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医“尿常规”

合集下载

尿常规解析

尿常规解析

尿胆红素等
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主要作为黄疸性疾病的鉴 别诊断依据,其结果需综合在一起用于指导临床。
管型尿
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尿中出 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 病变的标志,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透明管型:见于肾脏有轻度或暂时性功能改变时,如 剧烈运动、高热和心功能不全时,尿中可见少量透明 管型;肾脏有实质性病变时,可见多量透明管型。
尿蛋白
正常人的尿液中偶尔有少量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 白及肾小管分泌的一些其它小分子量蛋白。正常尿常 规检查尿蛋白为阴性,24 小时尿中蛋白总量小于 150 mg,其中白蛋白不超过 30 mg。
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要想诊断为病理性蛋白尿, 还需排除以下几种因素:
功能性蛋白尿:机体精神紧张、剧烈运动、低温刺激, 多见于青少年。
尿,人之小便也,是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经由泌尿 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尿的生成有赖于肾小球的滤过 作用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尿液异常可提 示机体的健康状况。
作为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尿常规是很多疾病的辅助性 检验。一般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 重、尿 pH 值、尿中白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葡 萄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血红素等内容。
体位性蛋白尿:卧位时阴性、站立过久为阳性,多见 于青少年。
偶然性蛋白尿:尿液中混入生殖系统排泌物,可出现 尿蛋白的假阳性。而当患者注射过大量青霉素时,则 正相反,可导致尿蛋白的假阴性。尿蛋白检验也是肾 病患者的重要指征,如判定患者尿蛋白阳性具有临床 诊断价值,可进一步做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脂肪管型:为肾上皮细胞脂肪变性的产物,见于慢性 肾炎及类脂性肾病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意

尿常规 项目解读

尿常规 项目解读

尿常规项目解读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它主要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有以下情况:1.颜色:正常新鲜尿液是清澈透明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微量混浊。

如果尿液呈红色,可能是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或肿瘤等;而黄色加深可能是由于饮水量少、色素尿或病理性黄疸等;蓝色或绿色可能是由于口服药物引起的。

2.酸碱度:正常尿液呈弱酸性,pH值大约在6.0左右。

如果pH值升高,可能表示呕吐、低钾血症等;而降低则可能表示酸中毒或泌尿系统感染。

3.细胞:红细胞增多可能表示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或肿瘤等;白细胞增多则可能提示尿路感染;上皮细胞增多可能是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统上皮细胞脱落等。

4.蛋白质:正常尿液中仅含有微量蛋白质,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病变。

5.管型: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形成的蛋白聚体,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管型,可能提示肾脏病变。

6.比重:正常尿比重在1.003~1.030之间,如果增高则可能表示脱水;而降低则可能表示尿崩症、肾功能不全等。

7.尿糖定性:正常尿糖定性为阴性,如果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肾性糖尿等。

以上解读仅供参考。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说起尿常规检查,很对人在生活中都曾做过此项检查,可是要说尿常规检查有什么作用,价值何在,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

今天,就给大家来科普以下尿常规检查的那些事。

1、什么是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三大常规检查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映这人体机体的代谢情况,是很多疾病诊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依据。

如在一些肾脏疾病患中,他们的尿液中就会出现明显的尿蛋白现象,有的人尿沉渣中还可能有有形成分。

就目前来说,尿常规检查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等都是其基本的检查内容,同时尿常规检查还需对尿液标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等要素进行测定,以此来为疾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2、尿常规具体检查内容前面我们简单说到了尿常规的检查内容,可能有的朋友在想,原来尿常规就检查这些东西呀,不难呀,随便看看、观察一下就知道了。

其实并非如此,尿常规检查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医学检查手段,他在这些指标检查中都有着较为具体的要求。

如在尿液颜色检查中,不仅要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然还分析尿液异色的原因,通常,正常尿液呈草黄色,而一些食物、药物、色素、血液因素会导致尿液异色。

而在尿液透明度检查中,放置过久的尿液会转混浊,这是因为尿液酸碱度发生了变化,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逐渐析出来了,这会影响尿常规检查准确定,所以要求尿常规检查时,取样时间和检查时间不得间隔过长。

此外,尿常规酸碱度检查中,正常尿液呈现出弱酸性,而当服用药物、特殊食物后,尿液会变为中性、弱碱性,所以在检查时,应尽量取晨起第一尿。

细胞检查、管型检查、蛋白质检查等也要具体的要求,只有正确测定这些尿液指标,才能为受检者疾病诊断或身体状况评估作出有效依据。

3、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也许有的人在想,既然尿常规检查这么重要,那么在尿常规检查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事情呢。

其实在生活中,尿常规检查要注意的事项还真不少。

第一,我们在留取尿液标本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去采集早晨起来的第一尿,这是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有利于疾病的检查,在采集的时候,要注意取中段尿,因为中段尿受污染较小。

尿常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尿常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尿常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尿常规,这可是咱们健康检查里一个相当重要的项目呢。

就好像给咱们的泌尿系统来一场小阅兵,通过这小小的尿液样本,能发现不少身体里的秘密。

咱们先说说这尿常规都查些啥。

最基本的就是看尿液的颜色。

正常的尿液啊,就像那淡淡的麦秆色,不深不浅。

要是颜色特别深,像浓茶似的,这可能就有点问题了。

难道是身体里缺水了?还是身体里有什么东西在捣乱呢?就好比一条清澈的小河突然变得浑浊不堪,那肯定是上游出了状况。

有时候,尿液发红,这可把人吓一跳,像尿血这种情况,就像是小河里突然泛起了红色的涟漪,这可能是泌尿系统某个地方破了或者发炎了。

再就是看尿液的透明度。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清亮透明的,就像那刚从山涧里流出来的清泉一样。

要是变得浑浊,就好像那清泉里被人倒进了泥沙,这可能是尿液里有细菌、白细胞或者结晶之类的东西。

这时候,身体就像是一座小城堡,有外敌入侵了,尿液里的这些变化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呢。

还有尿比重这个指标。

简单理解,就像尿液的密度。

如果这个比重过高或者过低,就好比是一杯调制的饮品,成分比例失调了。

可能是肾脏对尿液的浓缩或者稀释功能出了问题。

肾脏可是咱们身体的一个大过滤器,这过滤器要是不好好工作,尿液的成分自然就不正常了。

尿蛋白可是尿常规里一个关键的检查项目。

正常情况下,尿液里只有很少量的蛋白,就像大海里的一点点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要是在尿液里发现了大量的蛋白,那就像是大海里突然出现了一堆堆的沙子,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这可能意味着肾脏的肾小球这个小滤网有了漏洞,本来应该留在血液里的蛋白都跑到尿液里去了,就像家里的篱笆破了个洞,小鸡都跑出去了一样。

白细胞在尿常规里也很重要。

白细胞可是咱们身体的卫士啊。

正常尿液里白细胞很少,如果白细胞增多了,就像城堡里突然来了好多士兵。

这是为啥呢?那肯定是有敌人入侵了呀,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了细菌或者其他病原体,白细胞们就纷纷出动去战斗了。

红细胞就更不用说了。

正常尿液里红细胞是很少的,要是多了起来,那就是身体在流血啊。

尿常规 项目解读

尿常规 项目解读

尿常规项目解读尿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成分、性状和分析进行观察和测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身体的一般健康状况。

下面将对尿常规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1.外观尿液的外观指的是色泽、澄清度和气味等方面的表现。

正常尿液的色泽应为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度较高,无任何异常气味。

当尿液呈现浑浊、混浊、有异味等情况时,可能表示尿液中有脓尿、血尿、胆红素尿等疾病存在。

2.尿比重尿比重是衡量尿液浓稠程度的指标,主要反映尿液中溶质的浓度。

正常成人尿比重一般在1.003~1.035之间,比较集中在1.015~1.025之间。

如果尿液比重过高,可能意味着肾脏浓缩功能下降,机体缺水等情况。

而尿液比重偏低,则可能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等问题。

3.酸碱度(pH值)尿液的酸碱度可以通过测量pH值来评估。

正常尿液的pH值大约为4.6~8.0之间。

当尿液呈酸性(pH值低于7)时,可能与酸中毒、肾功能障碍等有关。

而尿液呈碱性(pH值高于7)可能与尿道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有关。

4.蛋白质正常尿液中只含有微量蛋白质。

当尿液中检测出大量的蛋白质时,可能表示尿路感染、肾小球疾病、肾脏疾病等。

要注意的是,运动、发热、情绪激动等因素也会导致暂时性蛋白尿。

5.糖正常尿液中不应含有糖。

如果尿液中检测出糖,可能表示患者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糖尿病相关的疾病。

6.胆红素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出现胆红素。

如果尿液中检测出胆红素阳性,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肝脏疾病、胆道梗阻等问题。

7.潜血尿液中可以测定隐血的存在与否,正常尿液中不应该有血液成分。

如果尿液中检测出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

8.白细胞正常尿液中的白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尿液中检测出大量白细胞,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炎症等疾病。

总结起来,尿常规检查是一项简单、快速、经济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判断患者的泌尿系统疾病或一般健康状况。

尿常规十二项解读

尿常规十二项解读

尿常规十二项解读尿常规是指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多项指标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一般情况下,尿常规检查会包括以下十二项指标: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和上皮细胞。

以下是对尿常规十二项指标的解读:1. 尿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应为淡黄色或琥珀色,这是因为尿液中的尿红素的存在。

如果尿液呈现深黄或浓茶色,可能是脱水或肾功能受损的迹象。

2. 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是透明的,如果尿液呈现浑浊或混浊的状态,可能是尿液中有过多的细菌、红细胞或白细胞。

3. 比重:尿液的比重是衡量尿液稀浓度的指标,正常尿液的比重应该在1.003-1.035之间。

如果尿液比重过高,可能是脱水或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4. 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是衡量尿液酸碱性的指标,正常尿液的酸碱度应该在5.0-8.0之间。

如果酸碱度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尿路感染或酸碱平衡失调的迹象。

5. 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很低,通常在0-8毫克/分升之间。

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肾功能异常、尿路感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

6. 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不应该含有糖。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糖,可能是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的迹象。

7. 胆红素: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有胆红素。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胆红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或胆道堵塞的迹象。

8. 尿胆原:正常尿液中的尿胆原含量很低。

如果尿液中的尿胆原含量升高,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病的表现。

9. 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亚硝酸盐。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亚硝酸盐,可能是细菌感染的迹象,尤其是尿路感染。

10. 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很低。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过多的白细胞,可能是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的表现。

11. 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很低。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过多的红细胞,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炎或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迹象。

尿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尿液状况,以检测疾病和指导治疗。

它对于了解肾脏、泌尿系统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功能状况非常有帮助。

下面我们重点说说尿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的意义1.肾脏功能评估:尿液中的肌酐、尿酸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和排泄能力,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2.尿路感染检测: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等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指导临床治疗。

3.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估: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异常情况,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4.代谢物排泄检测:尿常规检查还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糖、胆红素、胆固醇等代谢产物的含量,有助于评估代谢功能的异常情况。

5.尿结石检测: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结晶、酸碱度等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尿结石的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6.急性肾损伤检测:尿液中的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可以评估急性肾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情况。

尿常规检查的过程1.收集尿液样本: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来收集尿液样本。

最好选择无菌的容器,并确保在收集尿液前进行彻底的手部卫生。

2.清洁外生殖器:在收集尿液前,女性需要用清水清洁外阴部,将阴唇分开以避免污染尿液。

男性需要将包皮完全拉回,并清洁龟头。

3.收集中段尿:尿液样本的收集应尽量避免掉落到马桶或其他物体上,以免污染。

在开始排尿后,收集尿液中间段的部分,意味着不收集开始排尿时的尿液和剩余的尿液。

4.检查尿液外观:将尿液样本观察一下,注意颜色、浑浊度和存在任何明显的异物或沉淀物。

5.测定尿液比重:使用尿液比重计或折射计测量尿液的比重。

尿液比重是尿液中溶质浓度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和尿液浓缩的功能。

6.酸碱度检测:使用试纸或专业仪器检测尿液的酸碱度。

健康的尿液通常为酸性,酸碱度的改变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

7.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检测是尿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试纸法或专业仪器来进行检测。

尿常规检测能查出什么病?

尿常规检测能查出什么病?

尿常规检测能查出什么病?发布时间:2021-09-01T01:36:34.13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何虹霞[导读] 尿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手段,平时人们对尿常规的了解也不是很清楚何虹霞剑阁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 6128300尿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手段,平时人们对尿常规的了解也不是很清楚,今天就跟大家谈谈什么是尿常规?尿常规检测能查出什么病?尿常规检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关于尿常规尿常规是通过分析尿液成分、表象等,评估有无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检查内容包括尿液透明度、红细胞、颜色、酸碱度、上皮细胞、比重、白细胞、管型等,且当前可以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液分析仪检测,具体而言:(1)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该法凭借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识别尿液中结晶、寄生虫、细胞、细菌等病理成分,能够诊断、鉴别泌尿系统疾病,且可分为三种:一是非染色尿沉渣镜检,即采集尿液样本后,离心处理,留存0.2毫升沉渣,再充分混匀有形成分,将其滴入载玻片后观察有形成分的全貌,鉴定细胞成分;二是染色尿液沉渣镜检,其中离心法阳性率高,不过费时,容易受到转速、尿沉渣体积、离心尿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混匀一滴尿法虽然简单易行,不过阳性率低;三是尿沉渣定量检查,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一小时尿沉渣计数以及过筛法(留取新鲜晨尿,间接滴入血细胞计数池内计数5大格上皮细胞、白细胞、管型数、红细胞,结果×2,从而获得每μl 内的参考值,如健康人每μl新鲜尿中白细胞为0-2/μl,若是>10/μl则为“阳性”,若是2-5/μl则为“可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有其独特临床价值,不过存在操作费时等不足之处;(2)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查:该法依托反射光度法原理,可以快速获得检查结果,所以逐渐得到临床推广,不过若是使用不当也可造成结果偏差,所以要求操作者可以充分了解仪器注意事项、原理、影响因素等。

尿常规检查步骤是什么?包括:(1)领取消毒尿杯,之后到卫生间排尿;(2)先行排尿2秒钟,之后用一次性尿杯采集5-10毫升尿液样本;(3)将尿液样本送至专门的检验窗口,检验人员会在化验室进行相应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说说中医“尿常规”
作者:孟长海王治英
来源:《家庭医学》2006年第08期
刘师傅近段时间每晚都得夜起数次,搞的晚上无法安睡,白天精神低落。

但到医院检查,结果样样正常。

后来去找中医看,中医师见他小便清长,身疲体倦,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考虑为肾阳不足,给予温补肾阳的中药调服,一周后尿量明显减少,夜起少了,失眠好了,精神也振奋了。

人们把血、尿、粪的检查习惯称谓“三大常规”。

留取部分尿液进行常规和显微镜检查,明确尿中成分发生的异常变化,为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依据,这就是常见的尿检模式。

其实若留心的话,你还会发现另一种方式——中医的尿常规检查,即通过医生的望、闻、问来把握尿液在量、色、质、味、形态、排便感觉等方面发生的异常变化,结合病症辨证治疗。

望诊
就是通过双眼观看尿色、质、量的变化。

常见情况如下:
小便清长量多:多见于消渴(糖尿病和尿崩症)、肾阳虚衰、虚寒体质。

小便短黄:见于各种实热证,因热邪熏蒸津液,或呕吐、泄泻、大汗出后伤及津液,体液不足而见短少,临床上见于急性泌尿道感染、中暑、霍乱及各种热性病的后期等。

小便发黄兼有目黄、体黄者为黄疸。

小便带血:见于尿血、血淋病人,因为热邪偏盛,湿热蕴蒸膀胱,或因尿道结石、异物等损伤尿道而发。

若血尿色鲜不痛,可能为肿瘤引起。

尿有砂石:见于中医的石淋证,和西医的尿路泥沙样结石相似。

小便混浊:状如米泔水样或如脂膏,多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功能不力,不能制约体内营养成分的外流,与西医的乳糜尿相似。

小便有泡沫:多是脏腑功能虚损、正气不足的表现,提示体质较差或免疫力低下、疲劳等。

闻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