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
牛膝

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
质量要求
1、性状评价 以根长、皮细、肉肥、色黄白者为佳。 2、浸出物 水饱和正丁醇浸出物(热)含量,药材不得少于6.5%;
饮片不得少于5.0%;
酒牛膝不得少于4.0% 。 3、含量测定 HPLC测定,商品含-蜕皮甾酮不得少于0.0形,或稍弯曲,上端较粗,长30~60cm,直径0.2~1cm。 ◆表面灰黄色(新货)或淡棕色(陈货),有细皱纹和侧根痕,皮孔明显。 ◆质硬韧,易折断,受潮变软。 ◆断面平坦,黄棕色,微角质而油润,中心维管束小点较大,黄白色,周围 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同心环。 ◆气特异,味微甜而稍苦涩。
牛膝段
◆圆柱形小段或类圆形厚片,长0.5~1.5cm。 ◆切面灰黄色或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中心木部小点黄白色,周围
维管束小点排列成2~4轮同心环。
◆周边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细纵纹及横长皮孔。
牛膝片 牛膝段
酒牛膝 形如牛膝段,颜色较 深,棕色,偶有焦斑,微
有酒气,味微甜、稍涩。
盐牛膝 形同酒牛膝,多焦
药材扎成捆,麻袋包裹;饮片白色硬质塑料 袋包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易受潮变软,高温易走油变黑,宜置于 30℃以下的阴凉干燥处,密封。
附注
川牛膝 Radix
Cyathulae
苋科 川牛膝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根
药材 ◆呈圆柱形,微扭曲,长30~60cm,直径0.5~3cm。
牛 膝
Niuxi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补肝肾,强筋骨, 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牛膝、怀牛膝
来源
苋科植物 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是什么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牛膝的药性牛膝,又名川牛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性。
下面是牛膝的药性概述:1.味苦:牛膝具有苦味,常见的苦味物质有黄酮类、黄酮苷和抗氧化物质等。
2.性寒:牛膝性寒,可以清热解毒。
3.归经:牛膝主要归经于肝、肾、脾经。
牛膝的功能主治牛膝作为一味中药,有着多种功能和主治。
下面是牛膝的主要功效:1.活血祛瘀:牛膝含有一些活血化瘀的成分,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血瘀。
适用于因血瘀引起的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2.强筋壮骨: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对于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利尿通淋:牛膝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尿液的排出,帮助缓解水肿和淋巴水肿等症状。
4.清热解毒:由于牛膝的寒性,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5.止血止痛:牛膝含有一些收敛、止血的成分,可以用于治疗痔疮出血、口腔溃疡等症状。
使用牛膝的注意事项使用牛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剂量:在使用牛膝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合适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孕妇慎用:孕妇应避免使用牛膝,因为牛膝具有活血功能,孕妇在孕期需要保持血液循环平稳,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3.过敏反应:对牛膝过敏的人应禁止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4.药物相互作用:部分药物可能与牛膝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因此在使用牛膝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5.忌冷食:牛膝属于寒凉药物,忌与寒凉食物同食,以免影响消化吸收能力。
牛膝的用法和制剂牛膝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外用药物。
以下是牛膝的常见用法和制剂:1.煎汤剂:将适量的牛膝研磨成粉末,加水煎煮,作为中药饮片服用。
2.丸剂、片剂:将牛膝制成丸剂或片剂形式,用于内服。
3.外用药物:将牛膝制成膏剂、贴膏等形式,用于外用,如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等。
总结牛膝作为一味中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牛膝的用法

牛膝的用法
牛膝,又名地榆、土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根茎部位有一些非常好的药用价值,主要包括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等功效。
下面来介绍一下牛膝的常见用法:
1. 冲剂:将牛膝切成片状,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左右,去渣后即可服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病症较轻、需要长期服用的情况,比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 煎汤:将牛膝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用文火慢炖2-3小时,然后去渣饮用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一些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3. 外敷:将牛膝煎汤后放凉,用布袋装好,敷在患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皮肤病和创伤类疾病,如烫伤、湿疹等。
需要注意的是,牛膝虽然有很好的药用功效,但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老人等人群需要慎用;同时,过量使用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心悸等。
因此,在使用牛膝时,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1 -。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牛膝是一种中草药,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强筋壮骨:牛膝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骨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具有促进骨骼发育和修复的作用。
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问题。
2. 滋阴补血:牛膝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有滋阴补血、益气养血的功效。
适用于体质虚弱、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问题。
3. 疏风活络:牛膝含有一些天然的活性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症状。
牛膝的食用方法:
1. 煮汤:将牛膝切块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煮汤,可以增加汤的营养价值。
可以与猪骨、瘦肉等配料一起煮,也可以与枸杞、红枣等一起煮,增加口感和滋补作用。
2. 煲粥:将牛膝切片,和米一起煲粥,可以增加粥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可以与红枣、山药等一起煮,增加滋补作用。
3. 炖煮:将牛膝切块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可以制成营养丰富的炖品。
可以
与瘦肉、莲子等一起炖煮,增加口感和滋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牛膝的质地较为硬,煮熟前最好先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增加烹饪的效果。
同时,在食用牛膝时要注意适量,不要过量食用。
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怀孕、产后、月经期间等,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与用量1. 牛膝的药性牛膝是一种由牛膝根和根茎入药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性。
主要药性包括: -苦味:牛膝具有明显的苦味,入药后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 寒性:牛膝性寒,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略带毒性:牛膝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毒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牛膝的功能主治牛膝作为一种中药材,有多种功能主治。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牛膝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人体内部的热毒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热毒症状。
- 凉血止血:牛膝性寒,可以凉血止血,对于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活血止痛:牛膝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堵塞引起的疼痛。
- 祛风除湿:牛膝可以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 牛膝的用量牛膝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量范围供参考: - 常规用量:一般每次煎服15克至30克。
- 急性用量:对于急性热毒症状,可酌情加大用量,每次煎服30克至60克。
- 减量用量:对于体虚或儿童患者,可适当减少用量,每次煎服10克至15克。
注意事项: 1. 用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用量。
2. 牛膝有一定的毒性,严禁超量使用。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用牛膝。
4.使用牛膝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式。
4. 总结牛膝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能主治。
在使用牛膝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确定用量,同时注意相关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文,您对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膝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与用量

牛膝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与用量简介牛膝,学名为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牛膝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作用。
本文将介绍牛膝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及正确的用量。
牛膝的功效作用1.补肾强骨:牛膝在中医药学中属于温肾助阳的药物,具有补肾强骨的功效。
长期服用牛膝可以增强骨骼的健壮性,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有显著效果。
2.活血化瘀: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
对于疏通经络、治疗瘀血症状,如瘀血经痛和血淤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3.利尿通淋: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从而减轻肾脏负担,促进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4.润肠通便:牛膝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问题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可以增加大肠内蠕动,促进排便,改善肠道环境。
牛膝的功能主治1.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牛膝具有补肾强骨的作用,对于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流失,延缓骨骼老化。
2.用于治疗瘀血经痛:牛膝的活血化瘀功效,对于瘀血所致的经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适用于痛经症状明显,经期不规律的女性。
3.用于治疗肾虚阳痿:牛膝可以补肾助阳,对于肾虚所致的阳痿问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常用于男性阳痿早泄等肾阳不足所致的性功能障碍。
4.用于治疗便秘:牛膝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问题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适合于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可帮助改善肠道功能。
牛膝的用量1.饮片剂:一般每次服用10克,每日2-3次。
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量,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2.茶剂:将牛膝适量研磨成细末,每次取3-5克,冲泡于沸水中,可根据个人口感适量添加蜂蜜等调味品。
3.膏剂:使用外用膏剂时,根据需要均匀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可根据个人情况适量涂抹。
4.另外,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用量。
注意:使用牛膝时需要注意个人过敏体质和禁忌症,若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
牛膝

根头部膨大,其顶端常具疙瘩头或茎 的残基。根成圆柱形,微扭曲,偶有 分枝,长20~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侧 根痕,并有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 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黄棕 色,胶质状或纤维状,有很多淡黄色 筋脉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后微苦。 野生品较细,直径多在1cm以下,分 枝较多,灰黄色。质硬脆,易折断, 断面灰黄白色,纤维性。 以条粗状、质柔韧、分枝少、断面色 浅黄者为佳。
【性状】 (二者区别)
细长圆柱形,上端粗
圆柱形
表面土灰黄色或淡棕色
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
质坚脆、易折断
质韧、不易折断
断面微呈角质样而油润
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
中央有细小黄白色木心
周围有黄白色小点
筋脉点断续排列2-4轮 筋脉点 (维管束)
同心环
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特异,味微甜、涩
气微、味甜
根含甾醇类。异杯苋甾酮(Isocyasterone)、5-表杯 苋甾酮(5-Epicyaste-rone)、羟基杯苋甾酮 (Sengosterone)、杯苋甾酮(Cyasterone)、苋菜甾 酮A及B(Amaraste-rone A,B)、头花杯苋甾酮 (Capitasterone)、后甾酮(post-sterone)、羟基促 脱皮甾酮(E-cdysterone,Crustecdysone)及前杯苋 甾酮(Precyasterone)。
牛 膝
来源 产地
采制
性状
显微 成分
BACK
NEXT
理化 药理 功效 附注
牛膝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的根。
牛膝产地
中药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中药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牛膝,又称为黑膝、牛胫膝,是中药中一种重要的药材。
它的学名为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属于苋科植物,多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牛膝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膝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牛膝的禁忌症。
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祛瘀: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瘀血的吸收和代谢,对于血栓形成、血液循环不畅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同时,牛膝还可以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2.强筋健骨:牛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与发育,增强肌肉的力量和韧性,对于骨折、骨质疏松等疾病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3.利尿通淋: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水分,减轻水肿和浮肿的症状,对于肾炎、肝硬化、水肿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清热解毒:牛膝中的药理活性成分可以清热解毒,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感冒、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调理月经:牛膝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经血量过多、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律等月经问题,对于妇女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疗效。
6.改善性功能:牛膝中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提高性功能,对于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7.抗炎止痛: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8.美容养颜:牛膝中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皮肤弹性和光泽度,有一定的美容和养颜效果。
9.抗肿瘤: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10.滋补肝肾:牛膝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以调养肝肾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19期·总第315期2019年10月·上半月
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疗组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明显少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 <0.05)。
见表3。
3讨论
外感发热的风热犯表证属于中医“四时感冒”“温病”等范畴,是感受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导致卫气郁闭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外感病证。
本病起病急,多呈反复发热,且常伴有头痛、鼻塞、脉浮等表证
[4]。
小儿卫外功能不足,冷暖不能自调,故抵御
外邪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均较成人差,故更易于发病。
笔者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万氏牛黄清心丸为主方,该方由体外培育牛黄、朱砂、黄连、黄芩、栀子和郁金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功效。
用于外感发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病证。
方中牛黄清热解毒,定惊安神;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栀子清泻三焦之火而除烦;郁金解郁开窍,清心。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
通过有效成分提取和制备工艺将其制成凝胶剂,外用涂擦穴位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外治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法,也需要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学核心思想。
同口服药物相比,途径不同,而目标相同。
外治疗法通过人体皮肤给药,利用经络沟通内外的功用,使药物直达脏腑。
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达脏腑也。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明显优势,因简便廉验、绿色环保,更易于被接受。
同时凝胶剂作为半固体制剂,其流动性小,黏附性好,增加了药物在皮肤的滞留时间,而且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现代研究,中药复方退热凝胶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治疗作用。
一方面,退热凝胶有较高的吸水性,可提高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促进药物的穿透、扩散,增加皮肤的渗透、吸收
[5]。
退热凝胶较强的黏附性,
在皮肤表面形成局部密闭状态,再加上人体温度、某些致热源等共同作用,促使局部药物浓度大幅度提高,
从而使药物的透皮效果剧增。
另一方面,中药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减少损耗,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浓度,起到较好的全身治疗作用[6]。
因此,中药退热凝胶较之物理降温,可以更快更好的发挥其退热作用,既解决小儿口服中药困难的问题,又减轻对化学药物退热的依赖和过量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在儿科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2:263.
[4]陈坚雄,邱仕君,刘成丽.邓铁涛中医发热病学学术构想分析[J ].广
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6):716⁃718.
[5]孙秀娟,周春祥.药浴疗法作用机理探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19(5):25⁃26.
[6]李华南,江涛.药浴疗法的方法学思考[J ].中医外治杂志,1999,8(1):
6⁃7.
(本文编辑:尹秀平本文校对:米佳收稿日期:2019⁃02⁃22)
组别例数退热药使用次数对照组22 5.13±2.83*中药治疗组23 1.33±1.23物理治疗组
24
3.83±3.33*
表33组外感发热患儿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比较(x ±s ,次)注:与中药治疗组比较,*
P <0.05
———摘自祝之友教授《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
形味性效到临床(4)》,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药材鉴别要点
药材呈细长圆柱形,长15~70cm ,直径0.4~1cm 。
表面灰淡棕色,有略扭曲的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质硬脆,受潮则变柔软,易折断,断面平坦,黄棕色,油润,略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木心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的维管束,俗称“同心环”,断续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后稍苦涩。
饮片鉴别要点
饮片为横切段,段长约8mm 。
呈圆柱形,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淡棕色,具微细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
质硬脆,受潮后变软。
饮片切面平坦,淡棕色至棕色,油润而略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心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俗称同心环,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中药材鉴别专用术语
同心环特指根类药材饮片横切面,有数轮同心排列的环纹状异型构造,较大者形似罗盘,又称为“罗盘纹”。
牛膝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