一伤口换药及处理一、外科换药目的1.消除不利因素通过去除异物、清理坏死组织、封闭死腔、创口消毒等各种方式,去除一切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不利因素。
2.创造有利因素为了促使创口尽快愈合,还要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利于生长、愈合的环境。
在换药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合理使用消毒药品、包扎松紧适度、保证引流通畅等。
二、外科换药指征1、有异物或失去活力的组织需要清除者;2、需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者;3、外敷料被脓液渗液浸透者或被外来物污染者;4、疑有或已经出现的伤口感染、出血、裂开者。
实验二心肺复苏一、4-6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刻”。
强调黄金4分钟。
二、心肺复苏怎么进行?顺序: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1.确认现场安全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
2.判断意识(10秒内)对其喊话或摇轻动其肩部,高声问:“喂,你怎么啦?”(轻摇重喊,分别拍双肩,问两次)3.启动急救系统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就近呼救。
同时检查呼吸脉搏,然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4.检查大动脉搏动(5-10秒)左手扶头,右手的食、中指找准喉头,滑向气管与胸锁乳突肌肌间,即可感到颈动脉搏动,C:胸外心脏按压强调“用力按,快速按,不间断”按压体位: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胸外按压的方法: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36个执业医师技能操作

36个执业医师技能操作执业医师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操作,以下列举了36个常见的技能操作:1. 采集患者病史和症状描述。
2.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听诊、触诊、视诊等。
3. 诊断常见疾病和病症。
4. 开具处方和进行药物治疗。
5. 按照医嘱进行静脉输液。
6. 实施静脉穿刺。
7. 进行皮下注射。
8. 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
10. 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
11. 实施心肺复苏术。
12. 实施骨折固定和石膏包扎。
13. 实施伤口缝合和创面处理。
14. 实施导尿操作。
15. 进行胃管插入。
16. 进行气管插管。
17. 实施胸腔穿刺。
18. 实施腹腔穿刺。
19. 行超声检查。
21. 实施血气分析。
22. 实施动脉穿刺。
23. 实施动脉导管插管。
24. 实施气管切开术。
25. 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
26. 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27. 实施腹腔镜手术。
28. 实施胸腔镜手术。
29. 实施心脏导管介入治疗。
30. 实施介入性放射治疗。
31. 实施心脏起搏器调试。
32. 实施心脏除颤。
33. 实施动脉瘤栓塞术。
34. 实施心脏射频消融术。
35. 实施心脏起搏器更换。
36. 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术。
以上列举的技能操作涵盖了执业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在医疗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临床技能类知识总结

临床技能类知识总结简易呼吸器1、简易呼吸器使用的目的:增加或辅助病人的自主通气、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纠正病人的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状态、为临床抢救争取时间。
2、使用简易呼吸器,无氧源时,应该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
有氧源时,要使用储氧袋,氧流量6-10L/分。
3、简易呼吸器面罩固定手法(E-C法)。
操作中的观察点: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经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经透明盖观察鸭嘴阀是否开合正常、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4、注意事项:挤压气囊时节律均匀,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2~2/3为宜,成人10-12次/分(潮气量:400-600ml);儿童12-20次/分;新生儿40-60次/分。
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
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胃部胀气;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梗、大面积胸腔积液的患者不宜使用简易呼吸器。
中药灌肠1、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
也可借助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2、灌肠操作并发症: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电解质紊乱、虚脱、排便困难、肠道感染、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
3、肠道黏膜损伤的原因:肛门插管引起肠道的摩擦,液体石蜡润滑不够,肛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较硬。
临床表现: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伴局部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甚至排便困难。
4、肠道出血的原因:患者有痔疮、肛门或直肠畸形、凝血机制障碍等异常,插管时增加了肛门的机械性损伤;患者精神紧张,配合欠佳;肛管未予润滑,插管动作粗暴。
临床表现:肛门滴血或排便带有血丝、血凝块。
5、肠穿孔、肠破裂:操作时动作粗暴,用力过猛,穿破肠壁;肛管质地粗硬或反复多次插管;灌入液体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临床表现:灌肠过程中病人突然觉得腹胀、腹痛,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
临床技能总结

临床技能总结【临床技能总结】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临床技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临床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并分享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
一、专业素养临床技能的第一要素是专业素养,即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必要的临床经验。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学会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和知识储备。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充实自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以保证各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够得到提升。
二、细致入微临床实践中,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仔细聆听患者的诉说,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有助于更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细致入微的护理也能够带给患者更好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沟通技巧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虚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尽可能让患者对诊疗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进行医嘱传达和方案解释等方面,我们也应注意措辞的准确性和易懂性,以提高患者的遵从性和治疗效果。
四、应变能力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面对突发状况和意外情况,我们需要快速反应、正确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灵活的治疗方案,做到因人因时制宜。
五、安全意识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技能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患者安全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杜绝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结语】总之,临床技能是医生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
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医学学生和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系列基础技能,包括观察、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操作。
这些技能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提升这些技能,以确保自己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临床情况。
一、观察技能观察是医生获取病情信息的第一步,准确的观察可以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观察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生理和病理表现,包括面色、精神状态、呼吸频率、体温等。
二、询问技能询问是医生获取患者病史的重要途径,通过询问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背景、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信息。
在询问时,医生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症状,确保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三、体格检查技能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的重要手段,通过体格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各系统器官的状况,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项检查技能,包括听诊、触诊、叩诊等。
四、诊断技能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各方面信息,运用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确保准确地对患者做出诊断。
五、治疗技能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过程。
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并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提升这些技能,以确保自己能够胜任各种临床工作。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医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引言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是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
这些技能涉及到医生的诊断、治疗、手术等方面,是医生顺利完成医疗任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并详细介绍每一种技能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临床诊断技能临床诊断是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准确的诊断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下面是一些提高临床诊断技能的要点:•全面收集病史: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病症表现等。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家族史和个人习惯等因素。
•仔细体格检查: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身体部位的肿胀、疼痛等病征,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辅助检查结合:对于一些病情复杂或不明确的患者,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辅助诊断,增加诊断准确性。
•综合分析病情: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确立正确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医生还应当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了解最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2. 治疗技能治疗是医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这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下面是一些提高治疗技能的注意事项:•了解药物特点:医生在药物治疗中应当熟悉各种药物的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等特点,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
•精准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并精确计算和调整剂量,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疗效。
•合理使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物理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作用机制,以及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手术技能: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术技能,包括手术操作技巧、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后护理等,以便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关注患者的反馈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团队合作技能团队合作是医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手术和急救等领域。
2024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备考真题病史采集汇总(五)

(一)现病史(10分) .依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 ①昏迷起病方式(突然发生),昏迷前症状(如头痛、肢体运动障碍),昏迷伴随症状(如有无呕吐、抽搐、 二便失禁和咬舌破等)(4分)
②发病诱因及发烧、心悸等其他伴随症状(3分) ③饮食、二便、睡眠、体重变更状况(1分)
.诊疗经过(2分) 是否请急救站看过(1分) 治疗状况如何(1分) 二)相关病史(3分) .有无药物过敏史(1分) .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肝肾疾病、糖尿病病史,有无烟酒嗜好 ,家族有无类似病人(2分)
2024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备考真题 病史采集汇总(五)
试题编号:021 简要病史:男性,45岁,消瘦、多尿半个月 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依据标准住院病例要求,围绕以上主诉,请叙述应如何询问该 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的内容 诊断:糖尿病 总分:15分 一、问诊内容(13分) (一)现病史(10分) .依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 ①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常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3分) ②每日尿量多少,(多尿指每日尿量多于2500ml),多尿与饮水的关系如何?(2分) ③诱发因素及有无心悸、怕热、性情变更等伴随症状(2分) ④大便、睡眠状况(1分) .诊疗经过(2分)
是否到过医院就诊,作过那些检查(1分) 治疗状况如何(1分) (二)相关病史(3分) .有无药物过敏史(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及家族史(2分) 试题编号:022 简要病史:男性,30岁,间歇性心悸I年,再次发作半小时 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依据标准住院病例要求,围绕以上主诉,请叙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的内 容 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分:15分 一、问诊内容(13分) (一)现病史(10分) 1.依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 ①心悸发作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发作诱因,发作时脉率和脉律如何,发作时伴随的症状(头晕、心前区难 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 戴上护自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 2 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 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 或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 B.2。
手套的使用
1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 规格的手套. 1. 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1. 2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 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2 应正确戴脱元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 项见附录C。 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脱隔离衣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 部分袖子塞入工作服内,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 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2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 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 (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 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 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 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 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 口罩的使用 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 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时,应戴医用防护口嚣。 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 时更换。 4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1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 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2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 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 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3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图 A. 2。 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 贴面部,如图 A. 3 。 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 下,如图 A.4。 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 A. 5。 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 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 据鼻梁的形状塑造必夹,如图 A.6。
评分: 准备:10分,3着装:整洁(衣,口罩,鞋袜) 7 用物: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取下手表,卷袖 过肘 操作:60:穿隔离衣:1取衣:持领取衣-露袖内口4 2穿衣:穿左袖,右袖。(空袖,触及面部, 污染清洁面,衣领) 3系扣:领扣,袖口。 4扎带:提衣边至前面(先左后右)-两侧一边对 齐(左背后)-折叠扎带前面打结。(手触及里面,衣面未对 齐折叠)
注意事项 1 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 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 时更换。 4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 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 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 A. 2. 5调整 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 止。
摘口罩方法 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如图A . 7。 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 内,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1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 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 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 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元松懈。每 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 B。
注意事项: 隔离衣长短要合适,如有破洞应补好。穿隔离衣前,准备好工 作中一切需要物品,避免穿了隔离衣到清洁区取物。 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系好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 部、衣领及工作帽。穿着隔离衣,须将内面工作服完全遮盖。 隔离衣内面及衣领内为清洁区,穿脱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挂隔离衣时,不使衣袖露出或衣边污染面盖过清洁区。 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传染病临床实践技能
穿隔离衣
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防止病原微生 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
操作步骤:
穿隔离衣: 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 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 外折,露出肩袖内口,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 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法 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口,然后扣好 袖口或系上袖带。从腰部向下约5CM处从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 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 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 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 腰带。 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 进行工作。
脱隔离衣 1松带、打结解扣、塞袖、露臂。(方法,顺序) 2消毒双手:刷手:臂-腕部-手掌-指甲-指缝。冲洗:前臂-指 缝时间:时间:每手刷两遍,每边半分钟。共2-分钟。 3脱衣步骤:解领、脱袖-松带脱衣-提领折好-对齐挂好。 整理(单位整洁,用物处理好) 质量:1态度(认真、稳重)2整体要求:准确、熟练、敏捷、 符合隔离原则。3完成时间:5分钟 说明:1手的消毒可选用肥皂水刷洗或消毒液浸洗法。2如脱 衣备洗,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物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