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技术养猪对猪生产性能及饲养效益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益生菌养殖生猪的效益分析

益生菌养殖生猪的效益分析

126广西畜牧兽医2019 年 V o -. 35(3)益生菌养殖生猪的效益分析黄冬玉(全州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全州541500)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5235(2019)03 -0126 -01现代生态养殖,就是通过投入使用益生素 (菌)微生态制剂,改变畜禽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内环境和畜禽养殖场微生态平衡外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简称“益生菌养殖”。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养殖在广西的不断推进,益生菌养殖越来越受养殖 户欢迎,特别是生猪益生菌养殖,越来越多生猪养 殖户主动自愿加入益生菌养殖队伍。

笔者一直在 农村一线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并关注着近几年来我县生猪益生菌养殖情况。

在实际生猪益 生菌养殖中也也行了对比试验,养殖增效明显。

1益生菌养殖定义就是科学利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动物、微生物 和植物“三物”在同一环境共同生长、共生互补,实 现“三物”平衡、和谐、共生,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2益生菌作用机理表1试验前基本情况-是保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补充优势菌群,转入日龄(天)转入初头均重(kg )试验总头数(头)试验初总重量(kg )对照组66231904370试验组6622.81904332表2试验结果数据育肥天数死亡头数成活率出栏头数出栏头均重头均日增重总喂料头均耗料头均日耗料料重比头均益生菌支出(天)(头)(%)(头) (kg) (kg) (kg)(kg)(kg)(元)对照组130497. 8186 124.4 0.78 56015.76301.16 2.32 2.97:1试验组130199.5189 130.7 0.83 56081.97296.73 2.282.75:14.15投喂益生菌的对照组的生猪成活率提高1-7个百 分点、出栏头均重增加6.3 kg 、头均日曾重增加0- 05 kg 、头均少耗料4.43 kg 、头均日耗料少0.04kg 、料重比减少0. 22,养殖效果明显。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发酵床养殖技术是指综合利⽤微⽣物学、⽣态学、发酵⼯程学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物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种⽣态养殖模式[1]。

主要是在猪圈内铺上1层⼀定厚度的锯末与菌种的垫料,菌种利⽤动物排出的粪尿与锯末作为营养源进⾏分解和转化,恢复了猪只的拱⾷习性,部分菌体蛋⽩能被猪只采⾷,整个饲养过程对外达到零排放、⽆臭味、⽆污染的效果,使功能微⽣物长期、持续、稳定地发挥功效[2]。

发酵床养猪技术⽬前正被⼀些推⼴机构及商业机构⼴泛宣传,虽然发酵床养猪技术有许多优点,但在实践中存在的⼀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现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缺点介绍如下,以供同⾏们参考。

1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 1.1⽆排放、⽆臭⽓、⽆污染 发酵床养猪技术不同于⼀般的传统养猪技术,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靠⼟壤微⽣物的作⽤分解、转化;⽽猪舍独特的⾃由开闭式天窗设计,通风传热,使冷暖空⽓形成对流,底层热空⽓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分蒸发,圈底就会保持最佳状态,没有臭味,同时当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猪采⾷,不⽤清除,也会越来越少。

充分解决了传统养猪技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3]。

1.2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效益 由于猪粪、尿被微⽣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的⽆机物和菌蛋⽩质,⽽且锯屑中的⽊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猪通过翻拱⾷⽤,给猪提供了⼀定的蛋⽩质等营养,从⽽减少了精饲料的供应。

据介绍,这种发酵床不光猪粪尿永远不⽤清理,就是发酵床的垫料,10~20年都不⽤换。

另外,由于发酵床养猪中途⽆需⼈⼯清粪、冲洗猪床、打扫圈舍,⼀⽅⾯可减少饲养⼈员,节省⼈⼯⽀出,另⼀⽅⾯⼜节省了⽔费。

1.3菌体发酵的热量解决取暖的问题 采⽤⽣态养猪技术的猪场,在环境温度达到-20 ℃时,舍内发酵床仍可保持在10~l5 ℃。

对于中型以上的猪,这个温度完全可以安全过冬,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消耗,这样的发酵床就等于给猪铺了“电褥⼦”。

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

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

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提出,对于当前生猪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生猪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应用发酵床饲养技术养殖种猪,具备良好的环保优势,同时也能够提升种猪生产性能,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优势;其次探讨了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要点。

一、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优势分析1.环保性高。

发酵床主要是由生物发酵垫料所构成的,生物发酵垫料能够吸附、降解种猪粪尿中的氨气、硫化氢等刺激性气体,进而营造健康的饲养环境,降低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不仅如此,生物发酵垫料的吸附作用,能够去除种猪的骚臭味,改善圈舍及采精间的空气质量状况。

此外,应用发酵床饲养种猪,能够实现对粪尿的集中化排放处理,减少污染,达到了良好的环保效果。

2.便于种猪运动。

发酵床应用于种猪饲养中,需要建设环形运动场,为种猪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提高种猪的机体素质。

不仅如此,发酵床善的垫料是种猪较为喜爱的物质,种猪通过翻拱,也能够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

3.保健节能。

发酵床饲养种猪,为其提供专门的运动场,便于其运动和晒太阳,能够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在夏季,气温较高,可以使用湿帘强制通风降温,避免种猪出现中暑现象;在冬季,气候寒冷,应用生物垫料能够产生一定的热量,增加圈舍温度,为种猪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减少饲料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文│王建斌(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镇农业服务中心)4.提高种猪生产性能。

应用发酵床垫料饲养种猪,不仅能够营造更加舒适的圈舍环境,而且还能够改善种公猪的性欲,提高精子密度及活力。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较而言,应用发酵床养殖种公猪,其寿命能够延长1年以上,为养殖场户带来较高的效益。

二、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要点探讨1.圈舍的建设要求。

发酵床饲养种猪,需要重视圈舍选址和建设工作。

应将圈舍选址建设于地势较高且背风向阳的位置,圈舍应坐北朝南,远离居民生活区、化工厂区以及主干道路,保证给排水便利,猪舍使用全开放卷帘式或封闭式结构,屋顶采用轻钢结构或者水泥板,并在屋顶设置动通风换气设施。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利与弊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利与弊
高 .又会 给 猪 带 来 严重 的寄 生 虫 病 。
3 总结
养猪 开始持 有 怀疑 态度 ,在 它的优 点
和缺 点 的问题 上发 生不 小的争论 。本
文对生 物发 酵床 养猪 技术 的利 弊进行
了探 讨 和 分 析 。
补充 剂 .这在 一定程 度上 可 以节省 一 部分饲料 。 ( 6 )材料 使用 1 年 半后 ,可 以直 接 用 于形 成 生物 有 机 肥料 用 在 果树 、 作物上 .实现循环利用 ,废 物转化 。
2 生物 发 酵 床 养 猪 的 不足
关 于生 物发 酵床 养猪 技术 的优 点
和 缺 点 .还 没 有 一 个 准 确 的 定 义 ,不
关 键词 :养 猪 ;生物发 酵床 ;优 点 ;
缺 点 :分 析
同地 区存在 着不 同的气 候和 环境 ,在 实 际操 作 中技 术 存在 着 一 定 的差 异 。 原材 料 和设 备 也存 在 着 不 同 的差 异 , 更重要 的是 管理 水平方面存在 的差 异。 所以 .在实际过程中存在 的那些好坏并 不奇怪 . 需要 养殖者客观的分析判断。
在 冬 天 就 不 用 煤 炭 的 消 耗 ,冬 天 可 以
般 人认 为发 酵床养 猪效 益较 高 、污
染较 低 、劳动 力较省 ,但在 实际 生产
中一 些 地 区 耗 时 多 、 耗 力 大 、 成 本 较
高 的 问题 也 逐 渐 显 现 出 来 , 对 发 酵床
节省能量消耗。 ( 5 )可 以节约 饲料 ,有 益 菌提供
随着养 猪业 的快 速发展 ,养 猪 的
( 1 )在中 国的南方 ,气 温非常高 , 虽然 发酵散热 的表 面温度 不高 。但猪

益生菌养殖生猪的效益分析

益生菌养殖生猪的效益分析

252益生菌养殖生猪的效益分析陈相如(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贺州 542603)摘 要:益生菌具体是指一种微生物范畴中的制剂,其可以有效代替抗生素类的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的诸多领域中。

而在生猪的实际养殖过程中,利用在生猪的饲料中和养猪场的环境中添加益生菌的相关制剂,可以有效平衡并改善猪群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实际微生态环境,从而强化生猪机体内部的有益菌群,恢复生猪消化道的良性微生态环境,从而有效提升生猪的整体质量和品质,进而达到生态养殖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益生菌;养殖生猪;效益分析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具体是指利用相关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改变生猪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内部环境和生猪养殖场的整体微生态的平衡外部环境的一种生态化的养殖模式,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叫做“益生菌养殖”。

近些年,随着现代化的生态养殖方式不断在各地推进,有关益生菌的养殖也受到了更多养殖户的青睐,尤其是生猪的益生菌养殖,有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户愿意加入益生菌养殖的队伍中来。

笔者也是一直从事该方面的工作,并持续关注生猪益生菌的实际养殖情况。

经过深入的了解和对比试验,此种方式的养殖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1 益生菌养殖概述此种养殖方式具体是指科学且合理的利用实际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共生和互补的原理,依托现代化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利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者之间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中共同生长,并进行共生和互补,最终实现这三类物种的平衡、和谐和共生,在保证养殖环境在生态上的平衡的基础上,提升实际养殖效益的方法[1]。

2 益生菌作用机理(1)保持生猪在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利用补充优势菌群的方式,维持生猪体内正常的菌群数量和菌群种类的整体平衡程度,进而有效抑制相关病原细菌的生长和进一步繁殖;(2)利用生猪体内的拮抗作用,肠道之内的正常菌群是集体在生物防御上的最佳屏障,组织路过的细菌或者入侵的细菌在生猪体内繁殖和生长;(3)促进生猪机体的生长,许多微生态的制剂都可以在生猪的体内产生不同种类的消化酶,进而提升饲料的实际利用率;(4)产生抗菌物质,防止诸多有毒的代谢产物对生猪的肠道产生不良的刺激,减少生猪肠道方面的相关疾病的发生率;(5)有效就净化生猪肠道的整体环境;(6)提升生猪的整体机体免疫能力;(7)提升生猪自身的酶的活性[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分析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分析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养猪方法,通过在养猪场建设发酵床,并利用微生物发酵酵素来处理猪粪,进而改善猪场环境、提高养猪效益。

这种技术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将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缺点和技术分析进行一番探讨。

1.改善猪场环境传统的养猪方法中,猪粪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

猪粪中含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仅对猪只健康造成危害,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而利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猪场内氨气、硫化氢的浓度,改善猪场环境。

2.提高养猪效益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猪粪中的有机质得到分解和转化,生成了更容易被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

这不仅提高了猪粪的利用价值,也能够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3.减少环境污染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使得猪粪中的有机物质大大降低,减少了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发酵后的床料作为肥料,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土壤的污染,降低环境压力。

二、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缺点1.高技术要求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需要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工艺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猪场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成本。

2.设备投入大建设发酵床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和场地,对养猪场的规模和资金要求较高。

而且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3.运行管理难度大微生物发酵床技术的运行和管理相对复杂,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对猪只健康和养殖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1.微生物的选择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中,所选用的微生物对发酵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发酵床中的作用也不同,需要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发酵工艺发酵工艺是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

需要确定适当的发酵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确保微生物在床料中的有效发酵,使床料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的分解和转化。

3.床料的选择床料是微生物发酵床技术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发酵效果。

微生物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猪生产性能、猪舍环境、抗病力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微生物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猪生产性能、猪舍环境、抗病力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 水 泥地 面 ) 为对 照 , 与 水 泥 地面 猪 舍 相 比 , 发 酵 床 饲养模式 日增重显著提高 5 . 2 6 %, 料重 比显著降低
2 . 5 7 %。 郭焱芳阿 选用 1 2 0 头体重约为 6 . 5 千克的健康 杜长大三 元断奶仔猪 ,通过设置不 同菌种的两组发
酵 组 和 常规 水 泥 猪 舍 组对 比 ,与 常规 水 泥 猪 舍 组相
比差 异 均不 显著 ( P> O . O 5) 。为 了 比较 夏季 发酵 床与 改进 水 泥 地 面模 式 保 育猪 饲 养 效果 , 韩艳 云 等嘲 选 择 日龄 相 近 、平 均体 重 9 . 5 9千 克 的杜长 大 三元 配套 系 断奶 仔 猪 8 8头 , 随机分成两组 , 试验期为 3 l 天, 结 果 表 明保 育 阶段 ,两种 模 式 结 束重 和 日增重 差 异 极 显著 ( P< 0 . O 1 ) , 改 进 水 泥地 面模 式 日增 重较 发 酵 床
1对保 育猪生产性 能的影响
郭彤等【 用体重 7 . 5千 克左 右 的杜 长 大三 元 杂
的条件下 , 养殖环境是关键 因素。发酵床为猪提供了 松 散 温 暖 的垫 料 , 猪 既 可 以躺 卧在 松 软 的 垫料 上 , 又 可 以翻拱 垫 料 , 所 以在 寒 冷 季 节 , 发 酵床 养 猪 相对 于 水泥地面养猪均能显著提高猪 的 日 增重 ,显著提高 饲料转化效率 ,同时能增加出栏体重 ,提高经济效 益。但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床模式的生产性能低 于 水泥地 面模式 , 而且发酵床 的垫料投入较高 , 日常维 护 也需 要 较 多 的人 工 和 菌 种投 入 ,发 酵 床 模 式综 合 效 益低 于水 泥地 面模 式 。
2 对保育猪猪舍 环境 的影 响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分析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分析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处理猪粪的高效养猪技术。

下面将从优缺点和技术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优点:1. 处理效果好:微生物发酵床通过猪粪的发酵降解,有效分解有机质,降低粪便中的氨氮和有害气体含量。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 环境友好: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减少了猪粪的直接排放,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发酵床中微生物的作用,床材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 减少饲料成本:微生物发酵床中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提供猪粪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提高粪便的营养价值。

发酵床中的微生物也可以分解部分纤维素,提高粪便的可消化性,减少饲料成本。

4. 使用灵活性强: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床材的种类和厚度。

发酵床的构建也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

缺点:1. 初始投资较高: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需要建设专门的发酵床,包括床材的购买和堆放设施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初始投资。

2. 需要较长的运转周期:微生物发酵床需要一定的发酵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运转周期相对较长。

在初期建设时,需要进行一定的配合期,确保微生物的合理分布和充分发酵。

技术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合理搭建发酵床,利用床材中的微生物对猪粪进行发酵处理,达到减少污染、提高养殖场环境卫生、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选择适当的发酵床材料是关键。

床材需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容水性好,并且能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常用的发酵床材料包括稻草、秸秆、木屑等。

床材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管理发酵床也十分重要。

在床材的添加和搅拌过程中,注意保持床材的湿度和通气性,避免过干或过湿。

定期翻动和搅拌床材,以促进微生物的分布和发酵效果。

需要定期检测床材中的温度、湿度、氨氮和有害气体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抽风+水帘降温”发酵床猪舍对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赵迪武1,贺月林2*,符利辉1,陈薇2,廖立春1,张劲松1(1.湘潭县畜牧水产局,湘潭 411228;2.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长沙 410009)摘要:选择同品种、同批次、平均体重(16.35±2.33) kg的杂交猪(本地白♀×大约克♂)18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次重复,每重复8头公猪,7头母猪。

第1组对照组:传统水泥地圈栏;第2组试验组:负压抽风发酵床圈栏;第3组试验组:(负压抽风﹢水帘降温)发酵床圈栏,试验期150天。

结果表明试验2、3组与试验1组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9%(P﹤0.01)、13.34%(P﹤0.01);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78%、6.06%;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4.52%、19.35%;三组猪胴体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负压抽风发酵床猪舍“负压抽风+水帘降温”发酵床猪舍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畜禽粪尿及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显严重。

据统计,1999年畜牧生产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

其中规模化畜牧场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

当前处理粪便的方法大多采用沼气发酵、堆肥发酵和发酵烘干等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且猪场的废水需另行处理,因此有效解决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利用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发酵原理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的一种新型生猪饲养模式。

基本做法是将锯末屑、稻壳、粉碎的农作物秸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不同功能的饲料级微生物)和米糠、糖等辅助发酵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铺在猪舍发酵池内,自然发酵,形成微生物发酵床。

将生猪饲养其上,利用微生物对畜禽粪尿“原位降解原理”,实现养猪低排放、降低臭气的目的,从而减少规模养猪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本试验采用传统水泥地猪舍作对比,探讨“负压抽风+水帘降温”发酵床猪舍与负压抽风发酵床猪舍对生猪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以及饲养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猪舍建设试验猪舍宽12 m,长36 m,屋檐高3.5 m。

猪舍东、西向用粘土砖砌墙,墙上开门,在墙上预留排风扇孔和水帘降温设备安装孔。

水帘降温发酵床猪舍南、北向用粘土砖砌墙,每间墙上安2.0 m ×2.4 m塑钢窗。

负压抽风降温发酵床猪舍南、北向以4 m为间距,用粘土砖建立柱,立柱间用粘土砖砌1.2 m高的墙,在墙上安装栏杆,同时南北面安装卷帘,起到调节栏舍温度、湿度和遮挡浮尘的作用。

屋顶盖中波石棉瓦,用40 mm厚聚苯泡沫板隔热。

发酵池建在猪舍地平面上。

发酵池深90 cm,宽4 m,长36 m,由外墙、采食台边墙围成,水泥抹面,底面不需水泥硬化。

在发酵池底平面(南北向)中轴线上建宽60 cm,深40 cm,长与猪舍长轴同长的通风道,并通风道引入舍外。

通风道用粘土砖砌成,盖板用20 mm宽的漏缝水泥板,盖板上覆盖不锈钢纱网,以免垫料泄漏堵塞风道。

通风道的两端安装防鼠设施,防止老鼠或其它动物进入,在通风道的两端墙外建排风管,排风管出口高于外墙地面20 cm,在排风管内安装抽风机。

猪舍圈栏采用双列式排列。

中间建1.2 m宽的净道,净道两侧建1.4 m宽的采食台,净道和采食台面高90 cm,净道和采食台面用预制板搭建并水泥抹面。

栏杆用金属焊接而成。

焊接应牢固可靠,焊接处打磨光滑,无毛刺,无虚焊,并做防腐处理,竖杆间距为10 cm,高度、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栏杆用预埋螺栓固定,用栏杆将发酵床分成所需面积的单元圈栏。

饮水系统采用自动饮水嘴,饮水嘴安装在采食台的对面,距发酵床表面约30㎝处,并采用适当装置将饮水处的漏水引出舍外,以免发酵床内湿度过大,影响微生物的正常发酵功能。

连接饮水嘴的供水管从墙外向墙内延伸连接,供水管用50mmPVC管材,每个圈栏单独装设水表,以计量各组猪只的实际饮用水量。

1.2发酵床制备1.2.1发酵床垫料标准发酵床所用原料应无霉变、无腐败,无恶臭或其他异味,物料粒径在10~50 mm之间,碳氮比率30~100:1,大肠杆菌总数≤100CFU/g,蛔虫卵死亡率≥98%,pH值7.5左右。

1.2.2发酵床菌剂发酵床所用菌剂由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产朊假丝酵母菌,活菌总数≥109CFU/g。

1.2.3 发酵床垫料配比(见表1)表1 发酵床垫料配比原料锯末屑(%)稻壳(%)辅助发酵剂(kg/m3)菌剂(g/m3)米糖、麦麸、淀粉等糖用量50 50 3 0.5 2001.2.4发酵床制作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垫料、辅助发酵剂加水混合均匀,铺在发酵池内,垫料的水分含量45%左右,堆积发酵3天左右,当垫料中层温度达到50℃~65℃时深翻一次,再发酵3天左右,待中层温度降至45℃左右时,将堆积的垫料耙平,按1.2.1项下垫料标准检测,符合要求就可以进猪了,不符合要求则重新发酵。

发酵床垫料压实后厚度为80 cm,比采食台面低10 cm左右。

1.2.5 发酵床维护每周翻动、刨松垫料2~3次,将猪粪分散掩埋在发酵床表面下25 cm左右的垫料中并与垫料均匀混合,每月要深翻一次发酵床垫料。

湿度过大时应开动抽风机排湿,也可以添加干的锯木屑降湿,湿度较低时则需喷洒适当水分增加垫料湿度。

温度过高时开动降温设施降温,打开卷帘和窗户,利用空气流动调节温度和湿度,同时要根据需要开动通风换气设施,保证生猪所需的适宜生长环境。

垫料厚度不足80㎝时适当增加垫料原料。

1.3 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基础日粮购自湖南农泰饲料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产品执行标准《Q/DBJB002-2009》,猪体重(15~30)kg阶段饲料中添加金霉素75 mg/kg,生长育肥阶段饲料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饲料配比及营养成分见表2。

表2 基础日粮配比及营养水平1.4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2009年7月5日~12月8日在湘潭县宏伟明谋养猪场进行生猪的饲养试验。

按产期,体重相近的原则,选择同品种、同批次、平均体重(16.35±2.33) kg的杂交猪(本地白♀×大约克♂)180头,每头猪挂上耳标,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4栏饲养,每栏15头(8♂7♀)。

第1组对照组,传统水泥地面猪舍;第2组试验组,负压抽风发酵床猪舍,该组从7月12日至10月31日,每天的09︰00~17︰00时根据温度、湿度需要开启负压抽风机约8 h,试验后期每天的12︰00~14︰00时开启负压抽风机约2 h,开启卷帘自然通风;第3组试验组,(负压抽风﹢水帘降温)发酵床猪舍,该组从7月12日至10月31日,每天根据温度需要开启水帘降温机,使猪舍温度处于30℃以下,试验期内每天的12︰00~14︰00时开启负压抽风机约2 h,每天早晨开启窗户通风2 h。

每头猪占用圈栏面积2㎡,占用发酵床面积约1.4㎡左右,试验期不转栏,不减头数(自然淘汰除外)。

预试期7天(2009年7月5日~11日),实验期150天(2009年7月12日~12月8日)。

试验期间,猪因腹泻等原因发病 3 天未见症状好转的退出试验,对死亡、淘汰的猪只称重并计算死淘猪只累积耗料量。

死淘猪只累积耗料量=饲喂期内该圈耗料量/该期该圈猪只数×饲喂天数×0.7。

采用群饲,每天喂3次,以吃饱为限,自由饮水,每天对栏舍剩余饲料进行清理,并称重登记。

试验前对猪舍消毒、猪体消毒和驱虫,按规定程序进行免疫,每天记录采食量、发病情况、栏舍温湿度和垫料温湿度,观察记录猪只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及活动情况。

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日增重分别于试验期第1天和试验期结束日次日即7月12日和12月9日早晨08:00~09:00时空腹称重,根据初重和末重来计算平均日增重(见表3)。

1.5.2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分组每天记录采食量,根据试验天数和供试猪只数,计算日均采食量,试验结束后计算饲料转化率。

1.5.3 发病情况观察试验期内每天观察生猪的疾病发生情况,计算猪只发病率。

发病率计算方法:发病率(%)=累计发病头次数/累计饲养头次数×100,观测结果见表4。

1.5.4屠宰试验从各组中随机抽取2♂和1♀进行屠宰试验。

测定以下指标:空腹重(屠宰前重量减去屠宰后胃、肠道及膀胱等内容物重量)、胴体重量、屠宰率、胴体斜长、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后腿比率、瘦肉率、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率、熟肉率、贮存损失等,测定结果见表5、6。

1.6 生猪增重成本分析试验期内各组各项费用分别核算。

每栏舍安装水、电表,记录数据,费用按猪增重分配。

核算价格:菌种20元/m3;谷壳291.4元/t;锯末屑100元/t;辅助发酵剂3.2元/m3;垫料制作2.94元/m3;电价0.88元/度;水费1.5元/ m3;饲料均价2.60元/kg。

人工饲养(工作量300头/人年,月薪1000元/人)0.11元/头天,预防保健费5元/头,栏舍建设350元/m2,按10年折旧,每年折旧35元/m2,场地租赁0.5元/m2,其它10元/头。

每立方米垫料需谷壳104 kg,锯木屑104kg。

发酵床垫料厚度为80 cm,每头猪占用猪舍面积2m2。

垫料使用年限2年,垫料外售费40元/m3。

增重成本见表7。

1.7统计分析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对有关数据进行F检验。

2结果及分析2.1 不同通风降温发酵床猪舍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2.1.1对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试验1、2、3组猪只日均增重分别为650.89g、704.89g、737.78g,试验2、3组与试验1组比较猪只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9%(P<0.01)、13.34%(P<0.01),试验3组与试验2组比较,猪只日均增重提高了4.67%(P>0.05)。

2.1.2对猪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由表3可见,试验1、2、3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1901g、2000g、2024g,试验2、3组与试验1组比较,采食量分别提高了5.21%(P>0.01)、6.47%(P<0.01),试验3组与试验2组比较,采食量提高了1.20%。

试验1、2、3组料肉比分别为2.920:1、2.839:1、2.743:1,试验2、3组与试验1组比较,饲料转化率提高了2.78%、6.06%,试验3组与试验2组相比较,饲料转化率提高了3.38%。

表3不同通风降温发酵床猪舍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头数(头)60 60 60天数(d)150 150 150始重(kg)18.88±5.51 15.85±1.67 15.87±2.81末重(kg)116.52±10.17 121.58±3.44 126.53±5.12日增重(g)650.89±0.04B704.89±0.11A737.78±0.02A 相对平均日增重比较(%)100 108.29 113.34 头均日耗料(g)1901±0.11 2000±0.03 2024±0.36 相对平均日耗料比较(%)100 105.21 106.47 料肉比 2.92 2.84 2.742.1.3发酵床养殖技术养猪对猪胴体组成的影响由表4、5可知,各组试验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发酵床养猪对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无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