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决定人一生成就大小的18种德商_第十七章 勤俭:勤俭是拥有财富最 可靠的方式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决定人一生成就大小的18种德商_第六章 仁爱:仁者不忧,爱者无疆

仁爱比聪明更有助于成功,一个不仁不义的人,有天大的聪明也难以维持基业长青。
仁爱之心抓不住,摸不着,但它能产生巨大的威力,让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时候,要想达目标,不一定非得要冷酷的厮杀和你死我活的争斗,有时候只需一颗仁爱之心,就可所向无敌。
1.仁爱是最有竞争力的资源这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老人,由于年轻时的拼搏和奋斗,买下了一套豪华的房子。
可是他上了年纪之后,由于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又无儿无女,所以打算搬到养老院去住,把这套房子卖掉。
当老人把这个想法宣布出去时,许多购房者蜂拥而至,因为他们都看中了老人这套房子。
老人只提出要了8万英镑,可是购买者为了得到这套房子,相互提价排挤,以为谁的价钱最高,谁就能得到这套房子。
老人实在应付不过来,就委托邻居帮忙处理,邻居不断地传来喜讯:房子升到10万英镑啦!房子升到12万英镑啦......看着邻居兴奋的样子,老人却高兴不起来。
因这幢房子陪了他大半辈子,若不是因为自己年老没人照顾,自己是不愿离开这里的。
正在老人忧伤时,有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
老人抬眼一看,见年轻人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地向自己走来,走到近前后,给自己鞠了一躬,然后说道:"先生,我好想买下你这套房子,可是我的钱不够,我现在手里只有1万英镑。
我知道您在这套房子里过了大半辈子,这里留下您美好的回忆,您肯定不愿意离开这里。
所以,如果您把这套房子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
我和家人会照顾您的衣食起居,我会陪您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
您就是我的家人。
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看着年轻人诚恳的眼神,点头一笑,同意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想想看,那些在竞相抬高房价以求得到这套住房的人,听到年轻人竟然以1万英镑买下这套住房时,会是什么感受。
事实证明,在商场上或职场上,若是想获得成功,并不是只能靠钱才获胜,仁爱是最有竞争力的一种资源。
小赢靠智,大胜靠德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小赢靠智,大胜靠德》所谓“小赢靠智,大胜靠德。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依靠胜人一筹的处世手腕、精明的办事方法、精湛的专业技能等等,固然可以出人头地,取得骄人的业绩;但是,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成为被世人广泛承认、崇拜以至景仰的人物,还要靠杰出的素质能力、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丰富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的德行,关系到他的名声和信誉,是一个人成就一生的最可靠的本钱。
只要你做到待人和善、做事忠诚、言行坦白,那么无论你的外表是否美丽,都会随时随地受到人们的真心欢迎。
人类是具有判断力的,当我们遇见一个品格高尚、为人诚挚、富有爱心的人时,无需他人介绍,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伟大的人格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足以使其身边的所有人受到感化。
与此相反,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可能结识到真正的朋友,也不可能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即便你有再多的聪明狡黠,人生之路都会失去方向,最终导致失败是必然的。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这是品味高尚的人立身处世的法宝,也是人生常胜不败的正途。
遵循这个道理行事,你就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魅力与实力并存的人。
无视这个道理,即便你有再多的聪明才智,或许可能得意一时,最终却一事无成,说不定还要栽大跟头。
世上许多成大事者,出道伊始,既没有金钱,也没有学历,更没有什么特殊的家世背景,但却能够在社会上顺利打开局面,并且人气越来越旺,事业步步走高,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就是道德功夫。
这种人重信诺、有诚意、讲义气、宽厚待人。
他们胸襟开阔、目光远大、意志顽强、百折不挠。
他们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众人的尊重、爱戴和追随。
甚至他们的竞争对手和敌人,也不得不由衷地敬佩他们。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即便你有再多的聪明狡黠,人生之路都会失去方向,最终导致失败是必然的。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生活中,我们常说:“做人要厚道。
”生活中无论是谁,也都都喜欢跟厚道的人打交道。
厚道之人,多能去伪存真,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厚道之人,往往心无羁绊,至真、至善、至美。
厚道之人,多能广结善缘、受人拥戴,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良好的言行,就比如:三种话不说,三件事不做。
三种话不说弯弯绕绕的话,不说曾国藩曾说过:“凡与人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
”意思是说,与人交谈,即使再好的口才,若没有真情实意,都不足以说服他人。
厚道之人,首先在说话上,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虽也并非傻愣愣地直来直去,但必定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且诚意满满。
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或者是性格使然,或者是环境使然,说话总是“山路十八弯”,让人既摸不着头脑,也想不明白内涵,因而总有一种被“套路”之感。
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做人厚道,说话就要实在。
比起把时间浪费在弯弯绕绕上,不如开诚布公、把握好重点和分寸,如此反而事半功倍,让人心悦诚服。
试想一下,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的张仪,如果只是巧舌如簧,而没有丝毫的诚意,又怎么能说得通君王诸侯,成为搅动风云的重要人物呢?阴阳怪气的话,不说曾国藩有一句话,说的是:“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缘由的成天怨天尤人,只会徒遭他人的白眼。
而生活中,有太多人都习惯于怨天尤人,更习惯于对他人冷言冷语、阴阳怪气,哪怕别人对你是一番好意,就仿佛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他人的过错。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你经历的东西。
”同理,一个人的高贵、优秀,更加不体现在对人的阴阳怪气上。
别忘了,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今天的我你爱答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厚道之人之所以能受到众人的喜欢和尊敬,正是因为他们总是与人为善,从不对人阴阳怪气。
因为他们深知,芸芸众生,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做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深度好文)

做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深度好文)很多人有一个误区,总以为自己超越了谁,整垮了谁,搞死了谁就是成功。
然而事实上,砍断别人的腿,你不一定跑的比别人快,真正的强者不是看他摆平了多少人,而是看他帮助了多少人,服务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这才叫真正的成功。
马云当初创办阿里巴巴公司的时候就有一种为别人服务的理念: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他公司致力于服务和帮助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私营企业,他公司的每一项业务都建立在改善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上,所以他的公司才越做越大,影响力扩展到世界各地,马云曾说过:“成大事者,不要先想着做事赚钱,而是要学会做人,服务和帮助好别人,财富自然会来。
”别人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输出了价值,他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的服务和帮助了别人,每一个企业家成功的背后绝对不是靠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就能发财致富的,即使偶然侥幸赚到了钱,也会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受到所有人的唾骂和法律的严惩,所以说做人要坦坦荡荡,做事要光明磊落,小事成功靠精明和小聪明,成大事者靠大智慧与服务他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胸怀必须要宽广,要有大格局,因为只有服务好了他人,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干干净净,大大方方的挣钱,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日常生活处理人际关系都是这样,什么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来源于,你给别人带来多大价值,你就收获多大价值,自身就能实现多大价值。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的反例,有些人靠着小聪明赚到了很多钱,但是钱来的快去的也快,为什么?因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当出现德不配位时就会栽下来,特别是心态,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就开始沾沾自喜,不可一世,一旦你开始膨胀,没有一点敬畏之心,未来的路是走不远了,有句话说的好:“看他盖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古人有句话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者,可拜为上将军。
”所以说一定要记住,沉住气,成大器,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厚德载物,只有德智兼备,才能长久。
小胜靠智,大胜于德

小胜靠智,大胜于德
陈思翰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著名的管理学者,培训大师余世维曾经讲过: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创新,三流的企业看利润。
当今社会,企业的文化越来越被提高到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高度。
而企业的管理人和所有人对于文化的影响又是至关重要的。
【总页数】1页(P45)
【作者】陈思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大胸怀成就大事业--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管理经验
2.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3.小胜于计,大胜于德
4.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万达哲学的启示
5.领导境界: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决定人一生成就大小的18种德商_第十五章 无私:放弃自我才能拥有世界

自私自利的人,就等于患上了财富"自闭症",关上了迎接财富的门:因为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没人愿意与他们交往。
无私的人,心中装着别人的利益,别人才愿意与其交往,财富才会源源而来。
贪心的人渴望把世界切割成块,拼命想争得最大的那块,无私的人却拥有整个世界。
1.有钱大家挣人因为要生存,所以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能够自己过得好,注定了要自私些。
古语说同行是冤家,现在一些人为了更好的发展,做生意的可能会攻击竞争对手,同事之间可能为了仅有的一个晋升名额而相互抨击。
但是无私可以换来财富,一个人若是想成功,就要具备无私的品德。
因为很多时候可以把独赢变成共赢,大家真诚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样反而能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没服装店的街道承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一个服装店,以为物以稀为贵,自己这独一家好做生意。
可是他开业没有多久,对面又开起了一家服装店。
年轻人怕对方抢了自己的生意,就开始给自己的服装降价。
对方一看顾客都到年轻人的店里来买服装,很是好奇,一打听才知道,年轻人的店服装便宜很多,于是对手也开始降价。
年轻人又接着降价,最后,对手不但不赚钱,反而亏了,就停业了。
年轻人其实也亏了不少,但是他认为把对手挤走了,值得了。
可是对面的店停业后,来的顾客也少了起来。
一打听才发现,原来顾客认为两家服装店,可挑的衣服款式多才来的,现在剩下一家了,品种少,价格又没有比较性,人家更爱往服装店多的地方去。
年轻人这时才后悔不该把对手挤走了。
有这样一个企业,在他们"词典"里,没有"竞争对手",只有"竞争队友"。
他们认为应做大整体蛋糕,与同行共生共荣,而不是消灭同行。
他们的观念是,行业是一口"锅",企业是一只"碗",锅里挺一挺,碗里全都有。
胡雪岩在这一点上有独到的认识,当时洋人购买蚕丝,随意压低价格,按理来说,胡雪岩财大气粗,他是坚守得住的,而一些从事蚕丝的商家肯定是支撑不住,到最后就会做不下去了。
企业培训励志名言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企业培训励志名言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作为企业培训励志的名言,这句话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无论是企业中的员工,还是企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都会有种种挑战和困难,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以智慧和品德来引导自己,获得成功。
首先,小胜凭智。
智慧是我们攻克困难,取得成功的利器。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智慧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智慧涵盖了知识、经验、见识、悟性等多个方面,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
智慧能够让我们适应变化,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并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企业培训中,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更要注重思维的开拓和拓宽视野。
教会员工如何主动学习,如何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是培训的核心目标之一。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能够在工作中应对各种挑战。
而大胜靠德,则是在追求智慧的同时,注重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在商业领域,道德和品德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
一个企业如果缺乏诚信、责任、道义等基本的品德和道德准则,就很难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同时,一个企业如果能以诚信对待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以责任心履行社会责任,就会获得更多的声誉和支持,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功。
在企业培训中,我们需要通过培养员工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培训应该教会员工如何正确地处理职业道德和伦理问题,如何通过诚信、友善、负责任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员工才能更好地保护企业利益,维护企业声誉,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还要强调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企业培训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次性的活动。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保持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跨界学习和跨界思维。
换位思考,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新的机会和解决方案。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决定人一生成就大小的18种德商_第十章 公平:一碗水端平是本事

一个人如果想做大事,必须能公平地待人,否则,就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进而打消了积极性。
身为领导者,必须一碗水端平,否则,这碗水不但不能用来解渴,反而浇灭了一部分人的工作热情。
1.公平才能得人心赵本山被称为"小品王",他已经连续十多年在央视春晚中夺得语言类节目的冠军。
这种成功一方面因为他有高超的表演才能,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好的剧本。
面临着相声的作品荒、小品的剧本荒问题,为什么赵本山总会得到好的剧本呢?据赵本山的好友透露,每次在春晚小品获奖之后,奖金赵本山一分都不要,而是分给了导演、编剧和工作人员。
在他看来,作为演员已经非常幸运,各种代言和广告收入很高,远远超过了写剧本的人。
编剧们非常辛苦,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虽然编剧很有才华,但是因为是幕后工作人员,没有机会挣到别的钱,所以应该把演员的奖金和收入都分给编剧,也包括幕后的工作人员。
与赵本山合作多年的已故的艺术家高秀敏在生前曾经证实过这一点。
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高秀敏说赵本山不但自己不拿奖金,还把高秀敏等演员的奖金也分给编剧和幕后工作人员,高秀敏对这一点非常理解,也愿意接受。
赵本山现在有自己的团队,有一帮追随者,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他能一碗水端平,能坚持公平的原则。
在现在的社会中,在收入上确实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有些领域的人非常重要,比如说编剧,一剧之本出于他们的手,他们需要有很强的创作能力和才华,非常辛苦,有时需要亲自深入生活,亲自去考察。
好的剧本都是他们的心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创作。
但是他们的收入非常有限,有时常常是他们的剧本捧红了许多演员,演员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他们却非常清贫。
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许多人为此搁笔不写,纷纷转做其他行业,以期取得更大的回报,所以会在一些文艺领域出现剧本荒等现象。
赵本山见到这种情况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追求着公平,所以许多人受此吸引,愿意追随他,这也使他成为多年不败的小品王,所拍摄的电视剧也连创佳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自己的店铺里,每缝一针就等于拾起一小粒金子,日久天长就会积成一个比萨塔;每砸一次钉子,每用一次刨子,都是在积累财富。
所罗门有一句箴言说:"若是一个人勤奋从事,他将站在君王的面前,他将不站在普通人面前。
"可见,勤奋是发财和成名的手段之一,而节俭是积攒财富的最佳手段。
1.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捷径洛克菲勒年轻时,经常幻想着能发大财,刚进入商界之时,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赚到钱。
正当他苦于赚钱无门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则广告:有一本能告诉人如何发财的"神书"正在书店出售。
洛克菲勒一见,喜出望外,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就跑到书店买了这样的一本书。
可是当他把这本书翻开来读,却发现书上只是告诉人们"勤俭"才是发财的秘诀。
这使得洛克菲勤非常气愤,觉得受了骗。
可是回到家之后,他开始琢磨书中所说的话,并且试着去做,他加倍努力工作,尽可能节俭,把能省下的钱都省了下来。
这样经过5年之后,他竟然存了800美元。
正在这时,他发现经营煤油有利可图,于是就用这800元开始煤油生意,最终成为了美国屈指可数的大富豪。
当别人问他发财的秘诀时,他回答的正是"勤俭"。
每个人都想成功或发财,可是,若想达到这个目的,最短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勤奋。
许多人尽管很聪明,很有智慧,但是若是缺少勤奋,智慧也难以有施展的空间。
现在的人都渴望成功,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许多人特别迷信他人的成功经验,在通过各种书籍去寻找成功的技巧,或者向成功的人去询问他们的成功方法,以期自己学到后能立刻成功,而到了最后他们会发现技巧就在身边,做任何事都是要靠勤奋和执着,只有不断勤奋努力地工作学习,从中领悟勤奋激发出的灵感,成功的契机才慢慢向自己靠拢。
如果自恃天分高而懒懒散散,必然导致落后和失败。
勤奋是成功的前提,不付出辛劳,不可能会有成功的喜悦。
有这样一位作家,非常有名气。
他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就已经开始写作了,这样一直写到深夜,才会休息。
一年之中他从不间断。
他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贫困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然而他没有气馁,仍勤奋不辍地写作。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作家,整天稿约不断,可是他还是坚持不辍。
现在,他的稿费非常优厚,他的生活也非常富裕,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
这位作家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
事实上,人类的许多伟大业绩并非都是天才来创造的,更多的都是一些很平凡的人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
有些人若是没有成功,总是责怪命运不好。
了解实际生活的人都知道: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地学习和工作的人手中,就正如优秀的航海家驾驭大风大浪一样。
如果你对历史有一些了解,你就会发现,在成就一番伟业的过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共意识、注意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勤奋等,往往起很大的作用。
即使是盖世天才也不能小视这些品质的巨大作用,而对于普通的人、资质平凡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知道,牛顿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许多人都向他请教成功的方法,以为能对自己有指导作用。
当有人问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这些伟大的发明时,牛顿诚实地回答道:"总是思考着它们。
"牛顿曾对本特利先生说过:"如果说我对公众有什么贡献的话,这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
"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样,牛顿也是靠勤奋、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来取得成功的,他的盛名也是这样换来的。
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捷径,这是美国独立之父富兰克林的经验总结。
富兰克林曾经开办过印刷所,那个时候,由于为开办印刷欠了许多的债务,而且家里的小孩马上就要上学了,在业务上他还得跟两家在他以前就在本地开业的印刷所竞争。
所以除了读书以外,他不允许自己有其他的娱乐。
他从不到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在业务上他继续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地工作,他始终让自己处于勤奋的状态之中,不是看书,就是在印刷所里忙碌。
经过这番勤奋之后,他的境遇逐渐好转起来了。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松,他原先节俭朴素的习惯依然保持着。
这得益于他父亲从小的教诲。
从富兰克林懂事时开始,他的父亲就一直跟他强调勤奋的重要性。
在他童年时期父亲对他的教诲最多的就是要勤奋。
父亲常常提到这样一句所罗门的箴言:"若是一个人勤勉从事,他将站在君王的面前,他将不站在普通人面前。
"所以,从小富兰克林就认为勤勉是发财和成名的手段。
这一信仰鼓励了他,虽然他从没有想到会真正地站在君王面前。
但是这一点倒真的已经做到了,因为他曾经站在五个国王面前过,甚至还曾有过跟一个国王同桌吃饭的光荣--那就是跟丹麦国王。
富兰克林认为父亲的教导是正确的,他在做事的时候总是坚持这一原则。
后来,当他自己开印刷所时,他的压力很大,因为他刚刚开业,而其他竞争对手是很有实力的。
但是,他相信自己能成功,因为他能勤奋地做事。
这种勤奋是他们的邻居们有目共睹的,富兰克林的名誉和声望因此而增加了。
当时很多人并不相信他能经营好这家印刷所,大家在背后议论时,都认为他必败无疑,可是贝尔德博士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确切地说,富兰克林跟贝尔德博士并不熟,贝尔德只是每天上下班要经过富兰克林的印刷所,对他们的工作时间比较了解。
贝尔德提出的反对意见的根据就是:"那个富兰克林的勤劳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当我从俱乐部回家时,我看见他还在工作,第二天在他的邻居们还没有起身前他又在工作了。
"因为这个,他相信富兰克林不会失败的。
通过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勤奋工作是成功的途径,别人通过你这种勤奋,也对你有信心。
他们认为只要你足够勤奋,那么必然能够成功,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所以富兰克想告诉人们的是,若想成功,你们就学会勤奋地去做事,因为成功属于勤奋不辍的人,只有他们才能以最短的路径到达成功的目标。
富兰克林的父亲常引用一句所罗门的箴言:"若是一个人勤勉从事,他将站在君王的面前,他将不站在普通人面前。
"富兰克林照着这句话去做了,结果证实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在犹太人之中,流传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同样证实了富兰克林父亲的这句话。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罗马的皇帝哈德良看见一个老人正在种植一棵无花果树,大汗淋漓也不肯停下来歇一歇。
于是皇帝就走上前问道:"你这么卖力地种植,可是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你觉得你还能享受到树上结的果实吗?"老人看了皇帝一眼,停下来说道:"如果我不能活到树结果实的时候,但我的子孙后代可以享受果实呀。
而且,或许上帝会特赦我,让我活到树上结果的时候呢。
"皇帝一听,觉得这个老人的精神可嘉,就说道:"如果上帝让你活到树结果实的时候,那么请你来皇宫告诉我吧。
"老汉这才知道他就是皇帝,高兴地点头应允。
时光飞逝而去,无花果结果那年,老人还健康地活着。
他想起了皇帝说过的话,就摘了一篮子无花果来见皇帝。
皇帝一见,非常高兴,他接受了老人赠送的无花果,然后命人在篮子中装满黄金,送给了老人。
大臣一见,非常不解地问道:"只是一篮普通的无花果而已,值那么多的黄金吗?"皇帝解释说:"造物主给勤劳的他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该做同样的事吗?"老人的村子里住着一个懒汉,他见老人用一篮子无花果换来了一篮子黄金,非常嫉妒。
他想既然皇帝爱吃无花果,那么自己也用无花果去换黄金吧。
于是他带着一篮子无花果来找皇帝,皇帝知道后非常愤怒,他命这个懒汉站在门口,每一个进出的人都往他脸上扔一颗无花果。
一个勤奋的人所取得的成功,会受到尊敬,而懒惰是将会受到歧视的。
如果一个人有才能有智慧的话,再去勤奋做事,可以使才能得到发挥和实现。
如果一个人只有平凡的才能,勤奋也可以弥补他。
相反,若是一个人很懒惰,不管他有多聪明,如果不全力以赴去工作,他们也是终生平庸,难成大事。
2.节俭是发财最有效的办法在国外有这样的一位"好事者",他致力于研究人们是如何成为富翁,如何变得腰缠万贯。
经过20多年的时间,他调查了全国许多豪华住宅区的居民,走访了许多富翁,但是结果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起初,这个"好事者"并不知道该如何找到富翁。
他想当然地来到了当地的豪华住宅小区,以为富翁都会住在这里,他注意跟随那些拥有名车的人,以为他们才是自己要采访的对象。
可是他发现,许多真正富有的人并没有居住在这些豪宅里,而那些拥有豪宅和名车的人并不全是很富有。
这些人可能赚了很多钱,但又都花掉了。
根据他多年的经验,他发现在一个大城市城区,也只有不到一半的百万富翁居住在房费高昂的地区。
既然在这些豪宅里找不到富翁,找不到自己研究的对象,这个人赶紧转变方向,去寻找那些真正有钱的人,结果发现他们更多住在普通的住宅里,开着普通的车。
他通过调查发现,身边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财富不等于收入。
事实上,收入是你赚到的钱,财富是你积累的财产。
如果你一年赚了一千万,同时一年又花掉一千万,那么你的财富丝毫没有增加,因为你一分钱也没有积攒下,只是你的生活很奢华而已。
那么什么人能成为富翁呢?是电视剧中常见的靠暗箭伤人或者从事国际贸易、涉猎巨额融资者才有机会成为富翁吗?是靠好运,还是靠继承或者是靠智慧呢?经过20年的调查,他发现这样的结果:财富的来源更多的是个人的勤奋努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尤其是自我控制而产生的结果。
而大多数拥有净资产百万以上的富翁,并没有什么传奇的经历,他们通常在一个小镇上生活了很久,拥有一间小型工厂、一系列连锁商店或一家服务性公司,住在中产阶级居住的街区,附近的居民都比较穷,他有比较强的控制力,约束自己去储蓄和投资。
他的财产是靠自己挣来的,百分之八十的美国百万富翁是第一代致富的。
这种发现使其非常吃惊,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本来,他是做学术工作的,可是他放弃了学术工作,开始转向了成功励志书的写作,连写了三本论述如何发家致富的书。
许多公司发现他书中的观点很有实用性,就聘请他当公司的顾问。
在金钱问题上,他告诉人们的是:处世态度的不同是富翁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
而日本的富翁藤田田,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节俭致富的道理。
经过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日本有1.35万间麦当劳店,这些店年营业总额达到了40亿美元之多,而这些财富属于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藤田田。
我们都知道,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的资格。
也就是说,藤田田这个老人当年肯定拥有雄厚的资金,才可能做成麦当劳的生意。
但是,他的雄厚资金是怎么来的呢?许多人对此非常好奇。
对于这一点,藤田田并不隐瞒,他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藤田田于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到了一家电器公司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