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概述: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危险的领域,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探讨造成事故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工程施工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一:高层建筑坠物事故事故概况:在某城市的高层建筑工地,一块混凝土砖块从施工中的楼层掉落,砸中了过路人,造成重伤。

原因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地未能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范,如未设置足够的安全网、应急措施不到位等。

同时,在施工现场管理层面上,监管不严、责任不明确等因素也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应对策略: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加大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案例二:脚手架坍塌事故事故概况:在一个城市的住宅楼施工现场,由于脚手架搭建不合规范,导致了脚手架坍塌,数名工人受伤。

原因分析:造成脚手架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在搭建脚手架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使用了低质量的材料,导致脚手架结构不稳定。

同时,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应对策略:施工方应加强对脚手架搭建的质量监督,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脚手架操作培训,提高他们对脚手架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案例三:电气设备漏电事故事故概况:在一座办公楼的装修工程中,由于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漏电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一名工人触电身亡。

原因分析: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电气安全规范不熟悉,未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接地和绝缘处理。

应对策略: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在施工现场要加大对电气设备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质量缺陷案例该案例发生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土方开挖和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隧道质量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专家组对隧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经过检测,发现隧道围护结构深部出现明显开裂,导致其抗震能力下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土方开挖过程中也存在质量问题,局部地段土体未完全挖除,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导致质量监控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未按要求进行全面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不力等。

针对该事故,相关责任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工方应全面排查隧道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整改。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与规范要求相符。

同时,提醒建筑工程相关方注意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案例二:施工吊塔倒塌事故案例该案例发生在高层建筑工地,施工吊塔发生倒塌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确定了事故的原因。

首先,施工吊塔的质量存在问题,焊接接头不牢固,无法承受风力和自身重量的影响。

其次,吊塔的基础施工质量也存在问题,地基承载力不足,无法满足吊塔的稳定性要求。

此外,风力过大时,施工方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安全防护,致使吊塔发生倒塌。

事故的责任主要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吊塔的结构牢固和基础稳固,风力过大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针对该事故,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明确各方的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建议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吊塔的质量把控和基础施工质量检测,确保安全施工。

总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事故是很常见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在于相关责任方必须提高安全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近年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几个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一些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事故案例分析1. 塔吊倒塌事故某城市的一座高楼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强风的突然袭击,塔吊失去平衡,最终导致倒塌事故。

事故发生后,多名工人丧生,给工地工作人员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分析: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施工前没有对气象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和预测,否则就可以提前采取保护措施。

其次,塔吊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其结构失稳。

最后,工人未接受充分的安全培训,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2. 高空坠落事故某市区的一座大厦施工中,一名工人在高处操作时意外失足坠落,造成严重的伤亡。

这起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关注。

分析:高空坠落事故多半与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直接相关。

施工过程中,管理者未能为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带、头盔等。

同时,工人自身对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的要求不够明确,也是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二、预防措施1. 建立全面的安全培训制度为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培训制度至关重要。

施工企业应确保每位工人都接受到专业的安全培训,包括基本的安全知识、操作规范等。

同时,定期组织模拟演习,帮助工人熟悉各类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事故发生的高风险区域,必须加强管理。

首先,确保在施工现场划定明确的安全警示区域,并设置合理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其次,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此外,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3. 加强气象条件的监测与预警气象条件是塔吊等高大设备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

工程事故法律案例分析(3篇)

工程事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住宅楼建设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违规操作,导致一起严重的工程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要求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调查,事故原因与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不规范、施工技术不达标等因素有关。

二、案件概述1. 事故经过2019年5月,建筑公司在某市某住宅楼建设项目中,由于施工方违规操作,导致一起严重的工程事故。

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有10名工人正在作业,其中一名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9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人重伤。

2. 事故原因(1)施工方违规操作: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2)安全管理不到位: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未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事故发生。

(3)施工技术不达标: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三、法律分析1. 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因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涉嫌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因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侵犯了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的合法权益。

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可依法向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民事诉讼请求(1)要求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承担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经济损失。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建筑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安全事故频发。

本文将分析几个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以期提醒相关从业人员注意安全问题,加强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

案例一:高空坠落事故在某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一名工人因操作不当从高处坠落,造成重伤甚至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人未系安全带,二是缺乏足够的安全警示标志。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工人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同时,必须确保在高处工作的工人系好安全带,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周围的安全隐患。

案例二:电气触电事故在某住宅小区的电缆敷设过程中,一名工人因触碰到电缆而触电身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未对电缆线路进行足够的隔离和安全检查,同时也没有为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为了避免电气触电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电缆线路的隔离和安全检查工作得到妥善执行。

此外,施工工人需要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以降低触电风险。

案例三:起重机坠落事故在一座大型桥梁施工现场,由于起重机操作不当,导致整台起重机坠落,砸毁施工场地并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的原因是起重机操作员经验不足,缺乏专业技能。

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严格选择操作人员,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起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必须跟进,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故障风险。

总结:以上案例只是建筑施工中发生的一部分安全事故,但不可忽视其对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各项预防工作。

同时,施工人员也要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履行个人安全责任。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质量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一、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将就几个典型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事故案例分析1. 某工地坍塌事故在某工地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规范和施工不符合标准,导致工地的土层不能正常地支撑建筑物的重量,最终发生了一起坍塌事故。

事故造成了多名工人受伤甚至死亡。

2. 某楼层坠落事故在某施工现场,工人操作不规范,导致楼层的脚手架不稳定,最终导致一块巨大的混凝土板坠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3. 某电气事故在某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合规范,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事故。

工人未能及时疏散,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计和施工不规范事故案例中,很多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和施工的问题。

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2. 操作不当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未能正确使用工具、设备,或者不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往往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3. 安全意识淡薄一些工人对安全意识缺乏,可能忽视了安全操作规程。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了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合规的设备,仍然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设计和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和施工计划评审。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和标准化。

2. 加强工人培训和教育对施工工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并确保他们熟悉并遵守相关操作规范。

3. 配备合格设备和工具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4. 加强监督和检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五、结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对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并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疏漏或意外事件,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损坏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的事件。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施工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预防的对策和建议。

案例一:高层建筑倒塌事故2010年,某城市的一座高层住宅楼在建设过程中突然倒塌,造成多人死亡和财产损失。

经调查,事故的原因是施工方采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建造。

此外,监理和质量检测部门在此次工程中存在失职行为,没有及时发现施工方的违规行为。

该案例反映了施工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之一是材料问题。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一些施工方往往使用低质量、廉价的建筑材料,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不可靠。

此外,监理和质量检测部门的疏忽和失职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和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杜绝使用不合格或伪劣材料。

2. 加强监理和质量检测部门的职责与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确保监督、检测和验收等环节的严谨性和及时性。

3. 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方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案例二:水利工程漏水事故某省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在投入运行后不久,发生了严重的漏水事故。

经检查,事故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不当和施工工序不规范。

此外,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单位存在工作疏忽,未发现漏水风险。

这个案例显示了质量缺陷和施工工艺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序的规范和质量的可控性。

同时,监理单位也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加强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培养,提高工人的技能和专业素养,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工程施工事故案例总结

工程施工事故案例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工程施工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

本文通过对几起典型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一、事故案例分析1. 案例一:长沙湘江大道爆燃事故事故原因:焊缝开裂、巡线不到位、连日阴雨造成地势下沉、管顶回填土中有大麻石。

事故教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案例二:汕尾市陆河县“10.8”较大建筑施工事故事故原因:违规使用外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天面构架混凝土施工工序不当、斜向挂板混凝土未采取有效加固措施。

事故教训: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危大工程的管理。

3. 案例三: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事故原因:施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人工开挖边坡基槽、无安全防护措施。

事故教训:加强地质勘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4. 案例四: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事故原因:沟槽开挖未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比例放坡、东侧边坡坍塌。

事故教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忽视安全生产责任。

2. 施工人员安全技能不足,操作不规范。

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4. 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沟通不畅,相互推诿责任。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3. 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4.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

5. 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确保施工安全。

总之,通过对工程施工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的原因分析
• :
事故的直接原因: 1、支架搭设不合理,特别是水平连系杆严重不够,三 维尺寸过大以及底部未设扫地杆,从而主次梁交又区域单 杆受荷过大,引起立杆局部失稳。 2、梁底模的木柿放置方向不妥,导致大梁的主要荷载 传至梁底中央排立杆,且该排立杆的水平连系杆不够,承 载力不足,因而加剧了局部失稳。 3、屋盖下模板支架与周围结构固定与连系不足,加大 了顶部晃动。

10月17日开始进行模板安装,10月24日完成。23日木工工长孙某向 项目部副经理成某反映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成某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 架,2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继续加固支架。 10月25日06:55开始浇筑混凝土,08:00多,项目部资料质 量员姜×才补填混凝土浇捣令,并送监理公司总监韩某签字,韩某将日 期签为24日。浇筑现场由项目部混凝土工长邢某负责指挥。该建筑公司 的混凝土分公司负责为本工程供应混凝土,为B区屋面浇筑C40混凝土, 坍落度16~18 cm,用两台混凝土泵同时向上输送(输送高度约40 m、泵管长 度约60 m×2)。浇筑时,现场有混凝土工工长1人,木工8人,架子工8 人,钢筋工2人,混凝土工20人,以及电视台3名工作人员(为拍摄现场 资料)等。自10月25日06:55分开始至10:10分,输送机械设备一直 运行正常。到事故发生止,输送至屋面混凝土约139 m3,重约342 t,占原计划输送屋面混凝土总量的51%。


整改措施 为认真吸取这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深刻教训,确保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针对这 起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事故发生后,南京市政府向南京市各区县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通报 了事故情况,要求进一步学习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 要指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对安全 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大 事抓紧抓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2、南京市政府市长办公会上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市建工局、市建委作出了严肃批评、 责成市建工局、市建委作出深刻检查,并决定,“10· 25”事故批复结案后,立即召开 全市大会。市政府领导将在会议上通报“10.25”事故情况和公布对责任者的处理意 见,对全市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3、南京市建设、建筑主管部门认真吸取“10· 25”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 按国家行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端正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堵 塞管理漏洞,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 生产责任制,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强化行业管理。 4、加强用工管理的力度,坚决制止私招乱雇现象。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严格的 三级安全教育,特别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一定要严格履行必要的验证手续; 对特殊、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工程,技术部门要严格审查、把关,健全检查、验收 制度,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确保建筑业的安全生产。
• 3、工苑监理公司驻工地总监理工程师无监理资质, 工程监理组没有对支架搭设过程严格把关,在没 有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案审查认可的情况下 即同意施工,没有监督对模板支撑系统的验收, 就签发了浇捣令,工作严重失职,导致工人在存 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模板支撑系统上进行混凝土浇 筑施工,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4、在上部浇筑屋盖混凝土情况下,民工在模 板支撑下部进行支架加固是造成事故伤亡人员扩 大的原因之一。
• 5、南京三建及上海分公司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个别领导不深入基层,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 督管理不力,对重点部位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严,有 法有规不依。施工现场用工管理混乱,部分特种作 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对民工未认真进行三级安全 教育。 6、施工现场支架钢管和扣件在采购、租赁过程 中质量管理把关不严,部分钢管和扣件不符合质量 标准。 7、建筑管理部门对该建筑工程执法监督和检查 指导不力;建设管理部门对监理公司的监督管理不 到位。 综合以上原因,调查组认为这起事故是施工过 程中的重大责任事故。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 坍塌案
案例分析 辛益德制作
事故经过
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 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 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该工程在市招 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该市某建筑公司 于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 签订了施工合同。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 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 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 月31日。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 自南方各地。

• 5、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工作,严格规范 建设监理市场,严禁无证监理,禁止将监理 业务转包或分包。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特别对技术性强、 工艺复杂的项目一定要监理到位,并有签字 验收制度。 6、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和使用建筑用材、 设备时,均须要有产品质保书,签订购、租 合同时要明确产品质量责任,必要时应委托 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
7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搭设时没有施工方 案,没有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副经理成某决 定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尺寸按常规(即前五个厅 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在现场指挥搭 设。搭设开始约15天后,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将“模 板工程施工方案”交给丁某。丁看到施工方案后,向项目 副经理成某作了汇报,成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 最后再加固。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该建筑公司的劳务公司 组织进场的朱某工程队进行搭设(朱某是市标牌厂职工,以 个人名义挂靠在该建筑公司劳务公司事故发生时朱某工程 队共17名民工6月份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搭设,其中5 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29 m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孙某负责指挥木工搭设。 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m2,高度38m。搭 设支架的全过程中,没有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 检的手续,搭设完毕后未按规定进行整体验收。
10:10,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叉点 区域时,模板支架立杆失稳,引起支撑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 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 架、模板和混凝土浆掩埋。
事故照片
• 法院裁处结果 • 法庭审理查明,去年10月25日上午10时许, 成海军、丁粉扣在无具体施工方案的情况下, 即安排工人搭设大演播厅舞台屋盖模板支架, 韩长福身为监理工程师不仅未审查施工方案, 而且在施工中,没有监督验收就签字同意进 行屋盖模板整体浇筑混凝土。由于模板承重 严重不足,导致支架失衡,脚手架发生整体 坍塌,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33人轻伤, 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成为建国以来该市 最大的建筑工程伤亡事故
Hale Waihona Puke 事故的间接原因•1、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失去有效控制,模板 支架搭设无图纸,无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中无自检、 互检等手续,搭设完成后没有组织验收;搭设开始时无施 工方案,有施工方案后未按要求进行搭设,支架搭设严重 脱离原设计方案要求、致使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不足,空 间强度和刚度不足等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混乱,对大型或复杂重要的混凝 土结构工程的模板施工未按程序进行,支架搭设开始后送 交工地的施工方案中有关模板支架设计方案过于简单,缺 乏必要的细部构造大样图和相关的详细说明,且无计算书; 支架施工方案传递无记录,导致现场支架搭设时无规范可 循,是造成这起事故的技术上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