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与肝细胞癌PPT课件

与肝细胞癌PPT课件
• PIVKA-II在以下患者的血清中出现 - 维生素K缺乏 - 使用华法林治疗 - HCC • 1984年首次被描述为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肝癌的一种血清标志物—脱-γ-羧基(异常)凝血酶原
Howard A. Liebman, 等:
在经活检确实为肝细胞癌的76个患者中,我们发现有69个患者(91%)的血清含有脱-γ-羧基 凝血酶原,一种异常的凝血酶原(异常凝血酶原的平均水平为900ng/ml)。相反,在慢性活动性 肝炎患者(平均水平 10ng/ml)或转移性肝癌患者(平均水平 42ng/ml)中,异常凝血酶原的水平 很低,且在正常人中检测不到。 在5个使用维生素K治疗的患者中,异常凝血酶原含量没有降 低,说明它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维生素K缺乏导致。行肿瘤手术切除术的2名患者和1名使用化疗 的患者,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浓度显著降低,而在疾病复发后又随之增加。血清甲胎蛋白的含 量与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基本不具相关性。在76名患者中,经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的联合检 测,有64名患者(84%) 确诊为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室诊断中是有用的。
RIA
a carboxy prothrombin (PIVKA-II) levels in newborns.,
Lancet, 2, 242-244, 1985
Liebman H.A., et al, Des-γ-carboxy (abnormal) prothrombin as a serum marker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NEJM, 310, 1427, 1984
PIVKA-II和AFP互为补充
PIVKA-II (-)
AFP (-)
16%
PIVKA-II (+) AFP (-)

“肝脏病理课件-肝细胞癌”

“肝脏病理课件-肝细胞癌”

静脉化疗
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使化疗药 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局部化疗
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射到肿瘤周 围组织。
X. 核酸透析治疗肝细胞癌
核酸透析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复肝细胞的DNA损伤来治疗肝细胞癌。
2
手术切除
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
3
手术后护理
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预防并发症。
VIII. 介入治疗肝细胞癌
1
射频消融术
2
使用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的微球输送化疗药物,直接 作用于肿瘤。
射频消融术
使用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受热而坏死。
IX. 化疗治疗肝细胞癌
口服化疗药物
通过口服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和 扩散。
肝脏病理课件——肝细胞癌
欢迎来到肝脏病理课件——肝细胞癌。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肝细胞癌 的各个方面,从分类到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I. 什么是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肝细胞。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也是主要的死因之一。
II. 肝细胞癌的分类
1 原发性肝癌
起源于肝细胞,占肝细胞癌 的大多数。
3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和MRI可以提供肝细胞癌的详细图像。
VI. 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
适用于早期肝细胞癌,切除 肿瘤及周围组织。
2 肝移植
适用于肝功能衰竭和晚期肝 细胞癌。
3 射频消融
通过高温或低温破坏肿瘤细胞。
VII. 手术治疗肝细胞癌
1
手术前准备
包括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 继发性肝癌
起源于其他部位的癌细胞, 转移至肝脏。
3 混合性肝癌
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例随访PPT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例随访PPT

Case5 女 39岁 体检发现肝占位?



断?
病理诊断:FNH
Case6 男 78岁 直肠癌术后10个月


诊 断?
病理诊断:肝转移癌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以40-49岁为多,男女 比约2-5:1;
• 常有肝炎病史,血AFP增高,常合并肝硬化、 腹水及下腔静脉、门脉癌栓形成;
• 肝大:进行性大。
•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 胀、腹泻等。
• 黃疸:晚期出现。
• 全身表现:消瘦、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 质。
造影剂快进快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表现为周边强化或弥漫性强化
造影剂快进 快出,病灶 呈不均匀强 化,表现为 周边强化或 弥漫性强化
鉴别诊断
• 肝血管瘤 • 肝脓肿 • 肝转移瘤 • 肝细胞腺瘤 • 局灶性结节增生
少见
少见
较大者 多液化、坏 死及出血
较大者 可合并出 血或血栓 形成
低密度 或稍低密 度,假包膜 呈低密度
均匀低 密度,中心 榀见裂隙 状更低密 度区
造影剂 快进快出, 病灶呈不 均匀强化, 表现为周 边强化或 弥漫性强
渐进式 强化,早期 边缘结节 样强化,小 血管瘤早 期可完全 强化
少见

化、坏

少见
少见
稍低密度 或等密度,中 心瘢痕呈低密 度
病灶快速明 显强化,中心 瘢痕呈延迟强 化,少数瘢痕 早期有强化
边缘环
形强化, 消退较 快,强 化均匀, 内缘呈 锯齿状 或毛刺 状
渐进式 强化,
早期 边缘结
节 样强化,
小 血管瘤
早 期可完
全 强化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培训课件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培训课件

横断位T2W-FSE序列图像--非常纤的维板类层似型F肝N细H胞癌
48
FLHCC与FNH的鉴别诊断
❖ 1、FNH一般发生于年轻及中年女性 ❖ 2、FNH病灶很少超过5cm ❖ 3、FNH钙化少见,有文献报道少于2% ❖ 4、中心瘢痕信号的不同及强化表现的不同 ❖ 5.包膜信号的不同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大多无明确强化。少 数可有强化, 且在延时期强化更加明显。是由于这 些少数中央瘢痕内含有血管间质成分所致。肝门部 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普通型肝细胞癌。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7
男性, 20y, 腹痛。黑色箭头示肝内肿瘤的不规则、结节状钙 化;白色箭头显示肺内转移灶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8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9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0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1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2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3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4
瘢痕在延迟期显示最为清楚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5

--纤许维达板层生型肝《细肝胞癌细胞癌临床CT诊断》 16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17
MR所见
❖ 肿瘤T1WI 86%为低信号, 14%为等信号, 80 %的病例信号均匀;T2WI上肿瘤信号不均匀, 多为高信号。
49
谢谢!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50
22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23
❖ FL-HCC在CT图像上无明显特异性, 但在年轻 和无肝硬化的患者中, 若发现肝内巨大肿块, 除外海绵状血管瘤后, 应考虑到FL-HCC的可 能性, 但应注意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精品)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

(精品)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

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 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INTRODUCTION•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DIAGNOSIS•TREATMENT AND MANAGEMENTCATALOGUE目录•PROGNOSTICATION AND PROGRESSION •OUTCOM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01 INTRODUCTIONDefini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primary malignancy of the liver,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90% of all primary liver cancers.It is a high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with multiple etiologies, including hepatitis B virus (HBV), hepatitis C virus (HCV), alcohol, and other factors.HCC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worldwide.Global Burden and Importance of HCCThe incidence of HCC is increasing, with over 700,000 new cases diagnosed each year.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s are observed in Asia and sub-Saharan Africa, although the reasons forthi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HCC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02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Hepatit…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HCC worldwide Hepatit…The second most commoncause of HCCOther v…Hepatitis A, D, and E virusesmay also lead to HCCdevelopmentEtiology of HCCRisk Factors for HCC DevelopmentChronic liver disease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other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crease the risk of HCC developmentMetabolic syndromeConditions such as obesity,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lipidemia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HCCGenetic factorsHereditary factors may also contribute to HCC developmentGenetic mutations and polymorphisms mayincrease the risk of HCC development GeneticsExposure to aflatoxins, vinyl chloride, arsenic,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arcinogens mayincrease the risk of HC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CC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DIAGNOSISHCC tumors cancompress or invadenearby tissues, causingpain.Abdominal pain Symptoms and Signs of HCC Fatigue Weight loss JaundiceA liver biopsy is necessary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HCC.Diagnostic Workup for HCCImaging studies such as ultrasound, CT, MRI, andangiography are used to detectthe tumor size, location, and vascularity.BiopsyImaging Serum Markers01Ultrasound Imaging Modalities in HCC Diagnosis02CT Scanning 03MRI 04AngiographyTREATMENT AND MANAGEMENTSurgical OPTIONS FOR HCCLiver transplant…Resection Radiofrequency a…SorafenibThis is the only drug that has been shown to increas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It works by blocking the blood supply to the tumor and slowing its growth.Other chemotherapeu…Chemotherapeutic agents such as cisplatin, gemcitabine, and fluorouracil may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sorafenib or alone in patients who are not candidates for sorafenib.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HCC TREATMENTTARGETED THERAPIES AND IMMUNOTHERAPIES IN HCCTargeted therapies Immunotherapies05 PROGNOSTICATION AND PROGRESSIONPrognostic Factors for HCCLiver functionThe amount ofhealthy liver tissue remaining andany cirrhosis or scarring present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assessingprognosis.Serial imagingRegular MRI or CT scans are used to monitor the size and number of tumors and any changes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Monitoring HCC ProgressionAlpha-fetoprotein (AFP)A blood test that measures the level of AFP, a protein produced by HCC cells. An increasing AFP level may suggest disease progression.Staging systemsUsed to classify the disease stage at diagnosis and help predict prognosis and plan treatment.Survival Rates and Prognostic Tools in HCC06OUTCOM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Surgica…Liver t… can be curative for small HCC and is associated with good survival ratesLocal a…Systemi…Outcomes of HCC TreatmentEarly det…diagnosis often made at advanced stage, with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Resistanc…HCC is often refractory totreatment, with high rates of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ComorbiditiesQuality o…treatment side effects cansignificantly impact quality oflifeChallenges in HCC Management01020304Improving out…Future Perspectives and ConclusionPersonalize d …Improving acc…Strategies to…THANKS谢谢您的观看。

肝癌伴癌综合征医学课件ppt演示课件

肝癌伴癌综合征医学课件ppt演示课件
. 15
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机制


抗体介导的组织损伤:肿瘤细胞可诱导机体产 生相应的抗体,由于肿瘤细胞和神经细胞如血 旺氏细胞有交叉的抗原决定族,故宿主产生的 抗体与神经细胞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神 经细胞的损伤,其依据:脑脊液中可检测出抗 神经原IgG抗体,激素治疗有效。 非抗体介导的组织损伤:Norris-s报道两例肝癌 伴神经系统症状(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 常),脑组织病理示:粒细胞浸润、坏死及脑 血管非炎性闭塞、广泛大脑皮质坏死。
. 9

个案报道2: Uwe JF报道一例肝癌伴高 甲状腺素血症的病例,表现为乏力、体 重减轻、T4升高、TBG(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升高,并认为TBG升高同时ALT水平正 常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之一。
.
10

个案报道3: Hirotaka Arai等报道一例肝 癌伴发严重高血压,作者通过股静脉插 管发现下腔静脉附近血液中血管紧张素 Ⅰ、Ⅱ水平明显增高(尤以血管紧张素 Ⅰ升高为显著)。作者认为由于肝癌病 灶能自主分泌血管紧张素Ⅰ,后者通过 ACE酶的转化产生血管紧张素Ⅱ导致血 管收缩血压升高。
. 2
一. 内分泌、代谢紊乱
.
3
内分泌、代谢紊乱的表现和特点


内分泌、代谢紊乱是最常见的肝癌伴癌综合征, 据Luo-Jc等报道1197例肝癌中有232人出现内 分泌、代谢异常(19.4%) 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 红细胞增多症 高血 钙症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特点:症状可单独或相继出现,但一般出现于 肝脏病变之后。Luo-Jc等发现具备上述症状的 患者其肝癌灶较大(>肝脏体积的30%)、血 AFP升高明显、更易有门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 故此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肝细胞癌ppt课件

肝细胞癌ppt课件
2
• 辅助检查结果: •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3.5×10^12 /L ,尿常规:尿胆红素 (土);血生化:AFP 360ug/L。 • (2)B超:肝内多发性占位,肝硬化脾 大,胆囊炎、胆囊结石。 • (3)腹部CT: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 脾肿大,胆囊结石。
3
目的要求
掌握:1、早期肝癌的概念; 2、肝癌的大体和组织学类型; 3、肝癌的扩散。
11
• 2.中晚期肝癌 • 巨块型 • 多结节型 • 弥漫型
• 肝细胞癌---常伴肝硬化。 • 胆管细胞癌---一般不伴有肝硬化。
12
13
14
15
16
17
18
• 组织学类型 • 1.肝细胞癌 约占90%,AFP(+) • 梁索型 • 腺样型 • 实体型 • 2.胆管上皮癌 AFP (-) • 3.混合性肝癌 AFP (-)( + )
7
•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肝癌人 数30万人,而每年肝癌死亡人 数11万,是全球肝癌发病率、 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
8
3.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 黄曲霉毒素 亚硝胺类化合物
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华支睾吸虫
9
• 二.病理变化 • 肉眼类型 • 1.早期肝癌(小肝癌)
• 癌结节1-2个,直径<3cm
10
熟悉:肝癌的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肝癌的病因。
4
• 原发性肝癌
•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昆明医科大学

贾宝龙
5
–.概述
1 .概念: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 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 的恶性肿瘤。
6
2.流行病学
高发区:东南亚 、非洲 中国:江苏启东、广西扶绥

《肝细胞癌课件》

《肝细胞癌课件》

国内外最新研究及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肝细胞 癌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在肝细胞癌治疗中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护理措施和重点注意事项
1 术后护理
2 化疗护理
手术后的患者需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化疗期间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等,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护理。
3 心理护理
肝细胞癌患者常面临生活、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细胞 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病变的肝组织容易发生癌变。
3 肝毒性物质
长期饮酒、肝毒性药物等都增加患肝细胞癌的风险。
临床症状和表现

早期症状不明显
早期可无症状或表现为乏力、 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晚期表现复杂
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 肝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
化疗和介入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考虑化疗、靶 向治疗、放疗等方式。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肝细胞癌的治疗主要手段,包括 手术、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 用。
预防和早期筛查
合理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包括艾滋病毒感染预防、乙肝疫苗接种、饮酒控制等。 此外,早期筛查可以帮助发现早期肝细胞癌。
恶病质
晚期患者常出现消瘦、贫血、 乏力等全身性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
血液检查
肝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 查可帮助确定肝细胞癌的诊断。
通过肝活检或术中组织学检查, 可以明确肝细胞癌的类型和分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30岁、224663 乙状结肠腺癌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0
女、54岁、脾血管源性肿瘤术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1
病理:少量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组织,镜下见多数穿刺碎片为坏死 及炎性肉芽组织,其中见明显异型的短梭形或椭园形瘤细胞浸润 血窦丰富瘤细胞多围绕血窦或形成毛细血管样肉芽组织,结合免 疫组化结果倾向于肝脏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伴坏死(血管肉瘤可能 性大),请结合临床。 免疫组化结果:f8,CD31,CD68均(+),AFP,Actin均(-), CD34(+/-)。 注:患者一年前曾因脾脏肿物切除术后肿物病理切片经我科会诊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CO-10489号),考虑为脾脏血管源性肿瘤 (低度恶性的)。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2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3
3/10/2021
男、48Y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4
鉴 别
恶性
肝肿瘤性病变
肝细胞癌:多数为富血供,90%以上肝动脉供血。 典型影像表现:“快进快出”、假包膜。
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胆管间质结缔组织、上皮细胞。
影像表现:包膜皱缩、胆管扩张、血管推移、延迟强化。
门脉期逐渐下降,最终呈等或低密度; 中央纤维瘢痕逐渐强化。
肝细胞腺瘤:多见于15-45岁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多有 完整包膜,多单发,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可伴有出血 及坏死。 影像特点:平扫低密度,增强明显强化后逐渐下降呈低密度。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1
3/10/2021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3
非肿瘤性病变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4
患者、男、56岁 体检:发现右肝两个占位3天。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5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6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7
(右肝)送检肝组织查见两个肿物,其右肝前叶为中分 化肝细胞性肝癌,侵及周围肝组织,其右肝后叶为海绵 状血管瘤。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8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9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0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1
女、63岁、 195548 发现右肝占位8天。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2
(右肝)胆管细胞癌伴坏死,侵及周围肝组织。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9
小结
• 肝细胞癌:
• 男性多于女性,通常发生于肝硬化前景,其中80%- 90%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
• 分为局灶型及弥漫型。 • 肿瘤多数为富血供,90%以上肝动脉供血。 • 肿瘤标志物:AFP(阳性率70%-90%); 生殖细胞肿
瘤、妊娠、小部分胰、胃肝转移及肝脏疾病亦可阳性。 • 典型影像表现:“快进快出”、假包膜。
肝血管肉瘤:由不同增生程度的,分化的内皮细胞组成,伴有纤 维化。常为大的、多中心性肿瘤。
病因不明:研究与接触化学物(乙烯基氯化物)有关。
最常见症状: 伴虚弱的腹痛,体重减轻,恶心及腹胀。肝可明显 增大,病人常见黄疸和腹水。
治疗常无能为力,生存期几个月。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2
非肿瘤性病变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6
平扫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
动脉期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2
门脉期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
实质期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4
平扫+增强 平扫:24HU;动脉期:30-56HU;门脉期:28-69HU;实质期:27-61HU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5

患者、男、56岁:AFP,CAI99高,体检发现占位。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6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7

一 例
中分化肝细胞性肝癌伴大片坏死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8

二 例
(右肝肿物)肝细胞癌伴坏死,周围肝组织呈结节 性肝硬化改变。 免疫组化:CK18(+),AFP灶 (+),Hep-par-1(-),CK7灶(+),CD34 血管内皮(+)。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同上
转移瘤:以多发多见 ,环形强化呈“牛眼征”。
血管肉瘤:由不同增生程度的,分化的内皮细胞组成,伴有纤 维化。 常为大的、多中心性肿瘤。 病因不明:研究与接触化学物(乙烯基氯化物)有关。 最常见症状: 伴虚弱的腹痛,体重减轻,恶心及腹胀。肝可 明显增 大,病人常见黄疸和腹水。 治疗常无能为力,生存期几个月。
(胆囊)慢性胆囊炎,胆囊颈部查见淋巴结一枚呈反应 性增生。 免疫组化:CK19(+),CK(+),AFP(+)。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3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4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35
肝癌有纤维膜类型:常见于女性,且年龄较轻,与肝硬化无关,呈 单个趋势,适于切除。这种肿瘤AFP常阴性,高的血桨结合维生素 B12能力,产生神经紧张素,为一特殊的肿瘤标记物。纤维膜性癌 的组织学特征:被膜状纤维分隔,嗜酸性、多极形态的细胞。治疗 效果较一般HCC佳。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0

肝肿瘤性病变。

良性:
血管瘤:最常见良性肝肿瘤,由血窦及血窦壁构成,内部有纤 维分隔。 影像特点 :“晚出晚归”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女性多见,由肝细胞,血管,胆管
和Kupffer细胞组成,无肝小叶结构, 中央为星状纤维瘢,无
包膜。
影像特点:平扫等或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5
男、41岁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6
男、46岁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7
男、35岁、 239370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8
男,44岁, 197476
3/10/2021
肝细胞癌伴坏死病例随访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