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百年校庆校长演讲稿
大学校长在学校百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

大学校长在学校百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老师们、同学们、各界朋友们: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和煦阳光,XX 年即将载入史册,一个充满蓬勃生机、蕴藏无限希望的XX 年正向我们走来。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全体教职员工,向老有所为、心系学校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朝气蓬勃、奋发求学的农大学子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发展的各位校友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XX 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一年,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年。
这一年,xxxx 大学全体师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在这一年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
顺利进入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完成了二期“211工程”建设中期评估;在全国80 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有5 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年到位科研总经费超过 2 亿元,在全国高校中居第八位;由我校主持的“973 ”项目数增加到 6 个,在全国高校中居第三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截至12 月25日,SCI 、EI 收录论文数量达到338 篇,比XX 年全年增长69 %。
在这一年里,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大学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又有一篇研究生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与康奈尔等世界一流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大学生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校园文化氛围空前活跃。
在这一年里,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316 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已竣工面积万平米,在建面积9 万平方米,计划开工面积 6 万平米,XX 多位教职员工喜获新居,万名学生搬入新宿舍;校办产业总资产突破 5 亿元,实力进一步增强。
百年校庆演讲稿(精选5篇)

百年校庆演讲稿(精选5篇)【第1篇】百年校庆演讲稿(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金秋十月,硕果丰盈,流光溢彩,盛世相约。
弹指一挥已是一个世纪,白驹过隙又是百年历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迎来了xx学校的百年华诞。
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出席今天校庆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海内外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过去和现在为xx辛勤耕耘的教职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在xx刻苦学习的同学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国籍十世之基,校承百年之业。
作为xx市历史最悠久的三所老校之一,xx学校始创于19xx年。
百年来,学校两易校址,九易校名,由振能族的九所私塾合并成的最初的“永修小学”,到19xx年振能族旅外侨昆捐资建校,冠名“振能学校”,而后19xx年合并广培学校内开办的xx学校和布吉的乐民中学,改称“xx县第三初级中学”,至19xx年更校名为“xx县xx学校”,19xx年最终定名“xx市xx学校”,先辈们筚路蓝缕,创榛辟莽。
从创始到振兴,从动荡到发展,从停滞到飞跃,xx学校的办学史就是一部岭南客家人矢志求学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在战乱频繁时奋发图强的历史缩影。
十年树木,振能兰蕙芳天下;百年树人,xx精英蔚神州。
在先辈们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xx人用勇气、智慧和实干精神,披荆斩棘,上下求索,书写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教育传奇,演绎了一首首励精图治的办学乐章,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代代学子潮涌而来,又澎湃而去,从钟楼播种下自强不息和奉献社会的种子,一年年生发开去,遍及xx、中国乃至世界。
从我们的校园里,走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先驱陈烟桥、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仁、曾任牙买加中华会馆主席的华侨领袖陈英豪、大型宣传画邓小平画像的创作者陈炳林、发明“检测与打印一体化的酒精气体测试仪”的陈守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黄成稳等一批优秀学子和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今天的xx,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沐xx特区的雨露,在各级各届领导的领导和关怀下,在社会贤达、历届校友和学生家长的关注和支持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办中学已经一跃成为“xx省一级学校”、“xx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xx省中小学教学水平优秀学校”、“xx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发展成为了xx新区教育系统一面鲜艳的旗帜。
2024年校长在百年校庆上的演讲稿范文

2024年校长在百年校庆上的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师生、亲爱的校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年轻的校庆,见证了我们学校百年来的辉煌历程,展望了我们学校百年后的美好愿景。
在这特殊的时刻,我感到格外的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2024年的校长,与大家共同庆祝百年校庆。
正如我们所知,一个百年的学校,无论是从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还是到今天的辉煌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代代校友的辛勤付出和热血拼搏。
回首百年,我们的学校从一个小小的教学点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一流师资队伍的顶尖学府,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生培养,我们学校始终秉承着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百年校庆,是对过去的砥砺奋进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激励与期许。
我们学校将不忘初心,继续走在时代的前沿,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将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们将秉持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搭建广泛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化的机会和资源。
百年校庆,是一个崭新起点的开始。
我们相信,未来的百年将是我校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时期。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我们将迎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
我们将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我们将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校庆,更是我们校友亲情盛会的重要时刻。
我们欢迎校友回到母校,回到从前留下自己足迹的地方。
你们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历史的见证。
正是你们的奋斗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我们将始终怀着感恩之心,铭记校友们的辛勤付出,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
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致辞稿

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致辞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庆祝学校百年校庆,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也是整个学校庆祝的重要时刻。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所有支持、关心和培养学校的领导、嘉宾、教职员工、校友、学生及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值此百年校庆之际,我们首先要回顾学校百年的发展历程。
从创校之初到今天,学校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始终坚持以教育为宗旨,立足于教学科研,以学生成长为最终目标,推进对人才的培养,注重人类灵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学校的每一位贡献者都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回顾百年校史和光荣历史,我们感慨万千。
历史是我们母校的宝贵财富,让我们以史为鉴,不断开拓新思路,出新创意,传承百年积淀,创造美好未来。
百年校庆是我们最新的起点,也是追求卓越、提高水平的必由之路。
学校将坚持“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方针,不断注重课程的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拓展学术交流、强化管理水平。
同时,学校将秉持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的信念,勇于开拓、勇于突破,拓宽合作领域,促进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母校的老师们,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辛苦的劳动,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母校的前辈们同样是我们学校的重要财富,他们为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的传承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他们高扬了画卷,涂写了荣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珍贵的精神遗产。
各位校友,是我们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百年历史中,母校培养了大批的校友,他们遍布全球,作为学校最好的代言人传递着学校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期待着与各位校友在学校发展、学生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建立更积极、更广泛的合作关系,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最后,祝愿母校办学事业更加繁荣、壮大,未来的母校将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3篇

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3篇President's speech at the centennial celebration ceremo ny编订:JinTai College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3篇小泰温馨提示:讲话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
本文档根据讲话稿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科教文卫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2、篇章2: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3、篇章3: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120xx年对任何一所高校都是一个重要的年份,百年校庆是一个契机,为学校未来发展定锚 ,致力于下一个百年的发展。
下面是小泰给大家整理的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仅供参考。
篇章1:百年校庆典礼校长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尊敬的各位乡贤、朋友们:今天,在这里薄设淡酌,答谢在座的参加xx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各位领导、来宾、校友、乡贤、朋友们,我谨代表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对您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百年风雨,铸就百年辉煌。
xx中学传承百年精华,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xx中学的历史总有您们心血的凝注,xx中学的成就总有您们业绩的辉映,xx中学的发展总也离不开您们的鼎力相助。
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流金岁月已往矣,老树春深更著花。
前人已写就了xx中学过去的历史,成绩属于过去。
人民群众对xx中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以百年校庆为契机,更加珍惜xx中学这一教育品牌,更加谦虚谨慎,锐意进取。
高校校长在校庆时的致辞(精选2篇)

高校校长在校庆时的致辞(精选2篇)高校校长在校庆时的致辞「篇一」高校校长在校庆时的致辞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庆祝我校XX大学建校X周年,这是一场载满荣光与成就的盛会。
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不禁感叹时间的飞逝,更不能忽视这一路上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董事会和全校师生员工,向每一位为我校发展倾注心血的人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在你们的奉献中,我们迎来了今天的辉煌。
回想起创校初期,我们遭遇了无数困难和挑战。
但是,我们大家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未来将会更加辉煌。
正如一句古谚所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当我们真正团结一心,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奋斗,我们才能实现学校崇高的使命。
XX大学始终秉承着“品质、创新、担当”的办学理念,全面提升办学品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过去的这些年,我们加大了对教职员工的培养力度,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没有你们的奉献与努力,我们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作为高等教育的掌舵者,我们深知在这个信息飞速传递、全球互联互通的时代,困境和机遇并存。
虽然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需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我们应该明确,高校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境内,而是应与国际接轨,积极与世界一流大学对话,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打造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渠道,让我们的学生有机会与世界优秀学府中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回应社会对高校办学的各种期待和要求,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办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更在于将学术资源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2024年校长在校庆讲话致辞

2024年校长在校庆讲话致辞尊敬的各位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对我们学校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这庄严而庄重的校庆之际,我谨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3年前,我有幸担任这所历史悠久、渊源深厚的学校的校长,这是我毕生的荣幸和使命。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学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顺应时代的需求,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秉持“枯木求索、挑灯夜读”的精神,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摇篮。
首先,我们学校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在学术水平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促进学术繁荣和创新发展。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让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其次,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创新。
我们深知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使命,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因此,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重视素质教育,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校园。
再次,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校园文化是我们学校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我们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和教育环境。
我们倡导“志存高远、德行天下”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我们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大学校长在学校百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校长在百年校庆上致辞
![[大学校长在学校百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校长在百年校庆上致辞](https://img.taocdn.com/s3/m/04d7afb2c281e53a5902ff33.png)
[大学校长在学校百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校长在百年校庆上致辞老师们、同学们、各界朋友们: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和煦阳光, 2004 年即将载入史册,一个充满蓬勃生机、蕴藏无限希望的2005 年正向我们走来。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全体教职员工,向老有所为、心系学校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朝气蓬勃、奋发求学的农大学子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发展的各位校友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2004 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一年,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年。
这一年,xxxx大学全体师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在这一年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
顺利进入国家“ 985工程”二期建设,完成了二期“ 211工程”建设中期评估;在全国80 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有5 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年到位科研总经费超过 2 亿元,在全国高校中居第八位;由我校主持的“ 973 ”项目数增加到 6 个,在全国高校中居第三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截至12 月25日, SCI 、EI 收录论文数量达到 338 篇,比 2003 年全年增长 69 %。
在这一年里,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大学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又有一篇研究生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与康奈尔等世界一流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大学生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校园文化氛围空前活跃。
在这一年里,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 316 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已竣工面积 15.7 万平米,在建面积 9 万平方米,计划开工面积 6 万平米,2000 多位教职员工喜获新居,万名学生搬入新宿舍;校办产业总资产突破 5 亿元,实力进一步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大学百年校庆校长演讲稿大学百年校庆校长演讲稿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同济百年华诞,携手翻开新的百年华章!公元19XX年,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的德国医生,在德中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德文医学堂。
校董们为学堂取名“同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XX年后的今天,这所从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撷取校名的大学,以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办学特色,成为学子心仪的圣殿,科技创新的摇篮,国际交流的窗口,社会文明的家园!百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而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同济师生都有家国同一、同舟共济的切身感受。
早在1917年,一战期间,同济医工学堂被租界当局驱逐。
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纷纷支援,华人董事与全校师生鼎力维持。
学校在困境中执著前进,教学模式日益彰显特色,于1927年跻身于国立大学之列。
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
为求一张平静书桌,培育华夏复兴的中坚,全校师生三年流离,六次搬迁,经千般磨难,历万里行程,最后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
师生在寺庙里上课,在茶馆里讨论,在油灯下实验,在长江边锻炼……八年文化抗战,传播了科学文明,历练了爱国情操。
同济师生或投笔从戎,浴血沙场;或支援后方,服务桑梓;或潜心深造,积聚力量,成为重建家园的国家栋梁。
**革命时期,广大师生求真务实,积极投身革命,为自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0年代初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济的医学、理学、文、法、测绘、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为新第2 页共9 页中国的高教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土木及相关学科的精英汇聚到同济旗下,不同学术流派兼容并蓄,汲取各方之长而百花齐放,同济发展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再次站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前列,迎来了学校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
1979年,李国豪校长率先提出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建设多科型大学,得到邓**、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
学校领风气之先,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支持下,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
世纪之交,经过新一轮高教布局调整,同济学科基础更加雄厚;我们恢复医科,重建人文,优势学科持续攀登,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百年同济,虽历经坎坷而精神永存。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百年同济的真实写照。
每当危难来临之际,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使同济旗帜不倒,步伐不停。
每逢机遇降临之时,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同济意志坚定,奋勇向前。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是同济精神的灵魂,是我们逆境中坚韧奋起、顺境中攀登超越的力量源泉!百年同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建校初期,教育界前辈、校董袁希涛对学生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
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贤,百年同济的沃土培育了25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校友院士超过100位。
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他们都是同济师生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界翘楚。
大学培育了英才,英才光耀着大学!百年同济,为中国的科教事业树起了无数丰碑。
同济首任华人校长阮尚介曾言道:“以今之世,而言庶富之原,舍科学将安归乎?”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在中国传播和建立了德国医学流派,开启了现代工程师教育,夯实了中国军工、测绘、造船事业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积极倡导科研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大跨桥梁和高耸建筑抗震抗风的世界难题,主持了中国南海首次大洋钻探科学考察,发现了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研发了32位高性能嵌入式cpu,开创了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民族复兴促进了大学发展,大学发展支撑着民族复兴!百年同济,开启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同济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之中,渊源于德国,拓展到欧洲,交往拉美,牵手亚非,贵宾纷至沓来,学子竞相负笈;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与联合国合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为学校开拓了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
大学沟通了世界,世界关注着大学!百年同济,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同济因上海开埠兴市而创建,因上海繁荣兴旺而发展。
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历程中,同济的成长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同济也为上海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
宝钢工程几经波折创造辉煌,洋山深水港反复论证得以兴建,浦江大桥完全自主设计建造,上海世博会规划建设顺利推进;还有东方明珠顶升,地铁工程贯通,越江隧道掘进,苏州河治理,……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大工程,凝聚了同济多学科的创新智慧,浸透着几代同济人的心血。
在上海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今天,同济正在全力提供科技、人才和文化的支撑;与相关城区共同探索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以大学知识的外溢和外延,促进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向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加纳共和国体育场兴建,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整体规划等等,都是同济师生的精品杰作。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回顾学校曲折奋斗的历程,阅览前辈校友们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们的胸中充满豪情:一百年来,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积贫积弱之时,学校以济世兴邦为己任,力求医工结合、发展社会;民族危亡之际,师生以热血书写青春,以工程报效国家,铸就了丰功伟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济人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济的百年,是可歌可书的百年,是引以为豪的百年!历史走进了21世纪,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回眸12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批大学于欧洲诞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人们曾经把大学比作象牙塔。
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研究高深的学问,更因为那些学问离普通百姓太远。
而今大学之所以受万众瞩目,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日益紧密的结合。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高速前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人们更加亲近科学和掌握科学的愿望。
大学应该成为帮助一切有志者实现这种愿望的殿堂。
面对人民的期望,大学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同济未来百年的发展,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同济优良传统,坚持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统一,全球意识与民族认同的统一,适应需求和引导变革的统一,朝着国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定迈进。
在这个庄严时刻,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第一,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
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
同济人才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社会实践,体会团队合作,感悟创新过程;我们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通过社会反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锻炼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
我们有信心帮助每一位进入同济的学子,实现成才的梦想。
我们奉献给社会的人才,一定会有深深的同济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深厚的基础,国际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
他们将会成为行业的中坚,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第二,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探索,是创造,更是教育与传授,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在锻炼和培养青年人才,这就是大学科研的独特魅力。
大学有责任成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成为社会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我们深知科技的发展,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济未来将巩固提升强势学科,大力建设基础学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瞄准国际前沿,促进学科交融,使传统优势学科更加强势,新兴学科异军突起。
我们将努力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完美,体现抱负与价值!第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前20年的宏伟战略。
新的形势赋予大学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务功能的确立与拓展。
大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构筑自身特色,主动与区域经济产业对接,主动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成果和人才,大学没有自己的私利,大学不谋求成为一个利益集团。
在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同时,我们将瞄准国家科技战略,将原始创新的发明创造,应用研究的核心技术,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集成在校园,推广到社会,造福于人类!第四,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谐世界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崇高境界。
在经济日趋一体化而文化愈加多元化的历史时期,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尊重成为世界保持稳定的必要前提。
21世纪国际化的大学,理应承担起创造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
我们将借助同济之舟,广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的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更多地走上世界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舞台,了解和吸收各国、各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和当世辉煌。
我们立志成为和谐世界的推动者,也必然是世界和谐的受益者!第五,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是引领社会的风向标。
在同济的校园里,我们让节约成为校园时尚,这种时尚将催生平等的意识,用平等意识奠定和谐校园的基础。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哲学精髓,科学进步的灵魂也在于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
我们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倡导自由的科学探索和严肃的科学争论,使各类人才得以自由成长,各种学术流派得以自由传播。
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各位来宾、各位校友:1938年7月7日,同济师生流落赣州,在山崖的石壁上深深刻下“同济”两个大字,以示艰辛岁月共度难关的决心。
时光流逝,如今刻字人无从寻踪,但“同济”二字虽经风雕霜刻,依然醒目。
今天,在迈向新的百年之际,我们把对社会的郑重承诺,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同济人心中,表达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岁月如水,但历史会证明:我们诺言如山!谢谢大家。
THANKS谢谢您的阅览仅供参考第9 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