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 2017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2.35%,感染例次率为52.47%。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附表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附表4.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5.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6.我院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比较2.汇总表结果分析:本次调查425人,有227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3.41%,其中一联使用率为95.60%(217例),二联使用率4.41%(10例),无三、四联使用。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根据医院环境特点,选用有效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
3
加强重点区域清洁消毒
对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 管理,降低感染风险。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感染现患率较高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
通过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现患率仍处于较 高水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和泌尿道,与 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 高感染治疗效果。
改善医院环境设施
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改善患者住院条 件,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纠 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技能,确保合理用药。
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1 2
建立清洁消毒制度
制定详细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执 行频次。
程。
调查实施
阐述调查的具体实施过 程,包括调查时间、调 查人员培训、数据收集
方法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说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 方法,包括数据清洗、 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等
。
02
调查结果概述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类型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 、陪护人员等。
调查对象数量
共计调查了XX个病房,XX 张床位,涉及XX名住院患 者、XX名医务人员和XX名 陪护人员。
分析各类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差异。
感染防控措施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医疗环境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或者复发的感染。
它是医疗事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因此,对医院感染的调查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对2017年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总结。
二、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的调查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对各个科室的病房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原因、住院时间等相关信息。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感染人数: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全年共有1200位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占全部住院患者的比例为5%。
2.感染类型:主要的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其中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达到37%,其次是尿路感染和血流感染,分别占比21%和15%。
3.感染部位:根据调查结果,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深部组织、肺部和泌尿系统,分别占比36%、25%和18%。
4.感染原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医源性感染是医院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占比达到82%,其次是环境污染(14%)和患者自身因素(4%)。
5.感染率变化:在整个2017年中,医院感染的患者数量呈现了逐月递增的趋势,其中7月份和11月份出现了感染人数明显增加的情况。
四、问题分析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对医院感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感染预防措施不足:医源性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说明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2.环境卫生差:环境污染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表明医院的环境卫生情况需要得到改善,如强化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
3.患者自身因素:虽然患者自身因素在感染原因中占比较小,但也不能忽视,要注意加强患者个体化的医疗护理和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管理因素
消毒隔离不严格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 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
医疗操作不当
医疗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如 手术操作不当、医疗器械消毒不彻 底等,可能导致感染。
病房管理不规范
病房管理不规范,如床位安排不合 理、通风不良等,可能增加感染的 风险。
医护人员操作因素
手卫生不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可能导 致病原体传播。
调查方法和范围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收集 医院住院患者的信息,了解其是 否存在医院感染。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涵盖了医院所有科室, 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等。
02
调查结果概述
感染现患率统计结果
感染现患率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XX%。
对比分析
与历史数据相比,该医院感染现患率有所上升或下降,反映了医院感染控制工 作的成效。
பைடு நூலகம்
病毒
XX%的感染病例由病毒引 起,其中以呼吸道病毒为 主。
真菌
XX%的感染病例由真菌引 起,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 菌为主。
03
感染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营养不良
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低下, 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患者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营养素, 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基础疾病影响
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 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调查结果概述 • 感染原因分析 • 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调查目的和背景
调查目的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XX医院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为比较准确的了解我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寻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
我院于XX年4月1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XX年4月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202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员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院科室应查人数80人,实查人数80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
实查率100%感染病例2例2.5%。
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1例、软组织感染1例。
XX年感染现患率构成比2.手术情况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检测手术患者12人未发现手术感染病例。
三、分析讨论医院感染现患病率总体情况医院感染率%3.医院感染部位科室分布: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内科、外科、手术病人。
要求科室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到位,严格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缩短住院日,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四、改进措施:1.根据患病率检测情况,不断改善医院感染检测计划,加强重点部门的检测。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诊断、多重耐药菌检测、手卫生的培训。
3.加强环境质量,保持环境清洁,地面、物品表面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医院感染成为危害患者健康的一大隐患。
为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情况,本次调查报告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50所医疗机构,分布在不同地区,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地区医院。
在每个医院中,我们选择了各个科室中的病房,并统计了一周内感染发生的次数。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50所医疗机构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医院感染现患率整体较高在所有被调查的医院中,有79%的病房发生了医院感染,表明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
尤其在呼吸科病房和外科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2. 多种因素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主要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消毒和灭菌操作的规范程度、病人的病情及免疫状态等。
此外,长时间住院、年龄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等也会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主要类型调查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呼吸科病房中尤为突出。
此外,手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等也是常见的感染类型。
4. 防控措施存在不足尽管医院普遍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灭菌等,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措施的执行率仍然不够高。
一些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手术时戴手套的时间不够长、手卫生步骤不规范等。
此外,一些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维护不善,也为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建议与对策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其手卫生和消毒灭菌等操作的规范程度。
同时,还应加强他们对感染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意识的提高。
2. 加强设施与设备维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房间和设备的清洁。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体会

感染 1 例 , 3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8 6 2 ~0 的人 31 , . %; 岁 6 岁 9 5例
发生医院感染 1 0例, 医院感 染现患率 为 2 4 . %。 8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 位构成 中呼吸道感 .
采用床 旁和病历相 结合
调查方式, 填写个案调查表 , 对全院所有住 院患者进行 了 1 d的
调 查 4 6 , 生 医院感 染 2 例 . 9例 发 3 现
染居 首 位 ,其次 为 泌尿 道感 染 。其 中呼吸 道感 染 1 0例 , 占
4 .7 , 呼吸道感 染 7例 , 34 % 上 下呼 吸道感染 3例 ; 尿道 感染 泌
患率为 46%。 . 3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 其次为
3 讨论
1 调查方 法 、 2
采用床 旁 和病历相结 合 的调 查方式 , 填
写个 案调 查表 , 对全 院所有住 院患者进行 了 1 d的医院感 染情
况调查[ 按 每科配备 1 2名调查人员 , 1 】 。 ~ 共配备调查人员 3 0人 , 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 和各科 室护士长 、 护士组成 。由 责任 医院感染 控制办公室专 职人员对调 查人员按 照全 国医 院感 染 监控 中心统一 的调查方法 进行集 中培训 。所有调查人员 分为
透析 、 穿刺等操作 中, 菌技术掌握较好 , 无 相对感染发生 率低 。 25 抗 菌药 物使用情况 . 本组调查 4 6例 中 ,有 1 2 9 4 例 使用 了抗菌药物 ,使用率 为 2 .2 8 %。其 中单一用 药 9 6 4例 , 占
6 .1 二联 用药 2 91%, 7例 , 1 . %, 占 98 5 三联用 药 5例 , 3 7 占 . %, 6 四联 以上 用药 1 , 73 %。 0例 占 、5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情况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检查解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认识我院医院感染的本质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 年度睁开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检查工作任务,现将检查结果汇总以下:一、资料与方法1.检查对象:2015 年 11 月 16 日 00∶00-24∶00 我院的全部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住院的患者。
2.检查方法:检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 2015 年 11 月 15 日由感控办进行了一致培训。
检查采用床旁检查和病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 ,检查在 11 月 17 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 2001 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检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解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检查应查人数1046 人,实查 1033 人,实查率为 98.76%(要求检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 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 8%)。
社区感染 389 人,社区感染率 37.66%。
详尽详见表 1表 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科室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医院感染感染率 %社区感染感染率 %肿瘤内科3938513心血管内科3736613!-神经内科一3333002神经内科二363553内分泌科2524009消化内科4139218呼吸内科40390039100泌尿血液科3434006内 ICU9925普外一科3434113普外二科464615骨外一科25230000骨外二科434221胸泌尿外科2121002神经外科一222231神经外科二2524400手足外科26252800外 ICU4400125儿一科686814870儿二科686826697儿三科686835175儿四科686826697儿科 ICU660000眼科30300000耳鼻喉科76002口腔科4400125产二科36360000产三科3232100妇科26260000感染科28280017急诊科66002中医科1616005康复科25251400理疗科18180000共计10461033433891. 1 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7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
2.35%,感染例次率为52.47%。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
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
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
附表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
附表4.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
附表5.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
附表6.我院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比较
2.汇总表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425人,有227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3.41%,其中一联使用率为95.60%(217例),二联使用率4.41%(10例),无三、四联使用。
根据用药目的,治疗用药195例,占85.90%,预防用药14例,占6.17%,治疗+预防用药18例,占7.93%。
治疗和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173人次,送检率76.21﹪。
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数为大肠埃希菌1例;社区感染病原体监测有5例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中发现3例分枝杆菌属、伤口分泌物发现1例大肠埃希菌;泌尿道感染发现1例其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比较中,我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呈下降趋势,治疗及治疗+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的微生物送检率为76.21%,符合国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要求(≥30%)。
这个良好现象与院部通过多渠道再三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调查当天住院患者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41℅,暂符合《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的暂行规定,但超出了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提出来的“力争控制在50℅内的要求”。
我院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
2.部分临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会根据院部管理要求进行微生物送检,但发现培养阳性结果的不常规做药敏试验,仍存在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
其中原因反馈为:
(1)部分患者已经在其它医疗场所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标本采集方法及时机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阳性率低无临床指导意义。
或我院目前的微生物检测手段需要的培养时间长,大部分住院患者在报告结果出来后可能已经治愈出院,微生物送检结果对本次治疗方案缺乏指导意义。
(2)不根据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用药,关注个人利益。
四、分析评价
1.经统计,本次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为1.18﹪,社区感染率为4
2.35%。
院感病例5例均已上报的。
说明经过院部多方强调下,我院临床医生对院感病例的上报意识明显增强。
但仍然存在个别科室或医生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不熟悉,对院感病例及时上报的目的不清楚,对现患率调查工作完全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2.常见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
(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和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及探视人员流动大,环境拥挤,病区空气质量差,有时环境消毒不彻底,易导致病原菌传播;
(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病人、危重病人、慢性基础性病病人、原发性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放射或化疗者。
慢性病人和卧床病人因长期的疾病折磨使其全身多系统机能遭到破坏,加之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住院时间长,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大多数有几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肿瘤、放化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和抑制,这些原因使部分人群医院感染发生的机率大为增加。
六、整改措施
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2.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无菌操作、手卫生依从性等的督导检查。
3.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保持良好的空气的流通及环境整洁,控制陪护人员数量,对医院感染易感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并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体标本送检率。
在有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患者用药前均须做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
发现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5.院部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等途径再三要求临床科室、院感科、药剂科及微生物室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细菌耐药防控合作机制。
及时向全院公布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
将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情况)、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院感科每季度通过《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将相关情况反馈到各临床科室,并要求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不定时查阅临床运行病例,督导临床医师提高微生物送检、合理使用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