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综述
中药牛膝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中药牛膝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本文概述《中药牛膝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是一篇深入探讨牛膝这一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文章。
牛膝,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与丰富的化学组成使其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牛膝的化学成分,并深入分析其生物活性,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牛膝的药理作用机制,优化其临床应用,以及开发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首先综述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以及这些成分在牛膝中的分布和含量。
随后,通过文献回顾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这些化学成分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生物活性。
本文还将对牛膝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其疗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牛膝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为深入理解其药理作用,优化临床应用,以及开发新型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用的牛膝样品采自中国多个地区的自然生长环境,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地理和生态多样性。
所有样品均经过专业鉴定师的鉴定,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采集后的样品经过干燥、粉碎处理,以备后续化学实验使用。
实验中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级别,购自国内外知名化学试剂供应商。
这些试剂包括有机溶剂、提取剂、纯化剂等,用于提取、分离和纯化牛膝中的化学成分。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与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波谱仪等。
这些设备用于分析牛膝中的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如索氏提取、回流提取等)从牛膝样品中提取化学成分。
根据化学成分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分离技术(如柱层析、薄层层析、制备液相色谱等)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仪器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牛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 A BS 体外对艾氏腹 水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逐渐增强, 体内对小鼠 S180 腹水型及 肝瘤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 56 0% 和 46 2% ( P < 0 01) 。提示 A BS 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1 5 抗炎和镇痛作用
1 4 抗肿瘤作用 唐黎明等 [1 ] 报道, A BPS 50~ 100 m g kg - 1 ip 能显著提
高 S 180 荷瘤小鼠 LA K 细胞 活性。A BP S 50~ 800 g mL - 1 体外对 S 180 细胞无直接的胞毒作用, 但能增强 M ∀对 S 180 的 杀伤作用。向道斌 [13]对 S180 细胞膜成分的研究表明, A BP S 与 细胞接触 24 h, 引起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由 ( 69 63 1 87) g m L - 1 蛋白显著升高到 ( 76 315 81) g mg - 1 蛋白, 但对细 胞膜胆固醇含量、膜流动性无影响。王一飞等 [13]从牛膝中分离
董琦等 [22] 研究了怀牛膝水煎剂对 2 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 p 75 基因 mR NA 表达的影响。随机选取以不同剂量怀牛膝 水 煎剂 ig 的 2 型糖尿病大鼠每组 10 只, 以生理盐水 ig 的 2 型糖 尿病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各 10 只 , 用 RT - P CR 法 测定脑 组织 p75 基因 mRN A 的表达。结果表明, 2 型糖尿病大鼠脑组 织 p75 基因 mRN A 的表达上调, 服用怀牛膝水煎剂的 2 型糖 尿病大鼠脑组织 p75 基因 m RN A 的表达下降。提示怀 牛膝水 煎剂能降低 2 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 p75 基因 mRN A 的表达。
川牛膝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川牛膝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川牛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川牛膝植物的根茎干燥后制成的,常被用于中医中药的制剂中。
川牛膝具有多种药用成分,其中包括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和萜类物质等。
黄酮类物质是川牛膝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起到保护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此外,黄酮类物质还具有抗肿瘤和抗血栓等药理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川牛膝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也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之一。
生物碱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川牛膝中的生物碱类物质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此外,川牛膝中的多糖和萜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而萜类物质则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川牛膝具有多种药用成分,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川牛膝的药理作用。
川牛膝能够应用于多个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炎、风湿病、恶性肿瘤等。
对于川牛膝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还有望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川牛膝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引言部分为本文的开端,对川牛膝成分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川牛膝成分的背景和相关研究现状,引出文章的研究重点。
接着,我们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即探索川牛膝成分的组成和功效。
最后,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正文的各个要点和结论部分的内容。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分为三个要点进行阐述。
牛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牛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牛膝,又名风茅、地风茅,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牛膝主要含有牛膝素、茅膏宾、茅腺甙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牛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药理作用1. 活血化瘀作用:牛膝所含的牛膝素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和微循环,增加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这使得牛膝广泛应用于治疗瘀血和淤血相关的疾病,如血栓形成、血栓性疾病、血淤、瘀斑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2. 抗氧化作用: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3. 抗炎作用: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牛膝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 镇痛作用:牛膝中的成分能够抑制神经传导,减轻神经痛和痛觉敏感,从而具有镇痛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骨骼疼痛等。
5. 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牛膝中的成分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加快组织再生,增加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具有良好的创伤修复作用。
这使得牛膝在创伤和手术后的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临床应用1. 风湿性关节炎:牛膝具有活血化瘀和祛风除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2. 肌肉骨骼疼痛:牛膝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疼痛,如肌肉扭伤、肌肉痉挛、腰背痛等。
其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创伤和手术后的康复:牛膝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常用于创伤和手术后的康复期。
其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快创伤修复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血栓性疾病: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如静脉血栓栓塞、冠心病、脑血栓等。
5. 瘀血症状:牛膝可以消散瘀血,改善微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瘀血性疼痛、瘀斑、淤血等。
牛膝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牛膝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牛膝简介牛膝,学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苋科牛膝属。
牛膝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牛膝的根部富含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牛膝的成分牛膝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龙胆苦酮、甾体化合物、皂苷、多糖、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赋予牛膝多种药理作用。
3. 牛膝的作用与功能牛膝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
其主要作用和功能包括:3.1 补肝肾牛膝具有补肝肾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肾虚引起的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2 活血化瘀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
3.3 利水通淋牛膝可以利水通淋,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牛膝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等疾病。
3.4 强筋壮骨牛膝可以强筋壮骨,有助于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病症。
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生与再生,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3.5 其他功效除了以上作用与功能,牛膝还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在中医药领域,牛膝还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风湿病、消肿等症状。
4. 牛膝的主治疾病牛膝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用于治疗以下疾病:•肾虚引起的腰腿痛、头晕耳鸣等症状;•阴虚引起的视力模糊、夜盲症状;•水肿、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等;•风湿病、消肿等。
5. 使用牛膝的注意事项使用牛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使用过量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应遵医嘱用药;•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对牛膝过敏者禁用。
6. 牛膝的药用制剂牛膝可以制成多种药用制剂,常见的有:•牛膝酒:用牛膝、黄酒浸泡制成的酒剂,具有活血化瘀、补肝肾等功能;•牛膝胶囊:将牛膝粉末放入胶囊中制成的制剂,方便服用;•牛膝口服液:将牛膝提取液与其他草药提取液配制成的口服液剂,方便吸收。
简述牛膝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简述牛膝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牛膝,学名椴树(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为菊科植物牛膝根的干燥根。
牛膝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牛膝具有祛风活血、补肝益肾、强筋壮骨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等疾病。
一、牛膝的功效1. 祛风活血:牛膝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能够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风湿性疼痛。
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炎、风湿痹痛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2. 补肝益肾:牛膝具有滋补肝肾,强健筋骨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等症状。
3. 强筋壮骨:牛膝中含有多种对骨骼生长、修护有益的成分,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及修复的作用。
对于骨质疏松、骨折后的骨骼恢复、骨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利尿通淋: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促进尿液的排出,改善肾功能,减轻水肿症状。
二、牛膝的临床应用1. 风湿性关节炎:牛膝具有祛风活血的功效,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常与其他具有活血祛风作用的中药配伍应用,如川芎、防风、红花等,能够提高疗效。
2. 腰膝酸软:牛膝有补肝益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等症状。
常与补益肝肾的中药配伍应用,如五味子、枸杞子、淫羊藿等,能够加强强肾脏功能,缓解症状。
3. 骨关节疾病:牛膝中含有对骨骼生长、修护有益的成分,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折后骨骼修复、骨关节炎等疾病。
常与具有滋补强健骨骼的中药配伍应用,如淫羊藿、桑螵蛸、五味子等,能够加强骨骼的修复功能。
4. 尿路感染和水肿: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频、尿急等疾病。
对于由于肾脏功能不足引起的水肿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牛膝多以煎剂、丸剂、浸膏剂、酒剂等形式应用于临床,也可作为药物外用制剂,如膏剂、贴剂等。
在使用牛膝时应注意控制剂量,遵医嘱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以及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牛膝。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与用量1. 牛膝的药性牛膝是一种由牛膝根和根茎入药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性。
主要药性包括: -苦味:牛膝具有明显的苦味,入药后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 寒性:牛膝性寒,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略带毒性:牛膝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毒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牛膝的功能主治牛膝作为一种中药材,有多种功能主治。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牛膝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人体内部的热毒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热毒症状。
- 凉血止血:牛膝性寒,可以凉血止血,对于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活血止痛:牛膝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堵塞引起的疼痛。
- 祛风除湿:牛膝可以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 牛膝的用量牛膝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量范围供参考: - 常规用量:一般每次煎服15克至30克。
- 急性用量:对于急性热毒症状,可酌情加大用量,每次煎服30克至60克。
- 减量用量:对于体虚或儿童患者,可适当减少用量,每次煎服10克至15克。
注意事项: 1. 用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用量。
2. 牛膝有一定的毒性,严禁超量使用。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用牛膝。
4.使用牛膝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式。
4. 总结牛膝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能主治。
在使用牛膝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确定用量,同时注意相关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文,您对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有了一定的了解。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牛膝与川牛膝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牛膝与川牛膝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又名:土牛膝(野生品)、山牛膝、山苋菜、牛克膝、牛盖膝、牛磕膝、牛髁膝、白牛膝、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怀牛膝、鸡胶骨、淮牛膝、接骨丹、中胳膝盖、牛盖膝头、野牛克膝。
原植物牛膝除东北外,全国普遍分布,在有些省区则为大量栽培。
河南产的怀牛膝,品质最佳。
本品药材性状: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的突起。
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本品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中医临床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症,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膝有蛋白质同化作用,以及兴奋子宫,镇痛,降压,抑制心脏,抗生育,抗炎,抗病毒活性作用,对肠管、对免疫功能、对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有影响等。
其它药用部位:牛膝叶,7~8月份采,用于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又名:牛膝、大牛膝、毛牛膝、龙牛膝、白牛膝、肉牛膝、拐牛膝、家牛膝、都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米心牛膝、甜川牛膝。
原植物川牛膝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野生或栽培,主产四川。
本品药材性状:呈近圆柱形,微弯曲,向下略细或由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本品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对牛膝的研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牛膝;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e bidentataB)的干燥根,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被收载入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具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功效,临床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及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等症[1]。
近年来,对牛膝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牛膝主要化学成分1.1皂苷类化合物(Saponins)牛膝中含有多种皂苷类成分,其中以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为主[2]。
牛膝中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大多具有1~4个糖残基联接在齐墩果酸的C-3或/和C-28位,形成单糖链或双糖链,糖链由1~2个单糖残基组成,主要为葡萄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
三萜皂苷是牛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3]。
王广树[4]等人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分离鉴定了2个酸性皂苷,结构分别为3-O-(3″-羧甲氧基-3-氧丙酮酸-3′-缩醛-4′-半缩酮)-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牛膝皂苷Ⅲ,achyranthosideⅢ,1)和齐墩果酸3-O-(3″-羧甲氧基-3-氧丙酮酸-3′-缩醛-4′-半缩酮)-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牛膝皂苷Ⅳ,achyranthosideⅣ,2),两者均为首次从牛膝中得到。
图1:牛膝皂苷的结构式1.2 甾酮类化合物(Phytosterone)根据报道,牛膝里有蜕皮甾酮: 2β, 3β, 5β, 14α, 20β,22α, 25-七羟基-7-烯-胆甾-6-酮(polypodine B);2β, 3β,14α, 20β, 22α, 25-六羟基-7-烯-胆甾-6-酮(β-蜕皮甾酮);2β, 3β, 20β, 22α, 25-五羟基-8, 14-二烯-胆甾-6-酮;25-R-牛膝甾酮(25-R-inokosterone)、25 -S-牛膝甾酮(25 -S- inokos-terone) [5]等。
1.3 多糖类化合物(Polysaccharide)牛膝多糖为禾本科型果聚糖,化学组成中主要有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3种单糖组分。
元素分析结果不含N、P和S等杂元素,表明无氨基糖、多肽、磷脂和硫酸酯等。
单糖组分分析表明牛膝多糖由果糖∶葡萄糖(8∶1)组成,其分子量为1 400 D,而且该多糖为均一成分。
牛膝多糖是由不同聚合度的六碳糖组成,含有4~21糖;糖链中既含有1, 2-连接的果糖残基和2, 6-连接的果糖残基,又含有分支[6]。
牛膝中水溶性寡聚糖AbS,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
图2:Abs的结构式1.4 多肽类化合物(Polypeptides)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从牛膝浸出液中分离提取出一种活性成分—牛膝多肽,发现ABPP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均有保护作用[7]。
1.5 黄酮类(Flavonoid)和生物碱类(Alkaloids)Nicolovstefan[27]等人应用2一D纸色谱方法从牛膝中提取分离得到了五种酚性化合物,其中利用柱层析和制备纸层析方法得到了其中四种纯净的化合物。
通过与标准品比较、在甲醇以及其他诊断试剂中进行UV测定,确定了这四种为普类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一3一O一芸香糖苷、槲皮素一3一O一葡萄糖普、山奈酚一3一O一葡萄糖苷。
RatraP~inde[28]等人,首次分别对怀牛膝和土牛膝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分析。
在这之后,Bisht[29]等人从牛膝中进一步分离得到了生物碱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
2 牛膝的药理作用2.1血液系统的作用吴国学[8]等人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乙醇含量酒炮制牛膝饮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得出牛膝各样品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张再云等[9]认为常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牛膝与其他益气活血通络药组成中药方,治疗脑卒中,可加快血肿吸收和血栓溶解,减轻脑水肿,并能促进血肿周围组织开放或建立侧支循环,从而改善大脑组织供血,改善恢复脑细胞功能,尤其在“水肿期”后重用牛膝,减轻脑水肿,对促进脑细胞的恢复,减轻后遗症。
2.2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任心慈[10]等人通过实验,说明牛膝总皂苷可升高骨质疏松大鼠血钙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尿中羟脯氨酸水平。
证明牛膝总皂苷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
于大永[25]等人,以牛膝中三萜皂苷进行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实验显示,考察的7个三萜皂苷类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其中竹节参苷IVa 和木鳖子皂苷Ib抑制作用最强,且其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
牛膝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提示其可能作为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2.3 对心血管的作用王丽君[11]等人,通过实验测定牛膝总皂苷对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sp) 卒中后血压、存活时间及平均寿命、神经症状、脑系数的影响,说明牛膝总皂苷可降低SHRsp 大鼠血压,改善SHRsp 脑卒中后的神经症状,延长卒中后存活时间,降低脑系数,降低脑卒中后大鼠死亡率,保护海马区神经元。
得出牛膝总皂苷对实验性SHRsp 脑卒中有一定治疗作用的结论,证明三萜皂苷可能是其降压活性成分。
邹小明[12]等人,探讨怀牛膝总皂苷(AB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阐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采用ox-LDL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方法,采用MTT法测定VSMC增殖,采用伤口愈合法测定VSMC迁移能力,观察ABS对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结果ox-LDL 浓度为30mg/L促进VSMC增殖最强;ABS(50、100、150mg/L)显著抑制ox-LDL 诱导的VSMC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ABS(20mg/L)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VSMC迁移。
说明其具有抑制血管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作用。
2.4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李凯[13]等人,通过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研究不同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影响,发现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受抑制,中、高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尤以高剂量明显,猜测可能与怀牛膝本身能增强免疫功能及改善中枢神经免疫调控障碍等有关。
孙丽莎[14]等人,研究牛膝多糖与锌单用及合用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条件下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增殖分化和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体内实验证实其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效应,探讨其发生机制。
结果,牛膝多糖和锌单用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小鼠骨髓源性DC的分化、成熟及表面标记CD86、CD11a 的表达,增强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能够使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质量增加,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存在明显量效关系;中剂量为正性效应,高剂量为负性效应;但牛膝多糖和锌合用并不协同增强效应。
牛膝多糖和锌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刺激DC的分化成熟,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进而起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
崔维[15]等人,研究牛膝饮片及其有效成分牛膝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二者作用的一致性。
牛膝饮片、牛膝多糖均能提高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胸腺、脾脏质量、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溶血斑形成,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与模型组相比,两者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各免疫指数,且差异显著( P<0. 01或P<0. 05) ;在本实验用药剂量下( 牛膝饮片20 g·kg-1,牛膝多糖0.5g·kg-1)两者作用强度相当。
牛膝多糖是牛膝中增强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
Xiaotong Zhu[16]等人,通过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做模型,研究牛膝多糖(APBS)能否调节宿主对疟疾的免疫以及提高治疗疟疾的效果,证实牛膝多糖可以提高Th1免疫细胞对疟疾扩散的控制力,并且可以延长感染疟疾的大鼠的存活时间。
Yuntian Shen[17]等人,通过提取牛膝多肽(ABPS)的有效成分ABPP-E4,研究ABPP-E4潜在的治疗作用,经过实验得出结论,表明ABPP-E4可能通过运用对抗除去免疫血清,诱导神经元的细胞凋亡,调节SH-SY5Y细胞中PI3K/Akt/Gsk3b 通路。
Yaxuan Zou[18]等人,研究精制的牛膝多糖(ABP)对成熟的鼠树突细胞(DCs)的表型和功能的调节,发现牛膝多糖(ABP)通过增加CD86,CD40和MHC II的表达诱导表型成熟的显示,功能实验显示对树突细胞(DCs)中的酰基载体蛋白的下调作用,牛膝多糖(ABP)促进IL-12的产生。
这些实验说明牛膝多糖(ABP)对成熟的鼠树突细胞(DCs)有正向调节作用。
Jinyang Lin[19]等人,通过研究牛膝多糖(ABPS)在高强度运动后的鼠肝组织中对Bcl-2基因(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和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影响。
结果证实,Bcl-2基因(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和相关蛋白bax联合起来调节运动诱发的肝细胞凋亡。
给鼠灌服牛膝多糖(ABPS)可以抑制高强度运动后的肝细胞凋亡。
2.5 抗骨质疏松作用目前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主要以抑制骨吸收为主,牛膝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Cui-Cui He[20]等人,已知中药牛膝根有效抑制甲状腺旁素(PTH)引起的骨再吸收减少,通过实验证实正丁醇提取的牛膝根提取物,可有效抑制骨质疏松大鼠的骨流失,还极有可能作为一个治疗骨质疏松的选择性的工具。
李建新[21]等发现牛膝醇提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具有骨吸收亢进抑制作用,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并以齐墩果酸的葡萄糖酸苷活性最强;其中正丁醇部位对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的骨密度降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未见雌激素样副作用。
2.6 引经作用引经,又称“引经报使”,是方剂组成原则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使”的范畴。
引经药是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与疾病有关的某一经脉,而起“向导”作用的药物[22]。
牛膝药性沉降,既善引火引血下行,又能引诸药下行于人体下半身,以治疗下半身的疾患[23]。
有学者研究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
结果: 牛膝能够引导三妙丸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靶组织分布,并与其药效作用相吻合。
其促进小檗碱组织分布的作用和其活血作用可能有一定关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