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怀牛膝和川牛膝的区别

合集下载

牛膝川牛膝及其伪品的鉴别

牛膝川牛膝及其伪品的鉴别

川牛膝
遗精,泄泻,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
1.止血作用 怀牛膝能使血液粘稠度下降,血流加速,也能使动物血凝加快,可避免或缓解因血管破损 引起的内出血。 2.降血糖作用 牛膝所含的蜕皮甾酮能抑制四氧嘧啶、抗胰岛素血清所致的高血糖,促进肝内葡萄糖合成 蛋白质,促进正常人及四氧嘧啶高血糖患者肝内葡萄糖合成糖原,以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3.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 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促进胶元蛋白合成,还可以增高肝肾 蛋白质合成水平。 4.延缓衰老作用 牛膝可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具有延缓衰老功 效。另外牛膝有效成分蜕皮甾酮及牛膝煎液或醇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燥根。
川牛膝
石竹科植物狗京蔓的根。 冒充牛膝
川牛膝混伪品:
1、麻牛膝:鉴别点: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 状锥形,根较短小,长15-30厘米,稍扭曲, 多不易折断外皮灰褐色,内部色微带棕红。 味苦涩,略具麻味
根茎粗大,呈不规则的 块状,多分枝,有多数 具圆形凹陷的茎残基, 根细,丛生如马尾状, 圆柱形,表面暗灰色有 环状裂纹,断面皮部灰
.
原植物鉴别
怀牛膝 • 穗状花序 • 全为能育花 • 花被片近等大 • 牛膝属
川牛膝 花簇生,能育花1-2, 不育花退化为钩状芒刺 花被片2长3短 杯苋属
怀牛膝细长圆柱形细长,上端较 粗,下端较细,长30-60厘米, 直径0.2—1厘米,质脆易断,受 潮变软。色泽明亮,油性多。
川牛膝圆柱形(稍大)略扭 曲,头部膨大略弯曲,长 30-60厘米,直径0.5-3厘 米较粗糙,质韧不易断。
白色,易折断。
川牛膝饮片中掺 有根头部和茎的 部分
应用牛膝的注意事项
1.怀牛膝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促进子

川牛膝《全国中草药汇编》

川牛膝《全国中草药汇编》

长2-3mm,直径1-2mm,淡黄色,包裹在宿存花被内。

种子椭圆形,透镜状,长1.5-2mm,带红色,光亮。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湿潮气候。

四川省多栽培于海拔1200~2400m的高寒山区。

以1500~1800m的山区栽培为最好,根的品质、产量均高,宜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上栽培。

忌连作。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应采收3-4年生植株的种子作种。

春播3-4月;秋播9月。

主产区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

播种前用草木灰加入少量人畜粪水湿润后与种子充分混合。

穴播,按行株距各33-45cm开穴,穴要浅平,施肥后每穴撒拌灰种子一撮,约有种子10粒左右;条播行距33~40cm。

每1hm2用种量7.5-11.25kg。

田间管理出苗后,待苗高5~6cm和10cm时,各间苗1次,每穴定苗2~4株。

条播按株距10cm定苗。

第1年中耕除草3~5次,以后每年2~3次。

每年结合中耕追肥2~3次,第1、2次施人畜粪水,或腐熟油饼;第3次施人畜粪水、草木灰,也可以施氮磷钾复合肥料、尿素等,并培土根部防冻。

病虫害防治白锈病,发病初期可喷1:1:120波尔多液防治。

根结线虫病为害,防治应忌连作,选用无病地。

大猿叶虫为害,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柱形,稍弯曲,略有分枝,长25-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侧根痕,并有明显横长突起的皮孔;报上部残留木质根茎。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以条粗壮、质柔韧、分枝少、断面浅黄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皮层狭窄。

中柱大,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4-11轮,外轮维管束较小,向内渐大。

木质部有导管及纤维。

中央次生构造分成2-9股。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区别

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区别

1.土牛膝土牛膝(杜牛膝、倒扣草根、粗毛牛膝)[药物] 为植物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牛膝A.bidentata B1.野生种的根。

产于福建、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河南等地。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药化] 含皂甙(甙元为齐墩果酸)、钾盐。

[药理] (1)煎剂在人体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2)粗毛牛膝剂在动物体内能中和白喉杆菌毒素,并有预防白喉的作用。

(3)牛膝煎剂或醇提取液对醉犬、猎、兔作静脉注射,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4)牛膝煎剂静脉注身于麻醉家兔,有轻微利尿作用,腹腔注身于已用醋酸产生扭转的小鼠呈一定的止痛作用。

(5)牛膝煎剂对动物离体肠管有轻度抑制作用。

(6)牛膝煎剂和流浸膏对家兔离体子宫不论已孕、末孕都能使之收缩;对收缩无力的小鼠离体子宫则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

[药性] 苦、凉。

归肺、脾、肝、膀胱经。

[药效] 败毒抗癌、逐淤除痹,消炎利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鼻咽癌土牛膝、野麦、汉防已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3次分服。

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

同时用垂盆草捣烂。

继续煺月,可获近期痊愈。

宜于未分化癌。

食管癌土牛膝、丹参、黄芪、沙参、党参各9克,黄芩、川贝、鸡内金各6克,金银花15克,白英30克水煎3次分服,每次送去南白药2克。

可连服半年,能使症状消失,饭量增加。

(2)逐淤除痹,用于淤阻痹痛:淤阻经闭土牛膝、马鞭草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调酒服。

风湿痹痛土牛膝12克,续断、木瓜各9克水煎3次分服。

(3)消炎利尿,用于炎症尿淋:小儿肺炎鲜土牛膝500克,捣烂,加适量开水,绞取汁500毫升,隔水蒸0.5小时。

1~2岁小儿每次服15毫升;3~5岁20~35毫升,隔4~6小时1次,日2~3次,亦宜于麻疹并发肺炎、流感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尿淋涩痛土牛膝、滑石各12克,冬葵子9克水煎3次分服。

[药量] 煎剂:9~15克(鲜品倍量,鲜杆同)。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的异同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的异同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的异同作者:徐英姿王福大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怀牛膝与川牛膝临床应用的异同性,提高药效,避免混淆误用。

方法通过怀牛膝与川牛膝药物的产地、性状、功效及主治进行鉴别二者差异性与相同之处。

结果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功效中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临床具有差异性,不可代替互用。

结论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治疗中虽然功效具有相似,但在临床证候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证候区别运用。

【关键词】怀牛膝;川牛膝;异同性牛膝为多年草本苋科植物,根据产地不同牛膝包括云牛膝、怀牛膝、土牛膝、麻牛膝及川牛膝等多个品种,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以怀牛膝和川牛膝最为常用。

怀牛膝与川牛膝均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及引火下行等相似功效,但在实际辨证应用不同的证候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原则,因此,在临床应用应加以区别怀牛膝与川牛膝的异同点。

本文就怀牛膝与川牛膝的临床应用及鉴别二者异同点简要分如下。

1概述牛膝为常用中药之一,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散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

临床常应用于淤血阻滞的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及跌打伤痛;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软、痛乏无力之症;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引血下行,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目赤,阴虚火旺引起的头痛目眩,吐血等迫血妄行等病症。

性味苦、甘、酸,归肝肾经[1]。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种植外,其余主要依靠天然的动物、植物及矿物。

因此,牛膝的来源也有其道地药材产地,因而也就出现云牛膝、怀牛膝、土牛膝、麻牛膝及川牛膝等多个品种。

其中怀牛膝与川牛膝为常用药材。

依据不同的产地出现道地药材。

其中怀牛膝主要产在河南省境内;川牛膝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形成两种道地药材。

2鉴别2.1怀牛膝与川牛膝鉴别点2.1.1产地、性状怀牛膝多产于主产河南武陟、温县、博爱、孟县、沁阳等处。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引言川牛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许多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2. 作用川牛膝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 抗炎作用:川牛膝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相关症状。

- 止痛作用:川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和减轻痛觉敏感性等方式,起到止痛的作用。

- 改善血液循环:川牛膝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 抗衰老作用:川牛膝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保护细胞健康,减缓衰老速度。

3. 功能主治川牛膝在中医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关节炎川牛膝对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它可以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关节肿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肌肉劳损川牛膝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对肌肉劳损和扭伤等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减轻肌肉疼痛和肿胀,促进肌肉的修复和恢复。

3.3 血管疾病川牛膝对血管疾病如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4 骨质疏松川牛膝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它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骨骼的再生,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3.5 妇科疾病川牛膝对妇科疾病如痛经和子宫肌瘤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调节激素平衡,缓解疼痛和痉挛,改善相关的不适症状。

4. 使用方法川牛膝可以以草药剂型进行应用,一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使用: - 冲剂:将川牛膝用开水冲泡,每日饭前饭后温服。

每次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5-10g。

- 煎剂:将川牛膝加水煎煮,根据所需剂量饮服。

- 膏剂:将川牛膝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基础膏料混合均匀,外用于患部。

川牛膝功效与作用

川牛膝功效与作用

川牛膝功效与作用川牛膝是一种中药材,它来源于川牛膝科植物川牛膝。

川牛膝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血液淤滞引起的疼痛。

川牛膝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血流状态。

其次,川牛膝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川牛膝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症状。

同时,川牛膝还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由于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

此外,川牛膝还具有滋肾益肝的功效。

川牛膝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肾脏的代谢功能,增强肾脏的排毒能力,从而改善肾脏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与肾脏相关的疾病。

同时,它还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肝脏损害,并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此外,川牛膝还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它可以温补肾阳,驱散身体的寒气,改善体内寒湿引起的痛风、风湿等疾病。

同时,川牛膝还具有增强体力的作用,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最后,川牛膝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在川牛膝中存在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活性,从而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延缓衰老过程。

川牛膝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代谢和再生,增强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综上所述,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肾益肝、温经散寒、抗衰老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尽管川牛膝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伤、风湿关节痛等疾病,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因此在使用川牛膝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川牛膝资料川牛膝(Cyathula oficinalis)来自于苋科,杯苋属,别名毛牛膝。

【彝药】茎枝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手足拘挛,湿热下注,淋痛血尿,阳痿失溺,癥瘕瘰疬,闭经痛经《哀牢》。

【资源志】根(川牛膝):甘、微苦,平。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尿血血淋,跌打损伤。

开头文中的川牛膝也是在昆明棋盘山遇见的植物,和昨天的绿穗苋一样,也是个苋科植物。

苋科植物的花大多不是特别惊艳,问到这小家伙的名字的时候,才发现是个常用的中药。

我们来学习关于牛膝的知识。

本草考证中药牛膝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其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据考证,历代本草所载牛膝多指怀牛膝,且自唐以后,大都以怀产者为优,明清时,始对牛膝加以怀、川区分。

现行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及权威的中药学教材中均认为:“怀牛膝偏于补肾强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化瘀”。

然而,这一观点与大部分古代文献对其功效的描述恰好相反。

怀牛膝文献考证《神农本草经》,云“牛膝,味苦。

……生川谷”。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云:“健腰膝,壮筋脉……主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唐代《药性论》云:“治阴痰,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云:“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清代《得配本草》云:“怀牛膝……益肝肾之气,破癖血之症结,治筋骨疾痹,久疟,下利,淋痛,尿血并心腹诸痛,又能引火下行,并疗喉痹齿痛。

”可见牛膝(怀牛膝)主要有补肾填髓,活血,引火下行等功效。

怀牛膝医方考证在历代方书中,怀牛膝也作为常用药物出现在诸多方剂中。

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积善堂方》的七宝美髯丹,此方重用怀牛膝,取其滋肾水、益肝血、补肾壮骨、填精补髓、活血脉、既补且行之功。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区别,三个方法教你如何区别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区别,三个方法教你如何区别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区别,三个方法教你如何区别川牛膝和怀牛膝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是属于牛膝,但是怀牛膝是偏向于补肝肾强筋骨的,而川牛膝主要是活血祛瘀。

两者的长相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区别:1.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祛瘀怀牛膝又叫淮牛膝、对节草。

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其根为细长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直径在0.4--1cm之间。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略扭曲,表面可见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后则变柔软。

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以根长、肉肥、皮细、色黄白的质量为优。

川牛膝以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川牛膝又有天全川牛、甜牛膝、肉牛膝等名字,其中“天全牛膝”是因为川牛膝药材一般认为以四川天全县所产的质量最好而得名,“甜牛膝”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甜味而得名。

2.干燥的川牛膝药材因有的扭曲度大形如拐杖,所以又被称为拐牛膝,商品以“特拐”、“赛拐”、“拐膝”之名分为一二三等规格。

在商品药材中的川牛膝一般多为上粗下略细的长圆柱形,直径约0.5--3cm。

其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可见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

质较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黄棕色,其上有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点状维管束。

气微味甜。

二、川牛膝介绍中文名:川牛膝。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用法用量:5~l0g。

禁忌: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三、怀牛膝介绍说完了川牛膝,我们在了解下怀牛膝。

【中文名】怀牛膝。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苋科植物。

【药用部位】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知识必学:怀牛膝和川牛膝的区别
作者:李思博一日,张女士来药店购买川牛膝和九香虫,得知这两种饮片都有时非常高兴,说走了三、四家药店才买到。

张女士在医院看医生,医院的川牛膝量不够,医生就让她到药店购买。

川牛膝在临床不是常用的,所以有的药店不备货。

那么,川牛膝和怀牛膝有什么不同,两者不可以代替吗?一表读懂两者的区别品名怀牛膝川牛膝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

别名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性状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

质韧,不易折断。

气微,味甜。

性味归经苦、酸,平。

归肝、肾经。

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注意事
项孕妇慎用。

孕妇禁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