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考点总结
药物分析背诵知识点总结

药物分析背诵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分析的概念和作用1.药物分析的概念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性质和质量进行检验、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旨在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
2.药物分析的作用(1)保障药品的质量,确保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2)科学研究与技术指导,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3)药物质量控制,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达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4)药品监管,对市场上的药品进行检验、监测和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二、药品分析的方法1.药品的定性分析方法药品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分析方法、化学性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和痕量元素分析方法等。
(1)物理性分析方法:包括折光测定法、比色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通过分析药品的物理特性来鉴定其成分。
(2)化学性分析方法:包括酸碱中和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通过对药品成分进行化学反应,判断其性质和结构。
(3)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通过分析药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发射等光学特性,来鉴定其成分和结构。
(4)痕量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等,通过检测药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种类,来判断其来源和质量。
2.药品的定量分析方法药品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光度测定法、色度测定等。
(1)重量分析法:包括称量法、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通过对药品中特定成分的重量进行测定,来确定其质量和含量。
(2)容量分析法:包括滴定法、废液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通过对药品和试剂之间的滴定反应进行测定,来确定药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3)光度测定法:包括分光光度计法、荧光光度法、发光光度法等,通过测试药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发光度等光学特性,来定量分析其成分和含量。
三、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概念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是指对药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验,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2023年药物分析考点总结

第一章药典1.国家药物原则包括:《中国药典》、《药物原则》、药物注册原则。
2.药物原则旳制定原则(1)检测项目旳制定要有针对性(2)检查措施旳选择要有科学性(3)程度规定旳规定要有合理性3. 《中国药典》,缩写为Ch.P。
我国现已出版了九版药典。
目前每五年制定一次。
4.构成: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
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第二部收载化学药物、抗生素、生化药物、放射性药物及其制剂及药用辅料。
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5.《中国药典》内容:凡例、正文和附录6.“凡例”是为对旳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物质量检定旳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旳共性问题旳统一规定。
7. 《中国药典》正文收载旳中文药物名称系按照《中国药物通用名称》收载旳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为药物旳法定名称。
英文名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N)。
8.9.原料药旳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药典规定旳分析措施测定期也许到达旳数值,它为药典规定旳程度或容许偏差,并非真是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10.原则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旳原则物质。
由国务院药物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旳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原则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物中含量或效价测定旳原则物质,按效价单位计。
对照品: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11.12.13. 试验用水,除特殊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旳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旳水。
14. 对于原料药,用“含量测定”旳药物,其含量程度均用有效物质所占旳百分数(%)表达(重量百分数)。
用“效价测定”旳抗生素或生化药物,其含量程度用效价单位表达。
对于制剂,含量旳程度一般用含量占标示量旳百分率来表达(百分标示量)。
15.性状项下重要记载药物旳外观、臭、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
16.《中国药典》附录重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措施和指导原则。
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

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药师药物分析是指通过对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来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工作。
药师药物分析的重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药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包括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在此基础上,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并评估药物的疗效,以确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药师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进而影响药效和安全性。
药师需要分析这些相互作用,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3. 副作用风险评估:每种药物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药师需要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可能的副作用并评估其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或避免副作用的出现。
4. 用药合理性评估: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评估患者用药方案的合理性。
这包括剂量的选择、给药途径的合理性、用药时间的安排等。
同时,药师还需要评估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个体化用药评估: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个体化评估。
这包括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孕妇或哺乳期女性的特殊情况、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等。
个体化评估可以提高用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药师药物分析的重点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性。
药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药师药物分析的重点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用药体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通用6篇)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第1篇P440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成分从片剂(或胶囊剂等普通制剂)中的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肠溶制剂等中也称为释放度第三节注射剂分析1 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 2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小于1um,且不得有粒径大于5um的乳滴。
3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剂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内注射)中,原料药物的粒径应小于15um,粒径为15~2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第2篇一般鉴别实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1有机氟化物的鉴别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盐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生成配位化合物,中性红色,弱酸紫色。
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盐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水浴加热,试管内壁成银镜。
3芳伯氨基反应加稀盐酸煮沸,加等体积的亚硝酸钠和脲溶液数滴,振摇1分钟,滴加碱性B-萘酚试液数滴,生成由粉色到猩红色沉淀。
4托烷生物碱类发烟硝酸5滴,水浴蒸干,得黄色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粒,显深紫色。
5无机金属盐焰色反应钠盐鲜黄色钾盐紫色钙离子砖红色钡离子黄绿色绿色玻璃中透视蓝色铵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润湿的滤纸显黑色。
6无机酸根氯化物法一:用稀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后,沉淀再次生成。
法二:加与供试品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慢加热,即产生氯气,能使润湿的碘化钾试纸变蓝。
硫酸盐法一:加氯化钡试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硝酸或盐酸中均不溶解。
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药物分析的定义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及其相关制剂的成分、质量、结构等进行分析的过程,以确定其品质、纯度、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药物分析的目的1.确定药物的成分2.检测药品的质量与纯度3.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活性4.监控药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三、药物分析的常用方法1.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指利用色谱技术对物质进行分离、检测和定量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
2.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利用质谱仪对物质的分子结构、质量及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分析包括质子化电离质谱(EI-MS)和化学离子化质谱(CI-MS)。
3.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分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和散射来获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包括紫外-visible吸收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光谱(NMR)。
4.生物学分析生物学分析是利用生物学方法对药物的活性、毒性、代谢及药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学分析包括生物胶束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四、药物分析的常见样品1.原料药2.成品药3.中间体4.生物样品5.环境样品五、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1.规范化药物分析需要遵循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分析方法和程序。
2.精密度和准确度药物分析结果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灵敏度药物分析方法需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以满足对药物成分和质量的精准检测要求。
4.特异性药物分析方法需要对目标成分有良好的选择性,避免对其他成分的干扰。
5.线性范围药物分析方法需要覆盖目标成分浓度的线性范围,以满足不同浓度下的分析要求。
六、药物分析的应用领域1.药物研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对新药物的结构、质量、活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以确定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2.药物生产在药物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药和成品药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物分析期末重点总结

药物分析期末重点总结一、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药物分析是指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仪器的选择和结果的判定。
1.1 样品的制备:药物样品的制备一般包括物理分离、去除干扰物和样品的转化。
物理分离包括固体药物的研磨和溶液样品的稀释;去除干扰物包括去除杂质和干扰物质;样品的转化包括将样品转化为适合分析的形式。
1.2 分析方法的选择: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型。
定性分析是确定药物种类和化学组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纸层析法、薄层析法、气相色谱法等。
定量分析是测定药物含量和浓度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3 仪器的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仪器,例如纸层析法可选择简单的层析仪,而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高性能的液相色谱仪。
仪器的选择应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1.4 结果的判定:药物分析结果的判定常用的方法有补偿法、对照法和比对法。
补偿法是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根据差异判断样品的组成或浓度;对照法是将待测样品与已知纯品进行比较,根据相似性判断样品的纯度;比对法是将待测样品与已有的数据进行比较,根据相似性判断样品的成分。
二、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2.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根据化学反应的滴定过程来测定药物中酸、碱度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测定药物中的含量和浓度。
2.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物质溶液中光强的方法。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2.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基于样品中溶质的挥发性和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和测定样品中成分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挥发性物质和易挥发性物质的分析。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物质分离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测定药物中的非极性和极性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2.5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的方法。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重点:中国药典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3.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4.掌握各自的简称:《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中国药典》:1)历史沿革:第一部: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第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其制剂第三部:生物制品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①凡例:⑴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⑵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⑶关于精确度的规定: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Ⅱ“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Ⅲ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Ⅳ“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例如:⑷计量: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了解)②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6.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①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②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第二节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1.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执业医师考试药物分析考点大全

执业医师考试药物分析考点大全关键信息项:1、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3、药物分析的方法与技术4、药物质量控制的标准与要求5、各类药物的分析特点与重点1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1 药物分析的定义和任务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和解决药物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测定、杂质检查以及制剂分析等,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有效和稳定。
112 药物分析的重要性药物分析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假药、劣药流入市场,同时也为药物的质量评价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113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分析正朝着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毛细管电泳(CE)、近红外光谱(NIR)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12 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121 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了解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酸碱性质、稳定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对于药物的分析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22 心血管系统药物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
掌握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溶解性、光学活性等性质,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进行准确的测定。
123 神经系统药物例如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等。
熟悉这些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对于药物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13 药物分析的方法与技术131 光谱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等优点,常用于药物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
132 色谱分析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等。
色谱分析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准确性好等特点,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 2. 3. 4. 5.
1.银量法(原料,电位法指示终点) 2. HPLC(片)
玫瑰红色
苯巴比妥
3. 4.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 铜盐紫,银盐白
巴 比 妥 类 药 物 的 分 析
6. 1. 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加醋酸析出的结晶 mp.97℃ 2. 3. 4. 1. 与碘试液的反应 红外光谱法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 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 (加稀盐酸酸析出的结晶 mp.157℃ -161 2. 3. 4. 与铜盐反应(绿色,含硫) 与醋酸铅试液的反应黑色硫化铅。 钠盐的鉴别 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难溶性 的草绿色沉淀 2. 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生成橙黄至猩红沉淀 烯丙基,碘棕黄色消失。 1. 2.
1. 2. 3.
RP-HPLC 原料,甲睾酮为内标,峰面积 RP-HPLC 片 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采用四氮唑比色法测定含 量 Ax Cr 100/Ar V 标示量 100%
2. 3. 4.
2,3――二氨基萘,UV)限度为 0.005%,二 氨基萘比色法 2.片: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测定(RP-HPLC)
2-
硫酸奎宁
3.
3.
4 红外光谱法 1. 2. Glu:碱性酒石酸铜(砖红色)、IR Glu inj 碱性酒石酸铜 1. Glu 含量测定 采用旋光法测定 加氨:加速葡萄糖的变旋平衡的到达 酸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查糊精) 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 (碘试液黄色) 蛋白质 (加磺基水杨酸) 氯化物、硫酸盐、干燥、炽灼、钡盐、钙盐、 铁盐、重金属、砷盐、微生物 2. Glu inj:ph、重金属、5-羟甲基糠醛(uv) 无菌、内毒素
HPLC 原料、片)
左氧氟沙 星
2. 3.
3
5. 6. 7. 1. 氧化反,加硝酸 5 滴即显红色,渐变淡黄色。 UV Cl-的反应 IR 硫酸-荧光(365 黄绿色) 紫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氯化物的鉴别(氧瓶燃烧后) UV(原料、胶囊) IR 显示有机氟化物(氧瓶燃烧,加茜素氟蓝和硝酸 亚铈显色) 4. 5. 1. HPLC(片) TLC(胶囊) 双缩脲反应 为芳环侧链上具有氨基醇结构的特 征反应 2. 3. 红外光谱法 Cl-的反应 水溶液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托烷生物碱特征反应(Vitali) SO4 的反应 IR 与甲醛-硫酸试液的特征反应(Marquis)
1. 2. 3. 4. 5. 6.
碱性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氯化物 炽灼残渣 重金属 溶出度(片,UV)
磺胺嘧啶 SD
4. 2.
复方磺胺 甲噁唑 SMZ+
1 沉淀反应:鉴别 TMP,与碘生成棕褐色沉淀 2.TLC:同时鉴别 SMZ、 TMP, 3. 4.
1 溶出度同时测定 HPLC
SMZ、 TMP,70%
HPLC 1、 UV 吸收系数(原料、咀片、片、栓、胶囊、颗 粒) 2、 HPLC(泡腾片、注射液、滴剂,凝胶)
对乙酰氨基 酚
3、 红外光谱法
1
4、 溶出度(片、胶囊、颗粒 UV)
1. 肾上腺素 2.
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反应紫红色(原料、注射液) 1. 。 与过氧化氢试液的反应 原料显血红色。 2. 3. 4. 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反应 与甲醛-硫酸的反应 红外光谱法 为橙红色。
1. 2.
胺 类 药 物 的 分 析
盐酸普鲁 卡因 盐酸利多 卡因
2. 3. 4. 1. 2.
1.酸度 2.溶液的澄清度 3.水分 4.炽灼残渣 5.重 金属 1、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原料,HPLC) 2、 对安苯乙酰胺(原料,HPLC) 3、 对氨基酚(片、咀片、泡腾片、胶囊、 颗粒、滴剂 HPLC)
1.三氯化铁反应 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水解后,紫堇 色配位化合物 阿司匹林 2.水解反应 加碳酸氢钠煮沸放冷 加过量稀硫酸析出 白色沉淀 3.红外光谱法 1. 布洛芬 2. 紫 外 光 谱 法 肩 红外光谱法 羧基和对位取代的苯环,特征吸收 苯 环 和 羧 基 , 265nm\273nmAmax,245nm\271nmAmin\259nm 有
1.有关物质 合成中间体、副产物等其他甾体, 1.HPLC(外标法,峰面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主要是合成的中间体和副产物,采用 HPLC,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HPLC(外标法,峰面积)
黄体酮
溶点、比旋度
2.
3.
雌二醇
溶点、比旋度
1. 2. 3. 1.
有关物质,采用 HPLC,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 分自身对照法。
丙酸睾酮
溶点、比旋度
1. 2.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同时鉴别 红外光谱法 1734、1242、1080 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反应 黄体酮显蓝紫色 与异烟肼的反应 酸性条件下与异烟肼缩合成黄 色的腙 红外光谱法 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反应(C3 上酚羟基) 紫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硫色素反应 维生素 B1 在碱性 NaOH 溶液中,可 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 中,显蓝色荧光。
1.
1.
亚硝酸钠滴定法, (原料、片)永停滴定法指示终 点。
2
3.
红外光谱
3. 4. 5.
硫酸盐 有关物质 炽灼残渣 酸度
标准溶液对照 薄层色谱法 7.重金属 1. 亚硝酸钠滴定法(原料、抗菌药)永停滴定法指示 终点。 2. HPLC(片)
1.
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 变为紫色 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生成橙黄至猩红沉淀 红外光谱
药物分析中
单元 芳 酸 及 其 酯 类 药 物 的 分 析 细目 鉴别方法
典型药物的分析 考点对比记忆
杂质检查项目和方法
1.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无羧基的特殊杂质 加 碳酸氢钠溶液应澄清 4.有关物质 (HPLC) 5.溶出度 (片 酸碱滴定法(原料) HPLC 外标法(片、缓释胶囊
含量测定方法
1.原料,酸碱滴定法(采用乙醇溶解样品 用氢氧化钠直 接滴定 酚酞作为指示剂)
2.有关物质 制间苯二苯胺
1.
1、有关物质的检查 (原料、片、注射均用 HPLC) 2.溶出度(片,第一法,UV 2、含量均匀度(片,UV 吸收系数法) 1. 溶液的澄清度 2. 氟(氧瓶燃烧,UV) 3. 有关物质 HPLC 4.含氯化合物(氧瓶燃烧用氯化物检查法) 5. 溶出度(片,胶囊,UV) 检查项目:溶液的澄清度、酸碱度、有关物质 (HPLC)
专属鉴别 区别可待因 2.
质 盐酸吗啡片:含量均匀度、溶出度
2.
盐酸吗啡片 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生物碱 类药物 分析 磷酸可待 因
4. 5. 1. 2. 3. 4. 5. 1. 2.
1. 2.
酸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有关物质
1. 2. 3. 4.
非水溶液滴定 原料 HPLC(片、外标法,峰面积) 注射液 蒸干后非水溶液滴定 糖浆 中和滴定
2-
光学异构体 HPLC 手性流动相法 残留溶剂 GC 溶出度(片,第一法,UV)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物产物的量。 以水为溶剂,澄清 1. 2. 非水溶液滴定法(原料,电位法指示) UV 吸收系数法(片、注射液,254)
1.
盐酸氯丙 嗪
2. 3. 4.
度控制游离的氯丙嗪,颜色控制其中氧化 原料、片、注射液、均 HPLC 控
HPLC 同时测定 SMZ、 TMP,
SMZ、 TMP, 芳香第一胺的反应:SMZ
HPLC 与氨制硝酸银试液的反应 (产生银镜) 1. 2. 3. 4. 酸碱度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游离肼(TLC) 有关物质 HPLC 有关物质检查 HPLC 用铈量法(酸性溶,硫酸铈滴定液,邻二氮菲指示,橙红 消失,空白试验校正) HPLC
2.游离的水杨酸 (原料及其制剂均查,HPLC) 2. HPLC(片和肠溶片) 3.易碳化物
HPLC)6.释放度(肠溶片 HPLC) 1 有关物质(原料 TLC) 2.溶出度(片 HPLC) 3.释放度(缓释胶囊 HPLC 外标法) 4 不包括酸度. 1.酸度采用酸碱滴定法 2.有关物质(HPLC) 3. 不包括溶液的澄清度 对氨基苯甲酸(原料、注射液均用 HPLC,限 量 0.5%,1.2% 亚硝酸钠滴定法 (永停法指示终点, 含有芳香伯胺) HPLC 注射液 HPLC 外标法 1. 2.
酸性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酮体的检查 (原料,UV) 有关物质(原料注射液 HPLC) PH(注射液) 酸度 2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中性或碱性物质 有关物质(原料、片,HPLC) 含量均匀度(片,HPLC) 溶出度(片 UV75%) 溶液的澄清度 中性或碱性物质
1 非水溶液滴定法(原料)烃胺侧链具有弱碱性 2HPLC 反相离子对色法(反离子试剂为庚烷磺酸钠)
氯化物、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分子排阻色谱 法)、氮(比色法)、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
5
2.
右旋糖酐40氯化钠 inj 一:同上,二:氯化钠 中,钠的焰火反应,氯离子的鉴别
属 4. 右旋糖酐40氯化钠 inj
钾为指示剂
PH、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分子排阻色谱法) 重金属、渗透压、异常毒性、内毒素、过敏反 应
葡糖糖 糖类药 物的分 析
比旋度 25℃时 +52.6-+53.2
右旋糖酐 40
比旋度
1.
右旋糖酐40:NaOH-CUso4(具有还原性,在碱 性 NaOH 条件下将酒石酸铜试液中的铜离子还原 成氧化亚铜,据此鉴别
3.
右旋糖酐40: 右旋糖酐: 旋光度法, 氯化钠:沉淀滴定(银量法) ,以硝酸银滴定,以铬酸
产生荧光的反应 在稀硫酸溶液中显蓝色的荧光 加溴试液和氨溶液,即显翠绿色。
1.
Hale Waihona Puke 三氯甲烷-乙醇中不溶物 其他金鸡纳碱 采用 TLC 薄层色谱法进行 检查,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 酸度