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区别
牛膝川牛膝及其伪品的鉴别

川牛膝
遗精,泄泻,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
1.止血作用 怀牛膝能使血液粘稠度下降,血流加速,也能使动物血凝加快,可避免或缓解因血管破损 引起的内出血。 2.降血糖作用 牛膝所含的蜕皮甾酮能抑制四氧嘧啶、抗胰岛素血清所致的高血糖,促进肝内葡萄糖合成 蛋白质,促进正常人及四氧嘧啶高血糖患者肝内葡萄糖合成糖原,以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3.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 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促进胶元蛋白合成,还可以增高肝肾 蛋白质合成水平。 4.延缓衰老作用 牛膝可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具有延缓衰老功 效。另外牛膝有效成分蜕皮甾酮及牛膝煎液或醇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燥根。
川牛膝
石竹科植物狗京蔓的根。 冒充牛膝
川牛膝混伪品:
1、麻牛膝:鉴别点: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 状锥形,根较短小,长15-30厘米,稍扭曲, 多不易折断外皮灰褐色,内部色微带棕红。 味苦涩,略具麻味
根茎粗大,呈不规则的 块状,多分枝,有多数 具圆形凹陷的茎残基, 根细,丛生如马尾状, 圆柱形,表面暗灰色有 环状裂纹,断面皮部灰
.
原植物鉴别
怀牛膝 • 穗状花序 • 全为能育花 • 花被片近等大 • 牛膝属
川牛膝 花簇生,能育花1-2, 不育花退化为钩状芒刺 花被片2长3短 杯苋属
怀牛膝细长圆柱形细长,上端较 粗,下端较细,长30-60厘米, 直径0.2—1厘米,质脆易断,受 潮变软。色泽明亮,油性多。
川牛膝圆柱形(稍大)略扭 曲,头部膨大略弯曲,长 30-60厘米,直径0.5-3厘 米较粗糙,质韧不易断。
白色,易折断。
川牛膝饮片中掺 有根头部和茎的 部分
应用牛膝的注意事项
1.怀牛膝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促进子
各种牛膝的区别

各种牛膝的区别牛膝因其茎节膨大如牛膝盖而得名,性平,味苦酸,补肝肾、强筋骨、理脚气、逐瘀通经、利水行血、引血下行,补血可用制牛膝,生用破血下肢走。
临床广泛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和妇科疾病,又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材料,但牛膝有好几种,其间还是有细微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牛膝畏瓜蒌根,其破血引血下行力大,孕妇忌服,以防流产。
怀牛膝怀牛膝是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别名:百倍,山苋菜,对节草,怀夕。
怀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气味苦酸、平,无毒。
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久服轻身耐老。
陈修园曰:“牛膝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苦,得火味而入心包;味酸,得木味而入肝。
唯其入肺,则能通调水道而寒湿行,胃热清而痿愈矣。
唯其入肝,肝藏血而养筋,则拘挛可愈,膝亦不痛而能屈伸矣。
唯其入心包,苦能泄实,则血因气凝之病可逐也。
苦能泻火,则热汤之伤与火伤之烂可完也。
苦味本伐生生之气,而又合以酸味,而遂大申其涌泄之权,则胎无不堕矣。
久服轻身耐老者,又统言其流通血脉之功也。
”《玉楸药解》:“牛膝,味苦、酸,气平,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利水开淋,破血通经。
牛膝琉利水道,活小便淋涩疼痛,疗膝胫瘘痹拘挛,通女子经脉闭结,起男子宗筋软缩,破坚症老血,消毒肿恶疮,木器刺伤。
捣敷金疮、溃痛排脓。
堕胎下农、喉痹舌疮、扑伤打损、瘾疹风癞皆效。
其性下行,肝脾郁陷者勿用。
”陶弘景谓:“今出近道蔡者最长大柔润,基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本草图经》:“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
”清《武陟县志》:“牛膝以怀庆为佳。
”古产地为怀庆府(现代的博爱、沁阳、武陟、温县一带),故称怀牛膝。
现河南武陟、沁阳一带已经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为道地产地,栽培产量大,质量优,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
山东菏泽,河北定州、安国,江苏邗江、常熟,安徽的太和、涡阳、亳州,陕西平利等地也有栽培。
河南为牛膝主要产区,产量高、质量好,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其它省多自产自销。
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区别

1.土牛膝土牛膝(杜牛膝、倒扣草根、粗毛牛膝)[药物] 为植物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牛膝A.bidentata B1.野生种的根。
产于福建、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河南等地。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药化] 含皂甙(甙元为齐墩果酸)、钾盐。
[药理] (1)煎剂在人体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2)粗毛牛膝剂在动物体内能中和白喉杆菌毒素,并有预防白喉的作用。
(3)牛膝煎剂或醇提取液对醉犬、猎、兔作静脉注射,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4)牛膝煎剂静脉注身于麻醉家兔,有轻微利尿作用,腹腔注身于已用醋酸产生扭转的小鼠呈一定的止痛作用。
(5)牛膝煎剂对动物离体肠管有轻度抑制作用。
(6)牛膝煎剂和流浸膏对家兔离体子宫不论已孕、末孕都能使之收缩;对收缩无力的小鼠离体子宫则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
[药性] 苦、凉。
归肺、脾、肝、膀胱经。
[药效] 败毒抗癌、逐淤除痹,消炎利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鼻咽癌土牛膝、野麦、汉防已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3次分服。
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
同时用垂盆草捣烂。
继续煺月,可获近期痊愈。
宜于未分化癌。
食管癌土牛膝、丹参、黄芪、沙参、党参各9克,黄芩、川贝、鸡内金各6克,金银花15克,白英30克水煎3次分服,每次送去南白药2克。
可连服半年,能使症状消失,饭量增加。
(2)逐淤除痹,用于淤阻痹痛:淤阻经闭土牛膝、马鞭草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调酒服。
风湿痹痛土牛膝12克,续断、木瓜各9克水煎3次分服。
(3)消炎利尿,用于炎症尿淋:小儿肺炎鲜土牛膝500克,捣烂,加适量开水,绞取汁500毫升,隔水蒸0.5小时。
1~2岁小儿每次服15毫升;3~5岁20~35毫升,隔4~6小时1次,日2~3次,亦宜于麻疹并发肺炎、流感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尿淋涩痛土牛膝、滑石各12克,冬葵子9克水煎3次分服。
[药量] 煎剂:9~15克(鲜品倍量,鲜杆同)。
中药牛膝的作用

中药牛膝的作用说到牛膝,也许很多人大多想到的都是吃的,也即是很多人口中的牛的膝盖。
所以这里说的牛膝并不是牛的膝盖等等,而是一个中药,它的名字就叫作牛膝,当然和那牛的膝盖是没有一丝关系的。
中药牛膝的作用有很多,而且不同的作用带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总之对于人体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中药牛膝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熟悉,更多的人是都没有见过这个中药牛膝。
我们事先要好好地了解下中药牛膝的所有方面,才能全面地熟知中药牛膝的作用。
那么基于此,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牛膝的作用。
牛膝最早载《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论述。
牛膝有多种,入药的有川牛膝、怀牛膝、土牛膝之分。
川牛膝产于四川等地;怀牛膝产于河南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旧称怀庆府,故名;还有一种野生者名土牛膝,三者品种各异。
牛膝最早载《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论述。
《本草经集注》云:“今出近道蔡庆者,最长大柔润。
其茎有节,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以雄者为胜。
”《四川中药志》云:川牛膝“祛风利湿,通经散血。
治寒湿腰腿骨痛,足痿筋挛,妇女经闭及症瘕,淋病,尿血,阴痿,失溺。
”《名医别录》云:怀牛膝“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本草纲目拾遗》云:土牛膝“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
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功胜川产。
又:善能理疮,并箭入肉。
”★三种牛膝的区别是: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能祛风利湿,通络活血,主治风湿痹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瘕等。
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生用散瘀血,消痈肿,主治淋病尿血,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等。
熟用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等。
土牛膝——为苋科植物野生牛膝或柳叶、粗毛牛膝等的根。
能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
主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等。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的异同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的异同作者:徐英姿王福大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怀牛膝与川牛膝临床应用的异同性,提高药效,避免混淆误用。
方法通过怀牛膝与川牛膝药物的产地、性状、功效及主治进行鉴别二者差异性与相同之处。
结果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功效中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临床具有差异性,不可代替互用。
结论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治疗中虽然功效具有相似,但在临床证候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证候区别运用。
【关键词】怀牛膝;川牛膝;异同性牛膝为多年草本苋科植物,根据产地不同牛膝包括云牛膝、怀牛膝、土牛膝、麻牛膝及川牛膝等多个品种,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以怀牛膝和川牛膝最为常用。
怀牛膝与川牛膝均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及引火下行等相似功效,但在实际辨证应用不同的证候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原则,因此,在临床应用应加以区别怀牛膝与川牛膝的异同点。
本文就怀牛膝与川牛膝的临床应用及鉴别二者异同点简要分如下。
1概述牛膝为常用中药之一,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散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
临床常应用于淤血阻滞的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及跌打伤痛;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软、痛乏无力之症;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引血下行,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目赤,阴虚火旺引起的头痛目眩,吐血等迫血妄行等病症。
性味苦、甘、酸,归肝肾经[1]。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种植外,其余主要依靠天然的动物、植物及矿物。
因此,牛膝的来源也有其道地药材产地,因而也就出现云牛膝、怀牛膝、土牛膝、麻牛膝及川牛膝等多个品种。
其中怀牛膝与川牛膝为常用药材。
依据不同的产地出现道地药材。
其中怀牛膝主要产在河南省境内;川牛膝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形成两种道地药材。
2鉴别2.1怀牛膝与川牛膝鉴别点2.1.1产地、性状怀牛膝多产于主产河南武陟、温县、博爱、孟县、沁阳等处。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川牛膝资料川牛膝(Cyathula oficinalis)来自于苋科,杯苋属,别名毛牛膝。
【彝药】茎枝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手足拘挛,湿热下注,淋痛血尿,阳痿失溺,癥瘕瘰疬,闭经痛经《哀牢》。
【资源志】根(川牛膝):甘、微苦,平。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尿血血淋,跌打损伤。
开头文中的川牛膝也是在昆明棋盘山遇见的植物,和昨天的绿穗苋一样,也是个苋科植物。
苋科植物的花大多不是特别惊艳,问到这小家伙的名字的时候,才发现是个常用的中药。
我们来学习关于牛膝的知识。
本草考证中药牛膝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其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据考证,历代本草所载牛膝多指怀牛膝,且自唐以后,大都以怀产者为优,明清时,始对牛膝加以怀、川区分。
现行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及权威的中药学教材中均认为:“怀牛膝偏于补肾强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化瘀”。
然而,这一观点与大部分古代文献对其功效的描述恰好相反。
怀牛膝文献考证《神农本草经》,云“牛膝,味苦。
……生川谷”。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云:“健腰膝,壮筋脉……主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唐代《药性论》云:“治阴痰,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云:“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清代《得配本草》云:“怀牛膝……益肝肾之气,破癖血之症结,治筋骨疾痹,久疟,下利,淋痛,尿血并心腹诸痛,又能引火下行,并疗喉痹齿痛。
”可见牛膝(怀牛膝)主要有补肾填髓,活血,引火下行等功效。
怀牛膝医方考证在历代方书中,怀牛膝也作为常用药物出现在诸多方剂中。
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积善堂方》的七宝美髯丹,此方重用怀牛膝,取其滋肾水、益肝血、补肾壮骨、填精补髓、活血脉、既补且行之功。
河南的道地药材有哪些?

河南的道地药材有哪些?展开全文河南的道地药材有哪些?怀牛膝与一般牛膝如何进行外观鉴别及功效的不同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河南是我国的中药材大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南的道地药材有哪些。
河南省最著名的道地药材是四大怀药,为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其他的道地药材还有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牛膝有多种,入药的有怀牛膝、川牛膝、土牛膝之分。
怀牛膝产于河南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旧称怀庆府,故名;川牛膝产于四川等地;还有一种野生者名土牛膝,三者品种各异。
牛膝最早载《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论述。
外观鉴别:怀牛膝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粗,长30-60cm,直径0.2-1cm;表面土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皱纹和侧根痕,皮孔明显;质较韧,断面微呈角质状而油润,可见筋脉点(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同心环;气特异,味微甜、苦涩。
伪品有红牛膝:为同属植物柳叶牛膝的根。
习称红牛膝,根多数成簇,外表黄棕色,具明显的纵皱纹,具细的侧根。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淡红色,筋脉小点(维管束)约1-4层,排列成环。
气微,略有甜味,后微苦而麻舌。
土牛膝:为同属植物粗毛牛膝的根,又名倒扣草、倒钩草、倒梗草。
根多呈细长圆柱形,长20-30cm,直径0.3-0.6cm。
表面灰黄色,顶端有切去芦头的痕迹,全体有细顺纹与侧根痕。
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筋脉小点(维管束)数层排列成环。
气无,味微甜而涩。
白牛膝为石竹科植物狗筋曼的干燥根,又名水股牛。
根呈细长圆柱形,稍扭曲,有的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3-0.6cm。
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并有少数须根痕。
质脆,易折断。
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淡黄色。
气无,味苦。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牛膝与川牛膝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牛膝与川牛膝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又名:土牛膝(野生品)、山牛膝、山苋菜、牛克膝、牛盖膝、牛磕膝、牛髁膝、白牛膝、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怀牛膝、鸡胶骨、淮牛膝、接骨丹、中胳膝盖、牛盖膝头、野牛克膝。
原植物牛膝除东北外,全国普遍分布,在有些省区则为大量栽培。
河南产的怀牛膝,品质最佳。
本品药材性状: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的突起。
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本品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中医临床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症,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膝有蛋白质同化作用,以及兴奋子宫,镇痛,降压,抑制心脏,抗生育,抗炎,抗病毒活性作用,对肠管、对免疫功能、对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有影响等。
其它药用部位:牛膝叶,7~8月份采,用于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又名:牛膝、大牛膝、毛牛膝、龙牛膝、白牛膝、肉牛膝、拐牛膝、家牛膝、都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米心牛膝、甜川牛膝。
原植物川牛膝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野生或栽培,主产四川。
本品药材性状:呈近圆柱形,微弯曲,向下略细或由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本品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牛膝土牛膝(杜牛膝、倒扣草根、粗毛牛膝)[药物] 为植物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牛膝A.bidentata B1.野生种的根。
产于福建、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河南等地。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药化] 含皂甙(甙元为齐墩果酸)、钾盐。
[药理] (1)煎剂在人体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2)粗毛牛膝剂在动物体内能中和白喉杆菌毒素,并有预防白喉的作用。
(3)牛膝煎剂或醇提取液对醉犬、猎、兔作静脉注射,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4)牛膝煎剂静脉注身于麻醉家兔,有轻微利尿作用,腹腔注身于已用醋酸产生扭转的小鼠呈一定的止痛作用。
(5)牛膝煎剂对动物离体肠管有轻度抑制作用。
(6)牛膝煎剂和流浸膏对家兔离体子宫不论已孕、末孕都能使之收缩;对收缩无力的小鼠离体子宫则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
[药性] 苦、凉。
归肺、脾、肝、膀胱经。
[药效] 败毒抗癌、逐淤除痹,消炎利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鼻咽癌土牛膝、野麦、汉防已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3次分服。
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
同时用垂盆草捣烂。
继续煺月,可获近期痊愈。
宜于未分化癌。
食管癌土牛膝、丹参、黄芪、沙参、党参各9克,黄芩、川贝、鸡内金各6克,金银花15克,白英30克水煎3次分服,每次送去南白药2克。
可连服半年,能使症状消失,饭量增加。
(2)逐淤除痹,用于淤阻痹痛:淤阻经闭土牛膝、马鞭草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调酒服。
风湿痹痛土牛膝12克,续断、木瓜各9克水煎3次分服。
(3)消炎利尿,用于炎症尿淋:小儿肺炎鲜土牛膝500克,捣烂,加适量开水,绞取汁500毫升,隔水蒸0.5小时。
1~2岁小儿每次服15毫升;3~5岁20~35毫升,隔4~6小时1次,日2~3次,亦宜于麻疹并发肺炎、流感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尿淋涩痛土牛膝、滑石各12克,冬葵子9克水煎3次分服。
[药量] 煎剂:9~15克(鲜品倍量,鲜杆同)。
外用:适量。
孕妇忌用。
【别名】倒扣草、倒扣簕、倒钩草、粗毛牛膝、鸡掇鼻、鸡骨癀【来源】为苋科牛膝属植物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以根(土牛膝)或全草(倒扣草)入药。
夏、秋才收,除去茎叶,将根晒干,即为土牛膝;若将全草晒干则为倒扣草。
【源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
茎直立或披散,坚实,具4棱,有分枝,被柔毛,大如膝状,入秋后地上部分变成暗红色。
单叶对生,具柄。
夏、秋间开淡绿色小花,穗状花序顶生,直立。
胞果卵形,长约3毫米。
【性味归经】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
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根、全草0.5~1两。
【备注】(1)各地以土牛膝(杜牛膝)为名的异物同名品甚多。
牛膝属植物的土牛膝除前种外,尚有:尖叶牛膝Achyranthes japonica Nakai. 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clia Makino 。
红褐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 var. rubrofusca Hook. f.,钝头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 var. indica L.[A. obtusifolia Lam.]及各地野生的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2.怀牛膝牛膝(亦称怀牛膝),苋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称山苋菜、对节菜、积名牛茎。
根呈园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故称牛膝。
牛膝,在四州、湖北、陕西等省均有生产,但怀牛膝质量最佳,数量也居全国之首,1959年,曾占全国总产量的46%。
怀牛膝因产于历史上的怀庆府而得名,位于今河南焦作一带。
怀牛膝的特点是:条子粗壮、明亮、色泽鲜艳、油性多。
怀牛膝药效高,李时珍说它:'滋补之功,如牛之力。
'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
博爱的牛膝,长于补益肝肾,强腰膝以及活血、引血小行的作用。
博爱县常年的种植面积为400-500亩,亩产干货500-600斤,最高的达800斤。
年收购量25万斤左右。
牛膝适宜于沙土和两合土。
沙土的牛膝,颜色好、白亮,而炉土的则发黑。
牛膝收获时,将根茬取出,晒半干后捆成小把,按个大小挑选,分头肥、二肥、平条三种,头肥4-6根一斤,平条8-14根一斤。
挑选后,加工泡制,削把晒干,装箱外运,销往全国各地。
主要作用: 1. 其中所含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2. 所含的脱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有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
3. 富含牛膝多糖有明显的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
4. 对人体因缺乏锌、锰所导致内分泌功能低下或腺体萎缩,生长缓慢、阳痿、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理变化有较好的疗效。
5. 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
6. 具有将胆囊、肾脏、膀胱、尿道的结石化解并排出体外的功能。
7. 其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兴奋子宫、抗衰老作用。
8. 利尿、解痉作用. 适宜人群: 1. 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人群。
2. 欲改善肝功能者(各类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
3. 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
4. 体内缺乏锌、锰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士。
5. 欲预防骨质疏松,骨软化,肌肉抽搐,痉挛的人士。
6. 胆、肾、膀胱、尿道结石患者。
7. 延缓衰老者。
不适宜人群:孕妇及月经过多者。
食用方法:生用可泡酒、冲饮;熟用可于炖肉、煲汤、火锅时放入。
怀牛膝种植技术一、概述1、植物分类: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
别名:对节草、山苋菜等。
因产地不同又称:川牛膝(四川)、怀牛膝(河南怀庆府)等。
以干燥根入药。
2、资源分布:主要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四川、辽宁、吉林和内蒙等省区。
现全国北方部分省区均有栽培,内蒙赤峰引种的品种主要是怀牛膝。
3、性味归经:苦、酸、平。
归肝、肾经。
4、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5、用量与注意:常用量4.5—9g。
孕妇慎用。
二、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40—120cm;根细长圆柱形,长30—100cm。
外皮土黄色,有细微皱纹,质坚略有韧性,易折断。
茎四棱形,节部膝状、膨大,对生分枝;单叶对生,叶片披针或长椭圆形;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后总梗延长,花序轴密被长柔毛,花开放后平展或下顷;小苞片针刺状,花被5片,雄蕊5个、雌蕊1个;胞果矩圆形,内含种子一粒,种子长圆形,黄褐色。
种子千粒重1.086g,带苞片2.31—1.49g;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三、生育特性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膝为深根性植物,喜温暖气候条件,适宜生长于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利于根生长;粘性板桔土壤,涝洼盐碱地不适合种植。
不耐严寒,气温降至-17℃,大多数植株受冻而死亡。
2、生产发育特性。
牛膝一年生种子称“蔓芥子”,因生育期短,质量差,发芽率仅10—20%,而且所产花用根产量降低,品质退化。
二年生种子称“打子”,发芽率和长势较好,生产中多采用二年生“打子”进行播种,一般牛膝种子在21--25℃,湿度适宜条件下播种,7—10天可出齐苗。
生长期间苗期和秋季喜充足水分,中期不宜水分过多,花期与花后均为根生长旺成盛时期,应加强管理,促根生长。
四、栽培管理(一)选地整地:牛膝适应性较强,一般性土壤均可种植,但不能选择盐碱地、重粘土地、涝洼地和土层簿的地块种植。
以土层深厚,向阳干燥,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最适(深翻、整地、作畦均按种植桔梗要求进行)。
有条件地方最好采取秋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kg,磷酸一铵8—10kg,长效碳铵在50—60kg,硫酸钾5—7kg,于深翻前,均匀铺施田面,然后深翻30—40cm,整平耙细后待来年春季播种。
(二)种植处理:播种前7—10天将种子进行风选、日晒2—3天后,并进行发芽实验,芽率达80%以上为宜,只播亩播种量2—2.5kg。
播前一天,将种子放入20C温水中侵泡12小时,捞出晾干后,按1:30倍比例拌细沙土或草木灰然后播种。
(三)适期播种:适宜播种期是牛膝栽培生产的关键。
过早,地上不生长块,根易分叉并出现木质化,而且易提早开花消耗养分,影响产量和质量。
过晚,生育期缩短,发育不良,产量降低。
赤峰牛营子地区适宜在5月下旬致6月中旬播种。
也有做翻播田种植的,但最迟不要晚于6月底。
(四)播种方法:1.条播。
行距15—20cm,沟深2—3cm,覆土厚度1.5cm左右,播后用脚轻踩一遍。
同时,对没有秋施肥田,亩施磷酸一铵8—10kg,硫酸钾5—7kg,与种子分层坏死入,先施肥覆一层土后再播种。
2.套种。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在小麦行间种植,当年可采收。
3.补种。
当党参、桔梗等药田不全时,可补种牛膝,增加当年收益。
(五)田间管理 1. 中耕松土:一般播种后7—10天可出苗,苗高2—3cm时,用手刮锄进行中耕松土,同时进行蔬苗除草。
2. 间苗定间:苗高5cm进行间定苗,拔除田间杂草。
3. 适量浇水:出苗前及苗期应保持畦面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以保持表土干松,下层土壤湿润为度,以利根向下生长。
到8月中旬以后,主根基本不在向地下生长,应适量加大灌水量,以利主根加粗,提高产量。
4. 及时追肥:牛膝生长期间追肥1—2次,以磷钾肥为主,一般前期不追肥,当植株生长25cm 高时,亩追肥磷酸一铵4—5kg,尿素10kg,磷肥二氢2—3kg。
5. 打顶促根:生产天进入8月份,对植株生长过旺田,留30—40cm高植株后,上部用镰刀割顶,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根加粗。
五、防治病虫害(一)白锈病1、病原:属真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科,白锈菌属。
2、症状: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叶片被害,叶面出现淡黄绿色斑块,相应背面长出色疱状突起,直径1—2mm,表皮破裂后散出白色有光泽粘滑性粉状物。
疱斑发生多时病叶枯黄变褐。
发生在叶柄幼芽等部位上,产生淡黄色斑点,后成白色疱斑,病茎往往肿大扭曲。
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被害组织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以后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萌发生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引起发病。
寄主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
此外,菌丝体也可在留种株上越冬,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
白锈病通常是低温高湿病害加重。
孢子囊和卵孢子萌发适温为10℃,最低为1℃,最高为20℃,在高温(25℃以上)或干旱时,孢子囊和卵孢子不能萌发。
若气温日夜温差较大,有露水凝结,有利于孢子囊的萌发侵入。
春、秋阴雨连绵的天气及排水不良田块,白锈病容易发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