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织物管理现状与对策
医用纺织品应用现状及进展

医用纺织品应用现状及进展引言:医用纺织品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医用纺织品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医用纺织品应用现状及进展的探讨,全面了解医用纺织品的应用范围、创新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医用纺织品的应用范围1.手术室纺织品手术室纺织品是指在手术室中使用的各种纺织品制品,包括手术衣、手术巾、手术台布等。
这些纺织品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特殊性能,如抗菌、防水、耐磨等,以保证手术期间的无菌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医用敷料医用敷料是一种常用于创面覆盖的纺织品制品,广泛应用于伤口处理、手术缝合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医用敷料的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和增强,如抗菌敷料、吸水性敷料等,为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护理纺织品护理纺织品是指用于护理患者的纺织品制品,包括病床罩、床单、拖鞋等。
这些纺织品需要具备柔软、透气、舒适等特点,以提供患者良好的舒适感和保护。
二、医用纺织品的创新技术1.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进行改性和处理的一种技术。
在医用纺织品的应用中,纳米技术可以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防水性能等。
例如,采用纳米银处理的医用纺织品具有强效的抗菌能力,能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2.智能纺织品智能纺织品是指采用传感器、电子元件等技术集成于纺织品中,可以实现对人体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和调控的纺织品。
通过智能纺织品,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三、医用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趋势1.功能化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用纺织品的功能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的医用纺织品将会具备越来越多的功能特性,如抗菌、防臭、调湿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个性化个性化医疗是未来医疗的发展趋势之一,医用纺织品也不例外。
未来,医用纺织品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定制,以提供更贴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和治疗。
医疗机构自身在医用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自身在医用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言医用织物在医疗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手术衣、护士服、床上用品等。
然而,由于医用织物管理的不足,医疗机构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医疗机构自身在医用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现状。
问题一:医用织物的清洁与消毒不规范医用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及其他物品密切接触,因此清洁和消毒是确保其安全性和卫生的关键。
然而,许多医疗机构在医用织物的清洁和消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清洁不彻底: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用织物的清洁过程中存在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导致织物上残留细菌和病原体,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消毒不规范:另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用织物的消毒过程中存在消毒不规范的问题,例如使用不合适的消毒剂或不正确的消毒时间,无法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医用织物清洁与消毒不规范的问题,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指定专人负责织物清洁与消毒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2.确保清洁和消毒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例如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清洁与消毒。
3.定期检查和评估医用织物清洁和消毒的效果,并进行改进。
问题二:医用织物的维护和保养不当医用织物的维护和保养不当也是医疗机构在医用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不合理的保养方法: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用织物的维护和保养方面存在问题,例如使用过热的水或强酸碱性洗涤剂,导致织物损坏和变形。
•无规范的维护流程:另一些医疗机构缺乏规范的维护流程,导致织物保养不及时或不足,影响织物的使用寿命和卫生。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医用织物维护和保养不当的问题,医疗机构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建立织物维护和保养的标准操作流程,并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2.使用合适的洗涤剂和保养产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或强酸碱性物质。
3.定期进行织物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损坏的织物,并确保织物的清洁和卫生。
问题三:医用织物的库存管理不当医用织物的库存管理不当也是医疗机构在医用织物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4-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与WS_T 508-2016标准解读

二、国外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基于对从业人员职业安全保护,美国是最早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 面立法的国家,早在1970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 就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为加强行业管理,2005年美国 专门成立了独立的医疗卫生洗涤鉴定资格委员会(HLAC),全美 所有洗衣服务商在承接医院、疗养院和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的洗衣服 务时必须接受HLAC的鉴定、监管和授权。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早在2002年9月就发布了EN14065:2002 《纺织品-经洗涤处理的纺织品-生物污染控制体系》(textileslaundry processed textiles-bio-contamination control system)。 该标准已于2002年11月在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20 个CEN成员国强制执行。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方面的先进管理 理念与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培训班
案例一
2003年台湾洗衣工感染SARS病故事件:
医院被诉讼判赔偿748万元(新台币)。 2003年4月,在台湾地区曾发生了一起医院洗衣房工作人
员感染SARS的事件,导致2名洗衣工感染,其中1例死亡。
2010年美国CDC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案例二
某医院发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重复使用织物被 确定为是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美国. CDC Investigates Hospital Textile Connection to Infection Outbreak,2010 )
香港玛丽医院致命感染源确定 洗衣场所毛霉菌超标75倍……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培训班
医疗卫生纺织品

功能性复合纤维
通过共混、共聚、复合纺丝等技术, 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根纤维上,实现 多功能协同作用。
高性能纤维
如芳纶、聚酰亚胺等,具有高强度、 高模量、耐高温等特性,用于制作防 护服、手术衣等。
抗菌抗病毒处理技术
医疗卫生纺织品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医疗卫生纺织品概述 • 医疗卫生纺织品材料与技术 • 医疗卫生纺织品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纺织品标准与监管 • 医疗卫生纺织品产业发展趋势 • 医疗卫生纺织品挑战与对策
01 医疗卫生纺织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卫生纺织品是指用于医疗、 卫生、保健等领域的纺织制品, 具有防护、隔离、吸收、透气等 功能。
国际贸易壁垒影响分析
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 抬头,医疗卫生纺织品出口面 临挑战。
部分国家和地区设立贸易壁垒 ,限制医疗卫生纺织品进口。
国际贸易规则变化可能带来合 规风险和市场准入问题。
应对策略建议
01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 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 竞争力。
02
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 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 库存风险。
01
02
03
抗菌剂添加技术
将抗菌剂添加到纤维或织 物中,赋予其抗菌性能, 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和传播 。
抗病毒涂层技术
在织物表面涂覆抗病毒涂 层,通过破坏病毒结构或 阻断病毒传播途径达到抗 病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技术
利用紫外线对织物进行消 毒处理,杀灭细菌和病毒 ,保障医疗卫生纺织品的 安全性。
舒适性改善技术
03
院感医用织物送洗不及时的整改措施

院感医用织物送洗不及时的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院感医用织物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各类医疗用品,如手术衣、手术巾、床单、被套等。
这些医用织物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再次使用时不会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医用织物无法及时送往洗涤中心进行清洗和消毒,这就可能导致院感传播的风险增加。
二、问题分析1. 为什么会出现送洗不及时的情况?(1)人员不足:医院的清洁工作通常由专门的清洁人员负责,但是如果人手不足,则难以保证每天都能将所有的医用织物送往洗涤中心。
(2)设备故障:有些医院可能存在设备老化或者故障等问题,导致无法及时将所有的医用织物送往洗涤中心。
(3)管理不当:有些医院可能存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例如没有建立完善的清洁管理制度或者未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
2. 送洗不及时的风险有哪些?(1)交叉感染:如果医用织物未能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则可能存在传播病原体的风险,从而导致交叉感染。
(2)患者安全:如果医用织物未能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整改措施为了解决院感医用织物送洗不及时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人员管理(1)增加清洁人员数量: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洁人员数量,以确保每天都能将所有的医用织物送往洗涤中心。
(2)建立岗位责任制:医院应该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员在清洁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3)加强培训:医院应该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2. 提升设备管理水平(1)更新设备: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设备,避免出现设备老化或者故障等问题。
(2)定期检修设备:医院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建立监测系统:医院应该建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3.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1)建立清洁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清洁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和标准,并严格执行。
医用织物清洗消毒方法及管理要求

医用织物清洗消毒方法及管理要求一、医用织物洗涤现状(一)医用织物相关感染事件2003年,中国台湾地区某医院一名洗衣工感染SARS,由于未分区工作,成为引发院内集体感染的超级传播者,导致2人感染,其中1人死亡。
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研究表明,某医院发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医用织物被确定为是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2015年中国香港玛丽医院医院感染事件:6名患者被毛霉菌感染,其中2名患者死亡。
(二)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美国是最早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面立法的国家,早在1970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就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
2005年美国还专门成立了独立的医疗卫生洗涤鉴定资格委员会(HLAC),全美所有洗衣服务商在承接医院、疗养院和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的洗衣服务时必须接受HLAC的鉴定、监管和授权。
其运营与管理均受控于美国OSHA、CDC、HLAC、纺织租赁服务协会(TRSA)分别发布的《医疗保健机构洗衣指南》、《医疗保健机构处理可重复使用织物的评审认证标准》、《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可重复使用织物处理的卫生清洁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于2002年9月发布了《纺织品——经洗涤处理的纺织品——生物污染控制体系》,该标准是目前全球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标准,于2002年11月正式在英国、德国、法国等20个CEN成员国强制执行。
法国:医用织物在进入商品化流通之前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安全风险分析、细菌感染分析、产品洗涤等性能控制体系。
德国:拥有特殊的RAL质量认证标志,全德所有医用织物洗涤行业的企业都自愿遵循、达到RAL-GZ992/2(医疗用纺织品护理质量认证)标准,德国是最早开始对公用织物洗涤质量实施认证的国家。
英国:1995年颁布《医院已用衣物及感染衣物洗涤指南》,2012年又发布了《健康与社会保健的织物清洁消毒:管理和规定手册》。
医用织物管理制度

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医用织物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医用织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手术室以及其他医疗环境,它们直接与患者接触,因此必须严格管理以确保其洁净度和安全性。
本文将讨论医用织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制度的方法。
一、医用织物的分类及特点医用织物按用途可分为护理用织物和手术用织物。
护理用织物包括床单、床罩、手术衣等,而手术用织物则包括手术巾、手术被等。
两者在材质和功能上有所不同,但对于管理制度的要求却是相似的。
医用织物的特点是必须具备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具备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
另外,医用织物还要求易于清洁和消毒,以保证医患安全。
二、医用织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患者安全:医用织物直接接触患者,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织物上的残留会导致交叉感染。
严格管理医用织物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这种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2.规范操作流程:医用织物的使用、清洁和消毒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
建立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小化人为错误的发生。
3.提高资源利用率:医用织物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其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三、医用织物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制定织物管理政策: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医用织物管理政策,明确医用织物的采购、使用、清洁、消毒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2.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对每种类型的医用织物建立档案,记录织物的来源、用途、购买日期、清洁消毒记录等信息,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3.采购优质医用织物: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购医用织物,确保其质量达到国家要求,提高织物的抗菌性和耐用性。
4.实施定期清洁消毒:医用织物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保持其洁净度。
清洁和消毒的具体方法应根据织物的材质和用途来确定,并严格执行。
5.制定医用织物更替计划:医用织物的使用寿命有限,应根据其性能和使用情况制定更替计划,定期更换老化或已损坏的织物,确保其安全可靠。
保质、保量、按时收送医用织物的保障措施及方案

保质、保量、按时收送医用织物的保障措施及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织物在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保证医用织物的质量、数量和按时收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及方案,确保医用织物的供应质量和及时性。
一、质量保障措施1. 严格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医用织物的检验检测制度,对每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对发现问题的产品要及时处置,确保不会流入市场。
2. 强化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查制度,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进行严格审查。
同时签订供货合同,约定产品质量标准和交货期限。
3. 加强生产管理。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对生产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二、数量保障措施1. 建立库存管理制度。
根据市场需求和历史销售数据,制定库存计划,合理控制库存数量。
同时实行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库存产品质量。
2. 建立备货制度。
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提前预定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产品供应及时。
3. 加强生产计划管理。
制定全面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同时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
三、按时收送保障措施1. 建立配送管理制度。
制定订单配送计划,确保按时交货。
同时要建立追踪系统,跟踪订单的配送过程,及时解决运输问题。
2. 加强仓储管理。
建立严格的产品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按时送达客户。
3. 建立客户沟通机制。
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变化,保持与客户的良好沟通,确保产品按时送达客户,并且满足客户需求。
综上所述,保证医用织物的质量、数量和按时收送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保障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32
洗涤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杀虫
• 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洗涤设备后,应立即选用有 效消毒剂对其设备舱门及附近区域进行擦拭消毒, 消毒方法参照WS/T 367执行;使用水溶性包装 袋时可不作消毒处理。
• 感染性织物若选择冷洗涤方式洗涤,工作完毕后, 应对其设备采取高温热洗涤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温度75℃,时间≥30 min或消毒温度80℃, 时间≥10 min 。
33
洗涤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杀虫
•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污染区的地面与台面采用 有效消毒剂进行拖洗/擦拭;清洁区的地面、台 面、墙面应每天保洁。
• 当发现有疥疮患者使用过医用织物或医用织物 上有螨、虱、蚤等体外寄生虫时,除对其医用 织物采用煮沸或蒸汽( 100℃,时间≥15 min)等方 法杀灭外,应对污染环境及时选用拟除虫菊酯、 氨基甲酸酯或有机磷类杀虫剂,采取喷雾方法 进行杀虫。
• 布巾、地巾宜单独洗涤、 消毒。
26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感染性织物洗涤消
毒
• 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 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 法;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 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 处理。
•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 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 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 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以 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 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应 先消毒后洗涤。
建筑布局----办公区域和工作区域
• 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 不交叉、不逆行。
• 分别设有污染区和清洁 区,两区之间应有完全 隔离屏障。
• 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 织物接收与发放的专用 通道,更衣(缓冲)间 。
• 污染区应安装空气消毒 设施。
• 清洁区有防蝇、防鼠等 有害生物防制设施。
严防二次污染
15
建筑布局----工作区域
怀疑暴发 工作需要
40
医院管理----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 资料应建档备查,及时更新。 • 包含资料:
院感相关管理制度 风险责任协议书 微生物监测报告 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的有效证明 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收集、交接时的 记录单据。
2007年国家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联合出台了《洗染业管理办法》(商务部2007年5号 令),同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洗衣师国 家职业标准》(劳社厅发〔2008〕1号)。
国家商务部发布的SB/T 10624-2011《洗染业服务经 营规范》和SB/T 10989-2013《衣物洗涤质量要求》。
• 应明确负责洗衣房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制定洗 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各项规 章制度。
• 应有专人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 岗前培 训:掌握洗涤、消毒技能;了解洗涤和烘干等相 关设备、设施及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基础知识; 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等。
• 人员防护要求: 在污染区应遵循“标准预防” 的原则,穿戴工作服(包括衣裤)、帽、口罩、手 套、防水围裙和胶鞋。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穿戴的 个人防护用品不应交叉使用。
• 污染废物及污水按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处置 。
34
管理对策
一、管理组织、规章制度和人员管理 二、医用织物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 建筑布局要求 •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 • 洗涤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杀虫 • 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与监测 三、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四、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监管
管理对策----管理组织、规章制度和人员管理
数据来源: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年第33卷第3期
中国五省市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现状调查(3)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数据来源:《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年第33卷第3期
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
10
新京报记者对江西南昌市两家医疗 布草洗涤企业卧底调查爆光
新京报记者调查曝光
21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运送
• 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和 清洁织物的专用运输工 具(车辆和容器),不 应交叉使用。
• 标识明确。 • 采取封闭方式运送。 • 专用运送感染性织物的
工具用后应一用一清洗 消毒。
22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洗涤消毒
23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洗涤消毒
• 洗涤企业仅将衣物按照医院不同分开,而不分科 室,不分洗衣设备,出现混洗情况。
• 未经规范高温洗涤消毒程序。缩短洗涤时间,医 疗布草的洗涤一般在5分钟左右,加上烘干、折叠 的时间,一张布草洗涤时间不超过10分钟。
• 一些带血的纱布及用过的输液管等医疗废物,有 时也被混进洗衣机,跟布草一起混洗。
• 在洗涤、甩干、烘干、熨烫折叠四个流程中,所 有布草均被杂乱堆放在地面。
16
建筑布局----隔离屏障
• 完全隔离屏障 洗衣房 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 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 隔断,除分别开设通道 门供人员进出和物品由 污到洁运送外,两区之 间空气不能对流。
• 部分隔离屏障 在医用 织物洗涤消毒作业场所 清洁区内设置的半封闭 式隔断,其高度与宽度 适应操作需要,空间空 气可以对流。
经洗涤消毒等处理后, 外观洁净、干燥的医用织物。
20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分类收集
• 对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 物进行分类收集。确认 的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 床边密闭收集,不分拣 。
• 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 袋(箱)宜为橘红色,有 “感染性织物”标识。
• 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 包装袋应扎带封口,包 装箱(桶)应加盖密闭。
• 医管局就事件成立的专 家小组8月6日公布调查 结果,确定深湾洗衣场 为毛霉菌源头,抽取 195个样本进行化验, 当中61%(即119个)样 本检出毛霉菌。超标50 -75倍!
一、我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1、我国织物洗涤行业管理
我国织物洗涤行业管理隶属于国家商务部(MOFCOM )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近30多年来,全国各地大多数 城市相继建立有洗染行业协会(ALD)组织60余家。
27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感染性织物预洗消毒
病原体
消毒方法
作用 时间
一、细菌繁殖体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
10mi
100mg/L~250mg/L的 n
二氧化氯消毒剂
气性坏疽
经血传播病原
体
突发不明原因 二、传染病的病原
体 分枝杆菌
2000mg/L~5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
某医院发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重复使用织物被确定为 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United States. CDC Investigates Hospital Textile Connection to Infection Outbreak,2010 )
案例三: 2015年香港玛丽医院有5名病人发生感染, 其中2名死亡。致命感染源确定是洗衣场所毛霉菌
36
6
2019/3/14
管理对策----医院管理规章制度
•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 • 分类收集、洗涤消毒、运送管理制度 • 清洁织物储存管理 • 资料管理与保存制度 • 设备与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 卫生质量监测检查制度 • 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及培训制度 • 职业防护制度 • 医用织物交接与质量验收制度 • 停水停电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装载量:不应超过洗涤设备最大洗涤量的90 %。 • 水温、洗涤时间 • 消毒剂浓度、洗涤消毒时间
• 预洗(+消毒):低温度<40℃
• 主洗可分为 热洗涤(70℃~90℃) 冷洗涤(40℃~60℃)
24
4
2019/3/14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洗涤消毒
• 应遵循先洗涤后消毒原则。 • 宜选择热洗涤方法。选择热
2
2019/3/14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本标准包括八个章节和两个附录,规定了以下内容: 1、术语和定义。 2、管理要求。 3、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 4、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 5、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6、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7、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与《规范》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8、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供参考执行。
17
建筑布局----织物周转库房
• 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 的医院所设置的。
• 接收使用后医用织物。暂 存时间不应超过48h。
• 发放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 • 洁污分开,不交叉。 • 标识明确。 • 清洁织物存放架或柜应距
地面高度20cm~25cm, 离墙5cm~l0cm,距天花 板≥50cm。
18
2019/3/14
医用织物管理现状与对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林红燕
1
案例一: 2003年台湾洗衣工感染SARS病故事件
2003年4月,在台湾地区曾发生了一起医院洗衣房工作人员感染 SARS的事件,导致2名洗衣工感染,其中1例死亡。医院被诉讼判赔偿 748万元(新台币)。
案例二 :2010年美国CDC的一项调查研究
一、我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2、我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2016年前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行为没有医学行业的规范可 依,未实施有效监管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承包医用织物 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和物业公司洗涤消毒行为不规范,仅 接受医疗机构并不专业的后勤保障部门监管,常游离于当地 卫生监督和环保监管部门以及医疗机构内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之外,使之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疏漏环节、监管“真空”。
1
2019/3/14
中国五省市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现状调查(1)
2013年4月-10月,在北
京市、重庆市、湖北省
、山东省和山西省等5
个地区459家医疗机构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