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仪 原理
激光轮廓仪原理

激光轮廓仪原理
激光轮廓仪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设备,主要运行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发送一束具有一定分散角度的激光束,照射在待测物体上。
物体表面上的点反射出的光线投影在成像透镜上通过计算产生物体的轮廓图像。
这个过程中,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经过一个具有分散功能的透镜,以一定的角度射向被测物体。
被济物体上的点反射光线,经过成像透镜,投影到感光元件上。
接着,感光元件将反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内部,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得出物体的几
何形状,这就是物体的轮廓。
激光轮廓仪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这个反射光线的成像处理。
成像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激光光束的衍射和偏斜,以及物体表面的光滑度和颜色对反射光线的影响。
这些影响都要在数据处理单元中通过算法进行校正。
此外,激光轮廓仪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光电探测技术。
这是基于光电效应原理,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这种转换方式具有很高的精度,并且响应速度快,可以用于实时监控。
因此,了解激光轮廓仪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它主要是通过激光的发射、反射、成像和光电转化等一系列过程,完成对物体几何形状的精确测量。
光学轮廓仪测量原理

光学轮廓仪测量原理光学轮廓仪是一种应用在工程计量中的车辆测量设备,它利用类似单面镜的光学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定位、测量和图像采集。
通过计算,能够准确测量出车辆唯一的外形特征,被广泛应用在车辆衡量、外形尺寸测量和制作工程数据。
一、光学轮廓仪的原理1、光束投影原理:光学轮廓仪使用一种类似单面镜的光学装置,它将一条平直的红外光束照射在车辆表面上,来测量车辆的外形尺寸。
此光学装置使用镜子,就可以把投射到表面上的光束聚焦成一个强光点,两边各会有一张摄像头实时观察光点,并通过光学特性连接得到被追踪的位置,并进行高精度的点测量。
当投射点来回移动时,摄像头可以实时追踪并记录路径上的坐标点,然后通过计算,可以准确测量出车辆唯一的外形特征。
2、图片处理:光学轮廓仪实现大量的外廓点测量,但是由于视觉特征变化时会出现一定噪声,所以需要进行图片识别技术,以将来自摄像头传输过来的图片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识别算法进行位置定位和形状提取,完成最终的外形尺寸测量要求。
二、光学轮廓仪的优点1、快速准确:光学轮廓仪可以迅速准确地测量出车辆外型尺寸,而且数据处理速度也更快,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测量精度高:由于光学轮廓仪具有高精度测量功能,因此可以避免在涉及车辆外形尺寸测量时发生较大测量误差,从而更加精确地进行车辆衡量。
3、使用方便:光学轮廓仪不需要采用其它次要设备,只需要一台机器,就可以实现定位、测量、图像采集等多种功能,一次性完成多个测量任务。
4、量程广:光学轮廓仪能够实现较大量程的测量,即使遇到大型实物,也可以完成定位、测量和记录。
三、光学轮廓仪的应用1、车辆量量:光学轮廓仪应用于车辆的量量,可以用来测量整车的高度、长度、宽度、悬重、定位点等外形尺寸。
2、外形尺寸测量:光学轮廓仪还可以用于测量工业产品的外形尺寸,例如机械类产品的尺寸大小等。
3、坐标精准定位:光学轮廓仪可以用来定位坐标系,可以实现精细和准确的坐标定位,以便在工程研究中能够得到准确的定位数据。
轮廓仪测量原理

轮廓仪测量原理
轮廓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外形轮廓的仪器。
其测量原理基于光学三角测量和影像处理技术。
当被测物体与轮廓仪成像系统进行相对运动时,仪器会将物体的轮廓图像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轮廓仪的测量原理。
轮廓仪测量原理的第一步是通过光学系统获取物体的轮廓图像。
轮廓仪通常使用激光、白光或投影光源等光源照射被测物体的表面,然后通过透镜或投影仪将物体的轮廓投影到成像平面上。
在实际测量中,轮廓仪通常使用多个光源和多个成像平面,以获得更全面的轮廓信息。
在得到物体的轮廓图像后,轮廓仪会将图像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图像的分割、边缘提取和特征提取等步骤。
首先,计算机会对图像进行分割,将被测物体与背景分离。
然后,根据图像中的灰度和颜色信息,计算机会提取出物体的边缘。
最后,计算机会提取出物体的特征,如长度、宽度、曲率等。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轮廓仪通常还需要进行坐标系的标定。
在标定过程中,测量仪器会测量一系列已知位置的标定点,并与计算机中的坐标系匹配。
通过标定,测量仪器可以将图像中的坐标转换为真实世界中的坐标,从而实现准确的尺寸测量。
总结来说,轮廓仪的测量原理基于光学成像和影像处理技术。
通过光学系统获取物体的轮廓图像,然后将图像传递给计算机
进行处理,并提取出物体的特征。
通过坐标系的标定,轮廓仪可以实现准确的尺寸测量。
轮廓仪,你真的了解吗?

轮廓仪,你真的了解吗?
轮廓仪,顾名思义,是测量产品表面轮廓尺寸的仪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接触式轮廓仪和非接触式轮廓(光学轮廓仪)。
1.接触式轮廓仪
接触式轮廓仪是通过触针在被测物体表面滑过获取表面轮廓参数,如角度处理(坐标角度,与Y坐标的夹角,两直线夹角)、圆处理(圆弧半径,圆心到圆心距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直线到切点的距离)、点线处理(两直线交点,交点到直线距离,交点与交点距离,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直线度、凸度、对数曲线、槽深、槽宽、沟曲率半径、沟边距、沟心距、轮廓度、水平距离等形状参数。
代表型号为中图仪器SJ57系列。
SJ57系列接触式轮廓仪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机、汽配、摩配、精密五金、精密工具、刀具、模具、光学元件等行业。
适用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计量机构和企业计量室、车间。
2.非接触式轮廓仪(光学轮廓仪)
非接触式轮廓仪(光学轮廓仪)是以白光干涉为原理制成的一款高精度微观形貌测量仪器,可测各类从超光滑到粗糙、低反射率到高反射率的物体表面,从纳米到微米级别工件的粗糙度、平整度、微观几何轮廓、曲率等,提供依据ISO/ASME/EUR/GBT四大国内外标准共
计300余种2D、3D参数作为评价标准。
代表型号为中图仪器Super View W1系列。
SuperView W1光学轮廓仪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及封装工艺检测、3C电子玻璃屏及其精密配件、光学加工、微纳材料及制造、汽车零部件、MEMS器件等超精密加工行业及航
空航天、国防军工、科研院所等领域中。
轮廓仪原理

轮廓仪原理
轮廓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外形尺寸和形状的仪器,它通过光学原理和信号处
理技术,能够精确地获取物体的轮廓信息。
其原理主要包括光源发射、光线投射、光斑接收和信号处理等几个方面。
首先,轮廓仪的光源发射部分采用了高亮度的LED光源或激光光源,通过光
源的发射,可以形成一束平行光线或聚焦光线。
这些光线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后,会产生反射、漫反射或透射现象,形成物体的轮廓。
其次,光线投射部分是轮廓仪原理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光学透镜或反射镜将
光线聚焦或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
在光线投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光线的均匀性、亮度和聚焦度,以确保获取到清晰、准确的轮廓信息。
接着,光斑接收部分是指利用CCD摄像头或光电传感器等设备,对被测物体
表面的光斑进行接收和成像。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物体轮廓所形成的光斑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到信号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最后,信号处理是轮廓仪原理中的最关键环节,它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数字信
号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接收到的光斑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光斑进行边缘检测、特征提取、数据拟合和轮廓重建等操作,以获取物体的轮廓信息和形状参数。
总的来说,轮廓仪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和信号处理技术的,通过光源发射、
光线投射、光斑接收和信号处理等环节,可以实现对物体轮廓的精确测量和形状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轮廓仪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为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3d轮廓扫描仪原理

3d轮廓扫描仪原理3D轮廓扫描仪是一种常用于数字化三维物体表面形状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扫描物体表面的轮廓信息,将其转换为具有坐标和颜色信息的三维点云数据。
其原理是使用激光束或光栅投影技术对物体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和重建算法得到物体的三维模型。
3D轮廓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如下:1. 光源与投影:常用的光源为激光束或光栅,它们可以提供高亮度的光线来照射物体。
光线通过透镜或光学系统进行聚焦,形成一个射线或投影线。
2. 光线与物体的交互: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根据物体的形状、材料和表面特性发生反射、散射、吸收等现象。
这些光线经过反射或散射后,在接收器上形成一个光斑或光栅。
3. 接收器的工作:接收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光线并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常用的接收器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4. 光斑或光栅的获取:接收器会将从物体表面反射或散射回来的光线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
接收到的光信号包含了物体表面形状和纹理等信息。
5. 数据处理与重建:通过计算机处理和重建算法,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以点云形式表示的三维模型。
这些点云数据包含了物体表面的坐标和颜色等信息。
3D轮廓扫描仪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设计中,它可以用来生成三维模型,进行产品设计、模具制造和逆向工程等。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它被用于数字化保存和修复文物。
在医学领域,它可以用来生成人体模型,进行手术模拟和医疗定制等。
而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中,3D轮廓扫描仪也是不可或缺的设备。
然而,尽管3D轮廓扫描仪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扫描过程可能受到光线、物体表面反射特性和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数据采集的不准确性。
其次,数据处理和重建算法对硬件性能和计算资源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算法优化。
此外,大型物体的扫描可能需要多个扫描仪的协同工作,增加了设备成本和操作复杂度。
最后,扫描仪本身的体积和重量也限制了其在某些场景下的应用。
3d轮廓仪原理

3d轮廓仪原理
3D轮廓仪是一种常用于非接触式检测的三维形貌测量设备,原理是基于光线三角测量原理和相位移位原理。
它主要由投影仪,相机和相应的软件组成。
其中,投影仪会将白光分成多束并投射在待测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具有编码条纹的图像。
而相机则用于收集被测物体上形成的这些编码条纹。
当物体有微小的形变或移动时,编码条纹发生相对位移。
根据相位移位原理,从编码条纹的位移量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像素点处的高度信息,进而得到待测物体的三维表面数据。
这样,通过全方位拍摄待测物体,就可以获得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完整轮廓,并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编码条纹的形成是基于光学原理,因此在非黑暗环境下可能会受到环境光和反射光的影响,导致测量误差或数据失真。
因此,在使用3D轮廓仪时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外界光干扰。
轮廓仪原理

轮廓仪原理
轮廓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特点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光学或激光测量技术,具体原理如下:
1. 光学原理:轮廓仪使用光学原理测量物体的轮廓。
常见的光学原理包括几何光学和干涉光学。
- 几何光学原理:基于光线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通过测量光线传播的路径和角度,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形状和轮廓信息。
- 干涉光学原理:利用干涉现象测量物体表面的形状。
通过将光线分成两束并使它们干涉,观察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高程信息。
2. 激光原理:轮廓仪还可以使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即激光轮廓仪。
激光轮廓仪通过发射激光束,通过检测激光束的位置和时间来测量物体的轮廓。
常见的激光原理包括时间测量、相位测量和五线测量等。
总而言之,轮廓仪利用光学或激光技术测量物体表面特征,通过测量光线路径、角度、干涉现象或激光束的位置和时间等参数来获取物体表面的形状和轮廓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廓仪原理
轮廓仪是一种测量物体表面形状和轮廓的仪器设备。
它通过扫描物体表面并记录点坐标的方式来获取物体的三维形状信息。
轮廓仪的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光学探测:轮廓仪通常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扫描物体表面。
光线通过设备发出,并在物体表面反射后被接收回来。
光学传感器可以测量衍射、反射或干涉等现象,以获取物体表面形状信息。
2. 数据采集:光学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或干涉现象来确定物体表面的高度或曲率。
测量时,光学传感器会记录扫描点坐标和相应的高度信息。
3. 数据处理:测量数据被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计算机根据扫描得到的点坐标和高度信息绘制出物体的三维形状图像。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拟合、插值等。
4. 形状重建:计算机利用测得的数据对物体的三维形状进行重建。
通过将测量的点连接起来或者采用曲面拟合算法来获得物体的整体形状。
总的来说,轮廓仪利用光学传感器测量物体表面高度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形状重建来获取物体的三维形状和轮廓信息。
这种仪器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建筑、文化艺术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